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O》第三個大單元,「貴德」,我們已經接近尾聲,第十一個德目是「有恆」。最後這個德目其實貫穿前面的十個德目,十個德目假如沒有「有恆」,那也成就不了。所以我們想到前面十個德目,要「尚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要有恆心;包含「孝悌、仁義、誠信、正己、度量」,這些都要堅持去奉行,才能自己契入這樣的德行存心;包含「正己、度量」,那不只要保持,還要不斷擴大自己的度量;包含「謙虛」,不只要保持,更要提升;「謹慎、交友、學問」,這些德目都要靠恆心才能夠真正圓滿這些德行。這十一個單元最後總結,恆心。
而真的要保持恆心確實是不容易。所謂「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這個真幹還不能間斷才能叫做真幹,「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真幹二字,夏蓮居老先生對這個真幹有註解,讓人感覺特別深刻。他老人家說道,「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幹」,這個是對「真」跟對「幹」下的一個註解。
我們看這個真,不能有一絲毫夾雜,就是正念不可以斷。有時候正念沒有保持,妄念就一個接一個了。比方我們要奉行仁義,那要念念為人著想,念頭不能夾雜自私自利,一夾雜了,這個功夫就間斷、就退步了,這個要很下功夫去觀照自己的念頭才行。有一毫自欺,自己的念頭不對了,自己說錯話、做錯事,也不願意去道歉,心裡在想,「他也有錯」,其實又把專注點轉移到他人、轉移到境界上,我們就很難觀照到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修行。假如念頭不對了,我們不承認,那就無從修起。不自欺,不對了,能馬上承認、馬上轉念,甚至於有勇氣去向對方道歉,這個不容易。像我們熟悉的一些經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已」,真的我們現在遇到這麼多人事的狀況,我們面對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都能止在「反求諸已」當中嗎?所以不夾雜、不自欺都是真功夫,所以叫鐵漢,表現出來對自己的習氣趕盡殺絕,絕不手軟,絕不找藉口。
那這個幹字,說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幹。自己寬恕自己,就像《了凡四訓》上講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安於自己的錯誤、習性,那就變成自我寬恕了。「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其實我們每天沒有發現過失去提升自己,那就磋砣自己的光陰了。所以不能懈怠、不能自恕。「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因循苟且、得過且過,「這樣也不錯了,這樣比起其他的人也很好了」,那就很難向上提升。所以愈修身,愈在學問當中下功夫,自己愈來愈覺得修行不容易。以前年少不懂事,把經句都看輕了。其實那個時候只是表面上自己知道,知道還不到悟到,悟到還要再邁一步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很多年前,身邊同仁提醒一些很重要的態度、道理,自己也聽進去,但是沒有入心,幾年以後才覺得很重要,可是已經耽擱了不少事情。所以講好聽在推廣傳統文化,講實在一點叫戴罪立功,已經做錯很多事了,要盡力來彌補。所以確確實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己做得很差,自己身邊的人勸好幾年了,才慢慢重視到。那怎麼自己在要求別人,好像讓他一次、二次就要記住,甚至要悟到?自己都變苛刻了,難怪都長不胖,也要從根本上找到原因。所以你嚴苛、責人太嚴,必損自己的福報。那你看我這個很危險在哪裡?明明心地功夫退步了,然後人家一看到我瘦,「你太辛苦了」,是吧?我假如還覺得是這樣,那我就自欺了、我就自恕了。這個時候不可夾雜這些妄念,不可自我寬恕,要提起正念。正念是,師長說的,「人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耗在妄念上」,妄念就是跟經典不相應的念頭,就在耗自己的身心了。
大家有沒有經驗,最近有沒有生過氣?生氣以後要調多久才調得回來?那你看對身心很耗損。許哲女士說,「生一次脾氣三天才緩得過來」,那是她的功夫。我們有個同仁,他學了,畢竟深入的經典比較多,也比較明理,明理以後,自我觀照比較強。結果他現在觀照很強,他只要一生氣,動氣以後,他就會吐血。我說,「功夫不錯,我生氣都沒有吐血,代表我都內傷。」明明這個念頭對身心都有損害,我怎麼沒有表現出來?他比較乾淨,所以起個不好的念頭,身體馬上反應,告訴他傷害有多少。你看人那個免疫系統不敏感的時候都不會感冒,有沒有?你們有沒有遇過那個親朋好友,「我一年都不感冒的」?結果他一感冒就躺醫院躺好幾天。反而那個一、二個月感冒一次,一、二天就好了,他的免疫系統很強,馬上就調整了,他警覺性很高。反而那個比較鈍的察覺不出來。結果他這麼一反應,就更警惕到「暴怒傷肝」,這個怒氣真的對自己身心傷害很大。
所以想起古人有段話講,「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從大家的表情感受到我還是寫一下好,你看很多跟大家剛講的話,現在就忘。剛講什麼?告訴人家,人家要知道,是吧?知道還要悟到,悟到還要做到,那都是過程,哪有講一次就悟到、就得到?而且講還要講幾次?二十一次,那叫平均狀態,是吧?「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人說第一次、第一念比較準,剛剛寫這個字沒有信心。我們看古人修學的心得,他在下自己道德學問的功夫,沒有遺力就是全心全意用在格物上、用在修身上。
我記得剛好有一次,我寫一些口袋書跟同仁結緣,在那口袋書後面寫一句話,都是一些聖賢的格言。就讓大家抽,每個人拿一本。誠則靈,他很誠心去拿,剛好就拿到跟他現在很需要的格言。其中有個主管他剛好出去辦事,結果回來看到他太太,「煩、煩、煩,煩死了!」就對他太太講。他太太說,「你先別煩,去抽一本書。」結果這個主管就去抽了,結果他就抽到,「做大事不可煩,煩必亂」。他說挺準的。其實走傳播傳統文化的路,都有祖宗庇蔭,都會在適當的時候提醒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很誠心受教,很可能在讀一本書、在聽一片碟當中,都能得到啟發。你的心念一轉,這妄念就不會相續了。另外有個同仁,他習慣上比較會去講人家的閒話,大家都是成人,所以有時候講,又怕他面子掛不住。結果他來抽,就抽到經句說,「修道之人沒有剪爪之暇」,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找不出來,「安有時間說閑話」。結果觀察那幾天那個同仁特別乖,因為他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抓得這麼準,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沒有。可以體會到,真的,「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你年輕所學的東西,我們都知道,「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那我們還生不生氣?理上不生氣了,事上還是生氣,理有頓悟,事要漸修。夫子十五歲而志於學,「三十而立」,「立」就是不被境界轉;「四十而不惑」,這個「不惑」就是他遇到事情無可、無不可,他很會權變。我們現在遇到很多事,「應該這麼做,還是要那麼做?」「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就完全調伏了自己的習氣,做自己性德的主人。夫子也是不斷提升自己境界了,我們也不可能讀了一部經,全做到了。有個讀書人他的學問也非常好,他分享他的修學心得當中就有提到,光是一個「怒」字,他用了二十年的工夫他還覺得沒有調伏住,所以他體會到克己不容易。「少壯功夫老始成」。我們愈覺得調伏自己的習氣真的不容易,愈能對別人寬容,自己覺得不容易,就不會去苛刻要求別人馬上要做到。
其實我們可能可以回過頭來,我們在要求對方要做到的事情當中,我們自己做到沒有?那這麼一想,「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那我現在在要求他的這一點我還沒做到,那我不是跟他結怨了嗎?甚至於假如我們很觀照自己的心念,有時候對方講電話,或者給我們傳skype短信過來,他的言語是情緒化了。自己起個念頭,「他情緒化了」,然後突然要回他一句話,打打打,打到一半,這一句好像也情緒化。正看他情緒化,自己的情緒化其實也正在現前,那怎麼還能講對方不對?自己就已經不在道中,更沒有資格去說他。所以調伏自己的心,得要Anytime、Anywhere才行,不然你一句情緒的話出去,後面要再來調伏、再來彌補,都很難了。所以「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尤其愈高位者,他一有情緒化的言語,對底下組織的殺傷力都很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親自去做、去力行,而且好像覺得做到了,事實上可能深度還不夠。比方我們常常就覺得,「我好像最近都沒發脾氣了」,起這個念頭當天就有境界出現,然後就「怎麼又動氣了?」自我感覺良好,突然間就提醒我們還差得遠。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身邊有沒有敢對我們直言,「拜託,你還差很遠!」子貢很有福報,他身邊有至聖先師孔子提醒他。子貢有一次講,我不願意人家怎麼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去對人。那等於他已經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馬上說,子貢,「非爾所及也」,不是你的境界,你還差得遠!我們很容易錯看了自己的程度。
