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這堂課是從「為政」第七個綱要「愛民」跟大家做交流。我們看到「愛民」就可以體會得到,這是能不能把政治辦好、能不能讓國家、團體興盛的關鍵所在。就像孟子講的,「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一句話就把天下興衰的關鍵點得非常透徹。能仁愛的對待人民就能獲得民心的擁護,所以三代得天下,因為仁愛。三代為什麼失天下?就是不仁愛了,殘害百姓,最後就被百姓給推翻了。而「愛民」,這個「愛」當中還要有智慧,要悲智雙運。《資治通鑑》當中講到,「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我們看現在這個時代,父母哪有不疼愛自己孩子的?但是那個疼愛當中,他沒有用智慧,不理智,變成溺愛了,反而害了孩子。他的愛當中沒有看得很長遠,他覺得有僕人照顧孩子就好了,他忽略了孩子整個人格的養成、思想觀念的建立不能沒有父母的陪伴引導。所以父母有疼愛孩子,但不夠用心照顧、陪伴孩子。所以這個愛不單是物質上滿足他,精神上、人格的塑造上,父母決定不可以缺席。把孩子生下來了,把他教成善人、教成聖賢,應該是我們父母的天職、責任。
一開頭經句,兩百三十八句就講到:
【利天下者。天下亦利。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仁人在位。常為天下所歸者。無他也。善為天下興利而已矣。】
我們看到這個『利』字,利益,能夠利益天下的人,天下人也會利益他。讀到這裡就想起孟子的一段教誨,「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以百姓的幸福安樂為自己的幸福安樂,他努力的方向都是為了百姓的幸福安樂;他以百姓的憂苦為自己的憂苦,時時想著怎麼幫人民解決這個憂。所以,以百姓之樂為樂,以百姓之憂為憂,這樣的人不能「王天下」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能這樣的去造福於人民,為人民分憂解難,老百姓就把他當最親的父母、親人一樣,哪有可能他會不得民心?哪有可能他的國家會不興盛?所以人生其實道理不是很複雜,都是感應、都是因果。能感,是他愛民的心;所感,是人民的支持。能愛民是因,感得人民愛護他、擁護他是結果。所以「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而這個「利」字,利益人民,這個利益不是短視近利,不是急功近利,是看得很長遠的利。假如短視近利,那不只不能利人民、不能利後世,可能還讓後世遭禍。所以這個愛護沒有智慧,確實有可能是適得其反。你比方,為人父母者賺不義之財,「我要讓我的家裡人有飯吃」,看起來要利,但是不義之財禍延子孫。這個我們在很多老百姓的談話當中都看到,開賭場的、開不好行業的,冷靜去觀察,都不可能興旺。哪有哪個家族興旺是因為做不好的行業?從來沒聽說過。可是還有很多人在幹,那就是不明理,禍延子孫。《易經》當中對這個利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利者,義之和也」,什麼才是真正的利?義之和也,就是適宜的和合,這個做法合情、合理、合法,在這樣的狀態之下,這個利才是真利、才是長久之利。你做的事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那叫刀頭舐蜜,想嘗個甜頭,把舌頭都割掉了。《易經》「乾卦」當中就講到這個利。
我們這個時代再看到這段話,真的不勝感嘆。我們這兩、三代人,可以算是在歷史當中賺錢最努力的幾代人,很拼命賺錢。可是大家冷靜看看,多少民主國家、多少地方都很努力賺錢,但留不住錢。西方多少民主國家,現在全部都是貸款,花錢都花到後代子孫。所以利只要不跟義相應,這種利都是刀頭舐蜜,都是眼前之利,禍延子孫。整個經濟這麼高度的發展,結果下一代的青少年教育忽略掉了,你這個利就不是義之和,根本都偏到一方,哪有整個家庭的重心完全只有賺錢、只有利?麻煩了,完全向錢看,人就沒有義了。所以現在父母得不到孩子的奉養,因為沒有義了;兄弟姐妹之間都不互相幫忙,都算帳算得很仔細、很苛刻。所以,老祖宗又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你偏到枝末上去了,沒抓到根本。你重視德行教育了,你下一代有人才;你重視德了,福田又靠心耕,有德的人一定有福。不從根本努力,都從枝末去爭奪,最後身體搞壞了,家庭也不能顧全,夫妻離婚了,下一代又沒教好,那後半輩子煩惱可多了。所以「利者,義之和也」。
《易經》當中又詮釋,「利物足以和義」,你真正利益萬物,決定是因為你合乎道義了,這才是真利。比方說,今天我們大量用農藥跟化肥,沒有利益萬物,不知道傷害了多少生靈。小的時候,三十年前,我們家附近樹林,您看那個地上好多蟋蟀的洞,整個草地上生命非常的生意盎然。可是後來農藥、化肥多了,地上幾乎找不到昆蟲了,都被毒死了。這傷害的生命無法計算,那就沒有利物。「利物足以和義」,得到的真正的利一定是合乎道義。結果現在我們不是想著利益萬物,只想著我自己有沒有東西吃,我哪管這些生命?結果大量用農藥,很多生命都沒了,不符合義。最後吃最多農藥的就是自己人類,因為「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世間就是一個循環,你愛萬物,萬物愛你;你害萬物,最後這個負面的磁場,這個果報一定回到自己身上。所以現在的人不孕症的一大堆,不都是被自己發明的東西最後毒害回來自己嗎?而現在很多有仁愛心的人,他們不用農藥、不用化肥去種植糧食,「利物足以和義」,他不願意人家吃他的東西傷害了身體,是道義。結果他們這麼種,反而他們的農作物長得非常好。
我記得,我們二OO五年底在湯池,我們有二十九畝的田地,當時候在整這個田地的時候,還有一大堆的建築垃圾,那一塊一塊鋼筋水泥從土裡面挖出來。這樣的土地,當地老百姓看了都說,「你們明年要收成挺困難的。」結果呢?我們隔年,其他的不說,光是番茄就收了超過一萬斤,而且長得都特別大。拿到「綠色課堂」,晚上我們在樹下唱善良的音樂,唱孝道的歌曲,唱感恩的歌曲,因為超過一萬斤,大豐收,與民同樂,每個人來都發很大顆的紅番茄。當地老百姓他們都是耕農的,他們自己下了一個結論,「可能是種田的人有愛心,所以本來長不出好糧食的土地,反而這麼快就長出這麼多好的作物。」
因為我們不噴農藥、不噴化肥,好多生命都來這裡生存,在我們的菜上面做窩。那牠們在我們這個環境生長,肥水不落外人田,這些鳥大的便全在田地上,都是好肥料,對整體農業的種植都有幫助。所以這個確實是,你利物,決定萬物感受到了,也會來利益你的。所以我們地裡面的蚯蚓特別多。這個確實萬物統統是有靈知的,它可以感覺的。你對它愛護,它決定也會以一分善意來對待你。就像我記得那時候我們的大樓裡面,有鳥在大樓裡做窩,可是這大樓裡面都沒有鳥的糞便。後來我們得到一個體會,牠到你大樓做窩,你非常歡喜,一點都不會去干擾牠,牠感覺到你的善意,所以牠也不敢給你添麻煩,所以牠家教也很好,教育牠的下一代不可以在這裡撒野,都是出去外面方便。
所以,「萬類相感,以誠以忠」,所有的生物、生命互相交感,你真誠、你忠誠,都能夠感通。所以這個利必然是合乎對人、對生命的道義,這種利才是長長久久的利。我們看同仁堂,他們這個企業比美國建國多了一百多年,它已經三百多年了。他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都是不計損失,為國家化解危難,不管是在戰爭的時代,還是在SARS的時期,所以他們想著要為國盡那分道義。所以合道義的,他的利就很長久,這個都是很好的樣板,給我們的信心、給我們的啟示。反而沒有一個團體企業,只有想著自己的利益,不想著他人,也不想著國家,最後它能長久,一個都沒有。所以「利天下者」,天下也會利益他。
這個從家庭來講,要給後世子孫利益,決定這個利要跟道義相合。假如為了利沒有孝順父母,沒有好好的教育下一代,這個利是不能長久的。假如真的孝養了父母,教育好下一代,那這個家族的興盛可能是幾百年、幾千年,這是小到家庭。現在的人都覺得眼前的利不能捨,一定要握在手中。所以現在夫妻一起出去賺錢,覺得可以得到比較多的利。但事實上,只要他不符合義,這個義是應該的,就是他應該盡的責任、應該做的事沒有做,他的錢財很難留得住,這個會漏掉的。比方一個孩子成長,父母都出去賺錢,孩子是鑰匙兒童,背著一個鑰匙,進入家門,空蕩蕩的沒有溫暖。孩子在外面流連、在外面蹉跎,走進電動玩具店,走進一些玩樂的地方,他不就沉淪了嗎?他不就沉溺在那其中嗎?第一個,孩子受到這些污染,人格不健全了,他每一次推開門都是空蕩蕩的,他沒有得到愛,他人格空虛,人格都有失落、都有匱乏感。所以他的佔有欲會很強,因為他怕失去。這樣的人格發展苦了他一輩子。
