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0》,我們請看「臣術」。上次我們講到了第六十二條,講到了楊震不收四知財的故事,也談到他的風範影響到了我們後代的子子孫孫,庇蔭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子孫。

  我們想一想,為什麼我們中國能夠培養出像習主席這樣卓越的國家領導人?無論他走到哪裡,一開口講話,都受到世人的尊敬和讚歎,得到一致的認同。那就是因為習仲勛老先生就是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來薰陶、培養這些兒女的,也是來這樣影響家人的。習仲勛老先生他自己對自己生活要求非常地嚴格、非常地簡樸。受他的影響,他的夫人齊心多年也都始終保持著簡樸的生活習慣。在《習仲勛傳》上就講道,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國務院機關經常週末晚上舉辦一些活動,結果在一次晚會上,有人看到齊心衣著簡樸,就議論說,習總理的夫人怎麼穿著得那麼土?當時習仲勛任國家的副總理。齊心回家說了這件事,習仲勛聽了之後怎麼表現的?他詼諧地笑著說:「土比洋好!」

  習仲勛還非常注意教育孩子從小就養成節儉的良好生活習慣,他言傳身教,從點滴做起,經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飯時掉在桌上的米粒都要撿起來吃掉,一丁點也不浪費,吃到最後,還要掰一塊饅頭把碗碟上的菜汁擦乾淨。這種無聲的教育,使孩子們都養成了不浪費一粒糧食的好習慣,這就是身教勝於言教。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著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孩子們習慣穿舊衣服,穿著新衣服的時候反倒覺得不自在,因為同學們穿得也都很樸素,以至於習仲勛後來給女兒橋橋做工作說:「妳是女孩子,還是要穿好一點。」齊橋橋回憶說:「儘管我們姐妹兄弟小時候沒有華麗的衣著,甚至比常人還要簡樸,但我們的學習都很好,內心是充實的,精神是健康的,即使是在最難、被人歧視的日子裡,我們仍然是樂觀的,而且活得很有尊嚴。」

  習仲勛還非常注意保護環境,節約水電,經常教育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厲行節約。習家人節儉行為出乎人的意料,習仲勛習慣用浴盆洗澡,每次洗完澡的水留著讓孩子們再洗,然後還要用澡水洗衣服。家裡廳堂的燈晚上一般很少打開,他要求房間裡只要沒人,一定要隨手關燈。在外面散步時,看見地上有煙頭,他都會俯身撿起,扔到垃圾桶裡。在他的影響下,家人一直保持著隨手關燈、節約用紙、擰緊水龍頭、自覺維護公共衛生的良好習慣。不僅兒女們一直保持著,就連孫輩們也繼承了爺爺的這些好傳統。習仲勛在最後的日子裡對子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這就是習仲勛留給子孫後代的享之不盡的寶貴財富。

  所以我們看了《習仲勛傳》的這些描述,我們深刻地感受到,習老就是用傳統的優秀美德在教育著兒女們。你看楊震說,我讓他們成為清白官吏的後代,這個饋贈不是很厚重了嗎?而習老給兒女們說什麼?「我沒給你們留下什麼財富,但給你們留了一個好名聲。」所以是如出一轍。所以我們就不奇怪,為什麼在世界各國的領導人中,只有在中國出現了像習主席這樣提倡節儉、反對奢靡之風的好領導,因為我們有好的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

  這樣好的文化不僅可以利益我們自己的民族,更應該傳播到世界,利益到整個地球的人類。所以我們這一次,尊敬的老法師帶領這些學生們,要到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總部宣講《群書治要》,弘揚傳統文化,還希望到倫敦去辦漢學院。目的是什麼?目的就是希望讓西方人明白,學習漢語、學習簡體字,和中國人做生意,這個得到的是小利益,而中國人真正的智慧在《四庫全書》之中,在《群書治要》之中。而要開啟這個智慧的寶庫,就必須要學習正體字,要學習《說文解字》,認識漢字,掌握文言文,這樣才能夠打開《四庫全書》的寶庫,掌握這個金鑰匙,所以可謂用心良苦。我們知道了這一個使命的重要,也要向古人學習,把這個好的文化繼承下來,在我們的身上表現出來,進而去發揚光大,利益整個世界的人。

