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我們學習《朱子治家格言》,每一句對我們整個家庭的興衰都是關鍵,所以可以算是家訓當中很精髓的一篇文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現在這個時代家庭的問題出在哪裡。

像上一次我們講到的這些句子「刻薄成家理無久享」,上天有好生之德,刻薄怎麼會有福報?「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家和萬事興,父子兄弟姐妹之間衝突了,這個家就要敗下來了。「兄弟叔姪,須分多潤寡」,親人之間有情義、有道義,要輕財物,重情義尤其在親人很需要錢財幫助的時候,一定要有通財的道義,把錢趕緊幫助支援他。「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就會亂了。所以現在青少年犯罪率這麼高,青少年問題這麼大,那是從小沒有好好的教他做人,才會呈現出這樣的問題出來。

有句成語,確實是值得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反思,叫「本末倒置」。我們冷靜想一想:現在人的辛勞不輸給古人,我們現在花在整個家庭、工作當中的時間,要比古人多很多。比方工作可能一天八個小時、十個小時都有,還有操孩子的心操了不少。而這五千年來,我們這一代人花最多時間教孩子甚至於我看賺錢也是那請問大家哪一代人教得最差?(回答:現在的人)你們講的,不是我講的。冷靜想一想,努力有結果,不一定會有好結果。現在的人很努力,結果錢也沒賺到,孩子也沒教好,很無奈。所以現在的憂鬱症、精神病的人愈來愈多,甚至現在的自殺率到什麼程度?每四十秒鐘,這個世界就有一個人自殺。這麼努力怎麼結果愈來愈不好?就在「本」跟「末」的認知當中,本末倒置。

什麼是人生的本?什麼是人生的末?我們看一個樹,你根本顧好了,給它施肥、給它澆水,它所有的枝末都會長得很好,只要你顧本。可是現在本不要了,根不要了,只要末,你把水澆在那個枝末上,那不把葉子給泡爛了?沒有什麼效果,一定要在根本上下手。其實每一句都在告訴我們根本,告訴我們存心要仁厚,這是福的根本。告訴我們家和是根本,告訴我們家教是根本。接著這一句就告訴我們,「孝順是齊家之本。」找到本,只要不找到本,很多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

所以上一次我們講到的「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一個男人聽了太太的話,不孝順父母了,跟兄弟衝突了,這樣就配不上丈夫兩個字。大丈夫的頂天立地,應該是很明白做人的道理,才叫大丈夫。而丈夫是可以依靠的,假如一個男人連道理都不明白,他怎麼可以為妻、為子所依靠呢?而人明白道理,第一點要知道做人的根本「夫孝德之本也」在《孝經》當中點出了這個重點「教之所由生也」這個「教」是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乃至整個社會教育,都應該抓到這個根本,應該都要從孝道開始。

「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父母是為人子女他的本源,「本」是根本,是樹的根。沒有根,哪來的枝幹?沒有父母,哪有我們?「源」是源頭、泉源,有泉源才有河川,泉水在源頭源源不絕的湧出來,才有後面河川的延續。這些經句都告訴我們,飲水思源,知恩要報恩,這個根本護好了,才能枝繁葉茂。父母,能孝順了,這個家子孫才能夠昌盛。這個道理應該不難了解。而我們看到「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當丈夫的人就應該了解,我今天成家了,家的本在孝順,而且要領著妻子一起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這才對。夫妻一起盡為人子的本分、一起成就道德,所謂領妻成道,助夫成德,這個是當丈夫的人的責任。

那我們想一想,女子出嫁,在《詩經》當中有段教誨講到,「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我們說女子出嫁叫「于歸之喜」,就是代表女子出嫁了。出嫁的時候,看到桃樹剛好長得很茂盛。所以女子在出嫁的時候,看到桃樹長得茂盛,就期許自己嫁過去之後要好好孝順公婆,讓這個家興旺起來,就跟桃樹一樣。所以女子出嫁她的初衷也是為了輔助好丈夫,把這個家給興盛起來,這是女子的初衷。所以我們女子也不忘自己出嫁的這份初心。有沒有人說出嫁是為了要搞得人家天翻地覆的?不可能是這個樣子。所以人要不忘初心很重要。

