主中主
主中主
一、信滿成佛,謂依種性地,決定信於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等,無可願求,是為信滿成佛。(種性者,種即種子,性即性分是也。) 二、解滿成佛,謂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無造無作,不起生死想,不起涅槃想,心無所怖,亦無所欣,是為解滿成佛。(解行者,解即解了,行即所修之行也。梵語涅槃,華言滅度。) 三、行滿成佛,謂依究竟菩薩地,能除一切無明諸障,菩提願行,悉皆具足,是為行滿成佛。(究竟菩薩,即等覺菩薩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四、證滿成佛,謂依淨心地,得無分別寂靜法智及不思議勝妙功德,是為證滿成佛。(淨心地者,即妙覺佛位也。)
《佛學大辭典》:(神名)與一切人之出生俱生而記人之善惡者。
諸法實相 無漏最後身
《三藏法數》「三解脫門」條:﹝出法界次第﹞ 解脫,即自在之義也。門,即能通之義。謂由此三解脫門,則能通至涅槃,故名三解脫門。
《佛學大辭典》:(術語)我所有之略,自身為我,自身外之萬物謂為我所有。有我之情者,以為自身外之事物,皆我之所有也。
謂心、佛、眾生,雖在因在果,迷悟不同,然其理性所具,本來平等,初無有異。故經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術語)心定於一行而修三昧也。又名真如三昧或一相三昧。
《佛學大辭典》「五智如來」條:(名數)金剛界五智所成之五如來也。 《佛學次第統編》:五智者,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三藏法數》「海印炳現體」條:謂海印三昧為教體也。
十地者,謂菩薩所證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發生也。然地位有淺深,故始自歡喜,終於法雲,分為十也。
彌勒菩薩白佛言: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彼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也。
《三藏法數》:〔出楞嚴經〕五淨居天者,謂聲聞之人,斷欲界九品思惑盡,證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還天。若據俱舍論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據楞嚴經言,此五天,皆橫在第四禪天中,彼四禪天,但能聞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見。如世間聖地道場,多有羅漢所居,而人不能見也。(九品者,欲界思惑三品中,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故言九品也。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不來即不還,謂不還來欲界受生也。)
《佛學大辭典》:(雜語)與五濁同。
廣額屠兒
《仁王經》所說五忍之第一。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智,不能斷煩惱,但以有漏之勝智。制伏煩惱,而不使起之位也。
五行 第一義天
三不退
一生者,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未盡,尚有一番變易生死。過此一生,即登妙覺果佛之位。所以等覺菩薩稱為一生補處。經云: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等覺者,望後妙覺,猶有一等。超前諸位,得稱為覺。無明者,無所明了,即障理之惑也。變易者,即實報土生死也。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也。)
顯教轉八識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報身如來。密教於此加第九識(菴摩羅識;第九識在因位,為八識之總體。八識者,第九識之別作用也)所轉之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剛界智法身之大日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