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上一次課我們把《群書治要36O》君道的部分已經學完了,今天我們講臣術。君道講的是如何做領導,而從今天開始學習如何做被領導。

  當然在日常工作之中,很多人既是領導者,又是被領導者,應當如何擔當好這些角色?在《格言聯璧》中有一句話,對我們很有啟發:「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諂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君子人事奉他的上位者,事奉他的領導「必忠以敬」,他很忠誠,表現出來對領導者恭敬。什麼是忠?「盡己之謂忠」,把領導者交給自己的工作任務,竭心盡力地完成,認真負責地完成,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利益團體、利益領導者,這就是忠。什麼是敬?不要認為對領導者百依百順、唯命是從,這就是敬了,這樣的敬就變成了相上的敬、形式上的敬。真正恭敬領導者,就是要以道德、以天道來鼓舞領導者、來期許領導者,提起領導者的正念。

  我們看魏徵大人在和唐太宗皇帝的談話之中,常常期許太宗能夠真正成為留名青史的好皇帝,這才是真正恭敬他。不是他講什麼都順著他去做叫恭敬,恭敬他的性德、成就他的德行,這才是敬。所以這個是「必忠以敬」。如果領導者做錯了,身為臣子的不去勸諫,還一味地順從他、幫助他做惡,這就是助紂為虐了。

  「其事下也,必謙以和」,他對待底下的人非常謙虛,和氣待人。對於一個領導者帶領一個團隊,《孟子》上的一句話特別值得我們重視,那就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做領導者的很和氣,那整個家或者團隊的氛圍就會團結和睦;如果領導者脾氣很大,一走進家門、一走進團隊的辦公室,結果整個氣氛馬上變成零下幾度,那我相信大家都不願意見到這樣的領導者,哪裡還有和睦的氣象?

  如何達到人和?我們看這個「和」字,它經常和哪幾個字聯繫在一起用?和謙,說明我們要讓人感覺到舒服,一定要謙卑待人,克服傲慢。還有和平,只有平等對待才能和睦相處。如果沒有平等心,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對人還有偏心,那就不可能導致和,團體就不和了。

  此外,還有和愛、和敬、和善、和睦、和諧。我們看和愛,愛是用心感受對方的需要。我們真正有愛心,處處為人著想,愛護他,經常說一些愛語安慰他,能夠感受他內心的需要。他有問題,要有耐心地幫助他、開導他,這個都是愛的表現。和敬,我們有恭敬心,念念恭敬人。像《論語》上有一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們都很嚮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境界,那麼「四海之內皆兄弟」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裡?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人、現在的孩子,走到哪裡和人家相處不到一個星期,結果不是我自己不喜歡別人了,就是別人討厭自己了。認真觀察一下,就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公主、小皇帝,都是獨生子女,備受父母長輩的關愛,父母長輩時時刻刻都要想到他的需要,關心他的感受。當諸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如果不出現矛盾、問題,那就不正常了。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別人關心自己,看不到別人的需要,也沒有學會如何去關心別人,所以習慣成自然,不出現矛盾反而不正常了。

  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就要有一種寬恕的心。「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因為父母長輩都沒有用傳統文化引導、教育孩子,學的還是西方的教育理念,這個孩子想幹什麼就讓他幹什麼,想要什麼就滿足什麼,都是自由自在慣了。所以知道這個原因之後,要生起寬恕之心,要去能夠感化他,不能看別人不順眼就輕視別人,還不願意跟人相處了,這樣就幫助不了別人。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現在還都是在修行的過程中,沒有一個人已經成聖成賢了,所以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是正常的。所以我們要有一種無條件的愛心。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心?就是這個人即使做錯了,做得不完美,甚至他還做惡了,我們仍然對他不離不棄,想方設法地去幫助他、提升他、改變他。這個才是愛,才是敬。