「聽婦言,乖骨肉」,首先女子要將丈夫的父母、親人都當作自己親人一樣看待。因為與我們的丈夫相愛,沒有他父母的養育,哪有我們的丈夫?所以以這份心去感恩自己的公公婆婆,這要盡孝就不難。包含丈夫的兄弟姐妹、長輩,這個都是對他成長過程當中,非常有恩德的人,那夫妻是一體,都要一同孝敬、尊重,這個理想明白了,就不會因為丈夫的親人跟我們沒有血緣關係,而產生這種分別的心。

夫妻一體了,丈夫的父母、兄弟、親人,統統是我的親人。而我們人的眼界要寬,不能只看眼前,爭眼前的這些小利,應該要重義才好。我們今天能孝順好父母、團結好丈夫的兄弟姐妹,留給兒孫做好樣子看。我們跟丈夫同心,把孝悌演出來,下一代的兒女一定是孝悌傳家了。不要看眼前一點錢,計較對父母的奉養、計較對兄弟的幫助,那很可能下一代就無情無義,就麻煩了。

我們看歷史當中,以孝道為我們所敬仰的舜王,所以舜王的後代都要很好的把孝道的傳統傳下去。古月胡、耳東陳、田、姚、虞、傅,這些姓都是舜王的後代。諸位長輩、朋友們,黑板上有您的尊姓大名的請舉手?你們要舉高,因為今天你們認祖歸宗。請放下。待會你們走路會有風,「今天終於清楚了,我的祖先是舜王」,更重要的要把舜王的孝德、他的聖德要傳下去,這樣沒有辜負自己的祖先。

大家也了解,一個祖先的孝德,他的子孫傳了三、四千年都不衰,而且現在後代還很多。全世界來看,全世界整個文化、歷史還能承傳的,只剩中華民族,那不是偶然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因為我們中華民族核心的德行就是孝道,中華文化用一個字來表示就是孝。尤其這個孝字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不可以分開。那孩子念念想著回報父母的恩,所以子在下,老在上,背著父母;父母在上,他以他的人生智慧來引導孩子一生幸福的人生,所以他時時在上為子孫著想。

我們的祖先為子孫的未來著想,希望子孫都能以他們積累下來幾千年的智慧,來經營好他的幸福人生,所以發明了文言文。因為「語」跟「文」假如不分開,比方寫文章跟說話一樣,那說話三十年就有一個小變化,三百年就有一個大的變化。寫文章都跟講話一樣,三百年前人寫的文章我們看不懂,更何況我們還有五千年的文化。所以要有高度的智慧為後代子孫著想,發明文言文。所以只要大家熟讀五十篇文言文,你就會看文言文,你一打開《論語》孔子的教誨,你可以超越兩千五百年時空的限制,你就可以直接跟孔老夫子學習。所以中華民族的兒女很幸運,遇到這麼慈悲的祖宗,每個人只要肯學,他的人生都可以站在五千年的智慧之上來經營人生。

所以我們懂得父母、祖宗對我們的慈愛,我們就不忍心辜負他們,甚至不能讓他們操心。現在的中華兒女斷了老祖先的教誨,所以現在不懂得孝道、做人,亂象頻傳。在《左傳》當中有講到一句教誨:「人棄常則妖興」。底下所有的句子,其實都是因為「棄常」所出現的很不好的現象,偏離做人的行為。這「妖」就是很不正常的事情出現,顛倒的情況出現,就像底下的經文:「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這個都是離常道了。

再來,「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所以找對象組織家庭,什麼為本?德為本。「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但是現在的現象都看錢,擺在第一位了,找對象也好、找工作也好,都是把錢排第一位。所以本末倒置了,這個就是「棄常」所以現在離婚率特別多顛倒的現象本末倒置很多比方說孝順,孝子、孝子是孝順父母叫孝子。現在呢?現在是父母孝順兒子、孝順女兒,把他們照顧得服服貼貼的,現在的父母不懂這些道理,「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

有的高中生,早上爬不起來,得父母叫,把他叫醒了,端洗臉水到他的床邊給他洗臉,洗好了臉,把早餐端到床上給他吃,然後都伺候好了才送他出門讀書。一個高中的孩子還這麼伺候,他有多少福報可以這樣伺候?他父母就想:沒關係,只要他考上大學就好了。有沒有道理?你這麼伺候的兒子真的考上大學,他以後會孝敬你嗎?你沒教他孝順,你的孝道顛倒了,變伺候他了,那他就覺得你對他的這些伺候都是應該的。所以大家冷靜想一想,現在能找到多少孝子啊?栽培孩子讀到博士、碩士,一、二十年,甚至二十幾年的都有。

