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朋友,大家好。請看《群書治要360》第十九條:
【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也。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也。傷其本。則支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言百姓之所法而行。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修此三者。則大化愾於天下。】
這裡邊的『妻子』是指妻子和兒女。『親之支』是指父母的支派。在《禮記》上這個「支」作樹枝的「枝」,就是分枝的意思。意思是說,是父母的分枝。『百姓之象』這個「象」就是效法和仿效的意思。『大化』就是廣遠、深廣的教化。『愾』就是滿的意思。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以往夏商周三代的聖明君主,必定尊重、愛護妻子與兒女,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祭祀祖宗、照顧父母的主婦;兒子是祖先的後代,怎能不尊重呢?所以君主對於妻兒沒有不尊重的。談到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自身是父母衍生的支派,怎能不尊重?不自重,就是傷害父母;傷害父母,就是傷害了根本;傷害了根本,枝幹就隨之枯亡。這三者,也就是自身、妻子、兒女,百姓和君主同樣擁有,自然會效法君主的榜樣。珍重自身推及到珍重百姓;親愛兒女推及到親愛百姓的兒女;尊重妻子推及到尊重百姓的妻子,君王做好這三件事,深遠的教化才能推廣到普天之下。
從這句話中我們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不敬妻子,更沒有歧視婦女。中國人講男女有別,完全是根據天地自然之道來提出的。中國人特別強調「道」,道是什麼?道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況和規律。而古人根據自然的規律來指導人生、治理社會。人生才能幸福,社會才能安定。
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說什麼話了嗎?天並沒有像我這樣用語言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但是我們可以從四季的變化中,從萬物的自然生長中,觀察到一種規律的存在。這個規律是自然而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適用,所以把它稱為「道」。因為它是自然而然的,所以用「天道」來形容。這個「天」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
這個自然而然的道,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一般人沒有注意去觀察,只有聖人把它觀察出來了,記在經典上,我們如果學習經典就是在學習道。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如何趨吉避凶。所以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按著這個道去做,幫助你的人就愈來愈多。反之,幫助你的人愈來愈少,甚至父母親人都離你而去。
古人還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什麼是天?天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按著這種自然而然的規律去處理人際關係,首先要處理好夫妻的關係,那就是「男女有別」。這個「別」字,並不是身分和地位上的差別,而是指男女在職責上有分工。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內」。這種分工完全是根據男女的心理、生理的特點來安排的。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特點,所以承擔不同的責任。特別是在古代屬於農業社會,創造經濟收入、養家糊口,使家人衣食無憂,這個重大的責任主要是由男子來承擔的。這就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接觸的人很多,就可以隨意地尋花問柳、見異思遷。而妻子就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責任,那就要求她自身必須有良好的德行,這樣才能夠言傳身教,把兒女教導好。
所以這裡邊講,古代的聖王一定是敬重他的妻子。為什麼敬重妻子?這裡邊談到,因為她是『親之主也』。什麼叫「親之主也」?也就是她要負責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她是負責著照顧父母雙親,乃至於祖宗、乃至於兒女的生活,所以她的責任無比的重大。所以古人說,娶一個好的太太可以興三代,而娶一個不好的太太也可以敗三代,這絕對不是誇張。
妻子特別受到尊重,為什麼特別受到尊重?你看古代的妻子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什麼都不圖,不圖名、不圖利,一心一意地幫助丈夫事業成功,把這個家照顧好,讓他後顧無憂。所以丈夫對於妻子怎麼能夠不感恩、不敬重?
中國人有句話說:「君子以厚德載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告訴我們,做女子的要效仿大地的德行。大地有什麼德行?首先它很安靜、它很平穩。所以我們看這個「安」字,寫得很有味道,上面是一個寶蓋,代表這個家;下邊是一個「女」字,這個女子在家,這個家就安、就幸福。如果孩子回到家找不到母親,他的心就會很空虛,所以他才會去上網吧、打遊戲,因為他的心靈沒有得到慰藉、沒有寄託。
這個女子她還非常地厚重,很沉穩,特別是她很有德行。就體現在,你把乾淨的東西扔給她,你把骯髒的東西扔給她,她都毫無怨言、一律接受。所以古人也說「地之穢者多生物」,你看那個大地污穢骯髒的地方,往往植物長得卻很茂盛。所以它這種忍辱負重的精神,更值得女子來效仿。那麼既然她對這個家庭有這樣的貢獻,當然受到丈夫的敬重。那換句話說,自己不受到丈夫的敬重,也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自己對這一個家的責任是不是盡到了?
如何敬重妻子?王鳳儀老先生告訴做丈夫的要有做丈夫之道,要做到領妻而不管妻,就是把妻子領在為人處世的大道之上,而不是事事都去管她。管人是地獄,你去管她的話她也會不服從,甚至會逆反。那麼怎麼樣管?怎麼樣領妻呢?就是你自己要走在做人的正道上,自己要立住「三剛」,這個剛是剛強的剛。男子要立住三剛,那就是「性剛無脾氣,心剛無私欲,身剛無嗜好」。
性情剛正體現在什麼?並不是說你脾氣很大,脾氣很大的人被稱為暴夫,很軟弱的人稱為懦夫。丈夫的剛正恰恰能夠體現在他能克制自己的脾氣,不隨意發怒。如果丈夫的脾氣不好,在身邊的妻子、兒女,生活在他的周圍都沒有安全感,都會感覺到很緊張、很有壓力,不願意和他相處。為什麼?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因為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大發雷霆,讓身邊的人戰戰兢兢,時間久了這個神經都很緊張、很有壓力。
「心剛無私欲」就是不能夠娶了媳婦忘了娘,偏愛妻子、兒女而薄待父母,這樣就沒有走在做人的道上了。「身剛無嗜好」,做男子的要修身,首先把自己的不良嗜好去掉,不抽煙、不喝酒,更不能賭博,更不能好色。自己修身修得很好,又能夠創造經濟收入,使家庭生活有保障,還能做到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這樣的話就讓妻子自然而然地佩服,願意聽從你的教導。當然這個教主要是身教勝於言教。所以做丈夫的敬重妻子,就體現在他對妻子很體貼,對妻子對這個家庭的付出非常地感恩,還要讓妻子有安全感、有依靠,生活得很踏實、很幸福。
什麼是幸福?現在人追求幸福,因為方向、手段錯誤,結果愈追求離幸福愈遠了。幸福就是充滿喜悅的生活,它不是說有很多的錢,要有很大的房子,有很豪華的轎車,那個才叫幸福。但是現在很多人因為受到西方錯誤價值觀的影響,有很多錯誤的觀念在流行。譬如說有一個電視台,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欄目請了一位女嘉賓,她說了一句話,現在成為眾多女子幸福的目標,她說了一句什麼話?她說:「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後面笑。」我們想一想,一個人都坐在寶馬車裡哭了,有什麼幸福可言?但是她寧願去追求那一種虛榮,被人羨慕,而不願意去追求那一個踏踏實實的幸福。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很多人雖然付出了很多,很辛苦,但是心靈卻愈來愈空虛,因為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喜悅。
