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七十六條:
【文王曰。何如而可以為天下。太公對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恩蓋天下。然後王天下。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六韜》,我們一句一句地看一下。
『文王曰:何如而可以為天下?』文王請教姜太公說:怎樣才能治理天下?『太公對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大」,這個主要是指度量大。他的度量大到足以涵蓋天下,起心動念為天下著想,天下人的過失,他都能夠包容。為什麼能夠包容?因為古聖先王都明白事實真相,知道我和眾生原本就是一體的,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體的,眾生的過失怎麼能夠不包容?
所以,舜王他可以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他的後母、他的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他沒有去懷恨在心、打擊報復,還經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即使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田野上去哭泣。最後終於使他的後母感化,使他的弟弟回頭。為什麼舜王能夠做到至孝?就是因為聖者都是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知道我和眾生本來是一體的。所以能夠做到什麼?能夠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實際上任何事情的根本原因,都是在內不在外。只有在內化解和一切人的矛盾、對立、衝突,外在的境緣才能夠轉變。所以古聖先王的存心,純粹是愛人、利人之心,都是愛護人、利益人、保護人,沒有絲毫損人、害人之心。這是一個真正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做出的必然選擇。
中國人也有一句話叫「量大福大」。一個人為什麼福報大?根本的原因就是心量廣大。我們看一看習仲勛老先生的傳記就發現,之所以習家的後人代代賢人出現,有這麼大的福報,主要是和習老先生這種寬宏大度的心量有關係。在《習仲勛傳》最後一章「家庭生活與家風」中,就記載著這樣一件事:說在他身邊曾經有一位祕書給他工作過,當過他的祕書,但是因為禁受不住政治的壓力,違心的寫過揭發習老的材料。習老復出之後,這位祕書就不好意思再去見他。習老從別人那裡知道這個祕書住房有困難,而且長期沒有得以解決,他就指示有關部門很快給他解決了一套住房,使得這位祕書感覺到慚愧不安。這位祕書生病的時候,習老還親自專程去看望他,他更感動得淚流滿面、哽咽不已。習老卻安慰地說:「你也是身不由己,我能理解,過去的事不要再提了,安心養病吧!」你看,這個祕書在從前禁受不了壓力,而寫過違心的揭發他的材料,這些還不是事實,但是習老能夠不計前嫌,還要給他解決住房的困難,得病的時候還專程去探望他、安慰他。
還有一個大學青年教師,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打過習老——習仲勛。在文化大革命之後,這個教師所在的學校派人找到習老來調查取證,習老怎麼做的?他對來人說:「當時都是年輕人,算了吧。」當這些調查人員要告訴他打他的人的名字的時候,習老卻擺擺手說:「我不需要記住這個人。」你看,他寬宏大量、不計前嫌,也不想去打擊報復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還有審查過他的專案組的工作人員,在辦案的時候態度非常地惡劣。後來,習仲勛也是不計前嫌,對這些人「一律過往不咎」。他認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工作人員只是奉命從事,責任不應該由他們承擔。
正是因為習老先生他有這樣的心量,所以怎麼樣?也為兒孫積德,「厚德載物」。一個人外在的財富、身分、地位、名聲靠什麼承載的?靠一個人深厚的德行。所以《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真的是可以從這些人的身上得以驗證。所以別人即使有九十九件事對不起我,但是他只要有一件事對我有恩,我們也要記得那一件事而感恩戴德。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這也是《弟子規》上所教導我們的,「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這樣的人心量大,福分也才能大。
孔老夫子,他也是「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他看到別人有一個善、一個特長、一個好處,就專門記得這一個好處,學習人的這一個善;他的種種過失,全都不放在心上,對別人的過失要寬容。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傳統文化已經沒有人講了,倫理道德的教育也被疏忽了。《三字經》中說「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中講「人不學,不知道」。不僅僅我們這一代人沒有人教,我們的上一代、我們上一代的上一代都沒有人教,都沒有學過。所以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已經被忽視、拋棄了三、四代了。正如《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所講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有人教倫理道德,沒有人告訴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本分,那麼人做錯事,那也是正常的。所以在這個時代,別人犯過失是正常的,要能夠原諒,提起寬恕之心,進而才能夠幫助他、提升他。
我們看這個社會,人的耳目感官所接觸到的幾乎全都是五欲六塵的誘惑,全都是引導你墮落的緣分,真正能夠聽到聖賢教誨的,我們想一想,這麼大的世界有多少人?即使我們聽到了聖賢教誨,我們每天二十四個小時能夠薰修多長時間?二十四小時我們可能兩個小時、四個小時學習聖賢教誨,受聖賢教誨的薰修,其他二十個小時還是受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薰修,這個力量怎麼能夠抵得過?所以說人的習氣重,而且社會環境都是讓你退墮的緣分,在這個時代說「放下」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談何容易?所以我們看世間的人,不是貪財就是貪利,不是貪名就是貪色,財色名利總有一樣放不下。為什麼?因為習氣太重了,習慣成自然,放不下也是很正常的。即使我們接觸了聖賢教誨,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要改習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知道習氣難改,那麼對於別人的過失,也要能夠提起寬恕之心。當然,難能而能為,難能可貴;難改能改,就更值得珍惜、更值得讚歎了。但是我們知道人有習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要放下也不是一朝一夕。所以別人犯什麼過失,都能夠寬恕,都能夠原諒,這個才是正常的。
所以這裡邊講到了,「大蓋天下」。我們問一問自己,天底下還有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大蓋天下」,如果我們還沒有真正地做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那就是沒有做到大蓋天下。所以我們學習聖賢教誨,確實是學一句要做一句、力行一句。我們學了這一句「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就要從此以後真正地放下和一切人事物對立、衝突和矛盾的心,這才是真正地去力行。
『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誠信遍及天下,能夠取信於天下,就可以約束天下。為什麼需要約束天下?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古人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家族、每一個團隊都有它的規矩,這些規矩就是提醒我們不要放縱習性,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性。
在《中庸》上有一句話說「率性之謂道」,這個「率」是順著、循著的意思。「率性」是什麼意思?是順著自己的本性去做,這個才是符合道的。現在很多人看這個孩子很任性,說這個孩子很率性;那個不是率性,那個是任性,任著自己的習性、習氣而不能自拔,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放縱情欲、放縱嗜好、驕奢淫逸,這個不叫率性。率性是順著自己的本性去做,本性是什麼特點?「本自清淨」。本性裡面沒有任何的染著,它是很清淨的。我們要順著自己的本性去做,就要改正習性,回歸到本性,這就叫「克己復禮」,克除自己的私欲,來返回到禮的要求上,這個才叫率性。
