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一百八十九句。在判斷人的過程當中,容易判斷錯誤的原因,這段話給我們一些重要的提醒。我們先把經文念一下:
【任己則有不識之蔽。聽受則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愛憎奪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亂其度。】
我們在了解一個人的過程當中,進而要去推薦這個人才,『任己』就是聽任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好惡,『則有不識之蔽』,就是有不能明察人才的弊病。尤其剛認識,大家有沒有感覺,好像剛認識的時候感情都特別好,然後相處一段時間,看到對方有哪些習慣,就對他比較有一些看法跟成見。所以認識人不能憑一次、二次的印象,還是要長期觀察。包含從剛剛很多經句,觀察他在面對很多境緣的時候,他有沒有修養的表現、應對,這樣比較準確。所以用人也不能用得太快,不能憑感覺,那很容易判斷不準。大家有沒有感覺,好像這一生認識的人,有些緣分很深,好像認識幾天就好得不得了,就好像幾十年的老友一樣。但愈是這個感覺愈要冷靜,因為那代表彼此緣分深的時候,更不容易看清楚對方的狀況。所以,有一句話好像是說「戀愛中的男女智商最低。」人家說的,我是剛好有聽過。但這一句話是提醒我們,整個都是一種情感,而不是很客觀去判斷的時候,確實是容易看錯。所以,俗話又講到「日久見人心」。還是有一段時間的觀察,從他對父母、對家人、對同事、對領導,尤其要看什麼?要看人前人後,領導前領導後,這些都是一樣的恭敬、真誠,這才準。
其實我們也都有好惡,誰對我們比較好,可能對他就有好感,就不一定能很客觀去看他。上次跟大家提到,之前我跟長輩盧叔叔講,某某人很好。他說,那是對你,你有看到他對別人像對你一樣嗎?我想想,我都沒有去觀察到,我馬上就給他推薦這個人。告訴大家,推薦人要不要負責任?要。尤其你給人家介紹男朋友、女朋友,那責任很大!這種事我不幹的。那是人家一輩子的幸福,你沒有把握不要給人家亂推薦,到時候人家埋怨你一輩子就麻煩。而《大學》當中有一段話說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喜歡這個人,你看他看得準嗎?你討厭這個人,看他看得準嗎?都不準。我現在經歷這些人事上的問題,這一路九年多的歲月,看到很多情境是什麼?比方說人與人有一些合作上的不愉快、衝突了,然後兩個人都卡住了。其實他們雙方是互補,他身上的優點我沒有,我身上的優點他比較缺乏,如果兩個人互相欣賞,可能彼此做人做事的能力就提升上去了。但是在那個當下,就是硬看著對方的不好;甚至於這種情緒、這種對立又講給別人聽,又造成更多人之間的成見、對立。這是對自己的修身,還有對團體是最大的傷害。
首先,修養自己要先把對立放下,跟一切人不對立,沒有成見。這一生能遇到的人都是有緣的人,是透過這個緣分怎麼樣盡一分道義,利益對方。所以當我們跟對方有不愉快的時候,你看這個人心裡就煩、就不高興,這是練功夫最好的時候。所以,「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從最難的人下手,才能讓我們的煩惱根源去掉,這就是格物。格物才能致知,這個煩惱不去掉,智慧開不起來。心不清淨,想到這個人,想到那件事,就煩,怎麼清淨?孔子說知人是智慧,可是人不自知怎麼知人?人不時時護好自己的清淨心,智慧就透不出來。自己每一天在那裡思考,就很多連續劇一直在演,連作夢都睡不好覺。大家有沒有經驗,連作夢都跟人家吵架的,還是跟人家打架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作夢也是很好勘驗自己修養的時候。
所以,「煩惱起於愛憎」,這個得連根拔起;「愛憎起於分別」。只要有愛憎的心,看人就看不清楚;不要說看人,看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已經被煩惱控制住了,還嘖嘖有聲覺得自己理直氣壯的,所以煩惱起於愛憎。而且愛憎一起來,不只當下煩惱,以後的煩惱更多。為什麼?你寵愛一個人,你不是用理智愛護他,你一寵愛他,假如是孩子就恃寵而驕。他以後就對你大不敬,你會很埋怨,小時候對他這麼好,現在對我這樣,氣到吐血都有。所以這個煩惱不是當前的煩惱,以後才是大煩惱。然後你憎恨這個人、討厭這個人,你又跟他對立,又跟他結梁子,以後又不好見面,以後又互相會有一些摩擦衝突,這些煩惱更不能減少。所以人這一生首先要先提醒自己,不要跟任何人結怨;仁者無敵,不要跟人家結怨。煩惱起於愛憎,愛憎起於分別。
「故《信心銘》云: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傳統文化是內學,從心地上下功夫,把好惡的心在一切人事境緣、物質境緣當中放下。吃的、穿的什麼都好,隨緣都好,都感恩,不生愛憎。你這一生遇到的同事、人群,人人是好人,所做的事情,事事是好事,用歡喜的心去接受,逆來順受。這個平就不會分別,比較能平等對待,愛憎的心就慢慢調伏了。確實是人人是好人,看我們的心態。我們剛剛講到的,那個我看了最生氣的也是好人,他是大好人。為什麼?因為他出現,把我們最嚴重的習氣看到了。看到了,這一天沒有白過。為什麼?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所以這個人讓我們開悟了,他是不是大好人?我們有時候一天察覺不到一個問題,這些人一出現,最嚴重的馬上知道,他讓我們不蹉跎光陰!所以他是監考老師,他來給我們發考卷,讓我們自知、不自欺,他在幫我們提升自己。請問大家有沒有看過考生打監考老師的?寫不出來,上去,氣死我了,氣死我了。而我們對任何一個人生氣就是打監考老師!每一個人都是來成就我們道德修養的,沒有一個不是。監考老師有的長得高,有的長得胖,有的順境來,有的逆境來,都是來成就我們的。真的,這是真相,我們用這樣的心態面對,分別心、愛憎的心就淡了。所以,「任己則有不識之蔽」,這一關一定要過。今天回去可以把那個最討厭的人,拿一張白紙把他的優點,把他曾經對你的好,把它寫下來。一開始會起雞皮疙瘩,但是慢慢寫、慢慢寫,突然發覺真的人憎恨的心會障住自己的智慧。愈寫愈寫,這些我怎麼都忘了?慢慢你的心態就轉過來。我可能講得太嚴重了。
接著,『聽受則有彼此之偏』。聽到接受了外來的一些說法跟訊息,可能會造成彼此認知上的偏差。大家想一想,一個人他愛憎的心沒有放下,他在談論一個人準不準確?客不客觀?這是一個不客觀。再來,我們的耳朵客不客觀?對,這叫雙重的誤差,都會產生。比方說我們在聽人家談一些客觀的狀況,我們的判斷不能加猜測,都要很客觀。再來,我們講一些事情,或者把一個人的情況告訴別人,也不能加自己很多的看法進去。甚至於談論一件事情,談論人家所說的話,最好都能夠還原。你還原的話,最起碼你保證,我不是加油添醋進去。這也是講話負責任的態度。因為我們少講了、多加了,這個在傳話當中就造成人家判斷的誤差。講話不簡單,是大修養,這個也要練習。我們下次幫人家傳話的時候,要還原剛剛的情況,不可以加油添醋。大家有沒有經驗,同樣發生的一件事情,雙方你都聽了,然後情況是怎麼樣?一百八十度,現在這個情況不少。所以這個聽受,你得要再客觀去了解,甚至於「當局者迷」,當事者講的偏度最大。下一句什麼?「旁觀者清」,反而是這一件事情的旁觀者,去聽他講比較客觀。所以在聽受的時候,還是要很冷靜的,慢慢從很多訊息當中,能夠正確判斷這個人。
『所知者,以愛憎奪其平』。所認識的人,以自己的印象,對他的好惡、感覺,就讓我們不能夠公平的來對待、來判斷。『所不知者,以人事亂其度』。對於我們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容易以人情反而擾亂了原來的規定制度。比方說,其實我們對他不是很認識,但是他是我某某親戚的朋友,或者是某個很熟悉的朋友介紹的。我們就會覺得說,反正他以前跟我交情不錯,也幫過我。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這叫人情。人情去處理公家的事,就是以私廢公。你為團體舉人才,這都是公的事情,不能用人情來壞了制度。比方甄選人才,應該還是都要按照規定來做,不能走後門、走關係。
其實坦白講,公平對每個人都好。當然這個公平裡面,它包含情、理、法這三個角度的考慮,這不是死的。比方我們辦一個課程,那也會有一些在傳統文化付出很多的老師,我們也很隨喜他們的付出。他的兒子剛當兵完,剛大學畢業,打電話給我們:拜託一下,讓他進來上什麼課程。因為那個課程都是有審核的,假如我對他兒子不認識,但是念在他付出這麼多的情誼上,讓他進來。我的同仁就會說:反正走後門都是找蔡老師就對了。這個麻煩了,我的威信也會跟著喪失。再來,大家細細想想,對這個年輕人好不好?不好。第一個,他準備好要學了嗎?那是他父親很急著他學!你硬是這樣把他推進來了,他沒有一種主動的心,他可能覺得這個緣也如此如此而已。你急於這樣,又透過人情,抓到了這個機會,反而不一定產生更好的效果。所以有時候人在考慮事情就是一時的感受,他沒有考慮到對規定、團體,甚至於對孩子長遠的影響。其實很多緣分最好是什麼?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強摘的瓜,用的力量愈多,反而愈不甜。所以,「以人事亂其度」,對團體的制度規範是有不好的影響。這個在做法上要慎重,在用人上,在執行一些規定上,要把握這些原則。