當然做丈夫的還要很浪漫,什麼叫浪漫?中國古人最懂得浪漫,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一個人看到一對年輕的戀人在夕陽下散步,就很羨慕,說有什麼比這更美的嗎?結果旁邊的一個人聽了之後就說,有,是什麼呢?是老夫老妻。你看兩個人恩恩愛愛,互相付出、互相感恩,結果到老的時候還能夠相伴在一起,這個感情愈陳愈香。所以做丈夫的做到這些,才是一個好丈夫。
那麼還要講到敬子,為什麼要敬子?他說,因為這個孩子是「親之支」,是祖宗父母的分支。怎麼樣做才叫敬子?敬子,可不是像現在人這樣,他要什麼就給他滿足什麼。所以有人說現在有很多顛倒的觀念,古代人說孝順父母那叫孝子;現在說孝順兒子、孝順孫子那個叫孝子。更有人說,說有的人他有了兒,自己就成了兒;有了孫兒,自己就成了孫兒。這些話聽起來很諷刺,但是確實成為我們活生生的現實了。怎麼樣敬子,才是真正的愛護孩子?那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他的品質、他的精神,以及他人生的經驗、他創業的教訓能夠傳給子孫,讓這種好的品質、好的德行,好的家風、家道、家業代代相傳,這個才是真正的敬子。
古人給我們總結出很多教子的格言,譬如說,「孝悌為傳家之本,勤儉為持家之本,謹慎為保家之本,和順為齊家之本,詩書為起家之本」。我們現在的人如果多讀一讀這些聖賢書,在教子方面也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你看「孝悌為傳家之本」,現在的孩子為什麼被慣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了?就是因為我們做家長的是「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哪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但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途徑去教導他、引導他,反而是一味地滿足他的欲望,這個恰恰把孩子給害了。所以溺愛的溺字寫得很有味道,它是一個三點水加一個弱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溺愛?就是你把這個孩子愛得能力、身體都很弱了,是肩不能擔、手不能提,上學一個書包還有保姆來代理,沒有自理能力,更沒有任何承擔挫折的能力。而《孟子》上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讓他得到各種各樣的鍛鍊,要讓他身體得到鍛鍊,讓他的心智得到磨鍊,他面對什麼樣的境況都能夠坦然處之,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嬌慣、溺愛的結果,就是身體很弱,能力也很弱,這就叫「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
「勤儉為持家之本」,要從小養成孩子勤儉的習慣。古人說「成由勤儉敗由奢」,曾國藩也說:「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也就是說,你們家再有錢,也抵不上一個敗家子給你破敗,因為他不單吃好的,穿名牌,享受得很奢華,還有很多不良嗜好,喜歡去賭博,喜歡好色,結果再多的家產也可以讓他在很短時間敗散掉。
所以古人告訴我們:「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自己積攢了很多錢,自己辛辛苦苦還捨不得花,想把它留給子孫後代。但是古人提醒我們,說假設你的兒孫他有能力、有德行,他會用自己的德能去創造事業,也能夠掙到錢。但是假設你的兒孫既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他也會把它敗得精光。所以無論你的兒孫有沒有德行、有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對他是百害而無一利。
「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你看,我們讀了聖賢書特別地感嘆,現在孩子教育不好,夫妻不能和睦相處,一個人領導做不好,本來可以平步青雲,但是卻鋃鐺入獄,國家得不到治理,天下不能夠太平,原因在哪裡?原因都是不讀聖賢書所導致的。所以好的聖賢書,如果你能夠認真地去閱讀,汲取很多歷史的經驗教訓,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彎路。但是現在的孩子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喜歡沉迷於網路、手機、電視,放著聖賢書也沒有興趣去讀,當然很多時候也是沒有機緣去讀。
那怎麼辦?還不是沒有辦法,說:「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就是做父母的能夠有德行,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而且做了很多的好事不到處去宣傳,積累下來的陰德庇蔭子孫,能夠承傳千千萬萬這樣長的時間。這個是講勤儉是持家之本,「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
「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我們觀察一個人,他以前都在走上坡路,突然轉折了,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個轉折點何在?什麼時候他認為自己的奮鬥已經差不多了,我可該享受一下人生了,什麼時候他有這種觀念的時候,什麼時候他人生的轉折點就出現了。
「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在《論語》上有一句話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就是我們走到哪裡,哪裡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可是我們現在人還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受嗎?現在的孩子不僅沒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受,還流傳著一句話,說:「感恩同宿舍的人,沒有殺了我。」沒有殺了你就已經要感恩了,你說這個時代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走到哪裡,和人相處了幾天,不到一個星期,就和人起了對立,產生了矛盾?是孔老夫子、聖賢人的話說錯了嗎?孔老夫子的弟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前面還有一個前提,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個人走到哪裡,對每一個人都很恭敬,為人處事沒有過失,而且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為別人著想,他走到哪裡,哪裡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敬而無失,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結果我們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就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的人都要看到他的需要,考慮到他的感受,當眾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如果不出現矛盾、問題,那就不正常了。
所以為什麼大家不喜歡自己?就是因為自己太自以為是,有傲慢心。對於這一點,我自己也體會得很深刻。因為在大學的時候,我在人民大學上學,當時功課非常地好,每一年的獎學金都是一等獎學金。這個一等獎學金就意味著,你一學年下來,所有的考試全都是優秀,如果有一門是良好,那都不是一等獎學金。結果怎麼樣?因為自己成績很好,結果不知不覺就滋長了傲慢之心。走在路上這個頭都是往天上瞅的,旁若無人。而且從那個時候就留下了一個習慣,就是從不給別人主動留聯繫方式。為什麼?因為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需要別人去幫忙的,沒有什麼必要去求別人的,都是別人有需要來找我,來求我,所以從來不主動留自己的聯繫方式給別人。
