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剛剛看三百一十八句,「聖人蹈機握杼」,剛剛念錯了,很抱歉,「蹈機握杼」。其實我念錯了好多次,還沒改過來。孔子說「過則勿憚改」,有決心,有勇氣,還是能改過來。但是自己一個字念錯那麼多次,另外我寫一個字也連續錯了很多次,自己改過都這麼不容易,就更不能苛刻去要求別人。

  「聖人蹈機握杼」,我們想一想,每一句經句跟自己有沒有關係?「位也者」、「勢也者」,我們自己有沒有職位?有沒有權勢?可能在座有家庭主婦說,我沒當官,我也沒哪個職位。有,您的位置叫媽媽、叫太太。「勢也者」,教育孩子,你有媽媽的權利教育孩子。可不可以「織成天地之化」呢?可以。因為你假如效法孔子的媽媽、孟子的媽媽,那您的天地之化綿延了兩千多年。包含宋朝的范仲淹(范公),他的母親帶著兩歲的孩子被整個家族拋棄。諸位女同胞,假如是你,你當下什麼心情?會不會很難過?會不會很怨恨?假如會,范仲淹先生就出不來了。一個媽媽怨恨,決定教不出聖人;就是母親的寬容,不只沒有抱怨整個家族,還期許孩子要振興整個家族。確確實實是化悲憤為力量,自己受到這樣的際遇,然後期許她的孩子,以後不要再讓自己家族的人受到這樣的對待。

  所以諸位長輩、學長們,請問大家這一生有沒有受過傷?有。還在滴血嗎?還是已經止血了?看剛剛大家說有的人不少。請問這個傷口會不會再發作?會。那化悲憤為力量就很重要,我們那個傷就轉成慈悲,不要再讓其他的人受我們這樣的傷,你的傷口就痊癒了,而且你更有生命的動力。所以學聖學,聖狂之分在一念之間,是在那裡痛苦、怨恨,還是轉成整個生命的動力跟價值,在自己的一念之間而已。請問大家:你現在還受傷嗎?大家功夫太厲害了,聽完全部轉成力量,難怪額頭發亮。可是那個傷害我的人很過分。所以學聖教首先要學寬恕,「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而且學聖教就是要有智慧,不能執著,不能著相,著在他那句傷害我的話,著在他那傷害我的表情,然後連作夢都會驚醒,那你不是折磨自己嗎?那是剎那不住的幻相,拿一個虛幻的相來折磨自己,這個不自愛,更不可能去愛人。所以不要著這個相。有智慧的人有前後眼,第一,可能我以前對不起他,你就不會跟他計較;第二,可能他人生很淒慘,因為他沒有好的教育,他人生沒有遇到好的老師,他不懂這些道理,才會做出惡劣的行為,他就變成可憐的人,而不是可惡的人。所以看前看後。後是什麼?他這樣錯誤的人生態度,他一生要造作多少罪業,他以後是最可憐的人。他以前也可憐,以後也可憐。所以這個世上,我們想清楚了,沒有可惡的人,只有可憐的人。我們對一切人寬恕,進而變成憐憫,仁者無敵,仁慈的人不跟任何一個人對立。

  剛剛我們講到,其實經句對每一個人都有受用,家庭主婦看到這一句,就是期許自己要做聖母。看看好像有女學長馬上深呼吸:怎麼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其實您在任何一個角色、任何一個行業,最終對你自身的目標就是成為聖賢人,這樣我們的經書才沒有白讀。因為大學之道在哪裡?在每一個行業,在每一個角色。大學之道就是聖人之道,在每個角色做什麼?明明德。明德本有,不斷放下自己的分別執著、放下習氣,擴寬心量,擴得跟聖人一樣大的心量,明德就恢復了。就像剛剛跟大家舉的張發廳長,他在他的位置當中心量愈來愈大。我記得跟他談到戒毒的問題,他運用儒釋道的教誨,那個戒毒的效果,全世界最好的效果。為什麼?他從人本善當中、孝心當中,引發出來的決心跟力量不一樣。他很用心,希望往後海南戒毒的經驗,能夠推展到全世界去。他就在他這個職位當中看到了眾生的悲苦,不只是服刑人員的苦,還有他家人的苦。我想為人父母者,他的孩子在監獄當中,他很可能在二年、三年之內就滿頭的白髮了。而且他的擔心還不是孩子在監獄而已,更擔心什麼?出獄之後假如沒有轉惡為善,那更讓他沒有安寧的日子可以過。所以讓一個浪子回頭,真是莫大的功德,因為讓他全家人都見到了光明。我們馬來西亞的學長們,很多好像有到國民服務營去講傳統文化,是不是也有到監獄去講傳統文化?這個都很重要,讓浪子回頭。再來,國民服務營是不是都是十七、八歲的青少年?這個時候能夠把這些正確的價值觀,深植在他的心中,對他一生的影響會很大。