  的確,正如英國著名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先生所說的,能夠拯救二十一世紀的人類,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這個湯恩比先生他是著名的歷史哲學家,他是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歷史。在研究了各個民族的文明發展史的基礎上,從文化學的角度提出這樣的斷言,相信絕非偶然,因為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了解和認同。

  孔孟儒學的精神就是仁、義、忠、恕。「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所以講仁、講義。「仁者愛人,義者循理」。還講「孔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大乘佛法的精神也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真誠慈悲,有真誠心、有慈悲心,才能夠化解一切矛盾和衝突,達到世界的安定和諧。所以,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能夠在全世界普遍地推行,得到重視,相信和諧世界才並不遙遠。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六十三句:

  【昔者晉文公問於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臣重祿不極諫。小臣畏罪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二《後漢書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從前晉文公問叔向說:「國家的禍患,以何為大?」叔向說:「大臣重祿位而不願力諫,小臣怕獲罪而不敢說話,下情不能上達,這是國家很大的禍患。」

      我們看古代人治國都是能夠要使下情上達,使上面的領導者充分理解、了解民情,這樣它的制度政策才不會出現偏頗。所以古人都是把那些能夠犯顏直諫的人稱為忠臣,特別地加以重視。

  在《孔子家語》上就記載著:衛國的蘧伯玉德才兼備,而靈公卻不任用他;彌子瑕無德無才,就是諂媚巴結,結果反而受到了重用。這個時候史魚就極力進諫,但是衛靈公也不採納。史魚生病將要去世的時候,就囑託他的兒子說:「我在朝廷,未能夠使蘧伯玉入朝為官,也未能罷免掉彌子瑕,這是我作為大臣卻沒有能夠匡正國君。活著的時候不能匡正國君,死後就不能夠用正常的禮儀來安葬了。我死了之後,你把屍體放置在窗戶下,對我就已經足夠了。」他的兒子很孝順、很聽話,就按照他的意思辦了。結果衛靈公來弔唁史魚的時候就看到,怎麼把史魚的屍體放在窗戶之下了?他就問這是怎麼回事,他的兒子就把父親的話告訴了衛靈公。靈公聽了之後愕然失色,說:「這是寡人的過錯。」於是他命令要按著賓客的禮儀安葬史魚,並且聽取了他的建議,提拔任用了蘧伯玉,而免去了彌子瑕,並且疏遠了他。孔子聽到了這件事之後,這樣評論說:「古代極力進諫的人,到死的時候也就結束了,沒有像史魚這樣死了之後還要藉屍體來進諫,以忠誠感動國君的人,能不說他正直嗎?」

  所以你看,古代的人他的忠心,即使是到死了之後都沒有改變,還要想方設法地去勸諫他的國君,最後終於感動了他的國君,採納了自己的建議。

  當然這個極諫不一定是非要採取屍諫這種極端的方式,極力進諫也可以採取比較幽默的方式達到勸諫的目的。在《史記.滑稽列傳》中就記載著優孟的兩個故事。這個優孟他是楚國的藝人。楚莊王在位的時候,有一匹心愛的馬,他非常喜歡這個馬,結果給牠穿上了帶花紋的錦繡衣服,安置在華麗的房子裡,用沒有帷帳的床給牠做臥席,還用蜜漬的棗乾餵養牠。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匹馬得了肥胖症死掉了。結果他愛這個馬確實愛得有點過分,還要求要按照安葬大夫的禮儀來安葬這匹馬,並且下令說:「有誰敢因葬馬的事情來勸諫,就給處以死刑。」這個命令一下達,就沒有人再敢勸諫他了,明明知道這件事有點過分,但是大臣們都閉口不言了。

