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美教授(1899─1977)原名珣,字東美,1899年2月9日生於安徽省桐城縣。他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創始人方苞先生十六世孫。世代書香,三歲即讀詩經,儒學底蘊深厚,1917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預科第一部,一年後升入文科哲學系。在校期間曾任學生自治會會長、金陵大學學報《金陵光》總編輯、學生學術團體「中國哲學會」主席。1920年任《少年世界》、《少年中國》編輯。
1921年赴美威斯康辛大學研究哲學,兩年後獲碩士學位;旋入俄亥俄州立大學,一年後又回威斯康辛大學修博士學位。並通過博士考試。1924年回國,回國後任國立武昌師範大學(現武漢大學前身)副教授,主授西方哲學。次年任教于南京東南大學(1928年改名中央大學,1949年于大陸更名南京大學)。任哲學系教授,前後凡20年,曾任系主任、文科研究所哲學部主任。1928年與高芙初女士結婚。共育有3子1女。
1947年,先生赴臺灣講學,後移居臺灣。1948年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1950年後不再任系主任,其哲學教授職任至1973年退休,計25年。退休後又應輔仁大學之請,擔任講座。1959-1966年曾三度赴美講學,兩次參加夏威夷東西方哲學家會議(1964,1969)。
1953年,26歲的淨空法師開始從方教授學習哲學,蒙方先生介紹佛經哲學,說道:「佛是大哲,佛是聖哲,佛經是高等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淨空法師由是引導而入佛門。
晚年融會中西哲學,建立起新儒學思想體系,被推崇為新儒學的哲學起源。一生不寫日記、不寫自傳、讀書不做筆記。著作等身,著有《生生之德》、《華嚴宗哲學》、《大乘佛教哲學》、《哲學三慧》、《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科學哲學與人生》、《方東美先生演講集》等。1982年楊士毅主編有《方東美先生紀念集》。
方教授曾在自述學術歷程時,如是說:
「我的哲學品格,是從儒家傳統中陶冶;我的哲學氣魄,是從道家精神中醞釀;我的哲學智慧,是從大乘佛學中領略;我的哲學方法,是從西方哲學中提煉。」
方教授學貫中西,通研中、西、印、諸子百家典籍。得國際學術界的讚揚。
在1964年,方先生出席由美國夏威夷大學主辦的第四屆東西哲學家會議。在會上宣讀論文《中國形上學中的宇宙與個人》。論文得到各國學者對先生的極高評價。大會發起人、夏威夷大學哲學系主任查理摩爾教授說:「我今天才知道誰真正是中國最偉大的哲學家」。英國牛津大學中國明代思想史研究專家麥克慕蘭教授說:「真未想到一位東方人,以英文著述,向西方介紹中國哲學思想,其英文之造詣如此優美典雅,求之於當世之英美學者亦不多見。」日本禪學大師、年逾九旬的鈴木大拙品評先生的論文「冠絕一時,允稱獨步,不愧精心結撰,壓卷之作。」
1977年3月26日虔誠皈依佛門,依廣欽老法師為皈依證明師,賜法號 「傳聖」於土城承天寺。 同年,方先生在病危時,仍口呼「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7月13日因肺癌病逝於臺北。
著名的法學家吳經熊博士,讚歎方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愛國學人,他對民族與文化的灼灼熱情、理智與感情並行相映的哲學智慧,以及他那一生秉持的浩然之氣與赤子之心,都是永遠值得緬懷與紀念的。而他一生的著述講學,尤其值得後人珍惜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