  其實我們都是成年以後才學,大家回想一下,假如傳統文化在你小學就學,你會不會很歡喜?你們怎麼這麼不相信自己?我記得我念初中的時候,我的理化老師,還不是中文老師,講了一句話:「人不可以有傲氣,但不可以沒有骨氣。」他才講一遍,我就記一輩子。我們不是不願意聽這些教誨,不是不願意學,老師一有講,心裡有感應。你們猜猜看,我初中最崇拜的人是誰?孫中山先生。因為孫中山先生說:「寧願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人不能白白來世間一遭,應該要對社會、民族、世界做出貢獻。我自己跑到我們高雄左營中山堂看「國父傳」,看得痛哭流涕。結果上了高中,我們有一門課叫「三民主義」。我打開第一頁,「思想、信仰、力量」;你的思想,你所信奉的人生價值,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我相信我扮演每一個角色都不會空過。結果《三民主義》我就很認真讀,放榜之後,全班聚會,我們《三民主義》的老師很高興,過來敬我一杯飲料,他說:「你《三民主義》全班最高。」其實我挺百感交集,因為《三民主義》全班最高,但是國文不及格,其他科目考得也不怎麼好。後來因為考得不好,就到比較不好的學校去念大學。但是我覺得「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幸好沒有考到台北的花花世界,不然照我的定力,決定是死得很慘。所以這冥冥中有祖宗安排,讓我不要到花花世界去。

  我們的民族是倫理道德起家。《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因為我們的祖先是倫理道德起家,所以他的後代子孫最有福報,整個文化承傳五千年不衰。這不是偶然的,全世界只剩我們這個民族。真的是倫理道德起家,當君王就是聖王,叫內聖外王,內聖是明德恢復,外王是親民。內聖外王,明明德、親民都做圓滿,叫止於至善。不是只有君王可以達到止於至善,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止於至善。所以在醫學界有醫道,孫思邈、張仲景、華佗,這些人是醫學界的聖賢。教育界代代都有聖賢人出來,孔子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包含我們的師長,承傳孔子還有釋迦牟尼佛的精神,他老人家這一生智慧這麼高,明明德做得很徹底;再來利益到天下的蒼生,親民;止於至善,確實是他人生的寫照。

  商業界也出聖賢,春秋時代的范蠡(陶朱公);包含清朝同仁堂的負責人,他們的修養都不簡單;還有這個時代的胡小林董事長,包含吳念博董事長,他們真的不簡單。吳念博董事長自己當班長,每期員工一百六十幾個人,他有兩千多個員工,每期他都親自帶。我聽到他的事蹟,馬上想到師長講,清朝的皇帝帶著文武百官,請儒釋道的專家在宮廷裡講學,《四庫全書》裡面都有宮廷講學留下來的經典講義,都可以做證明。包含我們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清朝的文物,其中清朝皇帝的帽子正中心,在他的額頭位置刻著一尊佛。他們都是儒釋道三教聖人的好學生,念念不敢忘了聖人的教誨,所以能夠創出康熙、雍正、乾隆的康乾盛世。

  商業界像吳董親自帶班教,自己不斷提升,結果他底下的員工效法他的愛心。「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他的員工在當地貢獻很大,環保義工,包含當地的養老院、孤兒院,甚至於是先天智障、殘障的兒童,他們都很用心去照顧。有一個腦癱的孩子不會講話,他們的員工常常去關愛這些孩子,結果這個孩子本來不會講話,現在見到他那個員工就叫她媽媽,她那個員工上台分享痛哭流涕。我感覺他們的員工都很有愛心。所以他的目標就是希望他所有的員工都變成聖賢,人生都是幸福的。結果他帶了幾個班,轉變非常大。有一個員工二十幾歲,從來不叫他的父親;學了以後,很慚愧,回去叫父親,懂得盡孝。有一個媳婦,結婚很多年,從不叫她的公公。所以人不學不知道,一個孩子二十多年都不叫父親,您看那父親有多痛苦!父親生我們、養我們,我們還這樣對待父親,那不知道折了人生多少福,再這樣下去,我看都沒福報了。所以這個吳董,是他員工人生的貴人。員工本來好幾個人都釣魚,學了《了凡四訓》,要改造命運,要愛惜物命,聽完以後,不釣魚了,參加放生活動,轉惡為善的力量很大。包含很多抽煙幾十年,學完之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就戒煙了。吳董都在關鍵時刻推員工一把,員工(抽煙的)上台去:好,我一定下定決心,慢慢改。吳董就馬上上去:不要慢慢改,現在就下決心。這些員工確實在整體氛圍的感染之下,成長得都很快。所以企業家是聖賢。