最近剛好遇到一件事,因為之前常常跟大家分享,布袋和尚有說,「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句話就講,有個人給他吐口水,吐在臉上,隨他自乾了,為什麼?你去擦這個口水,手還要提起來,還要消耗卡路里,所以你不用去擦它,不是我也省力氣嗎?布袋和尚物理學也學得不錯,他都知道會消耗能量。「他也無煩惱」,他正氣著,你舉這個動作就是不順他的意,他跟你吐了你就隨他去,隨順他。都講這個故事給人家聽,還問人家,你們想不想當一個任何境界、任何人都不能讓你生氣的人?這些朋友們都說,「好!」要過這種日子,從今天開始,沒有任何人可以讓你生氣,沒有任何人可以讓你動情緒。為什麼會動情緒?這是煩惱之毒,《了凡四訓》說,改過「如斬毒樹,直斷其根」,要把煩惱的根斬斷。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一般的人被吐個口水,那不火冒三丈才怪!再慢慢想,「你敢對我吐口水!」那個「我」出來了,「我」是根。換一個念頭,「算了,假如他給我吐了之後,他會比較不生氣,就讓他吐吧!」「他會比較不生氣,就讓他吐吧!」有沒有「我」?不生氣了。
有個事例彰顯得特別好。新加坡有對夫妻相處得很好,這個先生覺得娶了他太太是他人生最幸運的事情。他先生講到,「我太太很賢慧,但有時候也為她委屈、抱屈。」為什麼?有時候自己的母親誤會他太太,還要罵他太太,結果他說,「我太太被誤會了,她還跪下來給我母親道歉,那個時候覺得太太挺委屈的。」諸位女同胞,這種情境委不委屈?你們沒反應是代表「還好」。結果這個太太就講,「我不覺得委屈,因為我看到我婆婆生氣了,她年齡那麼大了,一生氣對身體的損傷很大。」老人是家裡的寶,真的不是假的,三代同堂,你的孝道才傳得下去,老人是這個家的福田,大福田!所以大家聽到這個太太的話都很感動,為什麼都很感動?「人之初,性本善」,我們也覺得這樣很不簡單,也願意慢慢去做到。結果我們從這個太太明暸到,她不覺得委屈,因為她的心念在哪裡?她不在「我不舒服」上,她在什麼?她在「我婆婆的身體健康」。所以她做了以後,她婆婆氣一降下來,她會覺得心更安。
故事說到這裡,我們聽的時候有沒有覺得,那多吃虧、多委屈,是吧?所以有時候我們對很多道理的體會會卡在哪裡?就卡在自己不能接受,自己覺得很難,我受不了,就很難去理解到這個道理去奉行之後,它所延伸出來很好的影響在哪裡,他想不到。「我顧不了那麼多了,反正我就是忍不住了,我哪有想那麼多的事情!」大家想一想,這個媳婦被誤會了,等到她婆婆冷靜下來,了解客觀情況了,她心裡想,「我誤會我媳婦了」,是不是?那她會對這個媳婦更怎麼樣?更疼、更愛護,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這種媳婦打燈籠都找不了,是吧?對,那何必爭一時之氣?用這個德行就全家人都感通了。而且坦白講,一個媽媽修的忍辱功夫愈深,誰學得愈徹底?孩子最懂媽的存心。所以妳是媽媽的人很能忍辱,妳的孩子以後處世待人,他能夠包容、能夠忍得了,不會跟人家起衝突。所以人欠你,天會還你,不要逞一時之氣去計較。
所以從這裡看到根還是有「我」在,把「我」看淡了,這煩惱就淡了。那之前講這個例子,講這些句子給人家聽,「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講的時候還帶著笑容,其實真正考試來了就卡住了。我以前常聽說到,有同仁因為別人一句話,他好幾年緩不過來,又想起那個人講的那句話就流眼淚。我當時候聽就覺得,「這麼嚴重?幾年轉不過來這樣挺累的,何必這樣?」無形當中就覺得,「我不會這樣、我不會這樣」,自己覺得自己不會這樣。結果前陣子,聽到一個人對我講了一句冷嘲熱諷的話,當天回去睡不著覺,然後這裡會抽痛,心痛。我突然覺得,「以前覺得自己一定不會這樣,其實差得遠!」什麼叫輾轉反側,一直想那句話,一直睡不著覺。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我在晚上告訴自己,「還要繼續下去嗎?」不行,那繼續下去日子不好過了,怎麼辦?得拿這些經典,經典是法藥,這些正法就像藥一樣,治我們的心病、煩惱。讀經的時候一讀,句句都是金句,真的遇到境界了,一條有時候都拿不上來。
所以當下在想,「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而且今天會讓人家講這種話,一定是我已經做得讓他受不了,才逼他講出這句話,因為以前他也對我不錯的,是吧?那還是我不對,是我逼他的。可是我這陣子假如沒逼他?那也不是偶然的,前輩子逼過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這句不是拿來背的,而是拿來真正放在心上,隨時可以提得起來,來慢慢調自己的心。觀忍、反忍,再來喜忍,很歡喜,歡喜在哪?我學了這麼多年,十多年的歲月,自己原來這麼嚴重的我執不知道,一句話就可以二、三天睡不著覺,這個根不就是「你怎麼可以這樣說我」?你看那些妄念全上來了,「我做了很多了,你還這樣嫌我?」心地完全不清淨了,統統做的事全留在心上,要求人家的認同跟回報,所做一切皆不是道義所為,而是有所希求。他這句話把我深處的煩惱全部撞出來,我假如把自私自利、「我」放下了,他怎麼可能讓我生氣?所以這麼多人都恭維我,只有他真正讓我看清楚我自己的程度到哪裡。所以想到這裡,胸口就不痛了。
其實身體的問題根源還在心地上,假如能明理、能懺悔了,身體的狀況慢慢就轉緩了。所以這麼一撞很好,我以後看到別人心痛的時候,我就不會說,「有那麼嚴重嗎?」我的眼神會非常富有同情心,感同身受。當然這個體會之後,也是提醒自己,絕對不能講讓人家幾年、幾個月都緩不過勁來的話,那有可能是「片言折盡半生福」,你一句話就把一輩子的福報折了一大半去了,因為你讓對方都想死的話,那折的福太大了。透過這件事情反省自己,是不是又講哪句話讓哪個人痛苦?假如你聽說哪個人是因為你講了哪句話讓他非常痛苦,我們知道了,趕緊去給他道歉、去給他懺悔。「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把自己過去的習性罪業消除掉,不要再跟人家結冤仇了,廣結善緣為好。
我們看到這第十一個德目「有恆」,就想到學問沒有終其一生不懈的下功夫,要成就所謂隨心所欲的境界,像夫子一樣,是不容易的。所以首先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對古聖先賢的經典不懷疑,對自己有明德、有本善不懷疑,然後「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有信心,習氣是後天染的,不是我本來有的,一定可以去掉;本善明德是我本有的,一定可以恢復。有這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來成就自己的道德學問。有這個信心接著要勇猛精進、不間斷,這就有恆了。這個不間斷的過程不能知少而足,好像自己不錯了,可能就停頓下來,沒有往前進。要不知少而足,怎麼克服?「德比於上則知恥」,要以孔老夫子、老子、釋迦牟尼佛這些聖人為標準,不可知少而足。
再來,不能因為久了之後,慢慢的有點疲厭了,好像覺得沒勁了,「今天可不可以不學《弟子規》、可不可以不學《了凡四訓》,讓我take a rest一下,休息一下?」最近不只是想說,給我放一天假,不學《弟子規》了,最近都有念頭跑起來,「可不可以換人做做看?讓我喘一喘氣。」其實起這個念頭很慚愧!以前就有人問我,很多年前,可能都是五、六年前問的了,他說,「看你好像學傳統文化都沒什麼挫折?」這句話不是事實。我當時候還回答他,「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好像「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起這個念頭,就想到以前人家問我這個問題,真的想挖一個地縫鑽下去。
剛好前幾天,九月十號是大陸的教師節,有些同仁就發短信來祝我佳節愉快。我就給他回個短信,我說自己的德行不足為人師,而又好為人師,所以現在只求不要騙人就好了。因為師長在我們一開始在廬江的時候那句話很深刻,現在愈來愈覺得連不騙人都不容易做到。所以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不是說說就真的能做到的。做到再說是聖人,說了以後能做到是賢人,說了以後做不到是騙人。我這九年說得可多了,所以我現在只能拼不要騙人,君子、聖賢八竿子都還軋不上。
真的看到要下恆心確實不容易!也很慶幸,為什麼慶幸?雖然自己差這麼遠,但是這一生沒有退路可以走,想想沒有退路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你一有退路就一直往後退了,有句成語叫「破釜沉舟」。其實人要退太容易了,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可以讓自己往後退。可是沒有退路了,那可不能對不起祖先、對不起聖賢、對不起師父,你不可以對不起所有愛護你的人、幫助你的人、信任你的人。我現在起了這種退的心,馬上念「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民族之恩,一切眾人對我們的幫助、信任的恩德。不可以因為久了之後而退惰了、逃避了、疲乏了,不行,要愈挫愈勇,百折不撓。
