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請看第二十句:
【帝王之於親戚。愛雖隆。必示之以威。體雖貴。必禁之以度。】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四《後漢書四》。我們首先看一看這句話提出的歷史背景。漢桓帝的弟弟勃海王劉悝存心險惡、行為乖僻、驕橫無禮,常常觸犯法度。當時任北軍中候的史弼就擔心勃海王會犯上作亂,於是就上了一封密奏給皇帝。在這封密奏中這樣寫道:『帝王之於親戚,愛雖隆,必示之以威;體雖貴,必禁之以度。』就是我們今天學的這句話。「隆」就是深厚的意思,「威」就是尊嚴、威嚴,「度」就是法度、規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君王對於親屬,愛護雖然深厚,但一定要有威嚴;親屬的身分雖然尊貴,但一定要用法度來制約。這樣和睦之道才能真正發揚,骨肉之恩才能如願維持。
下邊,史弼還舉了歷史上的一些典故來勸諫皇上。他說:「昔日周襄王放鬆了對甘昭公的管教,孝景皇帝嬌慣梁孝王,結果這兩位弟弟憑藉著皇兄的寵愛,最後傲慢悖逆,致使周室動盪、漢廷事變。我私下裡聽說,勃海王劉悝藉著和皇室是至親的關係,憑著特殊的寵愛,失去了敬奉皇上的禮節,有不守本分的動向。在外聚集了一些違法亂紀的輕浮之人,在內放縱沉溺於美酒音樂,出入無常。他所交接共處的人,都是有口無行,都有口才能言善辯,但是沒有真實的德行。有的是被家庭唾棄的逆子,有的是被朝廷驅逐的臣子,恐怕將來會出現篡位或謀反的事變。但是面對這種狀況,州官卻不敢彈劾,傅相也不能夠匡正輔佐,陛下因為兄弟情深而不忍心加以制止勸阻。恐怕這樣發展下去,為害愈來愈大。啟請皇帝公開臣的奏書,讓百官傳看,下令讓公卿評判裁決勃海王的罪行。待依法定罪之後,再下發詔書予以赦免,以顯示皇帝不忍懲辦兄弟的仁慈之心。這樣做,就既不會有譏諷皇上傷害至親手足的非議,而勃海王也將有福慶繼續享有封國。否則的話,一旦勃海王謀逆,恐怕大獄將興,而辦理逆案的官員就會不絕於路。臣因為過分地憂思憤悶,才冒死上奏此事。」這個密奏上去之後,桓帝還是因為與劉悝是至親兄弟的關係,終於不忍心把這件事交付群臣討論。結果怎麼樣?結果後來劉悝果然犯了謀逆之罪,被貶為癭陶王。
這裡邊的這句話,也讓我們想起了《群書治要.文子》上的一句話:「生而貴者驕,生而富者奢。故富貴不以明道自鑒,而能無為非者寡矣。」一出生就生在有權勢的家庭,一出生就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這樣的子弟如果沒有學道,不能夠以道做為借鑑,能不為非作歹的人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曾國藩在他的家書中就提醒:要看一個家庭、家族能不能夠興旺發達,就看這個家族的子弟三件事情就好了。第一件事,就看這家的子弟早晨幾點鐘起床;第二件事,就看這家的子弟是不是自己的家事自己做;第三件事,就是看這家的子弟是不是讀聖賢書。這幾件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家的子弟是克勤克儉、勵精圖治、艱苦奮鬥,還是驕奢淫逸、鋪張浪費。
看早晨幾點鐘起床,為什麼很重要?中國古人認為按著道來生活才是最自然的、最健康的,這個道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而古人看出來了,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而一天的春天是從幾點鐘開始的?這個春天是從三點鐘開始的,三點鐘就是立春了。春天主生發,意思是說春天來了,我們就可以起床活動了。五點鐘是一天的驚蟄,這個驚蟄就是小動物冬眠之後恢復活動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起身鍛鍊鍛鍊身體,一天都會精神飽滿,健康也就有保證。
而中國古代的這些養生術,它都是修行你的內在的方面,以內來帶動外邊的身體,所以它都是內壯法。像西方人他講的拳擊、健美,練的是外在的骨骼肌肉,外面看起來很美、很健壯,但是為了練成這麼好看的肌肉,實際上把身體都損傷了。而太極拳、八段錦等等,這個古代的養生方法,它看起來很柔和、很緩慢,但是強健的是內在的五臟六腑,所以它稱為內壯法。五點鐘起來做一些這個活動,一天都會精神煥發。
六點鐘是一天的春分,也就是春天的一半要過去了。你最遲最遲也不能超過六點鐘起床,否則春天的一半都過去了,你還沒有起來趕上春天的生發季節。春天生的不好,夏天就不會長得很茂盛。夏天就是早晨九點鐘到下午的三點鐘,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瞌睡,上課睡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該起的時候沒有起,該睡的時候沒有睡。
下午的三點鐘到晚上的九點鐘是一天的秋季,秋天主收,這個時候就不要做激烈的運動。晚上九點鐘到早晨的三點鐘,這是一天的冬季,冬藏,也就是最好的休息時間。特別是晚上的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這是一天的冬季,嚴冬季節,這個時候最好是處於熟睡狀態。所以中國古人按著自然節律來飲食起居,身體健康不得病,這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所以中醫上說:「上醫治未病,不治已病」。但是正因為它有防患於未然的效果,很多人,特別是西方人,他認識不到它的深刻之處。
很多的學生現在也受西方的一些觀念的影響,西方的觀念是什麼?有科學家分析,說有的人屬於貓頭鷹型,有的人是屬於老鼠型,有的人是白天比較適合工作,有的人是晚上特別精神,這個實際上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但是很多的年輕人已經受西方觀念的影響很深了,據說在大學有一個社團,叫「九三學社」。什麼叫九三學社?不是那個民主黨派的名稱,是有一類學生他晚上九點鐘該睡覺了,他很精神,他在學習,在做功課,到早晨三點鐘他才去睡覺,第二天早晨九點以後才起床。所以大地睡的時候,他要去工作,大地醒了的時候,他要去睡覺了,就等於人力和自然界在拔河。這樣的孩子年輕的時候體力很強壯,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到了中年以後,這個身體就出問題了,這都是違反自然之道所導致的。所以早晨幾點鐘起床關係到身體的健康,也可以看出一個人他是發憤圖強還是驕奢淫逸,所以特別地重要。
第二件事,是否自己的家事自己做。曾國藩他做到了四省的總督,相當於四個省的省長,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事自己做。為什麼?中國古人說「習勞知感恩」。一個孩子一出生就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沒有參加過勞動,他不知道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很容易就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驕奢淫逸。所以一個孩子如果真的去種種菜,去收拾一下屋子,去做一頓飯,他感受到勞動成果來之不易,他才會發自內心地珍惜糧食,不敢浪費。現在的孩子父母給他付出了多少,他都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父母很辛苦,但是他沒有感恩之心,反而認為這都是父母天經地義的事。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做過家事,不知道勞動成果不容易,賺錢很辛苦。
第三件事就是是否讀聖賢書。讀聖賢書特別地重要,我們讀古人所寫的文章,我們看古人的氣概就不同凡響,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看到這些文章我們就要問了,為什麼古人一出口就是襟懷天下、心繫眾生。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一出口,就是哪一個歌星成名作是什麼,哪一個影星他扮演了什麼角色;怎麼樣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怎麼樣住大房子、賺更多的錢。為什麼境界差得如此之遠?即使我們看一個高考狀元的作文,裡邊都是怨天尤人。
那我們就要問,為什麼現在人和古代的人心胸差得如此之遠?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現在人和古人所讀的書是不一樣的。古代的人自從宋代以後,凡是要科舉考試、要考取功名都必須熟讀四書五經,那我們想一想四書五經什麼內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君子憂道不憂貧」,都是這樣的教誨,「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你看他一開口就是胸懷天下,所以他受到這樣的薰陶,他怎麼能夠不寫出這樣有氣魄的詩歌、文章?