一百九十句,我們來一起念一下,這個是《論語》的句子。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悅也。悅之不以道。不悅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悅也。悅之雖不以道。悅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從這一段話也可以判斷,一個人他的修養。『君子』,主要他提的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也是指領導者。『易事』,代表他帶領屬下,「事」就是事奉他,跟著他做事,事奉他,不困難,不會有什麼壓力,他比較親切。我們想起曾子提到孔子有三個德行,曾子說他沒有效法、沒有做到。第一個,就是「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孔子跟學生跟他人相處,見他一個善,都是記人家的好,記人家的付出,他所有的百非都不放在心上,要跟人家好相處。從這個角度我們就看,我們跟人不親切、不真誠,一定是有把別人的不好放在心上,變成有成見。其實我們跟人真不真誠,自己最清楚。因為自己的感覺,自己最明白。別人對我們笑,我們有沒有很自然的對人家笑,還是硬擠出來的?感受、情緒還留在剛剛的那些情境當中,甚至於還留在上次跟這個人談話的情境當中,一看到他就已經有點不舒服,硬擠出來的。這個就代表我們當下不真誠。所以人最可悲的是什麼?被自己給賣了,就是自欺,最後變欺人了。儒釋道教我們,修道從心地下功夫,從恢復至誠心、真誠心下功夫。所以什麼時候可以用功?什麼時候可以提升?隨時!面對人、面對一切事物的時候,有沒有真誠對待。
『悅之不以道,不悅也』。「易事而難悅」,難悅就是很難取悅於他,給他講好聽的他就高興,他不會這樣。這些有涵養的人,他面對恭維之詞,他誠惶誠恐,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他就不會受這些虛言。而且下屬想要取悅於這個君子,是用不合乎道理的這些方法,巧言令色這些方法的話,君子不為所動,「不悅也」,不會高興的。我們看歷朝歷代這些奸臣,他那些黨羽就是很喜歡給他講好聽的,他就高興得不得了。唐太宗有一次,剛好跟一個臣子叫宇文士及走在一起,然後太宗隨口就說:這棵樹很好。太宗這句話講完,這個宇文士及就開始一直讚譽這棵樹,這棵樹好,好到什麼程度,一直講、一直講都停不下來。講到太宗有點煩了,然後就對他講:以前魏徵叫我要離奸佞之人遠一點,我還不清楚什麼是奸佞之人,要遠佞人。我今天終於知道了,像你這樣就是奸佞之人,我才說這棵樹好,你稱讚成這個樣子,就是溜鬚拍馬,順著話講君王喜歡聽的話。他這麼一講完,宇文士及慚愧得頭都抬不起來。所以,「悅之不以道,不悅也」。
『及其使人也,器之』。但是他在用人的時候,會非常的大公無私,很客觀,適才適任。因為他不會被人家諂媚巴結,他才很客觀冷靜。「器之」就是衡量這個人的特長,然後適才適任去用他,而且不會求全責備,不會求他什麼都要好。所以,用人取其長,不可以苛刻。要求每個人方方面面都要好,那天下沒有可用之人,哪有說聖人才能用的?尤其這個時代,我們從小沒有大家庭的這種薰陶,那種尊重長輩、做事的周詳、處處考慮大局,這些基礎都不足。比方說我們的行為造成團體的負面影響,有人提醒我們,你這樣做不好。我們可能第一個意識就是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內心也不是這樣。大家冷靜,人的功夫在哪裡?在第一念。你遇到一個境緣的時候,你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那個就是我們真實的功夫。那不是你能背多少經典,你就一定能很有道力、道心,不見得。
其實,道心從哪裡看出來?第一個,自私自利放下多少。人種種行為的偏差,根源就是把我擺在第一位。為什麼生氣?不順我的意就生氣。把自己看得很高,傲慢就起來。所以以前的人只要聽到對家族不好,他就誠惶誠恐;對團體不好、對班級不好,他馬上就覺得慚愧。以前的人跟一、二百個人住在一起,他就時時要有自我的提醒跟要求,不然他怎麼契入更高的境界?「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了凡四訓》裡面講,「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情、一個行為,為了什麼?帶動正確的風氣。不是為自己考慮,不是我高不高興這麼做。孔子舉的那個例子非常好。子貢贖了魯國人回國來,不受賞金。這一念考慮到自己歡不歡喜,沒有考慮到國家,自我還是在增長。所以人應該是經歷所有的事,看自己的念頭,自我有沒有愈來愈淡,這叫真功夫,他的心量才擴寬得了。人的心量本來是沒有邊際的,心包太虛的,就是被這個身體是我、感受是我,被這個物質跟精神把我們給障住了,心量愈來愈小。所以,第一個,我們的念頭先考慮自己。
第二個,我們的念頭習慣先解釋,很怕被人家誤會,忍不了委屈,忍不了誤會。所以我們一遇到別人講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要給他解釋。甚至火已經上來:你講錯了,你誤會我了。這個都是人之常情,很正常。但是對於真正這一生道業要成就的人,這些一定要從每一個念頭當中好好調伏,不然這個念頭每天不知道要起多少次。而且大家想一想,我們都立定目標,「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剛剛的話講重了是吧?大家已經沒有反應了,大家陷入禪定當中,已經觀照起心動念,不能起貪瞋痴慢。大家客觀想一想,不管我們以後承擔什麼責任,面對我們自己的修養,基礎不夠,再加上所面對的一些人事境緣,也都是成人才學傳統文化,是不是?這是客觀狀況。內,我們有煩惱;外,大部分的人都是沒學的或者剛學的,都沒有從小就學的。從小都學的,現在都八十歲以上,一般都沒有學的。沒有學的,你還去跟他計較,變成我們沒有修養了。
所以老人家,師長給我們一個教誨,當然也是客觀的,很有智慧的。別人錯的,你們要很歡喜的把他講出來,「別人錯的也是對的」,你隨著這句話很自然地講出來,你的心量就擴寬。你不能邊念,「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有怒氣)」,你就抵觸這句話了。「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幾代人都不懂,那還怪誰?所以人的這種仁慈之心從哪裡下手?從恕道。他都沒學,你要寬恕他、包容他。甚至你要了解,其實那些人做出錯誤的行為,他是被習氣給控制住了,那是很痛苦的。大家有沒有被自己習氣控制住的經驗?苦不苦?苦!現在那個人不還是在苦嗎?你就能夠設身處地了。「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你真的能體恤他,尤其體恤這個時代,傳統文化已經斷了那麼久。甚至於人都有良心,做錯事,其實都很煎熬,他控制不住那些習性。能寬恕,慢慢的心量就擴寬,這個恕道慢慢就接近仁愛的大道。所以,剛剛我們分析這些客觀狀況,有時候能體會得到,人就不會被一些人事物控制,一看到火冒三丈這種現象就愈來愈少。甚至要訓練自己,既然大家都沒基礎,被人家毀謗、被人家侮辱、被人家陷害,叫什麼?正常,他不懂。甚至現在人在造口業,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沒學他怎麼會懂?甚至學的都不一定懂。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小時候十幾歲學問就很好,考上秀才,每次必高等,懂的道理也不少。但是他沒從根本起心動念去下功夫,結果到了四十七歲窮困潦倒,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大家想一想,一個四十七歲窮困潦倒的人,你是要去氣他,讀那麼多書了還這樣;還是你要去憐惜他,當他的一個助緣能扭轉他的人生?聖賢人就是這麼樣的胸懷,不只扭轉一個人,扭轉一個地方,他憐憫這個地方不好的習俗。所以我們能學大舜這種胸懷,你見世間做錯的人,你只有憐憫心了。所以在《了凡四訓》裡面「昔舜在雷澤」,雷澤這個地方的人都互相爭奪,都謀自己的利益而已,舜王禮讓,從一個人開始帶動,一年之後這個地方都崇尚禮讓。所以《了凡四訓》說,「受侮不答,聞謗不辯」,一定要這樣,不然想要弘揚文化不可能,不捲入是非,是impossible(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你只要受侮答了、聞謗辯了,你就陷進是非裡面,都不自知了。所以,有德之人他不會愛憎嫉恨,他很客觀的來用人。
