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我們上次講到了「君道—修身—改過」這個題目,我們看第十五:
【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七《漢書五》。因為這一部分是講改過,要想改過,首先得知道自己的過失。有一句話說,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過失,就是開悟;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就是修行。可見一個人能認識自己的過失並不容易,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需要有人在身邊時時提醒,才能幫助自己看清和認識到自己的過失。於是古人就設立了一些制度,使高高在上的君主能夠時時聽到自己的過失,防止自己犯過失。
我們看『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古代聖王的制度,由史官在前面記載君王的過失。像《漢書.藝文志》上就記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這個左右史官負責把君主的言論和所作所為都一一地記載下來,特別是他所犯的過失。這等於是一種獨特的監督機制,讓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敢造次。
『工誦箴諫』,這個樂工要讀誦規勸的諫言。古人奏樂誦詩不是為了感官的享受,滿足欲望,而是要唱誦規勸和教誨的箴言,使君主提起正念和警覺。
在《群書治要.說苑》上就記載著魏文侯的一個故事。魏文侯的樂師在鼓琴,他就隨著樂曲翩翩起舞,並且唱「讓我的言語沒有人違背」。這個樂師聽了之後,他就抱著這個琴,他是一位盲人,古代的樂師大部分都是盲人,為什麼?因為盲人他的聽力特別地聰,聽力非常地敏銳,所以擔任樂師也非常地適合。而且有的樂師他本來不是天生雙目失明,為了在音樂上有所造詣,能夠更好地利益大眾,他就把自己的眼睛故意弄瞎了。
這個樂師他眼睛看不見,他就順著這個聲音,拿著琴去撞魏文侯。結果沒有撞到,把魏文侯帽子上的這些玉串都給撞散了。魏文侯很生氣,就對左右的人問:「做臣子的居然敢撞他的君主,這該當何罪?」左右人都說:「罪當烹」。他應該被烹殺,就應該煮了,給他燙死。於是左右就把這個樂師提到下面去受刑。剛走了一個台階,只見這個樂師不慌不忙地這樣說,他說:「我馬上就要死了,在我死之前,可不可以聽我再說一句話?」魏文侯說:「可以」。樂師就說:「從前堯舜做君主的時候,唯恐自己的言語不被人違背,只是聽到讚歎的聲音,沒有人敢給他提不同的意見。而桀紂做君主的時候恰恰相反,唯恐自己的言語被違背,剛愎自用。而我剛才好像聽到了桀紂在說話,所以我撞的是桀紂,而不是我的君主。」
魏文侯聽了之後,他理解樂師的一片苦心,於是就說:「放了他吧,這是我的過失。」他不僅僅認識到自己的過失,還讓人把這個琴懸掛在城門口,作為他可以改過自新、接受進諫的憑證,一看到這把琴就想到自己的過失。這個帽子上的玉串也不用修理了,為什麼?讓一看到這個玉串,撞碎的玉串,就想到自己所犯的錯失,提醒自己不要做像桀紂那樣的君王,希望自己的言語沒有人違背。所以你看古代的這些君主,他都能夠知過改過,這就是他的可貴之處。而且古代的君王他都有讀聖賢書,所以一有人提醒,遇到這個好的緣分,他馬上能夠提起正念,提起正確的做法。
古人對自己的修身非常地嚴格,可以說是時時處處要提醒自己提起正念,保持戰兢惕厲的態度。所以座右銘、墓誌銘,還有像商湯,在他洗臉的盆子上都刻著一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說明什麼?說明古人治國平天下,「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把修身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那我們現在呢?我們現在各國大街小巷滿是商業廣告,特別是我們到日本去參觀的時候,這個感觸就更明顯了。你看他們的電梯上都是廣告,這個商業的氣息特別地濃厚。再看一看我們的電視台,每一天聽新聞聯播之前的廣告,大部分是什麼廣告?是酒的廣告。所以你看,追求利益、滿足欲望沒有止境,把整個社會都引上了一個歧途。而孟子告訴我們:「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如果從上面的領導者到下邊的老百姓,都爭相地奪取利益,唯利是圖,這個國家就危險了。
假設我們想一想新聞聯播之前,我們播上這樣一些格言警句: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再放上一些《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那我們想一想,結果會是什麼樣的呢?如果我們有古人這種意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宣傳善的教育,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那社會的狀況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所以一個國家有沒有文化從哪裡看?就從我們的廣告就能夠看出來了。
可喜的是在十八大之後,我們的這種狀況有所改觀。譬如說我們看電視,公益廣告孝道的內容愈來愈多了。回到北京我們看街上的這些宣傳、標語,關於傳統美德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內容愈來愈多了。這個變化可以說非常明顯,這也是和我們習主席正確的領導,還有他對傳統文化正確的認識密切相關的。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譬如說到國外去,儘管有很多的電視台都在宣揚暴力色情,但是它有一個電視台就是宗教頻道。有這些基督教、天主教的人辦了這個電視台專門講知恩報恩、仁慈博愛,所以一正壓百邪。有一個這樣的電視台,那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們現在中央電視台有很多頻道,沒有一個頻道專門講傳統美德。所以《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如果人人都身修了、家齊了,那麼天下自然得到治理,國家自然得到安寧。那既然是這麼重要的事,國家也應該下大力氣把這件事情抓好,真正地加以重視。
下面:『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平民百姓在道路上可以批評時政的得失,做生意的人在市場上也可以議論朝政。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說鄭國人經常聚眾閒遊於鄉間的學校,並議論執政者的得失。鄭大夫然明就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您以為如何?」子產怎麼回答?子產回答說:「為什麼要毀了鄉校?人們早晚勞作歸來到學校聚會交流,藉機議論執政者施政的好壞。」「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人們所讚賞的施政措施,我們就推行;他們所厭惡的施政措施,我們就改善。他們是我們的老師!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毀了它?「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我聽說過盡力為善能夠減少怨恨,卻沒聽說過倚仗威權能夠防止怨恨的。靠威勢制止怨言,又有何難處?但是那就像防堵洪水一樣,一旦堤防決口,傷害的人就會很多,我將不能挽救。不如把這個河開個小口來疏導水流,不如讓我聽到怨言並把它做為治病的良藥。