因為自己很傲慢,成績雖然很好,但是一評三好學生的時候就評不上,沒人投自己的票。當時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我想,都是我成績太好了,他們都嫉妒我,所以才不投自己的票,你不投也就算了,我也不在意,反正我的成績就是比你們好。
這種觀念一直持續到了二OO五、二OO六年左右的時候,我們到廬江去學習,聽蔡老師講《弟子規》,他就講到了這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突然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多年來人際關係不和諧的原因何在了。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之後受益很多,也希望能夠把這些經驗教訓分享出來,讓現在的年輕人少走很多的彎路。這個是講勤儉為持家之本。
下邊講「謹慎為保家之本」。雖然家裡很富裕,地位很高貴,但是為人處事還要很恭敬,很謹慎,這樣才能夠長久地保持富貴而不失。所以《孝經》上說:「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雖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沒有驕慢的表現,即使身處高位,也沒有被顛覆的危險;雖然自己很富裕,但是還很遵守法度、很節儉,一言一行很謹慎,不會背離禮法,這樣的話,雖然很富有,也不會有敗落的危險。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這樣才能使富貴長久的保持不失。我們看了這句話,就想起現在很多的富二代、官二代,教育都出現了問題。教育出現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學聖賢經典。
「和順為齊家之本」,中國古人說「家和萬事興」,你看這個家庭以後能不能興盛發達,就看他們家能不能夠團結、能不能夠和睦相處。同樣我們看一個道場能不能夠興盛,看什麼?就是看這個道場裡邊修學的人能不能夠團結,能不能夠互助。所以老法師近年來多次提倡要修「六和敬」,古人說師徒如父子,同樣的道理,同學呢?同學就像兄弟,所以同學之間能夠和睦相處、互相讚歎、團結互助,這就是孝敬老師,因為這真正的是依教奉行。所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同學不能夠團結,還不能夠和睦,甚至還搬弄是非、兩舌、惡口,這個罪過可就大了。因為你不孝不敬,還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和睦。所以你看一個人真正能夠有孝心,他自然能夠和師兄弟們能夠和睦相處,能夠隨喜讚歎同學的功德。
「詩書為起家之本」,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在古代說沒有問題,現在說有一些問題、有一些流弊,為什麼?因為古人所讀的書是聖賢之書,所以是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聖賢書教導你天道、人道的道理,所以你讀了聖賢書,貴在明理。所以為什麼讀書人受尊重?因為讀書人他明理,理得心安,他時時刻刻都走在道上,不偏離這個道,所以他受人尊重。現在人所讀的書不是聖賢書了,結果學得愈多就愈傲慢;學得愈多,還愈瞧不起父母、老師,這就偏離了道。
我們從這裡也知道了,古人這些教誨,對於我們現代人如何教育兒女,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如何敬?就是要以良好的教誨來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滿足兒女的欲望。正如古人所說的,「慣子如殺子」,「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養了兒子不教育,結果他長大,這個驢的脾氣都不好,頂撞父母、不尊敬父母,甚至還會打爹罵娘,沒有絲毫感恩之心。「養女不教如養豬」,這個女兒只會吃喝享受,也不知道盡自己的本分,到了婆婆家裡,也不知道孝敬公婆,更不知道助夫成德,也不知道教育兒女,自己的責任都沒有盡到,只會吃喝享受,這不就像養豬一樣了嗎?
所以中國古人特別重視繼承人的培養,特別是做為國君而言,對於繼承人的培養是非常地重視。在《漢書》上就記載著這樣一段話,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古人對繼承人的培養是何等的重視。「夏為天子,十有餘世;殷為天子,二十餘世;周為天子,三十餘世;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它說夏朝天子的傳承有十幾世,殷朝天子傳承了二十多世,周朝天子傳承了三十多世,但是到了秦朝,天子傳承到第二世就滅亡了。人性本來都相差不大,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長久,秦朝的君主無道,而突然滅亡呢?這其中的緣故可想而知。什麼緣故?就是教育繼承人的方式不一樣,重視程度不一樣。
古人是怎麼樣教育繼承人的?「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舉以禮:使士負之,有司齊肅端冕,見於天也;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古代的君王,這個太子剛一出生就要用禮來教育他。其實在出生之前,已經很重視胎教了。在出生之後,更要用禮來引導,讓成年男子揹著他,由專門負責禮的官員穿好端服、戴好禮帽帶著太子拜天,行祭天之禮。你看,讓他培養起恭敬之心,畏懼之心。路過宮門的時候,要把太子從背上放下來。宮門就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本來這個太子是在人身上揹著的,但是在路過宮門的時候,就要把他從背上放下來,以示恭敬。路過宗廟的時候,這個宗廟都供著祖先的牌位,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要恭敬地小步快行,這是做孝子的行為規範。你看古人為什麼有恭敬心?這個恭敬心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以從嬰孩時,對太子的教導就已經開始進行了。
下面又舉了一個周成王的例子,「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師,導之教訓。此三公職也。」從前周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請了召公做他的太保,周公做他的太傅,太公(就是姜太公呂尚)做他的太師。這都是全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人來擔任太子的老師。那什麼是「太保」呢?「保,保其身體。」就是保護太子的身體,讓他飲食起居都符合自然規律,講究養生之道。這還不算,還要讓他的言行中規中矩,很有威儀。「傅,傅之德義。」這個太傅的責任就是教導他德義,培養起他高尚的道德品質。「師,導之教訓。」太師就是給他以各種訓誨和教育、引導。這是三公的職責。
不僅僅如此,還有三少。「於是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還為成王設置了三少,就是少保、少傅、少師。他們是幹什麼的?他們是平時日常起居都和太子生活在一起的人。也就是說他們負責把太傅、太師、太保教導太子的事情表演在生活之中,讓太子看到、學到。所以從孩提懂事的時候,三公、三少就為他講明孝、仁、禮、義的道理,用以引導他把這些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遠離惡人,不能夠讓太子看到醜惡的行為。
這還不算,「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因此他所挑選的,都是天下品行端正的人,孝敬父母的、尊敬兄長的、博聞多識的、傳道有方的人來輔佐、保護太子,讓這些人和太子生活、出入在一起。所以太子一生下來,所看的就是正事,聽的就是正言,走的就是正道,前後左右都是正派的人。
