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們繼續來看《論語》當中的這段話,剛才我們講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葸是畏懼的意思。「勇而無禮則亂」,勇敢而無禮就會亂。接下來,「直而無禮則絞」,一個人很直,一個人很直好不好?很好,直率。但是假如失去禮節的話,這個絞就是對人會產生一種傷害,一種殺傷力,就會一句話說完,別人很難過,我們自己還不知道。透過這段話我們就了解到,您看恭、慎、勇、直是好的美德,但沒有以禮節之就變成缺點了。所以禮就是告訴我們尺度和分寸,不可以過,也不可以不及。

  比方說孔老夫子有個學生叫子路,子路就問老師一個問題說:「聞斯行諸」,就是聽到一個道理,我要不要趕快去做、去行動?孔老夫子就說:你聽到一個道理馬上就去做,意思就是說太莽撞了,你家裡還有父親、還有兄弟,怎麼可以都不去考慮他們的存在,你要考慮。接下來又有一個學生,子路就出去了,又進來一個學生叫冉有,冉有也問老師這個問題說:「聞斯行諸」。孔老夫子說:你聽到一個道理要趕快去做,不要想前想後,不要深思熟慮想那麼久,立即就去做。這個學生又出去了。旁邊一個學生叫公西華,他就看得蒙了,很納悶,兩個學生都問一個問題,可是老師的回答卻不一樣。孔老夫子懂得因材施教!因為子路性格就是很勇敢、勇猛,因為勇敢勇猛往往可能考慮問題就不夠全面周詳,可能那個行為一出去就會亂了方寸。恰巧這個冉有,什麼事情,可能別人都做完回來了,我舉例,當然我們不能去評價夫子的這些弟子們,就是生活中我們看到,人家可能這件事都做完回來了,他還在那裡考慮,拿捏不定主意,思前想後,沒有去做。所以夫子面對冉有這樣的性格,就說要趕快去做。公西華就會疑惑,為什麼問的問題一樣,回答卻不一樣?您看這裡是不是就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所以我們學聖賢教育,道德仁義,一定要學禮,沒有學禮,我們做事情處事待人接物,我們就非常缺乏應對進退的這種分寸和尺度,可能就會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失誤,可能就會帶給別人壓力、麻煩甚至傷害,往往都是好心辦壞事。所以你看我們這樣了解了,就知道學禮多麼重要,就是讓我們要人情練達。「人情練達皆文章,世事洞明即學問」,這個就是大學問,需要我們一生去下功夫、去努力,不是我們這麼一聽了一堂課,可能我們就懂了。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去觀照、去磨練,待人處事接物情理法圓融,你時時懂得拿捏那個分寸,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和諧、就會圓滿,我們就不會很懊惱。往往覺得我的存心也不錯,我做的這件事也是對人有利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一個結果?這就是不懂禮、不知禮所造成的原因。所以透過我們不斷去深入,我們就知道學禮是太有必要了。

  我們再繼續來看,『教訓正俗,非禮不備』。「教訓」是家庭教育,「正俗」是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假如沒有禮的話,它就不能夠完備,不周詳。您看我們家庭教育教什麼?《童蒙須知》、《弟子規》,《養正遺規》裡面這些「童蒙養正」的內容,包括《朱子治家格言》,我們週一在學的《了凡四訓》、《顏氏家訓》。我們看看裡面的內容,是不是都在教我們禮?都在教禮。社會教育也是要六德、六政、六藝的學問。您看都要以禮來完成,失掉了禮,這些教育也不圓滿。歌舞戲劇都是表達倫理道德的內容,但是都要以禮的尺度、禮的方式來去呈現和完成。

  再來,『分爭辨訟』。人與人產生了紛爭、辨訟,都是利害、得失產生的。發生這些糾紛,人事的糾紛,要嘛就是強凌弱、暴侵良,這些現象產生,或者見解不同,發生了這些紛爭。假如沒有禮作為標準,我們就很難去判決,你就不知道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沒有這樣一個是非標準就很難判決。所以就制定禮這樣一個標準,讓我們懂得了是非、善惡、好壞,而這個標準一定是符合道義。為什麼叫禮義、禮義,禮和義往往都連在一起,它一定是符合道義、符合道德。

  再接下來,我們看『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這個「定」就是君臣上下、父子兄弟的關係要定出他的尊卑長幼。我們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高為尊,地很矮為卑,所以定了乾坤。「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這樣定下來,我們就明白了,這個乾代表什麼?代表一種領導力,所以它為尊;這個坤代表柔順,它具有一種柔順的力量,所以它代表的是服從,它代表的是卑。用天地來譬喻,其實不是譬喻,也就是我們人類的秩序,還有我們定出的尊卑長幼的秩序,它是藉由效法天地。「禮本於天,效於地」,都是按著天地自然的法則,來定了我們人倫的秩序。父親尊,兒子卑;領導尊,下屬卑;男尊,女卑。這個尊卑不是說我們人格不平等,不是的,是我們處的這個地位,你處在這個位子,它一定有尊有卑。這個尊卑它是變化的,今天我在家裡做父母,兒女是卑,我就是尊;我到了單位,我有領導人,我就是卑,領導就是尊;我回到家,見到父母,父母是尊,我是卑。我們這個尊卑是在不同的倫理關係當中,不斷的來變化我們的角色。我們知道了尊卑的道理,長幼的道理,上下的道理,各守本分,天下就平安,否則就混亂。父不父,子不子,孝道失掉了。做父親的不知道慈,做兒子的不知道孝,您看父子有親就達不到。父子有親是性德,是愛的源頭,因為我們沒有遵循尊卑長幼的秩序,盡各自在這個位子上的本分,人倫關係就混亂,人際關係就產生矛盾。

