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一百六十五句,上節課我們講到:
【夫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
在人道當中政治最重要,而政治這個「政」的意義就是先端正自己。其實我們早上舉的幾個句子,舉到「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這些都是代表領導者自己先帶頭做好。而要做好,實在講也不容易。在《大學》當中對於身教,領導者的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整段經句都在彰顯。我們熟悉的,「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領導者的影響這麼大。「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上位者一句不謹慎,一個不妥當的行為,都可能造成國家的災禍;那一人定國,一個最高領導者有德行,整個國家都能安定下來。「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領導者暴力,要老百姓仁慈,那是不可能的。
接著這句結論很重要,「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有了這些德行、善行,才去帶動別人來行善;自己沒有這些惡行,才勸誡別人不要造惡。所以變成我們要求他人的,首先自己要能夠做得到才行。不然就像下一句講,「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就是我們自己本身都沒有做到,而能夠去勸別人,能夠去把別人引導明白,那是不大可能。就像在家庭當中,父母不孝,要小孩孝,那未之有也。甚至於小孩還會抗議,「你自己都不孝還要叫我孝」。
而我們冷靜想想,在我們這個時代,當父母的,他從小也沒學;當老師的人,他從小也沒有這個基礎;當領導的,他甚至於也沒有上過幾堂如何施行君道,堯舜禹湯是怎麼辦政治的,他們也不知道。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要真的能夠以身作則,那是有相當的難度。首先,能不能明理;第二,明理以後,能不能觀照;觀照以後,能不能痛下決心改過。我們這幾節課都是講到為政,那就是當領導,在理上,都知道要先以身作則,這個理應該是很清楚。但是能不能觀照到,那這就得要有很高的警覺性,甚至還要旁人的提醒。比方我們會說,某某人很傲慢。很可能我們自己在講的時候,我們的態度也是在批評他,當下可能自己也很傲慢。比方我們做一個領導者,我們在說,「學傳統文化的人、在台上講課的人,他們自己要言行一致,要做到;做領導的,首先也要自己做到,不然他們都丟傳統文化的臉。」其實自己在講這段話的時候,自己也是領導,那自己所講,包含在領導別人,對別人的這些要求,自己做到了沒有?有諸己才能求諸人。
當我們在這些指責、要求的當下,很可能我們本身也沒有做到這些要求,久而久之,事實上也很難信服於人。相處久了,「你都這麼會批評我們,其實你自己做得不怎麼樣。」所以在這種客觀的情況,確確實實要先能調伏這個指責的態度,反而我們把整個精神應該集中在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不然光是這個指責的習慣就很難突破。所以我們在整個課程當中,也重複很多次,就是「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都是看別人不對,觀照自己就疏忽。就像子貢是賢者,德行已經很好了,而子貢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孔子藉這個機會也是說「賜也賢乎哉」,那也是期許弟子,你的德行還沒有達到圓滿、完美,還要再下功夫,不能都是花時間在看別人的對錯上。而所要求,自己有沒有先做到,這是「政者正也」的一個重要的觀照。
再來,為政者本身知不知道他的本分是什麼。我記得有一次到一家公司去,他們一起參與課程的全部都是主管,他們希望我跟他們交流管理的課程。所以一開始我就請教他們,我說:「今天是跟大家交流傳統文化的管理,那請問,你們看到這個題目,首先你想到是管誰?」當時候還在海口,那時候學傳統文化的人還不是很多,深入的不是很多,大家也不知道我這個問題當中有什麼玄機,他們也很老實,「當然是管下屬」。「政者正也」,這個「正」是先要求自己,不是要求下屬。所以可能在心態上就錯了,可能在他的本分上他就不明白,他可能覺得主管就是管別人的、要求別人叫主管。
其實他的本分當中應該是照顧好底下的人,在生活上照顧,包含在他的專業能力上要給予他照顧,給予他教導。你都沒有教他,就指責他這裡不對、那裡不好,這就不是領導的一個態度,就沒有盡到領導者教導下屬的本分。所以不知本分,都變成要求。而且有責任心的領導者,底下的人犯錯,別人在指責的時候,他會把過錯攬過來,「對不起,是我還沒有教導我的下屬,不是他的錯,是我的錯。」這樣的領導者知本分,而且跟著他的人有安全感。所以領導要做到「君親師」的精神,這都屬於本分的部分。
上個禮拜有跟大家提到,在豐田的管理,下屬出錯,第一個,他最近身體狀況怎麼樣?第二個,他家裡有沒有情況?就是愛敬的心來處理這件事。第三,他該會的能力有沒有教他?再來,出錯了,是不是我所給予他的這些作業流程還需要修正?都是先看看我有沒有盡到關懷的本分,我有沒有盡到工作指導的本分。最後,這些都做了,事情還是錯,那還是有本分,當下藉這個機會指導他,讓他終生不忘,從中得到寶貴的教訓。這也是機會教育,這也是君、親、師當中「師」的本分。
而這些態度都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風氣。風氣這東西看不到,但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得到。比方我們常講,一個團體風氣當中,「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看到人家有德行、有善行,不能嫉妒,要讚歎、隨喜、效法他。那我們用心去感受看看,假如看到人家的好,這個風氣是嫉妒、批評,然後雞蛋裡挑骨頭,那這個氛圍一定讓人很難受、很壓抑。都是隨喜、都是讚歎、都是效法,這個團體欣欣向榮,而且每個人心量愈來愈大。
「見人有惡」,他有不好的習氣,當然每個人都在修行,哪有可能現在就是聖賢的境界,每個人成長過程可能都有一些習染,「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不是一味的批評他,而是能夠「善相勸」,去幫助他。一個態度,兩種風氣,態度不對,變批評,那人會變什麼?很苛刻。規勸了,大家能夠互相護念,互相成長。當然信任還不夠的時候,他懂得用守默,「沒關係,我自己先做好,他信任我了我再規勸他。」第三,「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這個錯事已經造成,指責是於事無補,協助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從這樣的分析來看,我們每個領導者在面對事情都能夠觀照到我們當下的態度,對團隊都有直接的影響。那更要時時以經典來對照,不可以隨順自己的性格、脾氣來處理事情。
要以身作則,又要很清楚自己的本分,然後去盡自己的本分,這都不容易,都要透過學習。所以「人不學,不知道」,當爸爸要學,當媽媽要學,當領導要學,怎麼當下屬都要學。比方跟領導請假,對領導講,「我明天什麼什麼有事,我明天不來了。」請問諸位學長,這樣講話像不像下屬?我們好像一下子也沒有感覺不對,但是聽起來就不是很順暢。好,我們換另外一句話來講,說「明天我有哪些哪些情況,請問領導,明天我請假方便嗎?」這個完全不一樣。「我明天有什麼事,我明天要請假」,領導不答應都不行。給不給假那是領導他要考慮團體的情況,變成你是領導,不是他是領導,他得聽你的,你這樣子請假就是他非批不可。所以很多這些細節,可能我們自己沒有關注到,都是在心態上已經失恭敬,不清楚。
再來,當領導確實還有一點不好當,情、理、法都要兼顧,真的有點高難度。在《德育故事》當中有個事例,確實是非常有智慧,又是通達人情事理。在唐朝有個官員叫張鎮周,他本來是在壽春當官,調回自己的故鄉舒州當都督,都督是很大的官。那他調回自己的故鄉,大家想一想,他回自己故鄉當大官,他叔叔在不在,他叔公在不在,他舅父在不在,他這些堂兄弟姐妹在不在?那這麼多人情怎麼來應對?你說徇情,那不就失公平了嗎?你說統統秉公處理,是不是又有點傷人情?