所以讀聖賢書最重要,特別是我們現在學習《群書治要》,我們愈看古人愈覺得佩服,古人的智慧確實是遠遠地超出我們今人之上。而我們今天社會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其實在歷史上已經遇到了。我們現在所採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古人已經嘗試過,並且證明是不可取的了。但是我們呢?我們還在作為創新的理論加以學習、加以宣傳,這就是不讀聖賢書之過。
所以中國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為什麼古人三天不讀聖賢書就面目可憎了?我們讀了《群書治要》,我們明白了,因為聖賢書它都是和天道相應的,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謂的天理都寫在聖賢書之中,譬如《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尚書》上也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大學》上也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老子》上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你讀了這些書,你自然不敢做壞事。
我們看到像我們黨校的教學內容,如果能夠把傳統文化、聖賢經典的內容做為主導,相信這些領導幹部三個月或者半年出去之後,那就是換了一個人,改頭換面、轉惡為善、轉凡為聖、轉迷為悟,這個效果都能夠達到。你看潮州的謝總用七天的光盤教學,就能夠把一個人從惡人變成善人。那我們想一想,如果三個月、半年的時間都用聖賢教誨來薰陶,還有老師親自來授課、有輔導員來輔導,那這半年的學習效果有多大?它確實能夠起到轉惡為善的作用,學習了之後不敢做壞事。
所以古代的皇帝他想學習的時候,是學什麼?就是請一個通達儒釋道經典的人,給他講一段經書。譬如說,這個人是學《論語》的專家,就請他把《論語》講一講;另一個人是學《周易》的專家,請他講一講《周易》;另一個人是學《道德經》的專家,再請他講一下《道德經》;還有人是學《無量壽經》的專家,再請他講一講《無量壽經》。皇帝對老師很恭敬,帶著文武百官一起來學習,甚至把老師奉為國師,全國上下一看到,立刻就興起了學習聖賢書的風氣。倘若全國上下都像習主席喜歡讀《群書治要》那樣,黨校的教學,國家行政學院的教學,各種幹部培訓的教學,都把《群書治要》做為核心的內容統一學習,大家的思想觀念高度一致,學完之後貪污腐敗的現象就自然化解。腐敗分子也會生起慚愧之心,也不會怨天尤人,知道一切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結果。這才是真正解決腐敗問題、化解矛盾和衝突的根本出路。
所以曾國藩先生說的這三件事,我們觀察一個家族的子弟,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興衰成敗如何了。
所以我們讀《群書治要》,我們看到在歷史上有很多有道德、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們就是觀察一個人現前的所作所為,一個軍隊現前的風氣,他就能夠判斷出來,這個人以後能不能興旺發達,這個軍隊以後能不能夠打勝仗。結果怎麼樣?結果和他所預言的一模一樣。那是什麼原因?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都讀聖賢書,都知道天道的規律。所以這個天道自然的規律我們掌握了,我們就可以做到趨吉避凶。
曾國藩先生在家書中還寫道,說:「京師子弟之壞,無有不由於驕奢二字者。爾與諸弟其戒之,至囑至囑。」你看他提醒自己的兒女、自己的晚輩說,你看京師的子弟之所以會變壞,都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驕奢兩個字,沒有其他的原因。所以你和各位弟弟一定要警誡,「至囑至囑」,把這兩個字一定要放在心上,做為警誡。
他還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凡是出生於世家的子弟,他吃的、穿的、飲食起居用的,都要與貧寒的讀書人相同,這樣才能夠成大器。如果沾染上富貴習氣,競奢鬥富,爭著比誰的手機更名牌,誰的手錶錢更多,誰的衣服更豪華,誰的車子更花錢多,爭著比奢侈,這就很難有成就了。為什麼?因為人的欲望打開來之後,是沒有止境的。把心思放在這些方面,也就沒有心思去求道了,心就被污染了、就不清淨了,這就不能夠有成就。
還說:「凡人皆有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你看曾國藩他雖然做到了四省的總督,權傾一時,但是他不希望子孫做大官,而是希望他們成為讀書明理的君子。為什麼?因為一個人有福報,他才能夠做大官、發大財。但是修福不修慧,這個弊端就出來了。如果他有福報,但是沒有智慧,他把自己的福報用來作惡,那麼他的福報大,他做的惡事也就更大,那果報就不可思議。你看這有錢的人家他請一個宴席,這個宴席上有那麼多的海鮮,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你說吃了這一頓飯,殺了多少無辜的生命?那沒錢的人,他想請都請不起,他造惡也造不了那麼大。
所以愈是有官、有權勢、有地位、還有金錢的人,愈是需要讀書明理,他就知道把自己的權位還有金錢用在什麼地方。如果用在驕奢淫逸上,那就是富不過三代,甚至富不過兩代。現在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多少富二代、官二代的問題?吸毒、酗酒、好色,都是這個沒有教育的官二代、富二代做出來的。甚至是富不過當代,自己在年輕的時候發財了,少年得志大不幸,因為他沒有明理,就拿著這個錢去做驕奢淫逸的生活,最後這一輩子還沒有過去,就已經沒落了,富不過當代了。所以曾國藩他是真正讀書明理之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夠讀書明理,做不做官、有沒有錢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智慧,能夠明瞭道,按照道去做才能夠趨吉避凶。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
我們看第二十一句:
【所貴於善者。以其有禮義也。所賤於惡者。以其有罪過也。今以所貴者教民。以所賤者教親。不亦悖乎。】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五《昌言》。「悖」就是謬誤、荒謬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尊崇美好的行為,是因為它合乎禮義;厭棄不良的行為,是因為它違背常理。現在用所尊崇的來教化百姓,卻用所厭棄的來教導皇親,不是很反常的嗎?這句話也是意味深長,我們現在讀來也非常地有當代價值,很有針對性。
譬如說,我們古人都倡導五常、五倫,講「仁、義、禮、智、信」,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特別強調倫常之理、尊卑有序、公平合理,這是整個社會所倡導的。但是往往在對自己親戚的時候,就不用這些教導來對待自己親愛的人了,即使是明君也難免有所偏失。
譬如說,你看唐太宗有一個女兒,叫長樂公主。她就是長孫皇后所生的,深受太宗的喜愛。貞觀六年的時候,長樂公主要出嫁。唐太宗要嫁女兒,當然是很高興了,所以他特別下令有司陪送的財禮,要比當年的高祖之女永嘉長公主的嫁妝要高出一倍。
在這個時候,魏徵就上奏了。他怎麼說的呢?他說「以前東漢的明帝準備封賞他的兒子,他怎麼說?他說我的兒子怎麼能跟先帝的兒子得到同樣多的封賞?參照先帝之子的一半去封賞吧。」也就是說他封賞自己的兒子,和他兒子的叔叔們的封賞相比是少一半的。這個是符合尊卑之道的。前史以為美談,就是以前的史家對此大加讚歎,認為明帝他做得很好,很符合尊卑的秩序。魏徵就接著說:「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良以尊於公主也,情雖有殊,義無等別。」他說現在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而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既然在前面多加了一個長字,就說明要比公主的身分尊貴。雖然在感情上不盡相同,皇帝肯定是愛自己的女兒超過愛自己的姐姐,雖然在感情上不盡相同,可是道理卻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如果公主的禮節逾越了長公主,道理上恐怕是不妥的,希望您能夠三思。」所以你看魏徵他進諫也是剛柔相濟,他該柔軟的時候也很柔軟,該剛直的時候也很剛直,「希望您三思」。
