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四十六條:

  【臣聞人君莫不好忠正而惡讒諛。然而歷世之患。莫不以忠正得罪。讒諛蒙幸者。蓋聽忠難。從諛易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三《後漢書三》。

  『蒙幸』就是受到寵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臣聽說君王沒有不喜歡忠誠正直而厭惡阿諛讒佞,但是歷代的禍患,無不是因為忠誠正直的人獲罪,阿諛讒佞的人受寵所導致。這實在是聽信忠正之言甚難,聽從阿諛之言較易。

  這段話給我們講到,歷史上這個國家之所以出現禍患,就是因為君主喜歡聽阿諛奉承之言,而厭惡忠正直諫之言。從理上說,一般的君主都明白道理,要聽犯顏直諫的言語,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過失,進而改正自己的過失,這樣過失才會愈來愈少。但是人的習氣又是喜歡聽阿諛奉承的言語,這就往往導致了不好的結果。

  從《後漢書》上的論述也可以看到秦滅亡的教訓,它說:「秦之將亡,正諫者誅,諛進者賞,嘉言結於忠舌,國命出於讒口。」秦朝為什麼會滅亡?就是因為能夠諫諍的人被誅殺,而阿諛奉承的人受到賞賜。善言凝結於忠臣的口中說不出來,國家的命令都是出自於讒邪之口,這是導致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在《群書治要.說苑.反質》上就記載,說秦始皇兼併天下之後,大肆奢淫放縱。這個時候就有方士韓人侯生、齊人盧生聚在一起商量說:「看當今的時勢,不能在秦國住下去了。」為什麼不能住下去了?「上樂以刑殺為威」,皇上喜歡用刑殺設立威嚴;「下畏罪持祿」,臣下懼怕加罪而只圖保持奉祿;「莫敢盡忠」,沒有人敢盡忠。「上不聞過而日驕」,皇上聽不到自己的過失,而一天比一天驕橫;「下懾服以慢欺而取容」,臣下畏懼、屈從,以怠慢、欺騙來討好皇上;「諫者不用」,進諫之官不用;「而失道滋甚」,因而背離正道愈來愈嚴重;「吾黨久居,且為所害」,如果我們長久住在這裡,恐怕將被他所殺害,只有逃去。

  秦始皇聽到這件事之後果然大怒,說:「我聽說這幫儒生大多製造妖言,惑亂百姓!」於是命令御史將這些儒生全部捉拿歸案。當時這些儒生有四百多人,統統被秦始皇活埋了。後來侯生被抓住了,秦始皇召見了他,這時候侯生就說話了,他說:「陛下,肯聽我一句話嗎?」秦始皇說:「你想要說什麼?」侯生說:「現在陛下奢侈而喪失根本,淫逸而追求末事;宮室、台閣接連擴建重修;珍珠、美玉等貴重寶物堆聚成山;侍奉的婦女、歌妓、小丑,人數多以萬計;鐘鼓之類的音樂,放縱而沒有節制,無休無止;車馬的彩繪裝飾華麗奢靡,五彩繽紛,不計其數。結果百姓資財困竭,民力已經用盡,但是您還自己都不知道。又因為有人把這些指責為緊急嚴重之事,於是就用威嚴制服臣下,下層不敢講話,上層不明事理,因此我們才離去。我們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惋惜陛下的國家將會滅亡。現在陛下這樣沒有節制,超過了丹朱的萬倍,是昆吾、桀紂(就是夏桀王和商紂王)的千倍,我恐怕陛下有十條敗亡的理由,卻沒有一條生存的可能。(沒有一條理由可以生存)」