所以張大人他還沒當官,先回到自己的家,在自己的故居,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好好痛快的喝、痛快的吃,吃喝了十天,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到了第十天,送每個親朋好友離開,每個人都有一包禮物,金銀、綢緞一個一個送。然後送他們出去的時候,就流著眼淚說到,「我回自己故鄉當官,而官員跟人民是要保持好距離的,所以過了今天以後,我就不能跟你們常常這樣吃喝、這樣暢談,以後都得秉公處理。」講到這裡確實是痛哭流涕。所以當下這些親戚朋友已經吃喝了十天,又看他這麼難受,當然能體會到他的難處。所以他當官以後,就沒有親戚朋友透過私人關係再來給他講情。都沒有親戚朋友來找關係,老百姓服他,所以一下子,當下大家都很安定,都沒有心不平。為官者假如偏心,底下就不平。
所以他這個做法,理是盡了,理講分寸,他這個處理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好;他法也盡了,他在每個人離開的時候告訴他,「官民禮隔」,不能再這麼親密,很多事我得秉公處理,他也把法律彰顯起來;而他講話的時候,句句都是發自肺腑,這個情也很深,情、理、法就兼顧。所以以後我們做領導者,遇到這種情理法的事情,可以參照這個精神來處理,應該會得到一些很好的啟示跟方法。所以,「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
接著哀公又問孔子:
【敢問為政如之何。】
請問為政具體從哪些地方下手?既然要以身作則,那從哪裡做起?
【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
孔子對哀公講到,『夫婦別,父子親』,這都是屬於家裡的倫常。所以一個為官者要想治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在《大學》裡就講到治國必先齊其家,也舉到了夫妻,「《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講到太太,女子出嫁當太太,她都是想著怎麼樣去團結這個家庭,去興旺這個家族,那她的家庭就可以垂範人民。所以「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就像文王對待他的妻子太姒,他們夫妻的相處,在很多詩歌當中都歌頌,那這個就是起到一個教化人民的風範效果。接著《大學》又說,「《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兄弟和睦,父子相親。我們中國的老百姓特別善良,看到領導者是好榜樣都會互相傳頌,所以很多菜市場都是在打聽這些為官領導者他們家裡是不是又有哪些感人的事情。
接著《大學》講,「《詩》云:其儀不忒」,他的行為都非常的好,非常有道德,沒有出差錯,不只影響國人,「正是四國」,還是鄰近國家的好樣板。所以「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就是他在扮演每個角色的時候,都把那個角色應該盡的本分做得很好。他當父親是好父親,當兒子是好兒子。我們看武王縱使是當了天子,他還是友愛他的兄弟姐妹。武王在做世子的時候,他還是孝順文王,盡他為子之本分。包含周公,他當弟弟,他也是天下的榜樣,他自己寧可減損自己的壽命,祈求他的兄長武王這個病可以好。所以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而這個齊家做好,「夫婦別,父子親」,那『君臣信』,君臣是指上下級的關係,而朝廷君臣能夠互相信任,誠信相待,那整個各行各業的團體,他們也有君臣關係,都是效法朝廷的風氣。所以『三者正』,這三方面都端正,『則庶物從之矣』,「庶物」就是萬事萬物的關係,都跟著理順。其實我們常常聽到,人心善,五倫關係和睦,風調雨順;人心不善,災禍就很多。所以這些倫常都正,當然這萬事萬物的關係都會相處得很好。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一百六十六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
這句一開始講到『天地為大矣』,天地可以說是高明博大,但『不誠則不能化萬物』,假如天地不誠,就不可能化育萬物。因為「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對萬物都是無私的去利益、奉獻,所以「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當中又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所以天地就是無私的奉獻精神。所以它誠,才能化育萬物。它沒有任何目的,沒有任何要求。我們人與人相處有帶目的性,有要求,就不真誠了。而且這個真誠當中還自強不息。所以真誠的心是不會變的。會變,那可能還是一時比較情感用事,衝動而已。所以我們看世間人用真心的少,會變化的情感那不算是真心,還是虛情假意比較多。當然我們一談到虛情假意,不要先想別人,自己對任何親戚朋友那一分愛護、尊重一有變化,那也提醒我們,我們用的還是虛假的心。大家有沒有看大地看誰不順眼,不養誰了,上天不保護誰了?沒有這樣的事情。
接著經文說,『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聖人可以說是睿智的,但不誠的話,他不可以教化萬民。當然聖人他是慈悲、有智慧,這個「智」裡面沒有慈悲,那就變成感情用事,那就不算是聖人。所以聖人之所以能夠化萬民,是他是誠心去處事待人接物,所以他的言語懇切,令人感動。我們認識一些很有德行的長者,我們親眼看到,他跟人家談話,一開口二、三句話,對面的朋友就流眼淚,而且是第一次見面。那個是真正人家聽他一、二句話就可以感覺到那種誠心。尤其現在的人都很缺乏愛,現在你說十個家庭,夫妻不吵架的有幾對?那假如夫妻常常吵,孩子從小成長他就一定缺乏真心的愛護,因為家長都感情用事多,情緒化多。所以遇到這種無私的人,一心一意要利益人的這樣的長者,他的言語很快就讓人家感受到。我還見到有個女子,遇到一個很慈悲的人,從遇到他,聽他講第一句話到離開,其中應該有五、六個小時,從聽他第一句話到離開(五、六個小時)還在流眼淚。所以感人至深都要靠真誠。
我們現在傳統文化也非常多志士仁人願意來投入、來奉獻,在全球華人也有不少講師在弘法。講課的時候,確實引經據典,頭頭是道。那聽眾他會很感佩,很仰慕。結果下了台,私底下,這些聽眾遇到了,看到他很激動,然後就衝過去,多聽他講兩句話。可是當下這個講課之人假如表現出很冷漠,言語一點都不親切,甚至還有點好像嫌棄對方。會講課,很聰明,但是假如沒從心地上下功夫,沒察覺到自己不夠真誠,那給聽眾的殺傷力就很大,因為他一下子形象差別太大,那個真的會讓人家精神錯亂,調不過來。一個他這麼仰慕的人突然這麼冷漠對待他,他可能會內傷很多天。所以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是要誠惶誠恐,要珍重這分信任,更應該真誠對待。
我們還曾經聽到講課的人說,「好啊,下節課我一定讓他們哭。」講這個話就不真誠了。你講課是自然的流露,大家互相交心,很自然,感動,怎麼會是「好啊,下節課我一定讓你哭」?這個會不知不覺,有時候沒有觀照到自己的態度,前一、二節真誠流露,大家也很感動,慢慢掌聲多了,讚歎多了,「你講課講得真好」,開始在琢磨這個課要怎麼講,這句話要怎麼講,才會贏得掌聲。那把這個精神不是用在提升心性,而是用在這些言語的推敲、琢磨上,慢慢這個誠就會退。好像講得言語上愈來愈精彩,可是聽眾比較敏感的人覺得愈來愈不感動,這個都是很微妙。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講到,『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父子可以說是最親密的,而且「父子有親」這是天性,不是說人刻意去教的。我們從二、三歲的孩童跟父母相處,就可以很明顯觀察得到,他對父母那種孺慕之情是自自然然表現出來的。天性是本有的,但為什麼最後父子會不親?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人說,父子之間現在不好溝通,有代溝。那原來是天性,它之所以會起變化,我們想,為人父母者應該負比較大的責任,因為孩子是我們養育、教育大的。我相信沒有孩子不願意跟他父母那種親密跟他小時候一樣,那是人生的幸福。