  和善,時時都是善意對人,即使別人對我們沒有足夠的恭敬,「人不學,不知道」,我們對他仍然沒有絲毫的對立和惡意,給人帶來的只有好處,沒有傷害,時時都是傳播正能量。和睦,相互信任、相互體諒、相親相愛,所以這個「睦」字有親愛的意思在裡邊。和諧,這個和諧就像一首樂曲,它是由不同的音符構成的,它們互相配合,這樣才能夠奏出一曲美妙的音樂。所以和諧就要求我們能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互相配合、取長補短。有這樣心態的人就是好幹部。為什麼?因為他時時能夠以大局的和諧著想,只要他一開口,都是化解團隊當中的這些不愉快和紛爭,提起一個人的正念,教會人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他能夠調劑人情,安撫人的怨氣和不平,把人的正念提起來了,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使這個矛盾衝突愈來愈激烈。這樣的人是團隊的寶,是最值得珍惜的人,他對團隊的和諧有著促進的作用。

  相反,小人對待上面的人、對待領導者是什麼態度?「必諂以媚」,就是諂媚巴結、阿諛奉承。而對待下面的人「必傲以忽」,因為他的位置比較高,就容易小人得志,傲慢起來,忽視了底下人的感受和需要,乃至於對他們實際的身心狀況都不能夠顧及。譬如說,我們為了趕出成績來,受人恭敬讚歎,結果把底下的人逼迫得身體都出狀況,那就不人道了。這實際上還是好名的表現。因為太好名,追求讚歎恭敬、追求業績,結果觀察體會不到周圍人的需要,這也是私心的表現。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次序是不能夠顛倒的,家不能齊,想去治國、平天下也是不可能的。家為什麼不能齊?我們團隊為什麼帶不好?歸根結柢還是領導者修身的功夫不到家,所謂的「德未修,感未至也」。

  在臣術這一部分就為我們說明,作為人臣、作為被領導者,如何真正做到「忠以敬」。第一就是立節,就是要有好的德行,樹立氣節。在古代,為官者都是老百姓的榜樣,他愈是有氣節、愈是有德行,老百姓、天下人就是愈尊敬他,願意向他學習。所以中國古人為什麼這麼尊敬領導者?像《孟子》上也說,「爵一、齒一、德一」。讓我們要尊敬領導者、有爵位的人,尊敬有德行的人,尊敬上了年紀的人。很多人說這不是官本位思想嗎?領導者有什麼好尊敬的?

  領導者在古代的時候,他都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他能夠成為領導者,必須首先有德行。所以我們讀古書,我們看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以他們為什麼受尊敬?因為他們開口就是天下、就是國家,很少想到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很少。正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德行、有這樣的氣節,所以才受到百姓的尊敬。

  我們現在社會這些做領導幹部的人,說實在話是很可憐,可憐憫者。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些人也都是受過良好的教育(這個教育是指現代的教育,有學歷),他們也都希望成為受人尊敬、名垂青史的人物,而且也希望自己身心和樂、家庭幸福,子孫代代都有賢人出現,能夠繼承好的家業、家風,富貴超過三代,甚至好的家業要代代相傳,延續百年、千年而不衰。誰不希望這些結果呢?但是因為沒有機緣學習聖賢教誨,不知禮義,不知道該按著什麼樣的方法才能夠實現這些美好的願望,結果怎麼樣?結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所採取的手段和追求的目標恰恰是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這正如《呂氏春秋》上所說的:忠臣、孝子是當君主、做父母親的人特別想得到的。哪一個當君主的不希望有忠臣,哪一個當父母的不希望兒孫孝敬?榮華富貴也是做人臣、做人子所希望的。但是結果君主卻得不到忠臣,父母也得不到孝子,臣子、兒女也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富貴榮顯。這是什麼原因?都是因為不懂得禮義所導致的,而不知道禮義是因為沒有學習聖賢教誨。所以古代的聖王沒有不尊師重道的。