太宗聽了之後就非常地贊同,並且把這些話告訴了皇后。那你看皇后要嫁女兒了,突然有人進諫說,要把她女兒的嫁妝砍掉一半,這個皇后怎麼表現的?「后歎曰:嘗聞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長孫皇后她賢德就賢德在這個地方,她不僅沒有生氣,聽完之後還非常讚歎地說:「曾經聽說您對魏徵十分敬重,可是對於其中的道理卻知之甚少,不知道您為什麼對他這麼敬重。現在聽到他進諫的這番話,可見他能夠用道義來抑制帝王的私欲,真是國家的社稷忠臣!」
看這個皇后多麼賢德,她還順著這個話接著把道理再次講清,說明魏徵的勸諫多麼地難得,難能可貴。她怎麼說的呢?她說:「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妻,曲蒙禮敬,情義深重,每將有言,必俟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她說我和您結髮做了夫妻,承蒙陛下的敬重禮待,情深義重,每當有話要說的時候,還要察言觀色,尚且不敢輕易觸怒您的威嚴,何況作為臣下,和陛下您情誼疏遠、禮儀相隔呢?說世間最近的不過夫妻了,你看我和您情深義重,您對我禮敬有加,但是我向您勸諫的時候,還要待您和顏悅色、心情好的時候,才委婉地加以勸說。而魏徵他卻作為臣下,能夠直言進諫,這個太難太難了。
後面她還說:「故韓非謂之說難,東方朔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深所要急,納之則世治,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皇后她也是熟讀聖賢書,她引經據典把勸諫這件事說得就是非常地不容易。譬如說,她說韓非子將此稱為「說難」,就是勸說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東方朔將其稱為「不易」。什麼不易?就是犯顏直諫,給君主提出不同的意見,是不容易的。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忠言逆耳利於行,對於擁有家國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能採納這些忠言,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如果杜絕這些忠言,政局就會混亂不堪。我希望您能夠仔細體會其中的含義,那就是天下的大幸了。」說完之後還沒完,她還怎麼樣呢?她還請求太宗派遣使者帶著五百匹的錦帛饋贈魏徵,對他能夠犯顏直諫大加封賞,大加賞賜。
所以你看,皇后為什麼成為賢德的皇后?確實她有與眾不同之處。她勸諫太宗都是引經據典,熟讀詩書,而且非常地有層次,讓人聽了之後不得不信服。為什麼長孫皇后能夠這樣做呢?她自己尊崇什麼?尊崇倫常有序,也以此來教誡兒女。因為她真正的明理,真正的明白你按著這個道去做,才是於家於國,乃至於自己的兒女都是有益的。
那你還不這樣做,雖然在倡導,但是自己沒有身體力行,說明什麼?說明沒有真正明理。就像我們的師父上人曾經做比喻,說你能夠說、能夠聽了,但是做不到,原因在哪裡?原因還是沒有明理。就像我們的面前放著一塊石頭,還放著一塊金子,我們還要去拿這個石頭,還不願意去拿這個金子。說明我們並沒有認識到金子的價值比石頭重。
我們現在倡導以驕奢淫逸為恥,但是這些倡導的人,並沒有真正的以驕奢淫逸為恥,還過著競奢鬥富的生活,以艱苦樸素為恥,什麼原因?不知道艱苦樸素於己、於自己的家人,是真正有益的,是使我們的家道、家風、家業,代代相傳的法寶。范仲淹他是一個明理之人,諸葛亮是明理之人,所以他們都做到了。范仲淹的家風一直承傳到今天,保持了將近千年而不衰。有人也統計過,到清朝的時候,范家能夠做到部長以上的官員有七十多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成由勤儉敗由奢」,對一個家族而言是如此,對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如此。所以讀書才能真正明理,你真正相信了你才能夠做到。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句話,唐太宗經常引以為鑑,那就是「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唐太宗自己對此深信不疑,正是因為如此,他也不失時機地經常用這句話教導太子。
在《貞觀政要》上記載,唐太宗說:「我聽說古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胎教,我卻沒有時間顧及這些。但是,我總是不失時機地教導太子。自從他被立為太子之後,我總是在生活中給予他適時的引導。」
譬如,太子在吃飯的時候,太宗就問:「你知道飯的道理嗎?」太子說:「不知道。」唐太宗就說:「飯是經過農民辛勤的耕種、收穫才能夠獲得的。要注意使民以時,不奪農時,才能夠經常地吃到這樣的好飯。」
看到太子騎馬的時候,他就問:「你懂得馬的道理嗎?」太子又搖搖頭說:「不知道。」太宗就說:「馬可以幫人做很多的事,幫人勞作、幫人拉車,但是不能夠把馬力用盡,才能夠經常有這樣的馬騎。」
當太子去乘船的時候,唐太宗就問:「你懂得船的道理嗎?」太子又說:「不知道。」太宗說:「君主就好比是船,人民就好像是水,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把這隻船顛覆。你以後要當皇帝了,對於這個道理可不能夠不小心警誡。」
看到太子靠在一棵彎曲的樹上休息,太宗就問:「你懂得這棵樹的道理嗎?」太子又說:「不知道。」太宗就說:「你看這棵樹雖然彎曲了,但是你用墨線來校正它,仍然可以把它當成直木來使用。君主雖然德行不夠,但是只要聽從臣下的勸諫,仍然可以成為聖君。」
唐太宗為什麼這樣經常地引導太子?因為他對這些道理深信不疑,認為按著這個道理去做,才能夠使自己的位置坐穩,使天下太平,他的這個皇位能夠代代相傳。如果自己的理還沒有搞明白,還願意追求奢華的享受,並以此做為人生的目標,以此為樂,那肯定是以這個去教導別人,但是自己做不到。
所以讀書有什麼好處?讀書明理,理得心安,才不會像一般的世間人,那樣忙忙碌碌地去追求,追求大房子、大車子,還有驕奢淫逸的生活。其實忙忙碌碌是一場空,到走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在《周易》上也說:「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如果學習一下《周易》,學習這句教誨,身體力行,很多災禍都可以避免。很多人聽到這裡可能就會問,他說這樣做的話,你看我們不貪、不佔,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利,這還有什麼自由可言?人生還有什麼意思?西方人所倡導的自由,其實是真正的不自由,為什麼說是不自由?因為他們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不能自拔,就像吸毒一樣,愈吸愈上癮。
所以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如如不動。如果你在錢面前不動心,你對金錢就自由了;如果你對色不動心,你在色面前就自由了;如果你對名利不動心,你在名利面前就自由了。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喜歡貪財,那就會有人拿錢來賄賂你,這個錢成為誘餌,你可能就會跳下深淵;有的人喜歡貪色,有人就投其所好,拿美色來誘惑你,你在色面前把持不住,你也會因為色的誘餌而身敗名裂。所以我們看到多少腐敗分子,背後都有女色的原因。
所以什麼是真正的自由?你不貪財,你在財面前自由;你不貪色,你在色面前自由;你不貪名,你就在名面前自由;你不貪房子,你在房子面前自由。如果你的心被這些欲望所左右,有什麼自由可言?