一個人從小就有整個父母、家庭的愛,他是非常樂觀的,非常歡喜去給予、去助人,因為他從小就形成了這樣的態度。所以這一點自己就非常感謝父母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溫暖的家。我母親雖然有工作,她是小學老師,但因為她一下班跟我們的時間差不多,等於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都有母親的陪伴,母親沒有缺席。所以人格的養成,需要有母親的胎教,還有整個「三歲看八十」的陪伴,還有整個成長過程。假如孩子的人格不健全,你往後花再多的錢都買不回來。母親不在家煮飯,孩子在外面吃,在外面吃能吃得健康的,我看比例不高。所以孩子一生健康是他最大的本錢,可是假如沒有正常營養的三餐,不可能有好的身體。而一個人身體不好了,多少錢都買不回來。而且出去外面吃,尤其在大都市,花費都很高。假如家裡面三口人、四口人都在外面吃,很可能賺的都不夠花的。
所以有一點我們必須冷靜,上一代的人,三、四十年前,一個父親賺錢,上還要養老,下要養六個、八個孩子,兄弟姐妹,他假如是大哥,等於是太太還要養小姑、小叔,一分薪水養整個家庭十幾口人,還能存錢,還能買房。現在夫妻兩個人賺,上不養老,又不養兄弟姐妹,只養一、二個孩子,存不了錢,而且還貸款。從這裡,我們就兩代人就好,不要說遠,了解到一個重點,勤儉才是能不能存財富的關鍵,「大富由天,小富由勤儉」。不是兩個人賺就比較多,假如兩個人賺又不節儉,根本就不可能存得了錢。而且上一代人不節儉,下一代人「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花得更凶。所以我們在思考事情不能人云亦云,得要自己冷靜去分析、去判斷。
我自己有一個好朋友,他們本來夫妻一起賺錢的,後來孩子誕生了,太太有這個觀念,照顧家裡、照顧孩子。他分析到,兩個人賺的時候存不了錢,因為都吃外面,反而是太太全職做家庭主婦之後還存下錢。他跟我分享這一段的時候,我們兩個剛好在餐廳吃飯,那一天也不是禮拜六,也不是禮拜天,一般的日子,他就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進來吃飯,叫了不少東西。他就算給我看,你看她這一餐要多少,她明明可以在家煮的,她出來吃,假如吃三餐,她這一餐再乘以三,一天光吃要花多少錢?食衣住行、種種娛樂都要花錢。照這樣的一個生活方式,怎麼存得下錢?媽媽在家陪伴孩子,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少花多少補習費呢?
所以,忽略了孝養父母,忽略了教育孩子,忽略了照顧親人,與義不合,這種利很短暫,甚至根本就留不住。所以《易經》這個「利物足以和義」、「利者,義之和也」,意義很深遠。包含現在很多企業賺了不少錢,但員工很多累死的,還有自殺的,這種利都不能長久,這種情況誰還敢去那個公司?它的信譽不就沒有了?
剛剛分析這整個家庭的操持,實實在在講,「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分工合作,休戚與共,互相感激,互相關懷。而我們剛剛分析的種種,當不幸發生的時候,那都不是錢可以解決得了的。包含先生都不回家吃飯,在外面接觸很多的餐館、酒店,誘惑特別多,到時候出了狀況,那也是錢沒有辦法挽回的。我記得小時候,台灣當時候強調「爸爸回家吃晚餐」,我當時候聽到這段話我就覺得很納悶,我小時候挺笨的,好像理解力不高,就覺得「爸爸回家吃晚飯」,可是我爸爸每天都回家,怎麼還要講這個話?後來才了解,超過一半的爸爸都不回家吃晚飯。我們家因為父親也是在商業界,但是父親很重視家庭倫理,所以都回家來吃飯。回想自己成長過程,那就是一家三代同堂圍著一起吃飯,這很和樂,那個就是一種天倫的幸福。所以這樣成長的孩子,家庭觀念就很重,他找對象也找重視家庭的人。
剛剛分析家,現在分析整個社會、國家。有一個高官,在他晚年對著媒體痛哭流涕說到,說他以前有很高的職位,當很大的官,也很努力的建設整個國家、社會,結果經濟快速發展,大家就覺得他的貢獻非常大。但是幾十年之後,他對著媒體,流著眼淚說的那席話很啟發人。他說,我在位的時候只重視經濟的發展,卻忘了教育的重要。雖然經濟發展了,但是下一代青少年犯罪率這麼嚴重,很難挽回。下一代不成材,上一代積累的財富是禍不是福,都被他們拿去揮霍掉了,都被他們拿去養尊處優、驕奢淫逸了。所以大利一定建立在大義上,一定是能夠了解到輕重緩急。「至要莫若教子」,一個家庭、一個社會最重要的,教育好下一代。你為了利,把根本、把最重要的事忘了,這不是真正的利。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利天下者,天下亦利」,這個不是短視近利,這是真正了解到人民要真的有福,必然要從心地去造福。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國家領導者,一定把教育人民擺在重要的位置。而你教育了人民孝道、教育了人民道義,他對家庭非常有責任感,他會盡心盡力的盡他的本分,他會努力賺錢,他會孝養父母,那社會不就很安定嗎?所以現在大陸,我們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他把弘揚傳統文化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這是利天下者。老百姓響應,現在很多家庭吃飯四菜一湯,不奢侈,老百姓呼應了,老百姓支持他,天下亦利益之。還有很多地方政府,我所了解,雲南在整個中國弘揚文化,政府做得非常努力,辦了三屆的傳統文化論壇,影響很深遠。而且那三年的講課光碟錄製完以後,還到他們全省每個縣市去放給老百姓看,教化四千多萬的人民,那是利天下者,真正為了人民著想,人民人心善良,他有長遠的福報。結果人民非常支持政府做這個事情。我們認識一個官員,他就說到,老百姓拿著自己的血汗錢跑到政府單位來,說你們辦這個太好了,這些錢統統給政府去辦傳統文化的課程。當時候這位官員很感動,他說:「中國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善良的老百姓,真正為社會、為國家。」因為中國的老百姓他還有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根,你一給他澆水,他就開始成長茁壯,他有那個土壤。所以利天下者,天下亦利。
接著,『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危害天下的人,天下人沒辦法活下去,他只好反抗。所以中國的老百姓很善良,為什麼他會起來推翻當時候的政府?因為當時候的政府不把他們當人看,根本讓他們沒辦法活了。中國的老百姓樂天知命,你讓他有飯吃,他就很感激,他就懂得感恩。所以這個「害天下者」,一定是做到讓人民沒法生存,人民沒辦法才起來反抗。所以像夏桀、商紂、周幽王,這些不好的君王,才會造成這個結果。接著,『仁人在位,常為天下所歸者,無他也,善為天下興利而已矣』。一個有仁慈之心的人在位,常常都會感得天下人來歸附他,「無他也」,沒有其他的原因,是因為他善於為天下人謀得長遠的利益,老百姓跟著他有安全感,覺得跟著他有未來,那當然就死心塌地跟著他了。
老子也講到,「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仁慈為懷,時時想著怎麼愛百姓、救百姓,不可能放棄百姓。所以聖人也從事教化百姓。從事教化的人不能有放棄學生、不能有放棄他人的念頭,這種心態不是一個從事教育者的正確態度。從事教化的人堅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時時想著怎麼用善巧方便、怎麼用方法來幫助這個人。而這個幫助不只是物質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啟發。比方說他懶惰,你一直給他物質幫助,很可能他還覺得理所當然,他這個心態很可能就把他的福給折光。我們聽到很多慈善團體幫助一方百姓,最後,幫助最多的地方最不感恩、最貪心。那就提醒我們,物質的幫助是一時的,真正要幫助他,要改善他的思想觀念。他之所以會受苦,會沒福報,就是他思想觀念錯了。思想觀念要從懶惰轉成勤勞,從自私轉成懂得去服務人,他的命運才能真正長遠的轉過來。
所以聖人救人,必然從教育他、給他正確的做人做事的態度來做起。教什麼?核心教「忠孝」,忠孝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竭忠盡孝,謂之人」,一個人心裡面沒有忠孝的態度,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那他每天只有造業消福。有了忠孝,每天不斷積累福報,提升德行。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開發的國家,他們不懂得忠、不懂得孝,他們現在的花費往往都花到後代子孫上的錢。那這樣的情況下去很難收拾,現在已經有很多都算是開發國家,都是宣告破產。那有忠孝的人怎麼會把國家搞到破產?