  包含當媽媽、當太太是聖賢,周朝有三太。所以諸位女同胞,你們為什麼結婚、當媽媽?開悟了沒有?就是為了當聖母、當聖人,恢復明德,然後把孩子教成聖賢,國家的棟梁,去利益天下,就是親民。所以止於至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人生意義所在。當領導,為君者,君道,為君就是契入聖賢境界。當臣子,可不可以當聖人?可以。孔子說商有三個仁德之人(聖賢人),比干、箕子、微子,他們都是為臣者,但是契入聖賢境界。包含范公、林則徐,他們都是為臣者,都是聖賢人,因為他們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所以五倫關係都是一分緣分跟位置,都有一分本分道義要去親民、要去利益對方,在利益對方的當下又不斷提起自己的道義,最後能夠無私無我,恢復明德。所以交朋友也是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假如我們的朋友,跟我們相處愈來愈墮落,我們損陰德。我們交朋友,讓朋友的德行愈來愈好,這個才是學傳統文化的好樣子。夫妻之間亦如是,「領妻成道,助夫成德」。

  所以現在想起師長老人家說,「我們這個民族是倫理道德起家。」這句話意味深長,甚至於乞丐都是聖人,只要他明理。清朝有一個乞丐叫武訓,他自己沒讀書,看到別人沒書讀,感同身受的痛苦。所以他就開始乞討,把乞討得到所有的錢蓋義學,還蓋了好幾家義學,也栽培了不少人。所以上到國君,下到各行各業,到乞丐,只要有承傳傳統文化的精神,都可以契入聖賢的境界。所以大家可以從每一句經句,再回到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角色,相信都會有很大的受用,每一句自己都是當機者。最近在跟一些傳統文化的同道交流的時候,大家也會自我觀照,感覺經教讀多了,反而容易見人家的過失。所以古人留了一句話提醒我們說,「人皆好為人師」。從根本上、心地上看,就是你的傲慢容易因為一些緣分就起現行,而傳統文化是減法,不能學了以後反而染上一些習氣,這個就不自愛,這就學錯了,應該愈來愈放下,不能增加這些習染。怎樣才能在學習過程當中道理懂得多,但卻不增長傲慢?其實師長老人家的教誨當中,都給我們指導了。比方老人家講,我們學每一句、讀每一句經句,自己是當機者,都是講給自己聽,都是對照自己的。假如我們在聽課的時候、讀經的時候腦子裡都想,這個是講我兒子的,這個是講我媳婦的,這是講我先生、太太的,那是邊懂禮、邊傲慢、邊指責別人。

  所以修道的路上不要要道,也不要要情。王善人有提醒到,「不要要求別人行道,而是自己先做。」所以師父留給我們一句很重要的話,叫「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自己心地先下手,因為只要要求別人,傲慢就增長,人家不順我們意,瞋恨心可能隨之而來,「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先從自身。《群書治要360》「反身」、「正己」這兩個單元的經句就非常多的提醒,這兩個單元我們有時間可以多讀、多提醒自己。不要情,這一點也不容易做到。不要討人情,這個朋友我以前對他很好,他現在怎麼可以對我這樣?其實我們冷靜想一想,這個念頭是什麼?是利害。請問大家:我們對人好有沒有條件?有沒有要求?付出求別人回報叫利害關係。而整個傳統文化做人的標準、君子的本職就是義,義是應該的,不是附帶要求的,義所當為。我們面對所有親朋好友,還有念頭說「我對他付出很多,他應該回報我什麼」,那就是要情,這個時候貪起來了,對方又不順我們意,瞋這些念頭都會跟著起來。所以佛法,還有道家、儒家的教育,都是心性之學,都時時反求諸己,在心地當中去觀照。

  所以,第一個,我們在聽經、讀經,不是去想這句話講誰,誰沒做到,是講給自己聽,句句都有我們的學處。第二,假如我們有在跟大眾分享,這個時候講給別人聽是我們把修學心得向大眾匯報。師長以他自身現身給我們說法,老人家講經典五十五年說到:講了五十五年,最重要的是勸自己,都是把自己給喚醒,不是去教別人的。而且師長說:所有聽課的人他們是監學,來監督他的學習。這個態度就不容易在講台,在講師、老師這個因緣當中增長傲慢,這是第二個重點。第一個,自己是當機者;第二個,縱使講都是勸自己最重要。因為我們假如著在都是講給別人聽,那有一句經句提醒我們,「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都分析別人很清楚,可能分析自己不容易,因為精神都耗在看別人,怎麼還有時間看自己?其實我們冷靜、沉澱下來的時候,都感覺人內心深處的習染是很深的,用全部的精力來對治都有點感覺力道不足。古人講到,光調伏自己的脾氣,調伏了二十年都還沒得力。「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都知道火燒功德林,那應該從那一天開始就不能再發脾氣,這樣才是自愛。但是理有頓悟,事還得漸修。《了凡四訓》講「明須良朋提醒」,身邊共同目標方向的同參道友、同道中人互相提醒。再來時時善觀己心,觀照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老人家一生謙卑、恭敬,這是我們很佩服,真的是溫良恭儉讓。所以老人家這段話,也是對我們後面所有學生的護念,我們沒有老人家的德行基礎,再不有老人家這樣的自學態度,能不傲慢,不大可能。

