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上一節課一百五十四句的經句,曾子講到:
【君子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上一節課講到『強其所不能』,我們要克服自己這些習氣,智慧、德能才能不斷提升。所以真正想要利眾的心,就得從對治自己這些壞的習性下功夫才行。當然要改掉習氣確實不容易,我們看很多聖賢人他們修學的心得,比方一個怒氣,喜歡發怒的這個習慣,把它對治都要花二十年的工夫,都還覺得沒有完全能克服,才感覺到克己功夫不容易。所以克服習氣確確實實「非帝王將相所能為」,他當到天子、大將軍,幾十萬大軍他毫不畏懼,馳騁沙場,可謂勇猛,但是讓他改個脾氣,改個欲望,可能比殺了他還痛苦。
所以在佛家傳統的建築,一進山門,我們看到天王殿,首先看到布袋和尚,五代後梁時代,他是彌勒菩薩轉世的,他就提醒我們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其實這兩點就不好做了。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包含人心裡面只要有記人家的過失,心裡還有怨,那想要笑口常開都很困難。所以心上只記人家的好,念念念人家的恩,這個才能笑臉對人。所以《弟子規》說的,「恩欲報,怨欲忘」,這是處世非常重要的心態。天王殿再往裡走是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大雄寶殿,代表釋迦牟尼佛是真正的大英雄,他真正克服了自己的分別、執著、自己的習氣,這是大英雄。所以俗話講,「戰勝別人一千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
而我們看每一個德目,你要真正把它貫徹,其實並不容易。比方讓我們為人著想,所謂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常,時時以這個五常存心,那是真正學聖賢之德。離了這個五常,那就與善人、與君子的標準相違背了。所以現在社會為什麼亂?都是偏離了這個五常,所以自己被習性控制了,然後家道也都亂掉了。所以《左傳》當中講,「棄常則妖興」,種種家庭社會的亂象出來了,就偏離了做人的常道,具體來講就偏離了五常。那我們既知五常是做人根本的德行,那我們一定要時時都能落實。那真的落實了嗎?
我們看,「仁」是愛人,愛人就不傷害人,不傷害人再往更細微的地方就是不惱害人,就是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不會讓人家生煩惱,這是仁把它貫徹徹底了,所在的地方、有你在的地方都讓人家生歡喜心。所以奉行這個仁,有人因為我而生煩惱,都要反省、都要檢討。你說那個人看我不順眼怎麼辦?那他在的時候你不要出現就好了,那他就不生煩惱。人能厚道到這樣的存心,不簡單。尤其在大團體生活的時候,我們有什麼生活的習慣讓人家生煩惱,都要把它克服,把它改過來。這個是仁,能講到不讓人生煩惱,這些道理我們都聽過了。聽過的道理就要有一種志氣,這一生就把它做到,那這樣才沒有白聽,才沒有白接受古聖先賢、接受師長的教誨。所以我們的學習態度,師公常常講,「不能玩弄聖教,不能消遣聖教」,聽過的、明白的,就要下定決心去依教奉行,這個就是「強其所不能」。
「義」,合情、合理、合法。義,我們常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決定不取不義之財,包含只要起了佔人家便宜的念頭,這個其實就是不義了。「義」跟「利」是相對的,你想佔人家便宜了,這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了,所以奉行義就是不能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比方團體生活當中,我們主動多承擔一點,不跟人家計較。所以要學吃虧的人才奉行得了義。
在《德育故事》當中,有一則故事讓我們記憶深刻,叫「少娣感嫂」。崔少娣女士嫁到蘇家,結果蘇家有五個兒子,前面四個都已經娶妻了。前面四個媳婦脾氣都特別大,常常吵架、打架,甚至於都拿起凶器,這麼嚴重的情況,衝突很大。當時候少娣要嫁過去,親戚朋友非常擔心。但是少娣她非常堅信,沒有人不能感化的,只怕自己德行不夠。所以對傳統文化這些教誨有堅定信念的人,他真的能夠轉他人生的境界。她過去之後,因為她是最小的,所以什麼累的工作她都自己主動去承擔,甚至於婆婆已經交代其他的嫂子了,看嫂子臉色很難看,不想做了,她去圓場了,「我最小,這個先我來做就好了。」自己有什麼好東西,或者回娘家了,娘家拿一些好吃的,這些生活用品,她一回婆家,首先把這些東西先送給嫂嫂,送給這些姪兒,她很慷慨,很喜歡布施。所以人際關係要好,要多請客,先多送禮。
還有一些生活的情境,她都做到只想著對方,沒有想自己。有一次她抱著一個姪兒,而且是年節的時候,年節大家都穿新衣服。剛好這個姪兒,襁褓當中的小孩,突然就撒尿了。當下這個嫂嫂看到了,就很不好意思,趕緊要把這個小孩子給接過來,抱過來。結果少娣當下講了一句話,說:「嫂嫂,慢一點,不要驚動了孩子,驚嚇了孩子。」她完全沒有痛惜她的衣服,念念只想著不要嚇到孩子。嫂嫂本來很不好意思,當下聽到小嬸這麼講,我想心腸再硬的人當下也會很感動,時時都是在為她的親生孩子著想。
相處的過程當中,這些嫂嫂們來講其他人的壞話,少娣只是聽,笑一笑,都沒有做回應。其實人假如聽到罵別人的話,一回應,這討論起來就愈批評愈凶了,其實這樣就有失自己厚道的心。應該是聽到別人批評,提醒對方記人家的好,不然其實他愈批評,他整個心情完全都被情緒給控制住了。可是她笑著不回答,對方看沒什麼反應,好像愈批評也不來勁,自己講不下去了就走了。其實人,很多地方你去觀察,都是有善根的、有良心的,講講講沒回應,講不下去了,那他良心起作用,不好意思了。羞恥心其實每一個人本有的,從這些地方去觀察。你說一個人他再不孝,你罵他「你不孝」,他還不高興,那他那個不高興、不歡喜,不都還是有羞恥心嗎?所以人確實有本善,看你用什麼善巧,循循善誘去喚醒他的羞恥心。少娣就是從生活點滴自己先做,一點一滴就把嫂嫂們的羞恥心喚醒了,不聽讒言。
她的婢女跑來跟她講嫂嫂們的不好,她會處罰她的婢女,然後帶著這個婢女去跟嫂嫂道歉。這麼一做,首先嫂嫂們都覺得,這個小嬸真的打從心裡是尊敬我的。「打從心裡尊敬我,那我要值得人家尊敬」,她就自重。而這些婢女被處罰了,畢竟這個主子一路以來都這麼疼愛她。所以你要打一個人,還得他信任你,你才能處罰他,不然跟他結怨。所以這些婢女是很忠誠的,這麼一打,接受教訓了,原來她假如養成這個批評別人、背後講人家壞話的習慣,她以後出嫁絕對沒有好日子過,到時候家族裡面因為這些話不和睦了,最後她鐵定也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她能夠都能不批評別人,都能看別人的好,尊重別人,她以後出嫁了才能跟人和睦相處。所以她的主人看得很深遠。
而這個故事當中我們看到,人往往都是想著自己要獲利,「專利」;辛苦的工作都要推辭,「辭勞」;好講人家的壞話,「好讒」;喜歡聽這些別人的是非長短。但是少娣慷慨,歡喜去承擔工作,不聽這些讒言,糾正她的婢女不可以去講人家的壞話,這所有的行為一點一滴都讓她的嫂嫂感動。所以一年左右,她四個嫂嫂異口同聲都表達了這個意思,說「五嬸大賢」,我們第五的這個小嬸真的是很賢德;「我等非人」,我們跟她比,真的不算人。你看她講這樣的話,一個這麼會跟人家爭、吵的人,最後還是被感化了。
所以在《德育課本》當中,就這個故事講了一段話,非常值得我們去體會,說「三爭三讓」,他很愛爭,你歡喜的讓,「天下無貪人矣」;「三怒三笑」,對方脾氣很大,不明就裡罵你,你都歡喜接受了,不跟他衝突,「天下無凶人矣」。怎麼說?他爭,你都歡喜的讓他,次數久了,他想,「就你是君子,我都做小人」,慢慢的他也覺得不好意思了。每一次都是他發脾氣,人家都包容,不跟他計較,「那也不能每一次都是我做小人」。所以「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你的真誠、你的這種修養還沒到位,不能感動對方。
我們剛剛談到五常,仁要做到不惱害,義要做到不佔一點便宜,不取不義之財。所以這個義,佛家解釋「不與取」,你不只不佔便宜,你要拿一個東西,沒有經過人家的同意,這個都是不義的行為,都是有犯盜戒的行為。所以今天我們在團體當中要用公物,一定要給負責的同仁打過招呼才能拿,不然都是不義的行為。在一起工作,想讓人家多做一點,自己少做一點,這個都是不義的行為。