  所以我們學聖賢教育,我們常常就要想一想我這個身分,我的本分應該盡哪些?比方說我們常常掛在嘴上的,就是我們要盡的本分,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現在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做媽媽的本分應該是哪些?具體的是要做好哪些事,才盡了媽媽的本分?我做父親的盡本分,哪些是父親應盡的本分?我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沒有仔細去想,我們所有的教誨、道理都變成了口頭禪,它就不能落實。我做兒女,我要盡哪些孝道的行為,才是盡了本分?我們清不清楚?如果我們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我們永遠沒有辦法去篤行,不能夠產生實修實學。所以,你看到一個單位,你要就職,都要寫出你的崗位、職責,就是把你的本分要界定清楚。我做領導人,哪些本分要盡的?你清楚了,按這個做,慢慢、慢慢我們就可以上軌道。你做什麼角色都要去思考。我們往往一個人身擔著多種角色,是不是?都需要我們去思考。思考之後一條一條去力行,這個叫實修實學。久了之後,我們做人處事待人接物,那個分寸拿捏不一樣了。對待父母,對待長輩,剛才我就一下到我們的二樓,進去我們共學班,因為大家剛才都聽了橋木和梓木的故事,大家本來都坐在那兒,一看到有長輩過,或者年長一點的過,大家都站起來了,就馬上用在生活上,習慣了之後,這個德行就會內化。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學禮,在不同的人倫關係當中,我們要去練,練久了它就內化成我們的德行,我們的心靈境界就提升。否則我們學久了,我們會生煩惱,為什麼?覺得學了為什麼進步這麼慢?家人不認可,朋友也不認可?是因為我們學得高、學得大,是因為我們沒有腳踏實地去落實,原因就出在這。沒有腳踏實地去落實是原因,我們沒有認真的去深入義理,或者我們沒有認真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去好好的反觀內省,我應該怎麼做?所以往往我們學東西就會流於一個表層,比較學得膚淺。這是我們今天學傳統文化容易產生的一些流弊。所以這裡您看,它都要定尊卑長幼的秩序,如果沒有禮,這些定不了的話,都一般大,兒子可以拍父親的肩膀,可以摟著父親的脖子,可以叫名字,您看他的恭敬心從此失掉了,這個就很可怕。所以一切的禮都是讓我們的德行得到長養,讓我們的性德得到彰顯,能夠降伏我們的習氣毛病。所以禮不是約束我們,禮是來成就圓滿我們的德性,因為禮本乎天性,禮本來就是性德,是我們本身擁有的。

  再接下來,『宦學事師』。這個「宦」是指的做官,我們做官要不要學?要學。做官要學的很多,要親民,要尊上,要盡忠職守,要忠心耿耿,還要用禮樂教化人民,可能還要學習六藝,過去的士人都要學六藝,為官一方,教化百姓,所以說宦學事師。「事師」就是我們要親近老師,向老師求教,要不要禮?要禮。您看拜師禮、侍側之禮,侍側之禮就是左右侍奉老師的禮,要學。還有問道之禮、謝師之禮,我們最了解的還有一個束脩之禮,你求拜老師的時候要送十條乾肉,束脩之禮。您看這個都是禮。是不是老師需要十條乾肉?不是的,老師不是說需要這個乾肉,是藉由這樣的禮節,表達對老師的這分恭敬,真誠的態度。你有了這個態度,你才可以接受老師的教誨。說實在的,假如今天我們所拜的老師不行,可是我們自己擁有和具備這種誠敬恭敬心,我們都會成就。為什麼?因為心態決定命運。你有了這分心境,你和性德相應,我們修學不就是朝著聖賢之路的方向去邁進嗎?「聖與賢,可馴致」,因為你的恭敬心跟性德相應,老師不行,你都會成就,你可能將來超過老師。所以你看親近老師,你要有禮。

  再接下來,『班朝治軍』,也就是朝廷的官品位都有階級的,還有包括軍隊的紀律,都要以禮而行之。我們看古代的電視片、電影,我們就會看到臣子上朝,文官武官,哪個在左,哪個在右,都是有禮儀規定的,按著他的官職大小等級站下來。假如沒有儀禮來設定這樣一個秩序和標準,您看朝廷裡也是一片混亂,朝廷都混亂了,怎麼樣去治理國家?所以這裡也告訴我們,『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官職任命,官職上任之後,包括頒布刑法,實施這些政令,一定也要依禮而行。假如沒有禮就失掉了威嚴,失掉了威嚴,沒有了威嚴、威儀,您看這些政令,也沒有辦法再去實施。

