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地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十地者,謂菩薩所證之地位,一切佛法依此發生也。然地位有淺深,故始自歡喜,終於法雲,分為十也。閱讀全文
        
    • 念佛十種心
    • 2016-11-26
    • 導讀:彌勒菩薩白佛言: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彼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也。閱讀全文
        
    • 淨居有五天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三藏法數》:〔出楞嚴經〕五淨居天者,謂聲聞之人,斷欲界九品思惑盡,證第三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還天。若據俱舍論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據楞嚴經言,此五天,皆橫在第四禪天中,彼四禪天,但能聞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見。如世間聖地道場,多有羅漢所居,而人不能見也。(九品者,欲界思惑三品中,每品又各分上中下三品,故言九品也。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不來即不還,謂不還來欲界受生也。)閱讀全文
        
  •     
  •     
    • 伏忍 法性生身
    • 2016-11-26
    • 導讀:《仁王經》所說五忍之第一。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智,不能斷煩惱,但以有漏之勝智。制伏煩惱,而不使起之位也。 閱讀全文
        
  •     
  •     
    • 一生補處
    • 2016-11-26
    • 導讀:一生者,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未盡,尚有一番變易生死。過此一生,即登妙覺果佛之位。所以等覺菩薩稱為一生補處。經云: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也。(等覺者,望後妙覺,猶有一等。超前諸位,得稱為覺。無明者,無所明了,即障理之惑也。變易者,即實報土生死也。因移果易,故名變易生死。妙覺者,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可思議也。)閱讀全文
        
    • 五 智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顯教轉八識而成就四智,以立為究竟之報身如來。密教於此加第九識(菴摩羅識;第九識在因位,為八識之總體。八識者,第九識之別作用也)所轉之法界體性智而為五智,以為金剛界智法身之大日如來。閱讀全文
        
    • 五 力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止觀輔行問云:名同於根,何須更立?答:善根雖生,惡猶未破,更須修習,令根增長。根成惡破,復名為力。閱讀全文
        
    • 五時調機 半滿教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天台五時者,乃天台智者大師,以如來所說一代聖教,判為五時也。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次於鹿苑,為接引二乘,說四阿含等經。次於方等,說楞伽等諸大乘經,令諸二乘,恥小乘而慕大法。次說般若經,遣除二乘執情。後說法華、涅槃二經,開示眾生,咸得作佛。故為五時也。閱讀全文
        
    • 四攝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此四通言攝者,攝即攝受也。謂菩薩欲化導眾生,必須以此四法攝受,使其依附,然後導以大乘正道。故維摩經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是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閱讀全文
        
    • 三諦三觀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諦者,諦審也。謂諦審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是真諦,即假是俗諦,即中是中諦。此三隔歷,即是次第三諦;三一無礙,即是圓融三諦。閱讀全文
        
    • 不退轉
    • 下載PDF
    • 2016-11-26
    • 導讀:《佛學大辭典》:「三不退」條:(名數)一位不退,既修得之位次不退失也。二行不退,於所修之行法不退失也。三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也。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