王旦,大家看《德育故事》裡面畫的王旦像,有沒有看到?你看他那個身像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寇準不是毀謗他嗎?講他壞話。他不只沒有生氣,還給皇帝講:「寇準是忠臣,我做宰相那麼久,問題很多,他是為國家在諫言、在提醒我」,真的是有肚量。也不記恨,後來皇上問他,誰當宰相?他說寇準。所以「及其使人也,器之」。這些歷史上的聖賢人,這種涵養,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而且這麼一做,比方說團體裡面,大家都覺得,你跟某某人曾經有過節;其實兩個人好像有過節,其他的同仁會不會有感覺?會。但是假如剛好在推薦誰擔任什麼工作,你可以察覺到好像人家都覺得你跟某人怎麼樣,你可以借這個機會,把一個好的機會讓給對方。當然,要對方確實在這方面有那個能力。你這個動作會帶動你們整個團體的和睦。人家說,有修養,那個人曾經罵他,他不計前嫌,還推薦對方。所以人不管在哪裡,總要留下一些好的風範給這個家族、給這個團隊,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我們看王旦這個風範,幾千年來都讓人歌頌。
接著講,『小人難事而易悅也』。至於小人他假如做領導,跟他一起做事比較困難,可是要討他高興比較容易,他假如好名,就給他巴結幾句,他就很高興。『悅之雖不以道,悅也』。你取悅他是很言過其實的、不合情理的,他也會很高興。但『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可是當他要用人的時候,因為他肚量就不大,比較自我,他會求全責備,很苛責別人。這個也值得我們反省,君子這句話,值得我們效法;小人這句教誨,值得我們觀照。我們假如擔任領導工作,安排下屬做個事情,出了狀況,我們第一個反應是什麼?這個又是觀照我們的修養最重要的點。下屬做錯了,馬上就是罵、指責,這就是「求備焉」。
所以,上一次有跟大家講到,有一群我們中國企業家到美國學管理。想起來了!然後,這個美國公司說,我們是跟豐田Toyota學的。他們又坐飛機飛到日本,結果要進日本公司的時候,就看到人家牆壁上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老祖宗的教誨,那應該坐飛機再回來。所以我們這個時代的炎黃子孫要反思,要珍惜老祖宗的瑰寶。而在管理當中,一個領導者的心態,他遇到事情都不是責備別人,他是先反思,自己有沒有愛敬存心。這個非常重要!第一個愛,他有沒有身體不舒服;第二個,他家裡父母有沒有剛好不舒服,家裡有什麼情況,他非常擔心,已經好幾天沒睡好了,那當然會有情況出現,這是對人的關懷。再來對事要恭敬,他應該有的能力我教他沒有,而這個工作流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因而才造成他的錯誤。是要先思考公司這邊,思考我們自己本身主管該盡的本分做完沒有。才接著是,這些都有了,他還是錯了,剛好藉這個機會好好提醒他,他才能受大利益,他下次就不會再犯錯。假如他犯錯了,又指責,他又很痛苦,他又很後悔,然後產生恐懼,這對他都不好。所以人要有個胸懷「既往不咎」,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應該想怎麼補救,怎麼讓對方能夠汲取寶貴的經驗教訓。這個才是有意義的事情,責備那沒有意義。而且這個責備不只對對方沒有意義,一個主管,下屬出錯了,就是一直罵,不只對方沒利益,所有同仁感受到的是什麼?是強勢指責的氣氛。那心就不團結了,這個損失太大了,那是天壤之別。他犯的錯很嚴重,你包容他還教導他,不只他受益感動,所有知道的同仁都感動。所以掌握情緒很重要,掌握不了脾氣,不只自己的德行受損,整個團體的向心力都受損,凝聚力都受損,風氣都受損。
所以,話又說回來,我們從小不是在大家族裡面,忍耐、忍辱的涵養比較缺乏。你看以前大家族幾百個人,假如一點小事就吵起來,那不是像菜市場一樣嗎?以前古代,不要說古代,就我們母親那一輩就好了,現在七十歲以上的女子。您看這樣的母親,很少看到她們發脾氣,幾乎看不到,任勞任怨。「晚晚去睡,又要早早起」,很晚去睡覺,還要很早起床,沒有埋怨。為什麼?她們最可貴的一個人生態度,這也是君子之風,義。所以「君子義以為質」,他本質裡面很突顯的一個德行是什麼?道義。他覺得該做的,再苦再累,他還是很歡喜。因為他做得覺得他很對得起良心,這個就是我們跟有受傳統文化教養的這些上一輩人差距在這裡。我們想自己多,他們想道義多,所以無形當中他忍辱的功夫就強。所以人能時時觀照到自己的念頭,又能觀照到團體的利益,慢慢的就能掌控情緒。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一百九十一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孔子講到,『鄙』就是比較庸俗,我們現在講的這個人庸俗,一談起話來就是錢、就是利益,心量比較小,品行平庸,好名好利這個都算「鄙夫」。這樣的人格特質可以事奉君王嗎?可以事奉領導者嗎?這個要打一個大問號。為什麼?接著孔子分析他的人格特質。『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他還沒有得到官位,權力的時候,一直在擔心得不到,想方設法要得到。像現在整個不管是政治界還是各行各業,人假如好名、好地位,他會走很多後門、送禮種種這些事情,這樣子的人危險,他「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讓他得到了,『患失之』,他又很怕失去這個權力、失去這個地位。『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因為他的患得患失,他的貪欲非常強,他控制不了,他一定要留住這個地位,甚至他還想更高。他就會「無所不至」,會用盡一切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就很麻煩。所以貪欲很強的人,權力欲望很強的人,你用了他之後,對團體的殺傷力非常強。
舉歷史上來看,龐涓和孫臏是師兄弟,師兄弟如手足。但龐涓到了魏國當將軍,他的師兄孫臏也沒得罪他,他就嫉妒師兄的才能,怕以後威脅到他,就想了詭計,把他的師兄孫臏請到了魏國,最後陷害他,讓他下獄,更狠的是把他的雙腳砍掉。你說人這個,尤其是嫉妒心,嫉賢妒能造的業太重了。貪欲的人一定嫉妒,為什麼?人家會威脅到他的權力,他當然會嫉妒他。進而什麼?想方設法障礙他,不讓這個團體用得到這些人才。所以孔子這個話就是很重要的提醒。不只雙腿砍斷,還拿金屬燒在臉上,留下一個痕跡的肉形。當然他師兄是生不如死。最後,剛好齊國有外交官來到魏國,孫臏藉這個機緣就逃到齊國去。結果齊國的將軍田忌,肚量很大,反而很欣賞孫臏。自己的師兄弟不欣賞,人家外人還欣賞,重用孫臏當軍師,他就成為齊國的軍師。結果龐涓的權利欲望又很重,就帶著魏國的軍隊侵犯韓國。韓、趙、魏三個國家在一起的,侵犯韓國。韓國抵擋不了,就向齊國討救兵。齊國就出兵幫助韓國,他們直接進入魏國的國境,魏國沒辦法,軍隊要回防,就解了韓國的危機。
結果孫臏了解到,龐涓很傲慢,驕兵必敗。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把軍隊吃飯的灶慢慢減少、慢慢減少。結果龐涓自己就判斷:他們的軍隊怕我們魏國的軍隊,很多士兵都跑掉了,愈來愈少人,所以吃飯的灶那麼少。他就自己帶著精銳部隊急追,他覺得齊國不堪一擊,他就追去了。結果他傲慢的心態,孫臏都了解到,然後就設下埋伏,在一棵樹上寫著,龐涓就死在這裡。結果龐涓到了,自己點火去照那個字看,火一點,箭全部飛過來,龐涓被箭射中了,重傷,最後講了一句話「早知道,我就把孫臏殺了,我就不會有今天」,然後他自己自殺。在歷史當中給我們一些借鏡是什麼?很多歷史當中很有名的人,到死的時候都不認錯,而且這些人都有大福報,都有大才能。你看龐涓,他還不是一般的能力!項羽,他是有當皇帝的福報,武藝高強,常勝將軍。被什麼毀了?傲慢。他連死的時候都說,「上天要滅我的,不是我不會打仗」。死的時候還把責任全部推給誰?推給老天爺。所以人最可貴的是什麼?知過改過。這是最可貴的德行!所以經典裡面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所以貪欲、嫉妒,還有一點是什麼?是好勝。其實好勝就是傲慢。好勝的人輸不起,好勝的人遇到事都覺得別人錯,自己對,什麼事情都不客觀去分析,都往自己對的角度去解釋事情,這個殺傷力也會很大。他好勝,人家講真話他都反駁,最後沒有人願意規諫。所以好勝一定要調伏,不然很容易跟人爭是非、跟人對立,見不得別人的優點跟長處,進而去欣賞,進而去重用,這個時候又壓抑比自己有才能的人,這造的罪業就重了。他損失的是一個團體、眾人、公家的利益,影響的面就大。所以這個習性不除,障礙自己又造了不少罪業。好勝的人其實是自卑,這根在這裡。所以你要去理解好勝的人,你也不會跟他計較,你反而會憐憫他。所以人一些錯誤的行為,那個果相一定有原因。可能他從小被人家瞧不起,被人家叫窮,或者家裡有哪些不幸的情況,從小他就怕人家看不起他。他就一定要透過表現,讓他感覺心比較安,他大了以後可能就不知不覺了。所以傲慢其實都跟自卑離不開,不自卑的人不會傲慢。