  再接下來是『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是指古時候進行祭祀天地鬼神、祭祀祖先的這些儀式,我們看到那個禮儀形式都非常的盛大,都有那些歌舞樂結合在一起來表達,表達對天地的這分感恩,至誠的感恩心,對祖先的那種恩德的追思。如果失掉了這些禮節,天地祖先他們沒有辦法感應道交,我們說至誠感通,失掉這分真誠恭敬,他們也沒有辦法來享用,不能表達我們這分誠意。當我們有這樣的一分誠意,鬼神來享這些祭品,他們才能夠享用。您看這些禮可不可以廢?可不可以減?不可以。比方說,您看我這裡有一些圖片,這些祭祖大典是不是都有禮儀的這些表演程序?您看是不是都有這些舞樂來表達人對祖先的這分至誠的恭敬、懷念、追思和感恩,在祭孔的時候。這些都失掉了,我們都需要去學習。還沒有機會能夠親臨現場,在祭孔的時候。這兩天清明節,應該很多地方都有祭祀祖先的禮儀形式和活動。您看參加一次這樣大型的祭祀活動,我們的心靈都會得到一次洗滌和震撼。藉由大型的這種禮儀形式,都是一種教化的方式和手段,其目的都是讓我們人心向善,人心歸於正途,能夠斷惡修善,起到這種教化的目的和作用。

  所以這裡有一段話叫,「道德非禮不能落實,心性非禮不能修養」。我們談心性,沒有禮就變成玄學,因為看不見,摸不著。往往有很多人在談一些修行的問題,你不聽還明白一點,等你聽完你就糊塗了。為什麼?因為看不見,摸不著,很玄妙。但是它對我們自身修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有沒有幫助?好像摸不著頭、摸不著尾,所以說道德一定要有禮才能落實。我們今天講要孝,一定就是《弟子規》,「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您看這樣就落實了。「學識非禮不切實用,事業非禮不能建立」,一個事業你如果沒有禮,你這個單位沒有規章制度,亂成一團,沒有定位、定性,沒有一個目標方向,沒有建立共識,沒有規矩,這個事業就做不起來。「社會非禮不能安定」,您看這個社會一定要有禮,有交通規則,人行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都要有這些規矩。你到銀行取錢要一米線,幹什麼都要排隊,都不能有非禮的行為,社會生活才能夠保持它的安定。方方面面都有禮。「國家非禮不能強盛」,國家禮失掉了,它就不能強盛,因為人民的素質就在下降。

  我們剛才講,「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這個教最重要的是禮教,禮樂教化。在《禮記.曲禮》當中也有一段話,「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猩猩能言,牠是動物,不離開牠是禽獸。鸚鵡能夠說人話,牠還是飛鳥。我們今天人無禮,但是會講話,我們人有人的外表、相貌,講的也是人的話,但是我們失掉了禮就跟禽獸差不多,沒兩樣了。所以我們今天首要學禮。所以這裡講,「夫禮之於正國也」,我們把它讀誦一遍,預備起:「夫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規矩之於方圓也。」我們講治理國家禮就像什麼?禮就像那個秤,它能夠秤物品的輕重。您看這就是一個標準,有了這個標準,在輕重上,人們就不可能去欺騙人。又像什麼?繩墨。繩墨是來量他的曲直,有了繩墨人們在曲直上就不能夠欺騙人。規矩是用於方圓,規是圓,矩是方,有規有矩才是方圓。這裡有一段話,我們可以去感受,「繩墨以求直線,秤以求輕重,規以求圓,矩以求方,此為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萬器」,有了這個基本之器才能夠成就萬器。所以我們看一下萬事萬物,是不是都有它的規矩?有它的標準,有它的尺度。我們今天用的任何一個東西,我們坐的椅子,我們用的桌子,我們用的一支筆、本子,凡是我們生活中用的東西都有它的規矩。所以我們做人怎麼可能沒有規矩,不異物品乎?也就是說我們做人連物品的德性都沒有,那是不行的。所以做人就要有規矩,治國亦是如此。

  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禮之功用」,在我們的二百二十八條,二百二十八條我們來一起讀誦一下,「夫禮者」,預備起: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這個禮它的功用其中之一,就是它定了親疏的關係,定了對事情的嫌疑做出一個規定,『別同異,明是非』,我們一條一條的去理解。我們人講要博愛,但是這個博愛一定由內而外、由親及疏,所以禮它就制定了我們人與人之間親疏遠近的關係。古時候用什麼定?用喪服的五服就定出來了。家裡的親人往生、過世了,您看穿的喪服就可以區隔開來他們跟亡者的關係,那個就是五服。我們看到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這叫五服制。跟這個親人關係最近的直系親屬,他穿的那個衣服,我們講的披麻戴孝,很粗的,愈粗代表他跟亡者的關係愈親近,表達這個時候的那種悲思,就透過這些衣服就體現出來。愈跟他的距離關係遠的,穿的衣服就會細一點,質料就沒有那麼粗。它是根據這個,把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關係區隔開來。

  為什麼要定親疏遠近的關係?因為我們中華民族非常注重血統,要保證他血統的純正和他的優良,所以他要定親疏的關係。定了這個關係,就規定同姓不婚、同族不婚,親戚之間不能通婚,同姓之間不能通婚,就是為了保證血統不絕,血統保證他的純正。因為親近或者同族結婚,孩子生下來,他的智力、體力都會下降,我們現代的科學、醫學也測定出來了,我們古人就擁有這樣的智慧。我們人種的品質下降,這個民族就沒有辦法綿延,我們的文明就沒有辦法承傳,文化也會隨之衰亡。您看定這些制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真的是叫百年、千年、萬年大計。所以我們古人他看得非常的長遠。這個就是血統不可弱。再來,血統不可絕,就是嫡子繼尊,也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來繼承整個家族的這條血脈,代代這麼傳下去。