  一個人不重視聖賢教誨,就無從了解大道,他的所作所為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乃至於世俗的觀念出發,隨波逐流,那就很容易走彎路、走錯路,甚至走上不歸之路。不僅一生也體會不到「君子坦蕩蕩」的境界,反而經常都是「小人長戚戚」。所以,人不學不知義。更何況我們現在人的地位比不上古代的聖王,智慧也比不上古聖先賢,再不尊師重道,再不認真學習,怎麼能夠得到道?生活怎麼能夠幸福美滿?所以我們看到現在社會,很多貪官都紛紛地被拉下馬,甚至走上了斷頭台,很多人對他們的行為也是很痛恨。但是仔細想想,這些人也確實是可憐憫者,因為沒有接受過聖賢教誨。在這種社會狀況之下,我們學習《群書治要》就顯得特別地重要、特別地迫切。

  我們看第六十條:

  【歷觀古今功名之士。皆有積累殊異之跡。勞身苦體。契闊勤思。平居不惰其業。窮困不易其素。】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八《吳志下》。這句話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縱觀古往今來有功於社會國家、青史留名的人士,都積累了殊勝不凡的事蹟。他們勞累身體、承受艱辛、勤奮思考,平常生活不荒廢學業,遭遇窮困也不改變他的志向。

  看到這一句話就讓我們想到了孟子所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上天將要把重大的使命降落到某一個人的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鍊,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使他備受困窮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增長和提升他所不具備的才能。

  所以但凡古今成大事者,可以說貧困者是十之八九,而富貴的人士僅僅是十之一二。所以古語有云:「風霜孤露之境,易生奇傑;醉生夢死之地,絕少英豪。」這也就是我們古人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

  譬如說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上就講到:周文王被拘禁在羑里而演《周易》;孔子被困於陳蔡而編寫了《春秋》;屈原被流放而賦《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而寫《國語》;孫臏雙腳殘廢,被刖足,但是著了《孫臏兵法》;呂不韋遷蜀,到了蜀地邊遠的地方,作出了《呂覽》;韓非子被秦國囚禁而寫出了《說難》《孤憤》。此外,像《詩經》三百篇,大都也是發憤所作。正是因為這些人身處逆境的憂患之中,心氣鬱結,奮發而起,置之死地而後生。

  至於死於安樂者,我們看歷代的昏庸之君,荒淫逸樂而身死國亡的,可以說數不勝數。譬如說夏桀王、商紂王、周厲王、周幽王,乃至後來的隋煬帝等等,都是在富貴的生活中,最後禁不起考驗,過上了荒淫無度的生活,最後國破家亡。

  所以孟子說,什麼是大丈夫?所謂的大丈夫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像這樣的人物才被稱得上是大丈夫。譬如說我們歷史上的范仲淹、司馬光等等。別人都要看他是如何教育兒女的,來學習效仿教育自己的孩子。

  像司馬光就說,他的先父曾經做郡幕的判官,凡是家裡來賓客的時候也會設酒款待,但是他飲酒絕對是有節制的,有的時候是三巡,或者是五巡,最多也不超過七巡。而酒也都是從市場上買來的,不是自己家特別釀造的;家裡的水果也都是梨子、栗子、棗子、柿子這些非常平常的東西;所吃的食物也就是乾肉、肉醬、菜羹,非常簡單的食物;所用的器皿,也都是用漆器或者瓷器做成的。因為當時的士大夫都崇尚節儉,所以他父親這種儉樸的作風也沒有人非議。

  但是到了司馬光的時候,奢侈之風開始盛行,所以他就非常地感嘆,這樣說:現在的士大夫家不比從前,喝酒一定是喝用特別方法釀製的酒;果品都是從遠方運來的珍貴奇味,吃的食物也是各種各樣,特別地豐富;器皿都很精緻,擺滿了案頭,不這樣做就不敢請客。常常是在請客前的幾天就要為此準備,然後才敢發邀請函。如果不是準備得這麼豐盛的話,就怕旁人會誹謗、嘲笑,以為這家人真是太吝嗇、太窮了。所以到了司馬光的時代,不隨順當時奢靡之風的人就很少了。但是司馬光先生,因為他受到父親的感化,他做得甚至比他父親更加節儉。在史書上記載,司馬光先生在鄉下的時候,經常聚集學生講學,師生聚會的時候飯菜都非常簡單,甚至比他的父親還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什麼這麼說?他父親飲酒是有節制的,而到了他的時候都不飲酒了。