要約束天下、約束他人,首先要能夠讓人家信任自己。也就是說自己的威信要足夠,你才能夠約束天下、約束他人。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威信足夠?那就是要做到《大學》上所說的,「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能夠做到了,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不去做了,不去貪污受賄了,不去放縱五欲六塵了,才要求別人不去做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己化人」,這個才能夠約束天下。我們現在經常聽人說,這個孩子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個學生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個員工怎麼說都說不聽,為什麼?因為我們把教育變成了說教,都是用言語去約束別人,而沒有真正身體力行,把正確的給做出來、表演出來,人家看不到榜樣的力量,所以不能夠信服。
逆反心理是怎麼來的?說這個孩子逆反期要到了,結果怎麼樣?結果果然心想事成,這個孩子十六、七歲了,果然就對父母逆反了。我們分析一下逆反心理是怎麼由來的?這個孩子小的時候,你讓他做什麼,他不去做,你就揍他一頓、打他一頓、罵他一頓,他迫於身體的弱小,不能和你相抗衡,不得不勉為其難地去做你要求他做的事。但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身體愈來愈強壯,你要求他去做什麼,但是自己都沒有做到,他心裡就不滿意了、不信服了。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說我?所以他就可以不去做了,這就是逆反的真正來源。所以父母教孩子,說你要懂得孝順,你要看到父母的需要,結果這個孩子馬上起了個念頭,「你對爺爺奶奶都不好,還叫我孝順!」我們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沒有信,沒有信任。所以,在《論語》上講「君子信而後諫」,這個信任建立之後,你才能夠去勸諫他,你才能夠去引導他、教導他,沒有這個信任的基礎,即使是父母也很難把孩子教好;上司也很難把下屬教好;老師也很難把學生教好。
既然「信」是如此的重要,我們怎麼樣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威信?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德行,這樣才有威信,這種威信被稱為「道德之威」。因為有德行而形成的一種威信,人家是從內心「中心悅而誠服」,從內心裡佩服你。為什麼?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是一個惡人、一個作奸犯科的人,他面對一個有德行的人、堂堂正正的人、有浩然正氣的人,他還是從內心裡佩服他、尊敬他。所以雖然人自己造惡,但是他遇到有德行的人,他仍然生起慚愧心。
所以人之所以不能被我們感動,我們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自己做得不夠,自己的德行不夠,真誠心不夠,所以不能夠取得人家的信任。這說明什麼?信任不是要求而來的,信任是自己的德行自然感召的,是自自然然的。就像我們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他雖然講的是同樣的內容,像現在學生也複講老師的課程,但是講出來的效果不一樣,攝受力不一樣,為什麼?就是因為學生和老師的信心不一樣。這個信心不一樣又是什麼原因?一個很大的原因,當然是深入經藏的深度不一樣;第二個原因就是力行的程度不一樣。一個人真正去力行了,證實了自己所講所學的內容,才真正地有信心。「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個「習」就是經常在生活中去練習、去力行。
在歷史上,孔老夫子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最有效果、最有影響,為什麼?原因都在於他們都是先行其言,他們所講的自己全都落實了、全都做到了。所以,我們看孔老夫子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跟著他不離不棄,他走到哪裡就追隨到哪裡,還有七十二個賢人都很有成就。孔老夫子沒有財富、沒有權勢、沒有地位,為什麼這些弟子卻跟著他不離不棄?對他這麼樣的佩服?就是因為他所講的每一句話,他都自己真正做到了。
所以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是《說文解字》上所說的,對「教」下的定義:「上所施,下所效也」。這個「上」就是家長、老師、領導;他們是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效仿,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了。所以我們長期以來道德教育不得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把道德教育變成了說教,而不知道這個道德教育和知識的傳授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靠言語去教導,而重要的是身教勝於言教,上行而下效。
在《說苑》上記載,大禹治水,民眾跟著他奔波勞苦,但是沒有人有怨言。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大禹他本身有德行,能夠取信於天下之人。
《說苑》上說,「禹稱民無食,則我不能使也」。大禹說,假如老百姓連吃的食物都沒有,還餓著肚子,那我就不可能指使他們。今天在上位的人沒有顧及到老百姓的疾苦,只是想著自己想做什麼、想建立什麼功業,搞什麼政績,結果,「功成而不利於民,則我不能勸也」,所做的事業對老百姓沒有什麼真實的利益,那也就很難勸導老百姓、鼓勵老百姓心甘情願地來做這些事情。
「故疏河而導之,鑿江通於九派,灑五湖而定東海,民亦勞矣,然而不怨者,利歸於民也」。我們知道大禹治水相當地不容易,他疏通黃河的水道,還要開鑿長江,讓長江主流的水都能夠通到九大支流,這樣才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水患;整治五大湖泊,讓水都平穩地流到東海去,這些工程浩大,老百姓非常辛勞,卻沒有一個人抱怨、講條件,喊苦喊累。為什麼?就是因為大禹治水身先士卒,自己很辛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目的是什麼?目的不是自私自利,目的是為了疏通水道,減少水患,並且把這個水引到農田去灌溉。所以老百姓知道大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大眾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否則這個水患一來,老百姓流離失所,甚至連性命都難以保全。正是因為大禹他治水是為了人民著想,為人民付出,所以老百姓非常信任他。他的信任足以遍及天下,「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只要大禹說要做哪些事情,老百姓都心悅誠服地願意配合他。
所以假如你的孩子、你的學生、你的下屬,在你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內心都是這樣想的:我父母是為我好的,老師是為我好的,領導是為我好的,他肯定是心甘情願地去做,不需要你有太多的督促。那你就是做到了信蓋天下,可以約天下。
我們經常講《史記》,講到三種不同層次的管理。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他去治單父,他做到了「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們的長官。巫馬期去微服私訪,來到了單父的時候正好黑天了,看到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結果奇怪的是這個人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牠放回到河裡去了。巫馬期就上前去問,說:「我看您捕魚,為什麼捕上了很多魚,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了?」這個人怎麼回答的?這個人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撈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而我剛才所捕上來的,恰恰是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去了。」