所以,「善救物,故無棄物」,善於救護萬物,所以不會放棄萬物。尤其教人民順四時來耕作,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讓人類能夠順道而行,而不要去傷害萬物,不要去破壞大自然。而且不要崇尚那些昂貴、奢侈的東西,反而輕賤很多人民日常所需的東西。其實對於食物非常尊重,對於生活所需都非常感恩、付出的人,這樣才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要特別感恩農夫,不能糟蹋食物。現在年輕人都崇尚那些舶來品、昂貴的東西,對食物都很糟蹋,這個就不好。所以把人教正確了,他才不會糟蹋萬物,才不會害萬物。所以聖人在位,救人救物,天下知道的人都要來歸附他,他所興的利都是長長久久的。
我們舉舜王為例,舜王到雷澤負責當地的教化,他是當地的父母官。他感得什麼?「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他走到哪,不知不覺,一年就成為一個部落,二年成為一個縣城,三年變一個都市,這就「常為天下所歸者,無他也」,他時時想著怎麼幫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舜在雷澤看到老百姓互相爭奪,那就不符合道義了,這個地區就是無福的地區了,他馬上以身作則,禮讓,最後整個地區的人都懂得禮讓。所以這個也是「善為天下興利而已矣」。其實假如現在領導者唯利是圖,結果底下的人統統變這樣,那不是真正興利,那是把這個地方的人帶到危險的境地。所以孟子講「上下交征利」,都是短視近利,則國危矣、則家危矣。很多地區為了賺錢,破壞大自然破壞得非常厲害,結果那個地區得癌症的比例相當相當高,因為環境污染,所以那個就不叫興利了。愛人、愛萬物,有這種思想的人,他才能真正興大利、興長遠的利。
接著兩百三十九句,我們念一下經文:
【所謂天子者。天下相愛如父子。此之謂天子。】
所謂的天子,『天下相愛如父子』,看到這一句,我們要了解,五倫當中講「父慈子孝」,父能慈,父母先做出道義,教出來的孩子也有道義,子能孝。你父母不慈怎麼教出懂事的孩子?所以同樣的,天子是一國之領導者,你要先做出垂範,你就像父母一樣愛百姓,百姓自然的回應,把你當父母一樣的愛護,有感有應。孟子有一段教誨很好,也在我們《群書36O》的「反身」,「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讎」。所以天子對天下人如子女般愛護,天下人對他就像父親一樣的敬愛,這樣的感應,天下就相愛如一家、如父子一般。『此之謂天子』,這才算得上是天子。所以這個「天子」,天下相愛如一家、如父子。這個「天子」也是表示代天來愛護蒼生,「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子,那是上天的兒子,要代表上天來仁民愛物,代天訓化。而皇上,一國之君,他是最高領導,誰管他?上天管他,天道管他,天理管他。他是上天的孩子,他也不能違背天理、違背天道。
所以古代這些制度、這些思想都有深意。一個人自始至終都是領導,慢慢慢慢的他會縱欲、他會驕慢,因為都是他說了算。可是他時時戰戰兢兢,還有天道、還有上天管著他,他不敢亂來,他會節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一個人當君,也要當臣,在團體裡我們是君,可是我們上面還有領導,我們就是臣。所以時時都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會在領導身分當中反而讓自己的習氣增長,不會。
假如以古代來講,他是天子,假如有天災出現,他得到天壇去謝罪,他對不起老天爺了,自己無德才會有這些天災,他怎麼敢放縱?包含天子身邊都有史官,「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把他每句話、每個行為記下來,他不自愛,他不好好當好這個天子位,他要遺臭萬年,誰願意遺臭萬年?所以一個人當天子以前都讀聖賢書,都讀到這些教誨,為他扮演這個天子角色的一些指導原則。但我們現在不讀古書了,每個人有了權,站在高位了,「都是我的本事」。他哪知道是祖宗的庇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就愈來愈得意,志得意滿,「都是我的本事」。所以現在的企業壽命很短,因為他不謙卑,他不感恩,他覺得自己厲害,最後就剛愎自用,所以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根源還是在領導者的心態問題,他沒有讀聖賢書,不知不覺就貢高我慢了。
《春秋左氏傳》有一段話跟這段教誨很相應,說到,「良君養民如子」,賢良的國君愛護他的人民,就把他當自己的子女一樣看。所以他表現出來是什麼?「蓋之如天」,他像天一樣庇蔭著人民;「容之如地」,他像大地一樣包容萬物、養育萬物。萬物在大地當中,排出大便在大地身上,大地沒嫌它髒,還把這個糞便轉化成肥料。就像我們的母親,像大地一樣的養育我們,我們多少不潔之物都淋在母親的身上,母親也從來沒有嫌棄過我們。所以母親表坤德,就像大地一樣的厚德。「蓋之如天,容之如地」,所以感應回來,「民奉其君」,人民侍奉他的國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仰慕國君就像仰慕日月一樣,「敬之如神明」,尊重他就像尊重神明一樣,「畏之如雷霆」,敬畏他就像敬畏雷霆一樣,他也很有威嚴,一國之君,很有威懾力。這段再來詮釋這一句也很適當。
而天子愛民,他也要很有智慧、很有決斷力。比方,孔子他在高位,他一上來,把少正卯給殺了。因為少正卯他算是大邪師,他辯才無礙,邪的都可以講成正的,死的都可以講成活的。老百姓不只不能分辨,聽了他講話之後,就把他的話當真了,都跟著他走,黎民百姓全部被這個邪師給誤導了,這個對國家的危難就非常大,而他自己造的罪業也是無量無邊。孔子知道,這樣邪惡的人對整個社會的殺傷力太大了,所以懲治這樣的人,其實是愛護人民的善心、清淨心,也是愛護少正卯,不要再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了。因為這樣的人狂妄自大,怎麼講他都不聽,就沒辦法了。
所以「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真正仁慈的人他才能有決斷什麼樣的人要大力推崇。比方說像范仲淹這樣的賢德之人,你一定要把他樹立起來,變成全國家的榜樣,「能好人」。「能惡人」,這是大邪魔,你一定要有所應對,不能讓他再污染人們的思想。所以堯、舜、禹、湯,他們當時候在位,都先把這些大邪師有的就流放到遠處去了,不能讓他誤導廣大的人民,這是「能惡人」。所以真正愛護人,不是做個濫好人。好壞、是非、對錯,還有整個長遠的影響,都要能判斷的清楚,他才能懂得取捨。
《春秋左氏傳》當中又講到,「視民如子」,確實看人民都像自己的孩子,但「見不仁者誅之」,見到不仁慈、居心叵測的人一定要處罰他,一定要做適當的處治,不然他很可能又要去給人不好的影響,甚至傷害人。所以面對這不仁之人,就「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就像老鷹鸇鳥,這是比較凶猛的鳥類去追逐鳥雀,就是這些不仁之人都不敢造次、不敢亂來。所以,一個天子也要有一種威懾力,對於那些小人不能讓他們放縱。
接著我們看兩百四十句,講到: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
天地養育萬物,我們古聖先賢的道統,教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學問,人心跟天地萬物是分不開的。「作善降之百祥」,這都是人跟整個天然軌跡秩序的交感。人就時時要效法大自然,尤其我們最熟悉的、對我們最有貢獻的,就是天地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所以古代在祠堂有一個牌位,上面就是寫著「天地君親師」,時時念著天地以及萬物養育人類的恩德。那人來效法天地,所以《老子》上講,「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個都是取法天地的精神。這裡講到的『聖人』,也效法天地的仁慈,所以他養賢,照顧好、培養好賢德之人。因為聖人、聖王他不可能能夠顧及到萬方的百姓、蒼生,他得要用賢德之人,選賢舉能,去代表他愛護人民。所以古代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好的官員,去當好他父母官的職責,代表國家、代表君王去愛人民,這個時候一個國家培養好的官員,這是最重要的工作。所以聖人栽培、培養賢能的人,這樣使他們為人民謀福利,將整個福澤推及萬民的身上,所以『養賢,以及萬民』。