所以儒家經常講「人到無求品自高」。如果你有求,你就會對人低三下四,哪裡有什麼清高可言?所以聖賢君子人,確實都是無求品自高。「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隨緣而已,沒有人用我,我就獨善其身,這也很好。所以有求,就有放不下。
當然,我們看到師父上人他是超越了這個無求的境界,他連「我」都放下了。為什麼這麼說?古人特別講求志氣、講求名節,說「士可殺不可辱」「人窮志不窮」「人窮志不短」,說「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個古人提倡,他有志氣,很高潔。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之後,看到士大夫的這種特點,他把這個「忍」字特意翻譯成「忍辱」,就是對治中國讀書人的這種執著。
師父做到了什麼樣了呢?師父做到了「無我」。像那一天向師父請教,放下什麼最難?修行放下什麼最難?師父告訴我們說,放下「我」最難。師父他就是放下了「我」的人。他不僅僅做到了「人到無求品自高」,他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為了使正法久住,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他不惜放低自己,他去怎麼樣呢?去求別人了解佛法。所以他真正地做到了「無我」,超越了人到無求品自高的這個境界。因為你還有一個品自高,可能還追求一個品,還是有求。沒有我了還有什麼求呢?所以我們看到了師父這種不辭勞苦、忍人之所不能忍、成人之所不能成的境界,特別地佩服,這是真正的菩薩精神。常作眾生不請之友,甚至為了讓眾生了解佛法,能夠出離苦海,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辭勞苦要把佛法介紹給大家。所以這個確實是把自己的清高都放下了,把「我」是真正放下了。
所以把我能夠放下,我貪、我愛、我痴、我慢、我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還有一個我,就會有我要控制、我要佔有、我很得意、我講得很好、我受到尊重、我要講什麼、我認為怎麼怎麼樣。當一個人真正放下我的時候,才能夠看到對方的需要是什麼、眾生的需要是什麼、社會的需要是什麼,而不是執著於我想做什麼、我想講什麼。這個是我們學習這句話的一些心得。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二十二句: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正而後朝廷正。朝廷正而後國家正。國家正而後天下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尚」就是超過、勝過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主樹立品德的根本,沒有比正心更重要的了。心正,然後自身言行就正;身正,然後左右近臣的觀念才正;近臣正,然後朝廷的政治風氣就端正;朝廷正,然後國家的運作就順暢;國家正,然後天下起而歸順效法。
看了這句話,大家可能就想起了《大學》上的幾句話:「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大學》上說:「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這裡邊告訴我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怎麼樣正心?《大學》上這句話給了我們很大的提醒,告訴我們當我們憤怒的時候,心就不端正了。像我們這個水,心就像我們這個水,本來應該是水平如鏡、一塵不染,但是現在起了大風大浪,這個大風大浪就是憤怒的時候,一個人一憤怒,說的話都是很過分的、很偏激的,這個心就不得其正了;有恐懼的時候,心就不能夠端正;有貪圖愛戀的時候,心就不端正了。譬如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個人本來是很醜的一個人,但是在喜歡她的人的眼裡,怎麼看怎麼好看,這就有失公正了。這個心不端正,看問題就歪曲了;有憂愁的時候,心也不得端正。喜怒哀樂愛惡欲,古人稱為七情,它都會使人的心受到種種的影響,使心失去了清淨平等覺,不能夠端正的時候,你這個身就沒有修好。身不能夠修的話,左右的人的需要你看不到,你可能心很善良,想幫助他們,但是你所付出的並不是人家真正需要的。如果再有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的這種喜好,那就更加有失公正,整個國家的公正也就更談不上了。所以你自己修身修好了,左右的人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說文解字》上解釋這個「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
《禮記》上也說,下級服從上級,並不是看他所說的,而是看他所做的,如果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下級、屬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歡的。所以,上級領導的喜好和厭惡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如果做領導的自身端正,他的左右也會端正,左右端正了,朝廷的風氣也會端正。這個國家的治理就會非常地順暢,國泰民安才能夠真正達到。
所以,我們要想世界和諧,構建和諧世界怎麼做呢?就是先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外國人到我們中國來旅遊、來做生意、來辦事,一看中國人之間相處彬彬有禮、互相關愛、和睦相處、友愛相助,那個人情味特別地濃,他們看了就會很羨慕,他們就會起而效法,學習中國的文化。
那想把國家治好,國家又是由各個家庭、單位、企業、學校等等構成的,這些都能夠和睦相處,這個國家才能夠和諧。而要想使家庭、國家、單位、企業、學校都能夠和諧,就是領導者自身要有修身的功夫,這樣的話才能夠達到家族或者單位的和諧。而領導者的修身就是來自於正心。所以修行是修什麼?就是修自己的這一顆心,時時刻刻達到清淨、平等、正覺。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O》,請看第二十句:
【帝王之於親戚。愛雖隆。必示之以威。體雖貴。必禁之以度。】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二十四《後漢書四》。我們首先看一看這句話提出的歷史背景。漢桓帝的弟弟勃海王劉悝存心險惡、行為乖僻、驕橫無禮,常常觸犯法度。當時任北軍中候的史弼就擔心勃海王會犯上作亂,於是就上了一封密奏給皇帝。在這封密奏中這樣寫道:『帝王之於親戚,愛雖隆,必示之以威;體雖貴,必禁之以度。』就是我們今天學的這句話。「隆」就是深厚的意思,「威」就是尊嚴、威嚴,「度」就是法度、規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君王對於親屬,愛護雖然深厚,但一定要有威嚴;親屬的身分雖然尊貴,但一定要用法度來制約。這樣和睦之道才能真正發揚,骨肉之恩才能如願維持。
