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今正是時」
【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學習心得報告

主題: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今正是時」

  一、天時、地利、人和,因緣具足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佛經流通亦復如此,密宗大師談佛經「證信序」時曰:信、聞、時、主、處、眾。六緣不具,教則不興,必須具六,故云成就。中華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的傳承「今正是時」,正是天時、地利、人和具足,六緣具足。

  在湯恩比博士看來,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的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引領人類走出迷誤和苦難,走向和平安定的康莊大道。

  尊敬的習主席在出訪法國講話時說:「在儒釋道三教當中,佛教的發展相對較好,逐漸成為中國文化復興的最重要載體。而新世紀以來的中國佛教,也日益建立起這一文化自覺,主動投身於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歷史洪流之中。」

  多年來蒙師父上人在全世界各地推動傳統文化紮根教育,推動各宗教的和諧團結,蒙一千多年後重回東土的《群書治要》、這本習老先生(習主席父親)生前高度關心和支持,並為之題字「古鏡今鑒」的治國寶典流通現瑞,同蒙《淨土大經》塵封千載得以放光,恩師專弘《大經》,賢公百年住世為此作證……時節相應,君主英明,恩師慈悲,後輩發心,《大經》《治要》為教典,文化復興,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慚愧弟子引用《無量壽經》世尊所言,寫一句話:「當來一切含靈皆因《大經科註》與《群書治要》而得度脫。」

  二、觀歷代帝王廟「德」文化展

  「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念現境緣。慚愧弟子當日下午本去拜佛,結束行程後見「北京歷代帝王廟」路牌,便尋跡而至,感歎身居首都多年,都不曾至聖地,今又喜逢帝王廟舉辦「歷代帝王『德』文化展」,真是莫名的喜悅和歸屬感,慚愧弟子將此行見聞恭敬彙報如下:

  (一)北京歷代帝王廟的性質和簡介

  這座始建於明嘉靖九年即一五三零年,明清兩朝祭祀三皇五帝、歷代帝王和文武臣將的皇家廟宇,是現存全國唯一祭祀歷代帝王功臣的建築,到乾隆時期入祀的帝王一百八十八位,名臣七十九位。佔地二萬一千五百平米,氣勢恢宏,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稱其為「歷史的界標」。

  對皇帝而言,除本家本族外,先前的歷代帝王也視為祖先。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祖宗,都應享受後人的祭祀。祭祖是祭祀活動的一種,古人云:「祖,始也,言為道德之初始,故云祖也;宗,尊也,以有德可尊,故云宗。」對先祖表達敬仰和懷念是一種美德,是回歸道德、慎終追遠;忘記祖宗就是缺德。

  廟門前有兩通「下馬碑」,用六種文字鐫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表示對歷代帝王和先賢的尊崇。看到這裡首先就確立了正確的態度,一切人不論身分地位,在先祖面前都應當懷著「無比的尊崇」。正如《無量壽經》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長跪合掌。而白佛言。」以及很多佛經中「稽首佛足。右繞三匝」的禮節,都是表示「禮敬」。學生對老師,後人對先祖,沒有「尊崇和禮敬」不得入門。這就是「下馬碑」表法的意義。

  從廟門步行進入景德門,門上的兩幅巨大「秦瓊和尉遲恭門神貼畫」讓人在「尊崇的態度上又增加了一分肅穆」,祭祀者若不居安思危,兢兢業業,何以回報祖宗聖德。

  過了這道門後就是帝王廟的主體建築「景德崇聖殿」。整座建築莊嚴無比,「景德崇聖殿」之名,寓意為「景仰德政,崇尚聖賢」,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崇聖」二字是乾隆帝後加上去的,意為「不忘祖業,尊崇聖德」。僅從這一點來看,乾隆盛世不是沒有緣由,「孝敬」的根基深厚,家運國運才得以昌盛。

  殿內主祀三皇五帝和歷代帝王共一百八十八位,稱為「神牌」。進入殿宇頓覺凝重威儀,不覺屏息凝神,歷代帝王神牌赤底金書,身臨此境如同祖先一一在此凝視自己,百般造作在先祖面前無從隱藏。《華嚴十玄》十世隔法異成門,表時間無有障礙,祭祖也當作此想,以祖德衡量己德,視祖先親臨祭典,而盡禮盡孝。