在《孔子家語》裡面,我們看到這段也很欣慰,為什麼?因為賢人也會起念頭,給老師請假,說「夫子,我可不可以休息一下,今天不要做孝順?」夫子說,「孝順是做人的根本,很重要,不可以停下來,不可以休息。」子貢也很可貴,老師說不能休息他就接受了。他說,「那對國君盡忠侍奉,可不可以休息一下?」夫子又說,「不行,這個是太重要的事情,攸乎整個國家的安危,怎麼可以休息?」子貢又說,「種田可不可以休息一下,這段時間別種了?」夫子又給他曉以大義,他說,「不能休息。」這個也不能休息、那個也不能休息。結果子貢問,「夫子,什麼時候才可以休息?」夫子說,「你看看遠方那裡有個墳場,你到那個時候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講到這裡就想到,許浚當時候有段話,因為他為病人四、五天都沒有闔過眼,還要趕去考試,結果拖延他的朋友就覺得非常的自責,他說,「你這樣趕過去還來得及嗎?」其實已經來不及了,他還安慰那個人,那個厚道到這種境界,那真的是太不簡單。他說,「只要加快腳步應該還趕得上,我媽媽說人死了之後可以睡個夠,再幾天沒睡沒有關係。」
又讓我聯想到,盧叔叔出家了,法號常明法師,他就跟我們提到,他們那一輩的人很有責任心,為了家庭、為了團體、為了自己的公司,遇到很緊急的事情,一個禮拜都沒怎麼休息,都這樣挺過來,就是他那種責任心就一定可以堅持下去,非常大的潛力不斷得湧出來。我們在父母身上可以看到這一點,比如在我們生病、家裡出什麼狀況,你看他晚上照顧我們,白天又去上班,而且有時候一照顧兩個禮拜、三個禮拜都有,沒看父母在我們面前喊過一聲累,那個責任感的力量太大。我聽明師父這麼講,我說,「我熬一天夜就快垮了,比起他們那種責任,那差得太遠了。」
所以子貢對他的老師提了這個,老師也提醒他,在學問上用功夫是不能間斷的,要堅持下去。就像鑽木取火,鑽鑽鑽,有沒有人鑽木取火,鑽了三分鐘,手好酸,休息一分鐘,再鑽;一分鐘後,鑽鑽鑽,又酸了,再休息?請問大家,什麼時候鑽出火來?那絕對鑽不出火來的,你都一直「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好像捕魚不是很好,這是比喻,大家抓住那個精神。我有次在講課的時候說,「人有時候煩惱事情睡不著覺,翻來覆去像煎魚一樣。」結果下了課以後有人跟我說,煎魚都有傷害生命。我說,「好,下次我說煎餅。」這些朋友他很細心,確實仁愛心從哪裡下手?從我們的飲食下手。我們其實三寸不爛之舌,吃下去就沒有感覺了。你吃這些素食,這些根莖花果也很營養,身體也會健康,又去吃這些眾生的生命,牠被殺的時候不是很痛嗎?還要被煮。所以也長我們的慈悲心。所以學問不能休息,還要不間斷下功夫。
接著在奉行的過程當中,不只要有恆心,還要有毅力,突破種種境界。比方順境的時候會產生貪著,不知不覺很容易貪著。我們常常會想到,其實一個人修身最勇猛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就特別勇猛。所以不忘初心、不忘初心,那個初心能保持,這個道業會有成。很難保持得了,慢慢順境來了,順境就淘汰人,順境一多,想自己就愈來愈多,人家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照顧我,慢慢的享福了,覺得理所當然,念念奉獻的精神就開始退了。我們可以觀照我現在的勇猛精進比起剛開始學的時候,是提升還是退了?這個順境很厲害,不知不覺讓我們退步。就像溫水煮青蛙,牠還在那很逍遙,游呀!游呀!不知道待會就沒命了。逆境不生瞋恚心,才能保持功夫;逆境一生瞋恚,火燒功德林,功夫就全部都沒有了。但逆境比較有警覺性,知道境界來考驗,逆境淘汰人。考驗得過關,不管是順還是逆,你這一生沒考過的,以後還會遇到,甚至下輩子還得重來。「一切皆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看到這個境界還是沒有過關,還是被它考倒,「須再從頭練」。
我們其實世間的人常常會想,換一個人我就不會這樣了,換一個環境我就不會這樣了,換一件事我就不會這樣了。其實不然,只有練心法,沒有練事法,問題都不在事情上。你說,「真的,換了一個人我就好了。」那個「好」,是你換的那個人變順境了,逆境沒過關,順境現在也不知道,已經掉到順境裡面去了。所以時時要觀心最重要。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們要扎三根,扎三根其實就是改個性、改性格,就是調伏貪瞋痴慢疑這個念頭,真的能夠把它調伏,這個德行的根才是真的扎下去了。這五毒隨時在影響我們的身心,去一毒都不容易。
貪,什麼都不起貪念。慢,什麼都不起高下見,一覺得,我高,人家低;我會,人家差;我有錢,人家沒錢;我有地位,人家沒地位;我雙眼皮,他單眼皮;我長得高,他長得矮,不知不覺我們這個分別執著心這麼強,念頭就上來了,而且這個念頭多到最後,怎麼呢?渾然不知,多到已經「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貪瞋痴慢它已經成片了,你已經覺得它很自然了。有時候,比方我們在跟人家講話,講到某個人,在講某個人的故事,然後我們的表情(不屑狀),這動念了,就對那個人有成見,馬上就在表情當中表現出來,他都還沒講話,那個表情就看出來了。我們一天有幾個這些念頭,自己觀照不到,這個學問要能真的有所進展,還得打破習氣使然,渾然不知。
比方說我們都覺得我們對人挺恭敬的,其實這個恭敬有時候是下在表面上,他人在的時候你很恭敬。領導在的時候跟不在的時候,我們狀態一不一樣?爸爸在的時候跟爸爸不在的時候,狀態一不一樣?太太在的時候跟太太不在的時候,狀態一不一樣?再來,這個講師對著我們講話,我很恭敬,他上台去的時候,我們那個恭敬的狀態就不一樣了,因為覺得他好像沒看到我。這種恭敬還不是從內心出來,可能在台下聽他講話,這個神就常常飛出去了。所以「不可須臾離也」,你得要看自己的念頭看得很細,才能發覺其實這些念頭太多。那天我跟一個很好的朋友在談話的時候,談到某個人,他的眼神馬上露出不屑的眼神。我就馬上提醒他,你剛剛那個表情對人很有成見。他馬上就笑了,「被你看出來」。也很可貴,我跟他提醒的時候,他還笑著回答,「對對對,這個要改、這個要改。」
我今年三十九歲了,明年四十了。因為師長曾說,「二十歲以前可以提醒,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用暗示,四十歲以後你就不要跟他講。」其實大家細細想想,這個話很有道理,真的很有道理。除非是真想成就的人,不然隨著年齡大,我們所染上的習氣還是會比較多,尤其年紀愈大面子看得愈重。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就患得患失,好面子。我想我還沒老,但是重點是我自己成長過程中,跟人家比較、嫉妒人家,那個煩惱心,比起以前的人重很多。所以我依心理狀態來講,可能跟以前七、八十歲的人差不多。所以修學最重要的功夫在哪兒?放下。為了這個面子多累!慢慢把理想通了,真的肯放下這些執著點。
尤其好名的人活得真的挺辛苦的,有跟大家講過一個例子嗎?我到機場去,有個女的一直跟著我,從台灣坐飛機,台灣電視台有播「幸福人生講座」。所以她就一直看著我,我就全身覺得不舒服,我就走快一點。我一看她沒來,安心坐下來等飛合肥的飛機。突然又看到她,然後又剛好坐我對面,一直瞧著我,我的心臟砰砰、砰砰、砰砰。你看這累死了,事後想想很辛苦,累了自己。結果突然她站起來,向我走過來,砰砰、砰砰,跳得更厲害,然後她指著我,「原來你就是那個長庚的醫生。」害我從這麼高,鏗!我說,「對不起,認錯人了。」後來她有想起來。但是你看我整個過程就不自在,為什麼不自在?還是有好名,「你看那個人是不是認識我?」那不是好名嗎?所以理得的人,理真的明白的人,心能安,因為他願意放下,不要再把自己搞這麼累。
在境界當中,確實正氣一時一刻都不可以斷,因為一斷,誘惑一來,「立名於一生,失之僅頃刻之間」。我們現在的定力可能不如古人,但是誘惑的境界大古人百倍都不止,現在財色名食這些誘惑非常非常大。
我們看一百五十九句講到,「九三」,這個是「恆卦」當中九三爻所象徵的做人道理,我們一起念一下:
【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不恆其德。無所容也。】
這第三爻的象徵講到,不能永恆不間斷的保持自己的美德,不保持,可能是邪念出現,可能是禁不起誘惑,做出違反道德的行為,或者是一言一行錯誤、傷人了。『或承之羞』,可能就要蒙受羞辱。為什麼?一個念頭會招來福報,也會招來災禍。
我們看《德育古鑑》,曾經我們講過的,李生,他要去進京趕考,結果那個客棧的老板剛好作夢,有人告訴他,「明天有一個今年的考上進士的讀書人要到你的客棧來,你要好好招待他。」結果他聽了以後很歡喜,「我今年終於可以十年寒窗,一舉成名。」當天晚上睡覺起了個念頭,「我考上功名就當大官,我那個太太長得又不怎麼樣,應該換一個太太」,起了這個念頭。結果後來他去考試,這個老板又作了夢說,「這個讀書人還沒有考上就想要換掉自己的元配,這個念頭太絕情了,削掉他的功名。」沒考上。結果這個讀書人李生又回到原來的客棧,那個老板把作的夢告訴他,他連住都不敢住了,覺得根本沒有辦法見人就走了。「或承之羞」,他起個念頭,自己的德行守不住了,然後蒙受這樣的羞辱,蒙受這樣的災禍,他福報沒有了。
包含《大學》裡講的,「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我們今天講不符合道德的話出去,你傷到別人了,人家一定找機會又要報復回來,那一報復回來,我們不就又要遭禍、又要承受羞辱了嗎?
