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我們請看第十七句:
【先民有言。人之所難者二。樂知其惡者難。以惡告人者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六《中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古人曾說,人難以做到的有兩件事:一難是樂於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正;二難是把別人的錯誤指出來,告訴對方。
在《中論》這篇文章中,在裡邊有一段話是關於人如何修養德行的。它說:「人之為德,其猶器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它把人的修養比作為一個器皿,說人修養德行就像用一個器皿裝東西一樣,如果這個器皿是空的,就可以裝入東西;如果這個器皿滿了,就裝不進東西了。就像這個杯子,如果已經盛滿了水,你再往裡邊注水,它就會溢出來。
「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肖也」,所以君子人經常虛懷若谷,態度謙恭,不因為自己有出類拔萃的才能而凌駕於眾人之上。看別人總是覺得很賢德,看自己總是覺得不夠賢德。「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因此,人家願意指正他而不厭其煩,願意教導他而無有疲倦。因為他有這種謙恭好學的態度,人家去教導他,他也能夠接受。
下邊說:「夫才敏過人,未足貴也;博辯過人,未足貴也;勇決過人,未足貴也。」告訴我們一個人才智聰明過人不足為貴,不是最重要的;博敏善辯過人,博識多聞,而且言辭善辯,這也不足為貴;勇敢果斷過人,不足為貴。什麼應該感覺到重要?什麼是君子最可貴的地方?
「君子之所貴者,遷善懼其不及,改惡恐其有餘」,君子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一心向善唯恐不及,改正過惡唯恐有遺漏。正如《論語》上孔老夫子也講,他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對於德行不能修正,學問不能夠講習討論,聽到、看到合義該做的事情,不能立刻遷移到合義的事上,有了過失不能夠改掉,這是我所擔憂的。「是吾憂也」,是因為孔子教導學生,都是期望他們成聖成賢,而成聖成賢必須在這四件事上實實在在地用功,假使學生荒廢了這四件事,那就不能夠成為人才,離聖賢就愈來愈遠了,所以孔子才擔憂。
這也說明聖賢人所擔憂的事和一般人所擔憂的事情不一樣。一般世間人擔憂什麼?擔憂自己錢不夠多,官位不夠高,房子不夠大,車不夠豪華,這是世間人亟亟所追求的。但是聖賢人他最擔憂的事,是自己有過不能改,聽到合義正確的事、該做的事,不能夠去做。
下面說了:「故君子之相求也,非特與善也,將以攻惡也;惡不廢則善不興,自然之道也。」所以君子人尋求交往的,他想交往的朋友,不單單是讚美自己的人,而是能夠幫助自己改掉毛病習氣的人。為什麼?因為惡不除則善難長,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中國古人都讀過聖賢書,對這個道理非常地明瞭,所以對於能夠指正自己過失的人特別感恩、特別珍惜,他們所結交的朋友就是那些肯直言不諱,指正自己缺點和過惡的人,而不是喜歡聽諂媚巴結的話。
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就記載,有一個人叫臧孫,孟孫這個人厭惡臧孫,但是季孫卻很喜歡他。當孟孫死了的時候,臧孫進入靈堂,哭聲非常地悲哀,流了很多眼淚。出來之後他的車夫就對他說:「孟孫在生前非常討厭你,但是你卻哭得如此悲哀,如果喜歡你的季孫死了,你又將會怎樣的哀痛?」臧孫怎麼回答的?臧孫的回答非常有味道,他說:「季孫雖然喜歡我,卻猶如給我增添了疾病;孟孫雖然厭惡我,卻猶如給了我治病的藥石。」後面他做了一個比喻,說使臉色顯得好看的熱症,不如外表不美的石針。一個人發燒的時候,你看臉上發紅,讓你的臉看起來紅撲撲的,看起來很美觀,但是實際上對身體是有損傷的。那不如什麼?不如吃的很苦的藥,看著外表不美的石針,雖然看起來不美觀,但是它可以治病。石針能使我活命,而熱症似乎使臉色看起來很美,但它的危害卻甚多。如今孟孫死了,我的死期便為時不遠了。言外之意是什麼?孟孫過世了,也沒有人時時再指正我的過失了,我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所犯的錯誤一定很多。所以他因為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沒有人指正他的過失而感覺到驚慌。
所以你看古人,他確實做到了《弟子規》上的「聞譽恐,聞過欣」,結果是什麼?「直諒士,漸相親」。那些願意直言不諱地指正你的缺點的人,就被你感召到身邊,成為你的朋友了。我們現在人沒有學過《弟子規》,沒有讀過聖賢書,特別喜歡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是特別喜歡交那些巴結、諂媚、阿諛奉承的朋友,說自己讚歎的話、肯定的話、表揚的話,自己就感覺很好,洋洋得意,久而久之就自以為聖明,而看不到自己有提高的可能了。
後面就說了這句話,說「先民有言,人之所難者二:樂攻其惡者難;以惡告人者難。夫唯君子,然後能為己之所難,能致人之所難也。」這句話聽起來很拗口,意思很好理解,它說古人說過,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有兩點:一就是樂於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二就是把他人的錯誤告知對方。只有成為君子之後,才能既樂於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誤;也能夠使人願意指正自己的錯誤。這個話就是「能為己之所難」,「己之所難」是什麼?就是一般人聽不進自己的錯誤,但是君子人能夠樂於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誤。「致人之所難」,人之所難是什麼?剛才我們講了,就是把別人的錯誤告訴對方。但是君子人,他能夠讓別人願意指正自己的錯誤,願意犯顏直諫。
我們知道在《韓詩外傳》上有一個趙簡子的故事,他可以說就是做到了這兩點:第一樂於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誤;第二還善於讓別人樂於指正自己的缺點。趙簡子有一個臣子叫周舍,在他的門外站了三天三夜,他就派人去問,說:「你有什麼祈求?為什麼在門外站了三天三夜?」周舍回答說,他說:「我別無祈求,就想做一個能夠犯顏直諫的臣子,每一日跟在您的身後,把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特別是您的過失,一一地記錄下來,每一天都有記錄,每個月都有彙集,每一年看一看有什麼效果。」
那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是一個領導者,突然來了一個人,他要幹什麼?每一天跟在我們的身後,把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拿著筆墨紙硯,很小心仔細地記錄下來。一般的領導者是什麼樣的態度?第一就是不敢。為什麼不敢?因為現在的領導者,不像古人對自己的修身非常地嚴格,自己還喜歡去出入一些不良的場所,甚至還是要去接受賄賂,你跟在我身後,怎麼能夠方便呢?第二,現在的領導者希望別人歌功頌德,稱頌自己的政績都來不及,做了一點好事,就希望大肆去宣傳,生怕上面不知道自己。但是現在卻來了一個人,要記錄自己的過失,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所以可能一生氣就把他給轟走了。但是趙簡子沒有這樣做,他怎麼做?他很高興,同意了周舍的請求。從此以後,趙簡子走到哪裡,周舍就跟到哪裡,果然很小心謹慎地把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記了下來,特別是把他的過失記得更詳細。