  一百八十八位先王的神牌安放在須彌座神龕內,寓意既含有佛的崇高和偉大,又表根基穩固。這個表法再妙不過,將祖宗和佛陀的聖德合二為一,深層意義不正是「同體大悲」嗎!古代盛世帝王幾乎都是「儒釋道」的通家,這種「同出一源」的認知完全具備,今人祭祖「一體」的認知沒有、抑或有懷疑,所以念佛誦經,祭祀超度不得利益,不如前人祭祖的冥陽兩利,多因失去「正信」的入門條件,如同持名念佛法門也是以「信」為最基礎,無「信」也就無願、無行。

  正殿內上懸「報功觀德」的匾,乾隆帝還為正殿題寫楹聯,上聯:「治統溯欽承,法戒兼資,洵哉古可為鑒。」下聯:「政經崇秩祀,實枚式煥,穆矣神其孔安」。對聯意味深長,看得出深厚的尊崇先祖和古鏡今鑒的寓意。

  乾隆帝在殿外碑文中一開端謙稱自己為「小子」,主張「歷代帝王系開天闢地以來所有君王的通稱,沒有高低區別。」這正是《無量壽經》宣導的平等心、無分別心。並說:「歷代帝王皆祀於景德殿,那些可以作為榜樣,那些可以引為訓誡,死後要入廟而祀的帝王,有誰不因憧憬而深思,不因警惕而害怕!這樣一來,即使不明示區分高低、彰善憎惡,而已寓有區分高低、彰善憎惡於無窮。」這段話令人想到城隍廟,十殿閻羅的表法,讓人「看果畏因,不敢造作。」這些歷代帝王神牌的表法,其一:提醒後人「不忘祖恩,尊崇聖德」,其二:「深信因果,居安思危」。

  乾隆帝一生遵循聖祖康熙帝的法令,提倡「歷代帝王若南若北,曰中曰外,是一家非一家,只要不毀掉祖宗功業,不曾亡國的帝王均入祀」。中華美德,海納百川,包容寬仁的遠見和胸懷表露無遺。此舉三重意義,第一、契合十玄「同時具足相應門」,也是勸「拓開心量」,「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彌陀慈父也是有此心量,方成就集一切諸佛剎土美好大成為一體的極樂世界。第二、證明「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帝王讚帝王,祖業之興;人民讚人民,國運之興;學佛人讚學佛人,佛法之興;一切人互讚,天下太平。都是大海一滴水,本無彼此之分。第三、如六祖所言:「人有南北之分,佛性無南北,」肯定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看人看本性,不看習氣。乃德遵普賢矣。

  乾隆帝即便年逾古稀依舊親祭,直到不能親祭還賦詩「敢以古稀謝躬祭,曰欽曰鑒並殷予。」表達即便不能親祭歷代帝王,但欽佩歷代帝王的心會更加殷勤。《弟子規》「喪三年,常悲咽」,「三年」不是確數,萬代祖先,無始無終,一脈相承,永遠不能忘本,孝敬是萬事萬物的根本法則。

  (二)歷代帝王廟「德」文化展

  在走去東配殿參觀的路上,牆壁上是大幅的道德宣傳畫:晏殊誠信之風,孔明先生敬業之風,孟夫子明禮之風,白居易仁愛之風,蘇軾勤儉之風,孔夫子和諧之風。隨著這些古風聖德一路進入東配殿「德」文化展。

  展出開端介紹「德」字來歷,最早出現在甲骨文,左邊「雙立人」,代表大腿、小腿和足;右邊是一隻「長著睫毛的眼睛」。後來金文中在右邊眼睛下方加上一顆「心」,成了今天的「德」字。觀字知意,這個有腿有足有眼有心的「德」字,不正是告訴我們缺德就是個「無腿無足無眼無心」的廢人,不能立足於天地間。

