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剛好這個星期要參加山西大同大學他們為大學的新生做傳統文化培訓課程。他們已經做了非常多年了,我們聽了也非常感佩。一年的新生有五千人,他們已經培訓了很多年了。而且在大學裡面,他們也有傳統文化的學社,持續的在以傳統文化教育大學生。而且政府辦的很多活動都會找這些大學生去幫忙,說他們的形象特別好,參與的人都生歡喜心。結果這些去幫助政府辦活動的大學生,還沒有畢業,工作都找好了,都被挖角了。所以這個現象也可以給我們所有從事教育,以至於家長,一個啟示,要希望孩子以後有出息、有發展,得先學傳統文化、學做人做事。現在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界,都很重視倫理道德,有了倫理道德的基礎才是棟梁之才。所以教育界講到,「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最起碼他有德,慢慢他還肯努力、肯提升,慢慢從次品還可以到上品。但是「無德有才」就是危險品了。我們看現在很多企業出問題、倒閉,很多都是用人不當。這些人很多也都是碩士生、博士生,讀了一、二十年的書,最後卻會做出不義之事,那還是在他成長過程當中太缺乏倫理道德的教育了。
上次我們講到「人存政舉」、「為政在人」。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要能興旺,一定要有好的領導、好的人才。但人才的培養要愈早愈好,你不能等出社會了再培養。像在大學裡面,大學四年是黃金歲月,他們從一進校門,校方就能以五千年的倫理道德智慧來引導他們,對他們的人生都有決定性的關鍵。我記得上次聽我們雲南省的寧處長就講到,在大學裡面辦課程,第一年辦的學生都跟以往的學生不一樣。所以有沒有教差非常的多。「人之初,性本善」,你只要有教,一定能啟發他的本善。而人你不啟發他,「人不學」,他就「不知道」,他可能就隨波逐流。所以在大學裡面能夠大力的讓學生們學倫理道德教育,這是國家之福,因為我們希望從大學裡出來的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我自己剛好曾經在幾所大學跟大學生做傳統文化的分享,給我很大的感觸。我們還沒去以前,都有聽到一些老師們講,說現在大學生不好學,他可能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就沒有專注力了,你還得給他講講笑話,不然他可能就聽不下去了。可是我們去了之後,針對他的人生,他所關注的這些思想觀念,包含對他人生的規劃,還有人際關係怎麼和諧,這些是他非常想了解、想深入的。我們從傳統文化當中這些好的義理跟他們做交流,他們的專注度是一個半小時目不轉睛。所以不能怪孩子,我們能不能教給他最需要的、最重要的這些好的教誨?我記得那時候在地質大學,學生應該有八、九百人。講課的時候,這八、九百人全神貫注。當一句話跟另一句話當中有一個空檔,可能不到一、二秒鐘的時間,一片寧靜,感覺好像針掉在地上在那一刻可能都可以聽得到。如此專注,我們都感覺到,沒有盡心去準備這一堂課那對不起大學生。而且不只大學生很想學,我們到監獄去,也是一個半小時,服刑人員也是目不轉睛。那時候很感嘆,假如小學老師、中學老師都把這些道理告訴他們,他就不可能走到監獄裡面去了。他並不是不肯學,不然他怎麼這麼專注?
所以種種家庭、社會現象都是教育出了問題。我們喪失民族自信心了,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教知識、教技能多,忽略德行、忽略倫理。所以這些做人道理他不懂,社會誘惑又那麼多,哪有不誤入歧途的道理?所以「教學為先」,一定先教做人這個根本才行。剛好這次大同大學辦的傳統文化的培訓課程,我們隨喜讚歎,這是校方的德政。尤其他們學生處的李處長,是女中豪傑,堅持了這麼多年,利益無數的學生。所以我們也是去盡一點心力,參與這個課程。
我們上一節課的重點在「人存政舉」,一定要有好的領導者、好的人才。培養人才愈早愈好,從哪裡就要開始呢?應該是從胎教就要開始。人才之端,應該從胎教、從小教起。而一個國家的興衰,最大的關鍵就是皇帝,就是最高領導者,他做好了,底下都正了。那皇帝要什麼時候培養?他也要從小培養,從他當太子的時候開始培養。我們先了解到,一個領導者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我們先複習一下第十頁二十二句,在「君道」當中的「反身」就有講到,「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那領導者「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的大臣都效法、學習他;「左右正而後朝廷正」,這些股肱大臣都以身作則,整個文武百官都效法,整個朝廷政治清明;「朝廷正而後國家正」,整個官員又做老百姓的榜樣,這個國家就興旺;「國家正而後天下正」,他的國家安定昌盛了,其他的國家,誰不願意幸福美滿?誰不願意長治久安?那自自然然就跟他的國家學習。從商朝、周朝,其實都是把自己的國家做好,那其他的國家都來歸附。像周朝有八百諸侯國,就是文王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了,所以「國家正而後天下正」。
其實現在全世界,哪一個國家重視教育,哪一個國家重視倫理道德,哪一個國家把復興漢學做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就能成為全世界的中心,它可以帶領全世界。因為現在很多國家都有很多問題,它不知道怎麼解決。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哪一個國家肯大力弘揚漢學、中華文化,哪一個國家就領導全世界。孔子在世的時候為什麼周遊列國?就是哪一個國家真正重視《周禮》這麼好的教育、這麼好的制度,它肯用《周禮》,那這個國家很快就興旺了,那天下就來這裡學習。所以孔子的目標是要讓天下安定。沒有國家重視,沒有國家重用孔子,那只能是當時候的因緣,大眾的福報不夠,這也不能強求。但是往後哪個家族、哪個朝代重視孔子的教育,那它就一定興盛。所以誰最有福報?肯聽聖賢教誨的人,那是最有福報的。其實上天慈悲,都給我們很多的機會,我們得好好來珍惜。
既然君王正,整個國家就能夠正,那培養一個國家的接班人就是國家的大事了。我們接著來看一百六十三句,就是《漢書》當中提到,周朝怎麼樣教育太子的。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大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師導之教訓。此三公職也。於是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從這一段我們也聯想到上一節課講到的,整個堯、舜、禹、湯這些盛世,到了周朝,是聖人最鼎盛的時候。這個就是關鍵,就從小、從胎教就開始教。成王在幼年襁褓之中,當時候便安排三個最有德行的人來當太保、太傅、太師,『召公為大保』,他是燕國的始祖,『周公為太傅』,這都是聖人,『太公為太師』。「太保」,保是什麼呢?『保其身體』,保護好太子的身體,養成很好的這些健身的習慣,所謂飲食有節度,然後起居有常,都要養成這些好的習慣。包含做任何事情身心不可透支,這個都是要告訴他的分寸。我們了解到,保護身體很重要,因為好的身體伴隨我們一輩子。他從小假如體質不好,以後要扛大任就很不容易。所以古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看得很遠。像我們現在做什麼事情體力不夠,就會很有遺憾。那我們冷靜看看,現在整個家長、老師,重不重視孩子的健康問題?他這個健康還包含不只是身體,還有心理。現在很多孩子考試考到最後身體都壞掉,然後心理壓力很大,很多學生扛不了壓力,自殺的都有。所以都要保護好他整個身心的狀態。
『傅傅之德義』,「傅」是以道德、仁義的教誨來輔助他。『師導之教訓』,太師是以聖賢的教誨來引導、啟發他。這些是三公的職責所在,『此三公職也』。我們看到這三公都是聖人,而且都是身兼重任,太公、周公那都是整個國家最重要的領導者。
教了太子以後,更重要的是太子要能夠落實,能夠成為他的習慣。因為所有的教誨成為習慣了,他才能得利益。假如只是學了很多道理,沒有成為習慣,那就像《弟子規》上講的,「不力行,但學文」,他是「長浮華」了。所以必須內化。可內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得到,他得有人不斷的陪伴他去落實。那這個時候,『於是為置三少』,就是這另外的三個老師來輔助、監督他。一個習慣要完全落實,那得要不斷薰習、不斷提醒。比方像我自己,改掉一個急躁、浮躁的習氣,這麼多年了都還沒改掉。假如旁邊時時有善知識提醒,那一定會改得更好。所以身邊有人提醒,有善知識,那是很大的福氣。我們冷靜想想,現在為什麼修行這麼難?很重要一點,我們自己聽別人勸的時候,能不能歡喜接受?比方說父母勸我們,我們會不會不高興、不耐煩?假如父母勸我們都不能歡喜接受,那要善知識勸、要朋友勸就更難。而愈小勸愈好勸,人長大之後可能比較固執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好勸。所以古人對這些人性都很明瞭,都知道要抓這個最好的時機點,從小教起。所以輔助太子去落實,就設了「三少」,『少保少傅少師』。他們『是與太子宴者也』,「宴」就是住在一起,跟太子生活在一起。跟太子生活在一起,他的一舉一動就給太子好的影響了。