  再來是血統不可混,就是異族不婚。我們馬來西亞的華人,如果嫁到了美國、法國、西歐這些國家,嫁過去之後生的孩子;她也許是嫁給了那裡的華人,可能嫁給了那邊的外國人,您看生的孩子,是不是他就會產生了變化?他接受了這種西方的教育,他雖然長得是一個中國人的樣子,但是他沒有中國人的文化了,沒有那分精神的東西了,只是有一個樣子,那這樣文化就會慢慢、慢慢失掉。所以您看中華民族為什麼注重這些禮的規定?就是保存我們的文化綿延不絕,能夠福蔭子孫,代代承傳,福蔭子孫,讓它不要斷絕。當我們定了這樣一個親疏遠近,自然而然是由內及外、由近及疏,讓我們知道其愛有根本,「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所以愛有根本,從愛自己的父母、親人開始,推己及人,將這個愛可以發揚光大。它是起到這樣一個作用。

  再接下來,『決嫌疑』。「決嫌疑」,就是人的動機是純正的,可是往往因為畏懼嫌疑而又不敢為,所以就用禮把它定下來,定下來讓人們各盡其情。我們這樣講,還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和形象。「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就是一個具體的。您看這個就是用禮定下來,也就是告訴你,你到了瓜田可千萬不要繫鞋帶,你只要一繫鞋帶,瓜地裡的瓜農看到了,你在幹什麼,偷我的西瓜?那慘了,我們這個時候要解釋說,沒有,我在繫鞋帶,人家相信嗎?不會相信,是不是?可能過去一頓拳打腳踢,修養好的就原諒我們,是不是?您看,我們跳到黃河也洗不清,是不是?所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你在李子樹下,我們說蘋果樹下,所有的果樹下面,你戴個帽子在那裡整帽子,遠遠的看,人家以為你在偷他的果子,是不是?你也說不清。兩人不看深井,有沒有?這都是禮的規定,這麼一規定,我們就知道,到哪一個環境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我們就很清楚了。就不會讓別人因為我們的行為而起了嫌疑,我們自己也招惹了禍害,也給別人帶來了麻煩,是不是?您看這些禮要不要學?要學。用在我們現代的生活中,財務室能不能進去?您就千萬不要進。那個辦公室沒有人,你要不要在那裡待?別人家門開著,房間裡沒有人,你要不要自己待到那裡?剛好一落的錢放在茶几上,剛好銀行取出來少了二百,結果人家說你在我家裡待了十分鐘,一定是你拿了。你能講得清嗎?所以我們懂得活學活用,用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不讓人起嫌疑。男女在一個房間談事,就把門開著,不要讓人家譏嫌。這些都是怎麼樣?保護我們的清淨心,也護持別人的念頭。這就是禮教給我們的這些道理。

  再來,「別同異」。別同異就是事同,情不同,或者情同,事不同。如果把它視為一例的話,可能就會失去了道義,就是這個事情不能混在一起談。這樣講還是理,我們還是說不清,舉個具體的例子。比方說家裡沒有兒子,結果認了一個兒子,上了戶口,得到了法律的許可。這個是什麼?繼子。可是如果我們又不守禮,不守道德,在外面又生了一個私生子。一個是親生的,一個是繼子,請問哪個孩子是正當可以繼承你家業的人?因為我現在國家的法律,我也不是很清楚,應該是哪一個?繼子。你們都清楚,應該就是繼子,他是正當的繼承人。為什麼?這個就是維護道義,維護正義。所以古人非常強調正名分,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分正,綱常立,綱常才能立起來,人們在一起生活才有道義,才能倡導正義,否則就亂套了,倫常乖舛。我們這樣就來了解禮它就是別同異。您看都是兒子,可是反而親生的不能繼承,繼子可以繼承,因為這是按著禮的要求,正當行事。非禮的行為,他就沒有名分,這樣才能保證社會的永續安定,人與人之間的和樂美滿。所以禮是護法神,是保護我們的。

  最後一條還沒講,『明是非也』。我們剛才講,禮就是理,這個禮就是道理的理,「禮者理也」。所以明辨是非,只有理才能夠明辨。可是這個理又很抽象,所以要用禮來明辨是非善惡。所以就有什麼?規定,諸如手續、儀式、典章、程序,皆以這些方式來表現出它的是非、好壞、對錯,用這個來判別,「明是非」。這個就是禮所發揮的作用和功用。

  我們再接下來學習一條,我看是在二百三十一條,我們來把它讀誦一下,「昏禮者」,預備起:

  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故曰。婚禮者。禮之本也。】

  我們看『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我們中國的古代,一個人出生之後,到了二十歲要行冠禮,結婚的時候要行婚禮,一個人離開這個世間的時候要行喪禮,之後還有祭禮,鄰里鄉黨為了體現尊老敬老的這種風尚,又有鄉飲酒禮,臣子拜見天子又有朝覲禮,諸侯之間往來又有聘問之禮。所以古時候人的一生叫禮義人生。一生當中每一年都會參加很多的這些禮儀活動,所以叫禮義之邦。這個婚禮它告訴我們,在《禮記.昏義》當中告訴我們婚禮的目的和意義是要「合二姓之好」,兩個不同的姓氏和合在一起。合在一起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你好、我好,兩情相悅,過這種小家庭兩個人世界的生活,不是去追求什麼浪漫的生活。在古時候給我們講得很清楚,是上要事宗廟,要祭祀祖先,追思祖先的恩德;下是要綿延後代,傳宗接代,要教化子孫,讓他們能夠時時記住祖先的教誨,把祖先的家道、家風、家規、家業能夠代代承傳下去,綿延不絕。您看,夫婦兩個人成家之後,他是擔負著這樣一個家族的責任,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責任。您看這個責任多麼重大。我們看似兩個人,每一家庭都是兩個人,都承擔這樣一個責任和使命,民族的文化就會綿延不絕,就會發揚光大。如果我們都是談情說愛,要去追求自我的享受、浪漫,那這個文化就斷在誰的手裡?斷在家的手裡。

  所以中國古代的家對整個社會的貢獻相當大,因為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家庭當中完成,家是一個人走向社會的搖籃。他一切的道德基礎、根基都是在家庭紮下去,這些禮教、規矩都是在家庭紮下去。中國古代的大家庭,一般都是五代同堂,多則上千人,少則也一二百、二三百人。所以那個時候齊家,齊的是這個大家,家齊國治。因為每一個家庭都那麼和睦,上百口、上千人和睦相處,自然而然社會就安定。所以過去做官的很輕鬆,天天作詩、寫書,可以走訪名山大川。為什麼?家庭承擔了所有的教化責任,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完全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送到社會,送給國家,他就能夠承擔社會國家的一分責任,您看民族就興旺了。現在我們三口之家,也沒有辦法和睦,是不是?因為家道失掉了,因為我們都是以發財為主,以利為利,一切向錢看,您看這個就很麻煩。

  所以說我們看到婚姻是有這樣的作用。所以過去的古聖先哲、古聖君王他們非常重視婚禮。重視婚禮,是因為『男女有別』,而後夫婦就會有義。男女在家庭的分工不同,各盡他的本分,就是剛才我講的,明瞭了自己的本分。過去古人是男耕女織,一個承擔家庭經濟的責任,女性反過來,專注於相夫教子,把一個後代培養好,那對國家的貢獻相當大。男女有別各盡其本分之後,夫婦相處和睦,相處有道義,承擔應該盡的本分。『夫婦有義』,和睦相處,自然兒女在這樣一個溫馨的家庭成長,人格就健全,自然而然兒女跟父母的關係,就會特別的親密、特別的親愛,父子就有親,不會有今天所謂的叛逆,叛逆期。因為他是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家庭成長,所以他的內心人格都非常健康。

  『父子有親』,就是他的性德一直能夠得到一個保持,讓他最純淨純善的那分性德能夠保持下來。那有這分親愛,他到了單位去工作,無論做君還是做臣,因為有跟父子互動的這些禮,養成了他對父親的那分尊敬、那分敬愛,自然而然他到了單位就會去尊敬他的領導,領導也會懂得愛護他的屬下,所以君臣就有正。我們剛才講到,「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其實這其中我們講到決嫌疑的時候,我們剛才講到為什麼父子會親?父親為什麼能夠在家庭有這樣的一分尊嚴,是因為也有禮的規定。比方說祖可以弄孫,父不可以弄子。什麼意思?就是爺爺可以跟孫子承歡膝下,可以享受那分天倫之樂,可以在那裡玩耍。但是做父親的跟兒子就不可以,為什麼?因為做父親的在家庭承擔一分教育子女的責任,所以他時時要表現出一種威嚴和尊嚴。如果今天我們做父親的失掉了這分尊嚴,孩子他就會造次,他就會輕慢。我們今天做父親的跟兒子女兒很親,結果兒子又可以騎在頭上坐大馬,還可以啪啪給父親再搧兩個嘴巴子,爸爸還很高興,來再打一下、再打一下。您看父親的尊嚴、威儀失掉了,孩子的恭敬心也因此而遭受了什麼?最大的損傷和破壞。我們要是不懂這些道理,不明這些教育,最後孩子將來長大出了問題,我們在那裡抱怨、悔恨就來不及。

  所以「聖人因嚴以教敬」。母親給人感受的是慈愛,做君王給人感受的是尊嚴,而唯有在父親那裡既能得到這分威嚴又能得到慈愛。所以他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環境,我們說母慈父嚴,我個人的感受是我父親就很有威嚴,我們從小家裡的孩子看到父親都怕,母親就很慈祥善良。一個人生在這樣的家庭,您看他都學到了,學到了慈愛,學到了柔順,又學到了那分尊嚴,他的人格才會健全,他的品德才會全面。所以我們今天做父親要切記,你跟孩子沒大沒小之後,他不把你當回事,最重要的是他的德行受到了傷害,養成了壞的習慣,輕慢、傲慢的行為態度,那將來走向社會就要吃虧。