其實人根本就不需要自卑,自卑都是因為不認識自己,才會自卑。真正從真理、真相當中認識自己的人,不卑也不亢。《三字經》就教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那還會自卑嗎?除非不相信這個真理。我有本善,我有明德,幹嘛自卑?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趕快恢復,哪還有時間自卑煩惱。但第二句話又提醒我們,「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我們染上很多習性,要放下。但是這習性是什麼?是後天習染,可以透過聖教把它洗掉。所以,不覺本無,一定可以恢復的。你手上髒了,可不可以洗掉?一定可以洗。「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常常洗這個心,愈洗愈乾淨。知道自己還有分別、執著的習氣,就不自傲。要趕緊下功夫,放下習氣,提升自己,這叫自愛。
另外還有一個歷史上的例子,李斯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也是把師弟害死,最後他被誅三族,等於李斯的後代就沒有了,父子一起被處死。所以《易經》當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而且李斯為了謀自己的權力,要當宰相,有一個建議,這個是千古罪人,這個罪無法想像,「焚書坑儒」,把很多有學問的人給陷害,然後把這麼多寶貴的經典燒掉。人,真的是愚痴!就看著眼前的名利,做出這麼嚴重的過失。這是「知人」最後一句。
我們接著看一百九十二句,這是「任使」。魯哀公問孔子的一段話,我們來一起念一下: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問孔子,如何才能使百姓服從?應該算是心悅誠服,非常認同國家的這些規定法令。『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這些都是談到為政。從事政治很重要的一點,要能夠以德服人。德行表現在能夠為人民著想,你錯用一個人,他不是魚肉鄉民了嗎?所以要利益老百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舉賢德之人,他就可以照顧好一方的百姓,當好他的父母官。哀公問這個問題,它的歷史背景,魯國被季孫、叔孫、孟孫三家專權,已經有很長的時間。哀公身為國君,他就沒有權利,他等於是被底下這些大夫專權,他當然是很難受。三家專權,鐵定謀私利,老百姓一定是受害的。哀公也問,怎麼樣改善這樣的政治狀況。孔子的回答,「舉直」,推舉正直、公正無私的人,「錯」是把這樣的人放在,錯是放置,放在「諸枉」,諸字是「之於」,把他放之於這些邪曲的人上面。在歷史當中對這句話有兩個解釋,一個是錯諸枉,把正直的人提起來,把比較邪曲的人罷黜掉,完全不用他們,叫廢置。這是一個解法。但是我們看看他當時候的歷史背景,這些大夫專權這麼久,你馬上用廢置的方法會怎麼樣?所以很多做法,都要客觀評估可行性。不然有時候,雖然是好的理想,但是都會扼腕,都會沒有辦法真正達到好的結果。《弟子規》說,「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其實現在很多國家的政治,腐敗現象都很嚴重。假如現在說所有貪污的全部抓起來,那可能這些沒有受到倫理道德教化的,他會挺而走險,可能團體、國家就要動亂了。
所以,另外一種解法,它就不是廢置,是放置,只有置,置於。「錯諸枉」,就是置之於比較不公正的人(就是邪曲的人)上面。這個跟孔子在《中庸》裡面講的一個修養相應。「尊賢而容眾」,尊重賢德之人,包容德行比較差的人。我們剛剛特別強調,傳統文化斷了好幾代了,現在人不懂是什麼?正常的。假如我們還很嚴格、很嚴苛的標準要求,甚至於排斥、罷黜,這在恕當中就稍嫌不足恕道。所以他們還沒學的都原諒,從領導者開始,主動帶頭學;也讓這些邪曲的人都能夠透過領導者的身教,透過整個團體、國家的政策來學習。他再犯錯,這可以處罰。他沒有學就處罰,這樣是不符合人情的,叫「不教而殺謂之虐」。你沒有教他,應該是團體的錯,不能去責怪對方。
這一點我們就想到,胡小林老師他父親,被底下的工人打得眼睛都流血,眼睛都打壞了,對他名譽、還有身體上這麼大的攻擊,後來平反。人家就講,當時把你眼睛打成這樣的人,趕快把他抓起來,把他審判。老人家真有修養,他說到「當時候我們自己領導都在犯錯,怎麼可以怪底下的人」,就包容那個人。然後反省自己、反省團體,這是厚德。所以他的後代事業這麼有成就,這跟祖先跟父母的陰德有關係,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像老人家這樣的修養,不會感動底下的人嗎?我們光聽就很感佩,更何況是每天跟這樣的長者相處,那必然受的影響更大。所以「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不只老百姓服氣,他底下的人慢慢也被他感化,民服。
「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反而推舉的,當然這個舉,就是我們剛剛講知人那些重點,你要能客觀判斷出一個人的德能,你才能舉。所以「知人」跟「任使」這兩個單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知人,怎麼去任使?「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把一個邪曲自私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上面,那這些正直的人都要被他陷害了。我們歷史當中說「口蜜腹劍」,嘴巴很甜,肚子藏什麼?藏劍。唐朝的李林甫,這些人都是很邪曲的,都會陷害忠良,可是你把他拿來當宰相,底下的人怎麼可能服?甚至於老百姓恨這些人,恨得牙癢癢的,這都不會服氣的。所以任用愈高階的人員,愈高階的官員,就愈要慎重,影響的面更大。
在《論語》當中也有另外一段提到「樊遲問仁」,樊遲請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又問智,什麼是智,孔子說知人,「知人者智」,知人。接著,樊遲表情可能是不了解,未答。孔子看到他不是很了解,就接著解釋,什麼是知人?「舉直錯諸枉」,他知人才能夠舉直,「能使枉者直」,正直的人處在高位教化,能夠感化底下的人,所以能使枉者直;曲邪的人也能夠慢慢調整過來,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樊遲聽完了,還是不懂,可是他不好意思再問,因為他已經連續問了知人,又不懂,孔子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他不好意思再說不懂,他就出去了。可是他很有福報,他有三千個同學,還有七十幾個賢德的同學可以請教。所以他出來遇到子夏,剛剛不久前我問夫子,什麼是知人?什麼是智?夫子說知人,接著又解釋「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什麼意思?這個子夏一聽,講得太好了,「富哉言乎」,夫子講得太精闢了。子夏也不簡單,他對這個同學他就舉例子,說到什麼是「舉直錯諸枉」?「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舜就用了五個人,這五個人都很有德行,天下就大治了。所以知人是真智慧。所以大舜當領導「無為而治」,好像沒做什麼事情,悠哉悠哉,天下就大治了。「其舜也與」,他就是會用人。
所以領導最重要的能力是知人善任,下屬最重要的能力是他對他所負責的事情,他是專精的。你不能去負責那個事情,自己不知道,那還不行。比方說派我們去做那個事情,不是我們懂的,那得要婉拒。比方說找我去廚房負責,不行,我連鏟子都拿不穩。不過假如真的因緣安排,我一定得下廚,我還是願意歷鍊的。因為孔子有說,「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假如真的團體需要,應該學習什麼,再提升什麼,還是可以去做的。這個是特殊情況。假如是主管,一定要用人取其長。這個在一百九十五句,就強調得很重要了。你看經句裡面講,「明王之任人」,任用人他很警覺,「諂諛不爾乎左右」,諂媚的人不用在身邊,「阿黨不治於本朝」,整個朝廷不形成結黨營私的情況。「任人之長」,任用人的長處,「不強其短」,不強求他的缺點,你要用他的優點,不要苛責他的缺點。就像木匠,這棵樹是很好的樹,它就幾尺腐爛掉了,你就把整棵樹都丟掉,那就很沒有智慧。「任人之工,不強其拙」,任用他專長的,不強求他的弱項。「此任人之大略」,這是用人重要的原理原則。剛剛子夏講到的,他舉了這兩個歷史典故,一個是「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接著,「湯有天下」,商湯,「舉伊尹,選於眾」,從眾人當中推舉最有德、最正直的人,「不仁者遠矣」。這一段跟一百九十二句,談的都是同樣重要「任使」的道理,為政成敗的關鍵。