『故乃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於是當太子幼年了,理解力有了,比較懂事了,「三公三少」就跟他講明孝、仁、禮、義的這些道理,甚至於是在生活當中給太子表演出來。『以導習之』,我們看,講明白之後,這個「導」,它有引導,也有自己先做到了再去教導的這個意思。這個態度聖賢人都有。我們之前曾經有提到,曾子說到,孔子有三個德行他沒有學到,他自己覺得很慚愧。哪三點呢?孔子他見人一個善行就忘其百非,這個是孔子很容易跟人相處,他不會對人有成見,人家的過失他盡力去幫助他,看人家的好,讚歎、向他學習,「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夫子見人善就像自己有一樣,他不會嫉妒別人,不會跟人爭高下,「夫子之不爭也」,「見人有善若己有之」。第三,「聞善必躬親行之」,夫子接受到一個好的教誨,必然是自己先親自去做到,「然後道之」,而後才去引導別人,「是夫子之能勞也」。這個「勞」就是其實要真正能夠教化他人是不容易的,是很辛苦的,是每一句自己要去做到,再去引導,別人才能夠心服口服。所以「以導」,引導他,以身教來引導他,進而協助他「習之」,「習」就是讓太子落實。
然後『逐去邪人』,就是驅逐這些奸邪之人,不要給太子不好的影響。我們看,在整個家族當中,以前的人都有這個默契,就是一定要給晚輩做好的榜樣,不能給晚輩不好的影響,這都是慈愛的表現。因為小孩子很容易受影響,而且「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其實這一點應該現在有小孩的人體會滿深刻的。比方你在家裡很好的教導他,可是回去爺爺奶奶或者到外公外婆那裡,一直看電視,還是老人都很寵他,回去一趟,回來還得調老半天。所以教育是合力,不能單靠一個人,不能單靠父母或單靠老師,得是所有接觸孩子的人都有教育的敏感度、教育的智慧,不然會常常幫倒忙。所以『不使見惡行』,不讓太子見到不好的行為。
那要達到這個目標,『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選出天下品行端正的這些讀書人,包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他們在孝順、友愛兄弟、尊重長輩,包含見聞廣博、有道德的這些人,來陪伴太子成長。『以衛翼之』,護衛他,「翼」是輔助他。『使與太子居處出入』,讓他們跟太子「居處出入」,就是朝夕相處,同出同入。
其實不只在教育太子如此,以前每一個家族教孩子,他就是千里尋師。整個家族這些耆老,可能都七八十、八九十的,在家族當中很有地位的,德行又好,又有人生智慧,由他們開會,聘請哪一個老師來教自己家族的下一代。就在祠堂教。而且私塾老師也是跟學生住在一起的。其實我們聽師長講以前私塾怎麼教,都覺得冷汗直流,自己跟這些孩子們二十四小時居住,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夠利益他們?自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德行。一掂量就有自知之明,也知道還有多少不足的地方。二十四小時在一起,你一舉一動都要合乎道才行。你「置冠服,有定位」沒有做,那孩子就說:「老師你教我們這麼做,你自己也沒做!」他就不相信了。包含要求孩子早睡早起,那這個帶班的老師得跟著做到才行。而且包含我們自己回想,父母的情緒孩子都可以感覺到,所以我們教孩子說,「不要亂發脾氣」,假如我們父母情緒起伏都很大,那孩子也不服。同樣的,私塾老師他也不能情緒化,不然孩子也不服氣。
接著講到,『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太子生下來所看、所聽統統都是好的事情,符合德行的事情,所以他「見正事」,他就可以效法學習。『聞正言』,他所聽的都是正知正見。『行正道』,他所做的都跟道是相呼應的。『左右前後皆正人』,在他的左右、前後都是正人君子。我們之前在「交友」方面,有一段經文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小孩最強的就是模仿,他什麼時候模仿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就潛移默化。
所以孔子接著說,『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從小養成的品德,就像天性一樣一生都不會改,自然而然變成他的習慣。其實看到這一點就了解到,教育孩子是有黃金時段的,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黃金時段沒有掌握,等到他大了以後才教,相對的就很辛苦。「禁於未發之謂豫」,很多這些好的習慣你都讓他養成,不養成壞習慣。但「發然後禁」,他已經養成壞習慣再改,就非常辛苦。他辛苦,老師也辛苦,父母也辛苦。所以當父母的人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把教育擺在第一,「至要莫如教子」。要有所取捨,把教育擺最重要,不要顧著賺錢,忽略孩子教育。等孩子大了以後不聽話,你再有錢,你也不可能安心,也不可能有好日子過,不知道孩子又會出什麼狀況。甚至於孩子沒有德行,你賺再多的錢也不夠他揮霍了。
這段話是周朝教育太子。我們以最近的皇朝清朝來看,也都是守這個原則,清朝的皇帝教育小孩很嚴。我們以前看這些古裝戲,概念就好像這些當皇族的人都是富貴享受的。清朝的皇子三點到五點就進入書房讀書了,先溫習昨天的功課,三點。然後用功到什麼時候?晚上七點,都不離開讀書的地方。中間他可能出來運動、習射,那個都是學習的項目之一。那大家算一算,十四到十六個小時之間,是這麼樣下功夫。所以我們看到,清朝每個皇帝學問都非常好,這不是偶然的。而且這些皇子,包含太子定了,天下就安定,這怎麼可以放鬆呢?一年只有五天休息,只有春節大年初一、端午節、中秋節,還有皇帝萬壽的時候,還有自己生日,就五天而已。所以非常用功在學習。
這段話給我們人生的啟示在哪裡?你說我又不是太子。講這句話可能就很難在經典當中去領納、去受益了。所以學這些教誨不能分別、不能執著,說「這個是講太子,不是講我的」。其實我們冷靜看看,我們學傳統文化的目的就是期許自己能承傳傳統文化。以前太子從小就學,我們是長大了才學,「亡羊補牢」,在補習。我們看到這四歲、六歲的孩子在讀經、背經,比我們快太多了,我們黃金時段已經錯過了,現在要努力,那不知道要加多少倍。所以最起碼也要三點起床,然後也要學習到七點才能休息,不然根本就沒有辦法大幅度的提升,承傳中華文化就變成一句空話了,做不到了,空願。所以這樣的要求從共學班開始,我們一起督促、一起並進,從每個弘揚文化的人開始做表率。這是修身必須如此。沒有這樣薰習的功夫,以我們成年才學,伏不住煩惱。當然假如在自己的因緣當中,沒有辦法十幾個小時都讀書,其實在工作當中都是在薰習。在工作當中時時想著,我這句話跟經典相不相應?我這麼做跟經典的原理、原則相不相應?這都是在保持觀照、保持薰習,都是在用功。
從齊家來講,這段教誨就提醒我們,孩子成長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所以「孟母三遷」,包含「竇燕山,有義方」,他是以身作則。所以有身教,還有整個環境的境教,還有適時給予孩子的言教,就能把下一代教好。這個是齊家。包含治國,國家要有棟梁之才,那就要重視政治人物的培養,要趁早培養他,年輕的時候就要好好的栽培他。甚至包含錄取黨員,就要看他的德行根基,他從小有沒有好的教育,所以應該要去家庭訪問。包含取黨員,應該回歸到漢武帝漢朝那時候的取才,「舉孝廉」,因為「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從這裡也體會得到,現在家庭也好,團體也好,弘揚文化的組織也好,最缺的是三公三少,缺這麼有德行的人,缺教練。因為你沒有陪伴,確實他有時候知見錯誤了,行為錯誤了,心態錯誤了,又沒有人導正他,一偏偏得很遠了才發現,有時候就很難拉回來。所以在這個弘揚文化的大時代,要期許自己可以提升到做很好的教練,可以跟身邊的人共事、共住,給他點點滴滴的好影響。以這個level、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德行,這樣就會下硬功夫、下苦功夫了。我們接著來看一百六十四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國無賢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繼絕者。未嘗有也。故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賢佐者士歸之。】