要讓民眾有合適的渠道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使民情上達。從人民表達的意願之中,為政者才能夠看到政治的得失,國君也才能夠聽到他自己的過失。聽到過失之後,重要的是能夠改過。見到正義的、符合道義的就應該聽從,順著去做,才能夠永久地保持天下。所以這裡邊說:『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從這裡我們也看到,古人把知過看得多麼重要。對於個人而言,能知過改過,修身就能夠成就,進而能夠成聖成賢,甚至成佛作祖。不能改過,則身敗名裂、墮落三途、輪迴六道。對於治國而言,能否知過改過,也是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治國的成敗。
在《管子》上就記載,齊桓公有一次向管仲來請教,他說:「我想擁有天下而不失去天下,得到權力而不亡失權力,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管仲回答說:「你要認真地考察人民所厭惡的,從而引以為戒。『黃帝立明台之議,堯有衢室之問,舜有告善之旌,禹立諫鼓於朝,湯有總街之庭。』」在黃帝的時候,他設立明台讓群臣在這裡議論國事;堯設立衢室,為的是讓下情上達,主動去問人民有什麼意見;舜的時候,在朝門外設立了進諫的旌旗;禹王的時候,在朝門外設立了進諫的鼓;湯王設立了一個能夠使街頭巷尾的議論、意見都能匯總的庭堂。這些制度是幹什麼的?「以觀民誹也」,都是來聽人民的批評建議的。「此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這就是古代英明的聖王之所以能夠擁有天下而不喪失天下、得到權力而不亡失權力的原因。在這裡,管子就是勸諫齊桓公能夠效法古聖先賢,主動地去聽取民眾的批評建議,這樣才能夠清楚自己的得失,使天下保持不失。
齊桓公是否按照管仲的建議去做了?我們知道,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絕非偶然。在《新序》上記載,齊桓公去見一個叫稷的百姓,是一個平民百姓。結果他一天跑了三次都沒有見到稷,跟從的人說:「做為一國之尊、萬乘之主,見一個平頭百姓,一天來了三次都見不到,那也就應該就此作罷了,不要再去了吧!」齊桓公怎麼說的?齊桓公說:「你說得不對,有德行的士大夫、讀書人輕視爵祿,因此他們也會輕視君主。而那些不想稱霸天下的君主也會輕視有德行的讀書人、士大夫。但是縱然這位先生輕視爵祿,可是我怎麼敢輕視稱霸天下?」意思是說我還是想稱霸天下的,所以我不能夠輕視讀書人。結果怎麼樣?結果齊桓公一連去了五次,才見到了稷。其他的人聽了這件事都說:「齊桓公對於布衣之士都能夠如此的尊敬,那對於一般的諸侯國、對於一般諸侯國的國君,肯定會更加的尊重。」所以這些人都紛紛地來朝拜。
對於高高在上的君主而言,知道自己的過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自己手握權力,自然有很多人為了爭寵、爭權奪利來紛紛地諂媚巴結,所以君主每一天都聽到諂媚的話、巴結的話、阿諛奉承的話、讚歎的話、肯定的話。而當一個人聽這些話聽得多的時候,就會洋洋得意、自以為聖明。所以怎麼樣?再有人來指出他的問題的時候,指出他的不足和過失的時候,他就很難接受了。賢明的君主要明白這一點,不僅要讓百姓說話,宣洩自己的意願,而且還要主動地去求取諫言、了解民情,要通過這些方式充分認識自己施政的得失。
《後漢書》上也記載著楊震說的一段話:「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則洗目改聽。所以達聰明,開不諱,博采負薪,盡極下情也。」我聽說在堯舜的時候,進諫的鼓、可以批評的木牌都立在朝門之外,為什麼?讓人們隨時可以進諫。在周朝和殷朝的聖哲君王,對百姓的怨言甚至是責備都是洗耳恭聽,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樣才能使自己耳聰目明。他們開放言路,讓人們無所忌諱,甚至要去徵求那些砍柴的平民百姓的意見,使下情上達。從這裡我們看到聖明的君主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十分重視聽取、採納民眾的意見,並且根據民眾的意見來判斷施政的得失。順道的、好的建議就推行,以此來改善自己的政治,達到國泰民安。
在《群書治要.新序》上就記載,齊國有一位女子,長得奇丑無比,人稱「無鹽女」。說起她的相貌確實是很醜,她的頭像搗臼,眼窩深陷,身材高大,骨節粗壯,朝天鼻子,喉結突出,脖子肥胖,頭髮稀疏,腰部彎曲,雞胸突出,皮膚黑得像塗了漆一樣。結果三十多歲了還無人收留,接納為妻。於是這個醜女就去見齊宣王,並且對負責傳達的人說:「我就是那個齊國嫁不出去的姑娘。聽說大王德行高尚,我願意到大王的後宮服侍大王。」傳達人員就把這件事報告給齊宣王。當時宣王正在漸台大宴賓客,左右的客人聽了之後,沒有一個不捂著嘴笑的,都說:「這真是臉皮最厚的女人。」
但是齊宣王卻召見了這位醜女。只見她睜大眼睛、咬著牙齒,舉起手來拍打著胳膊肘,然後說:「危險!危險!」如此重複了四次。宣王聽了之後就說:「我倒願意聽聽妳到底有何見教?」無鹽女回答說:「現在大王治理的國家,西有實行連橫的秦國造成威脅,南有強盛的楚國與我為仇,就外部講,有這兩個國家發難;從國內看,聚集著一大批奸臣,民心離散。大王四十多歲了,還不給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確立名位,不替兒子們操心,而把精力用於收納眾多的姬妾,看重自己喜愛的人,而輕視自己應該依靠的人,一旦大王御駕歸天,國家必然大亂,這是第一種危險;漸台高達五層,黃金白玉、翡翠珠璣等貴重的裝飾品觸目皆是,而萬民卻貧困至極,這是第二種危險;賢能之士都隱居山林,阿諛逢迎之徒拼命朝大王的身邊靠近,奸邪虛偽的人成了朝中的權貴,要進奉忠言的人卻怎麼都見不到大王,這是第三種危險;大王沉迷於飲酒作樂,夜以繼日,歌妓、舞女、小丑毫無顧忌地在宮廷裡喧鬧,對外不謀求與諸侯的關係,對內不關心國家的治理,這是第四種危險。所以我說危險、危險!」
齊宣王聽了之後默不作聲,然後長嘆了一口氣說:「今天我聽了無鹽君的一席話,才明白了自己的危險,寡人差一點就要國破家亡、性命不保了。」於是他立刻下令拆掉漸台,解散戲班子,罷黜逢迎拍馬之徒,不再使用華貴的器物,並且挑選壯士、良馬來擴大兵力,充實國家的府庫以及錢糧的儲備,招納直言進諫之士而不分門第的高低,並且選擇吉日冊立太子,拜無鹽女為王后,齊國因此國泰民安。所以在史書上都評價說,這都是歸功於這位醜女。這個醜女的功勞何在?就是她一席話如當頭棒喝,把齊宣王給打醒了,進而從驕奢淫逸、歌舞昇平的享樂生活中回頭,把自己的心思放在治理國家之上,結果使得齊國大治。所以你看,身邊有人能夠指正自己的過失,使得國家從危難之中回頭,能夠走上正軌,並且實現國泰民安。
我們再看下一句,十六:
【大忌知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有行如此。之謂大忌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鬻子》。這句話說人生最大的忌諱,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身上有過惡卻不能夠改正,這會賊害自己的身心,乃至喪失生命。一個人有這樣的行為,確實是人生的大忌。人有過而不改,確實給自己招來災禍。
