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請看第二十七句:

     【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論語》。這是湯伐桀的時候,告天之辭。在《爾雅.釋詁》解釋:「朕,我也。」郭璞註:「古者貴賤皆自稱朕,至秦世始為天子尊稱。」意思是在古時候,無論是貴是賤都可以自稱為朕,但是到了秦始皇的時候,這個「朕」才成為天子的尊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湯說我本身有罪,請上天不要牽連萬方之民;萬方之民有罪,他的罪責由我一人來承擔。這是湯王為我們做出了一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榜樣。可以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句心法,也就是說中華文化區別於西方文化的重要標誌所在。

  那為什麼中國人遇到事情要「反求諸己」,而不是去挑剔、抱怨、責怪別人?因為「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可以說這句話就為我們指出了小到家庭夫妻之間的衝突,大到國際之間,國與國之間衝突的根本原因以及解決的方法。從這裡我們體會到中國古人實際上很有智慧。這一句話你真正做到了、落實了,所有的矛盾衝突就迎刃而解。不僅指出了矛盾產生的根源,也找出了解決的辦法。

  所以在《易經》上有兩個卦,一個叫泰卦,一個叫否卦。我們經常說否極泰來,怎麼樣做才能否極泰來?這個泰卦的卦象是地天泰。天本來是在上的,地應該是在下的,但是在泰卦之中,乾和坤的位置,也就是天和地的位置是互換了。什麼意思呢?他們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反省自己的不足,這就是「各自責,天清地寧」,結果就是吉祥安泰。而否卦是恰恰相反,乾在乾的位置,坤在坤的位置。他們各居本位,要求對方、指責對方、挑剔對方,說你應該應該怎麼做,但是你都沒有做到。這就是「各相責,天翻地覆」。

  那我們看一看小到家庭夫妻之間的衝突,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人們不懂得這句話所導致的。在一個單元裡住著兩戶人家,這兩戶人家住對門,結果一家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而他們對門一家,相處了二十幾年,兩個人相敬如賓,感情像陳年老酒一樣,愈陳愈香,感情愈來愈好。

  天長日久了,這經常吵架的夫妻也很羨慕,就主動登門去拜訪求教。說為什麼你們兩個相處了二十多年,感情卻像陳年老酒一樣愈來愈濃厚,而我們家卻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呢?結果對門的這一對夫妻,其中的女主人就說:「因為我們家都是惡人、都是壞人,而你們家都是好人、都是善人,所以我們家吵不起來,你們家經常吵架。」這對夫妻聽了更不懂了,他說:「妳是不是在諷刺我們?我們家都是好人、善人,還經常吵架。你們家都是惡人、壞人,還吵不起來,這是什麼道理?」

  這個女主人一看他們沒有聽懂,她說:「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你很容易就明白了。譬如說有一次,丈夫要去上班,我很體貼他,就給他端了一杯水放在了桌子上,結果丈夫穿衣服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把這個茶杯碰灑了。」這件事發生之後,這個女主人怎麼做的呢?她馬上走上來就說:「你看看,都是我不會做事,我把這個茶杯放得太靠邊了,所以才讓你不小心把它碰灑了,都是我的錯。」說著說著還拿起抹布來收拾殘局。這樣的表現,丈夫看了很過意不去,他說:「明明就是我的錯,是我不小心把它碰灑的,怎麼能夠怨得著妳?還是由我來收拾吧。」結果這個丈夫就開始和妻子爭奪抹布,一個說我來,另一個說還是我來吧。結果兩個人爭來爭去的,相持不下。而在這夫妻一爭一奪之中,我們就體會到夫妻的那種互相體諒、互相承擔、互相為對方著想的存心。所以他們的感情愈來愈濃厚,沒有因為這件小事影響了彼此之間的情義。

  但是這樣的情景如果發生在對門這一家,結果就完全不同了。丈夫不小心把杯子碰灑了,他就很不高興,開始生氣地斥責說:「妳會不會做事,放一杯水都把它放得這麼靠邊,看我把它碰灑了吧。」這個妻子也沒有學過女德,她比丈夫更厲害,她說:「明明就是你的錯,你不長眼睛把它碰灑的,怎麼能夠怨得著我?真是豈有此理!」這樣兩個人因為芝麻大的小事,把以前的陳芝麻、爛穀子,那些不愉快的事又都翻了出來,結果吵得要去離婚。到了離婚那裡,人家問他,說:「你們兩個人最初是因為什麼事吵起來的?」結果他們都忘了最初吵架的原因是什麼了。