禮、智、信。「禮」,「禮者,敬而已矣」。我們對人有不恭敬的態度,就是無禮了。從根本上下功夫很不容易的,要學就要真幹,學真的。所以《禮記》教我們如何真正做到禮,《禮記》開篇「曲禮」第一句話就點出來,「毋不敬」。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面對所有的人事物,這顆恭敬心不可以失去,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你這個恭敬心沒有了,就不在道中了,你的學問、你的功夫就斷了,不能相續了。
首先對人,對人要恭敬,那得要克服傲慢才行,這個不容易。都覺得他做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好,那我們這個指責的態度就出來了,還覺得自己做得好,別人做得差。所以要打從內心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你的恭敬心就起來了。每個人都有明德,都能成聖賢,他本覺是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你尊重他的本性。可是他行為不對,他是「苟不教,性乃遷」,那是後天染上的習氣。本來沒有的一定可以去掉,本來有的一定可以恢復。本來沒有的一定可以去掉,那你看到他了,你就不會著他的這些習性,你甚至於會提起什麼?幫助他去掉,因為你堅信他可以恢復。
就好像說,明明這一個人他家是億萬富翁,他可以過很好的日子,結果他現在不知道,他去當乞丐,每天有一餐沒一餐餓得要死,你會怎麼做?你會說「餓死他算了」,太沒有仁慈心了。你會趕緊讓他明白他本來就這麼富有的,那你真的體會到這個真理了。你會盡力的提醒每一個人,他本來就有本善,他本來就有無量的智慧、德能、相好,可以恢復的。所以傲慢可以從相信真理,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成聖賢,恢復他的本性,你就不容易傲慢。包含常常想想,我們比起古聖先王,比起這些正人君子,比起古聖先賢,我們差遠了,差得太遠了,那還有什麼好傲慢的?我們看孔子溫、良、恭、儉、讓,我們就很難做到。
對人恭敬,對事要恭敬,在應對事情當中很慎重,這個就是恭敬的落實。「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這對事情的恭敬;「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是恭敬。你不能答應人家的事情忘了,答應人家的事情拖延了,這個恭敬心就失掉了。我們現在這個五常不能時時提起來了。上司交代的工作忘了,拖延了,然後還得上司打電話來問、來追,到底誰是祕書都搞不清楚了,你讓上司來問你,上司變祕書了。所以《弟子規》教我們,「出必告,反必面」,晨昏定省這個習慣轉移到工作上來,就變成你要讓領導安心,交代的事已經做了,趕緊發個email通知一下,還是用skype通知一下。一個人有責任感,還沒有辦完,他心裡會有一個負擔,馬上通知他已經辦好了,他這個負擔就放下了。所以這個都要善體親心,善體領導的心,這個是對自己的工作非常盡力去做。
對物品也要恭敬,要節儉,不能糟蹋物品。包含東西都把它放好,《弟子規》上講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這個是對物的禮敬。古人他的功夫都用在這些很小的地方,「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乾轉坤之經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這個都是啟示我們,心性的功夫在每個念頭上慎獨,在每一個生活的細節,一切皆恭敬,一切皆謹慎對待。古人就提到了,放任何一個東西都不放歪,他心正,他一看東西歪,他就覺得不妥當。我們假如不注意了,急躁了,常常東西放歪了,尤其這個書可能都放一邊、都已經漏在桌子外面都不知道。經書是聖賢之母親,聖賢都是因為看經書開發他的智慧的,所以看到經就像看到聖賢的母親一樣的恭敬才對。所以這些細節要做到不容易,要時時提醒自己,強其所不能。
我們今天終於聽明白了,從今天開始,所有的東西都擺正,從這些小細節提升自己的學問。包含好像是朱熹夫子都講到,寫每一個字,心都是定的,心都是恭敬的,不會很急,寫得很潦草。我們看師長,他一個人在台灣,後來得到台灣當時候最有學問、智慧的三個老師指導,那都不是偶然的。這三位老師都是當時候台灣公認的大智慧者,能遇一個就很不容易了,還遇到三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師父的真誠、恭敬感召來的。當時候一開始,師長想到台大聽方東美教授講課,用毛筆工楷寫了一封信寄給方東美教授,方教授應該看了這一封信,字都寫得這麼工整,就能感覺到師長他的恭敬心,所以最後是一對一,手把手教導他。所以時時恭敬,真的能提升自己的德行,又能感得人生很多殊勝的因緣。
「智」,就是理智,時時不能感情用事。等於是自己的心起了一點情緒了,都要趕緊能夠覺照到,趕緊能夠調伏,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當然這個得在念頭上下功夫,才有辦法理智,你念頭控制不了,這個貪瞋痴慢的念頭最後就變成行為了,那又犯錯了,又造罪孽了。《了凡四訓》當中講,「吾心不動,過安從生」,讓這個心不能有妄動。但你心要不妄動,你得平常心就是定的,你平常就波濤洶湧了,遇到事情還能心不動,不可能的事情。
那平常怎麼讓自己的心不妄動?儒釋道,包含各個宗教修行的人,他們用的方法不大一樣,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讓自己的心定下來。所以所有這些宗教,以至於儒釋道,或者不同種族,他們修學的方法,其實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學。他得先守規矩,人守規矩,他心才不會浮躁,他才不會有這些小聰明、壞念頭。也包含我們剛剛講的,你恭敬物品,東西都是物歸原位,那你心就很清楚,平時要什麼東西心也很定就去拿出來。可是假如沒有這個規矩了,臨時要東西找不到,心煩意亂,還對身邊人發脾氣,那就戒定全部都沒有了。所以守規矩重要。就像剛剛講,你不能惱害眾生,你那個念頭時時都是不惱害眾生,你那個設身處地就很強了,你隨時能保持,你的心就不會有傷害別人的念頭,都在正念當中。
所以儒道釋三教,方法,讀誦經典,這是個方法,你很專注在經典,你正念分明,沒有妄念。那佛門還有其他的宗派,像密宗持咒,我們有朋友到西藏去,他們看老百姓手上都拿著念珠,他持咒,持咒語,那都定在咒語,他就沒有妄念。所以我們看都市裡的人,那個面相,愁容很明顯,好像都笑不出來,好像心有千千結,這個眉尖都好幾道痕。大家去西藏看看,看有沒有人長這個樣子?人家安貧樂道,他心很定,清心寡欲,持戒;修學又很精進,正念保持,不妄動,他有定;定久了,他就開智慧了。所以心地清淨,定就是清淨心,你問他什麼,他很自然的,他清淨心生智慧,就能夠回答你。所以孔子說他「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就是心地清淨,沒有煩惱,人家怎麼問,他就怎麼去答,他本有的智慧起作用。所以所有的修學方法都是為了得清淨心,得定。佛家的淨土宗,它是用念佛的方法止住妄念,這個方法比較簡單,妄念一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妄念壓下去。西方宗教,他也是用祈禱,念他的《聖經》這些方法,調伏妄念。
剛好前不久,很幸運到香港去參與接待馬達加斯加、馬其頓兩個國家的聯合國大使。結果我記得這個馬達加斯加的大使把他的太太還有他女兒一起帶去見師長。我感覺這個大使很有智慧,這麼難得親近這麼有智慧的長者,他把下一代都帶去了,把另一半帶去,很容易建立共識。馬其頓的大使他講了一段話,我們印象很深,他說:「聽一個有智慧的人講話,勝過讀一千本書。」他講這個話的時候已經是第四天了,所以他說:「我這幾天讀了四千本書。」他們是很珍惜能夠聽到師長這些教誨的機會、機緣。當然對我們來講,我們看到他這麼誠心就很慚愧了,他才接觸四天就這麼珍惜,這麼有收穫。