今天就先跟大家,最後用一句孟子的話,孟子談到用人,孟子說「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孟子也洞察到用錯人的危害甚大,「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因為把不仁慈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強勢的人放在高位,底下的臣子、底下的老百姓就要受災殃了。所以用人很重要,而且都要負因果責任!古人在舉薦人都是相當慎重來知人善任。好,今天感謝大家,謝謝。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一百八十九句。在判斷人的過程當中,容易判斷錯誤的原因,這段話給我們一些重要的提醒。我們先把經文念一下:
【任己則有不識之蔽。聽受則有彼此之偏。所知者。以愛憎奪其平。所不知者。以人事亂其度。】
我們在了解一個人的過程當中,進而要去推薦這個人才,『任己』就是聽任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好惡,『則有不識之蔽』,就是有不能明察人才的弊病。尤其剛認識,大家有沒有感覺,好像剛認識的時候感情都特別好,然後相處一段時間,看到對方有哪些習慣,就對他比較有一些看法跟成見。所以認識人不能憑一次、二次的印象,還是要長期觀察。包含從剛剛很多經句,觀察他在面對很多境緣的時候,他有沒有修養的表現、應對,這樣比較準確。所以用人也不能用得太快,不能憑感覺,那很容易判斷不準。大家有沒有感覺,好像這一生認識的人,有些緣分很深,好像認識幾天就好得不得了,就好像幾十年的老友一樣。但愈是這個感覺愈要冷靜,因為那代表彼此緣分深的時候,更不容易看清楚對方的狀況。所以,有一句話好像是說「戀愛中的男女智商最低。」人家說的,我是剛好有聽過。但這一句話是提醒我們,整個都是一種情感,而不是很客觀去判斷的時候,確實是容易看錯。所以,俗話又講到「日久見人心」。還是有一段時間的觀察,從他對父母、對家人、對同事、對領導,尤其要看什麼?要看人前人後,領導前領導後,這些都是一樣的恭敬、真誠,這才準。
其實我們也都有好惡,誰對我們比較好,可能對他就有好感,就不一定能很客觀去看他。上次跟大家提到,之前我跟長輩盧叔叔講,某某人很好。他說,那是對你,你有看到他對別人像對你一樣嗎?我想想,我都沒有去觀察到,我馬上就給他推薦這個人。告訴大家,推薦人要不要負責任?要。尤其你給人家介紹男朋友、女朋友,那責任很大!這種事我不幹的。那是人家一輩子的幸福,你沒有把握不要給人家亂推薦,到時候人家埋怨你一輩子就麻煩。而《大學》當中有一段話說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喜歡這個人,你看他看得準嗎?你討厭這個人,看他看得準嗎?都不準。我現在經歷這些人事上的問題,這一路九年多的歲月,看到很多情境是什麼?比方說人與人有一些合作上的不愉快、衝突了,然後兩個人都卡住了。其實他們雙方是互補,他身上的優點我沒有,我身上的優點他比較缺乏,如果兩個人互相欣賞,可能彼此做人做事的能力就提升上去了。但是在那個當下,就是硬看著對方的不好;甚至於這種情緒、這種對立又講給別人聽,又造成更多人之間的成見、對立。這是對自己的修身,還有對團體是最大的傷害。
首先,修養自己要先把對立放下,跟一切人不對立,沒有成見。這一生能遇到的人都是有緣的人,是透過這個緣分怎麼樣盡一分道義,利益對方。所以當我們跟對方有不愉快的時候,你看這個人心裡就煩、就不高興,這是練功夫最好的時候。所以,「夫子論為仁,亦曰先難」。從最難的人下手,才能讓我們的煩惱根源去掉,這就是格物。格物才能致知,這個煩惱不去掉,智慧開不起來。心不清淨,想到這個人,想到那件事,就煩,怎麼清淨?孔子說知人是智慧,可是人不自知怎麼知人?人不時時護好自己的清淨心,智慧就透不出來。自己每一天在那裡思考,就很多連續劇一直在演,連作夢都睡不好覺。大家有沒有經驗,連作夢都跟人家吵架的,還是跟人家打架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作夢也是很好勘驗自己修養的時候。
所以,「煩惱起於愛憎」,這個得連根拔起;「愛憎起於分別」。只要有愛憎的心,看人就看不清楚;不要說看人,看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已經被煩惱控制住了,還嘖嘖有聲覺得自己理直氣壯的,所以煩惱起於愛憎。而且愛憎一起來,不只當下煩惱,以後的煩惱更多。為什麼?你寵愛一個人,你不是用理智愛護他,你一寵愛他,假如是孩子就恃寵而驕。他以後就對你大不敬,你會很埋怨,小時候對他這麼好,現在對我這樣,氣到吐血都有。所以這個煩惱不是當前的煩惱,以後才是大煩惱。然後你憎恨這個人、討厭這個人,你又跟他對立,又跟他結梁子,以後又不好見面,以後又互相會有一些摩擦衝突,這些煩惱更不能減少。所以人這一生首先要先提醒自己,不要跟任何人結怨;仁者無敵,不要跟人家結怨。煩惱起於愛憎,愛憎起於分別。
「故《信心銘》云: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傳統文化是內學,從心地上下功夫,把好惡的心在一切人事境緣、物質境緣當中放下。吃的、穿的什麼都好,隨緣都好,都感恩,不生愛憎。你這一生遇到的同事、人群,人人是好人,所做的事情,事事是好事,用歡喜的心去接受,逆來順受。這個平就不會分別,比較能平等對待,愛憎的心就慢慢調伏了。確實是人人是好人,看我們的心態。我們剛剛講到的,那個我看了最生氣的也是好人,他是大好人。為什麼?因為他出現,把我們最嚴重的習氣看到了。看到了,這一天沒有白過。為什麼?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所以這個人讓我們開悟了,他是不是大好人?我們有時候一天察覺不到一個問題,這些人一出現,最嚴重的馬上知道,他讓我們不蹉跎光陰!所以他是監考老師,他來給我們發考卷,讓我們自知、不自欺,他在幫我們提升自己。請問大家有沒有看過考生打監考老師的?寫不出來,上去,氣死我了,氣死我了。而我們對任何一個人生氣就是打監考老師!每一個人都是來成就我們道德修養的,沒有一個不是。監考老師有的長得高,有的長得胖,有的順境來,有的逆境來,都是來成就我們的。真的,這是真相,我們用這樣的心態面對,分別心、愛憎的心就淡了。所以,「任己則有不識之蔽」,這一關一定要過。今天回去可以把那個最討厭的人,拿一張白紙把他的優點,把他曾經對你的好,把它寫下來。一開始會起雞皮疙瘩,但是慢慢寫、慢慢寫,突然發覺真的人憎恨的心會障住自己的智慧。愈寫愈寫,這些我怎麼都忘了?慢慢你的心態就轉過來。我可能講得太嚴重了。
接著,『聽受則有彼此之偏』。聽到接受了外來的一些說法跟訊息,可能會造成彼此認知上的偏差。大家想一想,一個人他愛憎的心沒有放下,他在談論一個人準不準確?客不客觀?這是一個不客觀。再來,我們的耳朵客不客觀?對,這叫雙重的誤差,都會產生。比方說我們在聽人家談一些客觀的狀況,我們的判斷不能加猜測,都要很客觀。再來,我們講一些事情,或者把一個人的情況告訴別人,也不能加自己很多的看法進去。甚至於談論一件事情,談論人家所說的話,最好都能夠還原。你還原的話,最起碼你保證,我不是加油添醋進去。這也是講話負責任的態度。因為我們少講了、多加了,這個在傳話當中就造成人家判斷的誤差。講話不簡單,是大修養,這個也要練習。我們下次幫人家傳話的時候,要還原剛剛的情況,不可以加油添醋。大家有沒有經驗,同樣發生的一件事情,雙方你都聽了,然後情況是怎麼樣?一百八十度,現在這個情況不少。所以這個聽受,你得要再客觀去了解,甚至於「當局者迷」,當事者講的偏度最大。下一句什麼?「旁觀者清」,反而是這一件事情的旁觀者,去聽他講比較客觀。所以在聽受的時候,還是要很冷靜的,慢慢從很多訊息當中,能夠正確判斷這個人。
『所知者,以愛憎奪其平』。所認識的人,以自己的印象,對他的好惡、感覺,就讓我們不能夠公平的來對待、來判斷。『所不知者,以人事亂其度』。對於我們不認識、不熟悉的人,容易以人情反而擾亂了原來的規定制度。比方說,其實我們對他不是很認識,但是他是我某某親戚的朋友,或者是某個很熟悉的朋友介紹的。我們就會覺得說,反正他以前跟我交情不錯,也幫過我。這個想法是錯誤的,這叫人情。人情去處理公家的事,就是以私廢公。你為團體舉人才,這都是公的事情,不能用人情來壞了制度。比方甄選人才,應該還是都要按照規定來做,不能走後門、走關係。
其實坦白講,公平對每個人都好。當然這個公平裡面,它包含情、理、法這三個角度的考慮,這不是死的。比方我們辦一個課程,那也會有一些在傳統文化付出很多的老師,我們也很隨喜他們的付出。他的兒子剛當兵完,剛大學畢業,打電話給我們:拜託一下,讓他進來上什麼課程。因為那個課程都是有審核的,假如我對他兒子不認識,但是念在他付出這麼多的情誼上,讓他進來。我的同仁就會說:反正走後門都是找蔡老師就對了。這個麻煩了,我的威信也會跟著喪失。再來,大家細細想想,對這個年輕人好不好?不好。第一個,他準備好要學了嗎?那是他父親很急著他學!你硬是這樣把他推進來了,他沒有一種主動的心,他可能覺得這個緣也如此如此而已。你急於這樣,又透過人情,抓到了這個機會,反而不一定產生更好的效果。所以有時候人在考慮事情就是一時的感受,他沒有考慮到對規定、團體,甚至於對孩子長遠的影響。其實很多緣分最好是什麼?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強摘的瓜,用的力量愈多,反而愈不甜。所以,「以人事亂其度」,對團體的制度規範是有不好的影響。這個在做法上要慎重,在用人上,在執行一些規定上,要把握這些原則。