我們翻到四十一頁,看到這八十八句講到的,八十八句這段經文,我們複習一下,您看第二句,「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你都沒有惡言對人家相向,沒有種這個惡因,就不會感人家惡言對你。然後「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我們沒有做這些違反道德的事情,沒有講這些惡言惡語,自然就不會羞辱自己的身,甚至讓父母都覺得丟臉,甚至還遭到別人來羞辱自己的父母,那就更沒有做到為人子的本分,就忝為人子,覺得很羞愧。
看到這裡也讓我們想到魏徵講的一句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一生他追求他的事業,一開始都很好,可是大家現在想一想,倒閉的公司有多少?他也很多曾經風光過,他守不住,他心一偏就不行了。所以《曲禮》一開始講,「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這四句話。人真的有成就,福報現前了,這些念頭就不好守了。不長傲慢、不長貪欲、不長自滿,然後不沉溺在嗜欲玩樂當中,「富貴不能淫」,才有辦法。我們從企業界看,要長久保持不容易。所以俗話講,「富不過三代」,現在不是了,現在富不過什麼?一代,一代我看也太多了,現在富不過五年、十年,都保不住了。最後還是或承之羞,犯法了、倒閉了,甚至於父母都得上法院,因為用了父母的名字。
企業界如此,我們看歷代的皇帝,都有一開始創盛世,最後落個差一點亡國的命運。唐朝唐玄宗他最後還是或承之羞,因為寵愛楊貴妃,差點把自己大唐給斷送掉了,可是他以前開「開元之治」。所以真的要「恆其德」,真的是大丈夫、大英雄。齊桓公也不簡單,可是他最後還是忍不住用了三個佞臣,這些人陪他玩、陪他吃,最後他還是用了,死了一百多天都沒人知道,屍蟲流出去了才被發現。
所以「進德修業」是終其一生徹始徹終的功夫,不能有一刻停留。我們俗話常講,「蓋棺論定」,還沒有到最後,話都別講太快,「我這個人不會怎樣怎樣的。」愈下功夫,愈深處的習氣都會慢慢冒出來,得要下更大的功夫才行。真的要突破一個嚴重的習氣,要「發勇猛心,立決定志」。大家邊抄邊隨文入觀。發勇猛心,發勇猛,傳統文化都快斷了,我得趕快進步提升,不能再蹉跎了,發勇猛心。師長講,你真的發大心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你的功德不亞於堯舜禹湯,因為要斷了。發勇猛心,立決定志,這生一定要成就。「不計成敗,不顧生死」,不計成敗就是不要在那裡沮喪懊惱,「今天怎麼又起這個念頭?」趕快轉成正念就對了。「我怎麼又退步了?怎麼又被考倒了?」不要計那些成敗,念頭多了趕緊轉過來。不顧生死就是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就是這個念頭不能錯,要到這種氣概,下這種決心,始有跟經典慢慢相應的可能。
俗話說,修身、修道非帝王將相所能為。他可能幾十萬大軍,他能如入無人之境,毫不畏懼,可是你叫他把脾氣改掉,他可能覺得比登天還難。所以他再怎麼勇猛,有時候要對治習氣的時候,他都不一定能下這個勇猛心跟決定志。所以真正的大英雄,佛門大雄寶殿的大英雄,真正能把習性完全放下,把分別執著完全放下,這是真正的大英雄。就像俗話講的,「戰勝別人一千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
接著經文講,『不恆其德,無所容也』,不能保持德行,永恆的保持德行,必然會退步,不進則退,你不能保持它,退到最後喪失操守,那就「無所容」,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就很遺憾。我們很冷靜來看,歷朝歷代為官者都是讀過聖賢書的人,但每個朝代也都有出貪官、奸臣,這個還是「不恆其德」,最後「或承之羞」、「無所容也」。就像嚴嵩,他的學識非常好,但是他最後還是大奸臣,然後皇帝,他畢竟做到這麼高的官位了,也不想親手殺他,就給了他一個金碗。結果他拿一個金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是嚴嵩,都恨他恨得入骨,因為他草菅太多的人命、蒼生,最後他是餓死的。他有沒有福報?他有。他有沒有學識?有。但最後敵不了欲望,就愈走愈偏掉了。
我們接著看第四個大單元,「為政」。「為政」,怎麼從根本來管理國家、管理團體,為政者的心境、方法,會產生哪些效果,還有古人有哪些經驗,都會在這個單元。透過經句,我們來了解《群書治要》這些寶貴的教誨。首先一開始,「務本」。為政的根本在哪裡?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段比較長,我們一起念一下,一百六十句:
【孔子曰。凡為天下國家者。有九經焉。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人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公曰。為之奈何?孔子曰。齊莊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尊賢也。爵其能。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篤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稟稱事。所以來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綏遠人也。繼絕世。舉廢邦。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治天下國家有九經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這段在《孔子家語》當中,《中庸》也同樣有這段教誨,這段教誨很寶貴。治理天下國家,孔子在這裡總結了九條非常重要的綱領。這個掌握住了,實在講,治企業、治國、治校,甚至治家,都能夠有很大的益處。講出這九條,也很可貴。哀公進一步問,『為之奈何』,就是請問要具體怎麼做。我們學東西也要像這樣的一個態度,覺得這些道理很好,要從哪裡下手?就像夫子告訴顏回,「克己復禮」,從哪裡開始克己?顏回說,「請問其目」。夫子才具體說出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所以哀公這麼一問,夫子更具體講到如何做到具體奉行這九條綱領。
我們看師長跟章嘉大師學習,章嘉大師教導他,「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明理,放得下是功夫;放得下就是格物,看得破就是致知,就是明理。師長接著說,「從哪裡開始做起?」章嘉大師說,「放下從布施開始」。其實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才能真正誠意、正心。時時想自己,誠意、正心就提不起來。所以一定是先從放下自私自利下手。怎麼放?師長很仁慈,具體都給我們講,「從念念為人著想做起」。所以已經給我們講得這麼具體,我們再不依教奉行,就誤了自己這一生的殊勝因緣。講得這麼具體的好老師很難找,苦口婆心勸了我們這些弟子五十四年的歲月。要珍惜師長教誨,珍惜《群書治要》這部寶書的教誨,來成就自己,利益家庭、利益社會國家。
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節課再繼續來研究,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群書治要36O》第三個大單元,「貴德」,我們已經接近尾聲,第十一個德目是「有恆」。最後這個德目其實貫穿前面的十個德目,十個德目假如沒有「有恆」,那也成就不了。所以我們想到前面十個德目,要「尚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要有恆心;包含「孝悌、仁義、誠信、正己、度量」,這些都要堅持去奉行,才能自己契入這樣的德行存心;包含「正己、度量」,那不只要保持,還要不斷擴大自己的度量;包含「謙虛」,不只要保持,更要提升;「謹慎、交友、學問」,這些德目都要靠恆心才能夠真正圓滿這些德行。這十一個單元最後總結,恆心。
而真的要保持恆心確實是不容易。所謂「學道須是鐵漢,兩字信條真幹」,這個真幹還不能間斷才能叫做真幹,「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真幹二字,夏蓮居老先生對這個真幹有註解,讓人感覺特別深刻。他老人家說道,「有一毫夾雜一毫自欺則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幹」,這個是對「真」跟對「幹」下的一個註解。