最近才聽到我母親談到,我一個小時候的玩伴兄弟,拿到博士、拿到碩士,工作都非常好,父母從小花了多少時間陪他讀書,母親還是學校老師。結果現在成家了,成了家以後孩子還帶回來給奶奶帶,但是現在老人兩個都身體不好,全部送養老院。把他養這麼大,讀到博士,還幫他帶小孩,現在老人不行了,統統送養老院,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聽了寒心!我想起小時候他們兄弟也是傻傻的、憨憨的,也不是不好。可是長年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沒有把道義教給他,都沒有把孝順教給他。再來,他娶的太太也不懂,假如太太懂事的話,會讓先生這麼做嗎?所以諸位長輩,開悟了沒有?你幫你兒子、女兒選對象的時候,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娶媳婦也要求淑女,不要看錢,常常看錢叫短視近利,一個人短視近利,說人生能看多遠、有後福,不可能的事情。

什麼叫「常」?五常,仁、義、理、智、信「仁」,不自私;「義」不自利,心裡沒有仁義,一定自私自利。而仁者愛人,他會愛護人,首先是什麼?愛護對他最有恩德的父母。所以「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連父母都不愛,他那個愛心是假的,是有目的的,是不正常的。所以找對象或者找媳婦、女婿都要以「德」,尤其以德的本-「孝道為標準,不會有太大的偏差。

「義」,道義、情義、恩義《群書治要》當中,它有六十六本書,在六十六本書當中截取出精華,所以有「論語治要」。這個「治」是治國、治家,最精要的教。也有「孝經治要」《孝經》裡面的精髓,其中還有儒家的代表「孟子治要」,還有「荀子治要」「荀子治要」當中有講到「義勝利」。人都是重義輕利,這個是治世,整個社會國家大治,就是義勝利,每個人心中把義排在前面。而「利克義」,把利排在第一位,想多賺一些錢,父母病得很重,他也不回來。利克義就是亂世了。所以大家看到,從父母對我們的恩義要回報,但現在人一有錢,買了很多棟房子,父母還是住很差的房子,甚至於自己裝修好房子了,旁邊那個舊房留給父母住,大房自己住,這個都是利克義,都在這些現象當中看出來。父母貧窮,父母身體不好了,兄弟之間開始推諉,推卸責任,把父母推來推去。但是一講到要分財產,就統統都跑回來了,所以都是義提不起來,利擺在前面。

我有一個長輩,他這麼說到,因為他應該也是六十歲的人了,他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是被子女拋棄的第一代。諸位長輩、朋友,公不公平?無語問蒼天。我還孝順,可是為什麼下一代拋棄我?大家冷靜一個重點,這一代的人很努力賺錢,但忽略了對孩子的教育。還有,很可能否定了中華文化「都是外國的東西比較好」,拼命把後代送哪裡去?送外國去讀書。整個文化在這一代快速的不被重視,承傳出現了危機。所以孩子從小沒有這些教育他就不懂,所以承先啟後是每個人的責任。假如我們不承傳老祖宗的教誨,上對不起幾千年的祖宗,下對不起後代的子孫。

《三字經》又說「養不教」,你不教他倫理道德,是有過失啊「教不嚴,師之惰」,你學校老師不教這個,你讓他們統統讀上碩士、博士,還是有罪過,因為他不懂做人,他結婚還是離婚,他有可能因為他碩士、博士的專業知識去做犯法的事情,現在很多詐騙集團,那是一般人能做得出來的嗎?都很多電腦這些能力的人才做得出來。所以這些話都提醒我們義重要,不要本末倒置了。

仁、義、禮,「禮」是恭敬他人。結果現在對父母都大小聲,一言九頂,父母講一句話,子女頂九句話回去,這沒有禮。禮是節度,禮是分寸。現在人花錢都沒有分寸。你看很多大學生很奢侈,還沒有賺錢,信用卡就好幾張。傳統文化沒有這樣的價值觀,這個都是整個功利時代消費的價值觀。傳統是什麼?「量入為出」。無債一身輕,哪有借錢來花的道理?仁、義、禮、智「智」是什麼?智慧。處處能抓到根本,可是我們現在五倫關係都重枝末,重利輕義,沒有智慧了「信」,信守承諾更重要的是什麼?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們自己回想自己成長的過程,也曾經看到父母的辛勞,對自己的內心說到,「我以後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請問大家,我們有沒有發過這樣的念?心念有沒有?有啊,發過的一輩子都不能忘,這樣才對得起良心。