一百九十句,我們來一起念一下,這個是《論語》的句子。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悅也。悅之不以道。不悅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悅也。悅之雖不以道。悅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從這一段話也可以判斷,一個人他的修養。『君子』,主要他提的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也是指領導者。『易事』,代表他帶領屬下,「事」就是事奉他,跟著他做事,事奉他,不困難,不會有什麼壓力,他比較親切。我們想起曾子提到孔子有三個德行,曾子說他沒有效法、沒有做到。第一個,就是「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孔子跟學生跟他人相處,見他一個善,都是記人家的好,記人家的付出,他所有的百非都不放在心上,要跟人家好相處。從這個角度我們就看,我們跟人不親切、不真誠,一定是有把別人的不好放在心上,變成有成見。其實我們跟人真不真誠,自己最清楚。因為自己的感覺,自己最明白。別人對我們笑,我們有沒有很自然的對人家笑,還是硬擠出來的?感受、情緒還留在剛剛的那些情境當中,甚至於還留在上次跟這個人談話的情境當中,一看到他就已經有點不舒服,硬擠出來的。這個就代表我們當下不真誠。所以人最可悲的是什麼?被自己給賣了,就是自欺,最後變欺人了。儒釋道教我們,修道從心地下功夫,從恢復至誠心、真誠心下功夫。所以什麼時候可以用功?什麼時候可以提升?隨時!面對人、面對一切事物的時候,有沒有真誠對待。
『悅之不以道,不悅也』。「易事而難悅」,難悅就是很難取悅於他,給他講好聽的他就高興,他不會這樣。這些有涵養的人,他面對恭維之詞,他誠惶誠恐,他知道自己的不足,他就不會受這些虛言。而且下屬想要取悅於這個君子,是用不合乎道理的這些方法,巧言令色這些方法的話,君子不為所動,「不悅也」,不會高興的。我們看歷朝歷代這些奸臣,他那些黨羽就是很喜歡給他講好聽的,他就高興得不得了。唐太宗有一次,剛好跟一個臣子叫宇文士及走在一起,然後太宗隨口就說:這棵樹很好。太宗這句話講完,這個宇文士及就開始一直讚譽這棵樹,這棵樹好,好到什麼程度,一直講、一直講都停不下來。講到太宗有點煩了,然後就對他講:以前魏徵叫我要離奸佞之人遠一點,我還不清楚什麼是奸佞之人,要遠佞人。我今天終於知道了,像你這樣就是奸佞之人,我才說這棵樹好,你稱讚成這個樣子,就是溜鬚拍馬,順著話講君王喜歡聽的話。他這麼一講完,宇文士及慚愧得頭都抬不起來。所以,「悅之不以道,不悅也」。
『及其使人也,器之』。但是他在用人的時候,會非常的大公無私,很客觀,適才適任。因為他不會被人家諂媚巴結,他才很客觀冷靜。「器之」就是衡量這個人的特長,然後適才適任去用他,而且不會求全責備,不會求他什麼都要好。所以,用人取其長,不可以苛刻。要求每個人方方面面都要好,那天下沒有可用之人,哪有說聖人才能用的?尤其這個時代,我們從小沒有大家庭的這種薰陶,那種尊重長輩、做事的周詳、處處考慮大局,這些基礎都不足。比方說我們的行為造成團體的負面影響,有人提醒我們,你這樣做不好。我們可能第一個意識就是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內心也不是這樣。大家冷靜,人的功夫在哪裡?在第一念。你遇到一個境緣的時候,你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那個就是我們真實的功夫。那不是你能背多少經典,你就一定能很有道力、道心,不見得。
其實,道心從哪裡看出來?第一個,自私自利放下多少。人種種行為的偏差,根源就是把我擺在第一位。為什麼生氣?不順我的意就生氣。把自己看得很高,傲慢就起來。所以以前的人只要聽到對家族不好,他就誠惶誠恐;對團體不好、對班級不好,他馬上就覺得慚愧。以前的人跟一、二百個人住在一起,他就時時要有自我的提醒跟要求,不然他怎麼契入更高的境界?「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了凡四訓》裡面講,「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情、一個行為,為了什麼?帶動正確的風氣。不是為自己考慮,不是我高不高興這麼做。孔子舉的那個例子非常好。子貢贖了魯國人回國來,不受賞金。這一念考慮到自己歡不歡喜,沒有考慮到國家,自我還是在增長。所以人應該是經歷所有的事,看自己的念頭,自我有沒有愈來愈淡,這叫真功夫,他的心量才擴寬得了。人的心量本來是沒有邊際的,心包太虛的,就是被這個身體是我、感受是我,被這個物質跟精神把我們給障住了,心量愈來愈小。所以,第一個,我們的念頭先考慮自己。
第二個,我們的念頭習慣先解釋,很怕被人家誤會,忍不了委屈,忍不了誤會。所以我們一遇到別人講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要給他解釋。甚至火已經上來:你講錯了,你誤會我了。這個都是人之常情,很正常。但是對於真正這一生道業要成就的人,這些一定要從每一個念頭當中好好調伏,不然這個念頭每天不知道要起多少次。而且大家想一想,我們都立定目標,「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剛剛的話講重了是吧?大家已經沒有反應了,大家陷入禪定當中,已經觀照起心動念,不能起貪瞋痴慢。大家客觀想一想,不管我們以後承擔什麼責任,面對我們自己的修養,基礎不夠,再加上所面對的一些人事境緣,也都是成人才學傳統文化,是不是?這是客觀狀況。內,我們有煩惱;外,大部分的人都是沒學的或者剛學的,都沒有從小就學的。從小都學的,現在都八十歲以上,一般都沒有學的。沒有學的,你還去跟他計較,變成我們沒有修養了。
所以老人家,師長給我們一個教誨,當然也是客觀的,很有智慧的。別人錯的,你們要很歡喜的把他講出來,「別人錯的也是對的」,你隨著這句話很自然地講出來,你的心量就擴寬。你不能邊念,「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有怒氣)」,你就抵觸這句話了。「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幾代人都不懂,那還怪誰?所以人的這種仁慈之心從哪裡下手?從恕道。他都沒學,你要寬恕他、包容他。甚至你要了解,其實那些人做出錯誤的行為,他是被習氣給控制住了,那是很痛苦的。大家有沒有被自己習氣控制住的經驗?苦不苦?苦!現在那個人不還是在苦嗎?你就能夠設身處地了。「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你真的能體恤他,尤其體恤這個時代,傳統文化已經斷了那麼久。甚至於人都有良心,做錯事,其實都很煎熬,他控制不住那些習性。能寬恕,慢慢的心量就擴寬,這個恕道慢慢就接近仁愛的大道。所以,剛剛我們分析這些客觀狀況,有時候能體會得到,人就不會被一些人事物控制,一看到火冒三丈這種現象就愈來愈少。甚至要訓練自己,既然大家都沒基礎,被人家毀謗、被人家侮辱、被人家陷害,叫什麼?正常,他不懂。甚至現在人在造口業,他自己也不知道,他沒學他怎麼會懂?甚至學的都不一定懂。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小時候十幾歲學問就很好,考上秀才,每次必高等,懂的道理也不少。但是他沒從根本起心動念去下功夫,結果到了四十七歲窮困潦倒,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大家想一想,一個四十七歲窮困潦倒的人,你是要去氣他,讀那麼多書了還這樣;還是你要去憐惜他,當他的一個助緣能扭轉他的人生?聖賢人就是這麼樣的胸懷,不只扭轉一個人,扭轉一個地方,他憐憫這個地方不好的習俗。所以我們能學大舜這種胸懷,你見世間做錯的人,你只有憐憫心了。所以在《了凡四訓》裡面「昔舜在雷澤」,雷澤這個地方的人都互相爭奪,都謀自己的利益而已,舜王禮讓,從一個人開始帶動,一年之後這個地方都崇尚禮讓。所以《了凡四訓》說,「受侮不答,聞謗不辯」,一定要這樣,不然想要弘揚文化不可能,不捲入是非,是impossible(不可能)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你只要受侮答了、聞謗辯了,你就陷進是非裡面,都不自知了。所以,有德之人他不會愛憎嫉恨,他很客觀的來用人。