「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楚之鄉,不能不楚言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樣太子平日習慣了和正派的人在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為就不能夠不端正,就不會不正派。猶如一個人生長在楚國,就不能不會說楚國的方言一樣。孔子說:少年時養成的品德,就如同天性;養成了習慣,就如同本來具有一樣自然而然,「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所以從這裡我們能夠體會到,古代的君主是多麼重視繼承人的教育和培養。一般的家庭雖然不是這樣的重視,但是也是很重視對兒女的教導。我們現在社會出現了富不過三代、富不過兩代、甚至是富不過當代的現象,原因何在?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拋棄了傳統文化,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所導致的。
後面還講「敬」,最重要的是敬身,也就是敬重、尊重自身。怎麼樣敬重自身?《弟子規》上說「身有傷,貽親憂」,自己身體有損傷,會讓父母、家人擔心,所以首先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讓父母、家人放心。其實最無私無求、最關心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親人,雖然他們可能看不到我們所做的事情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利益,讓我們更關心自己的身體,他不理解我們為什麼不顧身體的疲憊,還到處去弘揚傳統文化。雖然可能不理解,但是你要知道,父母對兒女的關心是發自內心的,是最無私無求的,這一點必須能夠體會。所以你看到父母的一些做法,你才能夠理解。
像在前幾年,傳統文化的學習剛剛興起的時候,各個地方學習《弟子規》。但是很多政府都不了解《弟子規》是什麼,認為這個是封建迷信、是糟粕,還和宗教聯繫在一起,所以很多地方學習傳統文化的團隊想推廣,但是障礙重重,所以特別希望我們到各地去分享學習體會。所以那個時候就非常地辛苦。記得有一次去寶雞講傳統文化,分享學習體會。結果早晨講了一場,下午講了一場,晚上講了一場,這樣連續講了三天。三天之後確實很辛苦,這個身體感覺很疲憊。講的時候不感覺,講完了之後還是有感覺。還有經常出去之後,為了第二天回來不耽誤工作,每一天都是深更半夜回到家裡,回到家的時候都是十二點多了,經常的事。所以我母親說了我幾次,我都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各地的需要太迫切了,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顧及那麼多。
結果我母親看勸說不聽,最後怎麼樣?就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就把我關在門外,不再給我開門了。說以後妳再這麼晚回來,別怪我對妳不客氣。那個時候不能夠體會父母的用心,覺得自己很委屈,你看我在外面已經這麼辛苦了,回到家還不能進門。那個時候就不免對父母有一種怨言。特別是有一次我母親不給我開門,而外面還很冷,我就到地下室去待了兩個小時,地下室還有暖氣。當時不能夠體會父母的存心,是因為她勸說你這麼長時間你不聽,然後她看著又很心疼,她沒有辦法了,才採取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但是我們做兒女的,沒有體會到父母關愛兒女的用心,結果還在心裡起對立,所以矛盾就是愈結愈深了,誤解就是這樣產生的。
所以我們在什麼時候都要相信,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最無私無求的。儘管他的方式可能很極端,但是都是出於一種愛兒女的心。只有這一點你體會到了,那個誤解才能夠消除,才不會再和父母起對立。而你不和父母起對立的時候,你以一顆善心去和人相交往的時候,這種不和任何人起對立的習慣才能夠養成。
所以古人講化解矛盾,化解矛盾要靠真誠心的感化,而不是對立和逆反,那就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而當你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有對立不能化解的時候,彼此之間都很痛苦,是吧?因為本來父母和兒女的心是相通的,但是現在之間有障礙了、有誤解了,彼此之間誰都高興不起來。所以我們學了傳統文化之後其實才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通過感化可以化解很多的矛盾,不總是對立衝突的關係。衝突和對立讓彼此之間都緊張、都有壓力,還都痛苦。所以做兒女的如果能夠深體,深深的體會父母的存心,你就能夠理解他的一些極端的做法,進而能夠感化父母,化解矛盾。
那除了對自己身體要注重保養、注重健康之外,還要怎麼樣?還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讓自己的父母放心。所以《弟子規》上又說「德有傷,貽親羞」,如果我們修身不夠完美,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還有很多的問題,走到哪裡處處成障,那父母也會很擔心。所以一個真正能夠讓父母放心的人,那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為什麼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這個孝子時時刻刻不忘記父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希望能夠讓父母更受尊敬,而不是讓父母蒙羞。所以一個孝敬父母的人,最害怕別人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人很沒有教養」。為什麼?因為這句話不僅僅罵了自己,還侮辱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我們在德行上沒有虧欠,才能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個盡孝才盡得圓滿。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他要敬重自身,那就是自己修身很完美,能夠使自己的江山事業代代相傳。所以在這段話之後,哀公就問孔老夫子:「請問什麼是敬重自身?」孔子怎麼回答的呢?孔子說:「國君發表錯誤的言論,則民眾就會起而說不正當的話;國君如果做了錯誤的事情,民眾也會起而效法做錯誤的事情;國君的言論不可超越政令,行動不可超越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超越政令、規範,老百姓就會恭恭敬敬地聽從您的命令。如果是這樣,那麼就可以說是能夠敬重自身了。能夠敬重自身,那麼就能夠成就雙親的名聲了。」
哀公很好學,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就又問,說:「什麼是成就雙親的名聲?」孔子回答說:「所謂的君子,就是成就了名聲的人。能敬重自身的人,百姓就送給他一個名稱,把他稱為什麼?把他稱為君之子,就是君子的兒子。這樣就使他雙親得到榮顯,使他的雙親成為君子。這就是成就雙親的名聲。」
孔子隨後說道:「治理政事而不能夠愛護民眾,那就不能夠成就自身;不能夠成就自身,就不能夠安穩地擁有自己的國家;不能安穩地擁有自己的國家,就不能樂行天道;不能夠樂行天道,就不能夠成就自身。」
哀公說:「請問什麼是成就自身?」孔子回答說:「使自己無過錯於天下,就稱之為成就自身。無過錯於天下就是你的言行思想都符合於天道,一個君主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成就自身了。」這說明什麼?這個說明君主要成為一個好的君主,敬重自身,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確實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成為大眾效仿的榜樣,言行舉止沒有過錯,都符合於天道。
後面說敬自身,『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修此三者,則大化愾於天下』。「身以及身」,就是你敬重自身,進而推及到敬重他人。一個人只有自愛才能愛人,自尊才能夠尊人。《弟子規》上說,「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你首先先問問自己這件事我希不希望別人這樣對我,如果我不希望別人這樣對我,我就不能夠以這樣的態度方式去對待別人。這句話做到了,很多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敬愛自己的兒子,你才知道敬愛天下人的兒子。為什麼?你疼愛自己的兒子,你也知道天下人的兒子也是父母所生,他們的父母培養他們也是不容易。所以一個真正愛自己兒子的人,而愛自己兒子的國君肯定不會輕易地發動戰爭。你想想看,一發動戰爭,有多少家的兒子要走上戰場,喪失生命。