  秦始皇聽了之後沉默了很久,才開口說:「你為什麼不早說?為什麼不早點提醒我?」侯生說,「陛下自賢自健」,陛下自以為賢明,自以為強盛;「上侮五帝,下凌三王」,上對五帝輕慢,下對三皇不敬;「棄素樸,就末技」,拋棄素樸,追求末技;「陛下亡徵久見矣」,陛下敗亡的徵兆其實已經出現很久了;「臣等恐言之無益,而自為取死,故逃而不敢言」,我們怕說出來也沒有用處,只有自尋死路,因而寧可逃走,也不敢陳說;那現在為什麼說了?現在我認為自己必死無疑,所以才向陛下陳述這些。雖然這些話不能使陛下不遭受敗亡,但願能夠使陛下自己明白。

  秦始皇又問:「我還能改變這種局勢嗎?」侯生說:「形勢已經造成,陛下只有坐等滅亡。如果陛下想改變這種形勢,能像唐堯和夏禹那樣嗎?否則是沒有希望的。」秦始皇聽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終於放了侯生,沒有殺他。

  可見,正是因為秦始皇剛愎自用、自以為是,所以聽不到自己的過失,最後才迅速地衰敗。到了秦二世的時候,天下就土崩瓦解了。

  這裡邊講的『聽忠難,從諛易』。為什麼聽忠直之言很難,而聽從阿諛奉承的言語很容易?在《袁子正書》中就講道:「夫佞邪之言,柔順而有文;忠正之言,簡直而多逆。」邪惡的、巴結的言語都很溫柔、很順從,而且很有文飾,讓你聽起來很痛快、很樂意接受;而忠正的言語卻很簡單、直接,而且和你的心思不相符合。所以一般人都喜歡聽諂媚巴結的言語,而不願意接受那些犯顏直諫的指正自己的過失、直言不諱的言語。

  但是,在《貞觀政要》中說道:「君為暗主,臣為諛臣。君暗臣諛,危亡不遠。」君主很昏闇,臣子又喜歡阿諛奉承。君主昏闇不能夠識別人才,而這個臣子還是一味地討好他、巴結他,不敢給他指正過失,他的危亡馬上就到來了。這些都是提醒做領導者的要能夠喜歡聽犯顏直諫的言語,這樣才能夠不遭受滅亡之患。

  下面一句第四十七:

  【明主患諛己者眾。而無由聞失也。故開敢諫之路。納逆己之言。苟所言出於忠誠。雖事不盡。是猶歡然受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逆己』,就是不順從自己。這句話意思是說:英明的君主擔心阿諛自己的人太多,而無法聽到自己的錯誤,所以廣開敢於直諫的途徑,聽取反對自己的言論。如果所說的話出於忠誠,即使所說的事情並非全部正確,也高興地接受。

  這是給我們講到明智的君主和昏闇的君主大大地不同,他們的特點恰恰是喜歡犯顏直諫的人,甚至喜歡有人當面指正他的過失。而且這個臣子如果是出於忠誠之心,一心是為了國君好,為了國家好,即使他所說的話不符合自己的心意,甚至違背自己的意思,只要是出於忠誠之心,他也樂於接受。這顯示了一個君主的雅量。

  君主如果不夠英明,心不夠清淨,也就是正心的功夫不到家,就會喜歡聽諂媚的言語。像我們讀《大學》的時候,《大學》裡面告訴我們:「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如果我們聽了一些話很生氣了,這個時候心就偏了,忠言就進不來了;一聽到諂媚巴結的話,心裡很高興,要想不偏信都很難。

  所以《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我們在聽批評的時候,能不能伏住自己的情緒?在聽讚歎的時候,能不能夠很冷靜?做到「聞譽恐」,別人所讚歎的是不是和我的實際情況相吻合?我有沒有像別人讚歎的那麼好?那樣就不會被這些話語所蒙蔽。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必須要去掉好惡、提起理智才做得到。

