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五十八:

  【景公問晏子曰。古者離散其民而隕失其國者。其常行何如。對曰。國貧而好大。智薄而好專。尚讒諛而賤賢人。樂簡慢而輕百姓。國無常法。民無經紀。好辨以為智。刻民以為忠。流湎而忘國。好兵而忘民。肅於罪誅。而慢於慶賞。樂人之哀。利人之害。德不足以懷人。政不足以匡民。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防非。此亡國之行也。今民聞公令如寇讎。此古之離其民隕其國常行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三《晏子》。這也是「君道」最後一個重點「審斷」的最後一段。

  在這一段中,景公向晏子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什麼問題?古代離散百姓而喪失其國家的君主,常見的行為是什麼?晏子回答說,『對曰:國貧而好大』。國家貧窮卻好大喜功、好虛榮、愛面子。國家已經很貧窮了,還常常揮霍,這個國家怎麼能夠持久?所以曾國藩在家書中說: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小到一個家庭,中到一個企業、一個政黨,大到一個國家,破敗的原因都是因為這裡邊的每一個人,過著過分奢侈、過分浪費的生活,以至於入不敷出。所以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一旦人們驕奢淫逸的生活習慣已經養成了,再恢復到勤儉節約的生活就很難了。現在國家提倡反腐倡廉,但是難度很大,阻力很大,原因就在這裡。

  所以我們看《群書治要》,在《春秋左氏傳》上記載:子產在剛剛治理鄭國的時候,他制定了嚴格的禮法制度,公卿大夫中凡是忠貞儉樸的,都給以適當的獎勵;凡是驕橫奢侈的,就要依法給以嚴懲。結果,子產執政一年,眾人都不滿,這樣唱道:「收取我的衣帽來貯藏,收取我的田地編伍又丈量。誰去殺了子產,我願意幫忙!」為什麼這麼痛恨子產?因為以前揮霍已經習慣了,用國家的收入大吃大喝、奢侈浪費已經習以為常。但是到了子產這裡,要給這樣的行為以嚴懲,不讓大家再公款吃喝了,結果怎麼樣?大家都受不了了,都有怨言。

  但是到了子產執政第三年的時候,眾人都體會到了勤儉節約的好處,於是都這樣唱道:「我有子弟,子產來教誨;我有田地,子產使它繁盛。子產如果死了,有誰可以繼位?」這個時候大家都看到了勤儉節約對兒女教育、對家庭、對國家的益處,都紛紛來支持子產的政策了。這就是告訴我們積非成是,當人們把錯誤的積累多了的時候,就會認為是正常的,就習以為常,那個正常的反而覺得不正常了。所以一個國家雖然已經很貧窮了,但是仍然還過著奢侈浪費的生活,愛面子、講排場、過於揮霍,這個國家經濟肯定難以持久。

  『智薄而好專』,智慧淺薄,智慧很有限,但是還非常自專自大,這就是傲慢心在起作用。《尚書》上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哪一種人最難以受教?這個人可能很懶惰,可能很貪玩,這些都不是最難教的人,最難教的人就是傲慢的人,因為他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比別人都強,很難受教。所以在《論語》中孔子就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這個人即使是有周公那樣的才華,但是又驕慢、又吝嗇,其他的地方都不值一提了。

  真實的學問是自卑而尊人,時時能夠提起尊重他人的心,這個才叫學問。為什麼要尊重他人?因為真正認識到宇宙人生的真相,那就知道人人都有明德,都有本善。我們尊重人是尊重他的本善,而不是迷在相上,執著在他的習氣上。如果我們執著在人的習氣上,看不到他的真心本善,而且還對他產生成見,我們其實自己已經迷了,迷在了相上就會生煩惱,那個叫認假為真。