這段經文講到,一個國家沒有賢良的大臣,沒有優秀的人才,『俊士』,因為你國家有很多好的政策都要這些優秀的、盡忠的人才去落實這些政策才行。假如沒有「賢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繼絕』,能夠成就功業、樹立名聲,樹立名聲就是讓老百姓完全的信任政府,這都不容易。「安危繼絕」,他能平定危亂,且延續已滅絕的這些國家。這麼重大的功業,沒有賢佐俊士是不可能的,『未嘗有也』。所以我們看唐朝之前亂了那麼久,魏晉南北朝隋朝,亂了那麼久,可是太宗一用賢臣,幾年之內就達到貞觀之治。確確實實用賢才是關鍵。我們回想到在「務本」當中的第一句,「凡為天下國家者有九經」,其中第一個是「修身也」,不修身留不住賢德之人,不修身感召不了賢德之人,所以修身是第一。
第二就是尊賢。在《孔子家語》當中,「賢君第十三」當中,子路有問孔子一段話,問到,「賢君治國,所先者何?」一個英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應該把什麼事情擺在最首要的位置?這個問得好。孔子接著說,「在於尊賢而賤不肖」,尊重賢德的人,他才為國效力。結果子路接著講,說我聽說,「由聞晉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矣,其亡何也?」晉國的中行氏他很尊賢賤不肖,可是他為什麼滅亡?其實這個問,很好,有疑就問,因為很多事情、很多道理有時候不是光表面去看,必須更深入才能夠了解個中的關鍵所在。您看中行氏,大家都說他尊賢賤不肖,他還是亡國了。
結果,「孔子曰: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這裡孔子點出來,他雖然表面上是尊重德才兼備的人,但是他不能重用他。其實他為什麼不重用?他還是只是好一個尊賢的名而已,他沒有打從心裡尊重賢德之人,甚至沒有真正把國家、老百姓的幸福放在心上。假如有的話,他希望老百姓早一點得到好日子,那當然要用賢去照顧人民。所以這個好虛名確實會誤了大事的。他鄙棄無德之人,但是卻賤不肖而不能去,就是雖然鄙視不才之人,但並沒有讓他解除職務,他還是握有權力,那他謀私利的話,人民就遭殃了。
那他這個態度就會延伸出更不好的發展,為什麼?「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賢德之人最後終於搞明白了,他是好一個尊賢的美名,根本就不尊重人,那就有怨,不能接受他了,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賤而讎之」,這些沒有德的人也知道國君輕賤他,那輕賤他的話,他也會對國君有所不滿,甚至無德之人,他會起這種仇恨的心。那變成埋怨他的跟仇恨他的,國內愈來愈多,那這樣的國家怎麼會安定?所以一個不妥的態度,最後必然招來國家的危難,尤其是上位者,因為他整個國家的風氣就會偏掉。而且「怨讎並存於國,鄰敵構兵於郊」,這樣的國家,其他的鄰國就會起不好的念頭,因為你國家可能就要亂了,他們就發動軍隊來侵略。那這樣中行氏想要不亡,哪有可能?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得到,要真正尊賢,不可以是一個表面。當時孔子到了衛國去,衛靈公,人家都說他尊賢,也是虛的。後來跟孔子同行,居然是跟他太太坐一起,讓孔子坐在後面,根本就不是打從內心尊聖賢的,那最後他當然就留不住孔子。
而在齊國,齊桓公也希望賢德的人來給他勸諫。一開始大家在觀望,不知道這個國君是不是搞真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在表達一個態度,自己團體的人沒什麼反應,也不能怪團體的人,你得要先反思,「我們之前做了什麼,已經讓人家心裡有餘悸了,到底這次宣布這個政策是搞真的還是搞假的?」所以在帶領團隊當中,「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真的是很有道理的。當時桓公表達接受眾臣的勸諫,可是沒有人來。結果有一個人來了,他教給齊桓公什麼?九九乘法,九九之數,這個大家都會吧?二一二、二二四、二三六……大家都背過。結果桓公就講,「這麼簡單的東西,你怎麼告訴我呢?」結果這個人就說了,「國君,連我教這種九九之數你都能接受了,那傳出去以後,誰都願意來給你建言了。」桓公一想也有道理。這個人也不簡單,他可以站在國君現在的處境,提醒國君帶動一個風氣。結果果不其然,桓公賞賜他了,這個勸諫的風氣就帶動起來了。所以有時候國君有好的態度,也要有一些關鍵點,還得這些很敏銳的人來做一些提醒。
接著經文講,『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這些話都很可貴,在這種大家都是比較功利、急功近利的風氣之下,能夠很冷靜都抓這些根本,確實沒有定力不行。比方說在商業界,多少人看到別人去投資賺很多錢,受不了了,也想大、也想快,危機就出現了。台灣有企業家他看別人開證券、從事證券的事業賺得很快,他也去開,結果隔行如隔山,一跨行,一下子這些能力、經驗都不足,就垮了,賠了三十億,這是很多年前。所以「不務大」,有那個想大的心就是貪念,這個是不好的種子,最後一定感召不好的結果。所以古聖先賢都教我們,要道法自然、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我們看到很多大的團體、企業之所以倒,都是發展太快,他自我膨脹了,好像自己這個事業做得好就代表什麼事業都做得好,這都是自己的一個錯估。
而且務大、貪快就不紮實,就像蓋房子一樣,你地基都不肯下功夫,那它遲早遇到一些地震,它整個就垮掉。一個團體領導者假如務大,那他可能就會感召逢迎、諂媚的臣子,投你所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所有亡國的國君都是務大的,然後他旁邊那些都是什麼?粉飾太平,專給他講好聽話,最後真正發現事實的時候都已經為時已晚矣。
所以「務得民心」,一個國家最可貴的,上下一心,特別團結。只要這個國家有全民團結一心的基礎,那它鐵定愈來愈興旺,萬眾一心。而一個團體,它得民心,它非常團結,像一家人一樣,那這個企業團體它就有感召力,就不怕沒有人。上次我們跟大家分享的那個句子,泉水深,魚鱉就來了;草木盛,這些飛鳥就自自然然來了;樹草豐盛,整個走獸就跟著來了,這自然而然感召。所以人主賢德,這些志士仁人就來歸附。
接著講,「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輔佐的這些大臣不必要求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得到賢良俊才。我們之前好像有提到,一百匹羊皮還比不上一個狐腋,狐狸的這個地方可能是特別保暖。所以同樣的就是,你人再多,沒有真正肯給你勸諫的大臣,那人多也沒有用。看到這裡,我們也想到上一次提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所以不用務多,五個股肱大臣,天下底定了。武王有亂臣十人而天下定。
接著講,『得民心者民往之』,得到民心的人,老百姓都會擁護,甚至於遠方的人民都會來投靠。上次跟大家講到,江蘇的蘇州固鍀集團,他們的員工有一個介紹他的同鄉一百零九人,「得民心者民往之」,他們公司省掉人才招聘,省了不少錢,他的員工就是最好的廣告。
『有賢佐者士歸之』,得到這些賢良的人才,這些有志於利國利民的這些人他就會來歸附,因為他看得出來這個有前途,能夠被尊重、被重用。這一句我們就可以體會得到,在《論語》當中,孔子教導學生,「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進一步經文當中,因為這個學生聽了之後不是很明白,就請教另外的同學,同學告訴他,「舜有天下,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舉伊尹,不仁者遠矣」,他舉用一個有德之人,賢德的人都歸附進來。不仁者,就是因為他有盛德,本來品性不算很好的,慢慢的就可以改過遷善,這些不好的東西就可以改掉、去掉。所以「舉直錯諸枉,則民服」。「錯」就是放,把有德的人放上面,他以身作則來教化底下的人,慢慢慢慢風氣就能轉,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我們之前也聽到,一個單位離婚率很高,可是換了一個好領導,從此沒有人離婚,人還是那些人。夫子深明教化的力量,所以講到這句「舉直錯諸枉」,要把有德的人擺高位。假如把沒有德的人擺高位,那受災殃的臣子跟老百姓就太多了。