  在《戰國策》上記載著一個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在戰國的時候,齊威王有一個臣子叫鄒忌,鄒忌身高八尺有餘,長得非常高大,也很莊嚴。有一天,他在鏡子面前照著自己,突然自我感覺良好,於是他就問他的妻子:「妳看我長得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比較莊嚴、比較英俊?」在齊國長得最英俊瀟灑的,就是城北的徐公了,這是眾所皆知的美男子。但是他的妻子一聽馬上回答他,不假思索地說:「徐公比你差遠了,還是你比較帥、比較英俊。」鄒忌一聽就挺高興的。沒過多久,他的妾來到他的身邊,他又問他的妾:「妳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來誰長得比較莊嚴?」這個妾也很快回答他了,「他比你差多了,還是你比較好看。」他聽了又很高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來找他,他們在談話當中,鄒忌很執著、很在意自己的相貌,於是又問他的朋友:「我跟徐公比起來,誰長得英俊?」他的朋友說:「當然是您了,他怎麼能跟您比?」

  結果又過了一天,徐公到他們家來做客了。進了他家,鄒忌很認真地看徐公,然後心裡想,人家比我帥多了,我怎麼比得過人家?等徐公走了之後,他自己再在鏡子面前一照,看來看去,覺得自己比徐公實在差得太遠了。後來他就想,明明我長得比人家差多了,為什麼我的妻子、我的小妾,還有我的朋友都說我比較英俊、比較帥?想來想去他想明白了,原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太偏愛我,因為她有偏私了,所以她看不清楚。這就是《大學》上所說的「身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我們一般人說情人眼裡出西施,因為自己太喜歡這個人了,所以怎麼看他就怎麼喜歡,怎麼看他就怎麼漂亮,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也看不出有什麼缺點。「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這個小妾之所以說我長得帥,就是因為她害怕我不寵愛她,是因為她怕我,所以才說我長得好看。這就是「身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心裡有恐懼了,看問題也就看不清楚了。「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我這個朋友為什麼說我帥?為什麼說我比徐公還英俊?是因為他有事要求我,所以才說我長得比較好看。

  改一天,鄒忌,因為他作相,他就把這一個故事講給了齊威王。他跟威王講道:「前幾天我家裡發生了這件事。」齊威王一聽,覺得很有意思。結果鄒忌突然話鋒一轉,他說:「國君,我們齊國有千里之地,有一百二十多座城池,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您身邊的太太、女子,還有左右的近臣,每一個人對您都有偏私,都講好話給您聽;所有的朝廷大臣都害怕您,比起我要多得多,我才有一個妾懼怕我,但是您朝廷所有的大臣都害怕您;而全齊國的人全都有求於您,在這種狀況下,您還能看得清事情的真相嗎?還能不被蒙蔽嗎?我在家裡有三個人給我講,我都搞不清狀況了,都自以為比那個美男子徐公英俊了。」

  齊威王很有智慧,他一聽就很讚歎,說「所言甚是」,你講得太好了。他不僅誇獎他講得好,而且他自己很警惕,馬上就提出了具體的做法。提出了什麼做法?這個做法也很值得我們借鑑。他說:「從現在開始,臣子能當面指出我的問題的,受上賞,受最高的賞賜;能夠上書寫奏章,指出我的問題的,受中賞;在一些公共場合,議論我的過失準確、並且能夠傳到我的耳朵裡來的,受下賞。」

  你看這個齊威王很英明,他的這一個舉措一公布,結果怎麼樣?門庭若市,很多人全來提意見,都來勸諫,臣民百姓都來紛紛地給他提不同的意見。過了幾個月之後,人就慢慢的少了,偶爾還會有人來勸。一年之後,幾乎沒有人來了。為什麼?因為他的過失全都改過來了,老百姓和臣子沒有什麼意見可提了。

  一年之後,齊國附近的燕國、韓國、趙國、魏國這些諸侯國,統統都來拜見齊王。為什麼?因為他的德行好,國家強盛,人家不敢冒犯他,還要恭敬他。這就是所說的「戰勝於朝廷」。為什麼能夠有這個效果?就是因為君王有德,他在朝廷當中施行德政,他善於聽從屬下不同的意見,結果能夠明察自己的過失,改正施政的這些弊端。結果不動一兵一卒,就讓人佩服、敬畏了。