王旦,大家看《德育故事》裡面畫的王旦像,有沒有看到?你看他那個身像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寇準不是毀謗他嗎?講他壞話。他不只沒有生氣,還給皇帝講:「寇準是忠臣,我做宰相那麼久,問題很多,他是為國家在諫言、在提醒我」,真的是有肚量。也不記恨,後來皇上問他,誰當宰相?他說寇準。所以「及其使人也,器之」。這些歷史上的聖賢人,這種涵養,確實值得我們學習。而且這麼一做,比方說團體裡面,大家都覺得,你跟某某人曾經有過節;其實兩個人好像有過節,其他的同仁會不會有感覺?會。但是假如剛好在推薦誰擔任什麼工作,你可以察覺到好像人家都覺得你跟某人怎麼樣,你可以借這個機會,把一個好的機會讓給對方。當然,要對方確實在這方面有那個能力。你這個動作會帶動你們整個團體的和睦。人家說,有修養,那個人曾經罵他,他不計前嫌,還推薦對方。所以人不管在哪裡,總要留下一些好的風範給這個家族、給這個團隊,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我們看王旦這個風範,幾千年來都讓人歌頌。
接著講,『小人難事而易悅也』。至於小人他假如做領導,跟他一起做事比較困難,可是要討他高興比較容易,他假如好名,就給他巴結幾句,他就很高興。『悅之雖不以道,悅也』。你取悅他是很言過其實的、不合情理的,他也會很高興。但『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可是當他要用人的時候,因為他肚量就不大,比較自我,他會求全責備,很苛責別人。這個也值得我們反省,君子這句話,值得我們效法;小人這句教誨,值得我們觀照。我們假如擔任領導工作,安排下屬做個事情,出了狀況,我們第一個反應是什麼?這個又是觀照我們的修養最重要的點。下屬做錯了,馬上就是罵、指責,這就是「求備焉」。
所以,上一次有跟大家講到,有一群我們中國企業家到美國學管理。想起來了!然後,這個美國公司說,我們是跟豐田Toyota學的。他們又坐飛機飛到日本,結果要進日本公司的時候,就看到人家牆壁上寫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老祖宗的教誨,那應該坐飛機再回來。所以我們這個時代的炎黃子孫要反思,要珍惜老祖宗的瑰寶。而在管理當中,一個領導者的心態,他遇到事情都不是責備別人,他是先反思,自己有沒有愛敬存心。這個非常重要!第一個愛,他有沒有身體不舒服;第二個,他家裡父母有沒有剛好不舒服,家裡有什麼情況,他非常擔心,已經好幾天沒睡好了,那當然會有情況出現,這是對人的關懷。再來對事要恭敬,他應該有的能力我教他沒有,而這個工作流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因而才造成他的錯誤。是要先思考公司這邊,思考我們自己本身主管該盡的本分做完沒有。才接著是,這些都有了,他還是錯了,剛好藉這個機會好好提醒他,他才能受大利益,他下次就不會再犯錯。假如他犯錯了,又指責,他又很痛苦,他又很後悔,然後產生恐懼,這對他都不好。所以人要有個胸懷「既往不咎」,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應該想怎麼補救,怎麼讓對方能夠汲取寶貴的經驗教訓。這個才是有意義的事情,責備那沒有意義。而且這個責備不只對對方沒有意義,一個主管,下屬出錯了,就是一直罵,不只對方沒利益,所有同仁感受到的是什麼?是強勢指責的氣氛。那心就不團結了,這個損失太大了,那是天壤之別。他犯的錯很嚴重,你包容他還教導他,不只他受益感動,所有知道的同仁都感動。所以掌握情緒很重要,掌握不了脾氣,不只自己的德行受損,整個團體的向心力都受損,凝聚力都受損,風氣都受損。
所以,話又說回來,我們從小不是在大家族裡面,忍耐、忍辱的涵養比較缺乏。你看以前大家族幾百個人,假如一點小事就吵起來,那不是像菜市場一樣嗎?以前古代,不要說古代,就我們母親那一輩就好了,現在七十歲以上的女子。您看這樣的母親,很少看到她們發脾氣,幾乎看不到,任勞任怨。「晚晚去睡,又要早早起」,很晚去睡覺,還要很早起床,沒有埋怨。為什麼?她們最可貴的一個人生態度,這也是君子之風,義。所以「君子義以為質」,他本質裡面很突顯的一個德行是什麼?道義。他覺得該做的,再苦再累,他還是很歡喜。因為他做得覺得他很對得起良心,這個就是我們跟有受傳統文化教養的這些上一輩人差距在這裡。我們想自己多,他們想道義多,所以無形當中他忍辱的功夫就強。所以人能時時觀照到自己的念頭,又能觀照到團體的利益,慢慢的就能掌控情緒。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一百九十一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孔子講到,『鄙』就是比較庸俗,我們現在講的這個人庸俗,一談起話來就是錢、就是利益,心量比較小,品行平庸,好名好利這個都算「鄙夫」。這樣的人格特質可以事奉君王嗎?可以事奉領導者嗎?這個要打一個大問號。為什麼?接著孔子分析他的人格特質。『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他還沒有得到官位,權力的時候,一直在擔心得不到,想方設法要得到。像現在整個不管是政治界還是各行各業,人假如好名、好地位,他會走很多後門、送禮種種這些事情,這樣子的人危險,他「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讓他得到了,『患失之』,他又很怕失去這個權力、失去這個地位。『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因為他的患得患失,他的貪欲非常強,他控制不了,他一定要留住這個地位,甚至他還想更高。他就會「無所不至」,會用盡一切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就很麻煩。所以貪欲很強的人,權力欲望很強的人,你用了他之後,對團體的殺傷力非常強。
舉歷史上來看,龐涓和孫臏是師兄弟,師兄弟如手足。但龐涓到了魏國當將軍,他的師兄孫臏也沒得罪他,他就嫉妒師兄的才能,怕以後威脅到他,就想了詭計,把他的師兄孫臏請到了魏國,最後陷害他,讓他下獄,更狠的是把他的雙腳砍掉。你說人這個,尤其是嫉妒心,嫉賢妒能造的業太重了。貪欲的人一定嫉妒,為什麼?人家會威脅到他的權力,他當然會嫉妒他。進而什麼?想方設法障礙他,不讓這個團體用得到這些人才。所以孔子這個話就是很重要的提醒。不只雙腿砍斷,還拿金屬燒在臉上,留下一個痕跡的肉形。當然他師兄是生不如死。最後,剛好齊國有外交官來到魏國,孫臏藉這個機緣就逃到齊國去。結果齊國的將軍田忌,肚量很大,反而很欣賞孫臏。自己的師兄弟不欣賞,人家外人還欣賞,重用孫臏當軍師,他就成為齊國的軍師。結果龐涓的權利欲望又很重,就帶著魏國的軍隊侵犯韓國。韓、趙、魏三個國家在一起的,侵犯韓國。韓國抵擋不了,就向齊國討救兵。齊國就出兵幫助韓國,他們直接進入魏國的國境,魏國沒辦法,軍隊要回防,就解了韓國的危機。
結果孫臏了解到,龐涓很傲慢,驕兵必敗。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把軍隊吃飯的灶慢慢減少、慢慢減少。結果龐涓自己就判斷:他們的軍隊怕我們魏國的軍隊,很多士兵都跑掉了,愈來愈少人,所以吃飯的灶那麼少。他就自己帶著精銳部隊急追,他覺得齊國不堪一擊,他就追去了。結果他傲慢的心態,孫臏都了解到,然後就設下埋伏,在一棵樹上寫著,龐涓就死在這裡。結果龐涓到了,自己點火去照那個字看,火一點,箭全部飛過來,龐涓被箭射中了,重傷,最後講了一句話「早知道,我就把孫臏殺了,我就不會有今天」,然後他自己自殺。在歷史當中給我們一些借鏡是什麼?很多歷史當中很有名的人,到死的時候都不認錯,而且這些人都有大福報,都有大才能。你看龐涓,他還不是一般的能力!項羽,他是有當皇帝的福報,武藝高強,常勝將軍。被什麼毀了?傲慢。他連死的時候都說,「上天要滅我的,不是我不會打仗」。死的時候還把責任全部推給誰?推給老天爺。所以人最可貴的是什麼?知過改過。這是最可貴的德行!所以經典裡面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所以貪欲、嫉妒,還有一點是什麼?是好勝。其實好勝就是傲慢。好勝的人輸不起,好勝的人遇到事都覺得別人錯,自己對,什麼事情都不客觀去分析,都往自己對的角度去解釋事情,這個殺傷力也會很大。他好勝,人家講真話他都反駁,最後沒有人願意規諫。所以好勝一定要調伏,不然很容易跟人爭是非、跟人對立,見不得別人的優點跟長處,進而去欣賞,進而去重用,這個時候又壓抑比自己有才能的人,這造的罪業就重了。他損失的是一個團體、眾人、公家的利益,影響的面就大。所以這個習性不除,障礙自己又造了不少罪業。好勝的人其實是自卑,這根在這裡。所以你要去理解好勝的人,你也不會跟他計較,你反而會憐憫他。所以人一些錯誤的行為,那個果相一定有原因。可能他從小被人家瞧不起,被人家叫窮,或者家裡有哪些不幸的情況,從小他就怕人家看不起他。他就一定要透過表現,讓他感覺心比較安,他大了以後可能就不知不覺了。所以傲慢其實都跟自卑離不開,不自卑的人不會傲慢。