巫馬期聽了非常地感嘆、非常地佩服,回去向孔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做到即使無人監管,你看在夜色下捕魚,沒有人看到,但是也好像有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他是怎麼達到這種管理境界的?孔子怎麼說?孔子說:「我聽子賤說,一個人對自己身邊人和事有至誠恭敬之心、精誠之心,這個影響自自然然地就會波及到遠方。我想他就是把這種理念運用到治理之中了。」
所以你看,子賤之所以能夠達到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就是因為他平時愛民如子、視民如傷,他所制定的每一個制度、政策,都是考慮到老百姓的發展和需要,為老百姓著想的。所以他樹立了信任,老百姓相信他,他所制定的每一個制度、政策,老百姓也願意去配合,所以他才能達到不忍欺。
所以要取信於人,首先本身要樹立道德,要有愛天下人的慈悲心,並且能夠真誠付出。像我們看到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教授,能夠在新加坡,能夠在澳洲的圖文巴,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都團結在一起,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老教授有為天下和平、天下蒼生著想的慈悲心,不忍心看到眾生苦,不忍心世界紛爭找不到辦法,所以從宗教團結入手,希望能夠帶動世界和平,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在搞宗教團結的工作時,看到別的宗教有困難,是盡心盡力地付出,甚至不惜先讓自己所辦的事業停下來,先考慮到對方的需要。結果這個真誠之心感動了不同宗教的人群,才把這些不同的宗教團結起來了。就是因為什麼?就是因為能夠有德行、能夠付出,取信於不同宗教的人。這個就是「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
要取信於人,除了有道德之外,還要有智慧。僅僅有為對方好的存心,也願意去付出,但是如果沒有智慧,給人指引的方向是錯誤的,而且愈付出,還使人愈有壓力、愈反感。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而智慧不夠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深入經藏,沒有學習古聖先賢的智慧,不知道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所以你好心地去指引別人方向,但是把人指上了歧途。別人愈努力,南轅北轍,離我們的目標愈來愈遠了。所以要有智慧,必須好學,善於深入經藏,這樣才能夠給別人指一個正確的方向。不僅如此,還要觀察對方的需要,我們給人家的方法、給人家的指引,是不是符合他現在的狀況,不能夠把自己的狀態、水平強加給別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要求別人,這樣也會適得其反。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我們說法要契理,還要契機,這個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你又有道德、又有智慧,悲智雙運,你才能夠真正地取信於人,就可以約天下,約束天下。
『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這個「求」就是招致、招來的意思,也就是讓天下人都心悅誠服。
在《說苑》上也記載說:「堯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這個堯帝念念存心於天下的百姓,心裡總是記掛著這些窮苦的人民,對於百姓的苦難、罪過都感覺到哀痛,對於眾生不能順利地生存下去感覺到憂慮。如果有一個百姓挨餓,他就說,這是我讓他們挨餓的;如果有一個百姓受寒,他就說,這是我讓他們受凍的;有一個人犯罪,他就說,這是我自己的過失使他們犯罪的。因為他的仁慈彰顯,所以社會的道義也就樹立起來了。這正如《大學》上所說的:「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在上位的人仁慈,底下臣民的善良就會被他給喚起。大眾佩服他、學習他,這就叫「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他的德行廣博,教化的範圍也很廣泛。他不需要用賞賜,不需要用賞賜的方法,人民自然勉勵做善;他不需要使用刑罰,人民自然得到治理。所以「先恕而後教,是堯道也」,先寬恕百姓,以仁恕之心對待百姓,然後再去教導百姓,這就是堯的治國之道。
所以在這些聖王那裡,確實都是心存仁愛之心,而且也確實做到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像堯帝,我們以前經常講他的一個典故。他有一次出去考察,在路上看到兩個犯罪的人,他看到自己兩個人民犯罪,就非常地惶恐,走上前去問,說:「你們兩個為什麼犯罪?為什麼被抓起來?」這兩個人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我們沒有東西吃,不得已偷了別人的東西,結果被發現了,被抓了起來。」堯帝聽了這樣的回答,他是怎麼表現的?他就對周圍押解犯人的獄卒說:「你們把他們兩個給放了,把我給抓起來。」周圍的人聽了都很詫異,說:「怎麼能夠把國君抓起來?」結果堯帝就非常誠懇地說,他說:「因為我犯了兩大過失:第一,我是一國之君,但是我沒有把百姓教導好,讓他們犯了罪,這是我的第一大過失;第二,我是一國之君,但是我沒有德行,所以感召了上天久旱不雨,這是我的第二大過失。」結果這個堯帝話音剛落,本來萬里無雲的天氣,就飄過了烏雲,下起了雨。這都是因為堯帝的真誠心所感召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的道理。
堯帝是這樣的存心,禹王也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說苑》上記載,禹王有一次出門,結果遇到了一個犯罪的人,他便馬上下車詢問情況,並且非常地哀泣。左右的人看了都大惑不解,就問:「這個犯罪的人是因為不走正路才導致了今天的結果,君王您何必如此地傷痛?」禹是怎麼回答的?他說:「堯舜時期的人民都是以堯舜之心為心,而我當了國君之後,百姓都各以他們的私心為心,我為此感覺到傷痛。」意思是說,我當國君比不上堯舜了,人們自私自利的心都生起來了,各以其私心為心。正是因為古聖先賢他有這種仁德之心,所以才讓天下人心悅誠服。
所以孟子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夏商周三代,為什麼可以得到天下臣民的擁護?就是因為他們仁慈。「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後來為什麼滅亡了,喪失了天下?就是因為天子失去了仁慈之心。像夏桀王、商紂王、周幽王、周厲王,都是暴虐無道,所以才亡國。「國家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不僅僅天下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團隊,是興是衰、是存是亡,關鍵也都在於領導者是否有仁慈之心,還是苛刻殘忍。
後面孟子還接著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之內」,天子不仁慈,殘忍,就失去了天下。「諸侯不仁,不保社稷」,諸侯國的國君不仁慈,他這個諸侯國就要被推翻了。「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卿大夫不仁慈去照顧人民,他自己的家就毀了,自己的宗廟也保不住了。「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一般的讀書人還有老百姓不仁慈,他自己的事業都做不下去了,根本就沒有辦法去積累財富,人家對他也生不起信任之心,結果連自身都難保。「今惡死亡而樂不仁」,現在厭惡死亡,厭惡被人推翻、殘殺,但是每天幹的事還都是不仁慈的事。這好比是什麼?孟子做了一個很恰當的比喻:「猶惡醉而強酒」,就好像一個人明明很厭惡喝醉酒,但是怎麼樣?但是還一直強行地飲酒,不停地把酒往口裡灌。這就是顛倒、愚痴,不明事理了。
孟子的這段話,也是「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這一句話的印證。
『恩蓋天下,然後王天下。』這個「王」,《說文解字》段玉裁註:「天下所歸往也。」天下人都歸心,這個叫「王天下」。