敬愛自己的妻子,也能敬愛他人的妻子。怎麼敬愛?就是以禮來相待。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被別人欺負,自己也不能夠去欺負別人的妻子。這種推己及人的做法才能夠使自己的心量拓開,進而做到襟懷天下,心繫眾生。當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因果報應的道理,才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什麼?因為你不想做的事,你做給別人了,結果因果也會報到自己的身上。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的人,才能夠做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那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諸位朋友,大家好。請看《群書治要360》第十九條:
【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蓋有道焉。妻也者。親之主也。子也者。親之後也。敢不敬與。是故君子無不敬也。敬也者。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支也。敢不敬與。不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也。傷其本。則支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言百姓之所法而行。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修此三者。則大化愾於天下。】
這裡邊的『妻子』是指妻子和兒女。『親之支』是指父母的支派。在《禮記》上這個「支」作樹枝的「枝」,就是分枝的意思。意思是說,是父母的分枝。『百姓之象』這個「象」就是效法和仿效的意思。『大化』就是廣遠、深廣的教化。『愾』就是滿的意思。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以往夏商周三代的聖明君主,必定尊重、愛護妻子與兒女,這是有道理的。妻子是祭祀祖宗、照顧父母的主婦;兒子是祖先的後代,怎能不尊重呢?所以君主對於妻兒沒有不尊重的。談到尊重,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自身是父母衍生的支派,怎能不尊重?不自重,就是傷害父母;傷害父母,就是傷害了根本;傷害了根本,枝幹就隨之枯亡。這三者,也就是自身、妻子、兒女,百姓和君主同樣擁有,自然會效法君主的榜樣。珍重自身推及到珍重百姓;親愛兒女推及到親愛百姓的兒女;尊重妻子推及到尊重百姓的妻子,君王做好這三件事,深遠的教化才能推廣到普天之下。
從這句話中我們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沒有不敬妻子,更沒有歧視婦女。中國人講男女有別,完全是根據天地自然之道來提出的。中國人特別強調「道」,道是什麼?道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況和規律。而古人根據自然的規律來指導人生、治理社會。人生才能幸福,社會才能安定。
孔老夫子曾經說過:「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說什麼話了嗎?天並沒有像我這樣用語言的方式和大家交流,但是我們可以從四季的變化中,從萬物的自然生長中,觀察到一種規律的存在。這個規律是自然而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古代適用,在今天也適用,所以把它稱為「道」。因為它是自然而然的,所以用「天道」來形容。這個「天」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
這個自然而然的道,滲透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一般人沒有注意去觀察,只有聖人把它觀察出來了,記在經典上,我們如果學習經典就是在學習道。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如何趨吉避凶。所以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按著這個道去做,幫助你的人就愈來愈多。反之,幫助你的人愈來愈少,甚至父母親人都離你而去。
古人還說:「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什麼是天?天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按著這種自然而然的規律去處理人際關係,首先要處理好夫妻的關係,那就是「男女有別」。這個「別」字,並不是身分和地位上的差別,而是指男女在職責上有分工。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內」。這種分工完全是根據男女的心理、生理的特點來安排的。因為他們有不同的特點,所以承擔不同的責任。特別是在古代屬於農業社會,創造經濟收入、養家糊口,使家人衣食無憂,這個重大的責任主要是由男子來承擔的。這就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接觸的人很多,就可以隨意地尋花問柳、見異思遷。而妻子就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責任,那就要求她自身必須有良好的德行,這樣才能夠言傳身教,把兒女教導好。
所以這裡邊講,古代的聖王一定是敬重他的妻子。為什麼敬重妻子?這裡邊談到,因為她是『親之主也』。什麼叫「親之主也」?也就是她要負責祭祀祖先、孝敬公婆、助夫成德、和睦妯娌、教育子女。她是負責著照顧父母雙親,乃至於祖宗、乃至於兒女的生活,所以她的責任無比的重大。所以古人說,娶一個好的太太可以興三代,而娶一個不好的太太也可以敗三代,這絕對不是誇張。
妻子特別受到尊重,為什麼特別受到尊重?你看古代的妻子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什麼都不圖,不圖名、不圖利,一心一意地幫助丈夫事業成功,把這個家照顧好,讓他後顧無憂。所以丈夫對於妻子怎麼能夠不感恩、不敬重?
中國人有句話說:「君子以厚德載物」,「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告訴我們,做女子的要效仿大地的德行。大地有什麼德行?首先它很安靜、它很平穩。所以我們看這個「安」字,寫得很有味道,上面是一個寶蓋,代表這個家;下邊是一個「女」字,這個女子在家,這個家就安、就幸福。如果孩子回到家找不到母親,他的心就會很空虛,所以他才會去上網吧、打遊戲,因為他的心靈沒有得到慰藉、沒有寄託。
這個女子她還非常地厚重,很沉穩,特別是她很有德行。就體現在,你把乾淨的東西扔給她,你把骯髒的東西扔給她,她都毫無怨言、一律接受。所以古人也說「地之穢者多生物」,你看那個大地污穢骯髒的地方,往往植物長得卻很茂盛。所以它這種忍辱負重的精神,更值得女子來效仿。那麼既然她對這個家庭有這樣的貢獻,當然受到丈夫的敬重。那換句話說,自己不受到丈夫的敬重,也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自己對這一個家的責任是不是盡到了?
如何敬重妻子?王鳳儀老先生告訴做丈夫的要有做丈夫之道,要做到領妻而不管妻,就是把妻子領在為人處世的大道之上,而不是事事都去管她。管人是地獄,你去管她的話她也會不服從,甚至會逆反。那麼怎麼樣管?怎麼樣領妻呢?就是你自己要走在做人的正道上,自己要立住「三剛」,這個剛是剛強的剛。男子要立住三剛,那就是「性剛無脾氣,心剛無私欲,身剛無嗜好」。
性情剛正體現在什麼?並不是說你脾氣很大,脾氣很大的人被稱為暴夫,很軟弱的人稱為懦夫。丈夫的剛正恰恰能夠體現在他能克制自己的脾氣,不隨意發怒。如果丈夫的脾氣不好,在身邊的妻子、兒女,生活在他的周圍都沒有安全感,都會感覺到很緊張、很有壓力,不願意和他相處。為什麼?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又因為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大發雷霆,讓身邊的人戰戰兢兢,時間久了這個神經都很緊張、很有壓力。
「心剛無私欲」就是不能夠娶了媳婦忘了娘,偏愛妻子、兒女而薄待父母,這樣就沒有走在做人的道上了。「身剛無嗜好」,做男子的要修身,首先把自己的不良嗜好去掉,不抽煙、不喝酒,更不能賭博,更不能好色。自己修身修得很好,又能夠創造經濟收入,使家庭生活有保障,還能做到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這樣的話就讓妻子自然而然地佩服,願意聽從你的教導。當然這個教主要是身教勝於言教。所以做丈夫的敬重妻子,就體現在他對妻子很體貼,對妻子對這個家庭的付出非常地感恩,還要讓妻子有安全感、有依靠,生活得很踏實、很幸福。