  優孟聽到了這件事,走進了宮門,大哭說:「馬是大王所心愛的,憑堂堂的楚國,有什麼事辦不到的?請按照國君的葬禮來安葬牠。我請求用雕花的美玉做棺材,用細緻的梓木做外槨;發動士兵給馬挖掘墓穴,讓年老體弱的人揹著土來築墳;再蓋一所廟宇,用三牲,也就是一頭牛、一頭羊、一頭豬來祭祀;再撥一個萬戶的大縣來供奉牠。諸侯聽到這件事,就知道大王輕視人而重視馬。」莊王聽了之後,知道自己錯了,他說:「我的過錯竟然嚴重到這個地步,這該怎麼辦?」優孟這個時候就說了,他說:「讓我替大王用對待六畜的辦法把牠安葬在人們的腸胃裡。」也就是乾脆把牠殺了,供養大家吃了算了。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優孟是以非常幽默的方式,讓楚莊王看到了自己的過失,結果也是同樣達到了勸諫的目的。

  另一件事就是楚國的宰相孫叔敖死了,結果雖然他對楚國建功立業,當宰相,把楚國治理得很好、很強大,但是他過世之後,兒子卻過著非常貧困的生活,以至於要靠著揹柴、賣柴過日子。優孟知道了這件事,他就怎麼樣?他就縫製了孫叔敖生前穿的那種衣服和帽子穿戴著,模仿孫叔敖生前的舉止言談。就這樣,一年多之後,他的言行舉止、穿著打扮活活地就像孫叔敖一樣。結果楚莊王看了之後大吃一驚,他還以為孫叔敖復活了,打算任他做宰相。這個時候優孟就開口說話了,他說:「楚國的宰相做不得!為什麼?你看,像孫叔敖那樣做楚國的宰相,盡忠廉潔地治理楚國,使得楚王得以稱霸諸侯。但是他死了之後,他的兒子連立錐之地都沒有,貧困到要靠揹柴出賣才能維持生活。所以楚國的宰相做不得。」楚莊王聽了之後,對優孟的苦心表示感謝。你看他為了讓自己穿戴、言談舉止都像孫叔敖,結果這樣模仿孫叔敖的言行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確實是用心良苦。楚莊王對他的這個用心非常地感謝,而且召見了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之地封賜給他。

  這說明什麼?說明古人對於那些盡忠的大臣,不僅僅要照顧他的生活,他死了之後,還要去參加各種的葬禮,表示對他的感恩。對於他的後人,也同樣給以關愛,這樣大臣才會受到鼓舞,才願意竭忠盡智地把自己的本分、責任盡到。這就是君仁臣忠,這也是中國式管理的特點所在。

  我們現在人很少能夠體會到中國人的這種仁愛之心,學習的都是西方式的管理。西方式的管理就是靠制度、靠法律,達到的是不敢欺、不能欺的境界。但是中國人處理事情,不僅講合理、合法,更加懂得合情。這件事情要處理得合情、合理、合法,才讓人即使受了懲罰,他也能夠對領導感恩戴德。所以我們看這個不忍欺的管理境界,能夠使得屬下,無論是領導者在與不在,他的表現都是一致的。為什麼?因為他不希望領導因為自己的工作而擔憂,他是希望自己竭盡全力地回報領導者的恩德。有這一種仁義、一種情義在的話,他做事就和一般人不一樣了。所以松下幸之助能夠成為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能夠成為經營之聖,都是把這一種管理運用到企業之中。

  這個是我們講的第六十三條。我們看下一條,六十四:

  【人臣之行。有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

  這一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三《說苑》。作為人臣的操守,遵從『六正』就會獲得榮寵,觸犯『六邪』就會自取其辱。何謂「六正、六邪」?首先我們看六正:

  「一曰萌牙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豫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如此者,聖臣也。」就是事物的萌芽未發,跡象徵兆還未顯現,只有他能夠清楚地看見存亡的機運、得失的關鍵,在事態惡化之前就能預先制止,使君王能夠超然居於顯貴尊榮的位置,像這樣的人就是聖臣。

  中國人特別強調「禁於未然之前」,像中醫,還有中國式的管理,都是「禁於未然之前」。但是西方人往往看不到這種深刻,所以一般人也看不到這個方法的深刻之處,往往會學習西方式的管理,還以去看西醫為榮。古人說「禮者,禁於將然之前;法者,禁於已然之後」。這個倫理道德的教育就可以防患於未然,讓人根本就不去做壞事。人不去做壞事,都有禮義廉恥之心,這個當領導者的就會無為而治,安享太平。所以真正的聖臣,就像我們尊敬的老法師這樣,他特別會強調的是倫理、道德、因果和聖賢的教育。