  在這裡我們就想像得到,這麼多人提意見,肯定是和他的想法、做法有完全不一致的意見,他都能夠歡然接受,所以才有這樣的效果。

  唐太宗在位的時候,就有一位臣子來進諫,說了很多國事的是非得失,批判了一通就出去了。結果站在太宗身邊的臣子就說:「陛下,剛才那個大臣所說的,很多都不符合事實的真相,您為什麼不制止他、不打斷他?」唐太宗怎麼說的?唐太宗說:「如果我不聽他的話,打斷了他,這個事情傳了出去,有人就會說皇帝不肯聽臣子的進諫,就沒有人再願意向我提意見了。所以雖然他說得不對,我也不能夠打斷他。」正是因為唐太宗做為一國之君、做為領導者,他有這樣的心胸、這樣的雅量,所以臣子都敢於犯顏直諫,最終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

  我們看下一條四十八:

  【舜曰。予違汝弼。汝無面從。退有後言。故治國之道。勸之使諫。宣之使言。然後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四《潛夫論》。

  『弼』就是糾正過失。『退有後言』,當面順從,背後卻有不服從的言論。這句話說,大舜說:「如果我有過失,你們就輔助糾正我。你們不要當面聽從我,背後又去議論。」所以治理國家的方法,要鼓勵人民進諫,要引導人們敢於講實話,這樣,君主就能明察真偽而通曉治亂的真實情況。

  我們看在歷史上有很多的臣子,確實做到了能夠盡忠職守。古代臣子盡忠職守的一個標誌,就是看到君王有過失能夠不惜生命犯顏直諫。為什麼?因為他沒有私心,不是顧及到自己的利害得失,而是看到君主的危亡,還有給百姓帶來的禍患。

  在《群書治要・後漢書三》就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在東漢陽嘉三年,關中地區大旱,五穀遭災。當時的皇帝是漢順帝,他就親自主持策問,就是向群臣召集建議。當時的尚書周舉就這樣說:「陰陽閉隔,二氣就不通;陰陽二氣不通,人事就不昌盛;人事不昌盛,風雨就不及時;風雨不及時,就鬧水旱災荒。陛下居於唐堯、虞舜一樣的君位,但卻不能施行堯舜的政治;改變了文帝、光武帝的法制,而效仿亡秦的奢侈多欲之風;宮內積聚了很多不能婚嫁的怨女,宮外卻有很多不能娶妻的曠夫。當今皇室缺少後嗣,東宮未立太子,傷和悖理,是斷絕人倫所造成的結果。而且現在不僅僅是陛下您這樣做,就是宦官們,也都是虛有其表,侮辱危害良家婦女,把她們娶來禁閉在家中,以至白頭到死,實際上都無配偶,違背了上天愛人之心。古時候周武王取得殷商的天下,放出了充滿內宮的怨女;成湯遭受自然災害的時候,列舉出了六件事來反省自己。」

  「但是自枯旱以來,彌歷年歲,未聞陛下改過之效,徒勞至尊,暴露風塵,誠無益也。」這個話就說得很直接,對皇帝的批評確實是非常地中肯。「但自從鬧荒旱以來,已經經過了好幾年,沒有聽到陛下有改過自責的舉措,徒勞君上,暴露風塵,這的確是無益的。還下令各州郡祈神求雨。春秋時齊國遭受旱災,齊景公準備祭祀河伯,晏子諫諍說:『河伯是以水為城國,以龜鱉為庶民。水盡了魚鱉枯涸,難道河伯就不希望下雨嗎?由此看來祭祀河伯也是徒勞的。』」

  「陛下所行,但務其華,不尋其實,猶緣木希魚,卻行求前也。」這句話說得很好,他說:「陛下的作為都是華而不實,都是搞一些形式,可能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面子,離不開名聞利養。就像是什麼?就像是緣木求魚,是自己不肯邁步行走,卻希望能趕上前邊的人。現今確實應推崇誠信,改革政事,崇信道義,改變迷惑,放出後宮沒有配人的宮女,整頓天下冤枉的刑獄,取消大官海吃浪喝的費用。臣才薄智淺,不足以應對策問,只希望陛下能留心裁決考察。」