所以俗話有講,「近廟欺神」,旁邊的這個廟很興旺,都是很遠的人恭恭敬敬的來朝拜,結果在廟旁邊的人都覺得沒什麼,不珍惜了。其實這句成語也是提醒我們,人有一個習性,就是擁有之後不知道珍惜,容易得到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我們現在看,你要得到一本經書、講經的光碟太容易了,三十年前、五十年前,難上加難,要自己去抄出來才行。那時候印刷術沒有那麼發達,自己抄,那就更不可能看到光碟放出來,師長這樣親自講經的影像。我們想想,五十年前的人學得好,還是我們現在的人學得好?所以你看,工具愈發達反而學不好。所以這個也提醒我們,最根本的還是在心上,而不是外在的工具,那是其次的東西。所以從最根本的心地下功夫,又能善用現代的科技,那我們的成就是不會輸給以前的人的。
這個大使的夫人,她就請教師父,也很有意思,現在科技發達,像非洲的大使夫人,她們也有接觸到中華文化。她也提到,也接觸過佛門的禪宗,所以她就問到,她也覺得這個心定不下來,應該用什麼方法?所以其實每一個人都渴望這個紛亂的心能夠定得下來。師長就建議她,「用妳們基督教的方法」,那個夫人她是信基督教,「妳們那個祈禱的方法就很好」。師長也給我們表演,「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最契合她的修學方法,你就建議她這麼去學就對了。所以看到,要保持理智,心不妄動,你平常都得要在正念當中。如何保持?您看哪個方法你最受益,就用哪一個方法。
接著「信」,人言為信。看到這個「信」字,其實五常不離信德。所以人的心只要已經許諾了,哪怕言語沒有講出來都應該守信,所以「季札掛劍」給我們表演得非常透徹。這個就是標準,你要當君子、當聖賢就是依這個標準。所以在佛家修行,大乘佛法他守的是心地、心戒,你有那個念頭就犯戒了,不用有言行。所以強其所不能,就讓我們想曾經承諾過的事情,哪怕再難,都要全心全意把它做到,就像曾子在《論語》裡面講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接著經句上講,『去私欲』,一定從自私自利開始對治起。師長常說,你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你名聞利養放不下,所做的事情其實都是跟經教相違背的,日久見人心,人家就感覺你根本就是沽名釣譽、道貌岸然,不只不能弘揚聖教,還讓人家否定聖教。所以「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一定是心地發的是純正的心願,那個結果才是純正的,不能夾雜絲毫的名聞利養。要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欲望的享受要淡,要慢慢放得下,不然講道德、說仁義那都是口號,你每天都被欲望給控制住了,還要放下貪瞋痴慢這些習氣。其實放下貪瞋痴慢,其實就是放下自私自利,自我,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沒有「我」,這些東西根本不可能產生。所以念念為人想,才能放下私欲,孟子也說,「大丈夫富貴不能淫」,這些欲望都不能誘惑他,這「去私欲」才是大丈夫。
接著『從事於義』,盡心盡力做符合道義的事情。其實我們看到這個「義」,人要有情義、要有恩義、要有道義。所以對家裡的人都要有道義,對朋友、對國家、對團體、對領導,以至於對聖教、對古聖先賢、對老祖宗,都是要盡的,所以才叫「道義的人生」。在《了凡四訓》裡面講,「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真的養浩然之正氣,念頭裡都是道義,一定可以克服自私自利,一定進一步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感覺到聖賢人真的是做到才說。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曾子,他講到的,「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君子人與?君子人也。」你看這整句話不就貫穿在「義」嗎?託六尺之孤,人家臨終了,把孩子託付給他,他能終其一生把這個孩子照顧好、栽培好,這是道義。這句話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來看,下一代的教育出問題了,我們從事教育的人來想起曾子這句話,要挽救下一代的教育,要恢復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那真是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他可以負責一方,教化、照顧好百姓,不容易。你在一個企業團體當中,在各行各業當中,你的領導交代你去負責、照顧一群員工,照顧哪個分公司,你能不能讓你的領導完全不用擔心,交代給你就安心了,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哪怕生死關頭了,這個節義不會有絲毫的動搖。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推廣傳統文化,假如受不了這些誘惑,那臨大節就可能會變節了,財色名食這些誘惑,高名厚利,就很難守得住節義了。所以「從事於義」,終身保持不容易。
我們想起曾子在《論語》裡又有一段話講,「曾子有疾」,他生了重病,「召門弟子」,把學生都召過來,然後對著學生講,「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我看到這段很感動,曾子生了重病,他還想到教育學生的這一分道義,他沒有顧及自己的病痛,把學生找來,因為他怕以後沒有機會啟發他們。讓他們看看他的手、看看他的腳,都很完整,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他終其一生保護好身體,無愧於父母給他的身體。所以他都是以戰戰兢兢的心來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來保護好自己的德行,不能以身羞辱了父母,羞辱了祖先。「從今以後我不用再擔心了,我免掉這些過失了」,他終其一生保持了,以這個來以身作則,表演給他的學生看。我相信這個學生,老師病重、臨終這麼表演,每一個人一輩子都忘不了。
從事於義,我們在四千五百年的綱領當中看到,「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正其誼,明其道,其實就是道義;不謀其利,不計其功,就是不能有功利的想法。結果現在幼兒園就教功利了,那怎麼教出聖賢君子?從心地上就引導錯了。那每一個行業都是要從義去做嗎?絕對正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就像商業,一般我們對商業的印象就是利字當頭,錯了。利字當頭,這個在商業界不可能有大成就,都是把義擺前面的人,他的商業才能夠長長久久。我們看同仁堂,這個企業比美國多一百多年,三百多年的企業,好幾次國家的危難,甚至於可能傾家蕩產,全部都是拿出來,為了國家,義!前幾年的SARS,他們同仁堂賣SARS的藥,虧本賣,賣一包就虧兩塊,賣一包就虧兩塊,後來好像賣了三百萬包,虧了六百萬,歡喜,能為國家盡心盡力。所以像安徽有徽商、山西有晉商,我們看徽商,他給予整個後代子孫的教導,他整個商業、家道的承傳,「利自義生」,利從哪兒來?你盡了義了它就生了;「財自道生」,錢財從哪兒?從你行道當中才能生出來。所以同仁堂他們是想到病人的病痛,所以他做這個藥絕對不會偷工減料,那是義出發,他贏得大眾對他這個商品的信任,那他才能事業發展。
而我們要守好這一顆道義之心,就是人只要想著要給自己方便,要給自己舒服,那這個念頭就是利心。其實人生什麼時候才是安穩處?你盡了道義,那是最安穩的,心很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那是真正的穩當之處,安穩之處。你事事都給自己方便,那你的小孩就自私自利,你怎麼會安穩?你都是道義存心,你的下一代一定很孝順,你是真正能過上安定的日子。所以孟子勸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他有仁義了怎麼會不孝順父母、不效忠他的領導?