下邊,史弼還舉了歷史上的一些典故來勸諫皇上。他說:「昔日周襄王放鬆了對甘昭公的管教,孝景皇帝嬌慣梁孝王,結果這兩位弟弟憑藉著皇兄的寵愛,最後傲慢悖逆,致使周室動盪、漢廷事變。我私下裡聽說,勃海王劉悝藉著和皇室是至親的關係,憑著特殊的寵愛,失去了敬奉皇上的禮節,有不守本分的動向。在外聚集了一些違法亂紀的輕浮之人,在內放縱沉溺於美酒音樂,出入無常。他所交接共處的人,都是有口無行,都有口才能言善辯,但是沒有真實的德行。有的是被家庭唾棄的逆子,有的是被朝廷驅逐的臣子,恐怕將來會出現篡位或謀反的事變。但是面對這種狀況,州官卻不敢彈劾,傅相也不能夠匡正輔佐,陛下因為兄弟情深而不忍心加以制止勸阻。恐怕這樣發展下去,為害愈來愈大。啟請皇帝公開臣的奏書,讓百官傳看,下令讓公卿評判裁決勃海王的罪行。待依法定罪之後,再下發詔書予以赦免,以顯示皇帝不忍懲辦兄弟的仁慈之心。這樣做,就既不會有譏諷皇上傷害至親手足的非議,而勃海王也將有福慶繼續享有封國。否則的話,一旦勃海王謀逆,恐怕大獄將興,而辦理逆案的官員就會不絕於路。臣因為過分地憂思憤悶,才冒死上奏此事。」這個密奏上去之後,桓帝還是因為與劉悝是至親兄弟的關係,終於不忍心把這件事交付群臣討論。結果怎麼樣?結果後來劉悝果然犯了謀逆之罪,被貶為癭陶王。
這裡邊的這句話,也讓我們想起了《群書治要.文子》上的一句話:「生而貴者驕,生而富者奢。故富貴不以明道自鑒,而能無為非者寡矣。」一出生就生在有權勢的家庭,一出生就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這樣的子弟如果沒有學道,不能夠以道做為借鑑,能不為非作歹的人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曾國藩在他的家書中就提醒:要看一個家庭、家族能不能夠興旺發達,就看這個家族的子弟三件事情就好了。第一件事,就看這家的子弟早晨幾點鐘起床;第二件事,就看這家的子弟是不是自己的家事自己做;第三件事,就是看這家的子弟是不是讀聖賢書。這幾件事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從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可以看出一家的子弟是克勤克儉、勵精圖治、艱苦奮鬥,還是驕奢淫逸、鋪張浪費。
看早晨幾點鐘起床,為什麼很重要?中國古人認為按著道來生活才是最自然的、最健康的,這個道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而古人看出來了,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而一天的春天是從幾點鐘開始的?這個春天是從三點鐘開始的,三點鐘就是立春了。春天主生發,意思是說春天來了,我們就可以起床活動了。五點鐘是一天的驚蟄,這個驚蟄就是小動物冬眠之後恢復活動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起身鍛鍊鍛鍊身體,一天都會精神飽滿,健康也就有保證。
而中國古代的這些養生術,它都是修行你的內在的方面,以內來帶動外邊的身體,所以它都是內壯法。像西方人他講的拳擊、健美,練的是外在的骨骼肌肉,外面看起來很美、很健壯,但是為了練成這麼好看的肌肉,實際上把身體都損傷了。而太極拳、八段錦等等,這個古代的養生方法,它看起來很柔和、很緩慢,但是強健的是內在的五臟六腑,所以它稱為內壯法。五點鐘起來做一些這個活動,一天都會精神煥發。
六點鐘是一天的春分,也就是春天的一半要過去了。你最遲最遲也不能超過六點鐘起床,否則春天的一半都過去了,你還沒有起來趕上春天的生發季節。春天生的不好,夏天就不會長得很茂盛。夏天就是早晨九點鐘到下午的三點鐘,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都瞌睡,上課睡覺,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該起的時候沒有起,該睡的時候沒有睡。
下午的三點鐘到晚上的九點鐘是一天的秋季,秋天主收,這個時候就不要做激烈的運動。晚上九點鐘到早晨的三點鐘,這是一天的冬季,冬藏,也就是最好的休息時間。特別是晚上的十一點鐘到一點鐘,這是一天的冬季,嚴冬季節,這個時候最好是處於熟睡狀態。所以中國古人按著自然節律來飲食起居,身體健康不得病,這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所以中醫上說:「上醫治未病,不治已病」。但是正因為它有防患於未然的效果,很多人,特別是西方人,他認識不到它的深刻之處。
很多的學生現在也受西方的一些觀念的影響,西方的觀念是什麼?有科學家分析,說有的人屬於貓頭鷹型,有的人是屬於老鼠型,有的人是白天比較適合工作,有的人是晚上特別精神,這個實際上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但是很多的年輕人已經受西方觀念的影響很深了,據說在大學有一個社團,叫「九三學社」。什麼叫九三學社?不是那個民主黨派的名稱,是有一類學生他晚上九點鐘該睡覺了,他很精神,他在學習,在做功課,到早晨三點鐘他才去睡覺,第二天早晨九點以後才起床。所以大地睡的時候,他要去工作,大地醒了的時候,他要去睡覺了,就等於人力和自然界在拔河。這樣的孩子年輕的時候體力很強壯,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到了中年以後,這個身體就出問題了,這都是違反自然之道所導致的。所以早晨幾點鐘起床關係到身體的健康,也可以看出一個人他是發憤圖強還是驕奢淫逸,所以特別地重要。
第二件事,是否自己的家事自己做。曾國藩他做到了四省的總督,相當於四個省的省長,但是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事自己做。為什麼?中國古人說「習勞知感恩」。一個孩子一出生就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他沒有參加過勞動,他不知道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很容易就不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驕奢淫逸。所以一個孩子如果真的去種種菜,去收拾一下屋子,去做一頓飯,他感受到勞動成果來之不易,他才會發自內心地珍惜糧食,不敢浪費。現在的孩子父母給他付出了多少,他都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父母很辛苦,但是他沒有感恩之心,反而認為這都是父母天經地義的事。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做過家事,不知道勞動成果不容易,賺錢很辛苦。
第三件事就是是否讀聖賢書。讀聖賢書特別地重要,我們讀古人所寫的文章,我們看古人的氣概就不同凡響,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們看到這些文章我們就要問了,為什麼古人一出口就是襟懷天下、心繫眾生。而我們現在的年輕人一出口,就是哪一個歌星成名作是什麼,哪一個影星他扮演了什麼角色;怎麼樣追求驕奢淫逸的生活,怎麼樣住大房子、賺更多的錢。為什麼境界差得如此之遠?即使我們看一個高考狀元的作文,裡邊都是怨天尤人。
那我們就要問,為什麼現在人和古代的人心胸差得如此之遠?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現在人和古人所讀的書是不一樣的。古代的人自從宋代以後,凡是要科舉考試、要考取功名都必須熟讀四書五經,那我們想一想四書五經什麼內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君子憂道不憂貧」,都是這樣的教誨,「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你看他一開口就是胸懷天下,所以他受到這樣的薰陶,他怎麼能夠不寫出這樣有氣魄的詩歌、文章?