我們接著來看一百六十五句,我們先念一下:
【公問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對曰。夫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
這段是《孔子家語》,哀公請問孔子,說到,請問人道之中什麼最重要?『人道誰為大』,「大」就是最關鍵、最重要。『孔子對曰:夫人道政為大』,人道之中政治最重要。因為政治辦好了,社會才能安定;社會安定了,家庭才能幸福生活。政治危亂,那老百姓心都不安;老百姓心都不安,怎麼齊家,怎麼創業?所以人家要投資,一定看這個地方政治清不清明,一定是去觀察,「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要看他的政治氛圍。政治辦好了,你不用去拉人家來投資,人家自自然然就歡喜來。所以為什麼孔子教導學生,學得好的都希望他出來辦政治,利益一方,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人道政為大」。
而怎麼辦政治?夫子接著對「政」下了很好的註解,『夫政者正也』,「政」字就是端正的意思。君主做事端正,『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百姓就跟著效法、學習,上行下效。這個在《大學》裡面很多句子都印證。「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就是指君王、天子的家庭。「一家讓,一國興讓」,我們看周朝泰伯、仲雍把國家都讓給他的弟弟,「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最高領導貪心、暴戾,那整個國家的風氣一定是大亂的。
我們看到「政者正也」,就想到《論語》當中有很多經句都在闡述「政者正也」的精神。像季康子,季氏家的後代,他是把持國政,那他把持國政,孔子當然期許他要把政治辦好,抓住一切機會來引導他。而在《論語》當中,他也確實問了不少問題。我們舉幾個句子就可以深刻了解到,孔子講這麼多話都是希望讓他明白政者正也,一定從自身開始做起。「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你是領導者,你率先垂範,做表率,做好自己,那底下的人哪有敢不正的?而「正」不只自己要做好,「正」也代表要公正無私,你不能謀私欲,那底下的人就可能更誇張了。所以「禮運大同篇」說,「大道之行也」,你要辦政治辦得好,「天下為公」,公就是要沒有私心,要去私。沒有私心,看人才會準,才能選賢舉能;有情感、有私心,那看不準了。
但人要能夠天下為公,時時保持公心,那要「大道之行」,他得要接受教育。我們以前還沒有接觸到經典的時候,都覺得好好賺錢、好好享受,都覺得很正常;回報社會,好像心裡沒有這個態度,沒人教。一遇到師長、遇到經典,做人應該是這樣。所以要「大道之行」,要有人宣講大道。然後師長又把無私奉獻表演給我們看,我們服氣了,覺得這個道理是對的,要為公才行。
另外季康子又問,而且這三句在「顏淵第十二」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孔子連續提醒這麼多次還聽不懂,自己就太鈍了,太不應該了,這就辜負了孔子的提醒。所以這一段雖然是對季康子的,我們肯虛心來領納,我們就是當機者。「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整個魯國盜賊愈來愈多,偷盜的風氣比較盛,他有點擔憂了,就請教孔子,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盜字上面一個「次」,下面一個「皿」,在《說文解字》當中它是會意字。而「次」跟垂涎三尺這個「涎」是相通,垂涎就是很想要,所以盜字上面的次字就有欲求的意思。欲求什麼?皿,器皿,就是想要一些貴重的東西,這就是盜。
那人為什麼會有這些欲求,想要去要這些珍貴的東西?這個就很值得思考。大家有沒有看二、三歲的孩子看到金子眼睛發亮?我看是看到食物眼睛發亮,看到金子他沒興趣。可是我們為什麼長大以後對這些金銀財寶這麼有興趣?這不就是一個風氣造成的嗎?所以孔子接著回答:「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假如你不貪欲,你不以這些豪宅、很豪華的裝飾,不以這些金銀財寶為你的追求,你自己倉庫裡面統統都是這些珍玩,你是領導者,底下不就跟著你都貪求這些東西?假如你根本就不貪求這些東西,沒有貪欲的話,雖然你獎賞人去偷盜,他都不去。因為你做好榜樣了,你做得好,那當然底下的人都效法,不能只你當君子,我們當小人。所以這個點出來為什麼會有這些偷盜的風氣。還是領導者要自己先反省,因為是他帶動的風氣。那現在政治領導者要這麼去思考,那他真的就不簡單。
所以聖教是內學,必然是先找自己身上的問題。當時候在,也是春秋時代,齊國,當時候齊景公遇到了一個情況,就是女子都喜歡女扮男裝,這個風氣愈來愈盛。齊景公很生氣,就下令,凡是女扮男裝,馬上把她腰帶扯斷,以示處罰。結果這個處罰一下去,還是沒有改善。後來晏子就提醒景公說,「你自己宮裡的這些嬪妃女扮男裝,你怎麼要求底下的人不這麼做呢?」齊景公自己才知道問題在他自己,不在老百姓,馬上讓朝廷的這個風氣轉過來、自己家裡的風氣轉過來,老百姓就不學這個樣子了。所以從這裡看到,高位者的喜好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假如最高位的人最喜歡讀聖賢書,那這個國家就有福報了;假如國家的領導人帶頭學《論語》、學《尚書》、學《群書治要》,那老百姓就起而效法了。
《德育課本》當中「廉」這個部分有舉了元朝的許衡,他也是一方的表率。當時在逃難的時候,很多人看到旁邊有梨樹,開始摘梨子來吃,又饑又渴。結果看許衡端坐如如不動,然後就問他:你怎麼不吃梨?他說,「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那不是我種的我不能拿。他沒有指責別人拿,所以這個都是涵養,他只是說這不是我的我不能拿。有羞恥心的人就接受他的提醒,沒有羞恥心的人他也不得罪,他只是提醒自己,不是我的不能拿,「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他沒有說「非其有而取之,盜也」,那馬上人家要翻臉了,就惱羞成怒。所以進退當中看到聖賢人的涵養跟柔軟。
結果對方一聽,給自己找個藉口,「這棵梨樹沒有人的。」梨樹哪有可能沒有人的,不然它能長那麼好?一定有人種的。結果許衡怎麼說?他說:「梨無主,吾心亦無主乎?」這個梨樹可能沒有主人,你看他沒有反駁對方講的話,很可能梨沒有主人,可是我的心不可以沒有主人,我不可以起貪念。我想當下聽到的人都很感佩他。結果他在那個地方住下來,影響到當地的小孩都佩服他,那個水果熟了沒人摘,掉下來沒人撿。所以確實是「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大家都覺得,不是自己的去拿那是無恥的行為。所以一個人的風範就帶動了整個風氣。
接著第三句,季康子又問政於孔子,問很多不一定有用,問一句就要好好去體會、去落實才行,不然一直問,自己還是沒有悟到。他又一次來問孔子,說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他給孔子講,我把那個沒有道德的人殺了,讓老百姓都肯接受道德、順從道德,這樣做好不好?我們一聽也覺得不好,殺。其實孔子講,也是在《論語》裡面講,「不教而殺謂之虐」,你動不動就說要殺人,根本就沒有重視教化,這個是暴虐無道。所以孔子馬上,「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你辦政治怎麼動不動就說要殺人?「子欲善而民善矣」,你真正嚮往這些道德,嚮往這些好事,全心全意去學,全心全意去做,老百姓一定跟著你,老百姓一定呼應你。
雲南辦了三屆道德論壇,寧處長講,企業家、老百姓拿著自己的家當、家產去支持政府辦論壇,有的一毛、二毛的就這樣全部奉獻出來。「而民善矣」,「子欲善」,領導者欲善,「民善矣」。而這個欲,剛好我們前面講的句子,不是只是「尊賢賤不肖」掛在口上,這不是口頭上說,「我很認同倫理道德」,那沒有用,得什麼?帶頭。所以清朝為什麼可以有一百多年的盛世?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他們全部學習傳統文化的經教,他們帶頭聽課,這個在《四庫全書》裡面都有記載。所以確實「子欲善而民善矣」,文武百官、老百姓都重視中華文化的學習。所以「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指上位者,有德行,就像風一樣;在下位者,一般的百姓有德,就像草。風一吹,草自自然然就會彎下來,所以上位者帶頭,老百姓一定盡力的響應,所以叫「風行草偃」。我們看到這幾年在大陸,政府從二OO七年,每隔兩年一次道德評選,把這些好榜樣都立起來。參與票選的超過億人,這些榜樣裡面不乏政府的官員,老百姓看了都很受感動,都歡喜效法這些道德模範。所以「草上之風」,「上」是加的意思,風加在這個草上,它必然是會很自然的彎下來、倒下來。那個很自然就是說,接受這個感化是非常歡喜的,不帶勉強的。