這個是五常。人不守五常就失去人格了,接著很多不好的結果都會出現。所以我們要把做人的常道、根本找回來。剛剛跟大家舉的例子,舜王他是大孝,所以在《中庸》,夫子讚歎舜王「舜其大孝也與」,他的孝達到極點了。然後因為孝開顯了自己本有的性德,成為聖人。所以「德為聖人,尊為天子」。那他的福報,天下都是他的,那福報很大。福田靠什麼?心耕。所以他的至孝感召來大福報。我們現在不重孝道了,下一代都忘恩負義。第一、老人可憐,第二、他們的人生也沒有福。大家有沒有看到,現在全世界的天災、災禍的比例愈來愈高,代表人愈來愈沒有福報。所以《尚書》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心不善,不懂得孝道做人,這個災禍就愈來愈多,福很快就折光了。其實很多真理,我們在眼前就可以觀察到了。舜王他的一生很值得我們學習,也給我們經營家庭很大的啟示。所以「德為聖人,尊為天子」。他的德行福報都到極點了,「富有四海之內,廟饗保之」。他幾千年來,子孫都祭拜他,而且他的福很大,可以傳幾千年都不衰。這是我們剛剛看到這麼多的長輩、朋友們舉手,他們就是證明,他們都是舜王的後代。

另外有一個道德模範,也讓我們很佩服,叫孟佩杰,孟子的後代,她四歲父親去世,母親生活困難,把她送給她的養母,她才四歲。結果她的養母過了四年之後癱瘓,她才八歲,從那一天開始,一個八歲的女孩照顧她的養母,她的養母的體重差不多是她的兩倍,她就這樣開始這樣照顧,照顧了十幾年,結果感動很多的人來幫助她。她還帶著母親去讀師範學院,當地的醫院免費幫她的母親治療。所以這份孝感天地,感動了很多的人,現在她的母親已經可以坐輪椅了,整個行動比以前就進步非常多。

其實人要盡孝並不難,只要真正從生活的種種細節,去體恤父母的愛,以至於想到自己成長過程,實實在在講,沒有父母,哪有我們現在還活著?像母親要懷胎十月,懷胎守護的恩德。再來,生我們的時候很痛苦,剛好我的同仁,一位女同仁,她三個多月以前剛好生孩子一、兩天生不出來,那整個生的痛苦都嘗盡了結果還是生不出來最後還剖腹,那一刀的苦也受了,這個確實是臨產受苦恩。結果生下孩子了,這些苦都放下了,就開始念念為孩子想了,這「生子忘憂恩」。我們的母親曾經有跟我們提過,生我們很痛,有沒有?都放下了,都為我們著想,包含有些孩子生下來,體質比較不好,像我的姐姐小時候身體不好,常常跑醫院,你說父母多少擔憂在裡面?

有一個母親她的孩子夜晚走路不小心從樓梯跌下來,跌下來那個樓梯尖尖的,就剛好撞在額頭這裡,血就噴出來了,他母親就趕緊送他去醫院。結果送進醫院止住血要縫,母親在外面等,才稍微喘了喘氣,發現什麼呢?發現自己只穿了一隻拖鞋。就是看到孩子在流血的當下,完全沒有自己了,就以最快的速度趕緊送孩子到醫院。自己穿著一隻鞋,完全沒有感覺。就安了心了,然後喘了幾口氣,才發現自己另外一隻腳是赤腳。

所以父母多少的歲月裡,都是忘我的在為我們付出。所以我們不能成年都忘了這些恩德,真的生命中沒有父母這些付出,根本就不可能有今天我們的存在。包含什麼好的都給我們,尿床了趕緊把乾燥的地方給我們睡,然後母親自己睡在濕的地方。父母養育照顧我們的過程當中,家庭裡面也有很多的壓力、很多的困難,父母在我們面前都沒有皺眉頭,都是給我們笑臉,希望我們成長,讀書不要有這些壓力。其實以後我們長大了、自己成家了,才知道當家才知米貴,養子方知親恩。所以「咽苦吐甘」,所有家庭裡面這些苦難,酸甜苦辣,父母自己咽下去,都把甘甜的吐給我們。有時候想想小時候要一個玩具這麼貴或者要一個電子琴這麼貴, 其實父母是很難的,但是看我們這麼喜歡,還是為我們買下來。