  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經常應邀到各地去分享、去講課,很多大眾看到我們都鞠躬,很尊重、很讚歎。我們想一想,這種尊重、讚歎、恭維,對我們自己有沒有影響?你看,那麼多的閃光燈對著你啪啪直照,甚至有的信徒,有的信眾、聽眾見到你都給你頂禮膜拜,難道你的心就沒有一點動搖,沒有一點歡喜嗎?如果經常受人恭敬、受人尊重,到最後結果是什麼?結果傲慢心就不知不覺地在增長,就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做什麼事都沒問題。因為我們已經學了《群書治要》,我們已經學了傳統文化,我們已經站在智慧的最高點上,什麼都能幹。但是事實上,「理有頓悟,事要漸修」,對於一般人而言,克服習氣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在理上明白了,就能夠一下子做到的。所以需要歷事鍊心,也就是在我們每一天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過程中,逐漸逐漸地把自己的壞毛病、壞習氣給磨掉。

  大家恭維我們、讚歎我們,我們也要很清楚自己的問題,不僅僅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甚至要看清自己的長中之短,還有短中之長,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千萬不能夠得少為足。所以要好學好問,不可傲慢,不能礙著面子就不好意思去請教。所以修行首先一定要把面子、把虛榮給放下,才能夠有進步。

  『尚讒諛而賤賢人』,喜歡聽信讒言和阿諛奉承的話,輕賤了賢德之人。賢德之人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他很正直,他直言不諱。君主如果輕賤了賢德之人,就說明這個君主不喜歡聽老實話,所以才會疏遠賢德的人。

  在《出師表》中有一句很精闢的話,「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國家興盛也好、衰敗也好,都是有原因的。而總結歷史的規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喜歡聽信小人的話(小人就是阿諛奉承、諂媚巴結的人),還是喜歡聽批評的話、指責的話,那些犯顏直諫、直言不諱的話。在《群書治要.文子》上也有這樣一句話,「國之將亡也,必先惡忠臣之語」,一個國家要滅亡了,它的跡象是什麼?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厭惡忠臣的犯顏直諫,聽不進忠臣的規勸。

  『樂簡慢而輕百姓』,喜歡傲慢,以傲慢為樂,還輕視老百姓,看不起老百姓。《孟子》上說:「人必先自侮,而後人侮之。」為什麼人會侮辱自己?一個人一定是自己先侮辱了自己,自己對別人不恭敬了,所以別人才會對你不恭敬。在《春秋左傳》上就記載著,在魯宣公二年,鄭國去攻打宋國,宋國的華元率兵迎戰。在開戰之前,華元宰羊犒賞將士,但是卻沒有給他的車夫羊斟吃,因為他可能覺得羊斟是一個車夫而已,心裡對他不恭敬了。等到作戰的時候,一開始打仗了,這個車夫羊斟就說:「前日分發羊肉的時候,是由你來做主,今天戰車進退的情況是由我來做主。」於是羊斟就故意把華元乘的戰車趕進了敵陣,結果怎麼樣?結果宋軍大敗。這就是因為沒有恭敬別人,對人心存侮慢而招致的慘敗。

  不能夠做到恭敬別人,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心存傲慢,所以必須首先克服傲慢心,才能夠做到自卑而尊人。在《成唯識論》中說:「云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什麼是「慢」?就是通過自己和他人比較之後,認為自己比別人強,於是傲慢、看不起別人。傲慢能夠障礙不傲慢,也就是能夠障礙對人的恭敬,同時還能夠產生痛苦。這個是講它的業用、作用。

  在佛經上把這個「慢」細分為七個種類:

  一者謂慢。第一種就叫慢,慢是什麼意思?就是認為自己勝過他人,因而傲慢。這個是比較自然的,誰讓我比你強?裡面帶著藐視的意思。對不如我的人,我藐視他,這就是慢,這是一種情況。另一種情況,是因為自己與他人條件相等而生傲慢,意思是說,你有什麼了不起的,你和我差不多而已。這就是不能恭敬和我同等之人,這也是慢。