這是從季康子問孔子連續三句,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醒「政者正也」,所有的問題都得從領導者開始改變起,才能夠把政治辦好。
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剛好這個星期要參加山西大同大學他們為大學的新生做傳統文化培訓課程。他們已經做了非常多年了,我們聽了也非常感佩。一年的新生有五千人,他們已經培訓了很多年了。而且在大學裡面,他們也有傳統文化的學社,持續的在以傳統文化教育大學生。而且政府辦的很多活動都會找這些大學生去幫忙,說他們的形象特別好,參與的人都生歡喜心。結果這些去幫助政府辦活動的大學生,還沒有畢業,工作都找好了,都被挖角了。所以這個現象也可以給我們所有從事教育,以至於家長,一個啟示,要希望孩子以後有出息、有發展,得先學傳統文化、學做人做事。現在不管是政府還是企業界,都很重視倫理道德,有了倫理道德的基礎才是棟梁之才。所以教育界講到,「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無才是次品」,最起碼他有德,慢慢他還肯努力、肯提升,慢慢從次品還可以到上品。但是「無德有才」就是危險品了。我們看現在很多企業出問題、倒閉,很多都是用人不當。這些人很多也都是碩士生、博士生,讀了一、二十年的書,最後卻會做出不義之事,那還是在他成長過程當中太缺乏倫理道德的教育了。
上次我們講到「人存政舉」、「為政在人」。一個國家、一個團體要能興旺,一定要有好的領導、好的人才。但人才的培養要愈早愈好,你不能等出社會了再培養。像在大學裡面,大學四年是黃金歲月,他們從一進校門,校方就能以五千年的倫理道德智慧來引導他們,對他們的人生都有決定性的關鍵。我記得上次聽我們雲南省的寧處長就講到,在大學裡面辦課程,第一年辦的學生都跟以往的學生不一樣。所以有沒有教差非常的多。「人之初,性本善」,你只要有教,一定能啟發他的本善。而人你不啟發他,「人不學」,他就「不知道」,他可能就隨波逐流。所以在大學裡面能夠大力的讓學生們學倫理道德教育,這是國家之福,因為我們希望從大學裡出來的都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我自己剛好曾經在幾所大學跟大學生做傳統文化的分享,給我很大的感觸。我們還沒去以前,都有聽到一些老師們講,說現在大學生不好學,他可能十五分鐘、二十分鐘就沒有專注力了,你還得給他講講笑話,不然他可能就聽不下去了。可是我們去了之後,針對他的人生,他所關注的這些思想觀念,包含對他人生的規劃,還有人際關係怎麼和諧,這些是他非常想了解、想深入的。我們從傳統文化當中這些好的義理跟他們做交流,他們的專注度是一個半小時目不轉睛。所以不能怪孩子,我們能不能教給他最需要的、最重要的這些好的教誨?我記得那時候在地質大學,學生應該有八、九百人。講課的時候,這八、九百人全神貫注。當一句話跟另一句話當中有一個空檔,可能不到一、二秒鐘的時間,一片寧靜,感覺好像針掉在地上在那一刻可能都可以聽得到。如此專注,我們都感覺到,沒有盡心去準備這一堂課那對不起大學生。而且不只大學生很想學,我們到監獄去,也是一個半小時,服刑人員也是目不轉睛。那時候很感嘆,假如小學老師、中學老師都把這些道理告訴他們,他就不可能走到監獄裡面去了。他並不是不肯學,不然他怎麼這麼專注?
所以種種家庭、社會現象都是教育出了問題。我們喪失民族自信心了,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教知識、教技能多,忽略德行、忽略倫理。所以這些做人道理他不懂,社會誘惑又那麼多,哪有不誤入歧途的道理?所以「教學為先」,一定先教做人這個根本才行。剛好這次大同大學辦的傳統文化的培訓課程,我們隨喜讚歎,這是校方的德政。尤其他們學生處的李處長,是女中豪傑,堅持了這麼多年,利益無數的學生。所以我們也是去盡一點心力,參與這個課程。
我們上一節課的重點在「人存政舉」,一定要有好的領導者、好的人才。培養人才愈早愈好,從哪裡就要開始呢?應該是從胎教就要開始。人才之端,應該從胎教、從小教起。而一個國家的興衰,最大的關鍵就是皇帝,就是最高領導者,他做好了,底下都正了。那皇帝要什麼時候培養?他也要從小培養,從他當太子的時候開始培養。我們先了解到,一個領導者他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我們先複習一下第十頁二十二句,在「君道」當中的「反身」就有講到,「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那領導者「心正而後身正,身正而後左右正」,左右的大臣都效法、學習他;「左右正而後朝廷正」,這些股肱大臣都以身作則,整個文武百官都效法,整個朝廷政治清明;「朝廷正而後國家正」,整個官員又做老百姓的榜樣,這個國家就興旺;「國家正而後天下正」,他的國家安定昌盛了,其他的國家,誰不願意幸福美滿?誰不願意長治久安?那自自然然就跟他的國家學習。從商朝、周朝,其實都是把自己的國家做好,那其他的國家都來歸附。像周朝有八百諸侯國,就是文王把自己的國家治理好了,所以「國家正而後天下正」。
其實現在全世界,哪一個國家重視教育,哪一個國家重視倫理道德,哪一個國家把復興漢學做為最重要的一件事,它就能成為全世界的中心,它可以帶領全世界。因為現在很多國家都有很多問題,它不知道怎麼解決。湯恩比教授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哪一個國家肯大力弘揚漢學、中華文化,哪一個國家就領導全世界。孔子在世的時候為什麼周遊列國?就是哪一個國家真正重視《周禮》這麼好的教育、這麼好的制度,它肯用《周禮》,那這個國家很快就興旺了,那天下就來這裡學習。所以孔子的目標是要讓天下安定。沒有國家重視,沒有國家重用孔子,那只能是當時候的因緣,大眾的福報不夠,這也不能強求。但是往後哪個家族、哪個朝代重視孔子的教育,那它就一定興盛。所以誰最有福報?肯聽聖賢教誨的人,那是最有福報的。其實上天慈悲,都給我們很多的機會,我們得好好來珍惜。
既然君王正,整個國家就能夠正,那培養一個國家的接班人就是國家的大事了。我們接著來看一百六十三句,就是《漢書》當中提到,周朝怎麼樣教育太子的。我們一起把它念一下:
【昔者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為大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之德義。師導之教訓。此三公職也。於是為置三少。少保少傅少師。是與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以導習之。逐去邪人。不使見惡行。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衛翼之。使與太子居處出入。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聞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後皆正人。……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從這一段我們也聯想到上一節課講到的,整個堯、舜、禹、湯這些盛世,到了周朝,是聖人最鼎盛的時候。這個就是關鍵,就從小、從胎教就開始教。成王在幼年襁褓之中,當時候便安排三個最有德行的人來當太保、太傅、太師,『召公為大保』,他是燕國的始祖,『周公為太傅』,這都是聖人,『太公為太師』。「太保」,保是什麼呢?『保其身體』,保護好太子的身體,養成很好的這些健身的習慣,所謂飲食有節度,然後起居有常,都要養成這些好的習慣。包含做任何事情身心不可透支,這個都是要告訴他的分寸。我們了解到,保護身體很重要,因為好的身體伴隨我們一輩子。他從小假如體質不好,以後要扛大任就很不容易。所以古人在教育孩子方面都看得很遠。像我們現在做什麼事情體力不夠,就會很有遺憾。那我們冷靜看看,現在整個家長、老師,重不重視孩子的健康問題?他這個健康還包含不只是身體,還有心理。現在很多孩子考試考到最後身體都壞掉,然後心理壓力很大,很多學生扛不了壓力,自殺的都有。所以都要保護好他整個身心的狀態。
『傅傅之德義』,「傅」是以道德、仁義的教誨來輔助他。『師導之教訓』,太師是以聖賢的教誨來引導、啟發他。這些是三公的職責所在,『此三公職也』。我們看到這三公都是聖人,而且都是身兼重任,太公、周公那都是整個國家最重要的領導者。