所以讀聖賢書最重要,特別是我們現在學習《群書治要》,我們愈看古人愈覺得佩服,古人的智慧確實是遠遠地超出我們今人之上。而我們今天社會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其實在歷史上已經遇到了。我們現在所採取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古人已經嘗試過,並且證明是不可取的了。但是我們呢?我們還在作為創新的理論加以學習、加以宣傳,這就是不讀聖賢書之過。
所以中國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為什麼古人三天不讀聖賢書就面目可憎了?我們讀了《群書治要》,我們明白了,因為聖賢書它都是和天道相應的,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所謂的天理都寫在聖賢書之中,譬如《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尚書》上也說「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大學》上也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老子》上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所以你讀了這些書,你自然不敢做壞事。
我們看到像我們黨校的教學內容,如果能夠把傳統文化、聖賢經典的內容做為主導,相信這些領導幹部三個月或者半年出去之後,那就是換了一個人,改頭換面、轉惡為善、轉凡為聖、轉迷為悟,這個效果都能夠達到。你看潮州的謝總用七天的光盤教學,就能夠把一個人從惡人變成善人。那我們想一想,如果三個月、半年的時間都用聖賢教誨來薰陶,還有老師親自來授課、有輔導員來輔導,那這半年的學習效果有多大?它確實能夠起到轉惡為善的作用,學習了之後不敢做壞事。
所以古代的皇帝他想學習的時候,是學什麼?就是請一個通達儒釋道經典的人,給他講一段經書。譬如說,這個人是學《論語》的專家,就請他把《論語》講一講;另一個人是學《周易》的專家,請他講一講《周易》;另一個人是學《道德經》的專家,再請他講一下《道德經》;還有人是學《無量壽經》的專家,再請他講一講《無量壽經》。皇帝對老師很恭敬,帶著文武百官一起來學習,甚至把老師奉為國師,全國上下一看到,立刻就興起了學習聖賢書的風氣。倘若全國上下都像習主席喜歡讀《群書治要》那樣,黨校的教學,國家行政學院的教學,各種幹部培訓的教學,都把《群書治要》做為核心的內容統一學習,大家的思想觀念高度一致,學完之後貪污腐敗的現象就自然化解。腐敗分子也會生起慚愧之心,也不會怨天尤人,知道一切都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的結果。這才是真正解決腐敗問題、化解矛盾和衝突的根本出路。
所以曾國藩先生說的這三件事,我們觀察一個家族的子弟,我們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興衰成敗如何了。
所以我們讀《群書治要》,我們看到在歷史上有很多有道德、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們就是觀察一個人現前的所作所為,一個軍隊現前的風氣,他就能夠判斷出來,這個人以後能不能興旺發達,這個軍隊以後能不能夠打勝仗。結果怎麼樣?結果和他所預言的一模一樣。那是什麼原因?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都讀聖賢書,都知道天道的規律。所以這個天道自然的規律我們掌握了,我們就可以做到趨吉避凶。
曾國藩先生在家書中還寫道,說:「京師子弟之壞,無有不由於驕奢二字者。爾與諸弟其戒之,至囑至囑。」你看他提醒自己的兒女、自己的晚輩說,你看京師的子弟之所以會變壞,都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驕奢兩個字,沒有其他的原因。所以你和各位弟弟一定要警誡,「至囑至囑」,把這兩個字一定要放在心上,做為警誡。
他還說:「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凡是出生於世家的子弟,他吃的、穿的、飲食起居用的,都要與貧寒的讀書人相同,這樣才能夠成大器。如果沾染上富貴習氣,競奢鬥富,爭著比誰的手機更名牌,誰的手錶錢更多,誰的衣服更豪華,誰的車子更花錢多,爭著比奢侈,這就很難有成就了。為什麼?因為人的欲望打開來之後,是沒有止境的。把心思放在這些方面,也就沒有心思去求道了,心就被污染了、就不清淨了,這就不能夠有成就。
還說:「凡人皆有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你看曾國藩他雖然做到了四省的總督,權傾一時,但是他不希望子孫做大官,而是希望他們成為讀書明理的君子。為什麼?因為一個人有福報,他才能夠做大官、發大財。但是修福不修慧,這個弊端就出來了。如果他有福報,但是沒有智慧,他把自己的福報用來作惡,那麼他的福報大,他做的惡事也就更大,那果報就不可思議。你看這有錢的人家他請一個宴席,這個宴席上有那麼多的海鮮,各式各樣的野生動物,你說吃了這一頓飯,殺了多少無辜的生命?那沒錢的人,他想請都請不起,他造惡也造不了那麼大。
所以愈是有官、有權勢、有地位、還有金錢的人,愈是需要讀書明理,他就知道把自己的權位還有金錢用在什麼地方。如果用在驕奢淫逸上,那就是富不過三代,甚至富不過兩代。現在我們的社會出現了多少富二代、官二代的問題?吸毒、酗酒、好色,都是這個沒有教育的官二代、富二代做出來的。甚至是富不過當代,自己在年輕的時候發財了,少年得志大不幸,因為他沒有明理,就拿著這個錢去做驕奢淫逸的生活,最後這一輩子還沒有過去,就已經沒落了,富不過當代了。所以曾國藩他是真正讀書明理之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弟能夠讀書明理,做不做官、有沒有錢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智慧,能夠明瞭道,按照道去做才能夠趨吉避凶。這個是我們講的這一句。
我們看第二十一句:
【所貴於善者。以其有禮義也。所賤於惡者。以其有罪過也。今以所貴者教民。以所賤者教親。不亦悖乎。】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五《昌言》。「悖」就是謬誤、荒謬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尊崇美好的行為,是因為它合乎禮義;厭棄不良的行為,是因為它違背常理。現在用所尊崇的來教化百姓,卻用所厭棄的來教導皇親,不是很反常的嗎?這句話也是意味深長,我們現在讀來也非常地有當代價值,很有針對性。
譬如說,我們古人都倡導五常、五倫,講「仁、義、禮、智、信」,講「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特別強調倫常之理、尊卑有序、公平合理,這是整個社會所倡導的。但是往往在對自己親戚的時候,就不用這些教導來對待自己親愛的人了,即使是明君也難免有所偏失。
譬如說,你看唐太宗有一個女兒,叫長樂公主。她就是長孫皇后所生的,深受太宗的喜愛。貞觀六年的時候,長樂公主要出嫁。唐太宗要嫁女兒,當然是很高興了,所以他特別下令有司陪送的財禮,要比當年的高祖之女永嘉長公主的嫁妝要高出一倍。
在這個時候,魏徵就上奏了。他怎麼說的呢?他說「以前東漢的明帝準備封賞他的兒子,他怎麼說?他說我的兒子怎麼能跟先帝的兒子得到同樣多的封賞?參照先帝之子的一半去封賞吧。」也就是說他封賞自己的兒子,和他兒子的叔叔們的封賞相比是少一半的。這個是符合尊卑之道的。前史以為美談,就是以前的史家對此大加讚歎,認為明帝他做得很好,很符合尊卑的秩序。魏徵就接著說:「天子姊妹為長公主,天子之女為公主,既加長字,良以尊於公主也,情雖有殊,義無等別。」他說現在皇帝的姊妹稱為長公主,而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既然在前面多加了一個長字,就說明要比公主的身分尊貴。雖然在感情上不盡相同,皇帝肯定是愛自己的女兒超過愛自己的姐姐,雖然在感情上不盡相同,可是道理卻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如果公主的禮節逾越了長公主,道理上恐怕是不妥的,希望您能夠三思。」所以你看魏徵他進諫也是剛柔相濟,他該柔軟的時候也很柔軟,該剛直的時候也很剛直,「希望您三思」。
