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乘(大經解第335-342集講義)
【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十 乘    出《三藏法數》--《摩訶止觀》

 十乘者,十乘觀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運載之義。如世車乘,堪能運載也。蓋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則能運出生死之苦,到於涅槃彼岸也。數至十者,由修觀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觀初不思議境,即得破惑顯理;其次者,於初種觀法修之不入,須用第二發心,乃至第八對治助開,方能破惑顯理;又其次者,於前七種觀之不入,須用第八知位次,乃至第十離法愛,方能破惑顯理。故止觀大意云: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又為知妙境為九乘之本,稱本修九,方堪入於初住,是故備論此十乘也。

 一、觀不思議境。觀即能觀,境即所觀。所觀者何?不出色、心。色從心造,全體是心。故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即眾生日用現前,以根對塵,所起一念之妄心也。此心既全真成妄,今達妄即真,即此妄心,具足諸法,無有缺減。即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非一非異,不前不後,玄妙寂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故指此心為不思議境也。於此一心,念念以即空、即假、即中三觀觀之。若觀一法即一切法,假觀也;觀一切法即一法,空觀也;非一非一切,而一而一切,中觀也。空觀破見、思惑,證般若德;假觀破塵沙惑,證解脫德;中觀破無明惑,證法身德。三觀既即一而三,三惑豈前後而破,三德非次第而證。說之次第,理非次第。由證三德,即入初住。所謂上根之人,唯用一法,即指此初觀也。

 二、發真正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言道。初起大志,造趣所期,名之為發。不依偏權之教,而依圓實中道妙境,名曰真正。菩提即所期之果,妙境即所行之路,心即能行能趣之心也。蓋由中根之人,觀上妙境不悟,須再加發心,於靜心中思惟彼我,痛憫自他,無量劫來沉淪生死,縱發小志,迷菩提心。我今雖知,行猶未備,故依前妙境,發四弘誓。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數誓願斷,此二誓,下化眾生也;法門無盡誓願知,佛道無上誓願成,此二誓,上求佛道也。發此誓願,如理思惟,豁然悟理,入凡、聖位,是為發真正菩提心也。

 三、善巧安心。善巧安心者,善以法性自安其心也。以法性為所安,以寂照為能安。寂即是止,照即是觀。若信此心但是法性,則起是法性起,滅是法性滅;了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如是體達功成,法界俱寂,是名為止。若觀察此心體是無明,無明癡惑,即是法性;無明、法性,本來皆空,空亦不可得。法界洞朗,名之為觀。若離法性無安心處,若離止觀無安心法。由上發心不悟,故用此方便善巧,令心得安也。

 四、破法遍。破法遍者,謂以三觀能破之法,遍破諸惑也。藏通二教,但用空觀,破見思惑,不得言遍。別教先以空觀破見思惑,次以假觀破塵沙惑,後以中觀破無明惑。無明未盡,亦不得言遍。今圓頓教,三觀祗在一心,心空,故一空一切空,即諸法皆空,空則三惑俱破也。心假,故一假一切假,即諸法皆假,假則三諦皆立也。心中,故一中一切中,即諸法皆中,中則無惑不破,無理不顯,故名遍也。若上善巧安心,惑破理顯,不俟更破。由未安故,故須此破法遍也。

 五、識通塞。通即通達,謂菩提、涅槃、六度等法,其性虛通,而能顯發實相之理,皆名為通。塞即蔽塞,謂生死、煩惱、六蔽等法,其性昏暗,以能蔽塞實相之理,不能顯發,皆名為塞。若一概言之,如前破法遍中所破諸惑為塞,能破之法為通。若別途言之,於能破觀法復起愛著,亦名為塞。所謂於通起塞。此塞須破,於塞得通,此通須護,但破塞存通。如除膜養珠,破賊護將。由上破法遍中,修之未悟,復恐於通起塞,於塞無通,所以立此通塞一門,撿彼破法遍,令於塞得通,於通無塞,故名識通塞也。

 六、道品調適。道即能通之義。品類不同,故名道品。謂三十七道品,而能通至涅槃也。調適者,調謂調停,亦調試也。適,當也、宜也。從別言之,故有三十七品;若從總而言,此三十七品,不出戒定慧。即是以戒定慧而調適也。若修四念處,能生正勤,正勤發如意足,如意足生五根,五根生五力,五力生七覺,七覺入八正道,是為調停適當也。若隨人根性,於諸道品,何者相應,可以入理,是為調試適宜也。當知道品即四諦之道諦也。今依圓教,無作四諦,三十七品成於一心三觀也。於上破法遍及識通塞,若不以道品調適,何能疾與真法相應。故大論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修道之人,若欲破惑入理,必須此道品調適也。

*三十七道品
1. 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2.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增長。
3.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進如意足、慧如意足。
4. 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
5. 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6. 七覺支:念覺分、擇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輕安覺分、定覺分、捨覺分。
7. 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思惟、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七、對治助開。對即對待,治即攻治。謂行人正修觀時,忽或邪倒心起,障於正行,不能前進。隨所著心,須以相應之法而對破之。著心既息,則正行可進,實理可顯。如世醫治病之術,藥必對病而用。其患冷病者,必以熱藥治之;患熱病者,必以冷藥治之;患不冷不熱者,必以溫和之藥治之。藥力若效,其病即愈。病既愈已,身即安康。今論對治之法,亦猶是也。而言助開者,蓋由邪倒之心,障蔽正行,而使解脫之門不開。

 今修此對治助道之法,助於正觀之行,開彼解脫之門,故名對治助開。試就六蔽六度言之:若人修上道品調適,解脫不開,而慳貪忽起,激動觀心,於身命財守護保著,當用捨施之法而對治之。若破戒心起,乖違淨禁,當確持戒律而對治之。若瞋恚暴怒,常生忿恨,當用忍辱而對治之。若放逸懈怠,恣縱閑蕩,當用精進而對治之。若浮掉馳騁,散亂不定,當用禪定而對治之。若沉昏闇塞,愚癡迷惑,當用智慧而對治之。前之六種觀法,皆名正行;六度等法,名為助道。涅槃經云:眾生煩惱非一種,佛說無量對治門。是也。

 八、知位次。位即行行所歷之地位,次即次第。謂所歷之位,高下淺深不相混雜也。若修行者不知位次,下根障重,非惟正助不明,卻生上慢。謂已均佛,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故小乘經中,四禪比丘,謂得四果。大乘經中,魔為菩薩授記。若知位次,則無如是之失。故須知位次也。

 九、安忍。安即不動,忍即忍耐。謂修觀之人,初觀不思議境,至第八知位次,或入五品,障轉慧開,神智爽利。本不聽學,能解經論,欲釋一義,辯不可盡。或說一兩句法,或說一兩則禪。初對一人,傳誦漸廣,則外招名利,內動宿障;宿障縱少,名利彌至,為眾圍繞,廢損自行。非惟正行不進,障道還興。惟當自勉,於名利心,安然不動;復須忍耐內外榮辱,策勵其心,故名安忍。

* 五品者,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也。
* 障轉者,謂惑業之障,轉成解脫也。
* 慧開者,謂觀理之智開明也。

 十、離法愛。離法愛者,謂於中道之法,遠離愛著之心也。蓋言修行之人,修前九種觀法,已過內外二障,應入初住;而不入者,由住六根清淨之位,愛著中道相似之法,所以不能進入也。此相似位,無內外障,唯有法愛。法愛若斷,即得發真中道,入於初住,故名離法愛也。

 第八、第九、第十,三種,皆為下根之人;修前七種觀法,不能入理,故須明之。所謂下根,方具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