  周舉說了這些建議之後,這個皇帝很難得,他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於是就任周舉為司徒,司徒就是教育部長。認為只有興起道德教化,改變人心,這才能夠改變災荒。因為古人講天人感應,這個災荒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就是人心太惡所感召的。那你要改變這個人心之惡,必須興起道德教化,改變人心。這才是抓住了根本。

  在聽取諫言方面,唐太宗也是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有一次,唐太宗就問長孫無忌:「魏徵每次對我提出建議,我要是不採用,他就不答應。這是為什麼?」結果長孫無忌還沒有回答,魏徵就接過話頭來說:「陛下,我之所以向您進諫,是因為陛下您做錯了。如果我順從您的意思,沒有堅持到底,就違背了我的初衷,您的錯誤也不能夠改正,所以我一定要堅持到底,直到您接受為止。」唐太宗就說:「那你不能夠表面上順從我,在群臣面前不要忤逆我,給我一點面子,然後在私下裡勸諫我嗎?」你看皇帝,做領導的,也都求面子,希望不要當眾忤逆他。魏徵說道:「當年舜帝曾經說過,表面上順從我,但是在背地裡卻陽奉陰違,詆毀我的過失,這不是一個忠臣所應做的事,我還是應該犯顏直諫。」魏徵他就引用了舜帝的這一句話:「予違汝弼」,如果我有過失,你就要糾正我。「汝無面從,退有後言。」唐太宗聽了之後也非常地感佩。

  魏徵一生向唐太宗提了兩百多次意見,唐太宗都非常誠懇地接受,這就使得唐朝逐漸興盛,創下了貞觀之治。所以做領導者的,一定要鼓勵臣子進諫,對於敢於犯顏直諫的臣子,還要給予表彰和獎賞。因為真正沒有私心,只有一心想讓領導好、團隊好、國家好的人,他才敢於犯顏直諫,指正領導的過失,這是完全出於一片忠義之心。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四十九:

  【興國之君。樂聞其過。荒亂之主。樂聞其譽。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譽日損而禍至。】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八《吳志下》。這句話是說,使得國家興盛的君主,喜歡聽那些指出自己過錯的話;荒淫敗亂的君主,喜歡聽讚美的話。能聽到自己過失的君主,過失就會一天一天地消除,而福分到來;喜歡聽美言的君主,德行就會一天天受損,而災禍也就降臨了。這是通過興國之君和荒亂之主的對比,指出他們的不同結果。

  凡是受過傳統文化薰陶的人,他都明白「聞譽恐,聞過欣」的道理。所以我們看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路「聞過則喜」,聽到別人來給他指正過失,他是非常地歡喜、非常地高興。禹就更進一步了,「禹聞善言則拜」,大禹聽到別人給他進諫,指正過失,給他提不同的建議,他要怎麼樣?他要禮拜表示感謝。正是因為他們對諫言有這樣的表現、有這樣的態度,所以下屬才敢於也願意給他們提建議。如果一個人犯了過失,沒有人指正他,就會一錯再錯,甚至導致滅亡。

  而君主也不是聖賢人,他也會犯這樣那樣的過失,如果他有幸得到犯顏直諫的忠臣,也會改正他的過失,進而成為明主。譬如說在《呂氏春秋》上就記載著楚文王的一個故事。楚文王得到了「茹黃狗」「宛路箭」,這都是非常有名的狗和箭。他到雲夢澤去田獵,三個月都不回來,不理朝政了。他從丹地得到一個美女,每天和這個美女在一起歌舞昇平,一年都沒有去聽朝,沒有去參與政事。