當時候舜王在位,舉用了五個聖人,就把國家最重要的事上了軌道。同樣的,你假如是一個公司的老闆,各個部門你都要選出賢德之人去負責,他就會照顧好那個部門的員工。所以「治本在得人」,政治要治理好,最重要的基礎、根本要得到賢德的人;「得人在慎舉」,要得到好的人,你要謹慎的去推舉、去考核;「慎舉在核真」,到底他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時代受功利主義影響太多,很多人已經形成都是要做給別人看的態度,所以你不能光看他在你面前的表現你就判斷這個人怎麼樣,一定要看他人前人後一不一致。他對你很有禮貌,那是因為你是領導,他想要有好的發展,當然要對你好。他對下屬好不好?他假如對下屬非常好,那他的愛心才是真的;他對下屬也是恭敬的,那他那個恭敬才是真的。他對上表現起來很恭敬,對下很無理,他那個恭敬是諂媚,不是恭敬。所以,要能判斷得出他是真有德行還是做表面功夫,言行不一致的情況就要能夠判斷清楚。不然用錯了一個重要的幹部,很可能是國家、團體莫大的損失跟災禍,都有可能。
看到這個「養賢」,培養賢德之人,我們想起孟子的一段話,孟子說到,「堯以不得舜為己憂」,還沒得到舜這樣有德行的人,堯帝很憂愁,這個天下到底要交給誰?「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舜王當天子了,他為了百姓的未來著想,他也在尋尋覓覓,還沒有得到禹、皋陶這樣的人才,他也是很擔心。接著孟子講,「分人以財謂之惠」,你把自己的錢財分給別人,這是施恩惠於人。「教人以善謂之忠」,你把做人的道理,認認真真去引導別人,讓他也變成善人,這是真正的忠誠。忠就是盡心盡力幫他,從哪裡幫?引導他正確的思想觀念。「為天下得人謂之仁」,你為天下得到聖賢人才,這是真正的仁慈。「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所以把天下讓給別人容易,為天下人得到一個聖賢人才是不容易。以堯帝來講,發現、培養、考核舜王二十八年,真是良苦用心。堯帝有適合的人,他馬上可以把天下讓出去,所以以天下與人易,但為天下得人難。所以,為天下得人的人是真正仁慈之人,他考慮得很長遠。這是「養賢」。
這一句落實了,就像《漢書》當中講到的,「敬賢如大賓」,尊敬賢德的人就像尊敬貴賓一樣;「愛民如赤子」,愛護人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內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海內」,這個就是用恕道,「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他所有的政策都能設身處地為人民著想,然後才實施。有這樣的愛心,又懂得尊敬用人才,「是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囹圄是監獄,都沒人了。那愛護人民,人民就愛護他;教導人民,人民就成為善人。所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我們看到這些經句,想起太宗皇帝,他確實是「養賢,以及萬民」,他非常重視官員的培養跟整個吏治的清明。
接著我們看兩百四十一句,我們經文先念一下:
【故善為國者。御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也。見之飢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
經文的意思說到,『故善為國者』,所以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御民如父母之愛子』,管理老百姓就如同父母愛護自己的孩子,『如兄之慈弟也』,就如同兄長愛護弟弟。『見之飢寒』,用父母還有兄長的心,自然是見到百姓飢寒,就為他們感到哀痛,『則為之哀』,不忍心,當然進一步要去改善。『見之勞苦,則為之悲』,見到百姓勞苦,就為之悲傷。這樣的心境,在《淮南子》有提到,「古之君人者」,在古代為君者,「國有飢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而冬不披裘」,就是國家還有人飢餓的,他不吃第二道菜肴,一餐只吃一道菜肴,不然他吃不下,「都有人快要餓死了,我還吃那麼多豐富的菜肴」,他不忍心,因為「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也」。
就好像我們的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當中,因為家裡面不富裕,好吃的東西都是留給孩子吃,自己不捨得吃,都是想著孩子還在發育。所以我們看到,就像母親最晚上桌,最早吃完飯,很多好的食物,家裡面不多,母親都不夾。所以古代的君王有這樣的心境,真的國家有飢餓的人,他不吃第二道菜肴。人民有寒冷,甚至有凍死的情況,他冬天都不披皮衣。有的趕緊去救濟人民,自己反正能穿得暖就好了,想著還有人民可能在生死存亡,他不安心。這個在我們成長過程當中都感覺到,天氣很冷,我們表現出那個顫抖的樣子,父親又把自己的衣服又脫下來給我們穿。這種都是不為自己,時時為孩子著想,這個就是父母的心。真正仁慈之君亦如此,人民在寒冷,他自己都穿著昂貴的皮衣,他的心不安。所以一定是老百姓食無憂,冬天都有足夠的寒衣可以抵御寒冷,然後五穀豐收,這個時候他才會安心的敲鑼打鼓,與民同樂。這個是《淮南子》當中的記載。
而國君也有可能會出現迷糊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人畢竟都有本善的心,只要有人提醒,有正直的臣子提醒,很可能國君就懂得調整、懂得改過。在齊景公的時候,有一年接連三天大雪,都見不到太陽,天氣都沒有放晴。結果景公身上披著狐狸腋下,那個是最暖的做衣服的材料,就披著狐白裘衣,白狐狸做的裘衣,坐在他自己殿堂側邊的台階上。剛好晏子進來了,站了片刻之後,景公就說了,「真奇怪,怎麼大雪紛飛三天,天氣也不覺得寒冷?」晏子看到君王講這句話,馬上抓住這個機會教育點,接著對應說,「天氣真的不寒冷嗎?」他那個表情就覺得很訝異,「國君,你真的覺得天氣不寒冷?」景公看到他的表情就笑了,可能自己也覺得好像有點講錯話了。
晏子接著說,「嬰聞古之賢君」,古代賢仁的君王,「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賢明的君主,自己吃飽了,但時時能體恤還有沒有人在飢餓當中。溫而知人之寒,自己穿得暖,但也能時時想著怎麼樣去幫助受凍的百姓。逸而知人之勞,自己生活很安逸,但是也能時時體恤在勞苦當中的百姓。「今君不知也」,可是現在君王你卻感覺不到天氣寒冷,百姓在受凍。景公聽完後就講了,「你說得很有道理,我願意聽從你的教誨。」國君受教了,結果馬上命令把自己倉庫裡面的皮衣還有糧食分給飢寒的百姓,當時候確實向全國的人民發送。「孔子聞之」,孔子聽到這件事,讚歎到,「晏子能明其所欲」,就是晏子他是能夠在每一個因緣當中,很清楚怎麼把景公講明白,怎麼達到他要的目的。他要的目的就是讓景公能生起對人民的愛心,具體的去照顧人民。「景公能行其所善」,孔子也隨喜齊景公,就是能夠馬上去做他覺得善的事情、對的事情,這也是可取的。
從這個景公能行其所善,就想到了在《說苑》當中,周文王問姜太公怎麼樣治理國家。結果太公回答,「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道之國富倉府」,這樣的情況叫「上溢而下漏」。真正走王道的國家是讓人民生活富裕,霸道的國家是富這些士人(公務人員),僅存之國是大夫很富裕,將要敗亡的國家就是富他自己的倉庫而已,而且他的倉庫要滿出來才有可能流到老百姓那裡去,那根本就不顧及百姓的死活。結果文王聽了之後就說「善」,非常好。太公接著乘勝追擊,順勢而為,又告訴文王,「宿善不祥」,明明知道這個是善的,停留不去做,這是不吉祥的,那就是違背良心,懂了還不去做,不就違背良心了?所以馬上文王就開自己的倉庫,賑濟鰥寡孤獨,就是殘障的人、最危難的人。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感覺到,愛民如子,「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而且更可貴的是,懂了之後馬上就去做。我們也效法,要愛護有緣的人,明白的道理也要趕緊去奉行,讓自己「德日進,過日少」。