過了一些時候,周舍過世了,有一次趙簡子和群臣在洪波台飲酒,大家正喝得高興的時候,他卻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諸位大夫一看,不敢再飲酒了,紛紛地離開自己的坐席,向他請教,他們說:「我們知道自己有過失,但是我們確實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還請您明示,不要再哭了。」趙簡子這才止住了哭聲,對大家說:「我以前曾經有一個朋友叫周舍,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說一千張羊羔皮,也不如一片狐腋有價值。一千個唯唯諾諾的臣子,不如一個敢犯顏直諫的臣子對我有幫助。從歷史上看,商紂王的臣子都閉口不言了,所以商朝就滅亡了。而周武王的臣子都可以直接給他提出建議,不同的意見,結果周朝就興盛起來了。但是自從周舍過世之後,我再也沒有聽到自己的過失了,所以我知道自己離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所以我才哭泣。」
我們看了這個故事,就對古代的領導者特別地佩服。第一他知道用什麼樣的人,對自己修行、修身最有幫助,就是用那一個敢指正自己過失的人。你看,你一有過失,別人就告訴你、就提醒你,你馬上就能改正,這對自己是多大的幫助和提升!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如何引導屬下去願意指正自己的過失。所以他確實把這兩難都克服了。
而和趙簡子相似的一個人就是魏文侯了,魏文侯這個人也很可愛,可愛之處就是他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就能夠改正、能夠承認。有一次魏文侯和諸位大夫一起坐著,他就問:「你們看我是什麼樣的君主啊?」群臣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但是翟黃他回答得就很直接,他說:「您並不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就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呢?」翟黃說:「您去征伐中山國,討伐之後沒有把中山封給您的弟弟,而把它封給了您的長子。從這件事上我就知道了,您不是一位仁德的君主。」結果這句話把魏文侯給觸怒了,下令把翟黃逐出了廳堂。
當輪到任座的時候,魏文侯又問他說:「我是什麼樣的君主啊?」任座回答得很巧妙,他說:「您當然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呢?」任座怎麼回答的呢?任座說:「我聽說君主仁慈,他的臣子說話才會很直接,他才敢於犯顏直諫。剛才翟黃的言語非常直截了當,不惜觸犯您的龍顏。從這件事上我就知道了,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也是熟讀聖賢書之人,一聽就知道自己做錯了,仁德的君主他才有犯顏直諫的臣子,那你自己不能容納犯顏直諫的臣子,怎麼能稱得上是仁德的君主?他聽了之後就說:「嗯,說得好!」又把翟黃給召回來了。所以你看古代的這些君主,他熟讀聖賢書,所以即使自己做錯了,一有人在旁邊提醒,他的正念很快就提起來了,這也是很難能可貴的。
後面他還做了一個比喻說:「夫酒食人之所愛也,而人相見莫不進焉;不吝於所愛者,以彼之嗜之也。使嗜忠言甚於酒食,人豈其愛之乎?故忠言之不出,以未有嗜之者也。《詩》云:『匪言不能,胡其畏忌。』」他拿酒食來做比喻,說酒食是人們都喜愛的東西,但人們相見的時候沒有不以酒食來招待的。人們之所以不吝惜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是因為對方也喜愛的緣故。假設人們喜歡忠言勝於喜歡酒食,那麼人們怎麼會吝惜進奉忠言?所以人們之所以不肯把忠言進獻出來,是因為沒有遇上真正喜歡聽取忠言的人罷了。《詩經》中寫道:「匪言不能」,並非我不能進言,「胡其畏忌」,那為什麼還會心裡有所忌諱?為何顧忌心惶惶?還是因為怕人家不能夠接受。你把這個話好心好意地說出來了,為了對方的提升,把他的缺點指出來了,但是讓他心生不快,甚至是心生痛恨,所以他才瞻前顧後不肯把這個話給說出來,不敢犯顏直諫。
這個就是我們講的《群書治要360》的第一部分君道修身的部分。修身首先從戒貪開始,後又講到了懲忿,最後還講到了遷善改過,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修身要從戒除貪、瞋、痴開始。一個人把這些大的煩惱克服了,才可以讓心更加清淨,才能夠克服那些微細的煩惱。
那我們看有一個故事,叫「兩隻狼的交戰」,給我們很大的啟發。一位年邁的北美切羅基人教導孫子們人生的真諦。他說:「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進行著一場鏖戰。鏖戰是在兩隻狼之間展開的,一隻狼是惡的,牠代表了恐懼、生氣、悲傷、悔恨、貪婪、傲慢、自憐、怨恨、自卑、謊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隻狼是善的,牠代表了喜悅、和平、愛、希望、承擔責任、寧靜、謙遜、仁慈、寬容、友誼、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貞。同樣,交戰也發生在你們的內心深處,在所有人的內心深處。」聽完他的話,孩子們默然不語,若有所思。過了片刻,其中一個孩子問:「那麼哪一隻狼能夠獲勝?」飽經世事的老者回答說:「你餵給牠食物的那一隻。」
這個故事非常有啟發意義,告訴我們雖然有很多的習氣、毛病、煩惱,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瞋痴慢疑都非常地嚴重,這個都是習性。那麼能不能夠修正自己?能夠修正自己的祕訣就是長時薰修,長時學習聖賢經典,而且要親師擇友,親近好的老師,選擇好的朋友,自己不知不覺地也就能夠戰勝煩惱習氣。
人對自己的修養、修正錯誤要有信心,信心何在?因為本性本善,那個不善都是習性,都是後天的染污,既然是本性本善,這個習性再嚴重也都能夠改掉。有這一個信心的話,加上長時的薰修,就可以改過遷善、轉凡成聖。
我們再看下面一條,第十八條: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形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呂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子應該怎麼樣行孝。天子真正親愛自己的父母,自然也不敢厭惡別人的父母;真正尊敬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敢輕慢別人的父母。天子竭盡愛敬之心去侍奉父母,將這樣的德行教化推行到百姓身上,全國都能看到德教產生的良好影響,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書‧呂刑篇》裡說:「天子有愛敬父母的善德,天下萬民都會仰賴他,國家便能長治久安。」
中國人自古都是以孝治天下,提倡百善孝為先。但是經過五四運動、十年文革以後,這個孝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誤解,認為提倡孝道是愚忠愚孝,是愚蠢的,不夠先進,沒有西方提倡民主更加地先進。那我們就要問:為什麼百善孝為先?為什麼中國自古以來要提倡孝治天下?