  再來,第三,老人家常講,時時以儒釋道三教聖人的標準來對照自己、來要求自己,人就不容易傲慢。一跟孔子比、釋迦牟尼佛比,就覺得很丟臉。像清朝林則徐、曾國藩先生,從他們留下來的這些教誨文章,比他們差遠了。人覺得自己不足,不可能會傲慢,「德比於上則知恥」。其實師長老人家這些話給我們講了不少次,我們聽到要以三教聖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真的提起來,馬上生慚愧心,不生傲慢心。第四,要有看一切人都是老師,唯我一人實是學生、實是凡夫。你說,奇怪,這個學生,我是老師,我教他,他怎麼是我的老師?比方我們教他,我們起了情緒、沒有耐性,就是這個孩子的緣提醒我們最不足的地方(就是沒有耐心),這個孩子就在成就我們的道業,他當然是我們的老師。生命當中每一個人,我們跟他們相處,習氣一起來,他們就是我們的貴人。平常遇到其他的人,還發現不了自己的習氣,結果他們出現了,我們馬上可以感覺,原來自己還有這麼多習氣。一個人修身,發覺不到習氣,怎麼改?所以發現自己的習氣叫開悟(發現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習氣叫真修行。今天假如自身沒有發現自己的習氣,朋友也不敢勸我們,一日不知非,這一天就空過。《了凡四訓》講,「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假如我們覺得《了凡四訓》這一段話很好,我們可以每天在自己的日記簿上,反思今天哪個念頭不對、哪句話講錯、哪個行為不妥當,每天這樣觀照,那觀照力會提升得非常快。以後不是每天反省,會提升到什麼?念念都能觀照得到,這個就得大受用,念頭都觀照得到,就不會有錯誤的言行。所以第四點,其實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精神。也就是《弟子規》講的,「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而且要見人惡即憐憫,見人惡即為人演說,更積極的去利益到他。

  我們回到「法古」的二百五十句:

  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弗迷。】

  其實不只是為官者,不管在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本分,比方說做母親的人,能夠去看三太的行持,能夠把班昭的《女誡》好好深入,我相信這個母親的角色會扮演得非常好,一定要從古人的風範、經驗跟經典當中汲取寶貴的智慧。為官最重要的選拔人才、提拔人才,因為為政在人。而幾千年來選拔人才的標準就是舉孝廉,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結果現在舉人才的標準不是這個,所以政治要找到很有德行的人就沒有以前那麼多。所以這些都不能改,一改就出情況,就迷惑、錯誤。傳承幾千年的東西一改,問題就出來。現在很多國家選拔人才的標準不是孝廉,是學歷高、是才能,忽略了德行。甚至於我們還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說到,比方官員不孝,居然現場有一個貴賓(那地位都很高的人),他說:不孝是他家裡的事,不要跟他為官扯在一起。這種說法,在西方很多國家是這個論調,但是在中國的經典不會這樣判斷事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一個人的愛心原點是孝悌,是父子有親,怎麼可能他父母、兄弟都不愛,然後他就能夠去愛社會大眾?無有是處。西方很多這種論點,他根本就沒有判斷力,難怪現在社會都說,很少找到政治家,都是什麼?政客比較多。他就是謀私利多,所以貪污的現象現在在全世界已經不是少數的現象。

  『政乃弗迷』,辦政治迷了,辦商業也迷了。徽商、晉商,這些承傳幾百年的商道這麼興盛,都是有承傳傳統的倫理道德在他的商業裡面。現在商人沒有承傳,所以現在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而辦政治當中,最重要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整個國家中央級幹部,尚書就是部長,在古代最重要的部長,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其他所有的部門都是為教育服務的。因為重視教育,人就有德行,人有德行,什麼問題都解決;人沒有德行,你有錢,你有任何的制度、手段,都解決不了家庭跟社會的問題。所以要重視教育。現在教育要怎麼辦?讀書志在聖賢,這個教育辦對了;假如讀書志在考試、志在分數、志在學歷、志在以後大學畢業賺錢,這個教育的方向、目標,可能不理想。因為假如是這個目標,這樣的教育根本、基礎是什麼?是功利。孔子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假如我們教育孩子,他的整個人生態度是以功利為基礎,我們不就是教出家庭的小人跟社會的小人嗎?現在家庭、社會的矛盾衝突這麼多,因為是小人。有時候這些衝突很嚴重,但是他並沒有犯法,他把父親氣得快吐血,可是他也沒犯法。