好,那這節課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這堂課是從「為政」第七個綱要「愛民」跟大家做交流。我們看到「愛民」就可以體會得到,這是能不能把政治辦好、能不能讓國家、團體興盛的關鍵所在。就像孟子講的,「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一句話就把天下興衰的關鍵點得非常透徹。能仁愛的對待人民就能獲得民心的擁護,所以三代得天下,因為仁愛。三代為什麼失天下?就是不仁愛了,殘害百姓,最後就被百姓給推翻了。而「愛民」,這個「愛」當中還要有智慧,要悲智雙運。《資治通鑑》當中講到,「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我們看現在這個時代,父母哪有不疼愛自己孩子的?但是那個疼愛當中,他沒有用智慧,不理智,變成溺愛了,反而害了孩子。他的愛當中沒有看得很長遠,他覺得有僕人照顧孩子就好了,他忽略了孩子整個人格的養成、思想觀念的建立不能沒有父母的陪伴引導。所以父母有疼愛孩子,但不夠用心照顧、陪伴孩子。所以這個愛不單是物質上滿足他,精神上、人格的塑造上,父母決定不可以缺席。把孩子生下來了,把他教成善人、教成聖賢,應該是我們父母的天職、責任。
一開頭經句,兩百三十八句就講到:
【利天下者。天下亦利。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仁人在位。常為天下所歸者。無他也。善為天下興利而已矣。】
我們看到這個『利』字,利益,能夠利益天下的人,天下人也會利益他。讀到這裡就想起孟子的一段教誨,「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他以百姓的幸福安樂為自己的幸福安樂,他努力的方向都是為了百姓的幸福安樂;他以百姓的憂苦為自己的憂苦,時時想著怎麼幫人民解決這個憂。所以,以百姓之樂為樂,以百姓之憂為憂,這樣的人不能「王天下」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能這樣的去造福於人民,為人民分憂解難,老百姓就把他當最親的父母、親人一樣,哪有可能他會不得民心?哪有可能他的國家會不興盛?所以人生其實道理不是很複雜,都是感應、都是因果。能感,是他愛民的心;所感,是人民的支持。能愛民是因,感得人民愛護他、擁護他是結果。所以「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而這個「利」字,利益人民,這個利益不是短視近利,不是急功近利,是看得很長遠的利。假如短視近利,那不只不能利人民、不能利後世,可能還讓後世遭禍。所以這個愛護沒有智慧,確實有可能是適得其反。你比方,為人父母者賺不義之財,「我要讓我的家裡人有飯吃」,看起來要利,但是不義之財禍延子孫。這個我們在很多老百姓的談話當中都看到,開賭場的、開不好行業的,冷靜去觀察,都不可能興旺。哪有哪個家族興旺是因為做不好的行業?從來沒聽說過。可是還有很多人在幹,那就是不明理,禍延子孫。《易經》當中對這個利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發,「利者,義之和也」,什麼才是真正的利?義之和也,就是適宜的和合,這個做法合情、合理、合法,在這樣的狀態之下,這個利才是真利、才是長久之利。你做的事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那叫刀頭舐蜜,想嘗個甜頭,把舌頭都割掉了。《易經》「乾卦」當中就講到這個利。
我們這個時代再看到這段話,真的不勝感嘆。我們這兩、三代人,可以算是在歷史當中賺錢最努力的幾代人,很拼命賺錢。可是大家冷靜看看,多少民主國家、多少地方都很努力賺錢,但留不住錢。西方多少民主國家,現在全部都是貸款,花錢都花到後代子孫。所以利只要不跟義相應,這種利都是刀頭舐蜜,都是眼前之利,禍延子孫。整個經濟這麼高度的發展,結果下一代的青少年教育忽略掉了,你這個利就不是義之和,根本都偏到一方,哪有整個家庭的重心完全只有賺錢、只有利?麻煩了,完全向錢看,人就沒有義了。所以現在父母得不到孩子的奉養,因為沒有義了;兄弟姐妹之間都不互相幫忙,都算帳算得很仔細、很苛刻。所以,老祖宗又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你偏到枝末上去了,沒抓到根本。你重視德行教育了,你下一代有人才;你重視德了,福田又靠心耕,有德的人一定有福。不從根本努力,都從枝末去爭奪,最後身體搞壞了,家庭也不能顧全,夫妻離婚了,下一代又沒教好,那後半輩子煩惱可多了。所以「利者,義之和也」。
《易經》當中又詮釋,「利物足以和義」,你真正利益萬物,決定是因為你合乎道義了,這才是真利。比方說,今天我們大量用農藥跟化肥,沒有利益萬物,不知道傷害了多少生靈。小的時候,三十年前,我們家附近樹林,您看那個地上好多蟋蟀的洞,整個草地上生命非常的生意盎然。可是後來農藥、化肥多了,地上幾乎找不到昆蟲了,都被毒死了。這傷害的生命無法計算,那就沒有利物。「利物足以和義」,得到的真正的利一定是合乎道義。結果現在我們不是想著利益萬物,只想著我自己有沒有東西吃,我哪管這些生命?結果大量用農藥,很多生命都沒了,不符合義。最後吃最多農藥的就是自己人類,因為「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世間就是一個循環,你愛萬物,萬物愛你;你害萬物,最後這個負面的磁場,這個果報一定回到自己身上。所以現在的人不孕症的一大堆,不都是被自己發明的東西最後毒害回來自己嗎?而現在很多有仁愛心的人,他們不用農藥、不用化肥去種植糧食,「利物足以和義」,他不願意人家吃他的東西傷害了身體,是道義。結果他們這麼種,反而他們的農作物長得非常好。
我記得,我們二OO五年底在湯池,我們有二十九畝的田地,當時候在整這個田地的時候,還有一大堆的建築垃圾,那一塊一塊鋼筋水泥從土裡面挖出來。這樣的土地,當地老百姓看了都說,「你們明年要收成挺困難的。」結果呢?我們隔年,其他的不說,光是番茄就收了超過一萬斤,而且長得都特別大。拿到「綠色課堂」,晚上我們在樹下唱善良的音樂,唱孝道的歌曲,唱感恩的歌曲,因為超過一萬斤,大豐收,與民同樂,每個人來都發很大顆的紅番茄。當地老百姓他們都是耕農的,他們自己下了一個結論,「可能是種田的人有愛心,所以本來長不出好糧食的土地,反而這麼快就長出這麼多好的作物。」
因為我們不噴農藥、不噴化肥,好多生命都來這裡生存,在我們的菜上面做窩。那牠們在我們這個環境生長,肥水不落外人田,這些鳥大的便全在田地上,都是好肥料,對整體農業的種植都有幫助。所以這個確實是,你利物,決定萬物感受到了,也會來利益你的。所以我們地裡面的蚯蚓特別多。這個確實萬物統統是有靈知的,它可以感覺的。你對它愛護,它決定也會以一分善意來對待你。就像我記得那時候我們的大樓裡面,有鳥在大樓裡做窩,可是這大樓裡面都沒有鳥的糞便。後來我們得到一個體會,牠到你大樓做窩,你非常歡喜,一點都不會去干擾牠,牠感覺到你的善意,所以牠也不敢給你添麻煩,所以牠家教也很好,教育牠的下一代不可以在這裡撒野,都是出去外面方便。
所以,「萬類相感,以誠以忠」,所有的生物、生命互相交感,你真誠、你忠誠,都能夠感通。所以這個利必然是合乎對人、對生命的道義,這種利才是長長久久的利。我們看同仁堂,他們這個企業比美國建國多了一百多年,它已經三百多年了。他們在國家危難的時候都是不計損失,為國家化解危難,不管是在戰爭的時代,還是在SARS的時期,所以他們想著要為國盡那分道義。所以合道義的,他的利就很長久,這個都是很好的樣板,給我們的信心、給我們的啟示。反而沒有一個團體企業,只有想著自己的利益,不想著他人,也不想著國家,最後它能長久,一個都沒有。所以「利天下者」,天下也會利益他。
這個從家庭來講,要給後世子孫利益,決定這個利要跟道義相合。假如為了利沒有孝順父母,沒有好好的教育下一代,這個利是不能長久的。假如真的孝養了父母,教育好下一代,那這個家族的興盛可能是幾百年、幾千年,這是小到家庭。現在的人都覺得眼前的利不能捨,一定要握在手中。所以現在夫妻一起出去賺錢,覺得可以得到比較多的利。但事實上,只要他不符合義,這個義是應該的,就是他應該盡的責任、應該做的事沒有做,他的錢財很難留得住,這個會漏掉的。比方一個孩子成長,父母都出去賺錢,孩子是鑰匙兒童,背著一個鑰匙,進入家門,空蕩蕩的沒有溫暖。孩子在外面流連、在外面蹉跎,走進電動玩具店,走進一些玩樂的地方,他不就沉淪了嗎?他不就沉溺在那其中嗎?第一個,孩子受到這些污染,人格不健全了,他每一次推開門都是空蕩蕩的,他沒有得到愛,他人格空虛,人格都有失落、都有匱乏感。所以他的佔有欲會很強,因為他怕失去。這樣的人格發展苦了他一輩子。