  後來他的太保申就說:「先王曾經卜卦,認為我作為太保是很吉祥的,現在您的罪理應受鞭刑。」楚王就說:「能不能變換一個方法,不要用鞭刑責罰我?」太保申就說:「我承繼的是先王的法令,不敢廢除。如果您不受這個鞭刑,我就等於是廢棄了先王的法令。我寧願獲罪於您,也不願意獲罪於先王。」楚王聽了之後就說:「好吧。」於是,太保申就把席子拉了過來,讓楚王趴在上邊,把五十根細細的荊條綁在一起,跪著把它放在了楚王的背上,如此做了兩次,說:「大王您可以起來了。」

  楚王就說:「既然都有了鞭笞的名義,您就不如痛快淋漓地、名副其實地打我一頓好了。」太保申就說:「我聽說,對於君子,能讓他感到羞恥就可以了;對於小人,才要讓他感到疼痛。如果讓他感到羞恥,他都不改變自己的行為,那讓他感到疼痛又有什麼幫助?」太保申說完之後,就站起身來走出去,請求楚王把他處死。你看,他去覲見楚王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要被處死的準備了,但是即使如此,他也不願意看著楚王犯過失而不去勸諫。楚文王就說:「這是我的過失,太保您有什麼過失?」他的這個舉動把楚文王給感動了。後來文王就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把太保申重新召回來,殺了茹黃狗,折了宛路箭,把丹地的美女也給放了回去,並且一心一意地治理楚國。最後他兼併了三十九個國家,使楚國的地盤非常地廣大。

  楚文王他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功業,都是太保申犯顏直諫的結果。假設當時文王犯了這些過失,卻沒有像太保申這樣的人敢於指正他的過失,那相信他也就會沉迷下去了,也不可能把國家治理好。

  《昌言》上說,君主有五種情況不可以勸諫:第一就是廢除皇后、廢除太子。廢除皇后和廢除太子,這肯定是皇帝下了很大的決心才做出的選擇,所以有這種情況的時候不能夠勸諫;第二就是對自己的情欲很放縱、不節制。他放縱情欲,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被這個欲望所控制了;第三就是專寵一人。專門寵幸一個人;第四就是寵幸阿諛奉承的人;第五就是驕貴外戚。以上這五種情況有一種情況,都不能夠犯顏直諫。為什麼?在這些情況下犯顏直諫,很可能他不會採取你的建議,而直諫的臣子也會被處死。在這些情況下臣子犯顏直諫,都可能會招致殺身之禍。但是這位太保申,雖然看到文王不節制情欲,而且寵愛一個人,仍然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勸諫君王,可以說是忠義到了極致,就是不忍心他的君主危亡而不去勸諫。也正是因為他的勸諫才改變了楚王,乃至整個楚國的命運。

  我們再看第五十條:

  【折直士之節。結諫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爭。天下以言為戒。最國家之大患也。】

  『折』就是折損、挫敗。『節』就是志氣、氣節、操守。這句話就是說:挫折正直之士的氣節,紮住敢諫之臣的舌頭,大臣們都知道這樣做是錯誤的,可是不敢據理力爭。天下人都以進獻諫言為禁戒,這是一個國家最大的禍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九《漢書七》。我們先看一下這個話提出的背景。當時的漢成帝把政事委託給大將軍王鳳,而京兆尹王章一向忠心正直,諷刺王鳳,結果怎麼樣?被王鳳給殺了。群臣之中沒有一個人敢公正地說話。這個時候梅福就上書進諫了,在進諫的時候這樣寫道:「本來京兆尹王章秉性忠直,敢於當面引證,當廷爭辯,所以孝元皇帝提拔了他,用以激勵那些尸位素餐之臣,以矯正朝廷的不正之風。但是到了陛下您手裡,卻誅殺了他。不僅如此,還連累到他的妻子兒女,就算憎惡壞人,也應該止於其本人,不應該連累他的家屬。王章並沒有反叛之罪,但現在卻殃及全家,這是挫傷正直之士的氣節,紮住敢諫之臣的舌頭。群臣都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卻沒有一個人敢爭辯。天下人以進獻忠言為禁戒,這是國家最大的憂患。」這就是梅福在進諫漢成帝的時候說的一句話。這一句話實際上也是說出了一個普遍的規律。