  二謂過慢。什麼叫過慢?這個過慢也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與他人條件相等,而強說自己勝過他人。兩個人條件相等,譬如說甲和乙條件相等,但是甲還向大眾鼓吹說自己比乙強,這叫過慢。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自己不如他人,還說那個人跟我差不多而已,這也叫過慢。那我們可以看到過慢的程度,要比慢的程度還要超過,也就是說他慢的程度更加嚴重。因為我們前面講了,這個慢是說兩個人條件相等而產生傲慢。而過慢是兩個人條件相等,而說我要超過他人,或者自己還不如別人,還說我們兩個差不多。所以這個過慢的程度,就比第一種慢的程度更要嚴重。

  第三種叫慢過慢。慢過慢比過慢還要慢,這個人的傲慢程度就更強了。什麼叫慢過慢?就是自己完全不如他人,反說自己勝過他人,這就有點近乎厚顏無恥了,這叫慢過慢。

  四謂我慢。什麼叫我慢?執著這個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的身體為我而產生傲慢。因為有我,執著這個身體是我,那麼就有他,有人我之別,有我就有我慢,這個是慢的根本原因。換句話說,只要我執沒有斷,只要我們還是一個凡夫,就一定有我慢,只是程度深淺不同而已。所以四大煩惱常相隨,根本的原因就是有個我,所以就有我見、我慢、我愛、我痴,這個四大煩惱是跟著我一起起來的,同時起來的。所以只要認為這個身是我,就會有我見、我慢、我愛、我痴。執著「我」就會有我、我所。覺得我比你好、我比你強、我比你高、我比你能,進而執著我的東西比你的東西更高貴,比你的東西更好,所以你都不能碰。這就是把傲慢延伸到我所上去了,延伸到我所有的物質上去了。無限地延伸、無限地擴充,就會產生衝突、產生競爭、產生鬥爭、產生戰爭。這就是我慢,自高自大。

  第五叫增上慢。什麼叫增上慢?就是未證果而說自己已經證果,或者說已經證少分果而說證得圓滿菩提,這個叫增上慢。增上就是強盛的意思。這個人在修道,但是我慢沒有除掉,他是帶著「我慢」在修學。在修學的過程中很努力、很用功、很精進,他這個用功過程中得到了相似的境界,在這個相似的境界中生起高舉之心,認為自己已經得到了殊勝的聖果,這個叫增上慢。換句話說,增上慢是對誰說的?是對修學的人說的,如果沒有修學的人,增上慢就談不上了。

  譬如說,我們學了《弟子規》,我們看這個世界是愈看愈順眼,還是看這個世界愈看愈不順眼?有的人在學了《弟子規》之後,沒有用《弟子規》衡量自己的行為,反而拿著它去要求別人,變成了警察,看誰都不對,這個行為違背了《弟子規》的這一條,那個人的行為也違背了《弟子規》的另一條。學了《弟子規》之後,就愈來愈不能夠和人相處了,覺得自己學了聖賢教誨,自己快要成聖成賢了,而別人還是凡夫俗子。

  所以我們有增上慢的人會經常怎麼說話?會經常說你不懂,你是凡夫。所以你看,我們學得愈多,應該是愈謙虛,但是結果現在是學得愈多愈傲慢,看世間人都很濁惡,都是我們的冤親債主,愈來愈不能夠和世間人和睦相處了。這就學錯了,這個就叫增上慢。

  學對的人是什麼樣的?學對的人是和光同塵,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都歡歡喜喜,都不會看人不順眼。就像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才是學對的表現。

  第六種叫卑劣慢。這也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自己同他人的差距相當大,卻說自己比別人只差一點點,雖然驕慢,但是還有一點謙卑,不好意思,這叫卑慢。換句話說,他承不承認自己沒有別人高?承不承認別人比他高?承認,但是他的態度是什麼?他不過是贏我一點點而已,這叫卑劣慢。也就是說自己真的很差,和人差距很大,但他卻說,我只差一點點而已。第二種情況,他也承認自己和他人的程度差距很大,但是卻不肯向他人虛心學習,這也叫卑慢。也就是說,我真的很差,可是看到那個人好,他的態度是什麼?你好你的,你高你的,你去你的極樂世界,我去我的地獄,而且還不需要人家來度他,這叫卑慢。