所以一個君子能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這個人『可謂學矣』。他這樣的下功夫,這樣的態度,可以稱得上是真實的學問。所以我們說重實質不重形式,功夫在哪兒?放下多少習氣,那是真功夫。
我們接著看一百五十五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說到,這個『嘗』就是曾經,夫子說到他曾經『終日』,整天;『不食』,都沒有吃飯;『終夜不寢』,整夜通宵沒有睡覺;『以思』,自己去思考,去冥思苦想;『無益』,覺得好像沒有什麼受益,毫無益處;『不如學也』,不如去學經典。夫子講到的他這個體會很寶貴,夫子整天沒吃,整天沒睡,就一直在思惟、思考,這也是很用功,但是他這樣去思考,到底想得對不對,他沒有依據,所以也是懷疑,不能有所正確的判斷。所以修學聖教一定是依經典為依歸,「依法不依人」,不能說某某人怎麼說的你就相信了,要依法,依經典。這個人講的都跟經典相應了,那你可以相信;他又做到了,那你可以向他學習。
其實我們看孔子就給我們表演得好了,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子在傳授《孝經》給曾子,他所闡述的每一個道理都是依據經典,所以每一段的後面都引一句經典來做印證。比方「諸侯章」講,「在上不驕,高而不危」,最後以《詩經》結語,「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一個諸侯為國君者你應該有的態度,你要治理好國家,你不能放縱自己。所以夫子他體會到這個,他最後全部都是依止經典,所以「不如學也」。所以沒有根據,那就懷疑,不能判斷、決定。而且這麼去用功,我想一天不吃飯,一天不睡覺,可能精神耗損得也很厲害,很累,最後還是沒有所得。
確實我們要依照經典來修學,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程度比不上古人,差得很遠。我們看孟子,他以孔子為老師,當然當時候還有孔子的弟子,可能孔子直接的弟子或者再傳弟子,這個離孔子還不算太遠,有一些不明白還是向他們請教,誠心誠意的來領受夫子的教誨。雖然不能直接聽夫子的教誨,最後有大成就,成為「亞聖」。整個世界都稱「孔孟」,孟子學的那是受到舉世的肯定。所以又有一句話講,「聖教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所以不只要有經書,還要跟著好老師把這些經句開顯給我們,我們才能理解這些教誨。所以傳統文化是什麼?是師道,它很重視傳承。
今天你要向一個人學習,你一定要先觀察他有沒有老師。他沒有老師,他怎麼可能會明白這些經典的道理?我們觀察到,現在所謂的「邪師」,好像都沒有在說他有什麼老師,都很誇耀自己很厲害,那個都絕對不是有正知正見的人。一定是重視師道,有師承,藉由好老師的引領能夠深入經藏。而這個好老師,他所講的一切,他一定會引經據典來證明,他不會亂講,而且會時時提醒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來修行。這一句經文也提醒我們,每一天不要自己胡思亂想,一有空多聽經,多讀經典,多明理,明理之後趕緊下功夫去依教奉行。
接著我們看一百五十六句,經文講到:
【見善。必以自存也。見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經文一開始講到,『見善,必以自存也』,看到善行,觀察到別人的優點,馬上把它記在心上,進而去效法,進而去對照自己,一絲不苟的自我對照、自我要求,進而學習效法,這是很懂得下功夫的人。歷史當中舜王做得非常好,孟子讚歎舜王,他就是這麼做的。孟子講到,舜王當時候住在山林當中,他也是個農夫,走在這個森林裡面,跟一般人差不多,可能走著走著旁邊還有一隻母豬,都是跟他們為伍。可是為什麼他後來他不平凡,成就智慧德行,成為天子?因為他的差別就在,舜王「聞一善言」,聽到一個好的教誨,「見一善行」,看到別人一個好的行為,他就全心全意去做到,「若決江河」,他那個力行的態度、力量就好像江河潰堤一樣,誰都不能阻止他依教奉行。所以他能有這麼高的成就。我們也以舜王為榜樣,從當下看的每一句教誨,轉自己的心念、態度,要把它做到。
剛好師長有一個墨寶,「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這一生真正要跟人相處,讓人生歡喜心,不讓人怨恨自己,如何做到?師長在墨寶裡面講,引了這些聖王的榜樣,「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發生任何事情,「是我不對」;有好事了,成就好的功業了,都說:「是別人的功勞」;團體裡有做錯誤了,馬上,「還是我做得不夠」。都是讓功於他人,然後一有事情都是自己先反省,這樣的人人家不可能埋怨他,他又沒有去指責、要求別人,「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自己還不正,就求於人,就不可能人家不埋怨他。
接著經文講,『見不善,必以自省也』,《弟子規》講的,「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見到人家的不善,一定戒慎恐懼的反省、檢討,警惕自己不要跟他一樣。確實人要反省自己不容易,當局者迷。往往從看到別人過失,他能隨時反觀自省,就能很好的洞察自己的缺點、不足。
接著說道,『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所以批評指正我非常恰當的人,是我的好老師,是我的貴人。因為我們不知道過失,這一天就蹉跎了,就浪費掉了,「一日無過可改,一日無步可進」。而且這個過不改,下一代被我們教壞了,身邊的人受我們不良影響。所以真的人家指出我們的問題、過失,感恩戴德。『是我而當者,吾友也』,這個「是」就是肯定、讚歎、贊同我很恰當的人,是我的好朋友、益友。因為稱讚得當,我們受到鼓勵,更有信心去提升自己,去把事情做好。這個尤其信心不夠的人,常常能得到身邊人的鼓勵,這對他來講也是很重要的。
接著經文講,『諂諛我者,吾賊也』,諂媚、奉承我,只會講好聽話給我聽的,是賊害、禍害我的人。因為聽好聽話聽多了,真話聽不進了,正直的話聽不進了,那麻煩了,德行就會出大問題。春秋時候有一個人叫高繚子,他在晏子的底下做事,結果經過幾年,晏子請他離開。身邊的人就說到:「晏子,你這樣太過分了,這麼多年下來,你並沒有推薦他去當官,他在你底下這麼久了,你怎麼這麼無情?」晏子就說了:「他在我身邊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指出過我的過失,從來沒有說我哪件事做得不妥當,那他根本就沒有盡道義,那很可能其實都是講些好聽話,不是真正要為國家、為自己所跟隨的人盡一分道義。」所以他對我很好,什麼才是真正的好?這個好歹得要分得出來。他都巴結、諂媚你,你說他對你好,那是好歹不分,沒有智慧。所以我們看每個朝代那個國君,能聽正直的話,興盛了;都聽諂媚的話,這個國家就要亡了,那真的是「賊也」了。
我們接著進入「貴德」的第十一個綱目,「有恆」。我們看到「有恆」就知道,「有恆為成功之本」。而這個有恆,實實在在是成敗的關鍵。比方曾國藩先生有講到,「養生與學力」,你保養自己的身體,包含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皆從有恆做出」。你沒有恆心,身體鍛鍊不起來,學問也提升不起來。所以這裡就點出來,有恆必須先對治五分鐘熱度,決心發了,三天就退了。所以有一句經文講到,你求學問就像鑽木取火,「未出而速息」,你在那鑽木取火,然後「手酸了,休息一下,待會再繼續」,那這樣鑽到哪一年哪一月都不可能把火鑽出來。這個比喻,火是什麼?智慧。這個火怎麼生起來?你要精進不懈怠才有可能生智慧。所以一懈怠了就沒有恆心了。所以「皆從有恆做出,故古人以有恆為作聖之基」,要成為聖賢,基礎一定要有有恆的德行。