首先我們看一個人為什麼要孝?這個在古代是不成為問題的,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就會受西方的平等自由的思想影響,說「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我們看一個文章,題目叫「哪一個是我」。
那個一進門就喊「肚子餓了,飯怎麼還沒做好」的人是兒女,那個一進門衣服都來不及換就下廚房燒菜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會兒說粥燙了、一會兒嫌菜鹹了的人是兒女,那個哪怕就一點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飪、力爭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個整天抱怨作業多、實在太累的人是兒女,那個累了一整天毫無怨言、洗衣打掃衛生後再陪讀的人是父母。
那個動不動就開口要錢、不給就生氣的人是兒女,那個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卻從不在教育投資上吝嗇的人是父母。
那個記不住家人的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學、朋友聚會的人是兒女,那個記不住自己的生日,可是卻用心為家人準備生日禮物的人是父母。
那個早上賴床還不停抱怨家人叫他的人是兒女,那個深夜入睡、黎明即起準備早點的人是父母。
那個受了一點兒委屈,回家苦水倒個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慰的人是兒女,那個在外面受了再多的氣回家後卻強作歡笑的人是父母。
那個有牢騷就發、有煩惱就怨,把家當作壞情緒「宣泄所」的人是兒女,那個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讓自己不良情緒影響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學業、工作忙為託辭,很少往家裡打電話問候的人是兒女,那個在電話裡噓寒問暖、總為家人牽腸掛肚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開口就將家裡的積蓄「借」走,然後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兒女,那個勞累了一輩子,到老還住在破舊小屋裡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羨慕人家多麼有錢、自己家多麼寒酸的人是兒女,那個退了休還不「安分」,起早摸黑掙錢的人是父母。
那個寧願把大量閒暇時間放在娛樂和朋友聚會,卻不願回家看看的人是兒女,那個只要看到兒女,哪怕就一會兒,都神清氣爽的人是父母。
那個娶了媳婦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兒女,那個為兒女操了一輩子心,老了還幫兒女帶小孩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把家人太當回事的人是兒女,那個從不把自己當回事,卻總以子女為榮、四處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喜歡把愛掛在嘴邊,卻很少付出行動的人是兒女,那個從不把愛說出口,卻將愛播撒於生活每一塊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或許,只有等到兒女也成了父母,父母慢慢變老時,我們才會回憶起生活裡這些點點滴滴,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孝。
我們聽了這個文章,我們能夠體會到父母為兒女的關愛和付出,確實是無私無求、不講條件的。我們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如果他幫你一個小忙,或者他給了你多少錢,你會對他怎麼樣?你會對他感恩戴德。但是我們的父母從小到大為了撫育我們,付出了多少的辛勞、精力、金錢和時間,我們有沒有感恩戴德過?我們都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還經常挑剔父母服務得不到家、想得不周到,所買的東西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愛能夠超過父母對兒女的愛,所以怎麼樣?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這一生有一個重要的處事原則沒有能樹立起來,那就是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這種處事原則沒有樹立,他不會什麼原則都沒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以利害為原則的處事方式。這件事對我有好處,我就會全力以赴;當這件事由利變成害的時候,那對不起,我就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譬如說我們對老師很恭敬,因為老師關係到我們的前途,關係到我們的分數,這個老師又很有名氣,再給我們寫一個推薦信,那我們去找工作也會很方便,但是對父母卻沒有這樣的恭敬。請問,我們是以什麼心在與人相處?我們是以利害之心在與人相處。
當我們的領導下了班之後說:「你今天有沒有事?不要回家了,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客戶去見,你和我去應酬一下。」我們怎麼樣?我們興高采烈、歡天喜地地跟著領導去應酬了。但是,我們的父母說:「我們好幾天、好幾個星期都沒有去超市買東西了,我們家已經缺這個少那個的了,我們能不能一起去商店買一些東西?」我們是怎麼回答的?我們說,我還有這個事那個事一大堆,你就和你那些老朋友一起去吧。請問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在與人處事?是以功利之心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所以在《孝經》上說,一個人不愛他的父母親,去愛別的人,這個是與德行相悖離的;一個人不尊敬他的父母親去尊敬別的人,也是和禮相悖離的。
作為兒女應該怎麼樣盡孝?我們經常聽老法師講,現在的孩子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恭敬了,為什麼老法師還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恭敬心?我們看了《禮記》上《內則》講到一個兒女怎麼樣來侍奉父母,我們就明白為什麼我們沒有恭敬心了。這個《禮記.內則》上說,什麼叫善事父母?首先你的心要在父母身上,要懂得服侍父母。它說:兒女侍奉父母,應該是雞剛剛啼叫,就要起來洗臉漱口,梳頭戴帽,理好飾物,繫好帽纓,穿上端服,這個都是正式上朝的時候的禮服。套好蔽膝,繫上大帶,插上笏板,這個笏板就是古人覲見言事的時候拿的板子,上面可以寫你的諫言。這還不夠,左右兩邊還要佩戴一些東西,什麼東西?可能是父母所需要的東西。然後就去了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靜氣平聲詢問父母需要什麼,就恭敬地送上什麼,和顏悅色地問寒問暖。父母如果有過錯,要心平氣和,低聲勸說,態度很溫柔,顏色很和悅。如果勸說聽不進去,就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順,待父母高興的時候再次勸說;如果父母發怒不高興,甚至打得自己頭破血流,也不敢厭惡埋怨,還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順。
當然我們現代人看了這段話,可能覺得是繁文縟節,現在人都講速度,哪有時間這樣地去照顧父母?古人有一句話叫「欲速則不達」。看了這些,現代人確實覺得有些繁瑣,我自己看了之後也覺得很難做到。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古人的恭敬心,不能夠體會古人這樣做的意味了。有一位朋友他是東北人,到日本去留學,結果就娶了一個日本的太太回來了。這個日本的太太第一次見公婆的時候,第二天早晨起來,他的公公婆婆打開門一看,這個日本的媳婦穿著很正式的和服,臉上化著妝,打扮得非常地精緻,跪在公婆的門外,一看公公婆婆開門出來了,馬上就鞠躬,就說:「爸爸媽媽昨天晚上睡得好嗎?」把這老倆口嚇了一跳,不知道她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有這樣的表現。因為這樣的表現,在我們的中國人生活中見不到了。
中國人的禮沒有保存下來,但是卻被日本人、被韓國人學得淋漓盡致。結果怎麼樣?結果日本被譽為世界上形象最好的民族。請問我們到日本能夠看到兩個人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吵起來,甚至大打出手嗎?在日本有沒有那麼多的人不贍養父母、拋棄父母、打爹罵娘的情況?有沒有兒媳婦和公婆吵架的情況?所以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真正地按著這個禮去做了,這樣的去侍奉父母、公婆,我們社會上還有兒女不贍養父母的情況嗎?還有兒媳婦可以打罵公婆的情況嗎?