  所以古人說「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就是因為最初各自責還是各相責的態度不同,最後導致了夫妻感情是深厚還是經常吵架。這個告訴我們要解決夫妻之間的問題,也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作為一國之君,要想把這個國家治理好,也必須有湯王這種態度。孔老夫子所讚歎的古聖先賢,像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等,都是這樣能夠「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人物。譬如說我們看堯帝,在《說苑》上記載,堯帝看到有百姓挨餓,他就說:「這是我讓他們挨餓的。」有百姓穿不暖,他就說:「這是我讓他們受凍的。」有百姓犯罪,他就說:「這是我陷他們於犯罪的。」這就是所謂的「先恕而後教,是堯道也」。堯的治國之道是什麼?就是先要寬恕,然後再給他們以良好的倫理、道德、因果、聖賢的教育。

  堯帝有一次出來視察,正好碰到兩個犯罪的人被押往監獄。看到自己的兩個人民犯罪,堯帝非常地惶恐。他戰戰兢兢地走上前去就問,說「你們兩個人為什麼犯罪,為什麼被押往監獄?」這兩個人就說:「因為上天久旱不雨,已經很久沒有下雨了,我們沒有東西吃,不得已偷了鄰居家的糧食,結果被發現了,結果被抓了起來。」堯帝聽了這樣的回答,他是怎麼做的?他馬上就告訴押解犯人的獄卒說:「你們把他們兩個人給放了,把我給抓起來。」周圍的人都感覺到很驚訝,都紛紛地問,說怎麼能夠把國君抓起來?結果堯帝非常誠懇地說,他說:「因為我犯了兩個過失,第一,我是一國之君,但是我卻沒有德行,所以才感召了上天久旱不雨,這是我的第一大過失;第二,我作為一國之君,應該承擔起君、親、師的責任,既然要承擔好君、親、師的責任,就應該把百姓教育好。但是這個責任我卻沒有盡好,才讓他們犯了罪,這是我的第二大過失。」結果堯帝的話剛剛說完,本來萬里晴空,這個時候就飄過了雲彩,下起了雨。所以古人講「天人感應」「境隨心轉」。堯帝一念真誠的反省之心,就感召自然環境起了變化,本來很乾旱,就降下了甘霖。

  這個說明什麼?說明中國的古聖先賢,他之所以能夠把國家治理好,達到天下太平的效果,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一句話。領導者他能夠這樣率先垂範,上行而下效,整個社會才能夠興起自責之風。人人都反省自己,結果就是「天清地寧」。

  中國人講「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德未修,感未至」。如果我們自己學習傳統文化很長時間了,但是周圍的人都沒有感動,不僅沒有感動,反而和我們愈來愈不能相處了,矛盾愈來愈大了,原因一定是在內不在外。那是什麼原因?就是我們自己的德行修養不夠,不能夠感化周圍的人。

  在漢代有一個叫繆彤的人,他從小的時候父親就過世了,他們就成了孤兒。他和幾個弟弟,兄弟四人生活在一起。因為他是長兄,從小就擔負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後來在他的照顧之下,這幾個弟弟都長大成人,而且都娶妻成家。但是這些弟媳婦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有很多的矛盾和爭吵,最後就要分家,和他要分家產,不想在一起生活了。

  繆彤他是一個兄長,你看他從小就照顧、撫養弟弟,結果娶妻之後還要跟他分家產,不和他在一起過了,作為一般的兄長會怎麼做?我們看繆彤是怎麼做的?繆彤他沒有指責自己的弟弟,他自己關起門來就對著上天說,他說:「繆彤,繆彤,你一生讀聖賢書,修養自身,謹慎自己的言行,以後就是想用德行改善社會風俗。」古人為什麼要讀聖賢書?讀聖賢書的目的就是要移風易俗。「但是現在連自己的弟弟都不能夠感化,實在是愧對聖賢人。」說著說著他就痛哭流涕,自己打自己。