在周文王的時候,他的仁愛之心,不僅僅是施及百姓,而且還施及枯骨。也就是說,他的恩德是澤及枯骨。所以怎麼樣?天下歸心。在《新序》上記載,有一次,周文王建造靈台,要挖一個池沼,但是在挖池的時候卻挖到了一具死人的骨頭。有關的官吏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文王,文王命令他改葬。結果這個官吏就說:「這是一具無主的骨頭。」文王怎麼說?文王說:「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意思是說,擁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的君主、主人;擁有一個國家的人,就是一個國家的、百姓的主人。「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我就是他的主人,又到哪裡去找他的主人?你看看文王,他的恩澤能夠澤及枯骨、澤及朽骨,又何況是人?所以文王就命令官吏給他更衣、置辦棺木,並且把他改葬了。天下人聽了這一件事,都說文王真是太賢德了,他的恩澤能夠澤及朽骨,又何況是對人?人們評論說,有的人是以金銀財富為寶,但是得到了這些寶就使國家陷於危險;但是文王得到了枯骨,表明了他仁愛的心意,所以天下人也都紛紛歸心。
下面一句說:『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這個「權」是指權威,權威遍及天下才能夠不失去天下。這個權威當然還是靠德行感召而來的。這個權威有好幾種,有道德之威、暴察之威、狂妄之威。唯有道德之威,才能夠不失天下,天下人才能夠信服於他。如果是狂妄之威、暴察之威,就像秦始皇、夏桀、商紂這樣,老百姓已經痛苦不堪了,他還不以為然。結果夏桀底下的人都說了:「要推翻你,你要被推翻了。」夏桀怎麼說?夏桀狂妄地說:「太陽哪有被推翻的道理?」就是狂妄到極處了。底下的人怨聲載道,他還狂妄自大,說太陽是不可能被推翻的。結果老百姓又回了他一句:「太陽什麼時候滅?我跟他拼了。」「吾與汝偕亡」,就是我和你一起去滅亡。後來老百姓果然起來造反,把他給推翻了。所以這個「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這個權是權威的意思,這個權威是靠道德樹立起來的權威。
『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遇事不疑惑,天下的人才能夠依賴你。那為什麼遇事不疑惑?是因為他有智慧,明理,所謂的「理得心安」。如果對道理理解得不透徹,那遇到事情就會猶豫不決。譬如說,我們現在要不要用傳統文化來教育孩子?要不要讓孩子學習《弟子規》?在我們現代社會,要不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這些關鍵性的問題,很多人都心存疑慮。為什麼心存疑慮?因為是對傳統文化理解得不夠透徹,而且也沒有去力行傳統文化,沒有看到力行的效果。那我們要不要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如果我們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像習總書記這樣的人,我們就需要學習傳統文化,讓孩子去力行傳統文化。
我們看《習仲勛傳》最後一章,「家庭生活與家風」中記載,習老是怎麼樣教育孩子的,我們就能夠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了。這個《習仲勛傳》中記載,說習仲勛注意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他言傳身教,從點滴做起。他經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飯時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撿起來吃掉,一丁點也不浪費,吃到最後還要掰一塊饅頭,把碗碟上的菜汁擦乾淨。這種無聲的教育,使孩子們都養成了不浪費一粒糧食的好習慣。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著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
習仲勛還非常注意保護環境、節約水電,經常教育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厲行節約。習家人節儉行為出乎人的意料。習仲勛習慣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著讓孩子們再洗,然後還要用澡水洗衣服。家裡廳堂上的燈晚上一般很少打開,他要求房間裡只要沒人,一定要隨手關燈。在外面散步時,看見地上有煙頭,他都會俯身撿起,扔到垃圾桶裡。在他的影響下,家人一直保持著隨手關燈、節約用紙、擰緊水龍頭、自覺維護公共衛生的良好習慣。不僅兒女們一直保持著,就連孫輩們也繼承了爺爺的這些好傳統。
所以我們看了這一段論述,就想到了在唐朝,李商隱在《詠史》中所寫的一句話,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看一個國家、一個家族、一個企業、一個政黨之所以興盛起來,無一例外的都是因為勤儉持家。後來為什麼要破敗下去、衰落了?也無一例外的是因為過分奢侈、過分浪費所導致的。所以《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富不過三代」。什麼原因?富不過三代,就是因為第一代創業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創下了事業。第二代條件好了,還能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知道克勤克儉,使事業發展壯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一出生,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知道祖輩、父輩創業的艱難,還學會了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久而久之,才把祖輩、父輩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業給敗壞光了。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了,對這些道理深刻明瞭了,才知道用傳統文化教育孩子,才能夠使家風、家業、家道代代相傳。古人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看,凡是承傳三代以上的家族,都是有嚴格的家規、家教的,否則富不過三代的悲劇就出現了。
那我們現代社會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多的富二代、官二代的問題?原因很簡單,不就是因為拋棄了傳統文化嗎?這還有什麼疑慮的?習仲勛在最後的日子裡,對子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這就是習仲勛留給子孫後代的享之不盡的寶貴財富,他以光輝的榜樣教誨兒女們如何做一個純粹的有益於人民的人。
我們看了習老的這一句話,就想到了楊震,他不收四知財,所以後代子孫給他立了一個「四知堂」來紀念他。有人勸他給兒孫留下一些財物,他怎麼說?他說:「我留給他們最好的財富,那就是他們是一個廉潔官員的後代。」所以楊家的後代代代有賢人出現,在歷史上,連續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而且他們家的後代一直承傳到今天,仍然在紀念祖先的德行。
所以我們要不要弘揚傳統文化?習主席他對弘揚傳統文化態度鮮明,非常有決心。譬如說,他在二O一三年,在考察曲阜之後就這樣說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為什麼他這麼有信心、有決心,態度這麼鮮明、立場這麼堅定?就是因為他自小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而且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同,所以他做事沒有疑惑、沒有猶豫。這就是這裡邊所說的「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遇到事情不疑惑,沒有猶豫,才能夠為天下人所依靠。
『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以上所說的這六條都具備了,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此地,下一次再見。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七十六條:
【文王曰。何如而可以為天下。太公對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恩蓋天下。然後王天下。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六韜》,我們一句一句地看一下。
『文王曰:何如而可以為天下?』文王請教姜太公說:怎樣才能治理天下?『太公對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大」,這個主要是指度量大。他的度量大到足以涵蓋天下,起心動念為天下著想,天下人的過失,他都能夠包容。為什麼能夠包容?因為古聖先王都明白事實真相,知道我和眾生原本就是一體的,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體的,眾生的過失怎麼能夠不包容?