太宗聽了之後就非常地贊同,並且把這些話告訴了皇后。那你看皇后要嫁女兒了,突然有人進諫說,要把她女兒的嫁妝砍掉一半,這個皇后怎麼表現的?「后歎曰:嘗聞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聞其諫,乃能以義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長孫皇后她賢德就賢德在這個地方,她不僅沒有生氣,聽完之後還非常讚歎地說:「曾經聽說您對魏徵十分敬重,可是對於其中的道理卻知之甚少,不知道您為什麼對他這麼敬重。現在聽到他進諫的這番話,可見他能夠用道義來抑制帝王的私欲,真是國家的社稷忠臣!」
看這個皇后多麼賢德,她還順著這個話接著把道理再次講清,說明魏徵的勸諫多麼地難得,難能可貴。她怎麼說的呢?她說:「妾與陛下結髮為夫妻,曲蒙禮敬,情義深重,每將有言,必俟顏色,尚不敢輕犯威嚴,況在臣下,情疏禮隔?」她說我和您結髮做了夫妻,承蒙陛下的敬重禮待,情深義重,每當有話要說的時候,還要察言觀色,尚且不敢輕易觸怒您的威嚴,何況作為臣下,和陛下您情誼疏遠、禮儀相隔呢?說世間最近的不過夫妻了,你看我和您情深義重,您對我禮敬有加,但是我向您勸諫的時候,還要待您和顏悅色、心情好的時候,才委婉地加以勸說。而魏徵他卻作為臣下,能夠直言進諫,這個太難太難了。
後面她還說:「故韓非謂之說難,東方朔稱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於行,有國有家者深所要急,納之則世治,杜之則政亂。誠願陛下詳之,則天下幸甚!」皇后她也是熟讀聖賢書,她引經據典把勸諫這件事說得就是非常地不容易。譬如說,她說韓非子將此稱為「說難」,就是勸說實在是一件很難的事。東方朔將其稱為「不易」。什麼不易?就是犯顏直諫,給君主提出不同的意見,是不容易的。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忠言逆耳利於行,對於擁有家國的人來說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能採納這些忠言,國家就能長治久安,如果杜絕這些忠言,政局就會混亂不堪。我希望您能夠仔細體會其中的含義,那就是天下的大幸了。」說完之後還沒完,她還怎麼樣呢?她還請求太宗派遣使者帶著五百匹的錦帛饋贈魏徵,對他能夠犯顏直諫大加封賞,大加賞賜。
所以你看,皇后為什麼成為賢德的皇后?確實她有與眾不同之處。她勸諫太宗都是引經據典,熟讀詩書,而且非常地有層次,讓人聽了之後不得不信服。為什麼長孫皇后能夠這樣做呢?她自己尊崇什麼?尊崇倫常有序,也以此來教誡兒女。因為她真正的明理,真正的明白你按著這個道去做,才是於家於國,乃至於自己的兒女都是有益的。
那你還不這樣做,雖然在倡導,但是自己沒有身體力行,說明什麼?說明沒有真正明理。就像我們的師父上人曾經做比喻,說你能夠說、能夠聽了,但是做不到,原因在哪裡?原因還是沒有明理。就像我們的面前放著一塊石頭,還放著一塊金子,我們還要去拿這個石頭,還不願意去拿這個金子。說明我們並沒有認識到金子的價值比石頭重。
我們現在倡導以驕奢淫逸為恥,但是這些倡導的人,並沒有真正的以驕奢淫逸為恥,還過著競奢鬥富的生活,以艱苦樸素為恥,什麼原因?不知道艱苦樸素於己、於自己的家人,是真正有益的,是使我們的家道、家風、家業,代代相傳的法寶。范仲淹他是一個明理之人,諸葛亮是明理之人,所以他們都做到了。范仲淹的家風一直承傳到今天,保持了將近千年而不衰。有人也統計過,到清朝的時候,范家能夠做到部長以上的官員有七十多位。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成由勤儉敗由奢」,對一個家族而言是如此,對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如此。所以讀書才能真正明理,你真正相信了你才能夠做到。
在《孔子家語》上也有這樣一句話,唐太宗經常引以為鑑,那就是「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唐太宗自己對此深信不疑,正是因為如此,他也不失時機地經常用這句話教導太子。
在《貞觀政要》上記載,唐太宗說:「我聽說古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胎教,我卻沒有時間顧及這些。但是,我總是不失時機地教導太子。自從他被立為太子之後,我總是在生活中給予他適時的引導。」
譬如,太子在吃飯的時候,太宗就問:「你知道飯的道理嗎?」太子說:「不知道。」唐太宗就說:「飯是經過農民辛勤的耕種、收穫才能夠獲得的。要注意使民以時,不奪農時,才能夠經常地吃到這樣的好飯。」
看到太子騎馬的時候,他就問:「你懂得馬的道理嗎?」太子又搖搖頭說:「不知道。」太宗就說:「馬可以幫人做很多的事,幫人勞作、幫人拉車,但是不能夠把馬力用盡,才能夠經常有這樣的馬騎。」
當太子去乘船的時候,唐太宗就問:「你懂得船的道理嗎?」太子又說:「不知道。」太宗說:「君主就好比是船,人民就好像是水,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把這隻船顛覆。你以後要當皇帝了,對於這個道理可不能夠不小心警誡。」
看到太子靠在一棵彎曲的樹上休息,太宗就問:「你懂得這棵樹的道理嗎?」太子又說:「不知道。」太宗就說:「你看這棵樹雖然彎曲了,但是你用墨線來校正它,仍然可以把它當成直木來使用。君主雖然德行不夠,但是只要聽從臣下的勸諫,仍然可以成為聖君。」
唐太宗為什麼這樣經常地引導太子?因為他對這些道理深信不疑,認為按著這個道理去做,才能夠使自己的位置坐穩,使天下太平,他的這個皇位能夠代代相傳。如果自己的理還沒有搞明白,還願意追求奢華的享受,並以此做為人生的目標,以此為樂,那肯定是以這個去教導別人,但是自己做不到。
所以讀書有什麼好處?讀書明理,理得心安,才不會像一般的世間人,那樣忙忙碌碌地去追求,追求大房子、大車子,還有驕奢淫逸的生活。其實忙忙碌碌是一場空,到走的時候什麼都帶不走。
在《周易》上也說:「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祿。」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如果學習一下《周易》,學習這句教誨,身體力行,很多災禍都可以避免。很多人聽到這裡可能就會問,他說這樣做的話,你看我們不貪、不佔,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利,這還有什麼自由可言?人生還有什麼意思?西方人所倡導的自由,其實是真正的不自由,為什麼說是不自由?因為他們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不能自拔,就像吸毒一樣,愈吸愈上癮。
所以真正的自由,就是能夠控制自己的欲望,面對財色名利的誘惑如如不動。如果你在錢面前不動心,你對金錢就自由了;如果你對色不動心,你在色面前就自由了;如果你對名利不動心,你在名利面前就自由了。這才是真正的自由。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喜歡貪財,那就會有人拿錢來賄賂你,這個錢成為誘餌,你可能就會跳下深淵;有的人喜歡貪色,有人就投其所好,拿美色來誘惑你,你在色面前把持不住,你也會因為色的誘餌而身敗名裂。所以我們看到多少腐敗分子,背後都有女色的原因。
所以什麼是真正的自由?你不貪財,你在財面前自由;你不貪色,你在色面前自由;你不貪名,你就在名面前自由;你不貪房子,你在房子面前自由。如果你的心被這些欲望所左右,有什麼自由可言?