人為什麼不能夠改過?我們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四個方面。第一、就是沒有認識到過惡的嚴重危害。在《周易》上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說善行不積累就不足以成名於天下。《大學》上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財富、名聲、地位全都是枝葉花果。根本是什麼?根本在於一個人積累了深厚的德行。所以,善行不積累不足以成名於天下;罪惡不累積也不足以自滅其身。當我們看到一個省部級以上的官員,突然鋃鐺入獄的時候,大家都會議論紛紛說是什麼原因、什麼原因,莫衷一是、各執己見。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古人早都給我們說出來了,「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但是,小人認為做小的善事沒有什麼益處,就不屑於去做;認為做一些小的惡事,無傷大體,於是便不改過。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罪惡日積月累,以致達到了無法掩蓋和不可解救的地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滅家亡身都是因為有過失而不能改所導致的。所以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曾子》上把為善的境界,來給我們區分了三個境界。他說:「君子之於不善也,身勿為,可能也;色勿為,不可能也;心勿為,不可能也。」君子對於不好的事,自己不去做,身體沒有去造作,這是能夠做到的。譬如說我們有嫉妒之心,嫉妒之心提起來了,突然覺得,你看我們都學聖賢教誨了,《太上感應篇》說:「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我怎麼還有這樣的心呢?所以,這個嫉妒之心就打住了。也沒有因為這個心,再去障礙別人,再去中傷別人。這是「身勿為」,這是可以做到的、可能的。「色勿為,不可能也」,神色上表現沒有嫉妒之心,對於君子來說都不太可能了。因為君子還在修道的過程中,還沒有成為聖人、成為賢人。所以聽到老師表揚別的同學,心裡可能有點嫉妒之心,在神色上也表現出來了。「心勿為,不可能也」,心上都沒有想,聽到別人表揚,心上都為他讚歎、為他高興。對於君子來說,也是不可能的。這是為善的境界。他說:「太上樂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強也。」為善最高的境界就是喜歡做善事;其次是安於做善事,做善事使自己心安;最下就是能夠勉強做善事。
而從去惡的角度,或者說從改過的角度去看,人的修養也是有幾個境界的。「太上不生惡,其次生而能夙絕之,其下復而能改,復而不改,隕身覆家,大者傾社稷」,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發生惡的行為;其次是做了惡的行為,惡行發生之後能早早地去除;其下是惡行復發之後能夠及時改正;這個惡行反反覆覆地做了之後還不知悔改,就會亡身敗家,更有甚者,會使國家傾覆。後面他說:「是故君子出言愕愕,行身戰戰,亦殆免於罪矣。」因此君子言語正直,行動戒懼,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樣才能僅僅免於犯過失。
「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內,戰戰唯恐不能乂也。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內,戰戰唯恐失損之也。大夫日旦思其官,戰戰唯恐不能勝也。庶人日旦思其事,戰戰唯恐刑罰之至也。」昔日,就是從前的天子日日考慮天下之事,謹慎小心,唯恐天下不能安定。諸侯日日考慮國內之事,謹慎小心、戰戰兢兢,唯恐自己的國家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大夫日日考慮自己的職責,謹慎小心,唯恐不能勝任。平民百姓日日考慮自己的職事,也是謹慎小心,唯恐觸犯刑罰。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說:「是故臨事而慄者,鮮不濟矣。」面對各種事情都能夠謹慎小心、戰戰兢兢,便很少會犯過失、很少有不成功的。
第二個原因:不能改過,就是因為志向不堅定,所以改過的願望不迫切。
立志就是發願。蘇軾曾經說過,他在研究古人之所以有成就的經驗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明代的思想家王守仁,也就是王陽明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你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首先立志。這個志就像目標一樣,人生有了目標才不會受人誘惑。就像我們要登山,山頂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就不會在山路的行走過程中,看看這個鮮花很好看,停下來去欣賞一下,就不會被這些東西所誘惑。
那麼應該立什麼樣的志向呢?清朝思想家唐甄曾說:「其為志也,以至於堯孔而不少讓。」要立像堯帝、像孔子這樣的聖賢人的志向,也就是說要把成聖成賢做為自己人生的目標。所以,改過的關鍵就在於人生的目的何在。
你知道自己本具純淨純善的本性,人生的意義就是要明明德,所以要把所有與明明德不相關的東西都放下,與這個不相應的東西都改正。譬如說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是非人我等等。不放下這些東西,受損失最大的是自己,實在是辜負了此生人之為人的機緣。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夠勇於改過。
在《了凡四訓》上也說:「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我們想一想古代的聖賢人,譬如說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們和我們同樣是人,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百世的師表,到今天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人,一提到他們還非常地尊敬,願意向他們學習。而我自己?我自己卻是一身瓦裂。什麼是瓦裂?這個瓦裂就是指破碎了的器皿。譬如說這個杯子、這個碗,但是破碎了,結果怎麼樣?結果就是一文不值。「耽染塵情」,過分地放縱感官的欲望和感官的滿足。「私行不義」,偷偷地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謂人不知」,還以為別人都不知道。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將要墮落為禽獸,還不知不覺,相反還怎麼樣?妄自尊大、自以為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裡邊也告訴我們聖賢人和一般人的區別何在?聖賢人不是天生就是聖賢,不是天生就一個錯誤不犯的,聖賢人也都是一點一點修出來的。他和一般人的不同之處,就是他知道了自己的過失,能夠改正自己的過失,所以才能夠成聖成賢。所以中國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沒有比改過更大的善行了。