  所以剛才講到,一個是父親不可以弄子。您看這個禮還有規定,媳婦可以到公公的房間問疾,公公不可以到媳婦的房間去探望,它是有禮的規定。子長母可以抱,女長父不可以抱。女兒長大一點,父親不能抱,這個決嫌疑;兒子長大一點,母親可以抱。古人他非常細膩,「曲禮」就講得很詳細。為什麼叫「曲禮」?曲曲折折,委婉曲折,很細碎。因為禮緣情而生,我們人心就情感豐富,喜、怒、哀、樂、愛、惡、欲全都具有,所以這些禮要定得細,我們要去遵循。包括幼弟可以到姐姐的房間,哥哥就不能到妹妹的房間。這個都是用禮把它定了。包括我們都知道過去古人父親過世都要服喪三年,可是老師就要心喪三年。所以它要有區別,沒有區別人們就會混淆,就會把這件事搞錯了,下錯了定論。

  剛才我們講到,為什麼一個人他走向了社會,到了單位,他能夠懂得尊重他的上司,尊重領導,盡忠職守,皆是在家庭跟父親的互動而形成的人生態度,進而把它能夠延續到他的人生當中,君臣關係中。這樣我們就理解了。所以這裡講,『婚禮者,禮之本也』。「婚禮」是禮的根本。為什麼?「君子之道,肇端乎夫婦」。君子的學問是從夫婦開始,因為有夫婦而後才有父子,有父子而後才有君臣,它是一層一層下來的。包括在家庭跟兄弟的相處,兄友弟悌,自然把這分態度就用在社會上對待朋友的這種態度上。所以都是在家庭形成的。

  講到這裡,我們剛好中心在前年,有嘗試舉辦了三對新人的漢服婚禮。我們也是效法「昏義」當中的義理,藉由這樣的一個婚禮,來啟發當事人對婚姻的這種目的和價值的認識,進而讓他們去對這樣的人生的一件大事,去珍惜、去慎於始。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不過現在這三位新郎官,已經不是新郎官,舊郎官了,他們已經全部做了父親,生了三個寶寶,兩個男孩、一個女孩,長得都很可愛。其中我們一個同仁,他的孩子生下來,現在還有大約半個月就滿月。生下來是素寶寶,生下來接近快七斤,三、五天我去看,那個頭都可以動,眼睛可以看人,頭髮長得很好,沒有那些什麼東西在頭上長著,很乾淨,很重。他們三個孩子都很健康,我們看是不是跟這個婚禮有關係?我們來欣賞一下,請我們的音控給大家放一段,十來分鐘我們感受一下,謝謝。

  (放影片)禮儀第一,萬家燈火祝福。中國古代每當有新人喜結連理,鄰里鄉黨都會點亮紅燭,祝福新人。讓我們許下共同的心願,祝願新人新婚吉祥,福慧雙增。

  禮儀第二,告上禮。《禮記》云:「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請三對新郎上台就位,稟告祖先。上香。行禮。拜。下面請新郎宣讀「告文」,告如在:「奉天之作,承地之合,友愛兄弟,團結宗族,和睦鄉鄰,勤儉持家」。

  禮儀第三,行醮子禮。向父母大人行禮。一拜、興。請新郎父親為新郎敬酒。新郎接酒。新郎出發迎親前,父親教導說:「去迎接你的內助,以繼承我們的宗室之事。勉勵和引導她恭敬從事,以嗣續我們先妣的美德,你的言行要有常法。」兒子回答說:「是的,父親。只怕我不能勝任,但絕不敢忘記父親的訓誡」。

  禮儀第四,親迎禮。有請新郎獻大雁。大雁順陰陽往來,是隨陽之鳥。妻子應當順從丈夫,是取自大雁飛行有序之意,婚娶要依長幼定先後,篤厚人倫觀念。行禮。拜、興。獻大雁。新郎新娘會面。新人行禮。拜、興。新娘將要告別父母,接受父母最後的教誨和叮嚀。女兒即將離開家人的佑護進入夫家,請父親母親囑託一句終身受用的話。

  父:女兒,嫁到馬家要做個好媳婦,好好孝順公公婆婆、爸爸媽媽,一家和諧,快快樂樂。

  母:在娘家孝順父母,嫁去馬家要孝順家公家婆。要做人家好媳婦,要一家人快快樂樂。

  父:不要難過,女兒。

  母:女兒,妳是學中國文化的,到了丁家,要做丁家的好媳婦,要孝順公公婆婆,把中國文化的精神體現出來,創造一個傳統特色的小家庭,以實際行動來報答老師對妳的栽培,記住!女兒。

  父:過門後,孝敬公婆,要勤儉持家,記住了嗎?

  母:女兒,出嫁之後,希望妳能夠孝敬公公婆婆,勤儉持家,相夫教子,妳一定要寬容忍讓,不要耍小孩子脾氣,記住了嗎?