  我們幾千年的教育,根本是什麼?基礎是什麼?是天倫,是人倫,教他五倫大道。這在我們下個單元,「綱紀」當中第一句就講到。二百五十三句,「天下之達道有五」,就是五倫大道,「其所以行之者三」,就是三達德。教育的內容,教五經、十三經,教《禮記》、《禮經》,讓人莊儉恭敬,節儉不奢侈,對父母、對一切人都恭敬;《詩經》讓人溫柔敦厚;音樂,好的音樂教化,讓人廣博易良。諸位學長,你們聽過古琴吧?要常聽,那是中正之樂,真正深入學習古琴,很多人本來心裡很鬱悶,很多事情想不開,那曲子一彈完,心裡就舒坦了,自己心眼怎麼這麼小。音樂,樂和明心,調人的心性;禮節人欲,讓人懂得分寸,不要放縱欲望。所以禮樂教化在整個政治是重頭戲,歷朝歷代都是這樣。但很可惜我們民國以後沒有制禮作樂,所以人都不知道哪些是禮,哪些是做人應對進退的標準。結果反而靡靡之音都變成排行榜第一名,中正之樂反而沒有人學。所以振興樂教非常重要。

  大家要了解,誰能制禮作樂?聖人。所以聖人制禮作樂,怎麼可以不從聖人制禮作樂這些智慧來辦政治?我們不是聖人,我們沒有通達人性。大家學「禮樂」那一篇裡面提到,不重視婚義,不重視婚禮,淫亂的現象太多。現在未婚懷孕太多了,就是沒有禮教,天下亂象層出不窮。古人通達人性,防微杜漸。當然慢慢有這些正確認知的人多了,影響愈大,開始整個國家、民族會調整。從我們自己家裡做起。家裡可不可以制禮作樂?可以,學《常禮舉要》、學《弟子規》,家教、家規樹立起來,家庭裡面放的都是古樂(中正之樂),你們家的孩子跟人家的氣質已經不一樣了。所以現在明白多少,從自身、從自己家做起、從自己團體做起,就不要再去批評、再去責怪任何人了。

  所以師長講到,他的老師方東美教授說,全世界最完整的憲法就是《周禮》。其實我們《弟子規》裡面好多經句,都是從《周禮》來的。古人知道聖賢的智慧,他們就懂得代代承傳。所以「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弗迷」。包含辦外交,《論語》說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現在的外交動不動就要打人、就要發動戰爭,這是很沒有智慧的。我們看到發動戰爭最多的地方,他的國家最不安寧。這次到歐洲去,我感覺不大舒服。為什麼?因為法國只有十一、二度,結果我要回來的時候要過海關,我比較怕冷,穿的衣服比較多,好像是穿四件。結果他看到我,比比我的衣服,我就把第一件脫掉;他再比,我又把第二件脫掉;他繼續比,我把第三件脫掉;只剩最後一件衣服,他才放過我。這種感覺很不舒服,就想起師長老人家說他到美國去,看到連襪子都要脫下來,所以人感覺沒有被尊重了。這個根源是什麼?外交政策錯誤,樹立了太多的對立。

  老祖宗告訴我們,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中國強盛的時候,鄭和下西洋,走過那麼多國家、地區,跟人家結了這麼深的友誼,甚至於六百年之後,這些地方還這麼感他的恩德,還給他立廟。哪有像很多西方國家強大以後,強佔人家的地方,奴役人家的人民,還把當地好多資源都運回國去。我們中華民族的人不會做這種事情。而且他們搶回去很多中國的寶貝,還在他們的博物館展出來。我覺得不能苟同。搶人家的東西擺出來,是不是告訴世界的人,我們搶人家的東西,那不是很奇怪嗎?請問大家:你們有沒有去過台北故宮博物院?你們有看過哪一個展的東西是從人家國家裡面跟人家拿來的嗎?都是強盛的時候,人家很歡喜到我們國家來進貢的,哪有這種行為出現?那是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所不恥的。所以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它的根源是孝、仁愛的精神,不會去傷害別人。

  我們有四天的課程,聽了很感動。我們馬來西亞一位女士,自己學了傳統文化,還跑到英國去開課,而且是挨家挨戶拜訪華人,了解他們的需要,然後才開課。真是用心良苦,她做事的精神叫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而且她還說:「師長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她真的舉一反三,這句話用在,「我到英國去,要幫他們培養出講課的人才行,不然我離開之後,他們就不能繼續了。」舉一反三到弘揚文化她也應該幫當地培養出人來。所以諸位馬來西亞的同胞們,你們的English is very good(英語非常好),這些地方的甘露要靠你們去灑,我到歐洲去只能跟他們Say hello(說你好),再講什麼,我就接不下去了。