  在《漢書五》上就講到,說過去在周初的時候,大概有一千八百個諸侯國,有一千八百多個諸侯國的國君。他們役使民眾非常地輕微,每一年百姓服徭役不超過三日,國君還有很多剩餘的財富用不完,國庫還很充實。但是到秦始皇統一之後,他讓這一千八百國的人來奉養自己,人民精疲力盡還服不完勞役,財富用盡了,還供不上他的需求。為了供養他一個人的享受,天下的人都很辛苦,可還是不能夠讓他滿足。結果怎麼樣?「勞疲者不得休息,飢寒者不得衣食,無辜死刑者無所告訴」,疲勞的人得不到休息,飢寒交迫的人沒有衣服穿、沒有糧食吃,無辜被判死刑的人沒有地方去上告。人人與他結怨,家家與他結仇,所以天下就這樣敗壞了。

  然而,秦始皇居於滅絕之中而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天下莫敢告也」,天下沒有人敢告訴他實情。也就是說,所有天下的人都看到他的過失,都知道他的錯誤,只有他自己看不清楚。天下的人為什麼不敢告訴他實情?「無養老之義,無輔弼之臣,無進諫之士,縱恣行誅,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是因為他沒有養老的恩義,沒有真正輔佐的臣子,沒有敢犯顏直諫的士人。大家都是討好他、迎合他、諂媚他、巴結他,為什麼?他喜歡聽這樣的話。真正有利於他的話,能夠給他提建議的話,他聽不進去。他驕縱恣意地實行誅殺,貶退了可以批評的人,殺戮了犯顏直諫的人。臣子們被嚇得戰戰兢兢。「是以偷合苟容,比其德則賢於堯舜,課其功則賢於湯武,天下已潰而莫之告也」,這些臣子們都苟且地投其所好,以求能夠容身。比喻他的德行的時候,就說秦始皇比堯、舜還賢明;稱讚他的功勞的時候,就說秦始皇超過了湯、武。天下都已經潰敗了,但是沒有人告訴他實情。沒有人告訴他實情,就是因為知道跟他講了,他也聽不進去。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最後導致了滅亡。

  我們再看第五十一條:

  【孔子曰。藥酒(通行本上藥酒也寫作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孔子家語》。『湯武』就是商湯王和周武王。『諤諤』就是直言無諱的樣子。『桀紂』就是夏桀與商紂。『唯唯』,恭敬的應答語、應答聲。

  這句話說,孔子說:「良藥苦口難嚥,但卻有利於治病;正直的勸諫聽來不順耳,但有利於自我提升。商湯、周武王因為廣納直言勸諫而國運昌盛;夏桀、商紂因為狂妄暴虐,群臣只能唯命是從,而導致國家滅亡。」

  在這裡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看一看夏桀王和商紂王是怎麼滅亡的。夏桀王整天荒淫無度、喝酒作樂、不務朝政。他的臣子關龍逄來進諫,站在他的身邊不走。結果夏桀王很生氣,就把關龍逄關了起來,很快就處死了他。因為夏桀任用的全是奸佞之臣,而不用這種可以犯顏直諫的臣子,結果夏朝很快就滅亡了。