  父親將女兒的手,交付給新郎。新郎從父親的手中接過新娘的手,新郎表示,從今爾後,一定會好好照顧新娘,請二位老人放心。

  行禮。拜天地。拜、興。在這幸福的時刻,讓我們感恩先祖,感恩父母。行禮。拜、興。夫妻對拜,相互感恩。婚姻讓我們成為一家人,夫妻一條心,門前黃土變成金。從今之後,不論貧富,不論貴賤,互敬互愛,白頭到老,恩愛永遠。行禮。拜、興。

  禮儀第八,行同牢合巹禮。

  男女七歲,坐不同席,食不共器。從今天起,三對新人開始同席而坐,同餐而食,代表夫婦結為一體,地位相等,尊卑相同,禍福相共,休戚相關,命運相連。

  進巹。巹,就是苦葫蘆。合巹,是把葫蘆一分為二,瓜瓤苦澀,用它來盛甜酒。夫妻共飲合巹酒,表示二人今後要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合巹。

  禮儀第九,行結髮禮。

  請新郎新娘結髮。

  請新郎新娘牽手。從今日起,榮辱與共,苦樂同當,敦倫盡分,相助成德。

  詩曰: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新人婚姻,天地已知,祖先已知,順父母意,親朋見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現在我宣布,新婚大禮,禮成。

  接下來,我們該吃喜餅、喜糖了。這個婚禮當時其實就是在這間明倫堂的教室舉辦的,大約整個的禮儀程序進行下來一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我們只是把它裁剪了十八分鐘。無論是我們在當時參加這樣一個小時的婚禮,還是我們現在來看這個光碟,我們的感受可能都是一樣的,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可能都得到了一次洗滌,得到了一次教化。您看一個婚禮一道一道的禮儀程序、過程當中,從開始向祖先、向天地來告知。過去結婚一定要先讓祖先了解,了解他的後代子孫要成婚了,您的香火有人承傳了,血脈能夠綿延了。您看要向祖先來稟告,就告上禮,我們剛才有看到。這個是時時慎終追遠,把祖先的恩德放在了心中,把父母放在了心中,順父母之意。所以這裡頭有孝道、感恩的教育。同時每一道禮儀的過程,它都不能少,婚姻禮六禮,這個還沒有完全,這個只是在現場的一個內容,在現場以外,還有很多的禮儀程序。有六個程序,當然包括送大雁,我們剛才看到也是其中的一個程序。問名、納吉、納采等等,這些名詞,我們在現在都沒有聽過,請期、親迎,這樣一層一層走過來。其目的都是在每一個禮儀的程序當中,來提醒當事人一種慎重的態度,對婚姻的這分珍重,這分重視,這分戒慎恐懼的態度。每一道禮儀就在提醒,讓當事人對婚姻有了這分責任和使命,不是簡簡單單兩個人的事,是關乎整個祖先家道承傳的一個大事業,乃至是民族文化綿延的大事業。所以你看那個心量是不一樣的。那這些教育沒有人教我們,我們根本不知道。

  所以,你看無論是結婚的當事人新娘新郎,還是家裡的父母,還是親朋好友、來參加的人,每個人都得一次人心的提醒,所以它起到的是教化作用。可能我們用講課的方式是教化,而這種大型的禮儀,包括祭祀禮,各種禮儀,你每年參加個五六次、四五次,當然每個禮的背後,有真正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有它真正禮儀背後的存心和意義。不是我們來參加一個熱鬧,吃吃喝喝,高高興興,它就不具備這樣一個內涵了。你看人心都得到提醒,回去之後都會藉由參加這次的婚禮,而懂得更好的孝敬公婆,孝順父母,夫妻和睦相處。藉由參加這個,就在幫助我們、提升我們。當事人如果未來有一些矛盾、紛爭,家庭,我們把這個片子打開看一下,看完之後痛哭流涕,開始反求諸己,不忘初心。我們當下現在看都會動容、都會感動。所以古代的這些禮,也是我們聖賢人的智慧,以這種方式來教化人心。如果這些古禮都能恢復,您看一片祥和之氣,天下一片祥和之氣。所以這個婚禮就是根本。

  我們還有點時間,我們繼續來看二三二條,二百三十二條,我們就來了解,每一個禮它背後的內涵和意義,我們把它讀誦一遍,「故朝覲之禮」,來預備起:

  故朝覲之禮。所以明君臣之義也。聘問之禮。所以使諸侯相尊敬也。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婚姻之禮。所以明男女之別也。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故以舊防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以舊禮為無所用而去之者。必有亂患。故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矣。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而鬥爭之獄繁矣。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眾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而背叛侵陵之敗起矣。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此之謂也。】

  這後面它是連在一起的,我們在編的時候,《群書治要》編的時候,《360》把這句放在最前面,它是要表禮的作用,實際上它是這一段連在一起的,我們知道在《禮記.經解》當中它完全是連在一起的。這段文章比較長。『朝覲之禮』,就是我們剛才講的,諸侯拜見天子的禮儀。每一年都有諸侯要去拜見天子,好像一年,我記不太清楚了,好像至少有兩次去拜見天子。那有這樣拜見天子的禮,您看就能夠建立起君臣的那分道義。做臣子的他懂得敬重他的君王,這分道義就建立起來。人有這樣的往來,這樣的禮,他永遠不會忘本。否則的話,久了,這些教育沒有跟上,他可能就會作亂。

  再來,我們說『聘問之禮』,是諸侯之間相互的往來。說實在的,我們不要說一個國家,一個單位,每一個星期都有主管開會,中心的第一把手召集他的中層領導要開會。您看就是召見,像治國一樣的道理,只是大小的問題。常常每個星期有這樣的互動,君臣之間的情義、溝通它才到位,才會彼此理解,什麼事透過這樣一個溝通、了解,大家才能見和同解,才能夠彼此去尊重,彼此協助。您看有上有下。同級的這些領導幹部,我們說中層幹部,他們都有彼此的往來互動,才會團結協助,而不會各拉山頭。如果這樣各拉山頭,這個團隊就經營不下去。所以這個「聘問之禮」,就是諸侯之間的往來,『使諸侯相尊敬也』。