所以什麼是繁、什麼是簡我們要搞清楚。你看當兩個人起了爭訟,像兒媳婦把父母告上了法庭,父母把兒媳婦告上法庭的時候,我們要由法官來判這個案子,判了這個案子,還要把他們通過訴訟程序給以調解,還是給以判刑等等。這需要花費多少的時間和精力?人沒有教好、沒有禮,去違法亂紀。你看,恐怖現象現在愈來愈多了,為了抓這個恐怖分子,警察的盒飯都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出動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就是為了抓住這個恐怖分子。那恐怖分子給我們社會造成的威脅有多大?為了去反恐怖主義,我們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又有多少?所以究竟哪一個簡、哪一個繁我們要認真地去搞清楚。
中國古人這個禮教好在哪裡?它通過這些禮的設計,培養了一個人的和順之心,養成了這種和順的態度,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哪有那麼多的訴訟案需要長官來判?省了多少事。所以你看古人當官的人是最清閒的,為什麼最清閒?因為人民都通過禮樂教化,心平氣和,教好了,沒有人整天去告狀,所以當官的非常地清閒,大部分時間都在遊山逛水,寫了很多的詩文留傳給後人。所以禮教培養的是一個人的恭敬之心、和順之心,這個恭敬之心、和順之心培養起來了,家齊、國治、天下平。所以我們不要覺得這是封建的、是落後的,它有很多高明的地方,現在人並沒有體會到,不要妄加批判。
我們看《內則》上說:父母發怒不高興,把自己打得頭破血流,他也不能夠厭惡、埋怨。《弟子規》上說「撻無怨」。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態度?這個態度培養了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和人發生對立的心,他連對立的心都不會起來,怎麼會和人去衝突打仗又產生矛盾呢?所以家庭教育確實是教育的開始,從對父母的態度上,不和任何人對立,這個心就培養出來了。這個心和道是不是相應的?中國古人絕對是開悟之人,體會到宇宙人生的大道,宇宙人生的大道是什麼?就是人和我是一體的。我們從這個「孝」字上就可以看到,「孝」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看到這個字就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現在人學西方文化學的是一種對立的觀念。兒女和父母有代溝,為什麼會有代溝?就是因為自己沒有盡心盡力地去和父母溝通,耐心不夠才會有代溝。換句話說,就是自己為人子之道沒有盡好,自己的德行修養得不夠,所以才會和父母有代溝,和父母還對立、還逆反。打開中國的歷史,幾千年沒有看到孩子有逆反現象。結果好了,我們學西方文化學了幾百年,現在的孩子教不好了,這就是我們學習西方文化最大的一個變化。
你看《弟子規》上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兒女對父母很恭敬、很有禮貌,這個才是正常的。但是我們學西方文化學了幾百年之後,結果是什麼樣的?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你在叫孩子的時候,已經叫他不動了。譬如說你叫你家孩子,「小明」,他是怎麼表現的?他是聽如未聽,聞如未聞。好像沒有那一回事,大不了漫不經心地回答你一句:「幹嘛?你沒看著我忙著呢嗎?」大家認為這才是正常的。如果有一個孩子,無論他父母叫他,他在幹什麼,馬上放下手邊的工作,恭恭敬敬地跑到父母的面前,甚至還鞠一個躬說:「請問爸爸媽媽有什麼事嗎?」大家會覺得這個孩子好像教呆了,變得這麼古板。這叫什麼?這就叫積非成是,把錯誤的積累多了,大家認為是正常的;而孩子對父母很恭敬、很有禮貌,反而覺得是不正常的了。所以現在社會積非成是的事情很多,做很正常的事,人家往往笑話你,說你那個不正確。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就是從對父母的態度上培養了一個人對任何人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
而古人他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體的關係,不是對立的關係。所以怎麼樣?他解決矛盾、解決衝突、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靠真誠心的感化,而不是靠對立。這個一體的關係,用佛教的言語來說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你看,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豎窮三際」。中國從橫的方面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個友悌之心推廣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把它推而廣之,那不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嗎?所以從孝入手可以讓人明瞭心性。這個無量光、無量壽從孝字就能夠理解了,就能夠達到了。所以中國人講孝道確實是非常有智慧的表現,那不是封建落後的愚忠、愚孝。
我們看大舜之所以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這個很有味道。大舜的後母、他的弟弟是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但是大舜怎麼做的?他沒有懷恨在心,想著去打擊報復後母,即使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原野上去號泣,為什麼號泣?覺得自己做得不夠,還沒有能夠承擔、盡到兒女的責任,沒有能夠感化後母。結果怎麼樣?這種真誠之心至誠感通,最終感化了堯帝,感化了天下的百姓,也感化了他的後母。
這個故事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告訴我們仁愛之心,這個「仁」字从人从二,告訴我們什麼?我和人是一體的。如果有「兩個」這個觀念,其實仁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古人經常講一體之仁。既然我們是一體的關係,我們就不能夠以對立的、逆反的、衝突的心去解決問題,這個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它是和心性相背離的。只有用真誠心的感化,才能夠化解衝突、達到和平。所以從這裡我們也理解,為什麼湯恩比先生他研究了世界各個國家的文明歷史,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為什麼?因為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都是聖賢之道,都是明心見性的人提出來的,他講的這些方法、道理、理論,都是符合道的,都是和心性相應的。按著這個方法才真正能夠解決問題、化解衝突。
天子的孝為什麼這麼重要?這個教怎麼樣才能教有效果?我們看現在的社會也很提倡道德教育,譬如說學習雷鋒,結果什麼現象出現了?「雷鋒三月來四月走」,三月提倡學雷鋒,不提倡學雷鋒了,四月份以後就沒有學雷鋒的行為出現了。這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雷鋒精神代表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像一個道德大廈的第五層、第六層一樣,但是我們連根基都沒有,孝親尊師都沒有做到,我們就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道德大廈就像空中樓閣一樣,它沒有根。而我們很多人在進行道德教育的時候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誰需要教育?那都是老百姓需要教育,領導就不需要教育了。而在《說文解字》上把這個「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上面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效仿,那才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上,國家最高的上、最高的領導那就是天子。所以天子行孝,他能夠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才能夠上行而下效,帶動整個社會孝親、友悌、尊師的風氣,所以天子行孝就特別地重要了。
那我們看到習主席在他的辦公室放著幾個照片,放的是什麼照片?是他推著輪椅,推著父親和母親家人一起去散步的照片。為什麼要把這個照片放在辦公室裡?說明主席他心裡有父母,他覺得照顧父母、孝敬父母是做兒女最重要的職責之一。那麼全國百姓看到習主席這樣的風範,也自然會想到向他學習,要孝敬父母。能夠把孝敬父母的這個心推而廣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天下才能夠治理好。
所以我們的愛敬之心從哪裡培養起來的?其實就是從對父母有愛、有敬培養起來的。所以這裡邊說,這一句話就給我們指出了關鍵,它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一個人真正地愛敬自己的父母,這種愛敬之心培養起來了,他看到所有的老年人,都會像愛敬自己的父母那樣去關心、去尊敬。一個人真正地對父母很恭敬,他也不敢對其他的人產生傲慢之心。換句話說,當我們這個愛敬之心沒有生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厭惡人之心,取而代之的是傲慢之心的時候,根本原因在哪裡?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對父母沒有培養起這種恭敬和愛慕之心、愛戴之心。所以古人說「孝心一開,百善皆開」。一個人對父母有了這種愛敬之心,這些其他的品質也都相應地培養起來了。
特別是養父母不僅僅是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養父母之志重要的就是能夠把父母的精神品質傳承下來,而且要滿足父母的期望。父母培養我們一次,不是希望我們在他面前端茶倒水伺候他,而是希望我們對國家、對人民有所貢獻,成為一個對民族有益的人,能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我們時時以這樣的精神鼓勵自己,在德行上、學業上有所進步,做一個真正有利於國家、社會、人民的人,這就是在養父母之志。所以孝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個是絕對正確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我們請看第十七句:
【先民有言。人之所難者二。樂知其惡者難。以惡告人者難。】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四十六《中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古人曾說,人難以做到的有兩件事:一難是樂於別人指出自己的缺點,並加以改正;二難是把別人的錯誤指出來,告訴對方。
在《中論》這篇文章中,在裡邊有一段話是關於人如何修養德行的。它說:「人之為德,其猶器歟!器虛則物注,滿則止焉。」它把人的修養比作為一個器皿,說人修養德行就像用一個器皿裝東西一樣,如果這個器皿是空的,就可以裝入東西;如果這個器皿滿了,就裝不進東西了。就像這個杯子,如果已經盛滿了水,你再往裡邊注水,它就會溢出來。
「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肖也」,所以君子人經常虛懷若谷,態度謙恭,不因為自己有出類拔萃的才能而凌駕於眾人之上。看別人總是覺得很賢德,看自己總是覺得不夠賢德。「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因此,人家願意指正他而不厭其煩,願意教導他而無有疲倦。因為他有這種謙恭好學的態度,人家去教導他,他也能夠接受。
下邊說:「夫才敏過人,未足貴也;博辯過人,未足貴也;勇決過人,未足貴也。」告訴我們一個人才智聰明過人不足為貴,不是最重要的;博敏善辯過人,博識多聞,而且言辭善辯,這也不足為貴;勇敢果斷過人,不足為貴。什麼應該感覺到重要?什麼是君子最可貴的地方?