曾國藩先生又講,「敬字恆字,是徹始徹終工夫」,這個不能絲毫放鬆,不可須臾離也。「大凡進德則持之以敬」,你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保持這個恭敬的心,時刻都不能忘。「修業則貞之以恆」,你學問要不斷積累,一定要恆心。曾國藩先生每天讀書不間斷。其實不只是學問,任何一門技能,你每一天都不能斷。所以打拳的人,拳不可以一天不打;唱歌的人,歌不可以一天不唱;講學的人,課不可以一天不講。包含康熙皇帝講,康熙皇帝的書法寫得真是莊嚴,他在給孩子的教誨當中就講,他沒有一天不練字,哪怕再累再繁忙,他一定還是會練幾行,所以他的功夫沒有間斷。要有恆心,要克服,不能急躁。一浮躁就不耐煩,沒有恆心、毅力。不能貪快,不能貪功,然後要不能退縮,不能半途而廢。
我們看一百五十七句,經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一句代表任何一件事情要成就都是循序漸進,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絕對不可操之過急。所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合抱」是指兩手圍抱的樹木,這個樹最少也要幾十年,這麼粗壯的大樹,「生於毫末」,是由細小的幼苗長成的,每天不斷的灌溉、施肥,幾十年才長成這樣的參天大樹。『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九層高的樓台,也是由一掊土慢慢這樣堆積上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遠的路途,也是從腳下第一步邁開來,一步一步積累出來的。所以有一句格言講的,「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事情很多,只要有耐性,有毅力、恆心,不怕不能把它一一做穩妥。
所以孟子也講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要契入仁愛的大道,其實你只要做到熟,這個「熟」就是你念念能夠保持它,你慢慢就契入進去了。所以我們在想:「我要多久才能學得成?」常常這麼想就學不成,這太急了,你就一點一滴功夫,一絲不苟的去下,就對了。孟子又給我們一個前方便,叫「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你要契入仁愛大道,這個強恕,就是不能絲毫有去指責別人的行為,都是要寬恕,一開始很勉強,慢慢慢慢就習慣了。時時提醒自己有沒有忠恕、有沒有恕道,慢慢的你就設身處地了,最後就契入仁愛大道了。這幾句都是彰顯有恆,而且都是善用比喻,所以古人很能向天地萬物來學習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像下一句,一百五十八句講: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河海。】
『跬步』,就是人踏一步叫「跬」,左右各邁一步,叫一步,所以踏一個腳步出去是指半步,就是跬。所以不積半步,慢慢這樣積累前進,無法遠行到千里;不匯集滴水,不匯集這些細流,無法成為浩瀚的江海。所以由這句當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任何事情都是由小漸大累積而成,絕對沒有一步登天、一蹴可及的事情。那其實當父母的人、當老師的人體會到這個了,你教孩子也不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不然就是揠苗助長。其實對我們自身來講也是,硬把自己學的逼得很痛苦、很緊張,最後身心不安,最後說:「算了,不學了」,就麻煩了。還是要重視平常的功夫,慢慢積累。
我們明白有恆是成就道德、學問的重要基礎,我們現在有沒有恆?我們如何學?得要透過一些具體的生活習慣把它養成恆心。這個其實每一個人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慢慢去養成恆心。比方曾國藩先生三個習慣,我們每天可以做,每天泡腳。實實在在講,不多花時間,你把熱水燒好了,你邊看書可以,不浪費時間,但是對身體有幫助。真的,只要一個好的方法對身體好,你每天做,鐵定見效。你每天練一段八段錦,保證你身體明顯提升。再來,每天看十頁歷史,我們可以每天看一則德育故事。你真的每天貫徹,哪怕今天眼睛都已經張不開了,「還沒看德育故事」,馬上從床上彈起來,還是把它看完。你做一次、二次、三次,你對自己的信心就起來了,佩服自己能堅持,慢慢你這分決心、恆心能把你的瞌睡蟲給嚇退,能把你這個好睡的習性給震懾住。
包含曾國藩先生,每天把這一天所接觸到的這些人事物,很有啟發的,對自己從政很重要的這些觀念、訊息,都把它記下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慢慢習慣,這個恆心建立起來。包含我們用功,每天早晚讀誦經典不間斷,包含我們每一天生活的作息都給它保持,那你隨時做什麼事情都很自然的反應,愈做愈習慣,愈做時間愈減少,愈熟練,熟能生巧。像在台灣,很多男孩子去當兵,一、二年生活非常好,身體很健康,一年都保持。結果離開軍隊了,打回原形了,就非常可惜了。所以,我們體會到有恆重要了,今天開始就要用這些好的習慣把德行樹立起來。
好,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上一節課一百五十四句的經句,曾子講到:
【君子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可謂學矣。】
上一節課講到『強其所不能』,我們要克服自己這些習氣,智慧、德能才能不斷提升。所以真正想要利眾的心,就得從對治自己這些壞的習性下功夫才行。當然要改掉習氣確實不容易,我們看很多聖賢人他們修學的心得,比方一個怒氣,喜歡發怒的這個習慣,把它對治都要花二十年的工夫,都還覺得沒有完全能克服,才感覺到克己功夫不容易。所以克服習氣確確實實「非帝王將相所能為」,他當到天子、大將軍,幾十萬大軍他毫不畏懼,馳騁沙場,可謂勇猛,但是讓他改個脾氣,改個欲望,可能比殺了他還痛苦。
所以在佛家傳統的建築,一進山門,我們看到天王殿,首先看到布袋和尚,五代後梁時代,他是彌勒菩薩轉世的,他就提醒我們笑口常開,大肚能容,其實這兩點就不好做了。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包含人心裡面只要有記人家的過失,心裡還有怨,那想要笑口常開都很困難。所以心上只記人家的好,念念念人家的恩,這個才能笑臉對人。所以《弟子規》說的,「恩欲報,怨欲忘」,這是處世非常重要的心態。天王殿再往裡走是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大雄寶殿,代表釋迦牟尼佛是真正的大英雄,他真正克服了自己的分別、執著、自己的習氣,這是大英雄。所以俗話講,「戰勝別人一千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
而我們看每一個德目,你要真正把它貫徹,其實並不容易。比方讓我們為人著想,所謂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常,時時以這個五常存心,那是真正學聖賢之德。離了這個五常,那就與善人、與君子的標準相違背了。所以現在社會為什麼亂?都是偏離了這個五常,所以自己被習性控制了,然後家道也都亂掉了。所以《左傳》當中講,「棄常則妖興」,種種家庭社會的亂象出來了,就偏離了做人的常道,具體來講就偏離了五常。那我們既知五常是做人根本的德行,那我們一定要時時都能落實。那真的落實了嗎?