我們看這個真,不能有一絲毫夾雜,就是正念不可以斷。有時候正念沒有保持,妄念就一個接一個了。比方我們要奉行仁義,那要念念為人著想,念頭不能夾雜自私自利,一夾雜了,這個功夫就間斷、就退步了,這個要很下功夫去觀照自己的念頭才行。有一毫自欺,自己的念頭不對了,自己說錯話、做錯事,也不願意去道歉,心裡在想,「他也有錯」,其實又把專注點轉移到他人、轉移到境界上,我們就很難觀照到自己的不足。發現自己的過失叫開悟,改正自己的過失叫修行。假如念頭不對了,我們不承認,那就無從修起。不自欺,不對了,能馬上承認、馬上轉念,甚至於有勇氣去向對方道歉,這個不容易。像我們熟悉的一些經句,「行有不得,反求諸已」,真的我們現在遇到這麼多人事的狀況,我們面對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人,都能止在「反求諸已」當中嗎?所以不夾雜、不自欺都是真功夫,所以叫鐵漢,表現出來對自己的習氣趕盡殺絕,絕不手軟,絕不找藉口。
那這個幹字,說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則非幹。自己寬恕自己,就像《了凡四訓》上講的,「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安於自己的錯誤、習性,那就變成自我寬恕了。「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其實我們每天沒有發現過失去提升自己,那就磋砣自己的光陰了。所以不能懈怠、不能自恕。「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因循苟且、得過且過,「這樣也不錯了,這樣比起其他的人也很好了」,那就很難向上提升。所以愈修身,愈在學問當中下功夫,自己愈來愈覺得修行不容易。以前年少不懂事,把經句都看輕了。其實那個時候只是表面上自己知道,知道還不到悟到,悟到還要再邁一步才能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很多年前,身邊同仁提醒一些很重要的態度、道理,自己也聽進去,但是沒有入心,幾年以後才覺得很重要,可是已經耽擱了不少事情。所以講好聽在推廣傳統文化,講實在一點叫戴罪立功,已經做錯很多事了,要盡力來彌補。所以確確實實「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己做得很差,自己身邊的人勸好幾年了,才慢慢重視到。那怎麼自己在要求別人,好像讓他一次、二次就要記住,甚至要悟到?自己都變苛刻了,難怪都長不胖,也要從根本上找到原因。所以你嚴苛、責人太嚴,必損自己的福報。那你看我這個很危險在哪裡?明明心地功夫退步了,然後人家一看到我瘦,「你太辛苦了」,是吧?我假如還覺得是這樣,那我就自欺了、我就自恕了。這個時候不可夾雜這些妄念,不可自我寬恕,要提起正念。正念是,師長說的,「人百分之九十五的能量耗在妄念上」,妄念就是跟經典不相應的念頭,就在耗自己的身心了。
大家有沒有經驗,最近有沒有生過氣?生氣以後要調多久才調得回來?那你看對身心很耗損。許哲女士說,「生一次脾氣三天才緩得過來」,那是她的功夫。我們有個同仁,他學了,畢竟深入的經典比較多,也比較明理,明理以後,自我觀照比較強。結果他現在觀照很強,他只要一生氣,動氣以後,他就會吐血。我說,「功夫不錯,我生氣都沒有吐血,代表我都內傷。」明明這個念頭對身心都有損害,我怎麼沒有表現出來?他比較乾淨,所以起個不好的念頭,身體馬上反應,告訴他傷害有多少。你看人那個免疫系統不敏感的時候都不會感冒,有沒有?你們有沒有遇過那個親朋好友,「我一年都不感冒的」?結果他一感冒就躺醫院躺好幾天。反而那個一、二個月感冒一次,一、二天就好了,他的免疫系統很強,馬上就調整了,他警覺性很高。反而那個比較鈍的察覺不出來。結果他這麼一反應,就更警惕到「暴怒傷肝」,這個怒氣真的對自己身心傷害很大。
所以想起古人有段話講,「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從大家的表情感受到我還是寫一下好,你看很多跟大家剛講的話,現在就忘。剛講什麼?告訴人家,人家要知道,是吧?知道還要悟到,悟到還要做到,那都是過程,哪有講一次就悟到、就得到?而且講還要講幾次?二十一次,那叫平均狀態,是吧?「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人說第一次、第一念比較準,剛剛寫這個字沒有信心。我們看古人修學的心得,他在下自己道德學問的功夫,沒有遺力就是全心全意用在格物上、用在修身上。
我記得剛好有一次,我寫一些口袋書跟同仁結緣,在那口袋書後面寫一句話,都是一些聖賢的格言。就讓大家抽,每個人拿一本。誠則靈,他很誠心去拿,剛好就拿到跟他現在很需要的格言。其中有個主管他剛好出去辦事,結果回來看到他太太,「煩、煩、煩,煩死了!」就對他太太講。他太太說,「你先別煩,去抽一本書。」結果這個主管就去抽了,結果他就抽到,「做大事不可煩,煩必亂」。他說挺準的。其實走傳播傳統文化的路,都有祖宗庇蔭,都會在適當的時候提醒我們,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很誠心受教,很可能在讀一本書、在聽一片碟當中,都能得到啟發。你的心念一轉,這妄念就不會相續了。另外有個同仁,他習慣上比較會去講人家的閒話,大家都是成人,所以有時候講,又怕他面子掛不住。結果他來抽,就抽到經句說,「修道之人沒有剪爪之暇」,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找不出來,「安有時間說閑話」。結果觀察那幾天那個同仁特別乖,因為他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抓得這麼準,連剪指甲的時間都沒有。可以體會到,真的,「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你年輕所學的東西,我們都知道,「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那我們還生不生氣?理上不生氣了,事上還是生氣,理有頓悟,事要漸修。夫子十五歲而志於學,「三十而立」,「立」就是不被境界轉;「四十而不惑」,這個「不惑」就是他遇到事情無可、無不可,他很會權變。我們現在遇到很多事,「應該這麼做,還是要那麼做?」「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那就完全調伏了自己的習氣,做自己性德的主人。夫子也是不斷提升自己境界了,我們也不可能讀了一部經,全做到了。有個讀書人他的學問也非常好,他分享他的修學心得當中就有提到,光是一個「怒」字,他用了二十年的工夫他還覺得沒有調伏住,所以他體會到克己不容易。「少壯功夫老始成」。我們愈覺得調伏自己的習氣真的不容易,愈能對別人寬容,自己覺得不容易,就不會去苛刻要求別人馬上要做到。
其實我們可能可以回過頭來,我們在要求對方要做到的事情當中,我們自己做到沒有?那這麼一想,「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那我現在在要求他的這一點我還沒做到,那我不是跟他結怨了嗎?甚至於假如我們很觀照自己的心念,有時候對方講電話,或者給我們傳skype短信過來,他的言語是情緒化了。自己起個念頭,「他情緒化了」,然後突然要回他一句話,打打打,打到一半,這一句好像也情緒化。正看他情緒化,自己的情緒化其實也正在現前,那怎麼還能講對方不對?自己就已經不在道中,更沒有資格去說他。所以調伏自己的心,得要Anytime、Anywhere才行,不然你一句情緒的話出去,後面要再來調伏、再來彌補,都很難了。所以「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尤其愈高位者,他一有情緒化的言語,對底下組織的殺傷力都很大。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就是親自去做、去力行,而且好像覺得做到了,事實上可能深度還不夠。比方我們常常就覺得,「我好像最近都沒發脾氣了」,起這個念頭當天就有境界出現,然後就「怎麼又動氣了?」自我感覺良好,突然間就提醒我們還差得遠。其實我們想一想,我們身邊有沒有敢對我們直言,「拜託,你還差很遠!」子貢很有福報,他身邊有至聖先師孔子提醒他。子貢有一次講,我不願意人家怎麼對我,我也不會這樣去對人。那等於他已經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馬上說,子貢,「非爾所及也」,不是你的境界,你還差得遠!我們很容易錯看了自己的程度。