  所以在《尸子》上有這樣一個比喻,說假設你們家著火了,鄰居家的人紛紛趕過來,幫你把火撲滅,你會對這些人怎麼樣?你一定會對他們感恩戴德。但是事實上,那些上了年紀的、有經驗的人很早就提醒過你,說你要把這個牆的縫隙塗好,把這個牆的煙囪做得直一點,你這樣去做了,讓你終身沒有失火之患。但是你卻不知道感恩戴德,反而嫌他們太囉嗦、太嘮叨,真煩。

  同樣的道理,當一個人犯罪了,被關進監獄的時候,如果有人能夠進入監獄,或者是疏通關係,把他從監獄裡撈出來,讓他免於牢獄之災,他們家三族的人都會對他感恩戴德。因為他出來之後,可以照顧父母,可以照顧妻子、教育兒女,所以他們全家人都會對這個能使他免於牢獄之災的人感恩戴德。問題是什麼?問題是那些教導人們仁義慈悌道理的人,告訴你做人要有仁愛之心,做人要講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不能隨便去貪著。還要有慈悲心,看到別人有需要幫助的地方,要拿錢去幫助,出體力去幫助,還要講友愛。你學了這些道理,讓你終身都不會有牢獄之災,都不會被關進監獄。但是我們對這樣的人卻不屑一顧,說你講的這個都是老一套了,太腐朽了,現在誰還聽這個?我們還是賺錢要緊。所以你看,目光短淺、見利忘義,結果因為謀取錢財不擇手段,最後東窗事發、鋃鐺入獄,這個時候才知道後悔。但是後悔、後悔,那是到後面才悔,悔之晚矣。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所以你看,假設我們聽了這些聖賢人的教誨,能夠提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意識,知道不義之財不能貪取,這個財有吉財也有凶財,用不正當的手段所獲得的財富,只能給自己帶來災禍、帶來麻煩,而且還守不住。你明白這些道理的話,你就有防範、防備之心,就知道遇到事情該怎麼取捨,也就不會被關進監獄了。所以真正的聖臣是能夠防患於未然。

  「二曰虛心白意,進善通道,勉主以禮義,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如此者,良臣也。」二是胸懷寬廣、思想純潔、進奏善言、通達道義,用禮義來勉勵君主,用良策來啟示君主,順從君主的美善,糾正、補救君主的不良行為,像這樣的人就是良臣。

  像我們在《史記》中看到的晏子。晏子名嬰,東萊人,曾在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為臣。為什麼三朝為臣都受到尊敬,做得不錯?因為他節儉樸素,又能夠盡力辦事,因而受到齊國人的尊重。他在處理政務的時候,國君對他說到的事,他就直言己見,直言不諱地陳述自己的見解;沒有說到的事,他就正直地去辦。國君的命令有道理,他就服從命令;沒有道理,他就反覆斟酌,看看是不是應該去辦,因此連續三朝,他的名聲傳揚於各諸侯國。太史公說:「我讀《晏子春秋》,關於晏嬰的事蹟,書中記載得多麼詳盡,至於晏嬰的直言進諫,敢於冒犯君王的威嚴,這就是所謂『進思盡忠,退思補過』的人吧!」這樣的臣,可以說是良臣。

  「三曰夙興夜寐,進賢不懈,數稱於往古之行事,以厲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夙興夜寐就是早起晚睡,推薦賢士從不懈怠。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推薦賢士,就是因為自己沒有私心,希望德才兼備的人層出不窮,這樣才能夠給這個團隊帶來生機、帶來希望。經常援引古代聖君賢王的行為事蹟,來激勵君王的意志。就像魏徵之所以受到唐太宗的尊重,就是因為他讀了很多的歷史書,對歷史上這些賢君的風範非常地了解,所以他進諫的時候都是引經據典,說得有情有理,還有事實來論證,所以太宗聽了也不得不服氣。像這樣的人,就是忠臣。