  結果他的弟弟和弟媳婦發現了這件事情,非常地惶恐、非常地慚愧,趕緊推開門,全都跪在地上,說:「大哥,你別這樣,是我們錯了。」你看,繆彤之所以能夠感動弟弟和弟媳,就是因為他那種真誠的反省之心,而完全沒有指責的存心,觸動了所有弟弟和弟媳婦的良心。我們要堅信「人之初,性本善」。後來大家又團結在一起。所以治理家庭、和諧兄弟關係,也是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靠至誠心來感通。

  講到這裡也讓我們想起,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時候,我們拍了很多的電視連續劇,這些電視連續劇就是講隨著改革開放之後,兄弟們不能夠生活在一起,都吵著要分家。這個電視劇認為這是一種先進的潮流,好像分家就可以解決矛盾,結果它為兄弟分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再想一想,實際這是一種錯誤的引導。為什麼是錯誤的引導?我們看在古代的時候,一家族七代同堂、九代同堂,有上千口人、幾百口人生活在一起,都能夠和睦相處、榮辱與共。兄弟之間視為手足之情、骨肉之情,非常地親近、非常地和睦。這靠的是什麼?我們沒有把這個根源給分析出來,反而一味地認為只要分了家就解決了問題,還鼓動人們去分家。

  中國古人是因為有良好的倫理道德的教育,所以從小就講謙讓、退讓、禮讓,大家都讓。有了利益,當哥哥的讓給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尊敬兄長。大家在一起都能夠和睦相處,為對方著想,把自己放在最後,沒有私心。每一個人的付出都是為了整個家族的昌盛、長遠發展,所以才能夠上千口人、上百口人生活在一起,守望相助、相親相愛。

  結果好了,現在我們把自己的傳統倫理道德教育給忽視了,甚至批判得體無完膚。人們不再接受這樣禮義的薰陶,倫理道德的教育,甚至連自己的骨肉、兄弟都不能夠容忍,不能夠相處,這是因為缺少教育所導致的,不是你分了家就能夠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的這些電視劇導演們沒有看到這一點,還誤以為這是做正面的宣傳,引導人們創新的潮流。

  我們看到現在的韓國電視劇也有這種傾向。現在韓劇在中國大陸也是普遍地流行,他們很多的韓劇之中,還保留著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元素,像父母特別受尊重,說話很算數,晚輩見到長輩都鞠躬。但是現在也出現了一種傾向,就是晚輩和長輩有矛盾衝突的時候,好像都是在講長輩錯了,管得太多了,家長意識太濃厚了,而不知道做父母的在做好父母的同時,也應該讓兒女學到什麼是真正的孝。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都做到了,那才是孝。所以兒女和父母之間有代溝,做兒女的就應該好好地去反省,為什麼會有代溝?因為自己沒有竭盡全力地去和父母溝通,所以才有代溝。

  舜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舜為什麼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因為他後母、他的父親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他沒有對立,反而總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自己做兒子的孝道沒有盡好,不能夠得父母的歡心,所以即使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原野上去號泣。當然舜能夠改變這種局面,不僅僅有他的這種仁慈的存心,更重要的是也有智慧,悲智雙運才能夠改變這種局面。如果僅僅有仁慈之心而沒有智慧的話,可能也改變不了後母的這種態度。

  如果我們知道因果的事實,我們就知道現在的冤親債主,其實都曾經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如果不是曾經對我們付出最多、對我們最有恩德的人,也不可能結下這麼樣的深仇大恨。你明白了這一點的話,如果我們再做到《弟子規》上的「恩欲報,怨欲忘」,確實就沒有不能夠原諒的人。為什麼是自己曾經的恩人,卻變成了自己的冤親債主、冤家對頭了呢?其實還是因為沒有慈悲、智慧,或者是因為貪瞋痴慢疑等煩惱習氣所左右。自己被這些煩惱左右了,所以才把至親之人變成了冤家。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確實是沒有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恨的人,沒有自己不愛的人,這個才能真正做到。

  在《八德故事》的評語當中,許止淨先生對繆彤的故事這樣評價:「天地間,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說天地之間的道理、處世的態度,就是能夠時時自我反省,竭盡全力。這件事發生了,首先就要問「我的不對在哪裡」,那就不會義氣用事,不會情緒化,因為人一反省自己有不足,他就不會發脾氣了。不僅要自我反省,還要盡心盡力想著如何去改善它,我應該再怎麼樣去付出。人時時自責自盡,這樣的話就不會有對立、衝突和矛盾的產生。所以許止淨先生說「天地間,除自責自盡外,更無道理矣。」也就是說,所有的道理一定是跟著自責自盡的精神是相應的,他只是用不同的文字來詮釋這些道理而已。