所以,舜王他可以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他的後母、他的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他沒有去懷恨在心、打擊報復,還經常反省自己的不足。即使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田野上去哭泣。最後終於使他的後母感化,使他的弟弟回頭。為什麼舜王能夠做到至孝?就是因為聖者都是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知道我和眾生本來是一體的。所以能夠做到什麼?能夠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實際上任何事情的根本原因,都是在內不在外。只有在內化解和一切人的矛盾、對立、衝突,外在的境緣才能夠轉變。所以古聖先王的存心,純粹是愛人、利人之心,都是愛護人、利益人、保護人,沒有絲毫損人、害人之心。這是一個真正明瞭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做出的必然選擇。
中國人也有一句話叫「量大福大」。一個人為什麼福報大?根本的原因就是心量廣大。我們看一看習仲勛老先生的傳記就發現,之所以習家的後人代代賢人出現,有這麼大的福報,主要是和習老先生這種寬宏大度的心量有關係。在《習仲勛傳》最後一章「家庭生活與家風」中,就記載著這樣一件事:說在他身邊曾經有一位祕書給他工作過,當過他的祕書,但是因為禁受不住政治的壓力,違心的寫過揭發習老的材料。習老復出之後,這位祕書就不好意思再去見他。習老從別人那裡知道這個祕書住房有困難,而且長期沒有得以解決,他就指示有關部門很快給他解決了一套住房,使得這位祕書感覺到慚愧不安。這位祕書生病的時候,習老還親自專程去看望他,他更感動得淚流滿面、哽咽不已。習老卻安慰地說:「你也是身不由己,我能理解,過去的事不要再提了,安心養病吧!」你看,這個祕書在從前禁受不了壓力,而寫過違心的揭發他的材料,這些還不是事實,但是習老能夠不計前嫌,還要給他解決住房的困難,得病的時候還專程去探望他、安慰他。
還有一個大學青年教師,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打過習老——習仲勛。在文化大革命之後,這個教師所在的學校派人找到習老來調查取證,習老怎麼做的?他對來人說:「當時都是年輕人,算了吧。」當這些調查人員要告訴他打他的人的名字的時候,習老卻擺擺手說:「我不需要記住這個人。」你看,他寬宏大量、不計前嫌,也不想去打擊報復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還有審查過他的專案組的工作人員,在辦案的時候態度非常地惡劣。後來,習仲勛也是不計前嫌,對這些人「一律過往不咎」。他認為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工作人員只是奉命從事,責任不應該由他們承擔。
正是因為習老先生他有這樣的心量,所以怎麼樣?也為兒孫積德,「厚德載物」。一個人外在的財富、身分、地位、名聲靠什麼承載的?靠一個人深厚的德行。所以《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真的是可以從這些人的身上得以驗證。所以別人即使有九十九件事對不起我,但是他只要有一件事對我有恩,我們也要記得那一件事而感恩戴德。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相報。這也是《弟子規》上所教導我們的,「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這樣的人心量大,福分也才能大。
孔老夫子,他也是「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他看到別人有一個善、一個特長、一個好處,就專門記得這一個好處,學習人的這一個善;他的種種過失,全都不放在心上,對別人的過失要寬容。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傳統文化已經沒有人講了,倫理道德的教育也被疏忽了。《三字經》中說「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中講「人不學,不知道」。不僅僅我們這一代人沒有人教,我們的上一代、我們上一代的上一代都沒有人教,都沒有學過。所以傳統文化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已經被忽視、拋棄了三、四代了。正如《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所講的,「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沒有人教倫理道德,沒有人告訴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本分,那麼人做錯事,那也是正常的。所以在這個時代,別人犯過失是正常的,要能夠原諒,提起寬恕之心,進而才能夠幫助他、提升他。
我們看這個社會,人的耳目感官所接觸到的幾乎全都是五欲六塵的誘惑,全都是引導你墮落的緣分,真正能夠聽到聖賢教誨的,我們想一想,這麼大的世界有多少人?即使我們聽到了聖賢教誨,我們每天二十四個小時能夠薰修多長時間?二十四小時我們可能兩個小時、四個小時學習聖賢教誨,受聖賢教誨的薰修,其他二十個小時還是受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薰修,這個力量怎麼能夠抵得過?所以說人的習氣重,而且社會環境都是讓你退墮的緣分,在這個時代說「放下」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又談何容易?所以我們看世間的人,不是貪財就是貪利,不是貪名就是貪色,財色名利總有一樣放不下。為什麼?因為習氣太重了,習慣成自然,放不下也是很正常的。即使我們接觸了聖賢教誨,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要改習氣,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知道習氣難改,那麼對於別人的過失,也要能夠提起寬恕之心。當然,難能而能為,難能可貴;難改能改,就更值得珍惜、更值得讚歎了。但是我們知道人有習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要放下也不是一朝一夕。所以別人犯什麼過失,都能夠寬恕,都能夠原諒,這個才是正常的。
所以這裡邊講到了,「大蓋天下」。我們問一問自己,天底下還有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大蓋天下」,如果我們還沒有真正地做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那就是沒有做到大蓋天下。所以我們學習聖賢教誨,確實是學一句要做一句、力行一句。我們學了這一句「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就要從此以後真正地放下和一切人事物對立、衝突和矛盾的心,這才是真正地去力行。
『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誠信遍及天下,能夠取信於天下,就可以約束天下。為什麼需要約束天下?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古人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家族、每一個團隊都有它的規矩,這些規矩就是提醒我們不要放縱習性,不能隨順自己的習性。
在《中庸》上有一句話說「率性之謂道」,這個「率」是順著、循著的意思。「率性」是什麼意思?是順著自己的本性去做,這個才是符合道的。現在很多人看這個孩子很任性,說這個孩子很率性;那個不是率性,那個是任性,任著自己的習性、習氣而不能自拔,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放縱情欲、放縱嗜好、驕奢淫逸,這個不叫率性。率性是順著自己的本性去做,本性是什麼特點?「本自清淨」。本性裡面沒有任何的染著,它是很清淨的。我們要順著自己的本性去做,就要改正習性,回歸到本性,這就叫「克己復禮」,克除自己的私欲,來返回到禮的要求上,這個才叫率性。