我們看,「仁」是愛人,愛人就不傷害人,不傷害人再往更細微的地方就是不惱害人,就是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不會讓人家生煩惱,這是仁把它貫徹徹底了,所在的地方、有你在的地方都讓人家生歡喜心。所以奉行這個仁,有人因為我而生煩惱,都要反省、都要檢討。你說那個人看我不順眼怎麼辦?那他在的時候你不要出現就好了,那他就不生煩惱。人能厚道到這樣的存心,不簡單。尤其在大團體生活的時候,我們有什麼生活的習慣讓人家生煩惱,都要把它克服,把它改過來。這個是仁,能講到不讓人生煩惱,這些道理我們都聽過了。聽過的道理就要有一種志氣,這一生就把它做到,那這樣才沒有白聽,才沒有白接受古聖先賢、接受師長的教誨。所以我們的學習態度,師公常常講,「不能玩弄聖教,不能消遣聖教」,聽過的、明白的,就要下定決心去依教奉行,這個就是「強其所不能」。
「義」,合情、合理、合法。義,我們常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決定不取不義之財,包含只要起了佔人家便宜的念頭,這個其實就是不義了。「義」跟「利」是相對的,你想佔人家便宜了,這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了,所以奉行義就是不能有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比方團體生活當中,我們主動多承擔一點,不跟人家計較。所以要學吃虧的人才奉行得了義。
在《德育故事》當中,有一則故事讓我們記憶深刻,叫「少娣感嫂」。崔少娣女士嫁到蘇家,結果蘇家有五個兒子,前面四個都已經娶妻了。前面四個媳婦脾氣都特別大,常常吵架、打架,甚至於都拿起凶器,這麼嚴重的情況,衝突很大。當時候少娣要嫁過去,親戚朋友非常擔心。但是少娣她非常堅信,沒有人不能感化的,只怕自己德行不夠。所以對傳統文化這些教誨有堅定信念的人,他真的能夠轉他人生的境界。她過去之後,因為她是最小的,所以什麼累的工作她都自己主動去承擔,甚至於婆婆已經交代其他的嫂子了,看嫂子臉色很難看,不想做了,她去圓場了,「我最小,這個先我來做就好了。」自己有什麼好東西,或者回娘家了,娘家拿一些好吃的,這些生活用品,她一回婆家,首先把這些東西先送給嫂嫂,送給這些姪兒,她很慷慨,很喜歡布施。所以人際關係要好,要多請客,先多送禮。
還有一些生活的情境,她都做到只想著對方,沒有想自己。有一次她抱著一個姪兒,而且是年節的時候,年節大家都穿新衣服。剛好這個姪兒,襁褓當中的小孩,突然就撒尿了。當下這個嫂嫂看到了,就很不好意思,趕緊要把這個小孩子給接過來,抱過來。結果少娣當下講了一句話,說:「嫂嫂,慢一點,不要驚動了孩子,驚嚇了孩子。」她完全沒有痛惜她的衣服,念念只想著不要嚇到孩子。嫂嫂本來很不好意思,當下聽到小嬸這麼講,我想心腸再硬的人當下也會很感動,時時都是在為她的親生孩子著想。
相處的過程當中,這些嫂嫂們來講其他人的壞話,少娣只是聽,笑一笑,都沒有做回應。其實人假如聽到罵別人的話,一回應,這討論起來就愈批評愈凶了,其實這樣就有失自己厚道的心。應該是聽到別人批評,提醒對方記人家的好,不然其實他愈批評,他整個心情完全都被情緒給控制住了。可是她笑著不回答,對方看沒什麼反應,好像愈批評也不來勁,自己講不下去了就走了。其實人,很多地方你去觀察,都是有善根的、有良心的,講講講沒回應,講不下去了,那他良心起作用,不好意思了。羞恥心其實每一個人本有的,從這些地方去觀察。你說一個人他再不孝,你罵他「你不孝」,他還不高興,那他那個不高興、不歡喜,不都還是有羞恥心嗎?所以人確實有本善,看你用什麼善巧,循循善誘去喚醒他的羞恥心。少娣就是從生活點滴自己先做,一點一滴就把嫂嫂們的羞恥心喚醒了,不聽讒言。
她的婢女跑來跟她講嫂嫂們的不好,她會處罰她的婢女,然後帶著這個婢女去跟嫂嫂道歉。這麼一做,首先嫂嫂們都覺得,這個小嬸真的打從心裡是尊敬我的。「打從心裡尊敬我,那我要值得人家尊敬」,她就自重。而這些婢女被處罰了,畢竟這個主子一路以來都這麼疼愛她。所以你要打一個人,還得他信任你,你才能處罰他,不然跟他結怨。所以這些婢女是很忠誠的,這麼一打,接受教訓了,原來她假如養成這個批評別人、背後講人家壞話的習慣,她以後出嫁絕對沒有好日子過,到時候家族裡面因為這些話不和睦了,最後她鐵定也不可能有幸福的人生。她能夠都能不批評別人,都能看別人的好,尊重別人,她以後出嫁了才能跟人和睦相處。所以她的主人看得很深遠。
而這個故事當中我們看到,人往往都是想著自己要獲利,「專利」;辛苦的工作都要推辭,「辭勞」;好講人家的壞話,「好讒」;喜歡聽這些別人的是非長短。但是少娣慷慨,歡喜去承擔工作,不聽這些讒言,糾正她的婢女不可以去講人家的壞話,這所有的行為一點一滴都讓她的嫂嫂感動。所以一年左右,她四個嫂嫂異口同聲都表達了這個意思,說「五嬸大賢」,我們第五的這個小嬸真的是很賢德;「我等非人」,我們跟她比,真的不算人。你看她講這樣的話,一個這麼會跟人家爭、吵的人,最後還是被感化了。
所以在《德育課本》當中,就這個故事講了一段話,非常值得我們去體會,說「三爭三讓」,他很愛爭,你歡喜的讓,「天下無貪人矣」;「三怒三笑」,對方脾氣很大,不明就裡罵你,你都歡喜接受了,不跟他衝突,「天下無凶人矣」。怎麼說?他爭,你都歡喜的讓他,次數久了,他想,「就你是君子,我都做小人」,慢慢的他也覺得不好意思了。每一次都是他發脾氣,人家都包容,不跟他計較,「那也不能每一次都是我做小人」。所以「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你的真誠、你的這種修養還沒到位,不能感動對方。
我們剛剛談到五常,仁要做到不惱害,義要做到不佔一點便宜,不取不義之財。所以這個義,佛家解釋「不與取」,你不只不佔便宜,你要拿一個東西,沒有經過人家的同意,這個都是不義的行為,都是有犯盜戒的行為。所以今天我們在團體當中要用公物,一定要給負責的同仁打過招呼才能拿,不然都是不義的行為。在一起工作,想讓人家多做一點,自己少做一點,這個都是不義的行為。
禮、智、信。「禮」,「禮者,敬而已矣」。我們對人有不恭敬的態度,就是無禮了。從根本上下功夫很不容易的,要學就要真幹,學真的。所以《禮記》教我們如何真正做到禮,《禮記》開篇「曲禮」第一句話就點出來,「毋不敬」。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面對所有的人事物,這顆恭敬心不可以失去,所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你這個恭敬心沒有了,就不在道中了,你的學問、你的功夫就斷了,不能相續了。
首先對人,對人要恭敬,那得要克服傲慢才行,這個不容易。都覺得他做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好,那我們這個指責的態度就出來了,還覺得自己做得好,別人做得差。所以要打從內心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你的恭敬心就起來了。每個人都有明德,都能成聖賢,他本覺是本有,一定可以恢復,你尊重他的本性。可是他行為不對,他是「苟不教,性乃遷」,那是後天染上的習氣。本來沒有的一定可以去掉,本來有的一定可以恢復。本來沒有的一定可以去掉,那你看到他了,你就不會著他的這些習性,你甚至於會提起什麼?幫助他去掉,因為你堅信他可以恢復。
就好像說,明明這一個人他家是億萬富翁,他可以過很好的日子,結果他現在不知道,他去當乞丐,每天有一餐沒一餐餓得要死,你會怎麼做?你會說「餓死他算了」,太沒有仁慈心了。你會趕緊讓他明白他本來就這麼富有的,那你真的體會到這個真理了。你會盡力的提醒每一個人,他本來就有本善,他本來就有無量的智慧、德能、相好,可以恢復的。所以傲慢可以從相信真理,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成聖賢,恢復他的本性,你就不容易傲慢。包含常常想想,我們比起古聖先王,比起這些正人君子,比起古聖先賢,我們差遠了,差得太遠了,那還有什麼好傲慢的?我們看孔子溫、良、恭、儉、讓,我們就很難做到。
對人恭敬,對事要恭敬,在應對事情當中很慎重,這個就是恭敬的落實。「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這對事情的恭敬;「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是恭敬。你不能答應人家的事情忘了,答應人家的事情拖延了,這個恭敬心就失掉了。我們現在這個五常不能時時提起來了。上司交代的工作忘了,拖延了,然後還得上司打電話來問、來追,到底誰是祕書都搞不清楚了,你讓上司來問你,上司變祕書了。所以《弟子規》教我們,「出必告,反必面」,晨昏定省這個習慣轉移到工作上來,就變成你要讓領導安心,交代的事已經做了,趕緊發個email通知一下,還是用skype通知一下。一個人有責任感,還沒有辦完,他心裡會有一個負擔,馬上通知他已經辦好了,他這個負擔就放下了。所以這個都要善體親心,善體領導的心,這個是對自己的工作非常盡力去做。