「君子之所貴者,遷善懼其不及,改惡恐其有餘」,君子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一心向善唯恐不及,改正過惡唯恐有遺漏。正如《論語》上孔老夫子也講,他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對於德行不能修正,學問不能夠講習討論,聽到、看到合義該做的事情,不能立刻遷移到合義的事上,有了過失不能夠改掉,這是我所擔憂的。「是吾憂也」,是因為孔子教導學生,都是期望他們成聖成賢,而成聖成賢必須在這四件事上實實在在地用功,假使學生荒廢了這四件事,那就不能夠成為人才,離聖賢就愈來愈遠了,所以孔子才擔憂。
這也說明聖賢人所擔憂的事和一般人所擔憂的事情不一樣。一般世間人擔憂什麼?擔憂自己錢不夠多,官位不夠高,房子不夠大,車不夠豪華,這是世間人亟亟所追求的。但是聖賢人他最擔憂的事,是自己有過不能改,聽到合義正確的事、該做的事,不能夠去做。
下面說了:「故君子之相求也,非特與善也,將以攻惡也;惡不廢則善不興,自然之道也。」所以君子人尋求交往的,他想交往的朋友,不單單是讚美自己的人,而是能夠幫助自己改掉毛病習氣的人。為什麼?因為惡不除則善難長,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中國古人都讀過聖賢書,對這個道理非常地明瞭,所以對於能夠指正自己過失的人特別感恩、特別珍惜,他們所結交的朋友就是那些肯直言不諱,指正自己缺點和過惡的人,而不是喜歡聽諂媚巴結的話。
在《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就記載,有一個人叫臧孫,孟孫這個人厭惡臧孫,但是季孫卻很喜歡他。當孟孫死了的時候,臧孫進入靈堂,哭聲非常地悲哀,流了很多眼淚。出來之後他的車夫就對他說:「孟孫在生前非常討厭你,但是你卻哭得如此悲哀,如果喜歡你的季孫死了,你又將會怎樣的哀痛?」臧孫怎麼回答的?臧孫的回答非常有味道,他說:「季孫雖然喜歡我,卻猶如給我增添了疾病;孟孫雖然厭惡我,卻猶如給了我治病的藥石。」後面他做了一個比喻,說使臉色顯得好看的熱症,不如外表不美的石針。一個人發燒的時候,你看臉上發紅,讓你的臉看起來紅撲撲的,看起來很美觀,但是實際上對身體是有損傷的。那不如什麼?不如吃的很苦的藥,看著外表不美的石針,雖然看起來不美觀,但是它可以治病。石針能使我活命,而熱症似乎使臉色看起來很美,但它的危害卻甚多。如今孟孫死了,我的死期便為時不遠了。言外之意是什麼?孟孫過世了,也沒有人時時再指正我的過失了,我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所犯的錯誤一定很多。所以他因為看不到自己的過失,沒有人指正他的過失而感覺到驚慌。
所以你看古人,他確實做到了《弟子規》上的「聞譽恐,聞過欣」,結果是什麼?「直諒士,漸相親」。那些願意直言不諱地指正你的缺點的人,就被你感召到身邊,成為你的朋友了。我們現在人沒有學過《弟子規》,沒有讀過聖賢書,特別喜歡交什麼樣的朋友?就是特別喜歡交那些巴結、諂媚、阿諛奉承的朋友,說自己讚歎的話、肯定的話、表揚的話,自己就感覺很好,洋洋得意,久而久之就自以為聖明,而看不到自己有提高的可能了。
後面就說了這句話,說「先民有言,人之所難者二:樂攻其惡者難;以惡告人者難。夫唯君子,然後能為己之所難,能致人之所難也。」這句話聽起來很拗口,意思很好理解,它說古人說過,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有兩點:一就是樂於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二就是把他人的錯誤告知對方。只有成為君子之後,才能既樂於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誤;也能夠使人願意指正自己的錯誤。這個話就是「能為己之所難」,「己之所難」是什麼?就是一般人聽不進自己的錯誤,但是君子人能夠樂於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誤。「致人之所難」,人之所難是什麼?剛才我們講了,就是把別人的錯誤告訴對方。但是君子人,他能夠讓別人願意指正自己的錯誤,願意犯顏直諫。
我們知道在《韓詩外傳》上有一個趙簡子的故事,他可以說就是做到了這兩點:第一樂於別人指正自己的錯誤;第二還善於讓別人樂於指正自己的缺點。趙簡子有一個臣子叫周舍,在他的門外站了三天三夜,他就派人去問,說:「你有什麼祈求?為什麼在門外站了三天三夜?」周舍回答說,他說:「我別無祈求,就想做一個能夠犯顏直諫的臣子,每一日跟在您的身後,把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特別是您的過失,一一地記錄下來,每一天都有記錄,每個月都有彙集,每一年看一看有什麼效果。」
那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是一個領導者,突然來了一個人,他要幹什麼?每一天跟在我們的身後,把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拿著筆墨紙硯,很小心仔細地記錄下來。一般的領導者是什麼樣的態度?第一就是不敢。為什麼不敢?因為現在的領導者,不像古人對自己的修身非常地嚴格,自己還喜歡去出入一些不良的場所,甚至還是要去接受賄賂,你跟在我身後,怎麼能夠方便呢?第二,現在的領導者希望別人歌功頌德,稱頌自己的政績都來不及,做了一點好事,就希望大肆去宣傳,生怕上面不知道自己。但是現在卻來了一個人,要記錄自己的過失,這不是沒事找事嗎?所以可能一生氣就把他給轟走了。但是趙簡子沒有這樣做,他怎麼做?他很高興,同意了周舍的請求。從此以後,趙簡子走到哪裡,周舍就跟到哪裡,果然很小心謹慎地把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記了下來,特別是把他的過失記得更詳細。
過了一些時候,周舍過世了,有一次趙簡子和群臣在洪波台飲酒,大家正喝得高興的時候,他卻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諸位大夫一看,不敢再飲酒了,紛紛地離開自己的坐席,向他請教,他們說:「我們知道自己有過失,但是我們確實不知道自己錯在何處,還請您明示,不要再哭了。」趙簡子這才止住了哭聲,對大家說:「我以前曾經有一個朋友叫周舍,給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說一千張羊羔皮,也不如一片狐腋有價值。一千個唯唯諾諾的臣子,不如一個敢犯顏直諫的臣子對我有幫助。從歷史上看,商紂王的臣子都閉口不言了,所以商朝就滅亡了。而周武王的臣子都可以直接給他提出建議,不同的意見,結果周朝就興盛起來了。但是自從周舍過世之後,我再也沒有聽到自己的過失了,所以我知道自己離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所以我才哭泣。」