教了太子以後,更重要的是太子要能夠落實,能夠成為他的習慣。因為所有的教誨成為習慣了,他才能得利益。假如只是學了很多道理,沒有成為習慣,那就像《弟子規》上講的,「不力行,但學文」,他是「長浮華」了。所以必須內化。可內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得到,他得有人不斷的陪伴他去落實。那這個時候,『於是為置三少』,就是這另外的三個老師來輔助、監督他。一個習慣要完全落實,那得要不斷薰習、不斷提醒。比方像我自己,改掉一個急躁、浮躁的習氣,這麼多年了都還沒改掉。假如旁邊時時有善知識提醒,那一定會改得更好。所以身邊有人提醒,有善知識,那是很大的福氣。我們冷靜想想,現在為什麼修行這麼難?很重要一點,我們自己聽別人勸的時候,能不能歡喜接受?比方說父母勸我們,我們會不會不高興、不耐煩?假如父母勸我們都不能歡喜接受,那要善知識勸、要朋友勸就更難。而愈小勸愈好勸,人長大之後可能比較固執的時候就不是那麼好勸。所以古人對這些人性都很明瞭,都知道要抓這個最好的時機點,從小教起。所以輔助太子去落實,就設了「三少」,『少保少傅少師』。他們『是與太子宴者也』,「宴」就是住在一起,跟太子生活在一起。跟太子生活在一起,他的一舉一動就給太子好的影響了。
『故乃孩提有識,三公三少,明孝仁禮義』,於是當太子幼年了,理解力有了,比較懂事了,「三公三少」就跟他講明孝、仁、禮、義的這些道理,甚至於是在生活當中給太子表演出來。『以導習之』,我們看,講明白之後,這個「導」,它有引導,也有自己先做到了再去教導的這個意思。這個態度聖賢人都有。我們之前曾經有提到,曾子說到,孔子有三個德行他沒有學到,他自己覺得很慚愧。哪三點呢?孔子他見人一個善行就忘其百非,這個是孔子很容易跟人相處,他不會對人有成見,人家的過失他盡力去幫助他,看人家的好,讚歎、向他學習,「見人之一善而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夫子見人善就像自己有一樣,他不會嫉妒別人,不會跟人爭高下,「夫子之不爭也」,「見人有善若己有之」。第三,「聞善必躬親行之」,夫子接受到一個好的教誨,必然是自己先親自去做到,「然後道之」,而後才去引導別人,「是夫子之能勞也」。這個「勞」就是其實要真正能夠教化他人是不容易的,是很辛苦的,是每一句自己要去做到,再去引導,別人才能夠心服口服。所以「以導」,引導他,以身教來引導他,進而協助他「習之」,「習」就是讓太子落實。
然後『逐去邪人』,就是驅逐這些奸邪之人,不要給太子不好的影響。我們看,在整個家族當中,以前的人都有這個默契,就是一定要給晚輩做好的榜樣,不能給晚輩不好的影響,這都是慈愛的表現。因為小孩子很容易受影響,而且「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其實這一點應該現在有小孩的人體會滿深刻的。比方你在家裡很好的教導他,可是回去爺爺奶奶或者到外公外婆那裡,一直看電視,還是老人都很寵他,回去一趟,回來還得調老半天。所以教育是合力,不能單靠一個人,不能單靠父母或單靠老師,得是所有接觸孩子的人都有教育的敏感度、教育的智慧,不然會常常幫倒忙。所以『不使見惡行』,不讓太子見到不好的行為。
那要達到這個目標,『於是皆選天下之端士』,選出天下品行端正的這些讀書人,包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他們在孝順、友愛兄弟、尊重長輩,包含見聞廣博、有道德的這些人,來陪伴太子成長。『以衛翼之』,護衛他,「翼」是輔助他。『使與太子居處出入』,讓他們跟太子「居處出入」,就是朝夕相處,同出同入。
其實不只在教育太子如此,以前每一個家族教孩子,他就是千里尋師。整個家族這些耆老,可能都七八十、八九十的,在家族當中很有地位的,德行又好,又有人生智慧,由他們開會,聘請哪一個老師來教自己家族的下一代。就在祠堂教。而且私塾老師也是跟學生住在一起的。其實我們聽師長講以前私塾怎麼教,都覺得冷汗直流,自己跟這些孩子們二十四小時居住,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夠利益他們?自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德行。一掂量就有自知之明,也知道還有多少不足的地方。二十四小時在一起,你一舉一動都要合乎道才行。你「置冠服,有定位」沒有做,那孩子就說:「老師你教我們這麼做,你自己也沒做!」他就不相信了。包含要求孩子早睡早起,那這個帶班的老師得跟著做到才行。而且包含我們自己回想,父母的情緒孩子都可以感覺到,所以我們教孩子說,「不要亂發脾氣」,假如我們父母情緒起伏都很大,那孩子也不服。同樣的,私塾老師他也不能情緒化,不然孩子也不服氣。
接著講到,『故太子乃生而見正事』,太子生下來所看、所聽統統都是好的事情,符合德行的事情,所以他「見正事」,他就可以效法學習。『聞正言』,他所聽的都是正知正見。『行正道』,他所做的都跟道是相呼應的。『左右前後皆正人』,在他的左右、前後都是正人君子。我們之前在「交友」方面,有一段經文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小孩最強的就是模仿,他什麼時候模仿了他自己都不知道,就潛移默化。
所以孔子接著說,『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從小養成的品德,就像天性一樣一生都不會改,自然而然變成他的習慣。其實看到這一點就了解到,教育孩子是有黃金時段的,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黃金時段沒有掌握,等到他大了以後才教,相對的就很辛苦。「禁於未發之謂豫」,很多這些好的習慣你都讓他養成,不養成壞習慣。但「發然後禁」,他已經養成壞習慣再改,就非常辛苦。他辛苦,老師也辛苦,父母也辛苦。所以當父母的人在孩子小的時候要把教育擺在第一,「至要莫如教子」。要有所取捨,把教育擺最重要,不要顧著賺錢,忽略孩子教育。等孩子大了以後不聽話,你再有錢,你也不可能安心,也不可能有好日子過,不知道孩子又會出什麼狀況。甚至於孩子沒有德行,你賺再多的錢也不夠他揮霍了。
這段話是周朝教育太子。我們以最近的皇朝清朝來看,也都是守這個原則,清朝的皇帝教育小孩很嚴。我們以前看這些古裝戲,概念就好像這些當皇族的人都是富貴享受的。清朝的皇子三點到五點就進入書房讀書了,先溫習昨天的功課,三點。然後用功到什麼時候?晚上七點,都不離開讀書的地方。中間他可能出來運動、習射,那個都是學習的項目之一。那大家算一算,十四到十六個小時之間,是這麼樣下功夫。所以我們看到,清朝每個皇帝學問都非常好,這不是偶然的。而且這些皇子,包含太子定了,天下就安定,這怎麼可以放鬆呢?一年只有五天休息,只有春節大年初一、端午節、中秋節,還有皇帝萬壽的時候,還有自己生日,就五天而已。所以非常用功在學習。
這段話給我們人生的啟示在哪裡?你說我又不是太子。講這句話可能就很難在經典當中去領納、去受益了。所以學這些教誨不能分別、不能執著,說「這個是講太子,不是講我的」。其實我們冷靜看看,我們學傳統文化的目的就是期許自己能承傳傳統文化。以前太子從小就學,我們是長大了才學,「亡羊補牢」,在補習。我們看到這四歲、六歲的孩子在讀經、背經,比我們快太多了,我們黃金時段已經錯過了,現在要努力,那不知道要加多少倍。所以最起碼也要三點起床,然後也要學習到七點才能休息,不然根本就沒有辦法大幅度的提升,承傳中華文化就變成一句空話了,做不到了,空願。所以這樣的要求從共學班開始,我們一起督促、一起並進,從每個弘揚文化的人開始做表率。這是修身必須如此。沒有這樣薰習的功夫,以我們成年才學,伏不住煩惱。當然假如在自己的因緣當中,沒有辦法十幾個小時都讀書,其實在工作當中都是在薰習。在工作當中時時想著,我這句話跟經典相不相應?我這麼做跟經典的原理、原則相不相應?這都是在保持觀照、保持薰習,都是在用功。
從齊家來講,這段教誨就提醒我們,孩子成長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環境。所以「孟母三遷」,包含「竇燕山,有義方」,他是以身作則。所以有身教,還有整個環境的境教,還有適時給予孩子的言教,就能把下一代教好。這個是齊家。包含治國,國家要有棟梁之才,那就要重視政治人物的培養,要趁早培養他,年輕的時候就要好好的栽培他。甚至包含錄取黨員,就要看他的德行根基,他從小有沒有好的教育,所以應該要去家庭訪問。包含取黨員,應該回歸到漢武帝漢朝那時候的取才,「舉孝廉」,因為「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從這裡也體會得到,現在家庭也好,團體也好,弘揚文化的組織也好,最缺的是三公三少,缺這麼有德行的人,缺教練。因為你沒有陪伴,確實他有時候知見錯誤了,行為錯誤了,心態錯誤了,又沒有人導正他,一偏偏得很遠了才發現,有時候就很難拉回來。所以在這個弘揚文化的大時代,要期許自己可以提升到做很好的教練,可以跟身邊的人共事、共住,給他點點滴滴的好影響。以這個level、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德行,這樣就會下硬功夫、下苦功夫了。我們接著來看一百六十四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國無賢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繼絕者。未嘗有也。故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得民心者民往之。有賢佐者士歸之。】