一個人從小就有整個父母、家庭的愛,他是非常樂觀的,非常歡喜去給予、去助人,因為他從小就形成了這樣的態度。所以這一點自己就非常感謝父母給了我們一個非常溫暖的家。我母親雖然有工作,她是小學老師,但因為她一下班跟我們的時間差不多,等於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都有母親的陪伴,母親沒有缺席。所以人格的養成,需要有母親的胎教,還有整個「三歲看八十」的陪伴,還有整個成長過程。假如孩子的人格不健全,你往後花再多的錢都買不回來。母親不在家煮飯,孩子在外面吃,在外面吃能吃得健康的,我看比例不高。所以孩子一生健康是他最大的本錢,可是假如沒有正常營養的三餐,不可能有好的身體。而一個人身體不好了,多少錢都買不回來。而且出去外面吃,尤其在大都市,花費都很高。假如家裡面三口人、四口人都在外面吃,很可能賺的都不夠花的。
所以有一點我們必須冷靜,上一代的人,三、四十年前,一個父親賺錢,上還要養老,下要養六個、八個孩子,兄弟姐妹,他假如是大哥,等於是太太還要養小姑、小叔,一分薪水養整個家庭十幾口人,還能存錢,還能買房。現在夫妻兩個人賺,上不養老,又不養兄弟姐妹,只養一、二個孩子,存不了錢,而且還貸款。從這裡,我們就兩代人就好,不要說遠,了解到一個重點,勤儉才是能不能存財富的關鍵,「大富由天,小富由勤儉」。不是兩個人賺就比較多,假如兩個人賺又不節儉,根本就不可能存得了錢。而且上一代人不節儉,下一代人「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花得更凶。所以我們在思考事情不能人云亦云,得要自己冷靜去分析、去判斷。
我自己有一個好朋友,他們本來夫妻一起賺錢的,後來孩子誕生了,太太有這個觀念,照顧家裡、照顧孩子。他分析到,兩個人賺的時候存不了錢,因為都吃外面,反而是太太全職做家庭主婦之後還存下錢。他跟我分享這一段的時候,我們兩個剛好在餐廳吃飯,那一天也不是禮拜六,也不是禮拜天,一般的日子,他就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進來吃飯,叫了不少東西。他就算給我看,你看她這一餐要多少,她明明可以在家煮的,她出來吃,假如吃三餐,她這一餐再乘以三,一天光吃要花多少錢?食衣住行、種種娛樂都要花錢。照這樣的一個生活方式,怎麼存得下錢?媽媽在家陪伴孩子,養成好的讀書習慣,少花多少補習費呢?
所以,忽略了孝養父母,忽略了教育孩子,忽略了照顧親人,與義不合,這種利很短暫,甚至根本就留不住。所以《易經》這個「利物足以和義」、「利者,義之和也」,意義很深遠。包含現在很多企業賺了不少錢,但員工很多累死的,還有自殺的,這種利都不能長久,這種情況誰還敢去那個公司?它的信譽不就沒有了?
剛剛分析這整個家庭的操持,實實在在講,「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分工合作,休戚與共,互相感激,互相關懷。而我們剛剛分析的種種,當不幸發生的時候,那都不是錢可以解決得了的。包含先生都不回家吃飯,在外面接觸很多的餐館、酒店,誘惑特別多,到時候出了狀況,那也是錢沒有辦法挽回的。我記得小時候,台灣當時候強調「爸爸回家吃晚餐」,我當時候聽到這段話我就覺得很納悶,我小時候挺笨的,好像理解力不高,就覺得「爸爸回家吃晚飯」,可是我爸爸每天都回家,怎麼還要講這個話?後來才了解,超過一半的爸爸都不回家吃晚飯。我們家因為父親也是在商業界,但是父親很重視家庭倫理,所以都回家來吃飯。回想自己成長過程,那就是一家三代同堂圍著一起吃飯,這很和樂,那個就是一種天倫的幸福。所以這樣成長的孩子,家庭觀念就很重,他找對象也找重視家庭的人。
剛剛分析家,現在分析整個社會、國家。有一個高官,在他晚年對著媒體痛哭流涕說到,說他以前有很高的職位,當很大的官,也很努力的建設整個國家、社會,結果經濟快速發展,大家就覺得他的貢獻非常大。但是幾十年之後,他對著媒體,流著眼淚說的那席話很啟發人。他說,我在位的時候只重視經濟的發展,卻忘了教育的重要。雖然經濟發展了,但是下一代青少年犯罪率這麼嚴重,很難挽回。下一代不成材,上一代積累的財富是禍不是福,都被他們拿去揮霍掉了,都被他們拿去養尊處優、驕奢淫逸了。所以大利一定建立在大義上,一定是能夠了解到輕重緩急。「至要莫若教子」,一個家庭、一個社會最重要的,教育好下一代。你為了利,把根本、把最重要的事忘了,這不是真正的利。
所以,我們看到這個「利天下者,天下亦利」,這個不是短視近利,這是真正了解到人民要真的有福,必然要從心地去造福。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國家領導者,一定把教育人民擺在重要的位置。而你教育了人民孝道、教育了人民道義,他對家庭非常有責任感,他會盡心盡力的盡他的本分,他會努力賺錢,他會孝養父母,那社會不就很安定嗎?所以現在大陸,我們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他把弘揚傳統文化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這是利天下者。老百姓響應,現在很多家庭吃飯四菜一湯,不奢侈,老百姓呼應了,老百姓支持他,天下亦利益之。還有很多地方政府,我所了解,雲南在整個中國弘揚文化,政府做得非常努力,辦了三屆的傳統文化論壇,影響很深遠。而且那三年的講課光碟錄製完以後,還到他們全省每個縣市去放給老百姓看,教化四千多萬的人民,那是利天下者,真正為了人民著想,人民人心善良,他有長遠的福報。結果人民非常支持政府做這個事情。我們認識一個官員,他就說到,老百姓拿著自己的血汗錢跑到政府單位來,說你們辦這個太好了,這些錢統統給政府去辦傳統文化的課程。當時候這位官員很感動,他說:「中國的老百姓是全世界最善良的老百姓,真正為社會、為國家。」因為中國的老百姓他還有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根,你一給他澆水,他就開始成長茁壯,他有那個土壤。所以利天下者,天下亦利。
接著,『害天下者,天下亦害之』,危害天下的人,天下人沒辦法活下去,他只好反抗。所以中國的老百姓很善良,為什麼他會起來推翻當時候的政府?因為當時候的政府不把他們當人看,根本讓他們沒辦法活了。中國的老百姓樂天知命,你讓他有飯吃,他就很感激,他就懂得感恩。所以這個「害天下者」,一定是做到讓人民沒法生存,人民沒辦法才起來反抗。所以像夏桀、商紂、周幽王,這些不好的君王,才會造成這個結果。接著,『仁人在位,常為天下所歸者,無他也,善為天下興利而已矣』。一個有仁慈之心的人在位,常常都會感得天下人來歸附他,「無他也」,沒有其他的原因,是因為他善於為天下人謀得長遠的利益,老百姓跟著他有安全感,覺得跟著他有未來,那當然就死心塌地跟著他了。
老子也講到,「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聖人仁慈為懷,時時想著怎麼愛百姓、救百姓,不可能放棄百姓。所以聖人也從事教化百姓。從事教化的人不能有放棄學生、不能有放棄他人的念頭,這種心態不是一個從事教育者的正確態度。從事教化的人堅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時時想著怎麼用善巧方便、怎麼用方法來幫助這個人。而這個幫助不只是物質的幫助,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啟發。比方說他懶惰,你一直給他物質幫助,很可能他還覺得理所當然,他這個心態很可能就把他的福給折光。我們聽到很多慈善團體幫助一方百姓,最後,幫助最多的地方最不感恩、最貪心。那就提醒我們,物質的幫助是一時的,真正要幫助他,要改善他的思想觀念。他之所以會受苦,會沒福報,就是他思想觀念錯了。思想觀念要從懶惰轉成勤勞,從自私轉成懂得去服務人,他的命運才能真正長遠的轉過來。
所以聖人救人,必然從教育他、給他正確的做人做事的態度來做起。教什麼?核心教「忠孝」,忠孝是做人的大根大本,「竭忠盡孝,謂之人」,一個人心裡面沒有忠孝的態度,連做人的資格都沒有了,那他每天只有造業消福。有了忠孝,每天不斷積累福報,提升德行。所以我們看到很多開發的國家,他們不懂得忠、不懂得孝,他們現在的花費往往都花到後代子孫上的錢。那這樣的情況下去很難收拾,現在已經有很多都算是開發國家,都是宣告破產。那有忠孝的人怎麼會把國家搞到破產?