最近剛好遇到一件事,因為之前常常跟大家分享,布袋和尚有說,「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句話就講,有個人給他吐口水,吐在臉上,隨他自乾了,為什麼?你去擦這個口水,手還要提起來,還要消耗卡路里,所以你不用去擦它,不是我也省力氣嗎?布袋和尚物理學也學得不錯,他都知道會消耗能量。「他也無煩惱」,他正氣著,你舉這個動作就是不順他的意,他跟你吐了你就隨他去,隨順他。都講這個故事給人家聽,還問人家,你們想不想當一個任何境界、任何人都不能讓你生氣的人?這些朋友們都說,「好!」要過這種日子,從今天開始,沒有任何人可以讓你生氣,沒有任何人可以讓你動情緒。為什麼會動情緒?這是煩惱之毒,《了凡四訓》說,改過「如斬毒樹,直斷其根」,要把煩惱的根斬斷。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一般的人被吐個口水,那不火冒三丈才怪!再慢慢想,「你敢對我吐口水!」那個「我」出來了,「我」是根。換一個念頭,「算了,假如他給我吐了之後,他會比較不生氣,就讓他吐吧!」「他會比較不生氣,就讓他吐吧!」有沒有「我」?不生氣了。
有個事例彰顯得特別好。新加坡有對夫妻相處得很好,這個先生覺得娶了他太太是他人生最幸運的事情。他先生講到,「我太太很賢慧,但有時候也為她委屈、抱屈。」為什麼?有時候自己的母親誤會他太太,還要罵他太太,結果他說,「我太太被誤會了,她還跪下來給我母親道歉,那個時候覺得太太挺委屈的。」諸位女同胞,這種情境委不委屈?你們沒反應是代表「還好」。結果這個太太就講,「我不覺得委屈,因為我看到我婆婆生氣了,她年齡那麼大了,一生氣對身體的損傷很大。」老人是家裡的寶,真的不是假的,三代同堂,你的孝道才傳得下去,老人是這個家的福田,大福田!所以大家聽到這個太太的話都很感動,為什麼都很感動?「人之初,性本善」,我們也覺得這樣很不簡單,也願意慢慢去做到。結果我們從這個太太明暸到,她不覺得委屈,因為她的心念在哪裡?她不在「我不舒服」上,她在什麼?她在「我婆婆的身體健康」。所以她做了以後,她婆婆氣一降下來,她會覺得心更安。
故事說到這裡,我們聽的時候有沒有覺得,那多吃虧、多委屈,是吧?所以有時候我們對很多道理的體會會卡在哪裡?就卡在自己不能接受,自己覺得很難,我受不了,就很難去理解到這個道理去奉行之後,它所延伸出來很好的影響在哪裡,他想不到。「我顧不了那麼多了,反正我就是忍不住了,我哪有想那麼多的事情!」大家想一想,這個媳婦被誤會了,等到她婆婆冷靜下來,了解客觀情況了,她心裡想,「我誤會我媳婦了」,是不是?那她會對這個媳婦更怎麼樣?更疼、更愛護,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這種媳婦打燈籠都找不了,是吧?對,那何必爭一時之氣?用這個德行就全家人都感通了。而且坦白講,一個媽媽修的忍辱功夫愈深,誰學得愈徹底?孩子最懂媽的存心。所以妳是媽媽的人很能忍辱,妳的孩子以後處世待人,他能夠包容、能夠忍得了,不會跟人家起衝突。所以人欠你,天會還你,不要逞一時之氣去計較。
所以從這裡看到根還是有「我」在,把「我」看淡了,這煩惱就淡了。那之前講這個例子,講這些句子給人家聽,「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講的時候還帶著笑容,其實真正考試來了就卡住了。我以前常聽說到,有同仁因為別人一句話,他好幾年緩不過來,又想起那個人講的那句話就流眼淚。我當時候聽就覺得,「這麼嚴重?幾年轉不過來這樣挺累的,何必這樣?」無形當中就覺得,「我不會這樣、我不會這樣」,自己覺得自己不會這樣。結果前陣子,聽到一個人對我講了一句冷嘲熱諷的話,當天回去睡不著覺,然後這裡會抽痛,心痛。我突然覺得,「以前覺得自己一定不會這樣,其實差得遠!」什麼叫輾轉反側,一直想那句話,一直睡不著覺。就這樣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我在晚上告訴自己,「還要繼續下去嗎?」不行,那繼續下去日子不好過了,怎麼辦?得拿這些經典,經典是法藥,這些正法就像藥一樣,治我們的心病、煩惱。讀經的時候一讀,句句都是金句,真的遇到境界了,一條有時候都拿不上來。
所以當下在想,「掌握情緒才能掌握未來」,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而且今天會讓人家講這種話,一定是我已經做得讓他受不了,才逼他講出這句話,因為以前他也對我不錯的,是吧?那還是我不對,是我逼他的。可是我這陣子假如沒逼他?那也不是偶然的,前輩子逼過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這句不是拿來背的,而是拿來真正放在心上,隨時可以提得起來,來慢慢調自己的心。觀忍、反忍,再來喜忍,很歡喜,歡喜在哪?我學了這麼多年,十多年的歲月,自己原來這麼嚴重的我執不知道,一句話就可以二、三天睡不著覺,這個根不就是「你怎麼可以這樣說我」?你看那些妄念全上來了,「我做了很多了,你還這樣嫌我?」心地完全不清淨了,統統做的事全留在心上,要求人家的認同跟回報,所做一切皆不是道義所為,而是有所希求。他這句話把我深處的煩惱全部撞出來,我假如把自私自利、「我」放下了,他怎麼可能讓我生氣?所以這麼多人都恭維我,只有他真正讓我看清楚我自己的程度到哪裡。所以想到這裡,胸口就不痛了。
其實身體的問題根源還在心地上,假如能明理、能懺悔了,身體的狀況慢慢就轉緩了。所以這麼一撞很好,我以後看到別人心痛的時候,我就不會說,「有那麼嚴重嗎?」我的眼神會非常富有同情心,感同身受。當然這個體會之後,也是提醒自己,絕對不能講讓人家幾年、幾個月都緩不過勁來的話,那有可能是「片言折盡半生福」,你一句話就把一輩子的福報折了一大半去了,因為你讓對方都想死的話,那折的福太大了。透過這件事情反省自己,是不是又講哪句話讓哪個人痛苦?假如你聽說哪個人是因為你講了哪句話讓他非常痛苦,我們知道了,趕緊去給他道歉、去給他懺悔。「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把自己過去的習性罪業消除掉,不要再跟人家結冤仇了,廣結善緣為好。
我們看到這第十一個德目「有恆」,就想到學問沒有終其一生不懈的下功夫,要成就所謂隨心所欲的境界,像夫子一樣,是不容易的。所以首先要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對古聖先賢的經典不懷疑,對自己有明德、有本善不懷疑,然後「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有信心,習氣是後天染的,不是我本來有的,一定可以去掉;本善明德是我本有的,一定可以恢復。有這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來成就自己的道德學問。有這個信心接著要勇猛精進、不間斷,這就有恆了。這個不間斷的過程不能知少而足,好像自己不錯了,可能就停頓下來,沒有往前進。要不知少而足,怎麼克服?「德比於上則知恥」,要以孔老夫子、老子、釋迦牟尼佛這些聖人為標準,不可知少而足。
再來,不能因為久了之後,慢慢的有點疲厭了,好像覺得沒勁了,「今天可不可以不學《弟子規》、可不可以不學《了凡四訓》,讓我take a rest一下,休息一下?」最近不只是想說,給我放一天假,不學《弟子規》了,最近都有念頭跑起來,「可不可以換人做做看?讓我喘一喘氣。」其實起這個念頭很慚愧!以前就有人問我,很多年前,可能都是五、六年前問的了,他說,「看你好像學傳統文化都沒什麼挫折?」這句話不是事實。我當時候還回答他,「寧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藉口」,好像「一夫當關,萬夫莫敵」。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起這個念頭,就想到以前人家問我這個問題,真的想挖一個地縫鑽下去。
剛好前幾天,九月十號是大陸的教師節,有些同仁就發短信來祝我佳節愉快。我就給他回個短信,我說自己的德行不足為人師,而又好為人師,所以現在只求不要騙人就好了。因為師長在我們一開始在廬江的時候那句話很深刻,現在愈來愈覺得連不騙人都不容易做到。所以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個不是說說就真的能做到的。做到再說是聖人,說了以後能做到是賢人,說了以後做不到是騙人。我這九年說得可多了,所以我現在只能拼不要騙人,君子、聖賢八竿子都還軋不上。
真的看到要下恆心確實不容易!也很慶幸,為什麼慶幸?雖然自己差這麼遠,但是這一生沒有退路可以走,想想沒有退路也是一種幸福。因為你一有退路就一直往後退了,有句成語叫「破釜沉舟」。其實人要退太容易了,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可以讓自己往後退。可是沒有退路了,那可不能對不起祖先、對不起聖賢、對不起師父,你不可以對不起所有愛護你的人、幫助你的人、信任你的人。我現在起了這種退的心,馬上念「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民族之恩,一切眾人對我們的幫助、信任的恩德。不可以因為久了之後而退惰了、逃避了、疲乏了,不行,要愈挫愈勇,百折不撓。