這段經文講到,一個國家沒有賢良的大臣,沒有優秀的人才,『俊士』,因為你國家有很多好的政策都要這些優秀的、盡忠的人才去落實這些政策才行。假如沒有「賢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繼絕』,能夠成就功業、樹立名聲,樹立名聲就是讓老百姓完全的信任政府,這都不容易。「安危繼絕」,他能平定危亂,且延續已滅絕的這些國家。這麼重大的功業,沒有賢佐俊士是不可能的,『未嘗有也』。所以我們看唐朝之前亂了那麼久,魏晉南北朝隋朝,亂了那麼久,可是太宗一用賢臣,幾年之內就達到貞觀之治。確確實實用賢才是關鍵。我們回想到在「務本」當中的第一句,「凡為天下國家者有九經」,其中第一個是「修身也」,不修身留不住賢德之人,不修身感召不了賢德之人,所以修身是第一。
第二就是尊賢。在《孔子家語》當中,「賢君第十三」當中,子路有問孔子一段話,問到,「賢君治國,所先者何?」一個英明的君主治理國家應該把什麼事情擺在最首要的位置?這個問得好。孔子接著說,「在於尊賢而賤不肖」,尊重賢德的人,他才為國效力。結果子路接著講,說我聽說,「由聞晉中行氏尊賢而賤不肖矣,其亡何也?」晉國的中行氏他很尊賢賤不肖,可是他為什麼滅亡?其實這個問,很好,有疑就問,因為很多事情、很多道理有時候不是光表面去看,必須更深入才能夠了解個中的關鍵所在。您看中行氏,大家都說他尊賢賤不肖,他還是亡國了。
結果,「孔子曰:中行氏尊賢而不能用,賤不肖而不能去。」這裡孔子點出來,他雖然表面上是尊重德才兼備的人,但是他不能重用他。其實他為什麼不重用?他還是只是好一個尊賢的名而已,他沒有打從心裡尊重賢德之人,甚至沒有真正把國家、老百姓的幸福放在心上。假如有的話,他希望老百姓早一點得到好日子,那當然要用賢去照顧人民。所以這個好虛名確實會誤了大事的。他鄙棄無德之人,但是卻賤不肖而不能去,就是雖然鄙視不才之人,但並沒有讓他解除職務,他還是握有權力,那他謀私利的話,人民就遭殃了。
那他這個態度就會延伸出更不好的發展,為什麼?「賢者知其不用而怨之」,賢德之人最後終於搞明白了,他是好一個尊賢的美名,根本就不尊重人,那就有怨,不能接受他了,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賤而讎之」,這些沒有德的人也知道國君輕賤他,那輕賤他的話,他也會對國君有所不滿,甚至無德之人,他會起這種仇恨的心。那變成埋怨他的跟仇恨他的,國內愈來愈多,那這樣的國家怎麼會安定?所以一個不妥的態度,最後必然招來國家的危難,尤其是上位者,因為他整個國家的風氣就會偏掉。而且「怨讎並存於國,鄰敵構兵於郊」,這樣的國家,其他的鄰國就會起不好的念頭,因為你國家可能就要亂了,他們就發動軍隊來侵略。那這樣中行氏想要不亡,哪有可能?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體會得到,要真正尊賢,不可以是一個表面。當時孔子到了衛國去,衛靈公,人家都說他尊賢,也是虛的。後來跟孔子同行,居然是跟他太太坐一起,讓孔子坐在後面,根本就不是打從內心尊聖賢的,那最後他當然就留不住孔子。
而在齊國,齊桓公也希望賢德的人來給他勸諫。一開始大家在觀望,不知道這個國君是不是搞真的。所以有時候我們在表達一個態度,自己團體的人沒什麼反應,也不能怪團體的人,你得要先反思,「我們之前做了什麼,已經讓人家心裡有餘悸了,到底這次宣布這個政策是搞真的還是搞假的?」所以在帶領團隊當中,「萬方有罪,罪在朕躬」,這真的是很有道理的。當時桓公表達接受眾臣的勸諫,可是沒有人來。結果有一個人來了,他教給齊桓公什麼?九九乘法,九九之數,這個大家都會吧?二一二、二二四、二三六……大家都背過。結果桓公就講,「這麼簡單的東西,你怎麼告訴我呢?」結果這個人就說了,「國君,連我教這種九九之數你都能接受了,那傳出去以後,誰都願意來給你建言了。」桓公一想也有道理。這個人也不簡單,他可以站在國君現在的處境,提醒國君帶動一個風氣。結果果不其然,桓公賞賜他了,這個勸諫的風氣就帶動起來了。所以有時候國君有好的態度,也要有一些關鍵點,還得這些很敏銳的人來做一些提醒。
接著經文講,『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這些話都很可貴,在這種大家都是比較功利、急功近利的風氣之下,能夠很冷靜都抓這些根本,確實沒有定力不行。比方說在商業界,多少人看到別人去投資賺很多錢,受不了了,也想大、也想快,危機就出現了。台灣有企業家他看別人開證券、從事證券的事業賺得很快,他也去開,結果隔行如隔山,一跨行,一下子這些能力、經驗都不足,就垮了,賠了三十億,這是很多年前。所以「不務大」,有那個想大的心就是貪念,這個是不好的種子,最後一定感召不好的結果。所以古聖先賢都教我們,要道法自然、循序漸進、水到渠成。我們看到很多大的團體、企業之所以倒,都是發展太快,他自我膨脹了,好像自己這個事業做得好就代表什麼事業都做得好,這都是自己的一個錯估。
而且務大、貪快就不紮實,就像蓋房子一樣,你地基都不肯下功夫,那它遲早遇到一些地震,它整個就垮掉。一個團體領導者假如務大,那他可能就會感召逢迎、諂媚的臣子,投你所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所有亡國的國君都是務大的,然後他旁邊那些都是什麼?粉飾太平,專給他講好聽話,最後真正發現事實的時候都已經為時已晚矣。
所以「務得民心」,一個國家最可貴的,上下一心,特別團結。只要這個國家有全民團結一心的基礎,那它鐵定愈來愈興旺,萬眾一心。而一個團體,它得民心,它非常團結,像一家人一樣,那這個企業團體它就有感召力,就不怕沒有人。上次我們跟大家分享的那個句子,泉水深,魚鱉就來了;草木盛,這些飛鳥就自自然然來了;樹草豐盛,整個走獸就跟著來了,這自然而然感召。所以人主賢德,這些志士仁人就來歸附。
接著講,「佐不務多,而務得賢俊」,輔佐的這些大臣不必要求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得到賢良俊才。我們之前好像有提到,一百匹羊皮還比不上一個狐腋,狐狸的這個地方可能是特別保暖。所以同樣的就是,你人再多,沒有真正肯給你勸諫的大臣,那人多也沒有用。看到這裡,我們也想到上一次提到,「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所以不用務多,五個股肱大臣,天下底定了。武王有亂臣十人而天下定。
接著講,『得民心者民往之』,得到民心的人,老百姓都會擁護,甚至於遠方的人民都會來投靠。上次跟大家講到,江蘇的蘇州固鍀集團,他們的員工有一個介紹他的同鄉一百零九人,「得民心者民往之」,他們公司省掉人才招聘,省了不少錢,他的員工就是最好的廣告。
『有賢佐者士歸之』,得到這些賢良的人才,這些有志於利國利民的這些人他就會來歸附,因為他看得出來這個有前途,能夠被尊重、被重用。這一句我們就可以體會得到,在《論語》當中,孔子教導學生,「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進一步經文當中,因為這個學生聽了之後不是很明白,就請教另外的同學,同學告訴他,「舜有天下,舉皋陶,不仁者遠矣;湯有天下,舉伊尹,不仁者遠矣」,他舉用一個有德之人,賢德的人都歸附進來。不仁者,就是因為他有盛德,本來品性不算很好的,慢慢的就可以改過遷善,這些不好的東西就可以改掉、去掉。所以「舉直錯諸枉,則民服」。「錯」就是放,把有德的人放上面,他以身作則來教化底下的人,慢慢慢慢風氣就能轉,因為「人之初,性本善」。我們之前也聽到,一個單位離婚率很高,可是換了一個好領導,從此沒有人離婚,人還是那些人。夫子深明教化的力量,所以講到這句「舉直錯諸枉」,要把有德的人擺高位。假如把沒有德的人擺高位,那受災殃的臣子跟老百姓就太多了。
我們接著來看一百六十五句,我們先念一下:
【公問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對曰。夫人道政為大。夫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信。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