  最後第七種邪慢。就是以自己的邪見為正見,自己缺德還以為有德,自己無德還認為自己德行很好。譬如說現在進監獄的人,到了監獄之後在交流什麼?有一個人就問一個新進來的人說:「你這是第幾次進監獄?」這個人很不好意思,他說:「我是第一次。」結果這個問話的人怎麼說?他說:「你才是第一次啊,我已經是第三次了。」你看,他認為三次比一次值得傲慢,這個就叫邪慢。所以成就惡行,恃惡高舉,這就是邪慢的一個特點。譬如說日本人在侵略中國的時候,有的人去比試什麼?比試每一天殺人數目的多少,以此為能。這個就是以惡為能。同樣的道理,現在的競奢鬥富、互相攀比也是屬於這一種類型。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我們仔細想一想,大家攀比什麼?大家在攀比誰更浪費,誰佔有的資源更多、更奢侈,所以這也是邪慢。

  因為這些慢心,障礙了對人的恭敬心,也會為自己招致侮辱。所以要學恭敬,必須首先克服傲慢。《禮記.曲禮》上,開篇就說「毋不敬」,告訴我們要一切恭敬。

  在《易經》這本說明「天道」的書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它的爻辭都有凶有吉。但是在所有的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六爻皆吉,這一卦就是謙卦。謙卦被稱為地山謙。高山本來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謙卦之中,這個高山是居於平地之下的。我們想一想,一個人才華橫溢、有權有勢,但是還自卑而尊人,結果怎麼樣?結果無論是上是下,都會對他很恭敬,都不會嫉妒他。

  謙卦和別的卦不同的地方,就是別的卦在各爻變動的時候,或吉或凶,或有悔吝,但是謙卦六爻,無論如何變動,只有吉利。追其原因,就是因為有這一個「謙」字。謙卦,是艮下坤上,艮為山,坤為地。山比地高很多,但是這個山很謙虛,願意下於平地,而不是高高在上。比之於人事,就是一個人不居功自傲,不過分顯露自己的才華,能夠謙退自己,推崇他人,這樣做就能夠成就謙德,萬事亨通。所以,文王《繫辭》說:「謙,亨,君子有終。」

  謙卦雖然好,但是卻不易學,因為一般人都想居於人上,接受別人的崇拜,這與謙卦恰好相反,因此,學謙必須要探討義理。伏羲氏畫卦的時候,特別發明兩個簡單的符號,象徵著陰陽兩儀,然後以此畫成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包羅了宇宙萬有、千變萬化。在萬有變化之中,有差異相,也有其共同相。以差異相而論,萬物各異其形狀,絕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事、物,這叫差異相。但是以共同相而論,萬物同具五行、同有生滅,一律平等。所以在《毛詩・小雅・節南山》上說:「節彼南山,維石巖巖。赫赫師尹,民具爾瞻。」南山雖然高峻,但是與平地同樣是由土石等物聚合而成;師尹雖然顯盛,但是與平民同樣有生有滅。由此觀察,高山下於平地,並不是伏羲故作玄虛,而是自然平等的現象。看清楚這種現象,再讀孔子的《象傳》,「謙謙君子,卑以自牧」,謙德便能油然而生。所以,你看《詩經》上這一句話,確實比喻得很形象。這個山雖然很高峻,但是它也和平地一樣,都是由土石和合而成的,所以這個就是平等的特點。明白了這個道理,謙虛的感覺就自然而然地生起了。