包含哺乳養育母親的乳汁是她的血變成的這個在「天下父母」翟俊杰導演用心良苦,他妻子在為孩子哺乳,他把這個乳汁放在一個小瓶子裡,玻璃瓶裡面,把它密封起來,結果放了二十多年,女兒要出嫁了,希望女兒出嫁還是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結果拿出來全部變成深紅色的。他很感,真的母親的乳汁確實是血變成的。所以哺乳養育的恩德。

「洗滌不淨」,我們三歲以前都沒有行為能力,大小便很多都是父母在幫我們收拾。我每天走出來,都看到很多尿布都在那裡曬,就會讓我想起洗滌不淨的恩德。

包含「遠行憶念」,我們離開家讀書了,像我常年在外,父母常常也是會擔心我們的生活。比方我們讀大學,應該讓父母到我們住的地方看一看,讓他心安。自己要把生活的環境弄好,包含自己的生活習慣要好,不然父母又要多操很多心。

「深加體恤恩」,尤其我們生病的時候,父母都是向天祈求,把這個病降到我的身上來,不要讓孩子在那裡痛苦。你說小孩發高燒在那兒哭啊哭啊,母親在旁邊都是陪著一起流眼淚,甚至於孩子假如還要動手術,我想父母都是非常難熬的。刀是加在孩子之身,可是痛在娘之心。這個「深加體恤」,我在自己父親照顧我的過程也體會很深,我自己體質不好,有時候容易感冒、發燒,有時候到半夜兩、三點還沒退燒,父親起來好幾次。可能在後半夜真的有退燒了,父親的手放在我的額頭上,其實父親也不知道孩子是醒的,我只是沒有睜開眼睛而已。父親一按,感覺退燒了,當下那個心好像一塊石頭掉下來,心安了,才去安心的休息。這裡沒有言語,可是可以從父親的手感覺到他的心。而父親隔天還得上班,我們很多父母都得上班,可是我們生病的時候,他們幾乎晚上都睡不著覺,隔天還得要承擔這個家的重擔。

再來最後「究竟憐愍」,就是縱使我們今天七十歲、八十歲了,還是父母的孩子,所以「母活一百歲,常憂八十兒」。父母對我們是一生的體恤、憐愛,不管我們現在幾歲都是他的孩子。所以這些恩我們不能忘,這樣就能夠在生活的種種細節當中,去體恤父母的需要,去盡這份孝心。我們中國現在非常重視孝道,從法律上已經通過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所以所有的子女在法律當中,都有責任、義務應該要孝養自己的父母。當然這是做人的根本,應該不是法律規定我們才做的。但是我們中國有這樣的法令,也昭告全世界,孝養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而請問大家,一定要孝養父母,在西方社會有沒有這一條法律?所以很可貴,我們中華的兒女,還是沒有忘了孝這個根本。假如我們全盤都西化了,西方的法律沒有說要盡孝,而且好像是十八歲以後,父母跟子女還是多少歲以後就分開了,然後人老了就是到養老院去了,子女不用養。所以這樣的法律,我覺得不可取,這明擺著就是告訴所有的孩子你們以後不用孝順父母了。那他連孝道都不懂了,他怎麼懂做人?這樣的人類、這樣的社會會有福報嗎?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災禍那麼多,就沒有福報了。

我們很安慰的是,現在由中國帶頭來重視孝道。現在全世界都看著中國,不只是中國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什麼?中國的文化才能讓全世界功利主義倒回來道義、倒回來孝道。生為中華兒女,我們也要把我們中華的孝精神道義的精神由我們自己的人生把它表演出來這個也是在弘揚聖教因為你做到了,所有人看到了很感動,向你學習。

我們剛剛講孟佩杰的故事,她八歲,我看當她在領獎的時候,把她的故事講出來,底下都哭成一團。你們看過這個故事沒有?有哦,你們有沒有流眼淚?沒有哦?聽孟佩杰的故事不哭者不孝。對啊,這應該是每個人本有的孝心,聽了她的故事都感動。包含我們聽翟導演講,人家問他,你覺得你人生的幸福是什麼?他說,我回到家把門打開,可以喊一聲娘,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聽了很感動。

俗話當中常常講到,「不孝父母,天打雷劈」,上次有跟大家舉一個例子,「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聽了他太太的話,不養自己的母親,送到尼姑庵去了,結果母親很怨,就含恨而死。結果母親去世沒有多久,這個太太就生重病死了。緊接著沒幾天,他的丈夫也死了,結果兩個人的棺木都還沒有入葬,又被雷給劈開了。結果那兩個人的屍體的臭味傳了很多里,就那一方的人統統很震撼,知道什麼?不孝父母真的是天打雷劈,連葬身之地都沒有。