  司馬光按著學生的學習成績排出先後,然後為他們講解孝悌忠信的道理,娓娓不倦,學生沒有不被感化的。還有幾個老鄉只是獻上了普通的飯菜,也來請司馬光講學,司馬光不以飯菜的好壞為異,為他們講解《大學》中的章節,聽講的人都很高興。結果怎麼樣?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司馬光每一次出門的時候,老百姓總是旁立,站立在兩旁,敬如神明,尊敬他就像尊敬神明一樣,非常恭敬。後來司馬光先生奉詔到朝廷去做官,衛士見了他都舉手加額行禮以表示恭敬。老百姓都攔在道上歡呼說:「司馬公做宰相,我們才能過好日子。」天子任命司馬光做宰相,當他經過青州這個地方的時候,數以千計的村民都圍過來,踴躍慶賀。當時遼國聽說司馬光做了宰相,就紛紛地告誡說:「中國以司馬光為宰相,不可於此時侵犯宋朝邊界」。

  司馬光過世的時候,皇帝為他「減膳撤樂,輟朝三日」以示紀念。皇上為了悼念他,是減少美食、撤去音樂,三天都沒有上朝來以示紀念。京城的民眾都罷市哭泣,祭奠他就像祭奠父母一樣。四面八方來了幾萬人參加葬禮,把香箔、紙錢都買光了,這種情況從來還不曾有過。我們從這裡看到,一個人有氣節、有德行,真正為老百姓著想、付出,老百姓對他的回報也是自自然然地很恭敬、很豐厚,這種恭敬確實是發自內心的恭敬。

  這些人為什麼能夠做到『平居不惰其業,窮困不易其素』?第一就是慈悲心使然,是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不忍心看到眾生這麼樣的不明理,因為不明理而生活得非常痛苦;也不忍看著聖教沒有人宣講而衰落下去,所以才會不敢懈怠,能夠不改變自己的志向。

  像在《群書治要》中也記載著一個季文子的故事。季文子他做魯國的宰相,要求妾不穿絲綢,馬不吃糧食。有一位仲孫大夫看了之後就勸他說:「你是魯國的上卿,妾不穿絲綢,馬不吃糧食,別人將會認為你這是吝嗇,而且會使國家不光彩。」季文子怎麼回答的?季文子說:「是這樣的嗎?我看到國人的父母還穿粗衣、吃蔬菜,我因此不敢奢侈。而且我聽說君子是靠高尚的道德使國家光彩,沒有聽說是靠妾和馬為國增光的。所謂的德,是既能使我有所得,也能使他人有所得,所以才能夠推行。如果放縱自己,盡情奢侈,沉迷於五欲六塵的享樂,不能反躬自省,怎麼能夠守衛國家?」這個仲孫大夫聽了之後很慚愧地退了出去。所以從這裡我們看到,季文子之所以能夠節儉,什麼原因?因為看到老百姓還吃不飽、穿不暖,自己過得很奢侈,怎麼能夠忍心?所以這個是慈悲心的推動。

  第二個原因就是因為他在道理上的透徹明白。儒釋道三家都把對宇宙人生真相了解得透徹的人稱為聖賢、稱為真人、稱為佛菩薩,這些人就是真正明瞭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麼?用儒家的話來講,這個「孝」字代表的是一體的觀念,你看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所以你有代溝、有對立,這個一體的觀念就不存在了。儒家從豎的方面講對父母的孝,從橫的方面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種友悌之心推而廣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甚至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所以這一個「孝」字所代表的就是道家所說的「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境界,也就是佛家所講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個一體的理念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我們知道了這我和他人、和萬物都是一體的觀念,所以你去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所以你明瞭了這個真相的話,你才能夠做到「平居不惰其業,窮困不易其素」。不能夠懈怠,不能夠改變自己的志向。這個就是能夠做到愛人如己,甚至愛人超過愛自己。