在《孔子家語》裡面,我們看到這段也很欣慰,為什麼?因為賢人也會起念頭,給老師請假,說「夫子,我可不可以休息一下,今天不要做孝順?」夫子說,「孝順是做人的根本,很重要,不可以停下來,不可以休息。」子貢也很可貴,老師說不能休息他就接受了。他說,「那對國君盡忠侍奉,可不可以休息一下?」夫子又說,「不行,這個是太重要的事情,攸乎整個國家的安危,怎麼可以休息?」子貢又說,「種田可不可以休息一下,這段時間別種了?」夫子又給他曉以大義,他說,「不能休息。」這個也不能休息、那個也不能休息。結果子貢問,「夫子,什麼時候才可以休息?」夫子說,「你看看遠方那裡有個墳場,你到那個時候就可以好好的休息了。」
講到這裡就想到,許浚當時候有段話,因為他為病人四、五天都沒有闔過眼,還要趕去考試,結果拖延他的朋友就覺得非常的自責,他說,「你這樣趕過去還來得及嗎?」其實已經來不及了,他還安慰那個人,那個厚道到這種境界,那真的是太不簡單。他說,「只要加快腳步應該還趕得上,我媽媽說人死了之後可以睡個夠,再幾天沒睡沒有關係。」
又讓我聯想到,盧叔叔出家了,法號常明法師,他就跟我們提到,他們那一輩的人很有責任心,為了家庭、為了團體、為了自己的公司,遇到很緊急的事情,一個禮拜都沒怎麼休息,都這樣挺過來,就是他那種責任心就一定可以堅持下去,非常大的潛力不斷得湧出來。我們在父母身上可以看到這一點,比如在我們生病、家裡出什麼狀況,你看他晚上照顧我們,白天又去上班,而且有時候一照顧兩個禮拜、三個禮拜都有,沒看父母在我們面前喊過一聲累,那個責任感的力量太大。我聽明師父這麼講,我說,「我熬一天夜就快垮了,比起他們那種責任,那差得太遠了。」
所以子貢對他的老師提了這個,老師也提醒他,在學問上用功夫是不能間斷的,要堅持下去。就像鑽木取火,鑽鑽鑽,有沒有人鑽木取火,鑽了三分鐘,手好酸,休息一分鐘,再鑽;一分鐘後,鑽鑽鑽,又酸了,再休息?請問大家,什麼時候鑽出火來?那絕對鑽不出火來的,你都一直「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好像捕魚不是很好,這是比喻,大家抓住那個精神。我有次在講課的時候說,「人有時候煩惱事情睡不著覺,翻來覆去像煎魚一樣。」結果下了課以後有人跟我說,煎魚都有傷害生命。我說,「好,下次我說煎餅。」這些朋友他很細心,確實仁愛心從哪裡下手?從我們的飲食下手。我們其實三寸不爛之舌,吃下去就沒有感覺了。你吃這些素食,這些根莖花果也很營養,身體也會健康,又去吃這些眾生的生命,牠被殺的時候不是很痛嗎?還要被煮。所以也長我們的慈悲心。所以學問不能休息,還要不間斷下功夫。
接著在奉行的過程當中,不只要有恆心,還要有毅力,突破種種境界。比方順境的時候會產生貪著,不知不覺很容易貪著。我們常常會想到,其實一個人修身最勇猛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一開始的時候,就特別勇猛。所以不忘初心、不忘初心,那個初心能保持,這個道業會有成。很難保持得了,慢慢順境來了,順境就淘汰人,順境一多,想自己就愈來愈多,人家應該怎麼樣、應該怎麼照顧我,慢慢的享福了,覺得理所當然,念念奉獻的精神就開始退了。我們可以觀照我現在的勇猛精進比起剛開始學的時候,是提升還是退了?這個順境很厲害,不知不覺讓我們退步。就像溫水煮青蛙,牠還在那很逍遙,游呀!游呀!不知道待會就沒命了。逆境不生瞋恚心,才能保持功夫;逆境一生瞋恚,火燒功德林,功夫就全部都沒有了。但逆境比較有警覺性,知道境界來考驗,逆境淘汰人。考驗得過關,不管是順還是逆,你這一生沒考過的,以後還會遇到,甚至下輩子還得重來。「一切皆考驗,看爾怎麼辦,對境若不識」,看到這個境界還是沒有過關,還是被它考倒,「須再從頭練」。
我們其實世間的人常常會想,換一個人我就不會這樣了,換一個環境我就不會這樣了,換一件事我就不會這樣了。其實不然,只有練心法,沒有練事法,問題都不在事情上。你說,「真的,換了一個人我就好了。」那個「好」,是你換的那個人變順境了,逆境沒過關,順境現在也不知道,已經掉到順境裡面去了。所以時時要觀心最重要。我們一直在強調,我們要扎三根,扎三根其實就是改個性、改性格,就是調伏貪瞋痴慢疑這個念頭,真的能夠把它調伏,這個德行的根才是真的扎下去了。這五毒隨時在影響我們的身心,去一毒都不容易。
貪,什麼都不起貪念。慢,什麼都不起高下見,一覺得,我高,人家低;我會,人家差;我有錢,人家沒錢;我有地位,人家沒地位;我雙眼皮,他單眼皮;我長得高,他長得矮,不知不覺我們這個分別執著心這麼強,念頭就上來了,而且這個念頭多到最後,怎麼呢?渾然不知,多到已經「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貪瞋痴慢它已經成片了,你已經覺得它很自然了。有時候,比方我們在跟人家講話,講到某個人,在講某個人的故事,然後我們的表情(不屑狀),這動念了,就對那個人有成見,馬上就在表情當中表現出來,他都還沒講話,那個表情就看出來了。我們一天有幾個這些念頭,自己觀照不到,這個學問要能真的有所進展,還得打破習氣使然,渾然不知。
比方說我們都覺得我們對人挺恭敬的,其實這個恭敬有時候是下在表面上,他人在的時候你很恭敬。領導在的時候跟不在的時候,我們狀態一不一樣?爸爸在的時候跟爸爸不在的時候,狀態一不一樣?太太在的時候跟太太不在的時候,狀態一不一樣?再來,這個講師對著我們講話,我很恭敬,他上台去的時候,我們那個恭敬的狀態就不一樣了,因為覺得他好像沒看到我。這種恭敬還不是從內心出來,可能在台下聽他講話,這個神就常常飛出去了。所以「不可須臾離也」,你得要看自己的念頭看得很細,才能發覺其實這些念頭太多。那天我跟一個很好的朋友在談話的時候,談到某個人,他的眼神馬上露出不屑的眼神。我就馬上提醒他,你剛剛那個表情對人很有成見。他馬上就笑了,「被你看出來」。也很可貴,我跟他提醒的時候,他還笑著回答,「對對對,這個要改、這個要改。」
我今年三十九歲了,明年四十了。因為師長曾說,「二十歲以前可以提醒,二十歲到四十歲只能用暗示,四十歲以後你就不要跟他講。」其實大家細細想想,這個話很有道理,真的很有道理。除非是真想成就的人,不然隨著年齡大,我們所染上的習氣還是會比較多,尤其年紀愈大面子看得愈重。所以孔老夫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就患得患失,好面子。我想我還沒老,但是重點是我自己成長過程中,跟人家比較、嫉妒人家,那個煩惱心,比起以前的人重很多。所以我依心理狀態來講,可能跟以前七、八十歲的人差不多。所以修學最重要的功夫在哪兒?放下。為了這個面子多累!慢慢把理想通了,真的肯放下這些執著點。
尤其好名的人活得真的挺辛苦的,有跟大家講過一個例子嗎?我到機場去,有個女的一直跟著我,從台灣坐飛機,台灣電視台有播「幸福人生講座」。所以她就一直看著我,我就全身覺得不舒服,我就走快一點。我一看她沒來,安心坐下來等飛合肥的飛機。突然又看到她,然後又剛好坐我對面,一直瞧著我,我的心臟砰砰、砰砰、砰砰。你看這累死了,事後想想很辛苦,累了自己。結果突然她站起來,向我走過來,砰砰、砰砰,跳得更厲害,然後她指著我,「原來你就是那個長庚的醫生。」害我從這麼高,鏗!我說,「對不起,認錯人了。」後來她有想起來。但是你看我整個過程就不自在,為什麼不自在?還是有好名,「你看那個人是不是認識我?」那不是好名嗎?所以理得的人,理真的明白的人,心能安,因為他願意放下,不要再把自己搞這麼累。
在境界當中,確實正氣一時一刻都不可以斷,因為一斷,誘惑一來,「立名於一生,失之僅頃刻之間」。我們現在的定力可能不如古人,但是誘惑的境界大古人百倍都不止,現在財色名食這些誘惑非常非常大。
我們看一百五十九句講到,「九三」,這個是「恆卦」當中九三爻所象徵的做人道理,我們一起念一下:
【九三。不恆其德。或承之羞。不恆其德。無所容也。】
這第三爻的象徵講到,不能永恆不間斷的保持自己的美德,不保持,可能是邪念出現,可能是禁不起誘惑,做出違反道德的行為,或者是一言一行錯誤、傷人了。『或承之羞』,可能就要蒙受羞辱。為什麼?一個念頭會招來福報,也會招來災禍。
我們看《德育古鑑》,曾經我們講過的,李生,他要去進京趕考,結果那個客棧的老板剛好作夢,有人告訴他,「明天有一個今年的考上進士的讀書人要到你的客棧來,你要好好招待他。」結果他聽了以後很歡喜,「我今年終於可以十年寒窗,一舉成名。」當天晚上睡覺起了個念頭,「我考上功名就當大官,我那個太太長得又不怎麼樣,應該換一個太太」,起了這個念頭。結果後來他去考試,這個老板又作了夢說,「這個讀書人還沒有考上就想要換掉自己的元配,這個念頭太絕情了,削掉他的功名。」沒考上。結果這個讀書人李生又回到原來的客棧,那個老板把作的夢告訴他,他連住都不敢住了,覺得根本沒有辦法見人就走了。「或承之羞」,他起個念頭,自己的德行守不住了,然後蒙受這樣的羞辱,蒙受這樣的災禍,他福報沒有了。
包含《大學》裡講的,「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我們今天講不符合道德的話出去,你傷到別人了,人家一定找機會又要報復回來,那一報復回來,我們不就又要遭禍、又要承受羞辱了嗎?