接著經文又說,「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重視錢財,刻薄了父母,甚至連父母都不照顧,那根本就不配當人家的子女。所以剛剛我們告訴大家,德是本,孝是本,財是什麼?枝末。「重貲財,薄父母」,就「本末倒置」。那是什麼?連做人的根本都沒有了,那哪有天地還能容我們,不被老天爺給收回去了?所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翻開報紙,被雷劈的例子愈來愈多,因為現在人都不懂孝了。真懂孝的人傾家蕩產都要救父母;不懂孝的,重錢財,哪怕他很有錢,還拋棄父母。

有個清朝的例子,乾隆時代湖州南潯鎮,有個兒子賭博欠了錢,向他母親要錢,他母親已經沒錢了,他說,妳身上這個衣服可以當,還可以拿到一些錢母親也很無奈她說那這件衣服,我到你姐姐家再脫給你。兒子怕拿不到,跟母親坐船過河。結果母親心裡想:我下了岸再脫給你。母親要下船,這兒子覺得怕母親不給他,就扯那個衣服不讓他母親下船,一定要脫掉外套讓她去當,就在那裡扯的時候,他把母親推下河去了,結果母親就淹死了。他就回家。

回到家對他太太講,太太,妳給我找一個大的缸。他太太也不知道他找缸幹什麼?那個米缸,很大的缸。結果他太太去拿那個缸,就聽到雷聲在響,結果那個缸拿給先生,就去忙了。沒一會,一回頭,他先生不見了,把那個缸打開,她先生已經死在缸裡面,而且血肉模糊,頭不見了。她嚇死了,趕緊找鄰居。鄰居一來一看,說,連頭都不見了,是不是妳謀害妳的丈夫?就把他的太太要帶到官府去,結果要帶去到官府,還是要過河。一過河到了一個地方,這個船卡住了。一卡住一看,有個屍體在那裡,就是老母親的屍體。結果把他老母親撈上來,這個母親手上拿著兒子的頭。那個缸裡面頭不見了,那個頭到了河裡面,就在他母親的手上。所以這個是上天的懲罰。這就發生在離我們不遠,差不多兩百多年前的一個例子而已,所以不孝父母這是世間最大的罪過。所以《孝經》裡面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古代非常嚴重的罪分五種,而且這五種裡面有三千條,都是要判重罪的,而這三千條裡面,最重的一條就是不孝。所以這兩句經文深刻讓我們感覺孝順為齊家之本,一定要以自己的身教,把這個家道傳下去。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經句: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嫁女兒要幫她選擇,這個『佳婿』是賢良的丈夫,就是你找女婿就要找賢良有德行的。

在《太上感應篇》道家的教誨裡面說「男不忠良,女不柔順」所以找好男人,孝、忠、善良是重要的標準。找太太,找媳婦,孝、柔、順是重要的標準。娶媳婦要求淑女,這個『淑』還是指賢淑有德行的女子『勿計厚奩』,不要去計算、不要去貪求什麼「奩」就是嫁妝「厚奩」就是非常豐厚的嫁妝『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就不要去求很重的聘金、聘禮。這一句其實就告訴我們:為自己的下一代找好的對象,要重德不能重利。大家有沒有看這幾句都是在教我們五倫當中,什麼是本、什麼是末?男女成為夫妻,本是義,利是末。你交朋友也是這樣,你今天在團體當中,你要找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領導?是重義的,他是真正要服務社會的。那你要找好的下屬、好的幹部,也要找重義輕利的。你找重利的人,最後這個公司就是被他搞垮的。很多公司很大,就被幾個人搞垮了,那還是他們用人本末倒置。

人生有一句俗話講,叫「人算不如天算」,什麼是輕,什麼是重,我們要會衡量。所以諸位長輩朋友們,你們人生有沒有天平?有沒有常常拿這個天平出來秤一秤孰輕孰重?這句話是不是讓我們拿天平出來?嫁女兒了,是聘金重要還是這個女婿的德行重要?秤看看,哪裡重?你們自己都要拿出來秤,你們沒反應,要會秤。這都是人生重要的抉擇,你秤錯了,很可能你自己或者你的下一代的幸福就沒有了,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人與人是互相交感的,我們的思想觀念錯誤了,怎麼可能會感來好的親家,好的女婿跟媳婦呢?