所以,「善救物,故無棄物」,善於救護萬物,所以不會放棄萬物。尤其教人民順四時來耕作,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讓人類能夠順道而行,而不要去傷害萬物,不要去破壞大自然。而且不要崇尚那些昂貴、奢侈的東西,反而輕賤很多人民日常所需的東西。其實對於食物非常尊重,對於生活所需都非常感恩、付出的人,這樣才對。「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要特別感恩農夫,不能糟蹋食物。現在年輕人都崇尚那些舶來品、昂貴的東西,對食物都很糟蹋,這個就不好。所以把人教正確了,他才不會糟蹋萬物,才不會害萬物。所以聖人在位,救人救物,天下知道的人都要來歸附他,他所興的利都是長長久久的。
我們舉舜王為例,舜王到雷澤負責當地的教化,他是當地的父母官。他感得什麼?「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他走到哪,不知不覺,一年就成為一個部落,二年成為一個縣城,三年變一個都市,這就「常為天下所歸者,無他也」,他時時想著怎麼幫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而舜在雷澤看到老百姓互相爭奪,那就不符合道義了,這個地區就是無福的地區了,他馬上以身作則,禮讓,最後整個地區的人都懂得禮讓。所以這個也是「善為天下興利而已矣」。其實假如現在領導者唯利是圖,結果底下的人統統變這樣,那不是真正興利,那是把這個地方的人帶到危險的境地。所以孟子講「上下交征利」,都是短視近利,則國危矣、則家危矣。很多地區為了賺錢,破壞大自然破壞得非常厲害,結果那個地區得癌症的比例相當相當高,因為環境污染,所以那個就不叫興利了。愛人、愛萬物,有這種思想的人,他才能真正興大利、興長遠的利。
接著兩百三十九句,我們念一下經文:
【所謂天子者。天下相愛如父子。此之謂天子。】
所謂的天子,『天下相愛如父子』,看到這一句,我們要了解,五倫當中講「父慈子孝」,父能慈,父母先做出道義,教出來的孩子也有道義,子能孝。你父母不慈怎麼教出懂事的孩子?所以同樣的,天子是一國之領導者,你要先做出垂範,你就像父母一樣愛百姓,百姓自然的回應,把你當父母一樣的愛護,有感有應。孟子有一段教誨很好,也在我們《群書36O》的「反身」,「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之視君如寇讎」。所以天子對天下人如子女般愛護,天下人對他就像父親一樣的敬愛,這樣的感應,天下就相愛如一家、如父子一般。『此之謂天子』,這才算得上是天子。所以這個「天子」,天下相愛如一家、如父子。這個「天子」也是表示代天來愛護蒼生,「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子,那是上天的兒子,要代表上天來仁民愛物,代天訓化。而皇上,一國之君,他是最高領導,誰管他?上天管他,天道管他,天理管他。他是上天的孩子,他也不能違背天理、違背天道。
所以古代這些制度、這些思想都有深意。一個人自始至終都是領導,慢慢慢慢的他會縱欲、他會驕慢,因為都是他說了算。可是他時時戰戰兢兢,還有天道、還有上天管著他,他不敢亂來,他會節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一個人當君,也要當臣,在團體裡我們是君,可是我們上面還有領導,我們就是臣。所以時時都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會在領導身分當中反而讓自己的習氣增長,不會。
假如以古代來講,他是天子,假如有天災出現,他得到天壇去謝罪,他對不起老天爺了,自己無德才會有這些天災,他怎麼敢放縱?包含天子身邊都有史官,「左史記事,右史記言」,把他每句話、每個行為記下來,他不自愛,他不好好當好這個天子位,他要遺臭萬年,誰願意遺臭萬年?所以一個人當天子以前都讀聖賢書,都讀到這些教誨,為他扮演這個天子角色的一些指導原則。但我們現在不讀古書了,每個人有了權,站在高位了,「都是我的本事」。他哪知道是祖宗的庇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他就愈來愈得意,志得意滿,「都是我的本事」。所以現在的企業壽命很短,因為他不謙卑,他不感恩,他覺得自己厲害,最後就剛愎自用,所以企業的壽命愈來愈短。根源還是在領導者的心態問題,他沒有讀聖賢書,不知不覺就貢高我慢了。
《春秋左氏傳》有一段話跟這段教誨很相應,說到,「良君養民如子」,賢良的國君愛護他的人民,就把他當自己的子女一樣看。所以他表現出來是什麼?「蓋之如天」,他像天一樣庇蔭著人民;「容之如地」,他像大地一樣包容萬物、養育萬物。萬物在大地當中,排出大便在大地身上,大地沒嫌它髒,還把這個糞便轉化成肥料。就像我們的母親,像大地一樣的養育我們,我們多少不潔之物都淋在母親的身上,母親也從來沒有嫌棄過我們。所以母親表坤德,就像大地一樣的厚德。「蓋之如天,容之如地」,所以感應回來,「民奉其君」,人民侍奉他的國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仰慕國君就像仰慕日月一樣,「敬之如神明」,尊重他就像尊重神明一樣,「畏之如雷霆」,敬畏他就像敬畏雷霆一樣,他也很有威嚴,一國之君,很有威懾力。這段再來詮釋這一句也很適當。
而天子愛民,他也要很有智慧、很有決斷力。比方,孔子他在高位,他一上來,把少正卯給殺了。因為少正卯他算是大邪師,他辯才無礙,邪的都可以講成正的,死的都可以講成活的。老百姓不只不能分辨,聽了他講話之後,就把他的話當真了,都跟著他走,黎民百姓全部被這個邪師給誤導了,這個對國家的危難就非常大,而他自己造的罪業也是無量無邊。孔子知道,這樣邪惡的人對整個社會的殺傷力太大了,所以懲治這樣的人,其實是愛護人民的善心、清淨心,也是愛護少正卯,不要再造無量無邊的罪業了。因為這樣的人狂妄自大,怎麼講他都不聽,就沒辦法了。
所以「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真正仁慈的人他才能有決斷什麼樣的人要大力推崇。比方說像范仲淹這樣的賢德之人,你一定要把他樹立起來,變成全國家的榜樣,「能好人」。「能惡人」,這是大邪魔,你一定要有所應對,不能讓他再污染人們的思想。所以堯、舜、禹、湯,他們當時候在位,都先把這些大邪師有的就流放到遠處去了,不能讓他誤導廣大的人民,這是「能惡人」。所以真正愛護人,不是做個濫好人。好壞、是非、對錯,還有整個長遠的影響,都要能判斷的清楚,他才能懂得取捨。
《春秋左氏傳》當中又講到,「視民如子」,確實看人民都像自己的孩子,但「見不仁者誅之」,見到不仁慈、居心叵測的人一定要處罰他,一定要做適當的處治,不然他很可能又要去給人不好的影響,甚至傷害人。所以面對這不仁之人,就「如鷹鸇之逐鳥雀也」,就像老鷹鸇鳥,這是比較凶猛的鳥類去追逐鳥雀,就是這些不仁之人都不敢造次、不敢亂來。所以,一個天子也要有一種威懾力,對於那些小人不能讓他們放縱。
接著我們看兩百四十句,講到:
【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
天地養育萬物,我們古聖先賢的道統,教的就是天人合一的學問,人心跟天地萬物是分不開的。「作善降之百祥」,這都是人跟整個天然軌跡秩序的交感。人就時時要效法大自然,尤其我們最熟悉的、對我們最有貢獻的,就是天地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所以古代在祠堂有一個牌位,上面就是寫著「天地君親師」,時時念著天地以及萬物養育人類的恩德。那人來效法天地,所以《老子》上講,「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個都是取法天地的精神。這裡講到的『聖人』,也效法天地的仁慈,所以他養賢,照顧好、培養好賢德之人。因為聖人、聖王他不可能能夠顧及到萬方的百姓、蒼生,他得要用賢德之人,選賢舉能,去代表他愛護人民。所以古代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好的官員,去當好他父母官的職責,代表國家、代表君王去愛人民,這個時候一個國家培養好的官員,這是最重要的工作。所以聖人栽培、培養賢能的人,這樣使他們為人民謀福利,將整個福澤推及萬民的身上,所以『養賢,以及萬民』。