首先,為什麼孩子會慢慢沒有辦法發自內心的尊重父母?父母講一套做一套,那慢慢的孩子這分天然的信任會受影響。我曾經看長輩打孩子,為什麼打他?孩子阻止他去賭博,他還打他的孩子,我都在現場。孩子這種至情,希望父母不要去賭博,人家看了應該很感動,「號泣隨,撻無怨」,應該看了感動。你說當父母的人還發脾氣,還打他,那這個就是瞋恚心現前,真誠就沒了。所以其實這種父子的真誠是天性,它是後來遇到障礙,主要障礙還是我們的習性障礙它,亂發脾氣,就不能跟人真誠相待。或者傲慢,兒子瞧不起父親,覺得父親學歷低,不識字,「不誠則疏」,疏遠自己的父親。所以這都是教育的問題,教育應該要長善,應該要不忘本,而不是增長他的知識以後,增長他的學歷以後,反而愈來愈傲慢,那這個教育就偏掉了。所以傲慢就會不誠。
包含貪,有貪求,也很難真誠。比方說父母好面子,那自己也不是聖人,會做錯事,拉不下臉來給家裡的人道歉,慢慢可能就家裡人都不講話,不好溝通,就隔閡了。誠才能感通。所以很多學了傳統文化的家長,感覺到自己確實過去有很多不對,應該跟家裡人道歉,真的發自內心懺悔、反省,家裡的人確實又回到以前,可以暢所欲言,心裡的話可以互相傾訴。所以自家不能有祕密,不然就不真誠。包含好面子,孩子有表現得不是如己意,就覺得孩子給我丟臉。這個面子真的害死人。不只父子關係是這樣,包含夫妻關係,「你錢怎麼賺這麼少!」那夫妻相處就愈來愈覺得有隔閡,不被尊重,不被體諒。
接著下句講,『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君王他是一國之長,那是最尊貴的地位,但是雖有尊貴的地位,如果沒有自重,那慢慢的可能會自取其辱。所以在上位者,他人的尊重可不能變成一種對人的要求。所以自己做好,自然贏得認同跟愛戴。我們看在商朝時候,有個天子太甲,他是商湯的後人,當時候伊尹還在。結果太甲不修道德,就非常放縱自己,最後伊尹沒辦法,把他放逐,放到桐宮這個地方。他本來是天子,是最尊貴的,那他自取其辱,最後「不誠則卑」,他反而變得不受人歡迎,不為人所尊重。結果後來他反省三年,回來之後,真正改過自新,他還是贏得人民的尊重。所以子貢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處在這麼高位,他的過失大家看到、知道,但是他改過來,老百姓還是同樣的仰慕他。所以這一句,「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我們想起《弟子規》說的,「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他有這個地位,如何表現他的高貴?慈愛下屬,寬宏大量,才顯得他的尊貴。就像我們剛剛講到,那個領導者他也要首先反思,他要先盡本分,而不是以他的地位來指責、要求他人。
接著經文講到,『夫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誠」是一個很重要的品德,應該是品德的根本,所以君子時時恪守這個德目,時時提醒自己保持真誠,不只是他念念不敢違背的道德操守,而且也是治理國家之根本。所以誠是修身之本,亦是治國之本。《中庸》裡面講,「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真誠現前,事情一定可以成就。《諫太宗十思疏》裡面,魏大人有講到一句,「竭誠則胡越為一體」。連不同民族,可能言語當中都有障礙,但你只要竭誠,都可以像一家人一樣。唐朝那個時候,確實多少國家民族都到大唐來,親如一家。「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可是居功自傲,自傲自滿這個態度一形成,可能連最親的骨肉最後都會形同不認識的人。可見,其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本都在這個真心、誠心。
就像剛剛那句經文講的,「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就讓我們體會到,真誠是本有,為什麼提不起來?被習氣所障。傲慢就是嚴重的習氣,懷疑心也是嚴重的習氣。傲慢、懷疑別人,那這可能都是對人都有成見。有成見,真誠現不了,甚至是帶著有色的眼光,話還沒講,人家看我們的眼神就覺得很不舒服。
其實真誠不容易,我們可能有時候講一句話,貪瞋痴慢疑都在裡面。比方我們現在批評一個人,第一個,傲慢;第二個,懷疑,你批評他,你就不相信他可以成聖賢;第三,講這話的時候鐵定動氣,瞋恨就出現;再來,批評的時候都是著在他的哪一句話、哪一個行為,然後抓著不放,那都過去的事了。抓著人家的哪一句話、哪一個行為不放叫著相,不明都是剎那生滅。「看人要看後半段」,人家過去的不好的行為這麼斤斤計較,這愚痴,太著相。孔子是「見人一善忘其百非」,怎麼會記人家這些過失。瞋、痴、慢、疑,可能都在一句話的態度當中都有,所以這些東西都要去掉才能真誠。有沒有貪?還是有,其實我們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可能那個目的裡面都要別人認同我,不認同他,那這還是貪在裡面。所以這些習氣往細處去看都很微細,都得要不自欺,慢慢才看得清楚。
尤其假如是領導者,那要真誠,要去習氣,再來要平等對待一切的百姓。你各行各業要平等對待,人心才歡喜。你假如做國家領導人,只看重那些很有錢的,那些一般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你理都不理他們,那不真誠。社會國家是互助之體,各行各業都是很有貢獻,都應該真誠的去感謝他們為國家的付出,這才是誠。所以我們中國領導人溫總理,我們常常看到他的身影,在下水溝去給工人致謝,這種慈愛、真誠都感動無數的勞動階層。包含國家領導人在除夕夜的時候,會到這些老百姓家裡去一起用餐,然後也看看他們過冬的情況。
所以剛剛講到的這個誠是被習氣所障,那我們就要從很多生活的這些小地方時時能觀照念頭。比方要不貪,那要打掉自己所有要求的念頭、控制的念頭。這個很不容易,一下子就可能會冒起來。比方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團隊,很多義工一起來幫忙,那我們對義工來幫忙是什麼態度?感謝他成就這個因緣,還是他是來修功德的,他得要做榜樣,要做好。這話聽起來有道理,在心態上根本就是偏掉了。所以我們假如不從心地上,有沒有那種要求、指責,不從這裡看,那我們學了以後,句句也都是道理,而且還說,「師長說的、《論語》說的」,把善知識、把經典統統拉下水。其實自己用它的時候心態不對。什麼心態不對?正確的心態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一心態不對就反了,嚴以律人,都是要求。「你來做義工,你就要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沒看其他團體的義工,人家做的時候都笑得這麼燦爛,為什麼我們做的不笑得這麼燦爛?」還比較,貪瞋痴慢都在起作用。
所以為什麼說學傳統文化要先學厚道,不要苛刻要求。首先,這個義工笑容不燦爛,他可能今天身體不舒服,怎麼不先去關心人家?人要真誠很難,為什麼?這個慢心太容易起來。看到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馬上下判斷,但不見得是事實。你看那個人態度不怎麼好,可能你一問,他昨天整夜沒睡覺,身體很不舒服。可是我們一看,「來做義工,表情還這麼難看」,我們沒有很自然的去關心、去了解,反而是比較習慣先下判斷。縱使對方真的表情很不好,那也是一個結果。其實只要把原因找到,很可能我們就不會去指責他。包含有些人真的一看就比較笑不出來,他笑不出來都肯來做義工,不是也很可貴嗎?而且笑不出來,坦白講,就是可能成長過程他比較缺乏愛,那你就要有責任,是傳統文化的好樣子,讓他感覺到你的愛。
第一個,我們在要求以前,我們先付出關心了沒有?第二,今天義工也好,今天同仁也好,我們在要求以前,請問我們指導他了沒有?他有沒有很完整的上過義工這些培訓的課程?孔子這句話重要,「不教而殺謂之虐」。我們該盡的、該給他的都還沒有給就先要求了,那麻煩了,這都不真誠,人家就會顯得很壓抑,很可能這個傳統文化的團隊人家就不願意待在這裡,甚至於他會覺得,學傳統文化的都是這樣,我不敢學。這個就障礙別人接觸聖教的機緣。所以這些心態沒有觀照到,很可能我們不只不能弘揚文化,每天在障礙別人的因緣都有可能。