跟大家交流《朱子治家格言》,有沒有感覺我們人生的秤,拿好幾次出來,你們記不記得?你們不記得了?之前跟大家講,孩子的人格重要還是賺錢重要?賺了錢,孩子的人格不健康,都沒有陪他成長,那你能用多少錢買回孩子健康的人格?包含孩子從小都是吃外面,跟都有母親的愛煮出來的飯,那他的身體素質健康不一樣,我們又拿多少錢能買孩子的健康?我見到很多非常用心照顧家庭、孩子的母親,他們的子女很壯,讀書、做事業,體力都比別人好很多,健康是伴隨他一輩子的。可是現在媽媽出去賺錢了,孩子全部吃外面,身體不好,那請問我們能拿多少錢買孩子的健康?這些都得衡量啊。

所以明理了這個天平才能常常拿出來其實這句話 「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這句話非常重要。為什麼?孔子的外公就是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把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所以這句話很重要,不然出不了孔子。孔子的外公為他女兒找對象,《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一開始就講「顏氏將以女妻叔梁紇」,要嫁女兒做什麼事情?不是看他們家有沒有錢,先查他們家祖上有沒有聖賢人?結果一查,祖上很多聖賢人,把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生了孔子。所以我們感謝孔子的恩德還要感謝他的外公沒有孔子的外公,這個婚事沒有成,孔子沒出來。所以出一個聖人很難,第一、外公要有智慧;第二、媽媽要含辛茹苦撫養他。諸位家長們,這句話你真懂了,「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說不定現在的孔子,就從你的正確態度出來了。古人懂了,我們懂了,也能照他們這樣做。

「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打算盤就看眼前,這個女子家裡很有錢,娶過來我們家就少努力很多了。我曾經還聽說什麼,男人說娶一個有錢的太太,少奮鬥二十年。我給他個橫批:窩囊。男人還打這種算盤,還稱為男人?男人都活到什麼份上去了?是不是?靠女人吃軟飯,還叫男人?所以現在男人不像男人,居然男人還跑去美容。

古人留了一段話讓我們思考「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以勢交者,勢傾則交絕;以色交者,花落而愛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因為利結交的朋友或者找的對象,利沒有了,這個交情就疏遠了,甚至於沒有利了,可能離婚都有。「以勢交者」,是因為他有地位去交的,今天他地位沒有了,則交情就斷絕了,「勢傾則交絕」。「以色交者」,是因為女色才交往、才結合的,那這個「花落」就是人的青春美麗不可能長久,它會變化,最後就嫌棄自己的太太了。「花落」,就沒有這樣的美貌了,可能遇到更漂亮的,他就變心了。這「愛渝」,「渝」就是變,愛就變化了,所以這些交的都沒有好結果。如是因,如是果,這個因就是不好的,怎麼果會好呢?但「以道義相交,天荒而地老」,道義相結合,不分彼此,同甘共苦。

歷史當中有一個很好的榜樣,宋弘,東漢一個大臣。當時候皇帝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丈夫去世了,她守寡,皇帝也希望幫姐姐找一個好的對象,她的姐姐對於宋弘很看重,皇帝就去幫姐姐說媒,就舉到社會當中的一個說法,當然這個說法也不妥當。說:「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有了地位,就換交往的朋友;有了錢財,就換自己的妻子,這是人情的狀況嗎?宋弘他一聽就懂得皇帝的意思,是要給他提親,結果他馬上講,「貧賤之交不可忘」,貧賤時候曾經幫過我們的朋友,都不能忘了他們的恩,這份情義。「糟糠之妻」,糟糠就是原配,陪著自己這樣篳路藍縷、創業維艱的太太,「不下堂」,絕對不能遺棄自己的原配,「糟糠之妻不下堂」。這麼一講,漢光武帝也覺得很慚愧,這句話就成為千古的一句名言。宋弘這份對妻子的情義,震動了當時候的朝廷,人家也不敢地位高了就背叛自己的妻子,以至於後世我們現在聽到這個故事,我們中國中央黨校劉余莉教授曾經分享這個故事,結果有個官員下了課,就來跟她道謝,說本來要離婚了,聽了宋弘這個故事,自己慚愧心起來了,不敢再違背自己的太太。

所以,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好故事要多記一些,一有機會講給親戚朋友聽,可能就把他的良知給喚醒。大家現在肚子裡面有幾個故事?這些都是經典故事要記住,你假如真的勸一個人,把他離婚勸回來了,功德無量,他的下一代、他的祖先都會保佑你,感你的恩德。