我們看到曾國藩先生終其一生,都在教導家人和後世子孫要銘記遷善改過的重要性。他在年輕的時候「自負本領甚大,每見人家不是」,自己才華橫溢,自己了不起,別人就看不到眼裡了,經常挑別人的過失。三十歲的時候才開始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所以他就立志學做聖人。他怎麼改正自己的過失?他的方法就是寫日記,通過日記記錄自己一天的言語行為。到晚上的時候,回憶一下這一天,我的言語哪一點說得過分了,哪一點不符合聖人的要求了,然後加以反省、自責。並且公開自己的日記,讓身邊的好友來監督自己。
在《了凡四訓》上也說,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假如「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為什麼天下聰明俊秀的人很多,但是卻德行不能夠修養,善業沒有更加地廣大?毛病就在「因循」二字耽誤了一生。「因循」就是不能夠改正自己的過失,沒有勇猛心。所以袁了凡先生以身作則,厲行改過遷善,最終改造命運、心想事成。晚年寫了四篇家訓,簡稱《了凡四訓》,留給後人。這部書確實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每一天要提醒自己,平時能不能知道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的過失能否改正。這可以說是成聖成賢必修的課程。如果一個人成聖成賢的志向不夠堅定,他改過的願望也就不那麼迫切了。
第三不能改過的原因,就是身邊沒有好的榜樣。我們放眼這個社會,聖賢人少,甚至是連善人、君子都很少。而社會的污染又十分的嚴重,可以說我們所接觸到的人事物,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很多都是讓我們退墮的緣分,而不是讓我們成聖成賢的緣分。因為我們看不到榜樣,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是在追名逐利、唯利是圖,以此習以為常了。所以怎麼樣?所以我們就覺得習慣成自然。自己有過失不僅看不到,也不願意去改正了。所以古人說要選擇一個好的修學環境,對自己的修行特別地重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這個蓬草雖然很軟,但是麻它都是往上長的。如果蓬草生在麻中,沒有人扶它,自然就會向上生長,長得很直。我們在學會這麼好的修學環境之中,身邊所接觸的不是聖人也都是賢人君子,如果這麼好的環境還不珍惜,那確實是非常地可惜。
我們在這修學了一段時間之後,確實有這樣一個體會,說「一日不聽經,面目可憎」。如果有一天不聽師父講經,這個自私自利的心,這個是非人我的心都會生起來。古人是「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而我們現在的環境比古人不知差了多少。古人基本上人人讀聖賢書。這些社會的文藝作品,譬如說戲劇、小說、快板等等,相聲,全都是宣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內容。即使在這種環境下,三日不讀書還面目可憎。那我們想一想我們是什麼環境?在這種環境下確實是一日不讀書,一日不聽經,則面目可憎。
所以一個人在這種社會染污非常嚴重的情況下,要懂得親師擇友,親近善良的、賢德的老師,選擇善友,這比什麼都重要。古人還說:「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和那個善良的有德行的人交往,就像在霧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它打濕不了你的衣服,但是你時時能夠蒙受他德風的滋潤,不知不覺地自己也薰成了一個有德行的人。所以對於好的老師、善友,好的修學環境要特別地珍惜。這樣才能夠「德日進,過日少。」
第四個原因,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過還不能夠改正,根本原因就是一個人的孝敬之心沒有提起。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這個孝敬之心也是慈悲心、菩提心的根本。
我們看很多的孩子,他的智商不是很高,但是能夠成為高考狀元。後來一調查才知道,哪些人最容易成為高考狀元?都是那些家庭條件非常地貧寒,他的父母為了供他上學是歷盡千辛萬苦,甚至都要去賣血供這個孩子上學。這個孩子怎麼樣?他不忍心辜負父母的期望,所以要拼命地讀書,非常地勤奮。最後怎麼樣?成為高考狀元了。關於這一點,我們自己也有體會。我在初二的時候,從縣城就調到城市一個學校去讀書,正好我上初三了。結果這個城市的學校,學習進度很快。那當時我也不是很聰慧的人,第一次參加數學考試就得了五十八分,還不是一百分的卷子,是一百二十分的卷子,結果我得了五十八分,這在自己的人生中從來沒有考過這麼低過,不僅不及格,還少得可憐。結果看到這樣的分數,自己很受不了,就很傷心地落淚。結果一年之後,到初三畢業考試的時候,一百二十分的卷子,我答了一百二十分,還有一個一百分的卷子,我答了九十八分。一年的時間提升這麼快,原因何在?原因就是不忍心讓母親失望。因為母親供我們讀書是歷盡了千辛萬苦,用自己一個人的退休工資,供我們三個孩子讀書,所以我不忍心讓母親失望。所以怎麼樣?就非常地刻苦,結果在一年之後,這個成績大幅度地提升,最後考上了我們市,也是我們省的重點高中。所以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不是在於他有多聰明、多智慧,天生的資質有多好,而是在於他有沒有這一顆孝心,有沒有這一顆感恩之心。
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戒酒、戒毒、戒色,棄惡從善,吃苦耐勞。什麼原因?學習了傳統文化之後,把這一個孝心給提起來了。他不希望他的父母再為他擔憂,所以把這麼多年養成的習氣,在一般人看起來不可克服的問題,全都給克服了。我們很多人用很多現代的戒毒方式,結果怎麼樣?結果戒毒所的人說,用現代所謂科學的戒毒方式,能夠真正戒掉毒癮的人,只有百分之二而已,少得可憐。但是在學習傳統文化之後,他的孝心提起來了,他的責任感、感恩之心提起來了,戒毒的比例就大大地提升。
在佛門中還有一句話說:「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說父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苦海,做兒女的孝道才真正圓滿成就了。那我們想一想,自己四十多歲了,四十多歲除了有一個虛名,還有因為這一個虛名所帶來的浮華與傲慢之外,在道德學問上一無所成,沒有讓父母離塵垢,也沒有讓那些關心過我們的、幫助過我們的人有所獲益。所以我們還敢悠悠放任,在這浪費時間、混日子嗎?你想一想,那麼多如母般的眾生,都等待著我們早日成就,去救度他們於苦海之中,我們還敢不精進嗎?所以你看一個人有孝心,他學習才有動力,不用別人去催促他,他也知道用功。
再看一看,我們的師父上人已經年近九旬,每一天還要堅持講經四個小時,最近才改成了兩個小時。因為護法實在是看到師父上人年事太高,每一天講四個小時,實在是太辛苦。每一天還要接待那麼多來訪的客人,幾乎都沒有閒著的時候,都是在講話。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還在念念想著化解衝突、團結宗教、促進世界和平,為此堅持講經說法兩個小時不中斷。每一次講經之前,師父講經太多,這個嗓子都感覺不舒服,還要有喉珠來幫助自己。所以我們看到了,做為學生的如果再不起來承擔,那真的是對不起師父的諄諄教誨。