  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要抓住根本,要抓住這一句心法,這一句心法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然有的時候我們經典讀了不少,「念佛參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形」,什麼意思?我們讀聖賢書的時候,講聖賢道理的時候,參禪念佛的時候,好像有所悟處,這個道理明白了。但是在滾滾紅塵中遇到與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這個煩惱習氣又現形了,又控制不住了,該怎麼發脾氣還是怎麼發脾氣,該怎麼生氣還是怎麼生氣。

  就像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在一九九七年,我研究生畢業就分到中央黨校工作,當時講的第一堂課就是領導幹部的心理調適,從那個時候起就知道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要能夠制怒。但是因為自己從小脾氣就不好,一遇到事情就著急、就發火,那個火爆脾氣是一點火就著的那一種。所以講來講去,到今天已經講了將近二十年了,但是遇到事情的時候,這個急的脾氣還沒有能夠克服。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理可以頓悟,但是事需要漸修。這個道理你一下子就可以明白,「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因為從一個邏輯上說,沒有任何人可以走進你的內心,所以那一個讓你生氣的人是誰?是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所以才會發怒。這個理你很快就明白了。但是在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這個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所以這個事需要漸修,在我們生活中歷事鍊心。

  所以我們每一天做事不僅僅是做事,要在事上去鍊心。鍊什麼心?鍊清淨、平等、覺心。如果我們因為事情很多就慌裡慌張了,「事勿忙,忙多錯」。所以曾國藩先生提醒他的子弟,說:「做事要慢,吃飯要慢,走路要慢。」愈是做著急的事情愈要慢,慢下來才不會有錯。所以愈是人多的時候,愈是事情很多、很匆忙的時候,愈能夠穩住自己的情緒,才能夠從容應對,能夠把自己的定力在事上來提升。

  我們治理一個國家和治理一個團隊、一個企業、一個學校,乃至於政黨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所以這個團隊能不能夠帶好,關鍵在於什麼?關鍵就在於領導者是不是具備這種「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意識。所以做領導的就應該樹立起這樣的態度,一遇到了問題,看到屬下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馬上回過頭來反省自己,是不是我哪一個地方不夠盡心盡力,給下屬做了一個不良的示範?還是我忽視了對他們的教育,包括對他們責任心的教育,還有對他們做事能力提升的技能的教育。實在說,下屬都沒有過失,過失都在領導者的身上。所以領導者是否能夠率先垂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原則,能不能以身作則,對於這一個集體的昌盛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現在很多時候遇到問題就喜歡開會,但是開會往往解決不了問題,是愈開愈誤會。什麼原因?原因就是忘記了古聖先賢的教誨,「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我們想一想我們開會的內容是什麼?可能都是在要求別人怎麼怎麼做。很少有人反省自己,這件事我應該怎麼做,我哪做得不足,怎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效率,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大家都去指責別人,結果怎麼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影響了同事之間的關係,這就叫愈開愈誤會。

  我在中央黨校工作,經常去下班當輔導員。我們的班級有不同層次,有省部級的班,有地廳級的班,還有縣委書記的班。這些班次我們都去參加他們的小組討論,給他們做學習輔導。結果我們來到了縣委書記班,就聽這些縣委書記說根基不牢,地動山搖,現在國家怎麼怎麼忽視對縣委書記、縣政府的重視。聽了他們的匯報之後,我們就有一個印象,感覺問題全是上邊的。到了地廳班,這個地廳級的幹部就說上邊的領導怎麼怎麼樣,下邊政策又執行不下去,到了地方又變了。聽了他們的講話、談話之後,又覺得好像問題都在省部級。到了省部級去開會的時候,結果發現他們又說中央的決策有不考慮地方狀況的問題,下邊執行起來也有一刀切的狀況。我們聽來聽去就覺得聽糊塗了,不知道這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後來我們學習傳統文化才明白了,問題出在每一個人身上,因為每一個人都沒有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確實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從湯王「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一句話中,讓我們體會到辦政治的過程,也就是使自己成為聖賢的過程。而且唯有聖賢人才能夠真正地把政事辦好。所以我們的團隊、我們的一個單位,為什麼會出現管理的問題?因為最高的領導者還不是聖賢人,只有這一個原因。如果他是聖賢人的話,一定能夠把這一個團隊、把這一個單位給帶好。所以古代的政治稱為聖賢政治,整個政治制度的設計也是圍繞著如何把人培養成聖賢君子,以及如何把聖賢君子選拔在領導位置上而設計的。