那這句不只是選擇配偶,包含選擇朋友,包含你要用重要的幹部,包含你選擇你的員工,應該都要重視德行、重視孝道。現在有一項北京大學就強調,學生假如不孝順,給他退學,這個很好,從最高學府來重視孝道。而且北京大學的校長,周其鳳校長他不簡單,他也把孝道演得很好,他的母親九十歲大壽,他回去祝壽,母子兩個人抱頭痛哭。他母親八十歲的時候,他在外面忙,結果沒趕上,他非常遺憾,所以說:母親九十歲大壽,我一定要在身旁。不只校規這麼規定,校長還自己以身教來教育全校的學生,非常可貴。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

【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

曾經我讓我的學生,我當時候教六年級,他們也有背《朱子治家格言》,結果在他們讀誦的時候,讓我非常好奇,就是這一篇經文,他們讀到其中一句的時候,聲音突然拉高,我就注意聽,到底是哪句,就是這句。他們怎麼念的?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那個「恥」跟「賤」都加得很重。所以我就想,其實您看,這個道理你都沒跟他講,他就感覺到了,就是最會讓人受不了、最讓人瞧不起是哪種行為?就是這樣的行為。見到富貴的人巴結、諂媚、奉承,沒有人格,人家看了瞧不起他。所以你「見富貴而生諂容」,你今天再有地位、再有錢,人家也瞧不起我們,因為那個態度本身就是一種貪求,貪求富貴的那個態度,反而地位高不受人尊重。

所以《弟子規》告訴我們,「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一個人不斷重視自己德行的提升,受人尊重。「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所以應該重德,不是重財您看這幾句貫在一起全部都是要「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一個人變成把富貴當作人生的追求,一來沒了人格,變成最可恥。再來,以富貴為人生的追求,貪心愈來愈重,人生會愈來愈不快樂,因為貪求富貴、貪求欲望。欲是什麼?深淵不見底,愈貪求要得愈多,最後求不得就痛苦了。而現在追求名利富貴為人生快樂的人很多,所以愈求愈苦,所以現在精神疾病的人好多。科學家講,一、兩歲的時候,人平均一天笑一百八十次,結果現在的人,成年以後平均一天才笑七次,愈活愈笑不出來,這就是他整個人生的目標錯了。

請問大家,你有沒有遇過親戚朋友說,我努力,人生這麼拼命、這麼用心工作,我的目標就是讓自己笑不出來,你有沒有見過這種人?沒有吧?可是現在的人大部分就是這樣。所以人生踏出的腳步大小不是最重要,方向要對。追求名利不是人生快樂的路,應該是追求道義的人生才是快樂的,追求整個智慧靈性的提升是最快樂的。我師長口袋裡一毛錢都沒有,可是您看他老人家,八十七歲笑起來返璞歸真,像嬰孩一樣。

像我們現在活到三、四十歲,愈活愈笑不出來,皮笑肉不笑,愈活愈苦。所以為善最樂,助人為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可以孝順父母、可以兄弟在一起,不分彼此,那都是人生的大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良心,這都是人生真正的快樂『遇貧窮』,貧窮就很可憐了,你還傲慢還羞辱人家還給人家難堪『賤莫甚』這個「賤」不是指沒錢、不是指沒地位,是什麼?是有人的這個身體,做的卻是沒有人格的事情,那不就很低賤嗎?所以人因為行為而高貴,不是因為地位而高貴許哲女士沒有錢她有錢就捐出去了,可是她被奉為新加坡的國寶。因行為都是助人、奉獻的精神,所以她高貴。

所以你再有錢、再有地位,可是你的行為卻是違背了人格,這是低賤,讓人瞧不起。你地位再高,人家瞧不起你。所以遇貧窮,不能作驕態,自己貶低了自己;遇貧窮要生憐憫,生幫助、愛護的心,就像《了凡四訓》莆田林氏,有老母好善,作粉團給那些貧窮的人,而且歡歡喜喜給人家。有一個人每天給她要六、七個粉團,要了三年,她都歡歡喜喜給他。所以見貧窮生慈悲心,愛護他們、照顧他們,結果林氏的後代考上功名的,有一升芝麻粒這麼多。我們福建有一句話叫「陳林半天下」,林氏的後代特別多,跟這個莆田林氏也有關係。

今天談的句子都是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德者本也,孝者本也,義者做人的根本,情義、恩義、道義是根本;財是枝末,我們不能走本末倒置的人生,同時由我們中華的兒女把根本演出來,把這個世界倒回到正常的路上去。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