師父老人家以他的智慧看到了,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現在都面臨著衰落,甚至是滅絕的境地,再沒有人來承傳,我們確實是對不起祖宗,我們也是歷史的罪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師父念念希望聖教有人承傳,能夠通過講解和力行孔孟儒學、大乘佛法,使眾生離苦得樂,給這個世界帶來真正的安定和平。我們如果真正的有孝敬之心的話,我們還敢悠悠放任嗎?還敢懈怠懶散嗎?所以這個孝敬之心沒有提起,是我們不能改過的根本原因。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分享到此地,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我們上次講到了「君道—修身—改過」這個題目,我們看第十五:
【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十七《漢書五》。因為這一部分是講改過,要想改過,首先得知道自己的過失。有一句話說,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過失,就是開悟;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就是修行。可見一個人能認識自己的過失並不容易,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需要有人在身邊時時提醒,才能幫助自己看清和認識到自己的過失。於是古人就設立了一些制度,使高高在上的君主能夠時時聽到自己的過失,防止自己犯過失。
我們看『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古代聖王的制度,由史官在前面記載君王的過失。像《漢書.藝文志》上就記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這個左右史官負責把君主的言論和所作所為都一一地記載下來,特別是他所犯的過失。這等於是一種獨特的監督機制,讓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敢造次。
『工誦箴諫』,這個樂工要讀誦規勸的諫言。古人奏樂誦詩不是為了感官的享受,滿足欲望,而是要唱誦規勸和教誨的箴言,使君主提起正念和警覺。
在《群書治要.說苑》上就記載著魏文侯的一個故事。魏文侯的樂師在鼓琴,他就隨著樂曲翩翩起舞,並且唱「讓我的言語沒有人違背」。這個樂師聽了之後,他就抱著這個琴,他是一位盲人,古代的樂師大部分都是盲人,為什麼?因為盲人他的聽力特別地聰,聽力非常地敏銳,所以擔任樂師也非常地適合。而且有的樂師他本來不是天生雙目失明,為了在音樂上有所造詣,能夠更好地利益大眾,他就把自己的眼睛故意弄瞎了。
這個樂師他眼睛看不見,他就順著這個聲音,拿著琴去撞魏文侯。結果沒有撞到,把魏文侯帽子上的這些玉串都給撞散了。魏文侯很生氣,就對左右的人問:「做臣子的居然敢撞他的君主,這該當何罪?」左右人都說:「罪當烹」。他應該被烹殺,就應該煮了,給他燙死。於是左右就把這個樂師提到下面去受刑。剛走了一個台階,只見這個樂師不慌不忙地這樣說,他說:「我馬上就要死了,在我死之前,可不可以聽我再說一句話?」魏文侯說:「可以」。樂師就說:「從前堯舜做君主的時候,唯恐自己的言語不被人違背,只是聽到讚歎的聲音,沒有人敢給他提不同的意見。而桀紂做君主的時候恰恰相反,唯恐自己的言語被違背,剛愎自用。而我剛才好像聽到了桀紂在說話,所以我撞的是桀紂,而不是我的君主。」
魏文侯聽了之後,他理解樂師的一片苦心,於是就說:「放了他吧,這是我的過失。」他不僅僅認識到自己的過失,還讓人把這個琴懸掛在城門口,作為他可以改過自新、接受進諫的憑證,一看到這把琴就想到自己的過失。這個帽子上的玉串也不用修理了,為什麼?讓一看到這個玉串,撞碎的玉串,就想到自己所犯的錯失,提醒自己不要做像桀紂那樣的君王,希望自己的言語沒有人違背。所以你看古代的這些君主,他都能夠知過改過,這就是他的可貴之處。而且古代的君王他都有讀聖賢書,所以一有人提醒,遇到這個好的緣分,他馬上能夠提起正念,提起正確的做法。
古人對自己的修身非常地嚴格,可以說是時時處處要提醒自己提起正念,保持戰兢惕厲的態度。所以座右銘、墓誌銘,還有像商湯,在他洗臉的盆子上都刻著一句名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說明什麼?說明古人治國平天下,「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把修身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那我們現在呢?我們現在各國大街小巷滿是商業廣告,特別是我們到日本去參觀的時候,這個感觸就更明顯了。你看他們的電梯上都是廣告,這個商業的氣息特別地濃厚。再看一看我們的電視台,每一天聽新聞聯播之前的廣告,大部分是什麼廣告?是酒的廣告。所以你看,追求利益、滿足欲望沒有止境,把整個社會都引上了一個歧途。而孟子告訴我們:「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如果從上面的領導者到下邊的老百姓,都爭相地奪取利益,唯利是圖,這個國家就危險了。
假設我們想一想新聞聯播之前,我們播上這樣一些格言警句: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再放上一些《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那我們想一想,結果會是什麼樣的呢?如果我們有古人這種意識,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來宣傳善的教育,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那社會的狀況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所以一個國家有沒有文化從哪裡看?就從我們的廣告就能夠看出來了。
可喜的是在十八大之後,我們的這種狀況有所改觀。譬如說我們看電視,公益廣告孝道的內容愈來愈多了。回到北京我們看街上的這些宣傳、標語,關於傳統美德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內容愈來愈多了。這個變化可以說非常明顯,這也是和我們習主席正確的領導,還有他對傳統文化正確的認識密切相關的。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譬如說到國外去,儘管有很多的電視台都在宣揚暴力色情,但是它有一個電視台就是宗教頻道。有這些基督教、天主教的人辦了這個電視台專門講知恩報恩、仁慈博愛,所以一正壓百邪。有一個這樣的電視台,那就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們現在中央電視台有很多頻道,沒有一個頻道專門講傳統美德。所以《大學》上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如果人人都身修了、家齊了,那麼天下自然得到治理,國家自然得到安寧。那既然是這麼重要的事,國家也應該下大力氣把這件事情抓好,真正地加以重視。
