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儒、釋、道三家?
【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儒家:春秋、戰國時代崇奉孔孟學說的一個學派。全力提倡以仁為中心的孝悌、禮、義、忠、恕、中庸等道德觀念,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理道德教育與家族觀念(尤其注重家庭教育,弟子規即是集家教大成之作)自西漢始,是我國學術思想的主流,影響後世及亞洲地區既深且遠。

  目前亞洲地區,如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和台灣地區;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所以在經濟發展上表現得非常突出。此外,移民至美國的亞裔(特指文化圈內的後代),在美國表現得非常出色。根據研究報告指出,這些亞裔都是受到儒家重視家庭倫常教育的影響。

  佛家:印度人釋迦牟尼所創的學派,以明心見性、親證諸法實相(宇宙萬物的真相,即其性相、理事、因果、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法性法界總是一體,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眾生本來是佛。以十善、四弘願、三學、六度、四攝、普度眾生為宗旨。宣揚孝親尊師,慈心不殺,闡明古印度因果報應輪迴事理的真相。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若能捨離執著,即名阿羅漢;若能捨離分別、執著,即名菩薩;若能捨離妄想、分別、執著,即名佛陀。故知佛、菩薩、羅漢是其學位名號。其教化眾生目的,在協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東漢傳入,在中國發揚成為十宗。

  道家:以先秦老子、莊子關於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派。學說的內容,以老莊的《自然天道觀》大自然的運行原則為主。強調人們在思想、行為上應效法道的「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尚賢」、「使民不爭」。在魏晉時期,發展成二;一為哲理,一為宗教。宗教又分二,一是天師道,目的在驅邪、消災、祈福。信奉多神,有複雜的儀式和各種符咒。二是崇奉神仙,灶神是每家的守護神,城煌是地方的守護神。玉皇大帝則是上天中央的守護神。主旨在修煉身心,返老還童,長生不老,肯定神仙的存在。人皆可以修成神仙。並以功過格教人斷惡修善,其感應篇、陰符經流行很廣,給人極大的道德激勵,此類短文已是三教合一之學說。

  中國的哲學和宗教,一是人文主義,另一是各種不同信仰的調和。三教皆以孝悌忠信,誠敬謙和教化,此乃中國傳統文化之特質。見雍正上諭可知。中國傳統學說,確實是融和儒釋道三家為一體,而弟子規儒之根也;十善業佛之根也;感應篇道之根也。數千年來社會長治久安,皆奠基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