  「四曰明察極,見成敗,早防而救之,塞其間,絕其源,轉禍以為福,使君終以無憂,如此者,智臣也。」四就是明察事理、預見最終的成敗。我們看古書,就看到在歷史上有很多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他們看到一個人目前的所作所為,或者看到一個軍隊現在的作風,就能夠推測出這個人以後的發展如何,這個軍隊能否打勝仗。為什麼?因為這些人都是熟讀聖賢書,他明白道理,所以才能夠預測得很準。我們讀了這些聖賢書之後,我們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未來發展,一個團隊的興衰成敗。

  譬如說,在《尚書》上就有這樣一句話,「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牆。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我們看一個人,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禽荒就是古代人喜歡狩獵、打獵,沒有節制。荒就是荒淫無度、不知節制的意思,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逸樂過節,太喜歡玩樂了。「內作色荒,外作禽荒」,這個還不算,沉溺於飲酒,還要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居然雕刻著花紋,這是極盡奢侈之事。以上這六件事情,只要有一件出現了,就沒有不滅亡的。

  所以你看古人他說得很肯定,以上這六件事情只要做了一件,就沒有不滅亡的,更何況現在很多領導幹部這六件事全都做了,那還有不滅亡的道理嗎?所以我們不要看一個人已經鋃鐺入獄了,才感覺到非常地驚訝、非常地奇怪,說是什麼什麼原因。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些都是《易經》上的教誨。所以,我們讀聖賢書有什麼好處?好處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可以趨吉避凶,對我們是有真實的利益。

  明察事理,預見最終的成敗,早做防務並且進行補救,堵塞漏洞,杜絕致亂的根源,轉禍為福,使君主最終無憂無慮,像這樣的人,就是智臣。這個智臣,就是可以「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這也是有智慧的人才能做到的。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職事,不受贈遺,衣服端齊,食飲節儉,如此者,貞臣也。」五是能夠遵守禮制,不逾越禮法,能夠奉行法規,嚴格依法辦事,勝任所在官位的職事,不接受禮物的饋贈,衣冠端莊整齊,生活節儉,像這樣的人,就是貞臣。「貞」就是貞潔的意思,他有氣節,他不會隨意受賄。也就是說,貞臣也很難做到,他對名聞利養這些東西都能夠看淡、都能夠放下,不損公肥私,以權謀私。

  「六曰國家昏亂,所為不諛,敢犯主之嚴顏,面言主之過失,如此者,直臣也。是謂六正也。」六就是當國家政治昏亂的時候,他的行為不阿諛逢迎,就是這個國君他的行為有偏頗了,他看到他偏頗,他不會順從他的偏頗去說去做,不阿諛奉承、曲媚巴結,敢於觸犯君王的威嚴,當面指出君王的過失,像這樣的人,就是直臣。

  在我們現代社會,連直臣也都很難找到了。一般的下屬,就是領導說什麼好,他一定跟著讚歎;領導說什麼不好,他一定跟著詆毀。在《韓非子》上說,這樣的就是奸臣、小人最大的特點。而我們現在的領導者,也沒有讀古書,特別喜歡任用的恰恰是奸臣、小人。

  何謂六邪?

  「一曰安官貪祿,不務公事,與世沉浮,左右觀望,如此者,具臣也。」一個人安享官位、貪圖俸祿,但是不致力於公事,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公事之上,隨波逐流,做事左右觀望,這樣的人是具位充數之臣,所以被稱為「具臣」。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為皆曰可,隱而求主之所好而進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與主為樂,不顧其後害,如此者,諛臣也。」「諛臣」的特點就是君主說的話都說好,君主的所作所為都認可;還暗地裡去探求君主的喜好,他喜歡什麼?他喜歡什麼,就把他喜歡的東西進奉給他,以愉悅君主的耳目;一味地苟且迎合君主的意思求得榮身,與君主整天尋歡作樂而不顧及他的後患,這樣的人就是阿諛奉承的臣子,被稱為「諛臣」。