下面:『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平民百姓在道路上可以批評時政的得失,做生意的人在市場上也可以議論朝政。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說鄭國人經常聚眾閒遊於鄉間的學校,並議論執政者的得失。鄭大夫然明就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您以為如何?」子產怎麼回答?子產回答說:「為什麼要毀了鄉校?人們早晚勞作歸來到學校聚會交流,藉機議論執政者施政的好壞。」「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人們所讚賞的施政措施,我們就推行;他們所厭惡的施政措施,我們就改善。他們是我們的老師!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毀了它?「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我聽說過盡力為善能夠減少怨恨,卻沒聽說過倚仗威權能夠防止怨恨的。靠威勢制止怨言,又有何難處?但是那就像防堵洪水一樣,一旦堤防決口,傷害的人就會很多,我將不能挽救。不如把這個河開個小口來疏導水流,不如讓我聽到怨言並把它做為治病的良藥。
要讓民眾有合適的渠道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使民情上達。從人民表達的意願之中,為政者才能夠看到政治的得失,國君也才能夠聽到他自己的過失。聽到過失之後,重要的是能夠改過。見到正義的、符合道義的就應該聽從,順著去做,才能夠永久地保持天下。所以這裡邊說:『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
從這裡我們也看到,古人把知過看得多麼重要。對於個人而言,能知過改過,修身就能夠成就,進而能夠成聖成賢,甚至成佛作祖。不能改過,則身敗名裂、墮落三途、輪迴六道。對於治國而言,能否知過改過,也是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衰,治國的成敗。
在《管子》上就記載,齊桓公有一次向管仲來請教,他說:「我想擁有天下而不失去天下,得到權力而不亡失權力,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管仲回答說:「你要認真地考察人民所厭惡的,從而引以為戒。『黃帝立明台之議,堯有衢室之問,舜有告善之旌,禹立諫鼓於朝,湯有總街之庭。』」在黃帝的時候,他設立明台讓群臣在這裡議論國事;堯設立衢室,為的是讓下情上達,主動去問人民有什麼意見;舜的時候,在朝門外設立了進諫的旌旗;禹王的時候,在朝門外設立了進諫的鼓;湯王設立了一個能夠使街頭巷尾的議論、意見都能匯總的庭堂。這些制度是幹什麼的?「以觀民誹也」,都是來聽人民的批評建議的。「此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這就是古代英明的聖王之所以能夠擁有天下而不喪失天下、得到權力而不亡失權力的原因。在這裡,管子就是勸諫齊桓公能夠效法古聖先賢,主動地去聽取民眾的批評建議,這樣才能夠清楚自己的得失,使天下保持不失。
齊桓公是否按照管仲的建議去做了?我們知道,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絕非偶然。在《新序》上記載,齊桓公去見一個叫稷的百姓,是一個平民百姓。結果他一天跑了三次都沒有見到稷,跟從的人說:「做為一國之尊、萬乘之主,見一個平頭百姓,一天來了三次都見不到,那也就應該就此作罷了,不要再去了吧!」齊桓公怎麼說的?齊桓公說:「你說得不對,有德行的士大夫、讀書人輕視爵祿,因此他們也會輕視君主。而那些不想稱霸天下的君主也會輕視有德行的讀書人、士大夫。但是縱然這位先生輕視爵祿,可是我怎麼敢輕視稱霸天下?」意思是說我還是想稱霸天下的,所以我不能夠輕視讀書人。結果怎麼樣?結果齊桓公一連去了五次,才見到了稷。其他的人聽了這件事都說:「齊桓公對於布衣之士都能夠如此的尊敬,那對於一般的諸侯國、對於一般諸侯國的國君,肯定會更加的尊重。」所以這些人都紛紛地來朝拜。
對於高高在上的君主而言,知道自己的過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自己手握權力,自然有很多人為了爭寵、爭權奪利來紛紛地諂媚巴結,所以君主每一天都聽到諂媚的話、巴結的話、阿諛奉承的話、讚歎的話、肯定的話。而當一個人聽這些話聽得多的時候,就會洋洋得意、自以為聖明。所以怎麼樣?再有人來指出他的問題的時候,指出他的不足和過失的時候,他就很難接受了。賢明的君主要明白這一點,不僅要讓百姓說話,宣洩自己的意願,而且還要主動地去求取諫言、了解民情,要通過這些方式充分認識自己施政的得失。
《後漢書》上也記載著楊震說的一段話:「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於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則洗目改聽。所以達聰明,開不諱,博采負薪,盡極下情也。」我聽說在堯舜的時候,進諫的鼓、可以批評的木牌都立在朝門之外,為什麼?讓人們隨時可以進諫。在周朝和殷朝的聖哲君王,對百姓的怨言甚至是責備都是洗耳恭聽,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樣才能使自己耳聰目明。他們開放言路,讓人們無所忌諱,甚至要去徵求那些砍柴的平民百姓的意見,使下情上達。從這裡我們看到聖明的君主就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十分重視聽取、採納民眾的意見,並且根據民眾的意見來判斷施政的得失。順道的、好的建議就推行,以此來改善自己的政治,達到國泰民安。
在《群書治要.新序》上就記載,齊國有一位女子,長得奇丑無比,人稱「無鹽女」。說起她的相貌確實是很醜,她的頭像搗臼,眼窩深陷,身材高大,骨節粗壯,朝天鼻子,喉結突出,脖子肥胖,頭髮稀疏,腰部彎曲,雞胸突出,皮膚黑得像塗了漆一樣。結果三十多歲了還無人收留,接納為妻。於是這個醜女就去見齊宣王,並且對負責傳達的人說:「我就是那個齊國嫁不出去的姑娘。聽說大王德行高尚,我願意到大王的後宮服侍大王。」傳達人員就把這件事報告給齊宣王。當時宣王正在漸台大宴賓客,左右的客人聽了之後,沒有一個不捂著嘴笑的,都說:「這真是臉皮最厚的女人。」
但是齊宣王卻召見了這位醜女。只見她睜大眼睛、咬著牙齒,舉起手來拍打著胳膊肘,然後說:「危險!危險!」如此重複了四次。宣王聽了之後就說:「我倒願意聽聽妳到底有何見教?」無鹽女回答說:「現在大王治理的國家,西有實行連橫的秦國造成威脅,南有強盛的楚國與我為仇,就外部講,有這兩個國家發難;從國內看,聚集著一大批奸臣,民心離散。大王四十多歲了,還不給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確立名位,不替兒子們操心,而把精力用於收納眾多的姬妾,看重自己喜愛的人,而輕視自己應該依靠的人,一旦大王御駕歸天,國家必然大亂,這是第一種危險;漸台高達五層,黃金白玉、翡翠珠璣等貴重的裝飾品觸目皆是,而萬民卻貧困至極,這是第二種危險;賢能之士都隱居山林,阿諛逢迎之徒拼命朝大王的身邊靠近,奸邪虛偽的人成了朝中的權貴,要進奉忠言的人卻怎麼都見不到大王,這是第三種危險;大王沉迷於飲酒作樂,夜以繼日,歌妓、舞女、小丑毫無顧忌地在宮廷裡喧鬧,對外不謀求與諸侯的關係,對內不關心國家的治理,這是第四種危險。所以我說危險、危險!」
齊宣王聽了之後默不作聲,然後長嘆了一口氣說:「今天我聽了無鹽君的一席話,才明白了自己的危險,寡人差一點就要國破家亡、性命不保了。」於是他立刻下令拆掉漸台,解散戲班子,罷黜逢迎拍馬之徒,不再使用華貴的器物,並且挑選壯士、良馬來擴大兵力,充實國家的府庫以及錢糧的儲備,招納直言進諫之士而不分門第的高低,並且選擇吉日冊立太子,拜無鹽女為王后,齊國因此國泰民安。所以在史書上都評價說,這都是歸功於這位醜女。這個醜女的功勞何在?就是她一席話如當頭棒喝,把齊宣王給打醒了,進而從驕奢淫逸、歌舞昇平的享樂生活中回頭,把自己的心思放在治理國家之上,結果使得齊國大治。所以你看,身邊有人能夠指正自己的過失,使得國家從危難之中回頭,能夠走上正軌,並且實現國泰民安。
我們再看下一句,十六:
【大忌知身之惡而不改也。以賊其身。乃喪其軀。有行如此。之謂大忌也。】
這句話出自《群書治要》卷三十一《鬻子》。這句話說人生最大的忌諱,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身上有過惡卻不能夠改正,這會賊害自己的身心,乃至喪失生命。一個人有這樣的行為,確實是人生的大忌。人有過而不改,確實給自己招來災禍。
人為什麼不能夠改過?我們分析一下原因,可能有四個方面。第一、就是沒有認識到過惡的嚴重危害。在《周易》上說:「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說善行不積累就不足以成名於天下。《大學》上告訴我們:「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財富、名聲、地位全都是枝葉花果。根本是什麼?根本在於一個人積累了深厚的德行。所以,善行不積累不足以成名於天下;罪惡不累積也不足以自滅其身。當我們看到一個省部級以上的官員,突然鋃鐺入獄的時候,大家都會議論紛紛說是什麼原因、什麼原因,莫衷一是、各執己見。實際上原因很簡單,古人早都給我們說出來了,「多行不義必自斃」「惡不積不足以滅身」。但是,小人認為做小的善事沒有什麼益處,就不屑於去做;認為做一些小的惡事,無傷大體,於是便不改過。結果怎麼樣?結果這個罪惡日積月累,以致達到了無法掩蓋和不可解救的地步。這個就是告訴我們,滅家亡身都是因為有過失而不能改所導致的。所以古人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在《曾子》上把為善的境界,來給我們區分了三個境界。他說:「君子之於不善也,身勿為,可能也;色勿為,不可能也;心勿為,不可能也。」君子對於不好的事,自己不去做,身體沒有去造作,這是能夠做到的。譬如說我們有嫉妒之心,嫉妒之心提起來了,突然覺得,你看我們都學聖賢教誨了,《太上感應篇》說:「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我怎麼還有這樣的心呢?所以,這個嫉妒之心就打住了。也沒有因為這個心,再去障礙別人,再去中傷別人。這是「身勿為」,這是可以做到的、可能的。「色勿為,不可能也」,神色上表現沒有嫉妒之心,對於君子來說都不太可能了。因為君子還在修道的過程中,還沒有成為聖人、成為賢人。所以聽到老師表揚別的同學,心裡可能有點嫉妒之心,在神色上也表現出來了。「心勿為,不可能也」,心上都沒有想,聽到別人表揚,心上都為他讚歎、為他高興。對於君子來說,也是不可能的。這是為善的境界。他說:「太上樂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強也。」為善最高的境界就是喜歡做善事;其次是安於做善事,做善事使自己心安;最下就是能夠勉強做善事。
而從去惡的角度,或者說從改過的角度去看,人的修養也是有幾個境界的。「太上不生惡,其次生而能夙絕之,其下復而能改,復而不改,隕身覆家,大者傾社稷」,最高的境界就是不發生惡的行為;其次是做了惡的行為,惡行發生之後能早早地去除;其下是惡行復發之後能夠及時改正;這個惡行反反覆覆地做了之後還不知悔改,就會亡身敗家,更有甚者,會使國家傾覆。後面他說:「是故君子出言愕愕,行身戰戰,亦殆免於罪矣。」因此君子言語正直,行動戒懼,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樣才能僅僅免於犯過失。
「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內,戰戰唯恐不能乂也。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內,戰戰唯恐失損之也。大夫日旦思其官,戰戰唯恐不能勝也。庶人日旦思其事,戰戰唯恐刑罰之至也。」昔日,就是從前的天子日日考慮天下之事,謹慎小心,唯恐天下不能安定。諸侯日日考慮國內之事,謹慎小心、戰戰兢兢,唯恐自己的國家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大夫日日考慮自己的職責,謹慎小心,唯恐不能勝任。平民百姓日日考慮自己的職事,也是謹慎小心,唯恐觸犯刑罰。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說:「是故臨事而慄者,鮮不濟矣。」面對各種事情都能夠謹慎小心、戰戰兢兢,便很少會犯過失、很少有不成功的。
第二個原因:不能改過,就是因為志向不堅定,所以改過的願望不迫切。
立志就是發願。蘇軾曾經說過,他在研究古人之所以有成就的經驗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明代的思想家王守仁,也就是王陽明也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所以你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首先立志。這個志就像目標一樣,人生有了目標才不會受人誘惑。就像我們要登山,山頂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就不會在山路的行走過程中,看看這個鮮花很好看,停下來去欣賞一下,就不會被這些東西所誘惑。
那麼應該立什麼樣的志向呢?清朝思想家唐甄曾說:「其為志也,以至於堯孔而不少讓。」要立像堯帝、像孔子這樣的聖賢人的志向,也就是說要把成聖成賢做為自己人生的目標。所以,改過的關鍵就在於人生的目的何在。
你知道自己本具純淨純善的本性,人生的意義就是要明明德,所以要把所有與明明德不相關的東西都放下,與這個不相應的東西都改正。譬如說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是非人我等等。不放下這些東西,受損失最大的是自己,實在是辜負了此生人之為人的機緣。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夠勇於改過。
在《了凡四訓》上也說:「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我們想一想古代的聖賢人,譬如說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們和我們同樣是人,為什麼他們能夠成為百世的師表,到今天不分種族、不分國籍的人,一提到他們還非常地尊敬,願意向他們學習。而我自己?我自己卻是一身瓦裂。什麼是瓦裂?這個瓦裂就是指破碎了的器皿。譬如說這個杯子、這個碗,但是破碎了,結果怎麼樣?結果就是一文不值。「耽染塵情」,過分地放縱感官的欲望和感官的滿足。「私行不義」,偷偷地做著一些不仁不義的事情。「謂人不知」,還以為別人都不知道。就這樣一天一天地將要墮落為禽獸,還不知不覺,相反還怎麼樣?妄自尊大、自以為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裡邊也告訴我們聖賢人和一般人的區別何在?聖賢人不是天生就是聖賢,不是天生就一個錯誤不犯的,聖賢人也都是一點一點修出來的。他和一般人的不同之處,就是他知道了自己的過失,能夠改正自己的過失,所以才能夠成聖成賢。所以中國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沒有比改過更大的善行了。
我們看到曾國藩先生終其一生,都在教導家人和後世子孫要銘記遷善改過的重要性。他在年輕的時候「自負本領甚大,每見人家不是」,自己才華橫溢,自己了不起,別人就看不到眼裡了,經常挑別人的過失。三十歲的時候才開始意識到自身的不足,所以他就立志學做聖人。他怎麼改正自己的過失?他的方法就是寫日記,通過日記記錄自己一天的言語行為。到晚上的時候,回憶一下這一天,我的言語哪一點說得過分了,哪一點不符合聖人的要求了,然後加以反省、自責。並且公開自己的日記,讓身邊的好友來監督自己。