  商紂王也是如此。在《史記》上記載,商紂王整天喝酒享樂,沉迷於靡靡之音,還喜歡和女子飲酒取樂。他的手下也有一些忠臣,他任用的人才也不少。他任用的「三公」,一個是鄂侯,一個是九侯,還有一個西伯昌,西伯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九侯有一個女兒長得很美麗,九侯就把她進獻給商紂王。但是九侯的女兒不喜歡過度淫欲,商紂王很生氣,就把她給殺死了。而且不僅如此,把她的父親九侯也殺死了,並且做成了肉醬。鄂侯看到了這一點,就去勸諫他,言語非常地激烈,用非常嚴厲的話語來指正他。結果紂王也很生氣,把鄂侯也殺死了,還把他做成了肉乾。西伯昌聽到了這件事,就不免暗暗嘆氣。紂王知道了這件事,就把他給關在了羑里。後來西伯昌的幾個臣子就給商紂王進獻了一些美女、寶馬,還有金銀珠寶,商紂王才把西伯昌放了出來。

  紂王的身邊還有三個賢臣,那就是微子、比干和箕子。微子曾經三番五次地去進諫紂王,結果紂王不聽,沒辦法,微子就逃走了。比干犯顏直諫,結果商紂王很生氣,他說:「我聽說聖人的心和別人的心不一樣,我要看一看比干的心是不是和別人的不一樣。」就把比干給殺了,而且是剖視其心。箕子看到紂王這樣荒淫無道,非常害怕,知道自己去進諫也不會有效果,於是他就裝作癲狂,淪為了奴隸。但是商紂王還是不放過他,把他給關了起來。這樣做的結果就是沒有人再敢去勸諫他,商朝也就很快滅亡了。後來周武王弔民伐罪,商紂王穿著寶玉的衣服投入火中,自殺身亡。

  這些典故都是提醒做君主的、做領導者的,但凡荒淫無道,而且不願意聽臣子進諫的領導者、君主,下場都不是很好。為什麼不是很好?因為自己的錯誤一天一天地嚴重,自己貢高我慢的心愈來愈強烈,看不到自己的過失,不接受忠言勸諫,就導致了滅亡的結果。所以孔老夫子在這裡提醒我們,雖然良藥吃起來很難吃,但是有利於我們病症的解除。雖然忠言聽起來很難聽,但是利於我們德行的提升。如果我們自己沒有特別觀照的能力,又沒有善友在旁邊提醒我們,那可能是一錯再錯,錯得很離譜了都不知道。

  但是一般的人都是有一個問題,特別是我們在現代社會長大,沒有從小接受《弟子規》、傳統文化的教育,一般的人已經形成了喜歡聽讚歎、喜歡聽表揚、喜歡聽肯定。當了領導者之後,隨著自己的地位一天一天地提升,有求於我們的人愈來愈多,結果怎麼樣?自以為是的傲慢之心日益增長而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聽習慣了諂媚巴結的話、奉承的話、肯定的話,突然有一個人來給你當面指正過失,領導者就很難接受,甚至還會和人家起對立,這樣的人很難看到自己的過失,問題就愈來愈嚴重。

  在《政要論》上告訴我們,做人君、做領導者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被人所蒙蔽。不要被人所蒙蔽的關鍵,就在於使下面的言論能夠傳達到君主這裡。它說:「為人君之務在於決壅,決壅之務在於進下,進下之道在於博聽。」而能夠使下面的言論傳達到君主這裡的關鍵,就是能夠廣泛地聽取眾人的意見。「博聽之義,無貴賤同異,隸豎牧圉,皆得達焉」,要想真正達到廣泛地聽取大眾的建議,關鍵就要做到貧富貴賤都一視同仁。使得做奴役的、做童僕的,乃至於放牧的、養馬的,都能夠把他們的意見傳達到君主那裡。這樣做了,就使他所聞、所聽的、所見的非常廣博,而他所聞的、所聽的非常地廣泛,結果「雖欲求壅,弗得也」,即使有臣子想蒙蔽他,也做不到了。

  所以,君主如果偏聽、偏信,寵愛一人,這個人還都是諂媚巴結他,順情說好話的人,那就很容易被蒙蔽了。而被人蒙蔽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的心不夠清淨,也沒有反觀自照的能力,這樣往往就被這些諂媚巴結的臣子所蒙蔽。久而久之,問題就愈積累愈多,最後就導致了滅亡。

  我們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