什麼是幸福?現在人追求幸福,因為方向、手段錯誤,結果愈追求離幸福愈遠了。幸福就是充滿喜悅的生活,它不是說有很多的錢,要有很大的房子,有很豪華的轎車,那個才叫幸福。但是現在很多人因為受到西方錯誤價值觀的影響,有很多錯誤的觀念在流行。譬如說有一個電視台,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欄目請了一位女嘉賓,她說了一句話,現在成為眾多女子幸福的目標,她說了一句什麼話?她說:「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後面笑。」我們想一想,一個人都坐在寶馬車裡哭了,有什麼幸福可言?但是她寧願去追求那一種虛榮,被人羨慕,而不願意去追求那一個踏踏實實的幸福。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很多人雖然付出了很多,很辛苦,但是心靈卻愈來愈空虛,因為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喜悅。
當然做丈夫的還要很浪漫,什麼叫浪漫?中國古人最懂得浪漫,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有一個人看到一對年輕的戀人在夕陽下散步,就很羨慕,說有什麼比這更美的嗎?結果旁邊的一個人聽了之後就說,有,是什麼呢?是老夫老妻。你看兩個人恩恩愛愛,互相付出、互相感恩,結果到老的時候還能夠相伴在一起,這個感情愈陳愈香。所以做丈夫的做到這些,才是一個好丈夫。
那麼還要講到敬子,為什麼要敬子?他說,因為這個孩子是「親之支」,是祖宗父母的分支。怎麼樣做才叫敬子?敬子,可不是像現在人這樣,他要什麼就給他滿足什麼。所以有人說現在有很多顛倒的觀念,古代人說孝順父母那叫孝子;現在說孝順兒子、孝順孫子那個叫孝子。更有人說,說有的人他有了兒,自己就成了兒;有了孫兒,自己就成了孫兒。這些話聽起來很諷刺,但是確實成為我們活生生的現實了。怎麼樣敬子,才是真正的愛護孩子?那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他的品質、他的精神,以及他人生的經驗、他創業的教訓能夠傳給子孫,讓這種好的品質、好的德行,好的家風、家道、家業代代相傳,這個才是真正的敬子。
古人給我們總結出很多教子的格言,譬如說,「孝悌為傳家之本,勤儉為持家之本,謹慎為保家之本,和順為齊家之本,詩書為起家之本」。我們現在的人如果多讀一讀這些聖賢書,在教子方面也會少走很多的彎路。
你看「孝悌為傳家之本」,現在的孩子為什麼被慣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了?就是因為我們做家長的是「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哪一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但是沒有用正確的方法途徑去教導他、引導他,反而是一味地滿足他的欲望,這個恰恰把孩子給害了。所以溺愛的溺字寫得很有味道,它是一個三點水加一個弱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溺愛?就是你把這個孩子愛得能力、身體都很弱了,是肩不能擔、手不能提,上學一個書包還有保姆來代理,沒有自理能力,更沒有任何承擔挫折的能力。而《孟子》上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讓他得到各種各樣的鍛鍊,要讓他身體得到鍛鍊,讓他的心智得到磨鍊,他面對什麼樣的境況都能夠坦然處之,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現在的孩子被父母嬌慣、溺愛的結果,就是身體很弱,能力也很弱,這就叫「愛之不以道,適足以害之也」。
「勤儉為持家之本」,要從小養成孩子勤儉的習慣。古人說「成由勤儉敗由奢」,曾國藩也說:「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也就是說,你們家再有錢,也抵不上一個敗家子給你破敗,因為他不單吃好的,穿名牌,享受得很奢華,還有很多不良嗜好,喜歡去賭博,喜歡好色,結果再多的家產也可以讓他在很短時間敗散掉。
所以古人告訴我們:「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自己積攢了很多錢,自己辛辛苦苦還捨不得花,想把它留給子孫後代。但是古人提醒我們,說假設你的兒孫他有能力、有德行,他會用自己的德能去創造事業,也能夠掙到錢。但是假設你的兒孫既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他也會把它敗得精光。所以無論你的兒孫有沒有德行、有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對他是百害而無一利。
「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你看,我們讀了聖賢書特別地感嘆,現在孩子教育不好,夫妻不能和睦相處,一個人領導做不好,本來可以平步青雲,但是卻鋃鐺入獄,國家得不到治理,天下不能夠太平,原因在哪裡?原因都是不讀聖賢書所導致的。所以好的聖賢書,如果你能夠認真地去閱讀,汲取很多歷史的經驗教訓,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彎路。但是現在的孩子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喜歡沉迷於網路、手機、電視,放著聖賢書也沒有興趣去讀,當然很多時候也是沒有機緣去讀。
那怎麼辦?還不是沒有辦法,說:「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就是做父母的能夠有德行,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而且做了很多的好事不到處去宣傳,積累下來的陰德庇蔭子孫,能夠承傳千千萬萬這樣長的時間。這個是講勤儉是持家之本,「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
「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我們觀察一個人,他以前都在走上坡路,突然轉折了,開始走下坡路了,這個轉折點何在?什麼時候他認為自己的奮鬥已經差不多了,我可該享受一下人生了,什麼時候他有這種觀念的時候,什麼時候他人生的轉折點就出現了。
「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在《論語》上有一句話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就是我們走到哪裡,哪裡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可是我們現在人還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受嗎?現在的孩子不僅沒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受,還流傳著一句話,說:「感恩同宿舍的人,沒有殺了我。」沒有殺了你就已經要感恩了,你說這個時代變成什麼樣子了呢?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走到哪裡,和人相處了幾天,不到一個星期,就和人起了對立,產生了矛盾?是孔老夫子、聖賢人的話說錯了嗎?孔老夫子的弟子說這句話的時候,前面還有一個前提,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個人走到哪裡,對每一個人都很恭敬,為人處事沒有過失,而且處處看到對方的需要,為別人著想,他走到哪裡,哪裡才是自己的兄弟姐妹。「敬而無失,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結果我們現在的孩子,在家裡就是小公主、小皇帝,所有的人都要看到他的需要,考慮到他的感受,當眾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走到一起的時候,如果不出現矛盾、問題,那就不正常了。
所以為什麼大家不喜歡自己?就是因為自己太自以為是,有傲慢心。對於這一點,我自己也體會得很深刻。因為在大學的時候,我在人民大學上學,當時功課非常地好,每一年的獎學金都是一等獎學金。這個一等獎學金就意味著,你一學年下來,所有的考試全都是優秀,如果有一門是良好,那都不是一等獎學金。結果怎麼樣?因為自己成績很好,結果不知不覺就滋長了傲慢之心。走在路上這個頭都是往天上瞅的,旁若無人。而且從那個時候就留下了一個習慣,就是從不給別人主動留聯繫方式。為什麼?因為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需要別人去幫忙的,沒有什麼必要去求別人的,都是別人有需要來找我,來求我,所以從來不主動留自己的聯繫方式給別人。