  你真正明瞭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知道了這個物質的享受不是人生重要的東西。因為要享樂人生,往往把自己的明德給蒙蔽了,人的靈性也就很難提升了,這個是得不償失、因小失大。所以顏回他能夠做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的這個行持也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幸福喜悅和他的物質條件沒有必然的聯繫,和什麼有關係?和我們的明德開發的多少有關係。你能夠體會到這種法喜,古人說的「禪悅為食,法喜充滿」,那麼這種世間的享樂對你就沒有吸引力了。這是真正能夠做到「平居不惰其業,窮困不易其素」的真正原因。

  下面我們看第六十一句:

  【夫賢者之為人臣。不損君以奉佞。不阿眾以取容。不墮公以聽私。不撓法以吐剛。其明能照奸。而義不比黨。】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四《潛夫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賢者作為臣子,不以奉承和花言巧語使君主的聖德受到損害,不為討人高興而曲意迎合大眾,不損壞公義來順從私欲,不擾亂法紀而畏懼強暴。他的明智能夠辨別奸邪,他的行為符合道義,從不結黨營私。

  像這樣的例子在《群書治要》上有很多。譬如說在《春秋左傳》上就記載著,晉襄公三年,晉悼公的弟弟揚干,在典梁搞亂了軍陣行列,因而被當時的司馬魏絳處死了揚干的車夫。這個時候晉悼公知道了,他就非常地生氣,對羊舌赤說:「會集諸侯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可是揚干的車夫卻被殺了,難道還有比這更大的屈辱嗎?一定要殺掉魏絳,不得有誤。」羊舌赤聽了之後就回答說:「魏絳對君主沒有二心,事奉君王不避危難,如果他真的有罪過,也不會逃避懲罰,他會自動前來供述,何必勞煩君王發令?」果不其然,羊舌赤話音剛落,魏絳就自己來請罪了。他遞給晉悼公的侍臣一份奏章之後,就準備拔劍自刎,結果被人給勸止了。

  晉悼公開始閱讀魏絳的奏章,只見奏章中這樣寫道:「日前君王缺乏使臣,派我擔任司馬。我聽說軍人以服從為勇武,軍事紀律寧死而不觸犯,才算得上戒慎。君王會集諸侯,臣敢不戒慎嗎?君王的軍隊不威武,執事的人員不戒慎,沒有比這更大的罪過了。臣下唯恐犯不武、不敬的死罪,並累及揚干,罪責難逃。臣下未能嚴加訓導,以至動用了斧鉞大刑,處死了揚干的車夫。臣下的罪過重大,豈敢不聽任懲處而使君王生氣?因此請求回來死於司寇的衙前。」晉悼公讀完了這個奏章,光著腳跑出來說:「寡人的話,是出於兄弟之愛;您的誅戮,是出於執行軍法。寡人有弟弟未能訓導,致使觸犯了軍令,這是寡人的過錯。請您不要再加重寡人的過錯了。謹以此作為寡人的請求。」說明這個晉悼公還是很明智的,能夠明辨善惡。於是,他派魏絳返回了邊防陣地,並且任命他為新軍副帥。