  聖賢是什麼特點呢?聖賢就是以仁義存心。仁者愛人,仁者無敵,義者循理。唯有以仁義存心的人,他才能夠想出一種辦法,既維護了自己的利益,也不傷害對方的利益。我們看中國古人,他之所以能夠協和萬邦,古代的那些聖明的領導被尊稱為天可汗,形成萬國來朝的局面,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有這種仁愛存心。所以他才不會採取對立的方式,認為我要發展,我一定要打敗你,採取競爭、對立還有發動戰爭的方式,這樣只能是使矛盾愈演愈烈,解決不了問題。

  這種仁愛存心,甚至惠及到小動物的身上,不僅僅是對人有這樣的存心,對動物也有這樣的存心,所以他能夠解決什麼問題?就是解決我們現代農業所出現的農藥問題。在現代西方的科技發展過程中,因為過分地使用了農藥,結果怎麼樣?結果出現了寂靜的春天。就是因為農藥使用得太過分了,小蟲、小鳥都被毒死了,到春天來的時候聽不到蟲鳥的鳴叫了。所以,西方有一位哲學家、環境學家寫了一本書叫《寂靜的春天》。

  為什麼中國古人幾千年的發展,沒有出現這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的文化它是以仁愛為根本,它不是一種對立的、非此即彼的、你死我活的思惟方式,它是一種共存共榮、共同發展的思惟方式。譬如說,小蟲子牠來吃我們所種的蔬菜、農作物了,我們就要想到牠為什麼要來吃?牠也是一條生命,牠只不過是餓了,要覓食而已。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要生存,就忽視了牠們要生存的權利。所以怎麼辦?有仁愛心的人就特意地開闢一塊菜地,專門請這些小蟲、小鳥來吃。結果怎麼樣?結果你為對方著想,你愛牠,牠也回報給你的是愛;你尊敬牠,牠回報你的也是尊敬。牠跟你很配合,牠就專門到為牠開闢的菜地去吃,絕對不會再去干擾人所種的菜,給人吃的這種菜地。所以中國人他解決問題,他能夠解決得沒有流弊,就是因為中國古聖先賢他有這種仁愛的存心。

  但是改革開放之後,我們中國人放棄了自己良好的傳統,盲目地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的價值觀念。而西方價值觀念的核心就是自我,而這種自我被稱為是「佔有性的自我」。什麼意思?就是把我所擁有的東西,譬如說我的車子、我的房子、我的票子、我的位置,這都是外在於我的東西,是我所擁有的東西,做為評價一個人價值的標準。結果怎麼樣?為了獲得自我利益的滿足,就必須要去和別人競爭。但是競爭有的時候不能滿足自己的利益,競爭向上提升就變成了鬥爭,這個時候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問題就出現了。鬥爭向上提升就變成了戰爭。所以我們現在打開新聞媒體,每一天不可少的內容就是局部的衝突,甚至是戰爭。這都是西方的價值觀在世界上普遍流行所導致的。而戰爭再向上提升,現在的戰爭都是核武、生化戰爭,如果一方不理智,使用了原子武器,結果就是同歸於盡、世界末日。所以這種用競爭的方式獲得自我利益滿足的價值觀,沒有給人帶上一個光明的前程,反而使人走上了窮途末日。可是遺憾的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們所學的就是這樣以競爭的方式獲得自我利益滿足的價值觀。我們這一代孩子,包括下一代、下幾代,都是從這種競爭的觀念培養出來的,所以怎麼樣呢?不能夠和人和睦相處,做事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看不到別人的需要,不能夠考慮別人的利益,怎麼能夠不發生衝突?