  『喪祭之禮,所以明臣子之恩也』。「喪祭之禮」就是父親過世兒子要服喪三年,我們都了解。君亡之後,做臣子的也要服喪,這個服喪禮也是很重的。所以這樣才能夠表彼此的這種恩義,這種道義,它才能夠將人心的這分道義、情義呈現出來,恩義呈現出來。『鄉飲酒之禮,所以明長幼之序也』。「鄉飲酒之禮」,把鄰里鄉黨的村里,我們說鄉,請來吃飯,這個時候讓所有的長輩坐在上位,晚輩來侍奉長輩,藉由這種禮儀的形式,讓所有的晚輩年輕人懂得敬老尊長。他就是在這些禮儀程序當中,學到了如何尊敬老人的態度。所以古時候叫序齒,年齡最長的就坐在最尊位。您看有這種有形有相的禮儀程序,藉由這樣一個鄉飲酒禮的平台,讓我們所有的晚輩看到這樣的一個形式,就明白了。好像我們春節一個單位要請客吃飯,全體的同仁都來參與,您看就分出長幼尊卑的次序,大家就懂得去服務長者、老者,他服務的當下就起到教化人心的一個作用。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禮。

  再來,『婚姻之禮』,我們剛才已經看了,所以明瞭男女分工的不同、本分的不同。所以這裡就講,『夫禮禁亂之所由生,猶防止水之所自來也』。禮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人倫的亂象產生,就像防止水的堤壩被沖破水會來。這是一個譬喻,曾經有一所大學,他們是住在山腳下,每年山上的洪水下來沖到學校,有一次沖到了學生的宿舍,差點淹死人。後來就趕快把這個學校的牆垣,從山水流下來的地方,就把它築起了堤壩,築得很高。結果從此之後就再沒有水患,沒有了水患之後,住在一樓的人,一從窗戶看上去,看不到山色美景,就覺得很窩火、很懊惱。應該把這個牆推掉才對,要不我們住在這個山腳下,就沒有住在山裡的價值了。各位朋友能不能推掉?您看禮它起到的作用就是防微杜漸。所以我們這個好日子一過之後,不知不覺墮落的時候,沒有禮的教化,沒有這些防微杜漸的教育,我們就會麻木不仁。一麻木不仁,行為隨便,一輕慢,可能『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從此可能人生的禍患,就靜靜悄悄的來到了你的身邊。所以禮就是像一個堤壩,防止水患的到來。這裡講,『以舊防為無所用而壞之者,必有水敗』。你如果說推掉,這個風光山色很美,可是晚上下暴雨、洪水來了,您可能睡在房間裡,白天看到了美景,可是晚上可能水沖到了家裡都不知道,是不是?所以把舊禮去掉了,就一定會有壞亂,就有亂患。

  接下來就講到,『婚姻之禮廢,則夫婦之道苦』。人們不了解婚姻之禮的教化作用,夫妻之間邪闢之事就會發生,男不忠,女不貞,那種淫亂之事可能就產生。您看人生可能就從此進入苦海,家庭破裂,各種紛爭隨之而來。『鄉飲酒之禮廢,則長幼之序失』,晚輩不知道尊重長輩,『鬥爭之獄繁矣』,人與人之間的爭鬥,這些事件就會發生。再來,『喪祭之禮廢,則臣子之恩薄』。喪祭之禮廢了之後,做臣子的、做兒子的都失去了感恩之心,感恩教育就失掉了,『背死忘生者眾矣』,背叛死者的意願,忘記生者給予我們的提醒和教誨。『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聘覲之禮失掉了,您看君臣之位也失掉了。過去我們看古代的一些片子,這些諸侯他不應該行的禮樂,他在行,他就越位,他可能行的一些禮儀形式,他用天子之禮在行。您看這個失位之後,馬上這個國家可能就會遭殃,因為他違背天道。所以一切的秩序它是來自天道、天理、人情,不能違背,違背就有禍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聘覲禮失掉,『背叛侵陵之敗起矣』。諸侯國之間沒有友好往來尊重,自然而然開始侵凌土地,開始發生這些戰爭,這些禍亂都會發生。

  所以這裡講,『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古之教化好像我們看不到它很明顯的一種教化作用,但它是潛移默化,在不知不覺當中讓我們斷惡修善,讓人們遠離罪惡,長養這分善心善行。就像一塊糖放在嘴裡,不知不覺化了,它就起到這樣教化的作用。如果我們不知道禮的重要,往往我們就會用法。法很明顯,好像解決問題,但是它是末,根本是人心的教化。今天所有社會的現象,或者產生的亂象,都是人心出了問題,所以必須用教化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先王,古代的這些聖君明王非常重視禮的教化,這個就是倫理道德的教育。所以《易經》講,「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就是講的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時時刻刻,每天生活依循聖賢的教誨,能夠每天戒慎恐懼,恭慎保持,誠敬謙和,時時具備這樣的一個態度,相信我們的人生經營會美滿,進而把這樣的一個態度能夠傳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藉由我們的這種修身修心的功夫,而能夠帶給家庭、社會、族群、國家的一分安定。我們今天的學習就到這裡,非常感恩大家,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