  展廳順時針依次陳列圖文並茂的書畫,首先介紹「孔子論:德、仁;孟子論:生死、捨生取義;孔明先生《誡子書》;范仲淹先生的《岳陽樓記》,這些先賢名著引人漸入佳境。

  展出前言介紹:秦漢以前「道」「德」二字通常是分開的,唐宋才正式把兩個字合二為一變成一個詞。古人認為,「德」包括德性和德行。這也和佛陀教育的自性德,和回歸自性的「修德,修行」相應。這次展出選取了「入祀」先王、大臣的典範,闡述「德」的具體內涵。

  勤政愛民

  孔子曰:「德者,政之始也。」孟子進一步提出「仁政」。先王中有愛民如子的「堯」,堯之所以被敬仰為「堯帝」,因為他時時刻刻把民間疾苦放在心上,大乘佛法的「眾生無邊誓願度」堯帝做到了,堯去世時,百姓像死去父母一般悲痛,堯成為中華民族理想人格的化身。

  另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不懼眾苦,不戀兒女私情,吃苦耐勞,經過十三年努力,終於使河川流向大海,消除水患,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水患象徵貪心,大禹治水的過程為我表法,菩提路上,斷除貪欲,恆久堅持,老實念佛,積累善根,百折不撓,最終才能回歸蓮池海會。

  周公的敬德保民思想,踐行諾言,不貪享樂,為民疾苦,孔子把周公的人格作為最高典範,把周公的仁政作為最高理想,甚至發出「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的追思。我們學習《無量壽經》,仰慕阿彌陀佛,欣求極樂世界,是否也是念佛憶佛、嚮往極樂,猶如夫子憶念周公,效仿周公那般誠懇呢,果能如此,人人必是「極樂國裡人」。

  更有「以德化民」的漢文帝,與其子在位時期被稱為「文景之治」,《漢書》評價為:「專務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興於禮義,斷獄數百,幾致刑措(指不用刑罰),嗚呼,仁哉!」可見教化的力量不可思議,身體力行以德服人,平天下不用兵戈,而以德性德行;人人本具之德因被感化而自然流露,大同之治也。

  恪盡職守

  「德」不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國之基,「官德」更是政權興衰的關鍵,「入祀」的文臣武將中有一批德才兼備的典範,構成了民族優秀「官德」的主體。

  比如「帝王之師」伊尹,是歷史上第一位有名的賢相,輔佐湯王及其孫子。更值得一提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先生,主張「安撫百姓,開誠心,布公道;親賢臣,遠小人。」更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決心做到了為人臣的最高境界。這種捨身、捨我的思想也是入佛門最先應該做到的,斷我執,為眾生,學習賢公,「一日不做,一日不食」,蠟炬成灰淚始乾,直到彌陀接引回歸極樂,方才完成住世表法。

  還有「一代名相房玄齡」廢隋朝酷刑厲法,主編《晉書》,追隨唐太宗平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先生,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思想激勵了一代代中國人。

  這些恪盡職守的名臣令人想到印祖的「敦倫盡分」,學佛敦盡恪守,不離本分,根本之根本絕對不可不知。

  愛國主義

  兩千年前《漢紀.惠帝紀》中就有「愛民如子,愛國如家」。愛國主義始終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堅實基礎。近代梁啟超先生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學佛人應當具有「天下興亡,吾之責」的認知,從自己做起,有使命感,責任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死置之度外,生死只是輪迴的假相,這一顆「丹心」就是自性本具「不動搖」,無論任何考驗都堅定不移,自性本具之德使然。

  廉潔自律

  「廉」指不貪財物,「潔」指自身清白。賢公不戴信眾供養的戒指,就是廉潔的戒德。《無量壽經》曰:「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身香味觸法。但樂意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君子比德於玉,「無瑕潔淨」玉之德。「廉潔」是自性美德。

  秉公執法

  《尚書.周官》相傳是周成王所作,提出「以公滅私,民其允懷。」西漢賈誼談道:「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義所在。」又有清朝《從政遺規》:「是非毀譽,皆所不恤。」這種是非毀譽都不理它,只求光明正大,就是《無量壽經》所講的清淨心,只留下一句阿彌陀佛,做任何事「以義為準」,然後心中不留痕跡。

  任人唯賢

  《尚書.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說選官員要選賢才,選左右要選忠良。周文王請姜子牙就是任人唯賢的典範故事。