再來,「有,剛進來的時候都有給他們上培訓的課。」那請問持續的學習有沒有?每次當完義工以後,就這些事情大家充分溝通、檢討,彼此再提升,有沒有?假如這些我們都不能體恤到,那我們本身也沒有尊重對方,也沒有愛護對方。所以我們要很冷靜,我們不是進了傳統文化的因緣,我們所做一切就是經典;反而我們一不省覺,我們本來做人做事的習慣更強。
我們常在舉例,英國工業革命把整個人類努力的方向帶向物質的追求,最後把人也當產品,當產品就是進去生產線,出來就是一個大學畢業生。大家看,現在這些產品好不好?現在企業界覺得這些大學生只會考試,不會做人。但人不是產品,人不是機器,每個人的差異都很大,他開竅的時間也不同,怎麼可以同一個標準?所以大家看,不會讀書的,一下就被否定,因為考試變成標準。一被否定,一被放棄,他怨恨老師,怨恨教育,怨恨社會。接著我們再看,成績都考得很好的,就變優秀了?也不是。因為人不是產品,你要不斷的啟發他的心性,啟發心性哪可以用考試填鴨這樣達得到?結果我們看到成績很好的也很危險,得失心特別重,所以每次到期末,學校如臨大敵,跳樓自殺的學生太多。
所以這些情況都很值得我們冷靜。我們也受工業革命影響,我們自我假如比較重,就不懂得去體恤別人,有別人可以幫忙,哪怕別人累得要死,反正能達到我的目的就好。這個都是功利。所以團體裡有個風氣也是很忌諱,誰比較會幹事,事全部讓他幹。那誰敢承擔?嚇都嚇死。承擔的人你應該更體恤他,惺惺相惜。結果變成能幹的人,全部的責任都壓在他身上,你不把他累死才怪。所以當我們看到團隊的人有疲倦的表情,你不是說他怎麼不笑、他怎麼不做榜樣,應該是我們是不是沒有體恤到他的體力,是不是該關心一下他的健康,這樣才對。
我們翻到一百四十七頁,三百一十四句,這是在「敬慎」當中的「鑒戒」給我們的啟示。經文裡講到,「鳥窮則噣」,鳥被逼到極點牠就要噣。「獸窮則攫」,獸被逼到極點牠就得反抗,用腳、用爪去抓。「人窮則詐」,人被逼到極點就會欺詐,人被逼到沒有辦法生存,那當然他就只好欺騙。「馬窮則逸」,馬被逼到極點,被累到沒辦法喘氣,那牠就要逃奔掉。所以從古至今,「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用前面的這些譬喻讓我們體會到,古往今來,「未有」就是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國君逼迫臣民到走投無路,而自身還能很安穩,沒有危險,那是不可能的,讓人民沒有辦法生活,那人民只好反抗。
所以真誠能感通人,但是我們假如提起的是這些習氣,那無形當中給人壓力、傷害人,自己可能不自知。所以不貪、不瞋、不指責、不批評、不痴,不要常常有比較的念頭,拿自己的親人跟人家比,團體裡常常在那裡比較,這都不誠。因為我們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就是愛的教育,那應該體恤每個人的差別,去幫助他、協助他,而不是在那裡比較,讓對方也很難受。再來不慢、不疑,不慢,那當然要克服好為人師的這個習慣;不疑,能時時存一個信任別人的態度。所以不執著,去掉這些習氣;不分別,平等恭敬他人。再來,不起這些邪念、妄念,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只要跟人相處,念念為人著想,就容易把自己這些妄念調伏下來。可能自己這些貪瞋痴要出來,提醒自己,拉回來,念念為他著想。
我們接著看一百六十七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這句是在《論語》當中「子路第十三」裡的一篇。子路當時候是在衛國當官。當時候衛國是衛靈公當國君,他的太太南子比較淫亂,結果太子蒯瞶羞恥他的嫡母南子這樣的行為,然後想要殺害南子。後來這個事蹟敗露,他就奔往宋國,逃出去。後來是他的兒子輒(就是蒯瞶的兒子,衛靈公的孫子)即位。他兒子即位以後,蒯瞶後來又回到衛國,回來幾年以後,又跟兒子爭位子,最後兒子輒就出離,蒯瞶自己又立為衛君。這個就是歷史當中講的「父子爭國」。所以在一些古人的註解當中,他們會推斷這段話是在當時候輒當國君,蒯瞶又回到自己國家裡面來。這個「正名」,有些專家、學者講,就是正父子之名。就是蒯瞶是父親,應該讓他來繼承國君的位子,而兒子應該退讓。可是兒子輒,雖然是兒子,可是事實上他已經繼位好多年,何況衛靈公在世的時候已經不信任蒯瞶,而有意立自己的孫子輒做太子。所以就有這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到底是不是孔子的看法,這個我們不敢斷言。
所以有這個事情,典故是這樣,讓我們了解到。假如你現在在衛國,你心會不會有點不安?君上父子是這個情況,有點頭大。所以大家看,一個家族、一個國家會有不安,往往就是上位者這些情況沒有理順。我們在上《古文讀本》裡面,「鄭伯克段於鄢」,當時鄭莊公跟弟弟共叔段最後衝突,你看那個要死多少人民。可是起初就是什麼問題,就是媽媽偏愛弟弟,最後搞成這樣。所以上位者很有福報,可是他一偏頗,那造的罪業真是大。
在歷史當中還有一個典故,我們看了也是搖頭。就是在周朝時候,魯國的國君魯武公帶著自己的孩子括跟戲去見周宣王,去拜天子。結果天子看了以後就特別喜歡這個弟弟戲,然後就要立戲為國君。魯國的兩個世子,天子就要立這個弟弟為國君。旁邊的樊仲山父就勸諫,「天子,你不可以立這個弟弟為國君。因為你這麼立,不順情理,哥哥是長,你廢長立幼。你這個決策假如不順情理,底下的人可能他就不能遵守,他就要反抗。可是他一反抗,又是你的命令,那是不是又要被你給誅殺、處罰?所以天子出任何的命令都要符合情理才行,不然後患無窮。」
結果這麼一講,周宣王還是沒有接受,樊仲山父他還繼續推講開來說,「今天天子你立諸侯是立少廢長,那是教他們不符合倫常。假如魯國聽你的話,其他的諸侯又跟著這麼做,那從我們遠祖傳下來的立長的這個規矩就被你破掉了。若魯國不聽你的話,你又派兵要去處罰他,那其實你派兵出去討伐他,那就是自己本身是在破壞了自己先王的規矩。因為周天子自己就沒有立長,反而是廢長立幼,那其實他是自打嘴巴。」就分析這些利害給他聽。結果周宣王還是沒聽進去,還是立了弟弟。結果魯國國君回去之後,就去世了,那真的弟弟就被立起來。結果國人不同意,就殺了弟弟,把哥哥的兒子立起來,然後周宣王又派兵去打哥哥的兒子。大家看到這個歷史有沒有覺得,一個這麼高位的人就逞自己的好惡,沒按規矩,你看給多少人民添了痛苦。而這其中也是沒有考慮到名正言順的問題。立長,這個就是名正,名分正。
我們看經文裡面講,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的國君打算請你來輔助他治國,不知道您將以何事來先做?孔子講,『必也,正名乎』,一定從名正言順,正名分開始做起。當然,孔子講這一段,是不是提到當時歷史當中蒯瞶跟他兒子輒的名分,這個我們就不下判斷,不揣測聖意。但縱使沒有這個典故,這個理還是非常重要,非常透徹的。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名與事實不相符合,那講話就沒有名分,你就沒有那個身分去講這個話,哪怕講的話再對,對方他不一定能接受,甚至有批評,「這事又不歸你管,你插什麼嘴!」那你不給他一個名分,他就沒有辦法言語得當。那『言不順』,話都不好講,不能取信於人,『則事不成』,你要再讓他去辦事就更難。比方你的團體當中來了一個人,大家也不知道他是哪個職位,然後他開始在那裡分配工作,你說大家會聽他的話嗎?那他再好心,人家首先就先質疑他。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像齊桓公用管仲,他就先正名,他「仲父」,他名分有了,他地位定了,他辦什麼事情大家心服口服。所以言語不能順理成章,那辦事就更難成功。
那普通的事都辦不好,『事不成,則禮樂不興』,你這些事情都不能夠理順,更何況是整個全國的禮樂教化要來推展!我們看到這個「禮」,它是行為的規範,它要求得更細,那要能更方方面面都符合這些規矩才行。所以禮樂的教化不能夠辦得很好,不能興起,那人民沒很好的受到這些教化,那可能就會做錯。那做錯了,我們用的刑罰又不妥當,那刑罰用之不當,人民就感覺好像無所適從,好像不知如何是好,那天下就會亂。其實假如我們在一個團體裡面,好像不知道自己的名分、自己的本分,以至於好像整個上面交代的,或者組織也沒有規劃好,甚至動輒得咎,做什麼都錯,那真的會變『無所措手足』,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那今天課程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一百六十五句,上節課我們講到:
【夫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
在人道當中政治最重要,而政治這個「政」的意義就是先端正自己。其實我們早上舉的幾個句子,舉到「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這些都是代表領導者自己先帶頭做好。而要做好,實在講也不容易。在《大學》當中對於身教,領導者的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整段經句都在彰顯。我們熟悉的,「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領導者的影響這麼大。「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上位者一句不謹慎,一個不妥當的行為,都可能造成國家的災禍;那一人定國,一個最高領導者有德行,整個國家都能安定下來。「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領導者暴力,要老百姓仁慈,那是不可能的。
接著這句結論很重要,「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有了這些德行、善行,才去帶動別人來行善;自己沒有這些惡行,才勸誡別人不要造惡。所以變成我們要求他人的,首先自己要能夠做得到才行。不然就像下一句講,「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就是我們自己本身都沒有做到,而能夠去勸別人,能夠去把別人引導明白,那是不大可能。就像在家庭當中,父母不孝,要小孩孝,那未之有也。甚至於小孩還會抗議,「你自己都不孝還要叫我孝」。
而我們冷靜想想,在我們這個時代,當父母的,他從小也沒學;當老師的人,他從小也沒有這個基礎;當領導的,他甚至於也沒有上過幾堂如何施行君道,堯舜禹湯是怎麼辦政治的,他們也不知道。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基礎上,要真的能夠以身作則,那是有相當的難度。首先,能不能明理;第二,明理以後,能不能觀照;觀照以後,能不能痛下決心改過。我們這幾節課都是講到為政,那就是當領導,在理上,都知道要先以身作則,這個理應該是很清楚。但是能不能觀照到,那這就得要有很高的警覺性,甚至還要旁人的提醒。比方我們會說,某某人很傲慢。很可能我們自己在講的時候,我們的態度也是在批評他,當下可能自己也很傲慢。比方我們做一個領導者,我們在說,「學傳統文化的人、在台上講課的人,他們自己要言行一致,要做到;做領導的,首先也要自己做到,不然他們都丟傳統文化的臉。」其實自己在講這段話的時候,自己也是領導,那自己所講,包含在領導別人,對別人的這些要求,自己做到了沒有?有諸己才能求諸人。
當我們在這些指責、要求的當下,很可能我們本身也沒有做到這些要求,久而久之,事實上也很難信服於人。相處久了,「你都這麼會批評我們,其實你自己做得不怎麼樣。」所以在這種客觀的情況,確確實實要先能調伏這個指責的態度,反而我們把整個精神應該集中在時時觀照自己的念頭,不然光是這個指責的習慣就很難突破。所以我們在整個課程當中,也重複很多次,就是「工於論人者,察己必疏」,都是看別人不對,觀照自己就疏忽。就像子貢是賢者,德行已經很好了,而子貢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孔子藉這個機會也是說「賜也賢乎哉」,那也是期許弟子,你的德行還沒有達到圓滿、完美,還要再下功夫,不能都是花時間在看別人的對錯上。而所要求,自己有沒有先做到,這是「政者正也」的一個重要的觀照。
再來,為政者本身知不知道他的本分是什麼。我記得有一次到一家公司去,他們一起參與課程的全部都是主管,他們希望我跟他們交流管理的課程。所以一開始我就請教他們,我說:「今天是跟大家交流傳統文化的管理,那請問,你們看到這個題目,首先你想到是管誰?」當時候還在海口,那時候學傳統文化的人還不是很多,深入的不是很多,大家也不知道我這個問題當中有什麼玄機,他們也很老實,「當然是管下屬」。「政者正也」,這個「正」是先要求自己,不是要求下屬。所以可能在心態上就錯了,可能在他的本分上他就不明白,他可能覺得主管就是管別人的、要求別人叫主管。
其實他的本分當中應該是照顧好底下的人,在生活上照顧,包含在他的專業能力上要給予他照顧,給予他教導。你都沒有教他,就指責他這裡不對、那裡不好,這就不是領導的一個態度,就沒有盡到領導者教導下屬的本分。所以不知本分,都變成要求。而且有責任心的領導者,底下的人犯錯,別人在指責的時候,他會把過錯攬過來,「對不起,是我還沒有教導我的下屬,不是他的錯,是我的錯。」這樣的領導者知本分,而且跟著他的人有安全感。所以領導要做到「君親師」的精神,這都屬於本分的部分。
上個禮拜有跟大家提到,在豐田的管理,下屬出錯,第一個,他最近身體狀況怎麼樣?第二個,他家裡有沒有情況?就是愛敬的心來處理這件事。第三,他該會的能力有沒有教他?再來,出錯了,是不是我所給予他的這些作業流程還需要修正?都是先看看我有沒有盡到關懷的本分,我有沒有盡到工作指導的本分。最後,這些都做了,事情還是錯,那還是有本分,當下藉這個機會指導他,讓他終生不忘,從中得到寶貴的教訓。這也是機會教育,這也是君、親、師當中「師」的本分。
而這些態度都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風氣。風氣這東西看不到,但每個人都可以感受得到。比方我們常講,一個團體風氣當中,「見人有善,不嫉妒,要隨喜」,看到人家有德行、有善行,不能嫉妒,要讚歎、隨喜、效法他。那我們用心去感受看看,假如看到人家的好,這個風氣是嫉妒、批評,然後雞蛋裡挑骨頭,那這個氛圍一定讓人很難受、很壓抑。都是隨喜、都是讚歎、都是效法,這個團體欣欣向榮,而且每個人心量愈來愈大。
「見人有惡」,他有不好的習氣,當然每個人都在修行,哪有可能現在就是聖賢的境界,每個人成長過程可能都有一些習染,「不批評,要規勸或守默」,不是一味的批評他,而是能夠「善相勸」,去幫助他。一個態度,兩種風氣,態度不對,變批評,那人會變什麼?很苛刻。規勸了,大家能夠互相護念,互相成長。當然信任還不夠的時候,他懂得用守默,「沒關係,我自己先做好,他信任我了我再規勸他。」第三,「見人錯事,不指責,要協助」。這個錯事已經造成,指責是於事無補,協助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所以從這樣的分析來看,我們每個領導者在面對事情都能夠觀照到我們當下的態度,對團隊都有直接的影響。那更要時時以經典來對照,不可以隨順自己的性格、脾氣來處理事情。
要以身作則,又要很清楚自己的本分,然後去盡自己的本分,這都不容易,都要透過學習。所以「人不學,不知道」,當爸爸要學,當媽媽要學,當領導要學,怎麼當下屬都要學。比方跟領導請假,對領導講,「我明天什麼什麼有事,我明天不來了。」請問諸位學長,這樣講話像不像下屬?我們好像一下子也沒有感覺不對,但是聽起來就不是很順暢。好,我們換另外一句話來講,說「明天我有哪些哪些情況,請問領導,明天我請假方便嗎?」這個完全不一樣。「我明天有什麼事,我明天要請假」,領導不答應都不行。給不給假那是領導他要考慮團體的情況,變成你是領導,不是他是領導,他得聽你的,你這樣子請假就是他非批不可。所以很多這些細節,可能我們自己沒有關注到,都是在心態上已經失恭敬,不清楚。
再來,當領導確實還有一點不好當,情、理、法都要兼顧,真的有點高難度。在《德育故事》當中有個事例,確實是非常有智慧,又是通達人情事理。在唐朝有個官員叫張鎮周,他本來是在壽春當官,調回自己的故鄉舒州當都督,都督是很大的官。那他調回自己的故鄉,大家想一想,他回自己故鄉當大官,他叔叔在不在,他叔公在不在,他舅父在不在,他這些堂兄弟姐妹在不在?那這麼多人情怎麼來應對?你說徇情,那不就失公平了嗎?你說統統秉公處理,是不是又有點傷人情?