我們看了這個故事,就對古代的領導者特別地佩服。第一他知道用什麼樣的人,對自己修行、修身最有幫助,就是用那一個敢指正自己過失的人。你看,你一有過失,別人就告訴你、就提醒你,你馬上就能改正,這對自己是多大的幫助和提升!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如何引導屬下去願意指正自己的過失。所以他確實把這兩難都克服了。
而和趙簡子相似的一個人就是魏文侯了,魏文侯這個人也很可愛,可愛之處就是他知道自己錯了,馬上就能夠改正、能夠承認。有一次魏文侯和諸位大夫一起坐著,他就問:「你們看我是什麼樣的君主啊?」群臣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但是翟黃他回答得就很直接,他說:「您並不是仁德的君主。」魏文侯就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呢?」翟黃說:「您去征伐中山國,討伐之後沒有把中山封給您的弟弟,而把它封給了您的長子。從這件事上我就知道了,您不是一位仁德的君主。」結果這句話把魏文侯給觸怒了,下令把翟黃逐出了廳堂。
當輪到任座的時候,魏文侯又問他說:「我是什麼樣的君主啊?」任座回答得很巧妙,他說:「您當然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呢?」任座怎麼回答的呢?任座說:「我聽說君主仁慈,他的臣子說話才會很直接,他才敢於犯顏直諫。剛才翟黃的言語非常直截了當,不惜觸犯您的龍顏。從這件事上我就知道了,您是一位仁德的君主。」魏文侯也是熟讀聖賢書之人,一聽就知道自己做錯了,仁德的君主他才有犯顏直諫的臣子,那你自己不能容納犯顏直諫的臣子,怎麼能稱得上是仁德的君主?他聽了之後就說:「嗯,說得好!」又把翟黃給召回來了。所以你看古代的這些君主,他熟讀聖賢書,所以即使自己做錯了,一有人在旁邊提醒,他的正念很快就提起來了,這也是很難能可貴的。
後面他還做了一個比喻說:「夫酒食人之所愛也,而人相見莫不進焉;不吝於所愛者,以彼之嗜之也。使嗜忠言甚於酒食,人豈其愛之乎?故忠言之不出,以未有嗜之者也。《詩》云:『匪言不能,胡其畏忌。』」他拿酒食來做比喻,說酒食是人們都喜愛的東西,但人們相見的時候沒有不以酒食來招待的。人們之所以不吝惜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是因為對方也喜愛的緣故。假設人們喜歡忠言勝於喜歡酒食,那麼人們怎麼會吝惜進奉忠言?所以人們之所以不肯把忠言進獻出來,是因為沒有遇上真正喜歡聽取忠言的人罷了。《詩經》中寫道:「匪言不能」,並非我不能進言,「胡其畏忌」,那為什麼還會心裡有所忌諱?為何顧忌心惶惶?還是因為怕人家不能夠接受。你把這個話好心好意地說出來了,為了對方的提升,把他的缺點指出來了,但是讓他心生不快,甚至是心生痛恨,所以他才瞻前顧後不肯把這個話給說出來,不敢犯顏直諫。
這個就是我們講的《群書治要360》的第一部分君道修身的部分。修身首先從戒貪開始,後又講到了懲忿,最後還講到了遷善改過,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修身要從戒除貪、瞋、痴開始。一個人把這些大的煩惱克服了,才可以讓心更加清淨,才能夠克服那些微細的煩惱。
那我們看有一個故事,叫「兩隻狼的交戰」,給我們很大的啟發。一位年邁的北美切羅基人教導孫子們人生的真諦。他說:「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進行著一場鏖戰。鏖戰是在兩隻狼之間展開的,一隻狼是惡的,牠代表了恐懼、生氣、悲傷、悔恨、貪婪、傲慢、自憐、怨恨、自卑、謊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隻狼是善的,牠代表了喜悅、和平、愛、希望、承擔責任、寧靜、謙遜、仁慈、寬容、友誼、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貞。同樣,交戰也發生在你們的內心深處,在所有人的內心深處。」聽完他的話,孩子們默然不語,若有所思。過了片刻,其中一個孩子問:「那麼哪一隻狼能夠獲勝?」飽經世事的老者回答說:「你餵給牠食物的那一隻。」
這個故事非常有啟發意義,告訴我們雖然有很多的習氣、毛病、煩惱,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瞋痴慢疑都非常地嚴重,這個都是習性。那麼能不能夠修正自己?能夠修正自己的祕訣就是長時薰修,長時學習聖賢經典,而且要親師擇友,親近好的老師,選擇好的朋友,自己不知不覺地也就能夠戰勝煩惱習氣。
人對自己的修養、修正錯誤要有信心,信心何在?因為本性本善,那個不善都是習性,都是後天的染污,既然是本性本善,這個習性再嚴重也都能夠改掉。有這一個信心的話,加上長時的薰修,就可以改過遷善、轉凡成聖。
我們再看下面一條,第十八條: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形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呂刑》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九《孝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子應該怎麼樣行孝。天子真正親愛自己的父母,自然也不敢厭惡別人的父母;真正尊敬自己的父母,也就不敢輕慢別人的父母。天子竭盡愛敬之心去侍奉父母,將這樣的德行教化推行到百姓身上,全國都能看到德教產生的良好影響,這就是天子的孝道!《尚書‧呂刑篇》裡說:「天子有愛敬父母的善德,天下萬民都會仰賴他,國家便能長治久安。」
中國人自古都是以孝治天下,提倡百善孝為先。但是經過五四運動、十年文革以後,這個孝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誤解,認為提倡孝道是愚忠愚孝,是愚蠢的,不夠先進,沒有西方提倡民主更加地先進。那我們就要問:為什麼百善孝為先?為什麼中國自古以來要提倡孝治天下?