  我們以前也講過,在《新序》上記載了一個故事,楚恭王得了大病,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令尹召過來,令尹就是楚國的丞相,對他說:「常侍管蘇和我相處的時候,常常用道義來勸導我,我和他在一起就感到不安,不見他也不會想念他;雖然如此,他的所作所為、所講的話都對我很有幫助,他的功勞不小,一定要重用他,給他很高的爵位。而申侯伯,他和我相處的時候,常常是放縱我的欲望,我的行為即使是肆無忌憚的,但是他都不會去勸諫;只要是我喜歡的,他就隨順我,讓我去做,甚至還勸我去做;只要是我喜歡的,他就先於我去嘗試。他這樣投我所好,所以我跟他在一起非常歡樂,看不到他就有點憂戚,就非常想念他。即使如此,他的所作所為,卻對我沒有真正的幫助,他的過失不小,一定要趕快把他打發走。」令尹聽了之後說:「好。」第二天,楚恭王過世了,令尹就拜管蘇為上卿,並對他委以重任,而把申侯伯逐出了楚國。

  你看,這個古代的君主都讀過聖賢書,雖然和那些諂媚巴結、阿諛奉承的臣子在一起感覺到很歡喜,不見到他的時候也很想念,但是他從心裡還仍然很明白,這樣的人對我治國理政,對於把國家治理好、使人們安居樂業沒有真正的幫助,對我的德行提升,也沒有益處。所以怎麼樣?他過世之後,還是把這種阿諛奉承的臣子給趕走,而把那些經常用道義來勸說我,指正我的過失、直言不諱的人委以重任。所以這個也是提醒領導者,雖然阿諛奉承的臣子,可能一時討我們的喜歡,但是對我們的德行沒有助益。

  所以,要和什麼樣的人相處?要和那些能夠勸我們以道義的人、能夠規勸我們走正道的人相處。這樣的人被稱為「善友」,善友相依,要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古人說:「與善人交,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和那些善良的、有道義的朋友相交往,他的德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就像我們一個人在霧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這個霧水打濕不了我們的衣服,但是我們可以時時蒙受他德風的滋潤,不知不覺地也使我們的德行有提升。這就是「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道理。

  在《貞觀政要》上也說:「君為暗主,臣為諛臣。君暗臣諛,危亡不遠。」這個也是唐太宗皇帝所說的。他說君主很昏暗,而臣子又阿諛奉承,君主昏暗沒有智慧,他就不能夠識別人才,而臣子還一味地討好他、巴結他,不給他指正過失,他的危亡就馬上來到了。這就是給我們指出了諛臣的危害。古人說:「自知者明,知人者智。」一個領導者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的智慧不夠,還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話,這樣的人就很容易被蒙蔽,自己的智慧也不能夠得以增長,把自己也置於危險的境地。

  「三曰中實險詖,外貌小謹,巧言令色,又心疾賢,所欲進則明其美、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匿其美,使主賞罰不當,號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他的心中實際上是陰險邪僻,但是外表表現出來卻謹小慎微,花言巧語;致飾於偽善,表面給人一種很善的感覺,其實內心嫉賢妒能。對於他要舉薦的人,就大大地宣揚他的美德,而隱藏他的過惡;對於他要罷退的人,就大大地宣揚他的過惡,而隱匿他的美善。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使君主賞罰不當,號令不能施行。這樣的人被稱為「奸臣」,奸猾狡詐,就像狐狸一樣。

  「四曰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內離骨肉之親,外妒亂朝廷,如此者,讒臣也。」他的智慧足以文過飾非,他的口才足以到處遊說,在宮內可以離間君主的骨肉至親,在宮外因為他的妒忌可以使朝廷混亂,這樣的臣子稱為「讒臣」。換句話說,這個奸臣和讒臣有沒有才華?可以說是非常有才華,才華橫溢,還有聰明智慧,但是沒有把聰明智慧用在正確的方向,沒有用這個聰明智慧為國君分憂解難,而是用來謀取私利。而且為了謀取私利,不擇手段,還要進奉讒言,使那個真正德才兼備的人不能夠被任用。還會怎麼樣?用自己的口才,離間君主的骨肉。這個君主如果不明智,聽到了這樣的離間之言,甚至連自己的骨肉至親都會疏遠,甚至使骨肉至親都遭到殺戮。