所以張大人他還沒當官,先回到自己的家,在自己的故居,請所有的親朋好友好好痛快的喝、痛快的吃,吃喝了十天,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到了第十天,送每個親朋好友離開,每個人都有一包禮物,金銀、綢緞一個一個送。然後送他們出去的時候,就流著眼淚說到,「我回自己故鄉當官,而官員跟人民是要保持好距離的,所以過了今天以後,我就不能跟你們常常這樣吃喝、這樣暢談,以後都得秉公處理。」講到這裡確實是痛哭流涕。所以當下這些親戚朋友已經吃喝了十天,又看他這麼難受,當然能體會到他的難處。所以他當官以後,就沒有親戚朋友透過私人關係再來給他講情。都沒有親戚朋友來找關係,老百姓服他,所以一下子,當下大家都很安定,都沒有心不平。為官者假如偏心,底下就不平。
所以他這個做法,理是盡了,理講分寸,他這個處理的分寸拿捏得非常好;他法也盡了,他在每個人離開的時候告訴他,「官民禮隔」,不能再這麼親密,很多事我得秉公處理,他也把法律彰顯起來;而他講話的時候,句句都是發自肺腑,這個情也很深,情、理、法就兼顧。所以以後我們做領導者,遇到這種情理法的事情,可以參照這個精神來處理,應該會得到一些很好的啟示跟方法。所以,「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
接著哀公又問孔子:
【敢問為政如之何。】
請問為政具體從哪些地方下手?既然要以身作則,那從哪裡做起?
【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
孔子對哀公講到,『夫婦別,父子親』,這都是屬於家裡的倫常。所以一個為官者要想治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在《大學》裡就講到治國必先齊其家,也舉到了夫妻,「《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講到太太,女子出嫁當太太,她都是想著怎麼樣去團結這個家庭,去興旺這個家族,那她的家庭就可以垂範人民。所以「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就像文王對待他的妻子太姒,他們夫妻的相處,在很多詩歌當中都歌頌,那這個就是起到一個教化人民的風範效果。接著《大學》又說,「《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兄弟和睦,父子相親。我們中國的老百姓特別善良,看到領導者是好榜樣都會互相傳頌,所以很多菜市場都是在打聽這些為官領導者他們家裡是不是又有哪些感人的事情。
接著《大學》講,「《詩》云:其儀不忒」,他的行為都非常的好,非常有道德,沒有出差錯,不只影響國人,「正是四國」,還是鄰近國家的好樣板。所以「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就是他在扮演每個角色的時候,都把那個角色應該盡的本分做得很好。他當父親是好父親,當兒子是好兒子。我們看武王縱使是當了天子,他還是友愛他的兄弟姐妹。武王在做世子的時候,他還是孝順文王,盡他為子之本分。包含周公,他當弟弟,他也是天下的榜樣,他自己寧可減損自己的壽命,祈求他的兄長武王這個病可以好。所以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而這個齊家做好,「夫婦別,父子親」,那『君臣信』,君臣是指上下級的關係,而朝廷君臣能夠互相信任,誠信相待,那整個各行各業的團體,他們也有君臣關係,都是效法朝廷的風氣。所以『三者正』,這三方面都端正,『則庶物從之矣』,「庶物」就是萬事萬物的關係,都跟著理順。其實我們常常聽到,人心善,五倫關係和睦,風調雨順;人心不善,災禍就很多。所以這些倫常都正,當然這萬事萬物的關係都會相處得很好。
我們接著來看下一句,一百六十六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
這句一開始講到『天地為大矣』,天地可以說是高明博大,但『不誠則不能化萬物』,假如天地不誠,就不可能化育萬物。因為「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對萬物都是無私的去利益、奉獻,所以「天之道,利而不害」。《老子》當中又講,「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所以天地就是無私的奉獻精神。所以它誠,才能化育萬物。它沒有任何目的,沒有任何要求。我們人與人相處有帶目的性,有要求,就不真誠了。而且這個真誠當中還自強不息。所以真誠的心是不會變的。會變,那可能還是一時比較情感用事,衝動而已。所以我們看世間人用真心的少,會變化的情感那不算是真心,還是虛情假意比較多。當然我們一談到虛情假意,不要先想別人,自己對任何親戚朋友那一分愛護、尊重一有變化,那也提醒我們,我們用的還是虛假的心。大家有沒有看大地看誰不順眼,不養誰了,上天不保護誰了?沒有這樣的事情。
接著經文說,『聖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聖人可以說是睿智的,但不誠的話,他不可以教化萬民。當然聖人他是慈悲、有智慧,這個「智」裡面沒有慈悲,那就變成感情用事,那就不算是聖人。所以聖人之所以能夠化萬民,是他是誠心去處事待人接物,所以他的言語懇切,令人感動。我們認識一些很有德行的長者,我們親眼看到,他跟人家談話,一開口二、三句話,對面的朋友就流眼淚,而且是第一次見面。那個是真正人家聽他一、二句話就可以感覺到那種誠心。尤其現在的人都很缺乏愛,現在你說十個家庭,夫妻不吵架的有幾對?那假如夫妻常常吵,孩子從小成長他就一定缺乏真心的愛護,因為家長都感情用事多,情緒化多。所以遇到這種無私的人,一心一意要利益人的這樣的長者,他的言語很快就讓人家感受到。我還見到有個女子,遇到一個很慈悲的人,從遇到他,聽他講第一句話到離開,其中應該有五、六個小時,從聽他第一句話到離開(五、六個小時)還在流眼淚。所以感人至深都要靠真誠。
我們現在傳統文化也非常多志士仁人願意來投入、來奉獻,在全球華人也有不少講師在弘法。講課的時候,確實引經據典,頭頭是道。那聽眾他會很感佩,很仰慕。結果下了台,私底下,這些聽眾遇到了,看到他很激動,然後就衝過去,多聽他講兩句話。可是當下這個講課之人假如表現出很冷漠,言語一點都不親切,甚至還有點好像嫌棄對方。會講課,很聰明,但是假如沒從心地上下功夫,沒察覺到自己不夠真誠,那給聽眾的殺傷力就很大,因為他一下子形象差別太大,那個真的會讓人家精神錯亂,調不過來。一個他這麼仰慕的人突然這麼冷漠對待他,他可能會內傷很多天。所以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是要誠惶誠恐,要珍重這分信任,更應該真誠對待。
我們還曾經聽到講課的人說,「好啊,下節課我一定讓他們哭。」講這個話就不真誠了。你講課是自然的流露,大家互相交心,很自然,感動,怎麼會是「好啊,下節課我一定讓你哭」?這個會不知不覺,有時候沒有觀照到自己的態度,前一、二節真誠流露,大家也很感動,慢慢掌聲多了,讚歎多了,「你講課講得真好」,開始在琢磨這個課要怎麼講,這句話要怎麼講,才會贏得掌聲。那把這個精神不是用在提升心性,而是用在這些言語的推敲、琢磨上,慢慢這個誠就會退。好像講得言語上愈來愈精彩,可是聽眾比較敏感的人覺得愈來愈不感動,這個都是很微妙。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講到,『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父子可以說是最親密的,而且「父子有親」這是天性,不是說人刻意去教的。我們從二、三歲的孩童跟父母相處,就可以很明顯觀察得到,他對父母那種孺慕之情是自自然然表現出來的。天性是本有的,但為什麼最後父子會不親?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人說,父子之間現在不好溝通,有代溝。那原來是天性,它之所以會起變化,我們想,為人父母者應該負比較大的責任,因為孩子是我們養育、教育大的。我相信沒有孩子不願意跟他父母那種親密跟他小時候一樣,那是人生的幸福。