  在《孫卿子》上說(孫卿子也就是荀子),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說:「從命而利君,謂之順。」你服從國君的命令,而這個命令執行下去對國君確實是有利的,這才叫順。如果不是真正對他有利的事,你也去服從,那就不叫順了。「從命而不利君,謂之諂。」遵從君主的命令,實際上對君主並沒有真實的利益,這叫什麼?這叫諂媚。「逆命而利君,謂之忠。」違抗了君主的命令,但是這件事是對君主有利的,這叫忠。所以古人說的忠臣忠臣是什麼?大都是能夠犯顏直諫的人。這個君主的命令,他並沒有一味地去順從,而是敢於給他提出不同的意見,甚至是敢於違逆。為什麼?因為君主的命令是錯的,如果你順從了他,並不能給君主、給國家帶來真實的利益。「逆命而不利君,謂之篡。」如果違逆了君主的命令,而做的事也不利於君主,這叫篡,篡位。「不恤君之榮辱,不恤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謂之國賊。」什麼叫國賊?就是不考慮、不擔心君主的榮辱,也不考慮國家的善惡、風氣如何,一味地投合大眾,或者投合君主,苟且容身,為了保持自己的俸祿,豢養賓客,和很多人都結交,這樣的人叫做國賊。所以作為被領導者的、作為臣子的要經常反思,自己平常的所作所為,到底是順、是諂、是忠,還是篡?當然千萬要避免做國賊。

  我們看下一句,第六十二句:

  【楊震字伯起。弘農人也。遷東萊太守。道經昌邑。故所舉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三《後漢書三》。

  這個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不收四知財的典故。楊震,字伯起,弘農人,遷官東萊太守。赴任途中經過昌邑,以前所舉薦的秀才王密正擔任昌邑縣令,前來求見。到了晚上,王密身帶黃金十斤,準備贈送給楊震。楊震說:「身為老友的我了解您的為人,而您卻不了解我的為人,這是為什麼?」王密說:「在黑夜裡是沒有人知道的。」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您知,怎麼說沒人知道?」你看楊震即使是在黑夜裡,在一般人看起來沒有人知道的時候,也不願意接受饋贈、接受賄賂。因為什麼?因為古人他明白「舉頭三尺有神明」,天理昭彰。所以他能夠做到慎獨,即使是一個人在的時候,看似沒人的話,其實是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楊震他為人公正廉潔,子孫們經常吃粗食淡飯,外出時步行,也不乘車。在老朋友中有年紀長的,就勸他為兒孫置辦產業。可是楊震怎麼說?楊震說:「使後世稱他們是清白吏的子孫,清白官員的子孫,以此饋贈給他們,不是很豐厚的嗎?」「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他說:「讓後世人們稱他們是清白官吏的子孫,以此作為給他們的遺產,不也是很豐厚的嗎?」

  所以楊震他是真正的明理之人,他知道什麼?「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像我們現在很多官員貪了很多的錢,自己還捨不得花,就是希望給子孫後代留一點家產。但是古人告訴我們,說如果你的子孫又有才能、又有德行,他們會用自己的才德來創造財富,那你留錢給他們有什麼必要?如果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才能,你把錢留給他,最後也是會被敗散掉。所以無論是兒孫有德無德、有才能沒有才能,把錢留給他們,對他們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楊震他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沒有給兒孫留下家產。他的這一個典故被後人重視,把他們家的堂號就取名為「四知堂」。所以我相信,凡是楊家的子孫,從這一個匾額下走過的時候,都會提醒自己:我們的祖先不收四知財,那我作為他的子孫,怎麼能夠貪污受賄、違法亂紀,讓我的祖先抹黑,給我的祖先抹黑?

  果不其然,楊震的這種廉潔作風,無形之中影響了他的兒子。他的二兒子叫楊秉,在漢桓帝時候任太尉,這個太尉也是三公之一,每逢朝廷有過失的時候,他都是盡忠規諫,很多時候都被採納。楊秉生性不飲酒,而且很從容地說:「我有三不惑。」哪「三不惑」?就是不被酒、色、財所迷惑。

  你看這三不惑,在現在很多領導幹部來說,都是很難做到的。很多人特別喜歡酒,說無酒不成席。實際上古人對於飲酒的過患看得很多,描述得也很多。你看一個人平時文質彬彬,說話慢條斯理、有條不紊,但是喝醉酒之後就胡說八道,然後還吐了一地,威儀掃地,讓人看了之後生不起任何的恭敬之心。所以古人說怎麼樣戒酒?就是有一個好方法,當你清醒的時候,你看一看喝醉酒的人醜態百出的樣子,不受人尊敬的樣子,你就知道自己喝醉酒之後是什麼醜態了,看了之後,你以後就不願意再醉酒了。