首先我們看一個人為什麼要孝?這個在古代是不成為問題的,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就會受西方的平等自由的思想影響,說「我為什麼要孝敬父母?」我們看一個文章,題目叫「哪一個是我」。
那個一進門就喊「肚子餓了,飯怎麼還沒做好」的人是兒女,那個一進門衣服都來不及換就下廚房燒菜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會兒說粥燙了、一會兒嫌菜鹹了的人是兒女,那個哪怕就一點青菜、豆腐也要精心烹飪、力爭做出滋味的人是父母。
那個整天抱怨作業多、實在太累的人是兒女,那個累了一整天毫無怨言、洗衣打掃衛生後再陪讀的人是父母。
那個動不動就開口要錢、不給就生氣的人是兒女,那個省吃儉用、精打細算卻從不在教育投資上吝嗇的人是父母。
那個記不住家人的生日、可一到自己生日就早早召集同學、朋友聚會的人是兒女,那個記不住自己的生日,可是卻用心為家人準備生日禮物的人是父母。
那個早上賴床還不停抱怨家人叫他的人是兒女,那個深夜入睡、黎明即起準備早點的人是父母。
那個受了一點兒委屈,回家苦水倒個不停以求得同情和安慰的人是兒女,那個在外面受了再多的氣回家後卻強作歡笑的人是父母。
那個有牢騷就發、有煩惱就怨,把家當作壞情緒「宣泄所」的人是兒女,那個把苦埋在心中,生怕讓自己不良情緒影響家人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學業、工作忙為託辭,很少往家裡打電話問候的人是兒女,那個在電話裡噓寒問暖、總為家人牽腸掛肚的人是父母。
那個一開口就將家裡的積蓄「借」走,然後舒舒服服住大房子的人是兒女,那個勞累了一輩子,到老還住在破舊小屋裡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羨慕人家多麼有錢、自己家多麼寒酸的人是兒女,那個退了休還不「安分」,起早摸黑掙錢的人是父母。
那個寧願把大量閒暇時間放在娛樂和朋友聚會,卻不願回家看看的人是兒女,那個只要看到兒女,哪怕就一會兒,都神清氣爽的人是父母。
那個娶了媳婦忘了娘、嫁了老公忘了爹的人是兒女,那個為兒女操了一輩子心,老了還幫兒女帶小孩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以自我為中心,從不把家人太當回事的人是兒女,那個從不把自己當回事,卻總以子女為榮、四處炫耀的人是父母。
那個總喜歡把愛掛在嘴邊,卻很少付出行動的人是兒女,那個從不把愛說出口,卻將愛播撒於生活每一塊土壤中的人是父母。
或許,只有等到兒女也成了父母,父母慢慢變老時,我們才會回憶起生活裡這些點點滴滴,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孝。
我們聽了這個文章,我們能夠體會到父母為兒女的關愛和付出,確實是無私無求、不講條件的。我們想一想,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如果他幫你一個小忙,或者他給了你多少錢,你會對他怎麼樣?你會對他感恩戴德。但是我們的父母從小到大為了撫育我們,付出了多少的辛勞、精力、金錢和時間,我們有沒有感恩戴德過?我們都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還經常挑剔父母服務得不到家、想得不周到,所買的東西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的愛能夠超過父母對兒女的愛,所以怎麼樣?一個人如果不孝敬父母,這一生有一個重要的處事原則沒有能樹立起來,那就是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這種處事原則沒有樹立,他不會什麼原則都沒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以利害為原則的處事方式。這件事對我有好處,我就會全力以赴;當這件事由利變成害的時候,那對不起,我就會做出忘恩負義的事情來。譬如說我們對老師很恭敬,因為老師關係到我們的前途,關係到我們的分數,這個老師又很有名氣,再給我們寫一個推薦信,那我們去找工作也會很方便,但是對父母卻沒有這樣的恭敬。請問,我們是以什麼心在與人相處?我們是以利害之心在與人相處。
當我們的領導下了班之後說:「你今天有沒有事?不要回家了,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客戶去見,你和我去應酬一下。」我們怎麼樣?我們興高采烈、歡天喜地地跟著領導去應酬了。但是,我們的父母說:「我們好幾天、好幾個星期都沒有去超市買東西了,我們家已經缺這個少那個的了,我們能不能一起去商店買一些東西?」我們是怎麼回答的?我們說,我還有這個事那個事一大堆,你就和你那些老朋友一起去吧。請問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在與人處事?是以功利之心在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所以在《孝經》上說,一個人不愛他的父母親,去愛別的人,這個是與德行相悖離的;一個人不尊敬他的父母親去尊敬別的人,也是和禮相悖離的。
作為兒女應該怎麼樣盡孝?我們經常聽老法師講,現在的孩子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恭敬了,為什麼老法師還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恭敬心?我們看了《禮記》上《內則》講到一個兒女怎麼樣來侍奉父母,我們就明白為什麼我們沒有恭敬心了。這個《禮記.內則》上說,什麼叫善事父母?首先你的心要在父母身上,要懂得服侍父母。它說:兒女侍奉父母,應該是雞剛剛啼叫,就要起來洗臉漱口,梳頭戴帽,理好飾物,繫好帽纓,穿上端服,這個都是正式上朝的時候的禮服。套好蔽膝,繫上大帶,插上笏板,這個笏板就是古人覲見言事的時候拿的板子,上面可以寫你的諫言。這還不夠,左右兩邊還要佩戴一些東西,什麼東西?可能是父母所需要的東西。然後就去了父母、公婆所居住的地方,靜氣平聲詢問父母需要什麼,就恭敬地送上什麼,和顏悅色地問寒問暖。父母如果有過錯,要心平氣和,低聲勸說,態度很溫柔,顏色很和悅。如果勸說聽不進去,就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順,待父母高興的時候再次勸說;如果父母發怒不高興,甚至打得自己頭破血流,也不敢厭惡埋怨,還要更加恭敬、更加孝順。
當然我們現代人看了這段話,可能覺得是繁文縟節,現在人都講速度,哪有時間這樣地去照顧父母?古人有一句話叫「欲速則不達」。看了這些,現代人確實覺得有些繁瑣,我自己看了之後也覺得很難做到。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古人的恭敬心,不能夠體會古人這樣做的意味了。有一位朋友他是東北人,到日本去留學,結果就娶了一個日本的太太回來了。這個日本的太太第一次見公婆的時候,第二天早晨起來,他的公公婆婆打開門一看,這個日本的媳婦穿著很正式的和服,臉上化著妝,打扮得非常地精緻,跪在公婆的門外,一看公公婆婆開門出來了,馬上就鞠躬,就說:「爸爸媽媽昨天晚上睡得好嗎?」把這老倆口嚇了一跳,不知道她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有這樣的表現。因為這樣的表現,在我們的中國人生活中見不到了。
中國人的禮沒有保存下來,但是卻被日本人、被韓國人學得淋漓盡致。結果怎麼樣?結果日本被譽為世界上形象最好的民族。請問我們到日本能夠看到兩個人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吵起來,甚至大打出手嗎?在日本有沒有那麼多的人不贍養父母、拋棄父母、打爹罵娘的情況?有沒有兒媳婦和公婆吵架的情況?所以我們想一想,如果我們真正地按著這個禮去做了,這樣的去侍奉父母、公婆,我們社會上還有兒女不贍養父母的情況嗎?還有兒媳婦可以打罵公婆的情況嗎?