所以儒家經常講「人到無求品自高」。如果你有求,你就會對人低三下四,哪裡有什麼清高可言?所以聖賢君子人,確實都是無求品自高。「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隨緣而已,沒有人用我,我就獨善其身,這也很好。所以有求,就有放不下。
當然,我們看到師父上人他是超越了這個無求的境界,他連「我」都放下了。為什麼這麼說?古人特別講求志氣、講求名節,說「士可殺不可辱」「人窮志不窮」「人窮志不短」,說「廉者不受嗟來之食」。這個古人提倡,他有志氣,很高潔。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之後,看到士大夫的這種特點,他把這個「忍」字特意翻譯成「忍辱」,就是對治中國讀書人的這種執著。
師父做到了什麼樣了呢?師父做到了「無我」。像那一天向師父請教,放下什麼最難?修行放下什麼最難?師父告訴我們說,放下「我」最難。師父他就是放下了「我」的人。他不僅僅做到了「人到無求品自高」,他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為了使正法久住,為了救度苦難的眾生,他不惜放低自己,他去怎麼樣呢?去求別人了解佛法。所以他真正地做到了「無我」,超越了人到無求品自高的這個境界。因為你還有一個品自高,可能還追求一個品,還是有求。沒有我了還有什麼求呢?所以我們看到了師父這種不辭勞苦、忍人之所不能忍、成人之所不能成的境界,特別地佩服,這是真正的菩薩精神。常作眾生不請之友,甚至為了讓眾生了解佛法,能夠出離苦海,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辭勞苦要把佛法介紹給大家。所以這個確實是把自己的清高都放下了,把「我」是真正放下了。
所以把我能夠放下,我貪、我愛、我痴、我慢、我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還有一個我,就會有我要控制、我要佔有、我很得意、我講得很好、我受到尊重、我要講什麼、我認為怎麼怎麼樣。當一個人真正放下我的時候,才能夠看到對方的需要是什麼、眾生的需要是什麼、社會的需要是什麼,而不是執著於我想做什麼、我想講什麼。這個是我們學習這句話的一些心得。
我們再看下一句,第二十二句:
【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正而後朝廷正。朝廷正而後國家正。國家正而後天下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九《傅子》。
「尚」就是超過、勝過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主樹立品德的根本,沒有比正心更重要的了。心正,然後自身言行就正;身正,然後左右近臣的觀念才正;近臣正,然後朝廷的政治風氣就端正;朝廷正,然後國家的運作就順暢;國家正,然後天下起而歸順效法。
看了這句話,大家可能就想起了《大學》上的幾句話:「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大學》上說:「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這裡邊告訴我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怎麼樣正心?《大學》上這句話給了我們很大的提醒,告訴我們當我們憤怒的時候,心就不端正了。像我們這個水,心就像我們這個水,本來應該是水平如鏡、一塵不染,但是現在起了大風大浪,這個大風大浪就是憤怒的時候,一個人一憤怒,說的話都是很過分的、很偏激的,這個心就不得其正了;有恐懼的時候,心就不能夠端正;有貪圖愛戀的時候,心就不端正了。譬如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個人本來是很醜的一個人,但是在喜歡她的人的眼裡,怎麼看怎麼好看,這就有失公正了。這個心不端正,看問題就歪曲了;有憂愁的時候,心也不得端正。喜怒哀樂愛惡欲,古人稱為七情,它都會使人的心受到種種的影響,使心失去了清淨平等覺,不能夠端正的時候,你這個身就沒有修好。身不能夠修的話,左右的人的需要你看不到,你可能心很善良,想幫助他們,但是你所付出的並不是人家真正需要的。如果再有貪財、貪色、貪名、貪利的這種喜好,那就更加有失公正,整個國家的公正也就更談不上了。所以你自己修身修好了,左右的人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說文解字》上解釋這個「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
《禮記》上也說,下級服從上級,並不是看他所說的,而是看他所做的,如果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下級、屬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歡的。所以,上級領導的喜好和厭惡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如果做領導的自身端正,他的左右也會端正,左右端正了,朝廷的風氣也會端正。這個國家的治理就會非常地順暢,國泰民安才能夠真正達到。
所以,我們要想世界和諧,構建和諧世界怎麼做呢?就是先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外國人到我們中國來旅遊、來做生意、來辦事,一看中國人之間相處彬彬有禮、互相關愛、和睦相處、友愛相助,那個人情味特別地濃,他們看了就會很羨慕,他們就會起而效法,學習中國的文化。
那想把國家治好,國家又是由各個家庭、單位、企業、學校等等構成的,這些都能夠和睦相處,這個國家才能夠和諧。而要想使家庭、國家、單位、企業、學校都能夠和諧,就是領導者自身要有修身的功夫,這樣的話才能夠達到家族或者單位的和諧。而領導者的修身就是來自於正心。所以修行是修什麼?就是修自己的這一顆心,時時刻刻達到清淨、平等、正覺。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