其實人根本就不需要自卑,自卑都是因為不認識自己,才會自卑。真正從真理、真相當中認識自己的人,不卑也不亢。《三字經》就教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那還會自卑嗎?除非不相信這個真理。我有本善,我有明德,幹嘛自卑?本覺本有,一定可以恢復,趕快恢復,哪還有時間自卑煩惱。但第二句話又提醒我們,「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我們染上很多習性,要放下。但是這習性是什麼?是後天習染,可以透過聖教把它洗掉。所以,不覺本無,一定可以恢復的。你手上髒了,可不可以洗掉?一定可以洗。「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常常洗這個心,愈洗愈乾淨。知道自己還有分別、執著的習氣,就不自傲。要趕緊下功夫,放下習氣,提升自己,這叫自愛。
另外還有一個歷史上的例子,李斯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也是把師弟害死,最後他被誅三族,等於李斯的後代就沒有了,父子一起被處死。所以《易經》當中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秧」。而且李斯為了謀自己的權力,要當宰相,有一個建議,這個是千古罪人,這個罪無法想像,「焚書坑儒」,把很多有學問的人給陷害,然後把這麼多寶貴的經典燒掉。人,真的是愚痴!就看著眼前的名利,做出這麼嚴重的過失。這是「知人」最後一句。
我們接著看一百九十二句,這是「任使」。魯哀公問孔子的一段話,我們來一起念一下: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哀公問孔子,如何才能使百姓服從?應該算是心悅誠服,非常認同國家的這些規定法令。『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這些都是談到為政。從事政治很重要的一點,要能夠以德服人。德行表現在能夠為人民著想,你錯用一個人,他不是魚肉鄉民了嗎?所以要利益老百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舉賢德之人,他就可以照顧好一方的百姓,當好他的父母官。哀公問這個問題,它的歷史背景,魯國被季孫、叔孫、孟孫三家專權,已經有很長的時間。哀公身為國君,他就沒有權利,他等於是被底下這些大夫專權,他當然是很難受。三家專權,鐵定謀私利,老百姓一定是受害的。哀公也問,怎麼樣改善這樣的政治狀況。孔子的回答,「舉直」,推舉正直、公正無私的人,「錯」是把這樣的人放在,錯是放置,放在「諸枉」,諸字是「之於」,把他放之於這些邪曲的人上面。在歷史當中對這句話有兩個解釋,一個是錯諸枉,把正直的人提起來,把比較邪曲的人罷黜掉,完全不用他們,叫廢置。這是一個解法。但是我們看看他當時候的歷史背景,這些大夫專權這麼久,你馬上用廢置的方法會怎麼樣?所以很多做法,都要客觀評估可行性。不然有時候,雖然是好的理想,但是都會扼腕,都會沒有辦法真正達到好的結果。《弟子規》說,「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其實現在很多國家的政治,腐敗現象都很嚴重。假如現在說所有貪污的全部抓起來,那可能這些沒有受到倫理道德教化的,他會挺而走險,可能團體、國家就要動亂了。
所以,另外一種解法,它就不是廢置,是放置,只有置,置於。「錯諸枉」,就是置之於比較不公正的人(就是邪曲的人)上面。這個跟孔子在《中庸》裡面講的一個修養相應。「尊賢而容眾」,尊重賢德之人,包容德行比較差的人。我們剛剛特別強調,傳統文化斷了好幾代了,現在人不懂是什麼?正常的。假如我們還很嚴格、很嚴苛的標準要求,甚至於排斥、罷黜,這在恕當中就稍嫌不足恕道。所以他們還沒學的都原諒,從領導者開始,主動帶頭學;也讓這些邪曲的人都能夠透過領導者的身教,透過整個團體、國家的政策來學習。他再犯錯,這可以處罰。他沒有學就處罰,這樣是不符合人情的,叫「不教而殺謂之虐」。你沒有教他,應該是團體的錯,不能去責怪對方。
這一點我們就想到,胡小林老師他父親,被底下的工人打得眼睛都流血,眼睛都打壞了,對他名譽、還有身體上這麼大的攻擊,後來平反。人家就講,當時把你眼睛打成這樣的人,趕快把他抓起來,把他審判。老人家真有修養,他說到「當時候我們自己領導都在犯錯,怎麼可以怪底下的人」,就包容那個人。然後反省自己、反省團體,這是厚德。所以他的後代事業這麼有成就,這跟祖先跟父母的陰德有關係,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像老人家這樣的修養,不會感動底下的人嗎?我們光聽就很感佩,更何況是每天跟這樣的長者相處,那必然受的影響更大。所以「舉直錯諸枉,則民服」,不只老百姓服氣,他底下的人慢慢也被他感化,民服。
「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反而推舉的,當然這個舉,就是我們剛剛講知人那些重點,你要能客觀判斷出一個人的德能,你才能舉。所以「知人」跟「任使」這兩個單元,是密切相關的,沒有知人,怎麼去任使?「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把一個邪曲自私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上面,那這些正直的人都要被他陷害了。我們歷史當中說「口蜜腹劍」,嘴巴很甜,肚子藏什麼?藏劍。唐朝的李林甫,這些人都是很邪曲的,都會陷害忠良,可是你把他拿來當宰相,底下的人怎麼可能服?甚至於老百姓恨這些人,恨得牙癢癢的,這都不會服氣的。所以任用愈高階的人員,愈高階的官員,就愈要慎重,影響的面更大。
在《論語》當中也有另外一段提到「樊遲問仁」,樊遲請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樊遲又問智,什麼是智,孔子說知人,「知人者智」,知人。接著,樊遲表情可能是不了解,未答。孔子看到他不是很了解,就接著解釋,什麼是知人?「舉直錯諸枉」,他知人才能夠舉直,「能使枉者直」,正直的人處在高位教化,能夠感化底下的人,所以能使枉者直;曲邪的人也能夠慢慢調整過來,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樊遲聽完了,還是不懂,可是他不好意思再問,因為他已經連續問了知人,又不懂,孔子說「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他不好意思再說不懂,他就出去了。可是他很有福報,他有三千個同學,還有七十幾個賢德的同學可以請教。所以他出來遇到子夏,剛剛不久前我問夫子,什麼是知人?什麼是智?夫子說知人,接著又解釋「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什麼意思?這個子夏一聽,講得太好了,「富哉言乎」,夫子講得太精闢了。子夏也不簡單,他對這個同學他就舉例子,說到什麼是「舉直錯諸枉」?「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舜就用了五個人,這五個人都很有德行,天下就大治了。所以知人是真智慧。所以大舜當領導「無為而治」,好像沒做什麼事情,悠哉悠哉,天下就大治了。「其舜也與」,他就是會用人。
所以領導最重要的能力是知人善任,下屬最重要的能力是他對他所負責的事情,他是專精的。你不能去負責那個事情,自己不知道,那還不行。比方說派我們去做那個事情,不是我們懂的,那得要婉拒。比方說找我去廚房負責,不行,我連鏟子都拿不穩。不過假如真的因緣安排,我一定得下廚,我還是願意歷鍊的。因為孔子有說,「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假如真的團體需要,應該學習什麼,再提升什麼,還是可以去做的。這個是特殊情況。假如是主管,一定要用人取其長。這個在一百九十五句,就強調得很重要了。你看經句裡面講,「明王之任人」,任用人他很警覺,「諂諛不爾乎左右」,諂媚的人不用在身邊,「阿黨不治於本朝」,整個朝廷不形成結黨營私的情況。「任人之長」,任用人的長處,「不強其短」,不強求他的缺點,你要用他的優點,不要苛責他的缺點。就像木匠,這棵樹是很好的樹,它就幾尺腐爛掉了,你就把整棵樹都丟掉,那就很沒有智慧。「任人之工,不強其拙」,任用他專長的,不強求他的弱項。「此任人之大略」,這是用人重要的原理原則。剛剛子夏講到的,他舉了這兩個歷史典故,一個是「舜有天下,選於眾,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接著,「湯有天下」,商湯,「舉伊尹,選於眾」,從眾人當中推舉最有德、最正直的人,「不仁者遠矣」。這一段跟一百九十二句,談的都是同樣重要「任使」的道理,為政成敗的關鍵。
今天就先跟大家,最後用一句孟子的話,孟子談到用人,孟子說「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孟子也洞察到用錯人的危害甚大,「是以唯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因為把不仁慈的人、自私自利的人、強勢的人放在高位,底下的臣子、底下的老百姓就要受災殃了。所以用人很重要,而且都要負因果責任!古人在舉薦人都是相當慎重來知人善任。好,今天感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