  下面說,『國無常法,民無經紀』,國家沒有固定的法律,人民沒有行為的規範。「經紀」就是做人的綱紀。中國古人自古以來都提倡「制禮作樂」,老百姓都依據五倫、四維、八德、五常來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但是在近一百年都忘記了「制禮作樂」,結果怎麼樣?結果天下大亂。所以再過一百年以後的人寫歷史,寫我們這個時代叫什麼世?叫亂世,因為都不知道守禮。不知道守禮結果是什麼?結果現在的小朋友在五、六年級就開始交男女朋友了,整個社會男女關係紊亂,這就是因為沒有禮導致了人的欲望氾濫。所以古人把這個禮比作洪水的堤壩,如果你把這個堤壩廢除了,必然導致洪水氾濫。如果認為禮沒有用而廢棄了,也會導致人欲橫流。所以,我們從現在的社會現象來反觀老祖宗的智慧,反觀周公「制禮作樂」,我們才能夠體會到老祖宗的用心,對他們的智慧不能夠不佩服。這個智慧就表現在這個禮可以防微杜漸,禁於未然之前。

  『好辨以為智,刻民以為忠。』喜歡爭辯,還認為這是聰明智慧的表現;苛虐百姓,還把這當成是忠誠,對國家的忠誠。我們都知道一個做領導者的,最重要的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而不能夠對百姓苛刻。首先要求誰?首先要求自己,自己先做到了,你再去要求別人,別人才沒有怨言。所以,古人說:「言教者訟,身教者從。」如果自己僅僅用言語去教導人,自己做不到,那麼別人就會跟你有逆反,甚至有對立。意思是說,你都沒有做到,有什麼資格教我。「言教者訟,身教者從」,你不去用言語教導他,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表現出來都符合聖賢教誨,他自然就知道去做正確的事。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做領導者的應該「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對自己要求多、要求苛刻,對人很寬恕。

  「刻民以為忠」,這個心態就比較偏頗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心態都應該是要求自己先做,而不是要求對方先做。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別人做得對不對,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對」。別人做得不對,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不是去指責他、批評他、輕視他、厭惡他,而是應該在他面前反覆地把做得對的行為表演出來,直到他學會為止。

  夫子,孔老夫子,有一次季康子來請教他,「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我們從季康子這個問題,就可以看到季康子的心態,他就是想讓老百姓恭敬他,而且竭忠盡智,還能夠勸勉為善。怎麼樣才能夠使老百姓有這樣的修養?孔老夫子很有智慧,他一聽這個問題,就已經了解到對方的心態有偏頗了。他怎麼樣回答的?針對他這個問題,孔老夫子這樣回答,他說:「臨之以莊則敬」。在位者,你面對老百姓的時候非常地莊重、非常地有威儀,他自然恭敬你,因為你有品德、你有禮節,讓人一看自然生起敬慕之心。特別是為人父母者,在家裡如果穿著很隨便,慢慢地孩子對你的恭敬心就生不起來。

  我們看現在八十幾歲的老人家,老奶奶,我們去觀察,她們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外出都穿得非常地端莊,而且頭髮梳得是特別地整齊,讓人一看就肅然起敬,那個就是在展現女子之德。像我們這次去台灣,正好看到了美慧老師的婆婆和母親。美慧老師也是給我們做表演,在盡心盡力地力行孝道,帶著婆婆、帶著母親去參加三天的論壇。在論壇中,我們看到這兩位老人家的時候,就肅然起敬,為什麼?因為她們的穿著非常地恭敬、非常地端莊,讓人看了,就不能夠不起尊敬之心。結果,八十幾歲了還這麼端莊,而我們年輕人卻邋邋遢遢。所以我們古人說,「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做母親的在家裡都隨隨便便,穿著也不注意,很邋遢,那麼做兒女的就不可能生起恭敬之心,這個兒女的恭敬心也教不出來。