要約束天下、約束他人,首先要能夠讓人家信任自己。也就是說自己的威信要足夠,你才能夠約束天下、約束他人。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威信足夠?那就是要做到《大學》上所說的,「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能夠做到了,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不去做了,不去貪污受賄了,不去放縱五欲六塵了,才要求別人不去做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己化人」,這個才能夠約束天下。我們現在經常聽人說,這個孩子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個學生怎麼說都說不聽,這個員工怎麼說都說不聽,為什麼?因為我們把教育變成了說教,都是用言語去約束別人,而沒有真正身體力行,把正確的給做出來、表演出來,人家看不到榜樣的力量,所以不能夠信服。
逆反心理是怎麼來的?說這個孩子逆反期要到了,結果怎麼樣?結果果然心想事成,這個孩子十六、七歲了,果然就對父母逆反了。我們分析一下逆反心理是怎麼由來的?這個孩子小的時候,你讓他做什麼,他不去做,你就揍他一頓、打他一頓、罵他一頓,他迫於身體的弱小,不能和你相抗衡,不得不勉為其難地去做你要求他做的事。但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身體愈來愈強壯,你要求他去做什麼,但是自己都沒有做到,他心裡就不滿意了、不信服了。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說我?所以他就可以不去做了,這就是逆反的真正來源。所以父母教孩子,說你要懂得孝順,你要看到父母的需要,結果這個孩子馬上起了個念頭,「你對爺爺奶奶都不好,還叫我孝順!」我們在孩子的心目中就沒有信,沒有信任。所以,在《論語》上講「君子信而後諫」,這個信任建立之後,你才能夠去勸諫他,你才能夠去引導他、教導他,沒有這個信任的基礎,即使是父母也很難把孩子教好;上司也很難把下屬教好;老師也很難把學生教好。
既然「信」是如此的重要,我們怎麼樣提升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威信?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德行,這樣才有威信,這種威信被稱為「道德之威」。因為有德行而形成的一種威信,人家是從內心「中心悅而誠服」,從內心裡佩服你。為什麼?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是一個惡人、一個作奸犯科的人,他面對一個有德行的人、堂堂正正的人、有浩然正氣的人,他還是從內心裡佩服他、尊敬他。所以雖然人自己造惡,但是他遇到有德行的人,他仍然生起慚愧心。
所以人之所以不能被我們感動,我們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自己做得不夠,自己的德行不夠,真誠心不夠,所以不能夠取得人家的信任。這說明什麼?信任不是要求而來的,信任是自己的德行自然感召的,是自自然然的。就像我們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他雖然講的是同樣的內容,像現在學生也複講老師的課程,但是講出來的效果不一樣,攝受力不一樣,為什麼?就是因為學生和老師的信心不一樣。這個信心不一樣又是什麼原因?一個很大的原因,當然是深入經藏的深度不一樣;第二個原因就是力行的程度不一樣。一個人真正去力行了,證實了自己所講所學的內容,才真正地有信心。「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個「習」就是經常在生活中去練習、去力行。
在歷史上,孔老夫子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學最有效果、最有影響,為什麼?原因都在於他們都是先行其言,他們所講的自己全都落實了、全都做到了。所以,我們看孔老夫子的弟子有三千多人,跟著他不離不棄,他走到哪裡就追隨到哪裡,還有七十二個賢人都很有成就。孔老夫子沒有財富、沒有權勢、沒有地位,為什麼這些弟子卻跟著他不離不棄?對他這麼樣的佩服?就是因為他所講的每一句話,他都自己真正做到了。
所以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是《說文解字》上所說的,對「教」下的定義:「上所施,下所效也」。這個「上」就是家長、老師、領導;他們是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效仿,就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徑了。所以我們長期以來道德教育不得力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把道德教育變成了說教,而不知道這個道德教育和知識的傳授是不一樣的,不僅僅是靠言語去教導,而重要的是身教勝於言教,上行而下效。
在《說苑》上記載,大禹治水,民眾跟著他奔波勞苦,但是沒有人有怨言。這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大禹他本身有德行,能夠取信於天下之人。
《說苑》上說,「禹稱民無食,則我不能使也」。大禹說,假如老百姓連吃的食物都沒有,還餓著肚子,那我就不可能指使他們。今天在上位的人沒有顧及到老百姓的疾苦,只是想著自己想做什麼、想建立什麼功業,搞什麼政績,結果,「功成而不利於民,則我不能勸也」,所做的事業對老百姓沒有什麼真實的利益,那也就很難勸導老百姓、鼓勵老百姓心甘情願地來做這些事情。
「故疏河而導之,鑿江通於九派,灑五湖而定東海,民亦勞矣,然而不怨者,利歸於民也」。我們知道大禹治水相當地不容易,他疏通黃河的水道,還要開鑿長江,讓長江主流的水都能夠通到九大支流,這樣才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水患;整治五大湖泊,讓水都平穩地流到東海去,這些工程浩大,老百姓非常辛勞,卻沒有一個人抱怨、講條件,喊苦喊累。為什麼?就是因為大禹治水身先士卒,自己很辛苦,三過家門而不入。目的是什麼?目的不是自私自利,目的是為了疏通水道,減少水患,並且把這個水引到農田去灌溉。所以老百姓知道大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大眾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否則這個水患一來,老百姓流離失所,甚至連性命都難以保全。正是因為大禹他治水是為了人民著想,為人民付出,所以老百姓非常信任他。他的信任足以遍及天下,「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只要大禹說要做哪些事情,老百姓都心悅誠服地願意配合他。
所以假如你的孩子、你的學生、你的下屬,在你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內心都是這樣想的:我父母是為我好的,老師是為我好的,領導是為我好的,他肯定是心甘情願地去做,不需要你有太多的督促。那你就是做到了信蓋天下,可以約天下。
我們經常講《史記》,講到三種不同層次的管理。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他去治單父,他做到了「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們的長官。巫馬期去微服私訪,來到了單父的時候正好黑天了,看到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結果奇怪的是這個人捕上了很多魚,看了一看,又把牠放回到河裡去了。巫馬期就上前去問,說:「我看您捕魚,為什麼捕上了很多魚,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了?」這個人怎麼回答的?這個人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撈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而我剛才所捕上來的,恰恰是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又把牠給放回到河裡去了。」