這段是《孔子家語》,哀公請問孔子,說到,請問人道之中什麼最重要?『人道誰為大』,「大」就是最關鍵、最重要。『孔子對曰:夫人道政為大』,人道之中政治最重要。因為政治辦好了,社會才能安定;社會安定了,家庭才能幸福生活。政治危亂,那老百姓心都不安;老百姓心都不安,怎麼齊家,怎麼創業?所以人家要投資,一定看這個地方政治清不清明,一定是去觀察,「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要看他的政治氛圍。政治辦好了,你不用去拉人家來投資,人家自自然然就歡喜來。所以為什麼孔子教導學生,學得好的都希望他出來辦政治,利益一方,是非常有道理的,因為「人道政為大」。
而怎麼辦政治?夫子接著對「政」下了很好的註解,『夫政者正也』,「政」字就是端正的意思。君主做事端正,『君為正,則百姓從而正矣』,百姓就跟著效法、學習,上行下效。這個在《大學》裡面很多句子都印證。「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就是指君王、天子的家庭。「一家讓,一國興讓」,我們看周朝泰伯、仲雍把國家都讓給他的弟弟,「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最高領導貪心、暴戾,那整個國家的風氣一定是大亂的。
我們看到「政者正也」,就想到《論語》當中有很多經句都在闡述「政者正也」的精神。像季康子,季氏家的後代,他是把持國政,那他把持國政,孔子當然期許他要把政治辦好,抓住一切機會來引導他。而在《論語》當中,他也確實問了不少問題。我們舉幾個句子就可以深刻了解到,孔子講這麼多話都是希望讓他明白政者正也,一定從自身開始做起。「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你是領導者,你率先垂範,做表率,做好自己,那底下的人哪有敢不正的?而「正」不只自己要做好,「正」也代表要公正無私,你不能謀私欲,那底下的人就可能更誇張了。所以「禮運大同篇」說,「大道之行也」,你要辦政治辦得好,「天下為公」,公就是要沒有私心,要去私。沒有私心,看人才會準,才能選賢舉能;有情感、有私心,那看不準了。
但人要能夠天下為公,時時保持公心,那要「大道之行」,他得要接受教育。我們以前還沒有接觸到經典的時候,都覺得好好賺錢、好好享受,都覺得很正常;回報社會,好像心裡沒有這個態度,沒人教。一遇到師長、遇到經典,做人應該是這樣。所以要「大道之行」,要有人宣講大道。然後師長又把無私奉獻表演給我們看,我們服氣了,覺得這個道理是對的,要為公才行。
另外季康子又問,而且這三句在「顏淵第十二」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孔子連續提醒這麼多次還聽不懂,自己就太鈍了,太不應該了,這就辜負了孔子的提醒。所以這一段雖然是對季康子的,我們肯虛心來領納,我們就是當機者。「季康子患盜,問於孔子」,整個魯國盜賊愈來愈多,偷盜的風氣比較盛,他有點擔憂了,就請教孔子,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盜字上面一個「次」,下面一個「皿」,在《說文解字》當中它是會意字。而「次」跟垂涎三尺這個「涎」是相通,垂涎就是很想要,所以盜字上面的次字就有欲求的意思。欲求什麼?皿,器皿,就是想要一些貴重的東西,這就是盜。
那人為什麼會有這些欲求,想要去要這些珍貴的東西?這個就很值得思考。大家有沒有看二、三歲的孩子看到金子眼睛發亮?我看是看到食物眼睛發亮,看到金子他沒興趣。可是我們為什麼長大以後對這些金銀財寶這麼有興趣?這不就是一個風氣造成的嗎?所以孔子接著回答:「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假如你不貪欲,你不以這些豪宅、很豪華的裝飾,不以這些金銀財寶為你的追求,你自己倉庫裡面統統都是這些珍玩,你是領導者,底下不就跟著你都貪求這些東西?假如你根本就不貪求這些東西,沒有貪欲的話,雖然你獎賞人去偷盜,他都不去。因為你做好榜樣了,你做得好,那當然底下的人都效法,不能只你當君子,我們當小人。所以這個點出來為什麼會有這些偷盜的風氣。還是領導者要自己先反省,因為是他帶動的風氣。那現在政治領導者要這麼去思考,那他真的就不簡單。
所以聖教是內學,必然是先找自己身上的問題。當時候在,也是春秋時代,齊國,當時候齊景公遇到了一個情況,就是女子都喜歡女扮男裝,這個風氣愈來愈盛。齊景公很生氣,就下令,凡是女扮男裝,馬上把她腰帶扯斷,以示處罰。結果這個處罰一下去,還是沒有改善。後來晏子就提醒景公說,「你自己宮裡的這些嬪妃女扮男裝,你怎麼要求底下的人不這麼做呢?」齊景公自己才知道問題在他自己,不在老百姓,馬上讓朝廷的這個風氣轉過來、自己家裡的風氣轉過來,老百姓就不學這個樣子了。所以從這裡看到,高位者的喜好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假如最高位的人最喜歡讀聖賢書,那這個國家就有福報了;假如國家的領導人帶頭學《論語》、學《尚書》、學《群書治要》,那老百姓就起而效法了。
《德育課本》當中「廉」這個部分有舉了元朝的許衡,他也是一方的表率。當時在逃難的時候,很多人看到旁邊有梨樹,開始摘梨子來吃,又饑又渴。結果看許衡端坐如如不動,然後就問他:你怎麼不吃梨?他說,「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那不是我種的我不能拿。他沒有指責別人拿,所以這個都是涵養,他只是說這不是我的我不能拿。有羞恥心的人就接受他的提醒,沒有羞恥心的人他也不得罪,他只是提醒自己,不是我的不能拿,「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他沒有說「非其有而取之,盜也」,那馬上人家要翻臉了,就惱羞成怒。所以進退當中看到聖賢人的涵養跟柔軟。
結果對方一聽,給自己找個藉口,「這棵梨樹沒有人的。」梨樹哪有可能沒有人的,不然它能長那麼好?一定有人種的。結果許衡怎麼說?他說:「梨無主,吾心亦無主乎?」這個梨樹可能沒有主人,你看他沒有反駁對方講的話,很可能梨沒有主人,可是我的心不可以沒有主人,我不可以起貪念。我想當下聽到的人都很感佩他。結果他在那個地方住下來,影響到當地的小孩都佩服他,那個水果熟了沒人摘,掉下來沒人撿。所以確實是「苟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大家都覺得,不是自己的去拿那是無恥的行為。所以一個人的風範就帶動了整個風氣。
接著第三句,季康子又問政於孔子,問很多不一定有用,問一句就要好好去體會、去落實才行,不然一直問,自己還是沒有悟到。他又一次來問孔子,說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他給孔子講,我把那個沒有道德的人殺了,讓老百姓都肯接受道德、順從道德,這樣做好不好?我們一聽也覺得不好,殺。其實孔子講,也是在《論語》裡面講,「不教而殺謂之虐」,你動不動就說要殺人,根本就沒有重視教化,這個是暴虐無道。所以孔子馬上,「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你辦政治怎麼動不動就說要殺人?「子欲善而民善矣」,你真正嚮往這些道德,嚮往這些好事,全心全意去學,全心全意去做,老百姓一定跟著你,老百姓一定呼應你。
雲南辦了三屆道德論壇,寧處長講,企業家、老百姓拿著自己的家當、家產去支持政府辦論壇,有的一毛、二毛的就這樣全部奉獻出來。「而民善矣」,「子欲善」,領導者欲善,「民善矣」。而這個欲,剛好我們前面講的句子,不是只是「尊賢賤不肖」掛在口上,這不是口頭上說,「我很認同倫理道德」,那沒有用,得什麼?帶頭。所以清朝為什麼可以有一百多年的盛世?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他們全部學習傳統文化的經教,他們帶頭聽課,這個在《四庫全書》裡面都有記載。所以確實「子欲善而民善矣」,文武百官、老百姓都重視中華文化的學習。所以「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君子」指上位者,有德行,就像風一樣;在下位者,一般的百姓有德,就像草。風一吹,草自自然然就會彎下來,所以上位者帶頭,老百姓一定盡力的響應,所以叫「風行草偃」。我們看到這幾年在大陸,政府從二OO七年,每隔兩年一次道德評選,把這些好榜樣都立起來。參與票選的超過億人,這些榜樣裡面不乏政府的官員,老百姓看了都很受感動,都歡喜效法這些道德模範。所以「草上之風」,「上」是加的意思,風加在這個草上,它必然是會很自然的彎下來、倒下來。那個很自然就是說,接受這個感化是非常歡喜的,不帶勉強的。
這是從季康子問孔子連續三句,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醒「政者正也」,所有的問題都得從領導者開始改變起,才能夠把政治辦好。
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