因為自己很傲慢,成績雖然很好,但是一評三好學生的時候就評不上,沒人投自己的票。當時我是怎麼想的呢?當時我想,都是我成績太好了,他們都嫉妒我,所以才不投自己的票,你不投也就算了,我也不在意,反正我的成績就是比你們好。
這種觀念一直持續到了二OO五、二OO六年左右的時候,我們到廬江去學習,聽蔡老師講《弟子規》,他就講到了這句話,說:「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突然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多年來人際關係不和諧的原因何在了。所以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之後受益很多,也希望能夠把這些經驗教訓分享出來,讓現在的年輕人少走很多的彎路。這個是講勤儉為持家之本。
下邊講「謹慎為保家之本」。雖然家裡很富裕,地位很高貴,但是為人處事還要很恭敬,很謹慎,這樣才能夠長久地保持富貴而不失。所以《孝經》上說:「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雖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沒有驕慢的表現,即使身處高位,也沒有被顛覆的危險;雖然自己很富裕,但是還很遵守法度、很節儉,一言一行很謹慎,不會背離禮法,這樣的話,雖然很富有,也不會有敗落的危險。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這樣才能使富貴長久的保持不失。我們看了這句話,就想起現在很多的富二代、官二代,教育都出現了問題。教育出現問題,就是因為沒有學聖賢經典。
「和順為齊家之本」,中國古人說「家和萬事興」,你看這個家庭以後能不能興盛發達,就看他們家能不能夠團結、能不能夠和睦相處。同樣我們看一個道場能不能夠興盛,看什麼?就是看這個道場裡邊修學的人能不能夠團結,能不能夠互助。所以老法師近年來多次提倡要修「六和敬」,古人說師徒如父子,同樣的道理,同學呢?同學就像兄弟,所以同學之間能夠和睦相處、互相讚歎、團結互助,這就是孝敬老師,因為這真正的是依教奉行。所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同學不能夠團結,還不能夠和睦,甚至還搬弄是非、兩舌、惡口,這個罪過可就大了。因為你不孝不敬,還破壞了人與人之間的和睦。所以你看一個人真正能夠有孝心,他自然能夠和師兄弟們能夠和睦相處,能夠隨喜讚歎同學的功德。
「詩書為起家之本」,中國古人有一句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句話在古代說沒有問題,現在說有一些問題、有一些流弊,為什麼?因為古人所讀的書是聖賢之書,所以是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聖賢書教導你天道、人道的道理,所以你讀了聖賢書,貴在明理。所以為什麼讀書人受尊重?因為讀書人他明理,理得心安,他時時刻刻都走在道上,不偏離這個道,所以他受人尊重。現在人所讀的書不是聖賢書了,結果學得愈多就愈傲慢;學得愈多,還愈瞧不起父母、老師,這就偏離了道。
我們從這裡也知道了,古人這些教誨,對於我們現代人如何教育兒女,那都是非常重要的提醒。
如何敬?就是要以良好的教誨來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滿足兒女的欲望。正如古人所說的,「慣子如殺子」,「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養了兒子不教育,結果他長大,這個驢的脾氣都不好,頂撞父母、不尊敬父母,甚至還會打爹罵娘,沒有絲毫感恩之心。「養女不教如養豬」,這個女兒只會吃喝享受,也不知道盡自己的本分,到了婆婆家裡,也不知道孝敬公婆,更不知道助夫成德,也不知道教育兒女,自己的責任都沒有盡到,只會吃喝享受,這不就像養豬一樣了嗎?
所以中國古人特別重視繼承人的培養,特別是做為國君而言,對於繼承人的培養是非常地重視。在《漢書》上就記載著這樣一段話,從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古人對繼承人的培養是何等的重視。「夏為天子,十有餘世;殷為天子,二十餘世;周為天子,三十餘世;秦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遠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長,而秦無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它說夏朝天子的傳承有十幾世,殷朝天子傳承了二十多世,周朝天子傳承了三十多世,但是到了秦朝,天子傳承到第二世就滅亡了。人性本來都相差不大,為什麼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長久,秦朝的君主無道,而突然滅亡呢?這其中的緣故可想而知。什麼緣故?就是教育繼承人的方式不一樣,重視程度不一樣。
古人是怎麼樣教育繼承人的?「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舉以禮:使士負之,有司齊肅端冕,見於天也;過闕則下,過廟則趨,孝子之道也。故自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古代的君王,這個太子剛一出生就要用禮來教育他。其實在出生之前,已經很重視胎教了。在出生之後,更要用禮來引導,讓成年男子揹著他,由專門負責禮的官員穿好端服、戴好禮帽帶著太子拜天,行祭天之禮。你看,讓他培養起恭敬之心,畏懼之心。路過宮門的時候,要把太子從背上放下來。宮門就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本來這個太子是在人身上揹著的,但是在路過宮門的時候,就要把他從背上放下來,以示恭敬。路過宗廟的時候,這個宗廟都供著祖先的牌位,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要恭敬地小步快行,這是做孝子的行為規範。你看古人為什麼有恭敬心?這個恭敬心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所以從嬰孩時,對太子的教導就已經開始進行了。
下面又舉了一個周成王的例子,「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師,導之教訓。此三公職也。」從前周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的時候,就請了召公做他的太保,周公做他的太傅,太公(就是姜太公呂尚)做他的太師。這都是全國最有德行、最有學問的人來擔任太子的老師。那什麼是「太保」呢?「保,保其身體。」就是保護太子的身體,讓他飲食起居都符合自然規律,講究養生之道。這還不算,還要讓他的言行中規中矩,很有威儀。「傅,傅之德義。」這個太傅的責任就是教導他德義,培養起他高尚的道德品質。「師,導之教訓。」太師就是給他以各種訓誨和教育、引導。這是三公的職責。
不僅僅如此,還有三少。「於是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還為成王設置了三少,就是少保、少傅、少師。他們是幹什麼的?他們是平時日常起居都和太子生活在一起的人。也就是說他們負責把太傅、太師、太保教導太子的事情表演在生活之中,讓太子看到、學到。所以從孩提懂事的時候,三公、三少就為他講明孝、仁、禮、義的道理,用以引導他把這些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遠離惡人,不能夠讓太子看到醜惡的行為。
這還不算,「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因此他所挑選的,都是天下品行端正的人,孝敬父母的、尊敬兄長的、博聞多識的、傳道有方的人來輔佐、保護太子,讓這些人和太子生活、出入在一起。所以太子一生下來,所看的就是正事,聽的就是正言,走的就是正道,前後左右都是正派的人。
「夫習與正人居之,不能毋正,猶生長楚之鄉,不能不楚言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樣太子平日習慣了和正派的人在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為就不能夠不端正,就不會不正派。猶如一個人生長在楚國,就不能不會說楚國的方言一樣。孔子說:少年時養成的品德,就如同天性;養成了習慣,就如同本來具有一樣自然而然,「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所以從這裡我們能夠體會到,古代的君主是多麼重視繼承人的教育和培養。一般的家庭雖然不是這樣的重視,但是也是很重視對兒女的教導。我們現在社會出現了富不過三代、富不過兩代、甚至是富不過當代的現象,原因何在?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我們拋棄了傳統文化,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所導致的。