  我們看到尊敬的師父上人能夠在新加坡團結九大宗教,到了澳洲圖文巴,又把十幾個不同宗教、一百多種不同語言、八十多種不同族群的人團結在一起,為構建和諧圖文巴共同努力,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傳統文化的力量。正是因為師父上人對中華傳統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和認同,他把傳統文化的方法運用在構建和諧圖文巴上,結果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們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這一個案例的成功為我們證明了什麼?為我們證明了中華文化是可以為構建和諧世界做出真實的貢獻的。

  我們都知道,最近師父上人特別強調要學習湯恩比先生的《未來屬於中國》《在未來中生存》等幾本著作。為什麼這麼提倡呢?因為雖然我們的習主席在多次國際講話中、國內講話中,都提倡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但是這個講話提出來了,很多的領導幹部都很質疑,說傳統文化那都是封建的、落後的,被我們證實了是落伍的東西,結果我們現在要重提弘揚傳統文化,這是不是在走回頭路?所以儘管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特別強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但是下面的人並不是具足了十足的信心,對自己的文化沒有信心。

  當然包括我自己也是如此,因為我們這一代成長起來所用的教科書,都是以階級分析的方法,在分析傳統的歷史、傳統的文化,都認為儒家文化是統治階級用來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精神鴉片,是蒙昧被統治階級的武器。我們都是在這種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所以當我到人民大學上碩士研究生的時候,有一位同學他是學中國哲學的研究生,我們上課的時候經常一起討論,他說他要寫一本書,要為孔夫子正名。他認為我們對孔夫子的批判都是錯誤的,所以他要寫一本書叫《至聖先師孔子》。當時我還跟他辯論,我說就是因為孔老夫子,才使我們今天的經濟、社會、文化都遠遠落後於西方,所以我跟他爭得也是面紅耳赤。那個時候也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所以經常和人家爭論,爭來爭去也沒有爭出一個結果。

  後來也是受崇洋媚外的風氣的影響,到英國去留學。結果在英國留學的時候,看到很多西方的學者、西方的漢學家,寫了很多關於四書五經的研究論文,結果發現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和中國不一樣。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往往是從經典出發,他們也沒有經過文化大革命這樣對傳統文化的歪曲和批判,往往能夠得出對傳統文化相對客觀公正的認識。後來又到新加坡去做博士後,在新加坡的淨宗學會有幸看到了師父上人關於傳統文化的很多講演,一下子就改變了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所以自己走了這麼多的彎路,終於能夠對自己的文化生起信心,那確實得有明人指點,明白的人給我們指路。

  在當今社會,對傳統文化有信心的人是愈來愈少,師父上人也是看到了這種狀況,所以希望大家多讀一讀湯恩比先生的《未來屬於中國》。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沒有信心,自己批判自己的文化。但是一個外國人,特別是像湯恩比先生這樣著名的歷史哲學家,他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歷史,對世界各個國家的文明史都有深入的理解。他說這句話就讓人感覺到很信服,這也是無奈之舉。實際上,我們的師父上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還有信心,確實是幾乎無人可比,我們只要跟著師父上人學習,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獲得真實的智慧。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下一句:

  【故明王有過則反之於身。有善則歸之於民。有過而反之身則身懼。有善而歸之民則民喜。往喜民。來懼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二《管子》。這個「反」就是還歸、回的意思,「懼」就是警戒恐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賢明的君主有了過錯就歸之於自身,有了善行就歸功於百姓。有了過錯反省自己,自己就會警惕;有了善行歸功百姓,百姓就會喜悅。歸功於百姓而讓百姓喜悅,歸過於自己而讓自己警惕,這是明君能治理好人民的原因。

  我們看這個明智的君主確實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裡所說的「有過則反之於身」。有了過錯就幹什麼呢?就反省自己,歸之於自身。

  在《群書治要.後漢書》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魯恭在中牟縣做縣令的時候,他以道德教育來治理,不用刑罰。結果怎麼樣?結果效果非常好,他給我們做了一個「有過則反之於身」的榜樣。譬如說有一個人叫許伯,和人因為田產的界線發生了紛爭,有關的官員拖了很久也不能夠把這件事判決好。到了魯恭這裡,魯恭耐心地教育他們,為他們評論是非曲直,結果雙方都退堂自責,而且都暫時停下了田耕,互相推讓田界了。