巫馬期聽了非常地感嘆、非常地佩服,回去向孔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做到即使無人監管,你看在夜色下捕魚,沒有人看到,但是也好像有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他是怎麼達到這種管理境界的?孔子怎麼說?孔子說:「我聽子賤說,一個人對自己身邊人和事有至誠恭敬之心、精誠之心,這個影響自自然然地就會波及到遠方。我想他就是把這種理念運用到治理之中了。」
所以你看,子賤之所以能夠達到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就是因為他平時愛民如子、視民如傷,他所制定的每一個制度、政策,都是考慮到老百姓的發展和需要,為老百姓著想的。所以他樹立了信任,老百姓相信他,他所制定的每一個制度、政策,老百姓也願意去配合,所以他才能達到不忍欺。
所以要取信於人,首先本身要樹立道德,要有愛天下人的慈悲心,並且能夠真誠付出。像我們看到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教授,能夠在新加坡,能夠在澳洲的圖文巴,把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都團結在一起,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老教授有為天下和平、天下蒼生著想的慈悲心,不忍心看到眾生苦,不忍心世界紛爭找不到辦法,所以從宗教團結入手,希望能夠帶動世界和平,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在搞宗教團結的工作時,看到別的宗教有困難,是盡心盡力地付出,甚至不惜先讓自己所辦的事業停下來,先考慮到對方的需要。結果這個真誠之心感動了不同宗教的人群,才把這些不同的宗教團結起來了。就是因為什麼?就是因為能夠有德行、能夠付出,取信於不同宗教的人。這個就是「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
要取信於人,除了有道德之外,還要有智慧。僅僅有為對方好的存心,也願意去付出,但是如果沒有智慧,給人指引的方向是錯誤的,而且愈付出,還使人愈有壓力、愈反感。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我們的智慧不夠。而智慧不夠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深入經藏,沒有學習古聖先賢的智慧,不知道是非、善惡、美醜的標準。所以你好心地去指引別人方向,但是把人指上了歧途。別人愈努力,南轅北轍,離我們的目標愈來愈遠了。所以要有智慧,必須好學,善於深入經藏,這樣才能夠給別人指一個正確的方向。不僅如此,還要觀察對方的需要,我們給人家的方法、給人家的指引,是不是符合他現在的狀況,不能夠把自己的狀態、水平強加給別人,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要求別人,這樣也會適得其反。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我們說法要契理,還要契機,這個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你又有道德、又有智慧,悲智雙運,你才能夠真正地取信於人,就可以約天下,約束天下。
『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這個「求」就是招致、招來的意思,也就是讓天下人都心悅誠服。
在《說苑》上也記載說:「堯存心於天下,加志於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這個堯帝念念存心於天下的百姓,心裡總是記掛著這些窮苦的人民,對於百姓的苦難、罪過都感覺到哀痛,對於眾生不能順利地生存下去感覺到憂慮。如果有一個百姓挨餓,他就說,這是我讓他們挨餓的;如果有一個百姓受寒,他就說,這是我讓他們受凍的;有一個人犯罪,他就說,這是我自己的過失使他們犯罪的。因為他的仁慈彰顯,所以社會的道義也就樹立起來了。這正如《大學》上所說的:「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在上位的人仁慈,底下臣民的善良就會被他給喚起。大眾佩服他、學習他,這就叫「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他的德行廣博,教化的範圍也很廣泛。他不需要用賞賜,不需要用賞賜的方法,人民自然勉勵做善;他不需要使用刑罰,人民自然得到治理。所以「先恕而後教,是堯道也」,先寬恕百姓,以仁恕之心對待百姓,然後再去教導百姓,這就是堯的治國之道。
所以在這些聖王那裡,確實都是心存仁愛之心,而且也確實做到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像堯帝,我們以前經常講他的一個典故。他有一次出去考察,在路上看到兩個犯罪的人,他看到自己兩個人民犯罪,就非常地惶恐,走上前去問,說:「你們兩個為什麼犯罪?為什麼被抓起來?」這兩個人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我們沒有東西吃,不得已偷了別人的東西,結果被發現了,被抓了起來。」堯帝聽了這樣的回答,他是怎麼表現的?他就對周圍押解犯人的獄卒說:「你們把他們兩個給放了,把我給抓起來。」周圍的人聽了都很詫異,說:「怎麼能夠把國君抓起來?」結果堯帝就非常誠懇地說,他說:「因為我犯了兩大過失:第一,我是一國之君,但是我沒有把百姓教導好,讓他們犯了罪,這是我的第一大過失;第二,我是一國之君,但是我沒有德行,所以感召了上天久旱不雨,這是我的第二大過失。」結果這個堯帝話音剛落,本來萬里無雲的天氣,就飄過了烏雲,下起了雨。這都是因為堯帝的真誠心所感召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的道理。
堯帝是這樣的存心,禹王也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在《說苑》上記載,禹王有一次出門,結果遇到了一個犯罪的人,他便馬上下車詢問情況,並且非常地哀泣。左右的人看了都大惑不解,就問:「這個犯罪的人是因為不走正路才導致了今天的結果,君王您何必如此地傷痛?」禹是怎麼回答的?他說:「堯舜時期的人民都是以堯舜之心為心,而我當了國君之後,百姓都各以他們的私心為心,我為此感覺到傷痛。」意思是說,我當國君比不上堯舜了,人們自私自利的心都生起來了,各以其私心為心。正是因為古聖先賢他有這種仁德之心,所以才讓天下人心悅誠服。
所以孟子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夏商周三代,為什麼可以得到天下臣民的擁護?就是因為他們仁慈。「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後來為什麼滅亡了,喪失了天下?就是因為天子失去了仁慈之心。像夏桀王、商紂王、周幽王、周厲王,都是暴虐無道,所以才亡國。「國家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不僅僅天下是這樣,一個國家、一個團隊,是興是衰、是存是亡,關鍵也都在於領導者是否有仁慈之心,還是苛刻殘忍。
後面孟子還接著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之內」,天子不仁慈,殘忍,就失去了天下。「諸侯不仁,不保社稷」,諸侯國的國君不仁慈,他這個諸侯國就要被推翻了。「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卿大夫不仁慈去照顧人民,他自己的家就毀了,自己的宗廟也保不住了。「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一般的讀書人還有老百姓不仁慈,他自己的事業都做不下去了,根本就沒有辦法去積累財富,人家對他也生不起信任之心,結果連自身都難保。「今惡死亡而樂不仁」,現在厭惡死亡,厭惡被人推翻、殘殺,但是每天幹的事還都是不仁慈的事。這好比是什麼?孟子做了一個很恰當的比喻:「猶惡醉而強酒」,就好像一個人明明很厭惡喝醉酒,但是怎麼樣?但是還一直強行地飲酒,不停地把酒往口裡灌。這就是顛倒、愚痴,不明事理了。