後面還講「敬」,最重要的是敬身,也就是敬重、尊重自身。怎麼樣敬重自身?《弟子規》上說「身有傷,貽親憂」,自己身體有損傷,會讓父母、家人擔心,所以首先要保重好自己的身體,讓父母、家人放心。其實最無私無求、最關心我們的人就是我們的父母、親人,雖然他們可能看不到我們所做的事情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利益,讓我們更關心自己的身體,他不理解我們為什麼不顧身體的疲憊,還到處去弘揚傳統文化。雖然可能不理解,但是你要知道,父母對兒女的關心是發自內心的,是最無私無求的,這一點必須能夠體會。所以你看到父母的一些做法,你才能夠理解。
像在前幾年,傳統文化的學習剛剛興起的時候,各個地方學習《弟子規》。但是很多政府都不了解《弟子規》是什麼,認為這個是封建迷信、是糟粕,還和宗教聯繫在一起,所以很多地方學習傳統文化的團隊想推廣,但是障礙重重,所以特別希望我們到各地去分享學習體會。所以那個時候就非常地辛苦。記得有一次去寶雞講傳統文化,分享學習體會。結果早晨講了一場,下午講了一場,晚上講了一場,這樣連續講了三天。三天之後確實很辛苦,這個身體感覺很疲憊。講的時候不感覺,講完了之後還是有感覺。還有經常出去之後,為了第二天回來不耽誤工作,每一天都是深更半夜回到家裡,回到家的時候都是十二點多了,經常的事。所以我母親說了我幾次,我都沒有放在心上,因為各地的需要太迫切了,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顧及那麼多。
結果我母親看勸說不聽,最後怎麼樣?就採取了極端的方式,就把我關在門外,不再給我開門了。說以後妳再這麼晚回來,別怪我對妳不客氣。那個時候不能夠體會父母的用心,覺得自己很委屈,你看我在外面已經這麼辛苦了,回到家還不能進門。那個時候就不免對父母有一種怨言。特別是有一次我母親不給我開門,而外面還很冷,我就到地下室去待了兩個小時,地下室還有暖氣。當時不能夠體會父母的存心,是因為她勸說你這麼長時間你不聽,然後她看著又很心疼,她沒有辦法了,才採取了這種極端的方式。但是我們做兒女的,沒有體會到父母關愛兒女的用心,結果還在心裡起對立,所以矛盾就是愈結愈深了,誤解就是這樣產生的。
所以我們在什麼時候都要相信,父母對兒女的愛,是最無私無求的。儘管他的方式可能很極端,但是都是出於一種愛兒女的心。只有這一點你體會到了,那個誤解才能夠消除,才不會再和父母起對立。而你不和父母起對立的時候,你以一顆善心去和人相交往的時候,這種不和任何人起對立的習慣才能夠養成。
所以古人講化解矛盾,化解矛盾要靠真誠心的感化,而不是對立和逆反,那就會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而當你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人有對立不能化解的時候,彼此之間都很痛苦,是吧?因為本來父母和兒女的心是相通的,但是現在之間有障礙了、有誤解了,彼此之間誰都高興不起來。所以我們學了傳統文化之後其實才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通過感化可以化解很多的矛盾,不總是對立衝突的關係。衝突和對立讓彼此之間都緊張、都有壓力,還都痛苦。所以做兒女的如果能夠深體,深深的體會父母的存心,你就能夠理解他的一些極端的做法,進而能夠感化父母,化解矛盾。
那除了對自己身體要注重保養、注重健康之外,還要怎麼樣?還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讓自己的父母放心。所以《弟子規》上又說「德有傷,貽親羞」,如果我們修身不夠完美,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還有很多的問題,走到哪裡處處成障,那父母也會很擔心。所以一個真正能夠讓父母放心的人,那幾乎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為什麼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這個孝子時時刻刻不忘記父母,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希望能夠讓父母更受尊敬,而不是讓父母蒙羞。所以一個孝敬父母的人,最害怕別人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人很沒有教養」。為什麼?因為這句話不僅僅罵了自己,還侮辱了自己的父母。所以我們在德行上沒有虧欠,才能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個盡孝才盡得圓滿。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他要敬重自身,那就是自己修身很完美,能夠使自己的江山事業代代相傳。所以在這段話之後,哀公就問孔老夫子:「請問什麼是敬重自身?」孔子怎麼回答的呢?孔子說:「國君發表錯誤的言論,則民眾就會起而說不正當的話;國君如果做了錯誤的事情,民眾也會起而效法做錯誤的事情;國君的言論不可超越政令,行動不可超越規範。自己的言行不超越政令、規範,老百姓就會恭恭敬敬地聽從您的命令。如果是這樣,那麼就可以說是能夠敬重自身了。能夠敬重自身,那麼就能夠成就雙親的名聲了。」
哀公很好學,打破砂鍋問到底,他就又問,說:「什麼是成就雙親的名聲?」孔子回答說:「所謂的君子,就是成就了名聲的人。能敬重自身的人,百姓就送給他一個名稱,把他稱為什麼?把他稱為君之子,就是君子的兒子。這樣就使他雙親得到榮顯,使他的雙親成為君子。這就是成就雙親的名聲。」
孔子隨後說道:「治理政事而不能夠愛護民眾,那就不能夠成就自身;不能夠成就自身,就不能夠安穩地擁有自己的國家;不能安穩地擁有自己的國家,就不能樂行天道;不能夠樂行天道,就不能夠成就自身。」
哀公說:「請問什麼是成就自身?」孔子回答說:「使自己無過錯於天下,就稱之為成就自身。無過錯於天下就是你的言行思想都符合於天道,一個君主能夠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成就自身了。」這說明什麼?這個說明君主要成為一個好的君主,敬重自身,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確實是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成為大眾效仿的榜樣,言行舉止沒有過錯,都符合於天道。
後面說敬自身,『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修此三者,則大化愾於天下』。「身以及身」,就是你敬重自身,進而推及到敬重他人。一個人只有自愛才能愛人,自尊才能夠尊人。《弟子規》上說,「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你首先先問問自己這件事我希不希望別人這樣對我,如果我不希望別人這樣對我,我就不能夠以這樣的態度方式去對待別人。這句話做到了,很多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敬愛自己的兒子,你才知道敬愛天下人的兒子。為什麼?你疼愛自己的兒子,你也知道天下人的兒子也是父母所生,他們的父母培養他們也是不容易。所以一個真正愛自己兒子的人,而愛自己兒子的國君肯定不會輕易地發動戰爭。你想想看,一發動戰爭,有多少家的兒子要走上戰場,喪失生命。
敬愛自己的妻子,也能敬愛他人的妻子。怎麼敬愛?就是以禮來相待。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被別人欺負,自己也不能夠去欺負別人的妻子。這種推己及人的做法才能夠使自己的心量拓開,進而做到襟懷天下,心繫眾生。當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因果報應的道理,才能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為什麼?因為你不想做的事,你做給別人了,結果因果也會報到自己的身上。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的人,才能夠做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那我們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