我們翻到四十一頁,看到這八十八句講到的,八十八句這段經文,我們複習一下,您看第二句,「壹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身。」你都沒有惡言對人家相向,沒有種這個惡因,就不會感人家惡言對你。然後「不辱其身,不羞其親,可謂孝矣!」我們沒有做這些違反道德的事情,沒有講這些惡言惡語,自然就不會羞辱自己的身,甚至讓父母都覺得丟臉,甚至還遭到別人來羞辱自己的父母,那就更沒有做到為人子的本分,就忝為人子,覺得很羞愧。
看到這裡也讓我們想到魏徵講的一句話,「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一生他追求他的事業,一開始都很好,可是大家現在想一想,倒閉的公司有多少?他也很多曾經風光過,他守不住,他心一偏就不行了。所以《曲禮》一開始講,「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這四句話。人真的有成就,福報現前了,這些念頭就不好守了。不長傲慢、不長貪欲、不長自滿,然後不沉溺在嗜欲玩樂當中,「富貴不能淫」,才有辦法。我們從企業界看,要長久保持不容易。所以俗話講,「富不過三代」,現在不是了,現在富不過什麼?一代,一代我看也太多了,現在富不過五年、十年,都保不住了。最後還是或承之羞,犯法了、倒閉了,甚至於父母都得上法院,因為用了父母的名字。
企業界如此,我們看歷代的皇帝,都有一開始創盛世,最後落個差一點亡國的命運。唐朝唐玄宗他最後還是或承之羞,因為寵愛楊貴妃,差點把自己大唐給斷送掉了,可是他以前開「開元之治」。所以真的要「恆其德」,真的是大丈夫、大英雄。齊桓公也不簡單,可是他最後還是忍不住用了三個佞臣,這些人陪他玩、陪他吃,最後他還是用了,死了一百多天都沒人知道,屍蟲流出去了才被發現。
所以「進德修業」是終其一生徹始徹終的功夫,不能有一刻停留。我們俗話常講,「蓋棺論定」,還沒有到最後,話都別講太快,「我這個人不會怎樣怎樣的。」愈下功夫,愈深處的習氣都會慢慢冒出來,得要下更大的功夫才行。真的要突破一個嚴重的習氣,要「發勇猛心,立決定志」。大家邊抄邊隨文入觀。發勇猛心,發勇猛,傳統文化都快斷了,我得趕快進步提升,不能再蹉跎了,發勇猛心。師長講,你真的發大心把傳統文化傳承下去,你的功德不亞於堯舜禹湯,因為要斷了。發勇猛心,立決定志,這生一定要成就。「不計成敗,不顧生死」,不計成敗就是不要在那裡沮喪懊惱,「今天怎麼又起這個念頭?」趕快轉成正念就對了。「我怎麼又退步了?怎麼又被考倒了?」不要計那些成敗,念頭多了趕緊轉過來。不顧生死就是死都不怕,就怕念頭不對。「寧肯碎骨粉身,終不忘失正念」,就是這個念頭不能錯,要到這種氣概,下這種決心,始有跟經典慢慢相應的可能。
俗話說,修身、修道非帝王將相所能為。他可能幾十萬大軍,他能如入無人之境,毫不畏懼,可是你叫他把脾氣改掉,他可能覺得比登天還難。所以他再怎麼勇猛,有時候要對治習氣的時候,他都不一定能下這個勇猛心跟決定志。所以真正的大英雄,佛門大雄寶殿的大英雄,真正能把習性完全放下,把分別執著完全放下,這是真正的大英雄。就像俗話講的,「戰勝別人一千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
接著經文講,『不恆其德,無所容也』,不能保持德行,永恆的保持德行,必然會退步,不進則退,你不能保持它,退到最後喪失操守,那就「無所容」,就無法立足於社會。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這就很遺憾。我們很冷靜來看,歷朝歷代為官者都是讀過聖賢書的人,但每個朝代也都有出貪官、奸臣,這個還是「不恆其德」,最後「或承之羞」、「無所容也」。就像嚴嵩,他的學識非常好,但是他最後還是大奸臣,然後皇帝,他畢竟做到這麼高的官位了,也不想親手殺他,就給了他一個金碗。結果他拿一個金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是嚴嵩,都恨他恨得入骨,因為他草菅太多的人命、蒼生,最後他是餓死的。他有沒有福報?他有。他有沒有學識?有。但最後敵不了欲望,就愈走愈偏掉了。
我們接著看第四個大單元,「為政」。「為政」,怎麼從根本來管理國家、管理團體,為政者的心境、方法,會產生哪些效果,還有古人有哪些經驗,都會在這個單元。透過經句,我們來了解《群書治要》這些寶貴的教誨。首先一開始,「務本」。為政的根本在哪裡?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段比較長,我們一起念一下,一百六十句:
【孔子曰。凡為天下國家者。有九經焉。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人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公曰。為之奈何?孔子曰。齊莊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尊賢也。爵其能。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篤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敬大臣也。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子百姓也。日省月考。既稟稱事。所以來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綏遠人也。繼絕世。舉廢邦。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治天下國家有九經焉。其所以行之者一也。】
這段在《孔子家語》當中,《中庸》也同樣有這段教誨,這段教誨很寶貴。治理天下國家,孔子在這裡總結了九條非常重要的綱領。這個掌握住了,實在講,治企業、治國、治校,甚至治家,都能夠有很大的益處。講出這九條,也很可貴。哀公進一步問,『為之奈何』,就是請問要具體怎麼做。我們學東西也要像這樣的一個態度,覺得這些道理很好,要從哪裡下手?就像夫子告訴顏回,「克己復禮」,從哪裡開始克己?顏回說,「請問其目」。夫子才具體說出來,「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所以哀公這麼一問,夫子更具體講到如何做到具體奉行這九條綱領。
我們看師長跟章嘉大師學習,章嘉大師教導他,「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明理,放得下是功夫;放得下就是格物,看得破就是致知,就是明理。師長接著說,「從哪裡開始做起?」章嘉大師說,「放下從布施開始」。其實就是把自私自利放下,才能真正誠意、正心。時時想自己,誠意、正心就提不起來。所以一定是先從放下自私自利下手。怎麼放?師長很仁慈,具體都給我們講,「從念念為人著想做起」。所以已經給我們講得這麼具體,我們再不依教奉行,就誤了自己這一生的殊勝因緣。講得這麼具體的好老師很難找,苦口婆心勸了我們這些弟子五十四年的歲月。要珍惜師長教誨,珍惜《群書治要》這部寶書的教誨,來成就自己,利益家庭、利益社會國家。
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節課再繼續來研究,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