  所以老祖宗講,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決定不可能這樣去處理外交的問題。剛剛提到的這些點,其實都是我們古代辦政治的重點所在。

  二百五十一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經文裡講到,當時候有一句格言講到的,人能汲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不忘,就能成為他以後做事的借鑒,做事的一些提醒、啟示。一個人如此,一個家亦如此,一個團體,甚至於一個朝代也是這樣。清朝皇帝看懂這一點,太宗皇帝也看懂這一點,這兩個朝代都有盛世,都是花很大的工夫編輯古籍。太宗皇帝也講,他有三面鏡子,「以銅為鏡,正衣冠」;「以古為鏡」,以古代整個歷史、經驗,「知興替」;「以人為鏡,明得失」。以人為鏡,除了他接受身邊大臣,甚至他妻子的勸諫之外,他能虛心的從每個人的人生當中汲取經驗。其實每一個人的人生經驗都不同,有些人在某方面經驗特別豐富,剛好是我們不足的,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放下嫉妒心去欣賞、去效法,自己就得大受用。

  『是以君子為國』,因此君子治理國家,『觀之上古』,考察於上古的歷史,『驗之當世』,客觀、審慎的驗證當代的情況,因為任何一個決策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所以我們曾經有的經驗,在面對未來的因緣,可不可以全部照搬,來做下一個因緣的事情?照理來講,應該不可能,因為因緣已經變化了。所以應該是從過去的經驗當中,總結不變的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然後在未來的因緣去運用。不然我們就會執著在以前的經驗,而不能「驗之當世」,不能客觀了解情況,然後硬是把自己的經驗,套在別人的頭上,這樣就會愈幫愈忙。其實人為什麼不能客觀觀察人、事、物?還是有可能自滿、自傲了,覺得自己的經驗最好,就硬是要套下去。比方說,你辦這個事情,小事一件,想當年多難的我都辦過了。其實不要看表面上的大跟小,大的活動有大的活動的辦法,小的活動有小的活動的做法,假如我們不放下這些經驗,硬套上去,給人家添亂了。所以佛家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人要放空,不能住在自己這些過去的經驗,過去的這些種種經歷積累當中,還要能放空之後,客觀去評估這一方,客觀去評估每一個人。

  所以中國的教育強調了幾個重要的理論,「因材施教」,因為因材施教,所以行行出狀元。但功利主義之下的教育變成什麼?變成了每個人都是灌輸知識、技能多,慢慢的變考試的機器了。大家冷靜觀察一下,小學生的心比較敏銳、體貼,還是大學生?我們不要說別人,說我們自己。昨天我們一個同仁生日,他才在反思,他說以前曾經聽一個故事,東北有一個董事長,他當了董事長以後拿回家的錢比較多,所以對父母講話比較大聲,後來學了傳統文化,反思到自己態度不對。東北人比較直,學了以後回去就要幹,回到家裡當天端了一盆熱水,「媽,我給妳洗腳。」他媽媽瞬間把身體轉了九十度說:「我不敢給董事長洗腳。」請問大家:現在在她面前,這個人是誰?不是她兒子,是董事長。可見得他回到家還是董事長,連講話的語氣都一樣。其實他就是沒有明白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人當董事長應該是愈來愈有德行,為什麼?他的社會責任愈大,他造福的人群愈多。他當了董事長,他更能夠把孝子的角色扮演得更好,反而變得不能體恤父母,那個態度都壓到自己的母親,董事長就變成他墮落的因緣。所以這位同仁就說,當時候聽到這個故事,住在董事長這個身分跟因緣,所以要應無所住,不能在身分、因緣當中產生分別、產生執著。結果昨天他反思到自己,也住了,住在自己是傳統文化的學習推廣者,打電話回去,他也是在想,怎麼把這些道理好好的跟媽媽講一講。那一天他打電話回家,他覺得他道理開得很透、開得很好,但後來了解到,他家裡的人給他訊息,他母親掛完那個電話,差不多一個禮拜都笑不出來。他聽了之後很難受,突然間反思到,那一席話給他母親很大的心理壓力。他覺得自己學了以後,反而沒有更柔軟體恤母親的心,住在了傳統文化的身分,反而傲慢。所以這個觀照對他來講就非常的可貴。