首先,為什麼孩子會慢慢沒有辦法發自內心的尊重父母?父母講一套做一套,那慢慢的孩子這分天然的信任會受影響。我曾經看長輩打孩子,為什麼打他?孩子阻止他去賭博,他還打他的孩子,我都在現場。孩子這種至情,希望父母不要去賭博,人家看了應該很感動,「號泣隨,撻無怨」,應該看了感動。你說當父母的人還發脾氣,還打他,那這個就是瞋恚心現前,真誠就沒了。所以其實這種父子的真誠是天性,它是後來遇到障礙,主要障礙還是我們的習性障礙它,亂發脾氣,就不能跟人真誠相待。或者傲慢,兒子瞧不起父親,覺得父親學歷低,不識字,「不誠則疏」,疏遠自己的父親。所以這都是教育的問題,教育應該要長善,應該要不忘本,而不是增長他的知識以後,增長他的學歷以後,反而愈來愈傲慢,那這個教育就偏掉了。所以傲慢就會不誠。
包含貪,有貪求,也很難真誠。比方說父母好面子,那自己也不是聖人,會做錯事,拉不下臉來給家裡的人道歉,慢慢可能就家裡人都不講話,不好溝通,就隔閡了。誠才能感通。所以很多學了傳統文化的家長,感覺到自己確實過去有很多不對,應該跟家裡人道歉,真的發自內心懺悔、反省,家裡的人確實又回到以前,可以暢所欲言,心裡的話可以互相傾訴。所以自家不能有祕密,不然就不真誠。包含好面子,孩子有表現得不是如己意,就覺得孩子給我丟臉。這個面子真的害死人。不只父子關係是這樣,包含夫妻關係,「你錢怎麼賺這麼少!」那夫妻相處就愈來愈覺得有隔閡,不被尊重,不被體諒。
接著下句講,『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君王他是一國之長,那是最尊貴的地位,但是雖有尊貴的地位,如果沒有自重,那慢慢的可能會自取其辱。所以在上位者,他人的尊重可不能變成一種對人的要求。所以自己做好,自然贏得認同跟愛戴。我們看在商朝時候,有個天子太甲,他是商湯的後人,當時候伊尹還在。結果太甲不修道德,就非常放縱自己,最後伊尹沒辦法,把他放逐,放到桐宮這個地方。他本來是天子,是最尊貴的,那他自取其辱,最後「不誠則卑」,他反而變得不受人歡迎,不為人所尊重。結果後來他反省三年,回來之後,真正改過自新,他還是贏得人民的尊重。所以子貢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處在這麼高位,他的過失大家看到、知道,但是他改過來,老百姓還是同樣的仰慕他。所以這一句,「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我們想起《弟子規》說的,「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他有這個地位,如何表現他的高貴?慈愛下屬,寬宏大量,才顯得他的尊貴。就像我們剛剛講到,那個領導者他也要首先反思,他要先盡本分,而不是以他的地位來指責、要求他人。
接著經文講到,『夫誠者,君子之守,而政事之本也』。「誠」是一個很重要的品德,應該是品德的根本,所以君子時時恪守這個德目,時時提醒自己保持真誠,不只是他念念不敢違背的道德操守,而且也是治理國家之根本。所以誠是修身之本,亦是治國之本。《中庸》裡面講,「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真誠現前,事情一定可以成就。《諫太宗十思疏》裡面,魏大人有講到一句,「竭誠則胡越為一體」。連不同民族,可能言語當中都有障礙,但你只要竭誠,都可以像一家人一樣。唐朝那個時候,確實多少國家民族都到大唐來,親如一家。「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可是居功自傲,自傲自滿這個態度一形成,可能連最親的骨肉最後都會形同不認識的人。可見,其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本都在這個真心、誠心。
就像剛剛那句經文講的,「傲物則骨肉為行路」,就讓我們體會到,真誠是本有,為什麼提不起來?被習氣所障。傲慢就是嚴重的習氣,懷疑心也是嚴重的習氣。傲慢、懷疑別人,那這可能都是對人都有成見。有成見,真誠現不了,甚至是帶著有色的眼光,話還沒講,人家看我們的眼神就覺得很不舒服。
其實真誠不容易,我們可能有時候講一句話,貪瞋痴慢疑都在裡面。比方我們現在批評一個人,第一個,傲慢;第二個,懷疑,你批評他,你就不相信他可以成聖賢;第三,講這話的時候鐵定動氣,瞋恨就出現;再來,批評的時候都是著在他的哪一句話、哪一個行為,然後抓著不放,那都過去的事了。抓著人家的哪一句話、哪一個行為不放叫著相,不明都是剎那生滅。「看人要看後半段」,人家過去的不好的行為這麼斤斤計較,這愚痴,太著相。孔子是「見人一善忘其百非」,怎麼會記人家這些過失。瞋、痴、慢、疑,可能都在一句話的態度當中都有,所以這些東西都要去掉才能真誠。有沒有貪?還是有,其實我們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可能那個目的裡面都要別人認同我,不認同他,那這還是貪在裡面。所以這些習氣往細處去看都很微細,都得要不自欺,慢慢才看得清楚。
尤其假如是領導者,那要真誠,要去習氣,再來要平等對待一切的百姓。你各行各業要平等對待,人心才歡喜。你假如做國家領導人,只看重那些很有錢的,那些一般的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你理都不理他們,那不真誠。社會國家是互助之體,各行各業都是很有貢獻,都應該真誠的去感謝他們為國家的付出,這才是誠。所以我們中國領導人溫總理,我們常常看到他的身影,在下水溝去給工人致謝,這種慈愛、真誠都感動無數的勞動階層。包含國家領導人在除夕夜的時候,會到這些老百姓家裡去一起用餐,然後也看看他們過冬的情況。
所以剛剛講到的這個誠是被習氣所障,那我們就要從很多生活的這些小地方時時能觀照念頭。比方要不貪,那要打掉自己所有要求的念頭、控制的念頭。這個很不容易,一下子就可能會冒起來。比方我們在傳統文化的團隊,很多義工一起來幫忙,那我們對義工來幫忙是什麼態度?感謝他成就這個因緣,還是他是來修功德的,他得要做榜樣,要做好。這話聽起來有道理,在心態上根本就是偏掉了。所以我們假如不從心地上,有沒有那種要求、指責,不從這裡看,那我們學了以後,句句也都是道理,而且還說,「師長說的、《論語》說的」,把善知識、把經典統統拉下水。其實自己用它的時候心態不對。什麼心態不對?正確的心態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一心態不對就反了,嚴以律人,都是要求。「你來做義工,你就要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你沒看其他團體的義工,人家做的時候都笑得這麼燦爛,為什麼我們做的不笑得這麼燦爛?」還比較,貪瞋痴慢都在起作用。
所以為什麼說學傳統文化要先學厚道,不要苛刻要求。首先,這個義工笑容不燦爛,他可能今天身體不舒服,怎麼不先去關心人家?人要真誠很難,為什麼?這個慢心太容易起來。看到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馬上下判斷,但不見得是事實。你看那個人態度不怎麼好,可能你一問,他昨天整夜沒睡覺,身體很不舒服。可是我們一看,「來做義工,表情還這麼難看」,我們沒有很自然的去關心、去了解,反而是比較習慣先下判斷。縱使對方真的表情很不好,那也是一個結果。其實只要把原因找到,很可能我們就不會去指責他。包含有些人真的一看就比較笑不出來,他笑不出來都肯來做義工,不是也很可貴嗎?而且笑不出來,坦白講,就是可能成長過程他比較缺乏愛,那你就要有責任,是傳統文化的好樣子,讓他感覺到你的愛。
第一個,我們在要求以前,我們先付出關心了沒有?第二,今天義工也好,今天同仁也好,我們在要求以前,請問我們指導他了沒有?他有沒有很完整的上過義工這些培訓的課程?孔子這句話重要,「不教而殺謂之虐」。我們該盡的、該給他的都還沒有給就先要求了,那麻煩了,這都不真誠,人家就會顯得很壓抑,很可能這個傳統文化的團隊人家就不願意待在這裡,甚至於他會覺得,學傳統文化的都是這樣,我不敢學。這個就障礙別人接觸聖教的機緣。所以這些心態沒有觀照到,很可能我們不只不能弘揚文化,每天在障礙別人的因緣都有可能。