所以什麼是繁、什麼是簡我們要搞清楚。你看當兩個人起了爭訟,像兒媳婦把父母告上了法庭,父母把兒媳婦告上法庭的時候,我們要由法官來判這個案子,判了這個案子,還要把他們通過訴訟程序給以調解,還是給以判刑等等。這需要花費多少的時間和精力?人沒有教好、沒有禮,去違法亂紀。你看,恐怖現象現在愈來愈多了,為了抓這個恐怖分子,警察的盒飯都不知道要花費多少,出動那麼多的人力、物力,就是為了抓住這個恐怖分子。那恐怖分子給我們社會造成的威脅有多大?為了去反恐怖主義,我們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又有多少?所以究竟哪一個簡、哪一個繁我們要認真地去搞清楚。
中國古人這個禮教好在哪裡?它通過這些禮的設計,培養了一個人的和順之心,養成了這種和順的態度,國泰民安、天下太平,哪有那麼多的訴訟案需要長官來判?省了多少事。所以你看古人當官的人是最清閒的,為什麼最清閒?因為人民都通過禮樂教化,心平氣和,教好了,沒有人整天去告狀,所以當官的非常地清閒,大部分時間都在遊山逛水,寫了很多的詩文留傳給後人。所以禮教培養的是一個人的恭敬之心、和順之心,這個恭敬之心、和順之心培養起來了,家齊、國治、天下平。所以我們不要覺得這是封建的、是落後的,它有很多高明的地方,現在人並沒有體會到,不要妄加批判。
我們看《內則》上說:父母發怒不高興,把自己打得頭破血流,他也不能夠厭惡、埋怨。《弟子規》上說「撻無怨」。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態度?這個態度培養了一個人在任何時候都不和人發生對立的心,他連對立的心都不會起來,怎麼會和人去衝突打仗又產生矛盾呢?所以家庭教育確實是教育的開始,從對父母的態度上,不和任何人對立,這個心就培養出來了。這個心和道是不是相應的?中國古人絕對是開悟之人,體會到宇宙人生的大道,宇宙人生的大道是什麼?就是人和我是一體的。我們從這個「孝」字上就可以看到,「孝」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看到這個字就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關係,密不可分。我們現在人學西方文化學的是一種對立的觀念。兒女和父母有代溝,為什麼會有代溝?就是因為自己沒有盡心盡力地去和父母溝通,耐心不夠才會有代溝。換句話說,就是自己為人子之道沒有盡好,自己的德行修養得不夠,所以才會和父母有代溝,和父母還對立、還逆反。打開中國的歷史,幾千年沒有看到孩子有逆反現象。結果好了,我們學西方文化學了幾百年,現在的孩子教不好了,這就是我們學習西方文化最大的一個變化。
你看《弟子規》上說:「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兒女對父母很恭敬、很有禮貌,這個才是正常的。但是我們學西方文化學了幾百年之後,結果是什麼樣的?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你在叫孩子的時候,已經叫他不動了。譬如說你叫你家孩子,「小明」,他是怎麼表現的?他是聽如未聽,聞如未聞。好像沒有那一回事,大不了漫不經心地回答你一句:「幹嘛?你沒看著我忙著呢嗎?」大家認為這才是正常的。如果有一個孩子,無論他父母叫他,他在幹什麼,馬上放下手邊的工作,恭恭敬敬地跑到父母的面前,甚至還鞠一個躬說:「請問爸爸媽媽有什麼事嗎?」大家會覺得這個孩子好像教呆了,變得這麼古板。這叫什麼?這就叫積非成是,把錯誤的積累多了,大家認為是正常的;而孩子對父母很恭敬、很有禮貌,反而覺得是不正常的了。所以現在社會積非成是的事情很多,做很正常的事,人家往往笑話你,說你那個不正確。這個就是告訴我們,就是從對父母的態度上培養了一個人對任何人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態度。
而古人他發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體的關係,不是對立的關係。所以怎麼樣?他解決矛盾、解決衝突、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靠真誠心的感化,而不是靠對立。這個一體的關係,用佛教的言語來說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你看,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終都是一體的,「豎窮三際」。中國從橫的方面講,兄弟之間的友悌,又把這個友悌之心推廣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把它推而廣之,那不就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嗎?所以從孝入手可以讓人明瞭心性。這個無量光、無量壽從孝字就能夠理解了,就能夠達到了。所以中國人講孝道確實是非常有智慧的表現,那不是封建落後的愚忠、愚孝。
我們看大舜之所以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這個很有味道。大舜的後母、他的弟弟是三番五次地要置他於死地,但是大舜怎麼做的?他沒有懷恨在心,想著去打擊報復後母,即使得了天子之位,還經常到原野上去號泣,為什麼號泣?覺得自己做得不夠,還沒有能夠承擔、盡到兒女的責任,沒有能夠感化後母。結果怎麼樣?這種真誠之心至誠感通,最終感化了堯帝,感化了天下的百姓,也感化了他的後母。
這個故事被列為二十四孝之首,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告訴我們仁愛之心,這個「仁」字从人从二,告訴我們什麼?我和人是一體的。如果有「兩個」這個觀念,其實仁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古人經常講一體之仁。既然我們是一體的關係,我們就不能夠以對立的、逆反的、衝突的心去解決問題,這個心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它是和心性相背離的。只有用真誠心的感化,才能夠化解衝突、達到和平。所以從這裡我們也理解,為什麼湯恩比先生他研究了世界各個國家的文明歷史,最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為什麼?因為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都是聖賢之道,都是明心見性的人提出來的,他講的這些方法、道理、理論,都是符合道的,都是和心性相應的。按著這個方法才真正能夠解決問題、化解衝突。
天子的孝為什麼這麼重要?這個教怎麼樣才能教有效果?我們看現在的社會也很提倡道德教育,譬如說學習雷鋒,結果什麼現象出現了?「雷鋒三月來四月走」,三月提倡學雷鋒,不提倡學雷鋒了,四月份以後就沒有學雷鋒的行為出現了。這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雷鋒精神代表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像一個道德大廈的第五層、第六層一樣,但是我們連根基都沒有,孝親尊師都沒有做到,我們就提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道德大廈就像空中樓閣一樣,它沒有根。而我們很多人在進行道德教育的時候有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誰需要教育?那都是老百姓需要教育,領導就不需要教育了。而在《說文解字》上把這個「教」解釋為「上所施,下所效」。上面怎麼做的,下面跟著怎麼效仿,那才是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上,國家最高的上、最高的領導那就是天子。所以天子行孝,他能夠在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才能夠上行而下效,帶動整個社會孝親、友悌、尊師的風氣,所以天子行孝就特別地重要了。
那我們看到習主席在他的辦公室放著幾個照片,放的是什麼照片?是他推著輪椅,推著父親和母親家人一起去散步的照片。為什麼要把這個照片放在辦公室裡?說明主席他心裡有父母,他覺得照顧父母、孝敬父母是做兒女最重要的職責之一。那麼全國百姓看到習主席這樣的風範,也自然會想到向他學習,要孝敬父母。能夠把孝敬父母的這個心推而廣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個天下才能夠治理好。
所以我們的愛敬之心從哪裡培養起來的?其實就是從對父母有愛、有敬培養起來的。所以這裡邊說,這一句話就給我們指出了關鍵,它說『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一個人真正地愛敬自己的父母,這種愛敬之心培養起來了,他看到所有的老年人,都會像愛敬自己的父母那樣去關心、去尊敬。一個人真正地對父母很恭敬,他也不敢對其他的人產生傲慢之心。換句話說,當我們這個愛敬之心沒有生起來,取而代之的是厭惡人之心,取而代之的是傲慢之心的時候,根本原因在哪裡?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對父母沒有培養起這種恭敬和愛慕之心、愛戴之心。所以古人說「孝心一開,百善皆開」。一個人對父母有了這種愛敬之心,這些其他的品質也都相應地培養起來了。
特別是養父母不僅僅是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養父母之志重要的就是能夠把父母的精神品質傳承下來,而且要滿足父母的期望。父母培養我們一次,不是希望我們在他面前端茶倒水伺候他,而是希望我們對國家、對人民有所貢獻,成為一個對民族有益的人,能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我們時時以這樣的精神鼓勵自己,在德行上、學業上有所進步,做一個真正有利於國家、社會、人民的人,這就是在養父母之志。所以孝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個是絕對正確的。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此地。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