  孝儉持家

  展覽最後的部分是「孝儉持家」,「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本,放在最後的含義好似「周而復始」,萬法源於孝道,最終成就在孝道。

  又有「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儉」是國人的另一種美德。諸葛亮先生告誡兒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他去世後,劉禪派人到他家中慰問,發現正如孔明先生自己所言「家裡少有財產。」歷代帝王廟入祀的王臣將相很多都是克己奉公,節儉清貧的。

  孝感天地的「舜」,不記恨父親和繼母,仍然恭敬孝順,感動天帝,使大象為其耕地,鳥兒代他鋤草,列為二十四孝故事當中。這不正是佛菩薩化身,百忍成金,不論眾生如何顛倒,都為眾生作「不請之友」,每一寸土地都有佛陀拋灑熱血供養眾生的故事。

  一代明君「宋仁宗」拒吃螃蟹的節約,被盛讚為「小堯舜」的金世宗「貴為天子能自節約」,格物致知,和自己的貪欲打一場「聖戰」,以「聖德」戰勝「貪欲」,以自性收服習氣,古代聖王賢臣做到了。

  結束語中有一段話寫道:「中華傳統美德是幾千年來古聖先賢用血肉之軀塑就的,在歷史長河中積澱而成,它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是中華民族的靈魂,而那些堅守傳統美德的人,則是民族的脊梁」。

  讀到此處,潸然淚下,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就像極樂世界一樣,集合全世界文化的瑰寶於一體,是真正全人類的靈魂和歸屬。身為中華兒女能不為之自豪嗎,能不為之繼續甘灑熱血擔當民族的脊梁嗎?!

  三、民族文化和如來家業的傳承人

  帝王廟還設有「三皇五帝與百家姓尋根問祖展廳」,並設立「廟中廟」,專門祭祀關羽的「關帝廟」。點點滴滴濃縮文化的精華,令人回歸先祖懷抱,是文化的寫實展。

  一次「德」文化的參觀,彷彿徹底的精神洗禮,廟宇裡有限的先賢聖德故事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微小部分,但已經相當有代表性,如果不能就此發心繼續傳承,那將成為歷史的罪人。到底什麼樣的人能夠真正傳承?孔子看來「玉」有十一種特性,分別是「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後人總結「仁、義、禮、智、信。」溫潤而光澤為智,堅硬而不傷人為仁,受打擊不屈不撓為義,自身有瑕而不掩飾為信,沉重而下墜為禮。對照自己具備這五德,即為合格的傳承人;不具備者以此為準努力而為之。師父上人常說的老實、聽話、真幹,也是傳承人的標準,一定具足「玉」之五德,是「無我」的人,不自私的人。捫心自問,果真沒有名聞利養的欲求,就真幹,發心傳承大業。

  四、孝敬根本,信力成就

  弟子結束參觀後剛剛進家門,北京就刮起了七級大風,瞬間最高風力十級,很多樹木被刮斷。這是自然在表法,「風」災是愚痴感應的,不學傳統文化,不認祖歸宗就是愚痴。那些千年古樹、古塔何能經歷無數風霜雪雨而屹立不倒,那是象徵古人栽樹鑄塔用的是孝敬心,因此古樹古塔的根基深厚、牢固;今人用的是自私的心,所以隨便一下就倒塌了,沒有孝敬的根基,傲慢之樹經不起考驗,螢火蟲之光怎能堪比麗日之光。信己、信佛、信祖先、信國家、信領導人,面對五千年文化的浩然之氣,生起足夠信心,找回根本所在,找回自性本來面目。記得展廳結束語後面有一幅畫「愛蓮說」,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彷彿指引我們,不忘世間本,修積一切善法,最終統歸一處極樂世界。

  最後引用習主席在講話中說:「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國『和』文化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這些都是描述自性能生萬法,依「聖德」,依「自性」,中國夢的偉大構想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夠實現。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大乘佛法「今正是時」。

  以上是大慚愧弟子上官的報告,肯定有很多不妥和遺漏之處。懇請師父上人和諸位大德同修慈悲予以指正。

  

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