當時候舜王在位,舉用了五個聖人,就把國家最重要的事上了軌道。同樣的,你假如是一個公司的老闆,各個部門你都要選出賢德之人去負責,他就會照顧好那個部門的員工。所以「治本在得人」,政治要治理好,最重要的基礎、根本要得到賢德的人;「得人在慎舉」,要得到好的人,你要謹慎的去推舉、去考核;「慎舉在核真」,到底他是真的還是假的。這個時代受功利主義影響太多,很多人已經形成都是要做給別人看的態度,所以你不能光看他在你面前的表現你就判斷這個人怎麼樣,一定要看他人前人後一不一致。他對你很有禮貌,那是因為你是領導,他想要有好的發展,當然要對你好。他對下屬好不好?他假如對下屬非常好,那他的愛心才是真的;他對下屬也是恭敬的,那他那個恭敬才是真的。他對上表現起來很恭敬,對下很無理,他那個恭敬是諂媚,不是恭敬。所以,要能判斷得出他是真有德行還是做表面功夫,言行不一致的情況就要能夠判斷清楚。不然用錯了一個重要的幹部,很可能是國家、團體莫大的損失跟災禍,都有可能。
看到這個「養賢」,培養賢德之人,我們想起孟子的一段話,孟子說到,「堯以不得舜為己憂」,還沒得到舜這樣有德行的人,堯帝很憂愁,這個天下到底要交給誰?「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舜王當天子了,他為了百姓的未來著想,他也在尋尋覓覓,還沒有得到禹、皋陶這樣的人才,他也是很擔心。接著孟子講,「分人以財謂之惠」,你把自己的錢財分給別人,這是施恩惠於人。「教人以善謂之忠」,你把做人的道理,認認真真去引導別人,讓他也變成善人,這是真正的忠誠。忠就是盡心盡力幫他,從哪裡幫?引導他正確的思想觀念。「為天下得人謂之仁」,你為天下得到聖賢人才,這是真正的仁慈。「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所以把天下讓給別人容易,為天下人得到一個聖賢人才是不容易。以堯帝來講,發現、培養、考核舜王二十八年,真是良苦用心。堯帝有適合的人,他馬上可以把天下讓出去,所以以天下與人易,但為天下得人難。所以,為天下得人的人是真正仁慈之人,他考慮得很長遠。這是「養賢」。
這一句落實了,就像《漢書》當中講到的,「敬賢如大賓」,尊敬賢德的人就像尊敬貴賓一樣;「愛民如赤子」,愛護人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內恕情之所安,而施之海內」,這個就是用恕道,「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他所有的政策都能設身處地為人民著想,然後才實施。有這樣的愛心,又懂得尊敬用人才,「是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囹圄是監獄,都沒人了。那愛護人民,人民就愛護他;教導人民,人民就成為善人。所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我們看到這些經句,想起太宗皇帝,他確實是「養賢,以及萬民」,他非常重視官員的培養跟整個吏治的清明。
接著我們看兩百四十一句,我們經文先念一下:
【故善為國者。御民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也。見之飢寒。則為之哀。見之勞苦。則為之悲。】
經文的意思說到,『故善為國者』,所以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御民如父母之愛子』,管理老百姓就如同父母愛護自己的孩子,『如兄之慈弟也』,就如同兄長愛護弟弟。『見之飢寒』,用父母還有兄長的心,自然是見到百姓飢寒,就為他們感到哀痛,『則為之哀』,不忍心,當然進一步要去改善。『見之勞苦,則為之悲』,見到百姓勞苦,就為之悲傷。這樣的心境,在《淮南子》有提到,「古之君人者」,在古代為君者,「國有飢者,食不重味;民有寒者,而冬不披裘」,就是國家還有人飢餓的,他不吃第二道菜肴,一餐只吃一道菜肴,不然他吃不下,「都有人快要餓死了,我還吃那麼多豐富的菜肴」,他不忍心,因為「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也」。
就好像我們的父母,在我們成長過程當中,因為家裡面不富裕,好吃的東西都是留給孩子吃,自己不捨得吃,都是想著孩子還在發育。所以我們看到,就像母親最晚上桌,最早吃完飯,很多好的食物,家裡面不多,母親都不夾。所以古代的君王有這樣的心境,真的國家有飢餓的人,他不吃第二道菜肴。人民有寒冷,甚至有凍死的情況,他冬天都不披皮衣。有的趕緊去救濟人民,自己反正能穿得暖就好了,想著還有人民可能在生死存亡,他不安心。這個在我們成長過程當中都感覺到,天氣很冷,我們表現出那個顫抖的樣子,父親又把自己的衣服又脫下來給我們穿。這種都是不為自己,時時為孩子著想,這個就是父母的心。真正仁慈之君亦如此,人民在寒冷,他自己都穿著昂貴的皮衣,他的心不安。所以一定是老百姓食無憂,冬天都有足夠的寒衣可以抵御寒冷,然後五穀豐收,這個時候他才會安心的敲鑼打鼓,與民同樂。這個是《淮南子》當中的記載。
而國君也有可能會出現迷糊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人畢竟都有本善的心,只要有人提醒,有正直的臣子提醒,很可能國君就懂得調整、懂得改過。在齊景公的時候,有一年接連三天大雪,都見不到太陽,天氣都沒有放晴。結果景公身上披著狐狸腋下,那個是最暖的做衣服的材料,就披著狐白裘衣,白狐狸做的裘衣,坐在他自己殿堂側邊的台階上。剛好晏子進來了,站了片刻之後,景公就說了,「真奇怪,怎麼大雪紛飛三天,天氣也不覺得寒冷?」晏子看到君王講這句話,馬上抓住這個機會教育點,接著對應說,「天氣真的不寒冷嗎?」他那個表情就覺得很訝異,「國君,你真的覺得天氣不寒冷?」景公看到他的表情就笑了,可能自己也覺得好像有點講錯話了。
晏子接著說,「嬰聞古之賢君」,古代賢仁的君王,「飽而知人之飢,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賢明的君主,自己吃飽了,但時時能體恤還有沒有人在飢餓當中。溫而知人之寒,自己穿得暖,但也能時時想著怎麼樣去幫助受凍的百姓。逸而知人之勞,自己生活很安逸,但是也能時時體恤在勞苦當中的百姓。「今君不知也」,可是現在君王你卻感覺不到天氣寒冷,百姓在受凍。景公聽完後就講了,「你說得很有道理,我願意聽從你的教誨。」國君受教了,結果馬上命令把自己倉庫裡面的皮衣還有糧食分給飢寒的百姓,當時候確實向全國的人民發送。「孔子聞之」,孔子聽到這件事,讚歎到,「晏子能明其所欲」,就是晏子他是能夠在每一個因緣當中,很清楚怎麼把景公講明白,怎麼達到他要的目的。他要的目的就是讓景公能生起對人民的愛心,具體的去照顧人民。「景公能行其所善」,孔子也隨喜齊景公,就是能夠馬上去做他覺得善的事情、對的事情,這也是可取的。
從這個景公能行其所善,就想到了在《說苑》當中,周文王問姜太公怎麼樣治理國家。結果太公回答,「王者富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道之國富倉府」,這樣的情況叫「上溢而下漏」。真正走王道的國家是讓人民生活富裕,霸道的國家是富這些士人(公務人員),僅存之國是大夫很富裕,將要敗亡的國家就是富他自己的倉庫而已,而且他的倉庫要滿出來才有可能流到老百姓那裡去,那根本就不顧及百姓的死活。結果文王聽了之後就說「善」,非常好。太公接著乘勝追擊,順勢而為,又告訴文王,「宿善不祥」,明明知道這個是善的,停留不去做,這是不吉祥的,那就是違背良心,懂了還不去做,不就違背良心了?所以馬上文王就開自己的倉庫,賑濟鰥寡孤獨,就是殘障的人、最危難的人。這個故事也讓我們感覺到,愛民如子,「如父母之愛子,如兄之慈弟」。而且更可貴的是,懂了之後馬上就去做。我們也效法,要愛護有緣的人,明白的道理也要趕緊去奉行,讓自己「德日進,過日少」。
好,那這節課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