對物品也要恭敬,要節儉,不能糟蹋物品。包含東西都把它放好,《弟子規》上講的,「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這個是對物的禮敬。古人他的功夫都用在這些很小的地方,「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旋乾轉坤之經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這個都是啟示我們,心性的功夫在每個念頭上慎獨,在每一個生活的細節,一切皆恭敬,一切皆謹慎對待。古人就提到了,放任何一個東西都不放歪,他心正,他一看東西歪,他就覺得不妥當。我們假如不注意了,急躁了,常常東西放歪了,尤其這個書可能都放一邊、都已經漏在桌子外面都不知道。經書是聖賢之母親,聖賢都是因為看經書開發他的智慧的,所以看到經就像看到聖賢的母親一樣的恭敬才對。所以這些細節要做到不容易,要時時提醒自己,強其所不能。
我們今天終於聽明白了,從今天開始,所有的東西都擺正,從這些小細節提升自己的學問。包含好像是朱熹夫子都講到,寫每一個字,心都是定的,心都是恭敬的,不會很急,寫得很潦草。我們看師長,他一個人在台灣,後來得到台灣當時候最有學問、智慧的三個老師指導,那都不是偶然的。這三位老師都是當時候台灣公認的大智慧者,能遇一個就很不容易了,還遇到三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師父的真誠、恭敬感召來的。當時候一開始,師長想到台大聽方東美教授講課,用毛筆工楷寫了一封信寄給方東美教授,方教授應該看了這一封信,字都寫得這麼工整,就能感覺到師長他的恭敬心,所以最後是一對一,手把手教導他。所以時時恭敬,真的能提升自己的德行,又能感得人生很多殊勝的因緣。
「智」,就是理智,時時不能感情用事。等於是自己的心起了一點情緒了,都要趕緊能夠覺照到,趕緊能夠調伏,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當然這個得在念頭上下功夫,才有辦法理智,你念頭控制不了,這個貪瞋痴慢的念頭最後就變成行為了,那又犯錯了,又造罪孽了。《了凡四訓》當中講,「吾心不動,過安從生」,讓這個心不能有妄動。但你心要不妄動,你得平常心就是定的,你平常就波濤洶湧了,遇到事情還能心不動,不可能的事情。
那平常怎麼讓自己的心不妄動?儒釋道,包含各個宗教修行的人,他們用的方法不大一樣,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讓自己的心定下來。所以所有這些宗教,以至於儒釋道,或者不同種族,他們修學的方法,其實都離不開戒定慧三學。他得先守規矩,人守規矩,他心才不會浮躁,他才不會有這些小聰明、壞念頭。也包含我們剛剛講的,你恭敬物品,東西都是物歸原位,那你心就很清楚,平時要什麼東西心也很定就去拿出來。可是假如沒有這個規矩了,臨時要東西找不到,心煩意亂,還對身邊人發脾氣,那就戒定全部都沒有了。所以守規矩重要。就像剛剛講,你不能惱害眾生,你那個念頭時時都是不惱害眾生,你那個設身處地就很強了,你隨時能保持,你的心就不會有傷害別人的念頭,都在正念當中。
所以儒道釋三教,方法,讀誦經典,這是個方法,你很專注在經典,你正念分明,沒有妄念。那佛門還有其他的宗派,像密宗持咒,我們有朋友到西藏去,他們看老百姓手上都拿著念珠,他持咒,持咒語,那都定在咒語,他就沒有妄念。所以我們看都市裡的人,那個面相,愁容很明顯,好像都笑不出來,好像心有千千結,這個眉尖都好幾道痕。大家去西藏看看,看有沒有人長這個樣子?人家安貧樂道,他心很定,清心寡欲,持戒;修學又很精進,正念保持,不妄動,他有定;定久了,他就開智慧了。所以心地清淨,定就是清淨心,你問他什麼,他很自然的,他清淨心生智慧,就能夠回答你。所以孔子說他「空空如也」,空空如也就是心地清淨,沒有煩惱,人家怎麼問,他就怎麼去答,他本有的智慧起作用。所以所有的修學方法都是為了得清淨心,得定。佛家的淨土宗,它是用念佛的方法止住妄念,這個方法比較簡單,妄念一起來,「阿彌陀佛」,把這個妄念壓下去。西方宗教,他也是用祈禱,念他的《聖經》這些方法,調伏妄念。
剛好前不久,很幸運到香港去參與接待馬達加斯加、馬其頓兩個國家的聯合國大使。結果我記得這個馬達加斯加的大使把他的太太還有他女兒一起帶去見師長。我感覺這個大使很有智慧,這麼難得親近這麼有智慧的長者,他把下一代都帶去了,把另一半帶去,很容易建立共識。馬其頓的大使他講了一段話,我們印象很深,他說:「聽一個有智慧的人講話,勝過讀一千本書。」他講這個話的時候已經是第四天了,所以他說:「我這幾天讀了四千本書。」他們是很珍惜能夠聽到師長這些教誨的機會、機緣。當然對我們來講,我們看到他這麼誠心就很慚愧了,他才接觸四天就這麼珍惜,這麼有收穫。
所以俗話有講,「近廟欺神」,旁邊的這個廟很興旺,都是很遠的人恭恭敬敬的來朝拜,結果在廟旁邊的人都覺得沒什麼,不珍惜了。其實這句成語也是提醒我們,人有一個習性,就是擁有之後不知道珍惜,容易得到了,反而不知道珍惜。我們現在看,你要得到一本經書、講經的光碟太容易了,三十年前、五十年前,難上加難,要自己去抄出來才行。那時候印刷術沒有那麼發達,自己抄,那就更不可能看到光碟放出來,師長這樣親自講經的影像。我們想想,五十年前的人學得好,還是我們現在的人學得好?所以你看,工具愈發達反而學不好。所以這個也提醒我們,最根本的還是在心上,而不是外在的工具,那是其次的東西。所以從最根本的心地下功夫,又能善用現代的科技,那我們的成就是不會輸給以前的人的。
這個大使的夫人,她就請教師父,也很有意思,現在科技發達,像非洲的大使夫人,她們也有接觸到中華文化。她也提到,也接觸過佛門的禪宗,所以她就問到,她也覺得這個心定不下來,應該用什麼方法?所以其實每一個人都渴望這個紛亂的心能夠定得下來。師長就建議她,「用妳們基督教的方法」,那個夫人她是信基督教,「妳們那個祈禱的方法就很好」。師長也給我們表演,「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最契合她的修學方法,你就建議她這麼去學就對了。所以看到,要保持理智,心不妄動,你平常都得要在正念當中。如何保持?您看哪個方法你最受益,就用哪一個方法。
接著「信」,人言為信。看到這個「信」字,其實五常不離信德。所以人的心只要已經許諾了,哪怕言語沒有講出來都應該守信,所以「季札掛劍」給我們表演得非常透徹。這個就是標準,你要當君子、當聖賢就是依這個標準。所以在佛家修行,大乘佛法他守的是心地、心戒,你有那個念頭就犯戒了,不用有言行。所以強其所不能,就讓我們想曾經承諾過的事情,哪怕再難,都要全心全意把它做到,就像曾子在《論語》裡面講的,「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接著經句上講,『去私欲』,一定從自私自利開始對治起。師長常說,你要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你名聞利養放不下,所做的事情其實都是跟經教相違背的,日久見人心,人家就感覺你根本就是沽名釣譽、道貌岸然,不只不能弘揚聖教,還讓人家否定聖教。所以「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一定是心地發的是純正的心願,那個結果才是純正的,不能夾雜絲毫的名聞利養。要放下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欲望的享受要淡,要慢慢放得下,不然講道德、說仁義那都是口號,你每天都被欲望給控制住了,還要放下貪瞋痴慢這些習氣。其實放下貪瞋痴慢,其實就是放下自私自利,自我,我貪、我瞋、我痴、我慢,沒有「我」,這些東西根本不可能產生。所以念念為人想,才能放下私欲,孟子也說,「大丈夫富貴不能淫」,這些欲望都不能誘惑他,這「去私欲」才是大丈夫。