  「孝慈則忠」。你要教老百姓,讓他們對你很忠心,就要教他們孝順。「求忠臣於孝子之門」,他對父母都不尊敬,不竭忠盡智,怎麼可能對國君很孝順,竭忠盡智呢?所以《孝經》上說,一個人不尊敬他的父母親,而尊敬別的人,這是和禮相背離的;一個人不愛他的父母親,而愛別的人,這也是和禮的要求不符合的,和德行相違背。所以,你要想讓老百姓忠,必須教他孝,而且還要對老百姓仁慈,要能夠感受到君主對他們的關愛,他才對你生起感恩之心,進而忠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還需要把那些善良的,像現在我們所說的道德模範推薦出來給大家做榜樣,教那些不能夠做道德之事的人。現在我們每年都要評選感動中國的道德人物、道德模範,這些人的事蹟在電視台廣為傳播,人們受到很大的提醒,也非常地感動。

  這個就是孔老夫子針對季康子的問題,告訴他要樹立一個正常的、正確的心態。什麼心態?那就是先要自己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我們看在企業界,現在很多企業家都在學稻盛和夫,因為稻盛和夫的管理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管理,他的經營哲學也為很多人所推崇。稻盛和夫先生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讓一個瀕臨破產的日航,變成了在同行業中營業額最高的企業。它的盈餘是多少呢?他接管日航一年之後,他這個企業的盈餘是一千五百億日元,就是化腐朽為神奇。他是怎麼做的呢?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和夫子所講的話相應。他為什麼要去接管日航?首先他的初衷、發心就很正確,他是為了日本的民族,日本的企業。因為日航也是日本的一個很大的、很重要的企業,一旦垮下來,對整個日本的經濟都會造成影響。所以他去了之後,就和鳩山首相說,他說:「我可以答應你去做這件事,但是我不拿一分錢。」無私無我,盡心盡力。

  稻盛和夫先生經常提到,人生有六項要精進的地方。哪六項?第一點,就是強調以身作則,「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第二,就是「要謙卑,不要傲慢」。在《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徵大人就提到「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你看很多企業家在剛剛創業的時候,和創業夥伴同甘共苦,榮辱與共,結果都能夠把不同種姓的人團結在一起,但是自己創業成功之後,傲慢心起來了,誰都看不起了,連同胞兄弟都不能夠容納。第三點,就是「天天反省」。每一天都發現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問題,真正做到「德日進,過日少。」第四,「活著就應該感恩」。我們想一想,我每一天的吃、住,衣食住行,不知道花費了多少人的勞力和汗水,所以活著就應該感恩。

  第五點,就是「積善行,思利他」。稻盛和夫先生他寫了一本書《你的夢想一定會實現》,是寫給年輕人看的,他介紹年輕人一定要讀一本書,那就是《了凡四訓》。而《了凡四訓》中,給我們講到改造命運的方法,就是念念想著利益他人、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利他,自私自利慢慢地就放下了,靈性就提升了。《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明明德,那麼怎麼樣來明明德呢?親民,通過幫助別人,而把自己自私自利慢慢地放下。所以親民和明德是一不是二,這就是要盡心盡力的幫助身邊的人,做到自利利他。

  第六,就是「放下感性的煩惱」。什麼是感性的煩惱?譬如說,消極、悲觀、冷漠、情緒化,這些都是感性的煩惱。要時時能夠調整自己的心境,變得積極、樂觀,進取。其實我們很多人把時間都耗費在自我折磨上,不相信自己,懊惱、後悔、退縮,或者是情緒化。歡喜的時候,什麼事都好;不高興的時候,什麼事都不願意做,看誰都不順眼,脾氣上來好幾天都緩不過來,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克服的。

  所以你看這樣一個企業家,可以說是商界的聖賢,他在企業界給我們表演聖賢的行為。

  我們再接著往下看:『流湎而忘國,好兵而忘民。』「流湎」就是沉溺於酒色玩樂之中,而忘記了治理國家。他的心思沒有在國家之上,這個國家怎麼能治理好呢?還喜歡動武,古人造字也確實是有教育的含義,這個「武」字是止戈為武,所以古人對用兵非常地慎重。因為一旦用兵,老百姓的死傷會非常地慘重,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古人用兵是慎之又慎。一個人喜歡窮兵黷武、爭強好勝,那都是沒有愛心的表現。