再來,「有,剛進來的時候都有給他們上培訓的課。」那請問持續的學習有沒有?每次當完義工以後,就這些事情大家充分溝通、檢討,彼此再提升,有沒有?假如這些我們都不能體恤到,那我們本身也沒有尊重對方,也沒有愛護對方。所以我們要很冷靜,我們不是進了傳統文化的因緣,我們所做一切就是經典;反而我們一不省覺,我們本來做人做事的習慣更強。
我們常在舉例,英國工業革命把整個人類努力的方向帶向物質的追求,最後把人也當產品,當產品就是進去生產線,出來就是一個大學畢業生。大家看,現在這些產品好不好?現在企業界覺得這些大學生只會考試,不會做人。但人不是產品,人不是機器,每個人的差異都很大,他開竅的時間也不同,怎麼可以同一個標準?所以大家看,不會讀書的,一下就被否定,因為考試變成標準。一被否定,一被放棄,他怨恨老師,怨恨教育,怨恨社會。接著我們再看,成績都考得很好的,就變優秀了?也不是。因為人不是產品,你要不斷的啟發他的心性,啟發心性哪可以用考試填鴨這樣達得到?結果我們看到成績很好的也很危險,得失心特別重,所以每次到期末,學校如臨大敵,跳樓自殺的學生太多。
所以這些情況都很值得我們冷靜。我們也受工業革命影響,我們自我假如比較重,就不懂得去體恤別人,有別人可以幫忙,哪怕別人累得要死,反正能達到我的目的就好。這個都是功利。所以團體裡有個風氣也是很忌諱,誰比較會幹事,事全部讓他幹。那誰敢承擔?嚇都嚇死。承擔的人你應該更體恤他,惺惺相惜。結果變成能幹的人,全部的責任都壓在他身上,你不把他累死才怪。所以當我們看到團隊的人有疲倦的表情,你不是說他怎麼不笑、他怎麼不做榜樣,應該是我們是不是沒有體恤到他的體力,是不是該關心一下他的健康,這樣才對。
我們翻到一百四十七頁,三百一十四句,這是在「敬慎」當中的「鑒戒」給我們的啟示。經文裡講到,「鳥窮則噣」,鳥被逼到極點牠就要噣。「獸窮則攫」,獸被逼到極點牠就得反抗,用腳、用爪去抓。「人窮則詐」,人被逼到極點就會欺詐,人被逼到沒有辦法生存,那當然他就只好欺騙。「馬窮則逸」,馬被逼到極點,被累到沒辦法喘氣,那牠就要逃奔掉。所以從古至今,「自古及今,未有窮其下而能無危者也」。用前面的這些譬喻讓我們體會到,古往今來,「未有」就是從來沒有見過,一個國君逼迫臣民到走投無路,而自身還能很安穩,沒有危險,那是不可能的,讓人民沒有辦法生活,那人民只好反抗。
所以真誠能感通人,但是我們假如提起的是這些習氣,那無形當中給人壓力、傷害人,自己可能不自知。所以不貪、不瞋、不指責、不批評、不痴,不要常常有比較的念頭,拿自己的親人跟人家比,團體裡常常在那裡比較,這都不誠。因為我們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就是愛的教育,那應該體恤每個人的差別,去幫助他、協助他,而不是在那裡比較,讓對方也很難受。再來不慢、不疑,不慢,那當然要克服好為人師的這個習慣;不疑,能時時存一個信任別人的態度。所以不執著,去掉這些習氣;不分別,平等恭敬他人。再來,不起這些邪念、妄念,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只要跟人相處,念念為人著想,就容易把自己這些妄念調伏下來。可能自己這些貪瞋痴要出來,提醒自己,拉回來,念念為他著想。
我們接著看一百六十七句,我們一起來念一下:
【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這句是在《論語》當中「子路第十三」裡的一篇。子路當時候是在衛國當官。當時候衛國是衛靈公當國君,他的太太南子比較淫亂,結果太子蒯瞶羞恥他的嫡母南子這樣的行為,然後想要殺害南子。後來這個事蹟敗露,他就奔往宋國,逃出去。後來是他的兒子輒(就是蒯瞶的兒子,衛靈公的孫子)即位。他兒子即位以後,蒯瞶後來又回到衛國,回來幾年以後,又跟兒子爭位子,最後兒子輒就出離,蒯瞶自己又立為衛君。這個就是歷史當中講的「父子爭國」。所以在一些古人的註解當中,他們會推斷這段話是在當時候輒當國君,蒯瞶又回到自己國家裡面來。這個「正名」,有些專家、學者講,就是正父子之名。就是蒯瞶是父親,應該讓他來繼承國君的位子,而兒子應該退讓。可是兒子輒,雖然是兒子,可是事實上他已經繼位好多年,何況衛靈公在世的時候已經不信任蒯瞶,而有意立自己的孫子輒做太子。所以就有這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到底是不是孔子的看法,這個我們不敢斷言。
所以有這個事情,典故是這樣,讓我們了解到。假如你現在在衛國,你心會不會有點不安?君上父子是這個情況,有點頭大。所以大家看,一個家族、一個國家會有不安,往往就是上位者這些情況沒有理順。我們在上《古文讀本》裡面,「鄭伯克段於鄢」,當時鄭莊公跟弟弟共叔段最後衝突,你看那個要死多少人民。可是起初就是什麼問題,就是媽媽偏愛弟弟,最後搞成這樣。所以上位者很有福報,可是他一偏頗,那造的罪業真是大。
在歷史當中還有一個典故,我們看了也是搖頭。就是在周朝時候,魯國的國君魯武公帶著自己的孩子括跟戲去見周宣王,去拜天子。結果天子看了以後就特別喜歡這個弟弟戲,然後就要立戲為國君。魯國的兩個世子,天子就要立這個弟弟為國君。旁邊的樊仲山父就勸諫,「天子,你不可以立這個弟弟為國君。因為你這麼立,不順情理,哥哥是長,你廢長立幼。你這個決策假如不順情理,底下的人可能他就不能遵守,他就要反抗。可是他一反抗,又是你的命令,那是不是又要被你給誅殺、處罰?所以天子出任何的命令都要符合情理才行,不然後患無窮。」
結果這麼一講,周宣王還是沒有接受,樊仲山父他還繼續推講開來說,「今天天子你立諸侯是立少廢長,那是教他們不符合倫常。假如魯國聽你的話,其他的諸侯又跟著這麼做,那從我們遠祖傳下來的立長的這個規矩就被你破掉了。若魯國不聽你的話,你又派兵要去處罰他,那其實你派兵出去討伐他,那就是自己本身是在破壞了自己先王的規矩。因為周天子自己就沒有立長,反而是廢長立幼,那其實他是自打嘴巴。」就分析這些利害給他聽。結果周宣王還是沒聽進去,還是立了弟弟。結果魯國國君回去之後,就去世了,那真的弟弟就被立起來。結果國人不同意,就殺了弟弟,把哥哥的兒子立起來,然後周宣王又派兵去打哥哥的兒子。大家看到這個歷史有沒有覺得,一個這麼高位的人就逞自己的好惡,沒按規矩,你看給多少人民添了痛苦。而這其中也是沒有考慮到名正言順的問題。立長,這個就是名正,名分正。
我們看經文裡面講,子路問孔子,如果衛國的國君打算請你來輔助他治國,不知道您將以何事來先做?孔子講,『必也,正名乎』,一定從名正言順,正名分開始做起。當然,孔子講這一段,是不是提到當時歷史當中蒯瞶跟他兒子輒的名分,這個我們就不下判斷,不揣測聖意。但縱使沒有這個典故,這個理還是非常重要,非常透徹的。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名與事實不相符合,那講話就沒有名分,你就沒有那個身分去講這個話,哪怕講的話再對,對方他不一定能接受,甚至有批評,「這事又不歸你管,你插什麼嘴!」那你不給他一個名分,他就沒有辦法言語得當。那『言不順』,話都不好講,不能取信於人,『則事不成』,你要再讓他去辦事就更難。比方你的團體當中來了一個人,大家也不知道他是哪個職位,然後他開始在那裡分配工作,你說大家會聽他的話嗎?那他再好心,人家首先就先質疑他。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像齊桓公用管仲,他就先正名,他「仲父」,他名分有了,他地位定了,他辦什麼事情大家心服口服。所以言語不能順理成章,那辦事就更難成功。
那普通的事都辦不好,『事不成,則禮樂不興』,你這些事情都不能夠理順,更何況是整個全國的禮樂教化要來推展!我們看到這個「禮」,它是行為的規範,它要求得更細,那要能更方方面面都符合這些規矩才行。所以禮樂的教化不能夠辦得很好,不能興起,那人民沒很好的受到這些教化,那可能就會做錯。那做錯了,我們用的刑罰又不妥當,那刑罰用之不當,人民就感覺好像無所適從,好像不知如何是好,那天下就會亂。其實假如我們在一個團體裡面,好像不知道自己的名分、自己的本分,以至於好像整個上面交代的,或者組織也沒有規劃好,甚至動輒得咎,做什麼都錯,那真的會變『無所措手足』,都不知道如何是好。
好,那今天課程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