在《了凡四訓》上也說,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假如「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為什麼天下聰明俊秀的人很多,但是卻德行不能夠修養,善業沒有更加地廣大?毛病就在「因循」二字耽誤了一生。「因循」就是不能夠改正自己的過失,沒有勇猛心。所以袁了凡先生以身作則,厲行改過遷善,最終改造命運、心想事成。晚年寫了四篇家訓,簡稱《了凡四訓》,留給後人。這部書確實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每一天要提醒自己,平時能不能知道自己的過失,知道自己的過失能否改正。這可以說是成聖成賢必修的課程。如果一個人成聖成賢的志向不夠堅定,他改過的願望也就不那麼迫切了。
第三不能改過的原因,就是身邊沒有好的榜樣。我們放眼這個社會,聖賢人少,甚至是連善人、君子都很少。而社會的污染又十分的嚴重,可以說我們所接觸到的人事物,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很多都是讓我們退墮的緣分,而不是讓我們成聖成賢的緣分。因為我們看不到榜樣,我們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是在追名逐利、唯利是圖,以此習以為常了。所以怎麼樣?所以我們就覺得習慣成自然。自己有過失不僅看不到,也不願意去改正了。所以古人說要選擇一個好的修學環境,對自己的修行特別地重要。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這個蓬草雖然很軟,但是麻它都是往上長的。如果蓬草生在麻中,沒有人扶它,自然就會向上生長,長得很直。我們在學會這麼好的修學環境之中,身邊所接觸的不是聖人也都是賢人君子,如果這麼好的環境還不珍惜,那確實是非常地可惜。
我們在這修學了一段時間之後,確實有這樣一個體會,說「一日不聽經,面目可憎」。如果有一天不聽師父講經,這個自私自利的心,這個是非人我的心都會生起來。古人是「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而我們現在的環境比古人不知差了多少。古人基本上人人讀聖賢書。這些社會的文藝作品,譬如說戲劇、小說、快板等等,相聲,全都是宣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內容。即使在這種環境下,三日不讀書還面目可憎。那我們想一想我們是什麼環境?在這種環境下確實是一日不讀書,一日不聽經,則面目可憎。
所以一個人在這種社會染污非常嚴重的情況下,要懂得親師擇友,親近善良的、賢德的老師,選擇善友,這比什麼都重要。古人還說:「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和那個善良的有德行的人交往,就像在霧水中、露水中行走一樣,雖然它打濕不了你的衣服,但是你時時能夠蒙受他德風的滋潤,不知不覺地自己也薰成了一個有德行的人。所以對於好的老師、善友,好的修學環境要特別地珍惜。這樣才能夠「德日進,過日少。」
第四個原因,一個人明明知道自己有過還不能夠改正,根本原因就是一個人的孝敬之心沒有提起。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這個孝敬之心也是慈悲心、菩提心的根本。
我們看很多的孩子,他的智商不是很高,但是能夠成為高考狀元。後來一調查才知道,哪些人最容易成為高考狀元?都是那些家庭條件非常地貧寒,他的父母為了供他上學是歷盡千辛萬苦,甚至都要去賣血供這個孩子上學。這個孩子怎麼樣?他不忍心辜負父母的期望,所以要拼命地讀書,非常地勤奮。最後怎麼樣?成為高考狀元了。關於這一點,我們自己也有體會。我在初二的時候,從縣城就調到城市一個學校去讀書,正好我上初三了。結果這個城市的學校,學習進度很快。那當時我也不是很聰慧的人,第一次參加數學考試就得了五十八分,還不是一百分的卷子,是一百二十分的卷子,結果我得了五十八分,這在自己的人生中從來沒有考過這麼低過,不僅不及格,還少得可憐。結果看到這樣的分數,自己很受不了,就很傷心地落淚。結果一年之後,到初三畢業考試的時候,一百二十分的卷子,我答了一百二十分,還有一個一百分的卷子,我答了九十八分。一年的時間提升這麼快,原因何在?原因就是不忍心讓母親失望。因為母親供我們讀書是歷盡了千辛萬苦,用自己一個人的退休工資,供我們三個孩子讀書,所以我不忍心讓母親失望。所以怎麼樣?就非常地刻苦,結果在一年之後,這個成績大幅度地提升,最後考上了我們市,也是我們省的重點高中。所以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不是在於他有多聰明、多智慧,天生的資質有多好,而是在於他有沒有這一顆孝心,有沒有這一顆感恩之心。
很多人之所以能夠戒酒、戒毒、戒色,棄惡從善,吃苦耐勞。什麼原因?學習了傳統文化之後,把這一個孝心給提起來了。他不希望他的父母再為他擔憂,所以把這麼多年養成的習氣,在一般人看起來不可克服的問題,全都給克服了。我們很多人用很多現代的戒毒方式,結果怎麼樣?結果戒毒所的人說,用現代所謂科學的戒毒方式,能夠真正戒掉毒癮的人,只有百分之二而已,少得可憐。但是在學習傳統文化之後,他的孝心提起來了,他的責任感、感恩之心提起來了,戒毒的比例就大大地提升。
在佛門中還有一句話說:「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說父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苦海,做兒女的孝道才真正圓滿成就了。那我們想一想,自己四十多歲了,四十多歲除了有一個虛名,還有因為這一個虛名所帶來的浮華與傲慢之外,在道德學問上一無所成,沒有讓父母離塵垢,也沒有讓那些關心過我們的、幫助過我們的人有所獲益。所以我們還敢悠悠放任,在這浪費時間、混日子嗎?你想一想,那麼多如母般的眾生,都等待著我們早日成就,去救度他們於苦海之中,我們還敢不精進嗎?所以你看一個人有孝心,他學習才有動力,不用別人去催促他,他也知道用功。
再看一看,我們的師父上人已經年近九旬,每一天還要堅持講經四個小時,最近才改成了兩個小時。因為護法實在是看到師父上人年事太高,每一天講四個小時,實在是太辛苦。每一天還要接待那麼多來訪的客人,幾乎都沒有閒著的時候,都是在講話。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還在念念想著化解衝突、團結宗教、促進世界和平,為此堅持講經說法兩個小時不中斷。每一次講經之前,師父講經太多,這個嗓子都感覺不舒服,還要有喉珠來幫助自己。所以我們看到了,做為學生的如果再不起來承擔,那真的是對不起師父的諄諄教誨。
師父老人家以他的智慧看到了,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唯有中國的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孔孟儒學和大乘佛法現在都面臨著衰落,甚至是滅絕的境地,再沒有人來承傳,我們確實是對不起祖宗,我們也是歷史的罪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師父念念希望聖教有人承傳,能夠通過講解和力行孔孟儒學、大乘佛法,使眾生離苦得樂,給這個世界帶來真正的安定和平。我們如果真正的有孝敬之心的話,我們還敢悠悠放任嗎?還敢懈怠懶散嗎?所以這個孝敬之心沒有提起,是我們不能改過的根本原因。
我們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分享到此地,不足之處,希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