  『肅於罪誅,而慢於慶賞。』「肅」就是嚴格的意思,喜歡用嚴格的刑罰來判人罪行,甚至誅殺百姓,但是卻疏於給百姓、臣子以鼓勵和肯定。就是很會罰,但是不懂得去獎賞、不懂得去鼓勵,這也是苛虐的表現。

  『樂人之哀,利人之害。』把別人的哀傷當成是快樂,不僅沒有同情心,還樂在其中;通過損害別人來謀取利益,像我們所說的謀財害命等等;或者為了建築高台樓閣,而在農民很忙的時候去徵用民力,誤了農時,這也是「利人之害」,就是損害別人來利益自己,損人利己。這些心態在我們現在社會很常見,這些行為也屢見不鮮。譬如說孩子看了這些小動物,不僅沒有愛心、沒有同情心,還喜歡想方設法地折磨牠,以此為樂,這個都是沒有教的結果。因為什麼?因為沒有正面的教育,負面的教育很多。譬如說,電動玩具、電動遊戲都是以殺人、打人的多少為晉級的標準,結果久而久之,孩子都以殺人為樂。

  『德不足以懷人,政不足以匡民。』他的德行不足以讓人佩服,他的政令也不足以安撫百姓。不能夠安撫百姓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令太苛刻,老百姓不能夠認同他的苛刻,像我們在《孔子家語》中就看到一個故事,叫「苛政猛於虎」。說孔老夫子帶著弟子從泰山旁邊路過,看到一個老婦人哭得很傷心,孔子就派弟子去問她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結果這個老婦人就說,第一年她的公公被老虎給吃了,次一年她的丈夫被老虎給吃了,今年我的兒子又被老虎給吃了。孔子就問,既然這個地方老虎出沒這麼嚴重,為什麼不換一個地方住?結果老婦人怎麼說的呢?她說,因為這個地方沒有苛政,這個地方沒有苛虐的政治。孔子聽了之後非常地感嘆,對這些弟子說:「你們一定要記住,苛政猛於虎。」苛虐的政治比那個老虎還要殘酷。所以領導者在治理國家的時候,不能夠太苛刻,要感受到百姓能不能夠安居樂業。同樣,我們治理一個團隊、治理一個企業,對於員工的身心狀況也都能夠要體恤到、關心到,因為我們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工作,這都是人生難得的緣分,應該要珍惜,應該去成就、愛護彼此。

  『賞不足以勸善,刑不足以防非。』他的賞賜沒有辦法鼓勵人們行善,他的刑罰也不足以阻止、防止人們作惡。為什麼賞不足以勸善?因為好的行為沒有馬上去肯定、去表揚,特別是我們現在的新聞媒體,沒有把那些善人善行都宣揚出來,而是把那些壞事、惡事講得很多,這就不鼓勵人們去向善。如果一個人做了一個小小的感動人的事蹟,結果我們的媒體都要把他宣揚出來,那麼這個人就想,你看我做了這麼小的一件善事,人家都這麼樣的大肆宣揚,那我應該做更善的事,他的善行就得以鼓勵了。

  以上這些行為都是「亡國之行」。這是種種讓國家滅亡的行為。

  『今民聞公令如寇讎,此古之離其民隕其國常行也。』最後,晏子是概括總結了一下,說現在老百姓聽到公令,這個「公」既可以理解為公家的、國家的法令,也可以就指景公。只要你一發布命令、一發布法令,老百姓一聽就像當了仇人、當了敵人一樣對待。意思是什麼?他是對立的、仇視的心態,這個國家怎麼會不滅亡?這也是晏子提醒景公,如果有這些行為,這個國家隨時都有滅亡的可能。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到這裡,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