  人能時時歸零,客觀的去判斷當前的每一件事、每一個因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於要去理解對方,為什麼?不同家庭環境成長,甚至於不同國度、不同地區成長,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諸位學長們,你們覺得你們的思惟狀態跟大陸的人一不一樣?跟台灣的人一不一樣?跟印尼、新加坡的華人一不一樣?都不一樣。我們在這些因緣當中,您能馬上設身處地他的成長狀況嗎?還是剛好跟你住的人就是不同地區、國度的人,反而讓你很煩惱,這些生活習慣,我很不適應。處眾最好堪驗自己的德行,來自不同地區的人,思惟方式不一樣,你能不能去欣賞別人的長處、去包容跟你不同的地方?你包容,你的心量才能擴寬;還是住在一起幾天,氣得牙癢癢的,那就麻煩了,那就火燒功德林。

  『參以人事』,就是通過人事加以檢驗。比方吳念博董事長,他在自己的單位落實傳統文化、在學習傳統文化,他也要客觀的去了解大家學習之後的情況再做調整。不能都聽好的,不聽不好的,他就不能客觀去調整。我遇到一個長者,他有一次辦了一個課程很成功,大家讚歎聲如潮水一般。結果身邊的人要來跟他報喜,要講這些讚歎的話,他馬上說:「讚歎的都不用講了,不足的你趕緊給我好好講。」當時我們聽了都非常佩服他,這些都是「參以人事」。就像我們帶一個班,出現種種情況,也都是在調整我們自己的不足。

  孔子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剛剛講到的因材施教,行行出狀元,但是現在變功利之後,把孩子教成考試的機器,他以後工作還是機器,他不懂得怎麼做人、怎麼處理五倫關係,他的人生也不大可能會幸福。所以不能把人當機器,人可以成聖人。整個工業革命無形當中對人的尊重度會受影響。比方工業革命整個生產線裡面,有材料,還有什麼?還有人在裡面。人跟材料、機器一不一樣?他有靈魂,你不能把人只列為生產成本之一,當中要花多少錢,去算這個成本而已。假如我們的員工在我們的團體裡面,為我們團體效力,最後他德行一直下降,讓父母操心,讓妻兒不安,我們為君者情何以堪?這個失職。假如我們只想著,我們要賺更多的錢,怎麼會去體恤到員工的成長?中華文化是很尊重人的。以前的員外面對他底下的婢女,都是把她教育好,以後找個好人家讓她嫁,把那些婦道的東西在自己的家庭裡面把她教好,希望她以後有幸福的人生。「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他的尊貴在哪?慈,慈愛底下的人,為她一生著想,而且寬容,包容他們,教育他們。所以幾千年來在祠堂裡面立的牌位,天地君親師。為君者、為領導者,為什麼尊貴?就在於他利益人民、利益底下的人,把他們當親人一樣的愛護。

  再來,「參以人事」,還要汲取成功的經驗。比方海南省監獄系統的經驗,不只在監獄系統適用,應該在任何一個行業都適用、任何一個因緣都適用。張廳長帶著他八個幹部,九個人在二00六年五月一號,在湯池聽了五天的課,他們坐在第一排,九個阿Sir(男員警)坐在第一排,他們穿那個警服上面是有徽章的,精神抖擻,全神貫注。那一次,後面的人大家精神都很好,都受到感染。回去以後自己帶頭學,把整個海口市所有監獄系統的幹警全部輪訓,十五天輪訓了一次。接著,從一個監獄裡的一個監區開始做。第一個原則,教育者首先受教育,而他們教育者當中又以領導者先帶頭。再來,不要急於求成,《群書治要》裡面講,「毋欲速,毋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他們從點,從一個監區到線,一個監區推到整個監獄,再面,推到海口市,再推到整個海南省。所以這些方法,都是符合重要的做事規律,這個都可以參照。

  包含吳念博董事長他現在在做的,還有以前他整個幸福企業的經營,都能提供我們家庭、團隊來落實家文化。這次去法國,我也挺幸運的,又跟吳董事長同寢室。這次我有個任務很重要,就是邀請吳董事長,到我們大馬來分享他的幸福企業的經驗。他很歡喜答應。十月份,應該是十五號前後會來,我們到時候再來安排。您身邊有一些企業家,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你跟他講半天真的還假的?現在這個時代受科學教育的影響,研究物理、化學可以懷疑,研究聖教不能亂懷疑,一懷疑就有障礙。這次到法國去,剛好跟法國的漢學家(那些漢學家都很優秀、頂尖的漢學家)吃了一餐飯,真的是行萬里路,那個感覺非常深刻。我旁邊坐了一個漢學家,我在跟他交流的時候,我跟他說:「漢學是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可以讓事業愈做愈好。」他眼睛瞪得很大說:「漢學跟做事業有什麼關係?」聖教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這個漢學家研究了幾十年,他都還沒有體悟到整個漢學的這些經教,可以讓他整個事業愈做愈成功,所以他很驚訝看著我。這個時候要怎麼辦?要for example(舉例),你不舉真實的例子,他疑心不能去掉。