  還有一位亭長,他從一位百姓那裡借了一頭牛,結果仗勢欺人就不還給人家了。這個老百姓就找到了魯恭,魯恭把這個亭長叫過來,三令五申地讓他把這個牛還給人家,可是這個亭長依然不聽從。結果魯恭怎麼辦?魯恭就嘆了一口氣說:「這是教化不行的結果。」於是他就準備自己辭官不做了。為什麼辭官?因為他覺得自己作為縣令沒有把人都教好,自己不稱職。結果縣內的這些吏員們都一起哭著挽留他。亭長看到了就很慚愧,於是就把這頭牛還給了人家,還要求自己要到獄中去服罪。魯恭就赦免了他,不再追究了。從此以後,無論是官吏還是百姓,對魯恭更加地心悅誠服。

  在建初七年,魯恭所在的郡發生了螟蟲害,嚴重地危害了莊稼。魯恭所在的縣叫中牟縣,中牟縣和鄰縣都是非常接近的。但是奇怪的是鄰縣有很多螟蟲,但是這些螟蟲都沒有進入中牟縣。你看這兩個縣是犬牙相接,但是鄰縣就有螟蟲害,中牟縣就沒有發生螟蟲害。這件事被當時的河南尹袁安聽到了,他覺得很奇怪,就派了一個叫肥親的人來中牟縣視察,看看這件事是不是真的。魯恭就帶著肥親來到了田間,他們坐在一棵桑樹下面。正好有一隻野雉(也就是野雞)飛過來停在旁邊,你看這個野雞都不怕人。就在野雞的旁邊,還有一些兒童在那玩耍。肥親就問:「孩子們,你們為什麼不去捕捉野雞?」結果這些孩子們怎麼回答的?他們說:「野雞還要餵養牠們的雞娃,牠們也有雞娃需要牠們的母親餵養。」所以他們不願意去捕捉野雞。肥親聽了之後,突然就站起身來告辭說:「我到此地的目的,就是想看一看您的政績到底辦得如何,現在螟蟲不侵犯中牟縣境,這是第一件讓人感覺到奇異的事;教化施及於鳥獸,這是第二件令人感覺到驚異的事;即使連小孩子都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件值得奇異的事。我再待在這裡,只是白白地打擾賢者,浪費您的時間。」於是他就告辭回到了府中,把看到的情況向袁安一一稟報。

  這一年中牟縣還生產出雙穗的嘉禾,這也是一種吉祥的景象。於是袁安就上書給皇帝,把這些情報匯報給皇上,皇帝對這件事也感到非常驚異。實際上我們學了傳統文化就知道,這不是什麼驚異的事,因為境隨心轉,天人之間是有感應的。一個有德行的人住在一個地方,這個地方確實沒有什麼危害,沒有什麼災害。

  下面還說「有善則歸之於民」。在《呂氏春秋》上也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衛靈公在天氣寒冷的時候,要開挖一個深池,這個時候有個臣子叫宛春就進諫說:「天氣這樣寒冷還徵發徭役,恐怕會傷害到百姓。」衛靈公就說:「天氣很寒冷嗎?」宛春說:「您穿著狐皮大衣,坐著熊皮的墊子,所以您不覺得寒冷。但是老百姓他們的衣服破了得不到修補,鞋子有了缺口也得不到編織。您自己感覺不到寒冷,但是百姓卻能感到寒冷。」衛靈公說:「你說得太好了。」於是就下令不再徵發徭役。

  但是這時候左右的人就來挑撥了,他說:「君主您開挖深池不知道天氣寒冷,但是宛春知道,由於宛春的勸諫您才下令不再做這件事,恐怕現在福德都會歸到宛春的身上,而怨氣都會歸到君主您的身上。」中國人說「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你看一件好好的事,被那個挑撥離間的人一說,就變了味了。但是衛靈公他是一個非常明智的君主,聽到這樣的讒言並沒有採用。他怎麼說的呢?他說:「你說得不對,宛春他不過是魯國的一個匹夫而已,是我舉薦他、任用他,百姓還沒有看到他的能力,也沒有看到他的德行。我現在讓百姓通過這一件事看到他的德行和能力,就如同讓百姓看到我有善行是一樣的,他有善不就是我有善嗎?」《呂氏春秋》上評論說,衛靈公談論宛春的這句話,可以說他明白做君主之道,這就是明君應該具備的風範。這個明君心量很大,他知道自己任用了臣子,臣子做的功德、做的好事、做的善事就是他自己做的。這就叫「有善則歸之於民」,這也是一個明君的風範。

  我們今天就學習到這裡,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