孟子的這段話,也是「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這一句話的印證。
『恩蓋天下,然後王天下。』這個「王」,《說文解字》段玉裁註:「天下所歸往也。」天下人都歸心,這個叫「王天下」。
在周文王的時候,他的仁愛之心,不僅僅是施及百姓,而且還施及枯骨。也就是說,他的恩德是澤及枯骨。所以怎麼樣?天下歸心。在《新序》上記載,有一次,周文王建造靈台,要挖一個池沼,但是在挖池的時候卻挖到了一具死人的骨頭。有關的官吏就把這件事報告給了文王,文王命令他改葬。結果這個官吏就說:「這是一具無主的骨頭。」文王怎麼說?文王說:「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國者,一國之主也」。意思是說,擁有天下的人,就是天下的君主、主人;擁有一個國家的人,就是一個國家的、百姓的主人。「寡人固其主,又安求主?」我就是他的主人,又到哪裡去找他的主人?你看看文王,他的恩澤能夠澤及枯骨、澤及朽骨,又何況是人?所以文王就命令官吏給他更衣、置辦棺木,並且把他改葬了。天下人聽了這一件事,都說文王真是太賢德了,他的恩澤能夠澤及朽骨,又何況是對人?人們評論說,有的人是以金銀財富為寶,但是得到了這些寶就使國家陷於危險;但是文王得到了枯骨,表明了他仁愛的心意,所以天下人也都紛紛歸心。
下面一句說:『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這個「權」是指權威,權威遍及天下才能夠不失去天下。這個權威當然還是靠德行感召而來的。這個權威有好幾種,有道德之威、暴察之威、狂妄之威。唯有道德之威,才能夠不失天下,天下人才能夠信服於他。如果是狂妄之威、暴察之威,就像秦始皇、夏桀、商紂這樣,老百姓已經痛苦不堪了,他還不以為然。結果夏桀底下的人都說了:「要推翻你,你要被推翻了。」夏桀怎麼說?夏桀狂妄地說:「太陽哪有被推翻的道理?」就是狂妄到極處了。底下的人怨聲載道,他還狂妄自大,說太陽是不可能被推翻的。結果老百姓又回了他一句:「太陽什麼時候滅?我跟他拼了。」「吾與汝偕亡」,就是我和你一起去滅亡。後來老百姓果然起來造反,把他給推翻了。所以這個「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這個權是權威的意思,這個權威是靠道德樹立起來的權威。
『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遇事不疑惑,天下的人才能夠依賴你。那為什麼遇事不疑惑?是因為他有智慧,明理,所謂的「理得心安」。如果對道理理解得不透徹,那遇到事情就會猶豫不決。譬如說,我們現在要不要用傳統文化來教育孩子?要不要讓孩子學習《弟子規》?在我們現代社會,要不要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這些關鍵性的問題,很多人都心存疑慮。為什麼心存疑慮?因為是對傳統文化理解得不夠透徹,而且也沒有去力行傳統文化,沒有看到力行的效果。那我們要不要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如果我們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像習總書記這樣的人,我們就需要學習傳統文化,讓孩子去力行傳統文化。
我們看《習仲勛傳》最後一章,「家庭生活與家風」中記載,習老是怎麼樣教育孩子的,我們就能夠對傳統文化生起信心了。這個《習仲勛傳》中記載,說習仲勛注意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他言傳身教,從點滴做起。他經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飯時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撿起來吃掉,一丁點也不浪費,吃到最後還要掰一塊饅頭,把碗碟上的菜汁擦乾淨。這種無聲的教育,使孩子們都養成了不浪費一粒糧食的好習慣。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著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
習仲勛還非常注意保護環境、節約水電,經常教育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厲行節約。習家人節儉行為出乎人的意料。習仲勛習慣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著讓孩子們再洗,然後還要用澡水洗衣服。家裡廳堂上的燈晚上一般很少打開,他要求房間裡只要沒人,一定要隨手關燈。在外面散步時,看見地上有煙頭,他都會俯身撿起,扔到垃圾桶裡。在他的影響下,家人一直保持著隨手關燈、節約用紙、擰緊水龍頭、自覺維護公共衛生的良好習慣。不僅兒女們一直保持著,就連孫輩們也繼承了爺爺的這些好傳統。
所以我們看了這一段論述,就想到了在唐朝,李商隱在《詠史》中所寫的一句話,說:「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我們看一個國家、一個家族、一個企業、一個政黨之所以興盛起來,無一例外的都是因為勤儉持家。後來為什麼要破敗下去、衰落了?也無一例外的是因為過分奢侈、過分浪費所導致的。所以《易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
我們在生活中觀察,「富不過三代」。什麼原因?富不過三代,就是因為第一代創業的人都是白手起家、兢兢業業、艱苦奮鬥,用自己的雙手創下了事業。第二代條件好了,還能耳聞目睹父輩創業的艱難,知道克勤克儉,使事業發展壯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一出生,過上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知道祖輩、父輩創業的艱難,還學會了驕奢淫逸、鋪張浪費,久而久之,才把祖輩、父輩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業給敗壞光了。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了,對這些道理深刻明瞭了,才知道用傳統文化教育孩子,才能夠使家風、家業、家道代代相傳。古人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看,凡是承傳三代以上的家族,都是有嚴格的家規、家教的,否則富不過三代的悲劇就出現了。
那我們現代社會為什麼出現了這麼多的富二代、官二代的問題?原因很簡單,不就是因為拋棄了傳統文化嗎?這還有什麼疑慮的?習仲勛在最後的日子裡,對子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這就是習仲勛留給子孫後代的享之不盡的寶貴財富,他以光輝的榜樣教誨兒女們如何做一個純粹的有益於人民的人。
我們看了習老的這一句話,就想到了楊震,他不收四知財,所以後代子孫給他立了一個「四知堂」來紀念他。有人勸他給兒孫留下一些財物,他怎麼說?他說:「我留給他們最好的財富,那就是他們是一個廉潔官員的後代。」所以楊家的後代代代有賢人出現,在歷史上,連續四代都有人做到三公的位置,而且他們家的後代一直承傳到今天,仍然在紀念祖先的德行。
所以我們要不要弘揚傳統文化?習主席他對弘揚傳統文化態度鮮明,非常有決心。譬如說,他在二O一三年,在考察曲阜之後就這樣說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為什麼他這麼有信心、有決心,態度這麼鮮明、立場這麼堅定?就是因為他自小受傳統文化的教育,而且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理解和認同,所以他做事沒有疑惑、沒有猶豫。這就是這裡邊所說的「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遇到事情不疑惑,沒有猶豫,才能夠為天下人所依靠。
『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以上所說的這六條都具備了,就可以把天下治理好。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此地,下一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