  比方這個部門本來要把一台機器報銷,這台機器幾十萬人民幣,可是去學了傳統文化以後,要敬天、敬一切人事物,又好好的檢查了一下,發現問題,把它修好,現在正常運作。請問省了多少錢?諸位學長,省了多少錢?告訴大家,不是幾十萬人民幣,省了太多錢,Computer(計算機)都不一定算的出來。為什麼?這個員工以後還會負責很多採買工作、報銷工作,他這麼恭敬這些用品,他可以省多少台?而且他以後做主管,培養出來的人都有這個觀念,又省多少?再帶動整個公司,這個例子一出來,全公司都鼓舞,全部效法;然後這個故事又讓我們知道,又去告訴別人。這個做出來的人,做出來的單位,是不是功德無量?對!其實我講這個例子,是因為吳董事長他的員工發過來的E-mail(電子郵件)裡面有照片,那台機器還傳給我看,我印象深刻,現學現賣。幸好吳董事長跟我講,不然他說:「跟做事業有關嗎?」我剛好沒有例子,先喝杯茶,這樣就不好。結果我一跟他講完,他說很有道理。我說這家公司的老闆,就坐你對面。他一聽很興奮,之後就不理我了,都跟吳董事長講話。不過我不會嫉妒。聊到一半,他說:「我要到你們公司去看。」告訴大家,一個落實傳統文化的單位,會震動全世界的漢學院,因為你做給他看,事業愈做愈好,原來漢學可以做事業!他不就開竅了嗎?他就會從只是把它當知識跟學術拉回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可是你不做出來,他還不相信。比方說,我沒有做出這樣的企業出來。他說:你說可以做事業,我看你也只是窮書生一個。他就不相信。所以現在整個我們華人界,所有立出來的榜樣,那都是功德無量!像我們新華華小,已經有很多其他地區的華人學校去參觀,很受益。從他們的經驗當中,汲取很多的智慧,少走很多彎路。

  『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這個從朝代,再從這些做得好的樣板,都可以洞察得出來。然後『審權勢之宜』,就是審慎的權衡與之相應的這些形式。像推展傳統文化,你都要審查社會,包含整個國家法律,種種這些形式,你不能忽略了反而把事情給搞砸就不好。而且在審慎權衡與之相應的形勢的時候,我們要了解整個形勢的發展最關鍵的,在於主事者有沒有正確的認知,正知正見。一個校長有對教育的正知正見,他絕對領得好。一個傳統文化的領導者,他對傳統文化的修學、弘傳有正知正見,一定可以走得順利。現在你要做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比方你要推展有機事業,最重要的基礎都在正知正見的弘揚。你要做這些事,你一定要有團隊,這個團隊首先要建立在正知正見、見和同解,從見和同解可以培養出很多弘法、護法的人才。所以這些步驟很重要。都沒有人,就把因緣推展開來,到時候護念不好,自己也會很難過。要循序漸進,穩紮穩打。蒙古,它的國土太大太大了,但是它沒有人才,所以整個蒙古四大汗國很快就瓦解掉。這些都是『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

  『去就有序』,客觀判斷因緣,對人心也有所掌握,什麼該重視、該吸納、該採取,什麼該先放下,不要著急,他都有認知、有主意。比方吳念博董事長,以前傳統文化都是五天密集培訓,這是方法,這是經驗,在他的企業能不能照搬、套上去?這又像我們剛剛講到的,假如他去問一個學傳統文化的人,他說「一定要密集培訓,依我以前的經驗。」可是大家要了解,我們一般傳統文化的課程,來上課的人都是自願的,你把他封閉起來,他反而覺得這樣心更專注,他歡喜接受。可是他的公司,剛開始推展,認知的人也不多,有些人當媳婦,還要回家煮飯、還有小孩,種種因素也比較複雜。他假如一下子沒有體恤,馬上封閉,可能很多人就生煩惱。所以,他說一開始要慎於始,要先讓大家生歡喜心。你有沒有看到,抓住做事的原理原則,但是經驗不是完全照搬。再來,他說:全部用上班時間,不用工作,只要聽課,還有薪水可以領皆大歡喜。就沒有採取全封閉的,這叫『去就有序,變化應時』,隨著客觀形勢變化,再制定相應策略。他現在慢慢慢慢接受的人愈來愈多,他也會慢慢再修正做法。『故曠日長久』,整個因緣事業可以歷時長久,包含朝代就可以興盛久遠。周公制禮作樂,當然也都借鑒之前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經驗,所以周朝的國祚有八百多年。『而社稷安矣』,國家也能夠得到長遠的安定。好,今天這個「法古」,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