  還有戒色,很多人喜歡貪色。現在很多高官落馬,再去調查一下,背後基本上都有女色的原因。所以古人的文字確實是一個智慧的符號、教育的符號。這個色字頭上一把刀,這一把刀絕對不是形容,因為這一把刀把你所有的功名利祿削得平平的,讓你一無所有。所以《尚書》上也提醒我們說「天道禍淫最速」。天道就是自然的規律,給那些淫亂的人、放縱的人、過分的人帶來災禍是最迅速、最迅速的了。所以我們學傳統文化的人,特別是學佛的人,一定要把五戒持好,不能夠做殺盜淫妄的事。

  這個邪淫第一會損害現世的陰德福報,會使自己的身心都不安寧,如果家人知道了,他們還為你的行為感覺到羞恥。我們剛才講色字頭上一把刀,說明它對你的事業還會有影響,讓你的事業不順利,經常出狀況;身體也會得疾病,像現在的各種性病、艾滋病等等,也都非常地多,也很容易沾染。又因為邪淫,還要矇騙家人,所以經常會觸犯像妄語、綺語等等的戒律。

  古人還說,欲是深淵。如果一個人沉迷於欲望而不能自拔,那就是發展了禽獸的方面,變得愈來愈愚痴,而忽視了靈性的提升。這個確實是捨本逐末、得不償失。當然也有很多人說,我的確很愛他,我們倆相親相愛是出於美好的情感,有什麼錯嗎?但是因為你破壞了自己的家庭,破壞了別人的家庭,所以也把兩個人美好的感情破壞了,也不可能有好的結果。這是把兩個人都帶進了深淵地獄,對對方也沒有任何的助益。

  對於學傳統文化的人、學佛的人,如果犯邪淫的罪過,那就更嚴重了。為什麼?人家說,你看你這個人還學傳統文化、還學佛,居然還邪淫,這是以身謗法,讓人對於正法、對於佛法都失去了信心。所以這個罪過確實是無量無邊,一定要戒除。

  對於財,其實一般人也很難放下。見錢眼開,因為有錢,可以滿足自己很多的欲望。中國古人也說,說你即使再有錢,其實也不過是日食三餐、夜眠六尺而已,沒有必要為這些身外之物鋌而走險。所以我們明白這些道理的話,就知道應該去追求什麼,應該去看淡什麼、放下什麼。

  楊震他的行為不僅僅影響了自己的兒孫,也受到了後人的尊敬。譬如說唐太宗有一次經過楊震大人的墓,他也是仰慕楊大人的德行,親自去祭拜,寫了一篇祭文祭奠他。當時的房玄齡大人看到了就說,說:「楊大人的在天之靈應該很寬慰,因為經過幾百年之後,天子親自給他寫祭文。」所以這些忠臣,他們的精神確實是如文天祥先生所說的:「是氣所磅礡,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他的磅礡正氣長存於天地之間,延續下來,直到現在,仍然影響著中國人的這種德行。

  楊家的後人現在遠赴海外,但仍然不忘祭祀祖先。像一九九五年的時候,在緬甸,「四知堂」的楊家後人,擴建四知堂,為的就是能夠容納更多的子孫來祭祀。所以我們看到,楊震的德行庇蔭了他的後人一千九百多年,使得楊家代代都有賢人出現。不僅如此,我們經常把楊震的故事分享給大家,大家聽了之後都深受感動、深受教育,他不僅僅庇蔭了自己家的子孫,也庇蔭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子孫。所以後代之所以綿延不衰,什麼原因?就是因為祖宗有德行。而當我們用心學習這些聖賢風範的時候,他們的正氣就和我們相交感,照在我們的身上,也培養了我們的浩然正氣。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就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