  「五曰專權擅勢,以為輕重,私門成黨,以富其家,擅矯主命,以自顯貴,如此者,賊臣也。」他獨攬大權,自己說了算;巴結權貴,結黨營私,為的使自家富裕;擅自篡改君主的命令,為的是使自己顯達、富貴,這樣的人是「賊臣」。這個賊臣控制欲望很強,為了控制別人,居然敢擅自更改君主的命令,君主的意思明明是這樣的,但是經他一詮釋,結果就變味了,目的是達到自己的私欲,讓別人畏懼他,聽他的。

  「六曰諂主以邪,墜主於不義,朋黨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無別,是非無聞,使主惡布於境內,聞於四鄰,如此者,亡國之臣也。」

  使國家滅亡的臣子是什麼特點?用邪曲不正的道理諂媚君主,陷君主於不義。就像趙高,他為了獨斷專權,就勸導秦二世,說這個皇帝,就是只能夠聽到他的聲音,而不能夠經常讓人見面,這樣才能保持君主的威嚴。結果秦二世就聽信了他的話,不經常上朝了,最後導致的就是趙高指鹿為馬、獨攬大權,這個二世也被蒙蔽了。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蒙蔽君主的視線,使君主黑白混淆、是非不分;使君主的惡名傳布於國內,聞於四鄰,這樣的臣子被稱為「亡國之臣」。如果一個國家任用的是亡國之臣,像趙高、易牙等等這樣的臣子,就會使國家陷於危亡之境。

  最後有一個總結:「賢臣處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術,故上安而下治,生則見樂,死則見思,此人臣之術也。」在講了什麼是「六正」、什麼是「六邪」之後,有一句總結,也是提醒。說賢臣以「六正」的原則處身立世,而不走「六邪」之路,因而「上安而下治」,上能使國家安定,下能夠使百姓得到治理。「生則見樂,死則見思」,自己活著的時候,能夠安享快樂,死了之後,也會被人們所追思、懷念。「此人臣之術也」,這才是做人臣的方法。

  所以我們想,一個人如果學了《群書治要》,他就可以明辨什麼樣的臣子是真正的忠臣、良臣、聖臣、賢臣,也知道什麼樣的臣子是賊臣、是亡國之臣,他就知道如何去辨別。而且自己作為被領導者,他也要去做正事,以六正的原則來處世,這樣才能夠聲名顯立、垂範後世,而不會身敗名裂。這些道理確實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學習,並且把它力行在生活之中,這樣才不至於走錯路。

  而我們現在的很多領導之所以走上了腐敗之路、走上了不歸之路、走上了斷頭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學習歷史、沒有學習經典。如果學習歷史之後,你看,在唐朝李商隱,他總結歷史興衰成敗的規律,提出了一句話,在《詠史》中寫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總結歷史的經驗,得出了一個普遍的教訓,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乃至於一個個人,之所以能夠成就,就是因為勤儉持家。那為什麼以後都衰落了?就是因為過上了過分奢侈、過分浪費的生活,以至於入不敷出。所以一個人再有錢、再有權、再有勢,也抵不上一、二個敗家子給他去破敗。

  所以,家庭沒有好兒孫,國家沒有好的領導者,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失教的原因,不讀聖賢書,不明白聖賢教誨。所以,古人說「至要莫如教子」,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兒女教導好,對於國家而言,就是要培養後繼的人才。怎麼樣培養後繼的人才?就是必須要讀聖賢書。所以為什麼老法師這麼強調學習《群書治要》?如果世界各國、各黨、各級的領導者都能夠學習《群書治要》,那就可以達到見和同解,大家的意見、思想都一致,最後都以孝來治天下,都有一體的觀念,這個世界還能夠有衝突、矛盾嗎?當君主的盡到了君道,能夠起到君親師的責任;被領導的能夠竭忠盡智,發揮自己的才能,負責盡職地把自己的本分做好,這個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關係就處理好了,也成為一體的關係,而矛盾、衝突就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化解了。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黨校的設置,我們就體會到了,其實它也是秉持了傳統「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理念,讓大家都要受教育,但是這個教育的內容和古人不一樣了。如果我們黨校的教學,能夠把古聖先賢的教誨引入其中,成為主要內容,那我們相信,在幾個月的教育之後,一個人、一個領導幹部就可以脫胎換骨,形成了正確的思想行為。

  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