接著『從事於義』,盡心盡力做符合道義的事情。其實我們看到這個「義」,人要有情義、要有恩義、要有道義。所以對家裡的人都要有道義,對朋友、對國家、對團體、對領導,以至於對聖教、對古聖先賢、對老祖宗,都是要盡的,所以才叫「道義的人生」。在《了凡四訓》裡面講,「義理之身,豈不能格天」,真的養浩然之正氣,念頭裡都是道義,一定可以克服自私自利,一定進一步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們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感覺到聖賢人真的是做到才說。我們在《論語》裡面看到曾子,他講到的,「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君子人與?君子人也。」你看這整句話不就貫穿在「義」嗎?託六尺之孤,人家臨終了,把孩子託付給他,他能終其一生把這個孩子照顧好、栽培好,這是道義。這句話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來看,下一代的教育出問題了,我們從事教育的人來想起曾子這句話,要挽救下一代的教育,要恢復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那真是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他可以負責一方,教化、照顧好百姓,不容易。你在一個企業團體當中,在各行各業當中,你的領導交代你去負責、照顧一群員工,照顧哪個分公司,你能不能讓你的領導完全不用擔心,交代給你就安心了,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哪怕生死關頭了,這個節義不會有絲毫的動搖。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推廣傳統文化,假如受不了這些誘惑,那臨大節就可能會變節了,財色名食這些誘惑,高名厚利,就很難守得住節義了。所以「從事於義」,終身保持不容易。
我們想起曾子在《論語》裡又有一段話講,「曾子有疾」,他生了重病,「召門弟子」,把學生都召過來,然後對著學生講,「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我看到這段很感動,曾子生了重病,他還想到教育學生的這一分道義,他沒有顧及自己的病痛,把學生找來,因為他怕以後沒有機會啟發他們。讓他們看看他的手、看看他的腳,都很完整,因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他終其一生保護好身體,無愧於父母給他的身體。所以他都是以戰戰兢兢的心來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來保護好自己的德行,不能以身羞辱了父母,羞辱了祖先。「從今以後我不用再擔心了,我免掉這些過失了」,他終其一生保持了,以這個來以身作則,表演給他的學生看。我相信這個學生,老師病重、臨終這麼表演,每一個人一輩子都忘不了。
從事於義,我們在四千五百年的綱領當中看到,「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正其誼,明其道,其實就是道義;不謀其利,不計其功,就是不能有功利的想法。結果現在幼兒園就教功利了,那怎麼教出聖賢君子?從心地上就引導錯了。那每一個行業都是要從義去做嗎?絕對正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就像商業,一般我們對商業的印象就是利字當頭,錯了。利字當頭,這個在商業界不可能有大成就,都是把義擺前面的人,他的商業才能夠長長久久。我們看同仁堂,這個企業比美國多一百多年,三百多年的企業,好幾次國家的危難,甚至於可能傾家蕩產,全部都是拿出來,為了國家,義!前幾年的SARS,他們同仁堂賣SARS的藥,虧本賣,賣一包就虧兩塊,賣一包就虧兩塊,後來好像賣了三百萬包,虧了六百萬,歡喜,能為國家盡心盡力。所以像安徽有徽商、山西有晉商,我們看徽商,他給予整個後代子孫的教導,他整個商業、家道的承傳,「利自義生」,利從哪兒來?你盡了義了它就生了;「財自道生」,錢財從哪兒?從你行道當中才能生出來。所以同仁堂他們是想到病人的病痛,所以他做這個藥絕對不會偷工減料,那是義出發,他贏得大眾對他這個商品的信任,那他才能事業發展。
而我們要守好這一顆道義之心,就是人只要想著要給自己方便,要給自己舒服,那這個念頭就是利心。其實人生什麼時候才是安穩處?你盡了道義,那是最安穩的,心很安,「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那是真正的穩當之處,安穩之處。你事事都給自己方便,那你的小孩就自私自利,你怎麼會安穩?你都是道義存心,你的下一代一定很孝順,你是真正能過上安定的日子。所以孟子勸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他有仁義了怎麼會不孝順父母、不效忠他的領導?
所以一個君子能攻其惡,求其過,強其所不能,去私欲,從事於義,這個人『可謂學矣』。他這樣的下功夫,這樣的態度,可以稱得上是真實的學問。所以我們說重實質不重形式,功夫在哪兒?放下多少習氣,那是真功夫。
我們接著看一百五十五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孔子說到,這個『嘗』就是曾經,夫子說到他曾經『終日』,整天;『不食』,都沒有吃飯;『終夜不寢』,整夜通宵沒有睡覺;『以思』,自己去思考,去冥思苦想;『無益』,覺得好像沒有什麼受益,毫無益處;『不如學也』,不如去學經典。夫子講到的他這個體會很寶貴,夫子整天沒吃,整天沒睡,就一直在思惟、思考,這也是很用功,但是他這樣去思考,到底想得對不對,他沒有依據,所以也是懷疑,不能有所正確的判斷。所以修學聖教一定是依經典為依歸,「依法不依人」,不能說某某人怎麼說的你就相信了,要依法,依經典。這個人講的都跟經典相應了,那你可以相信;他又做到了,那你可以向他學習。
其實我們看孔子就給我們表演得好了,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夫子在傳授《孝經》給曾子,他所闡述的每一個道理都是依據經典,所以每一段的後面都引一句經典來做印證。比方「諸侯章」講,「在上不驕,高而不危」,最後以《詩經》結語,「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一個諸侯為國君者你應該有的態度,你要治理好國家,你不能放縱自己。所以夫子他體會到這個,他最後全部都是依止經典,所以「不如學也」。所以沒有根據,那就懷疑,不能判斷、決定。而且這麼去用功,我想一天不吃飯,一天不睡覺,可能精神耗損得也很厲害,很累,最後還是沒有所得。
確實我們要依照經典來修學,但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程度比不上古人,差得很遠。我們看孟子,他以孔子為老師,當然當時候還有孔子的弟子,可能孔子直接的弟子或者再傳弟子,這個離孔子還不算太遠,有一些不明白還是向他們請教,誠心誠意的來領受夫子的教誨。雖然不能直接聽夫子的教誨,最後有大成就,成為「亞聖」。整個世界都稱「孔孟」,孟子學的那是受到舉世的肯定。所以又有一句話講,「聖教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所以不只要有經書,還要跟著好老師把這些經句開顯給我們,我們才能理解這些教誨。所以傳統文化是什麼?是師道,它很重視傳承。
今天你要向一個人學習,你一定要先觀察他有沒有老師。他沒有老師,他怎麼可能會明白這些經典的道理?我們觀察到,現在所謂的「邪師」,好像都沒有在說他有什麼老師,都很誇耀自己很厲害,那個都絕對不是有正知正見的人。一定是重視師道,有師承,藉由好老師的引領能夠深入經藏。而這個好老師,他所講的一切,他一定會引經據典來證明,他不會亂講,而且會時時提醒我們要依法不依人來修行。這一句經文也提醒我們,每一天不要自己胡思亂想,一有空多聽經,多讀經典,多明理,明理之後趕緊下功夫去依教奉行。
接著我們看一百五十六句,經文講到:
【見善。必以自存也。見不善。必以自省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經文一開始講到,『見善,必以自存也』,看到善行,觀察到別人的優點,馬上把它記在心上,進而去效法,進而去對照自己,一絲不苟的自我對照、自我要求,進而學習效法,這是很懂得下功夫的人。歷史當中舜王做得非常好,孟子讚歎舜王,他就是這麼做的。孟子講到,舜王當時候住在山林當中,他也是個農夫,走在這個森林裡面,跟一般人差不多,可能走著走著旁邊還有一隻母豬,都是跟他們為伍。可是為什麼他後來他不平凡,成就智慧德行,成為天子?因為他的差別就在,舜王「聞一善言」,聽到一個好的教誨,「見一善行」,看到別人一個好的行為,他就全心全意去做到,「若決江河」,他那個力行的態度、力量就好像江河潰堤一樣,誰都不能阻止他依教奉行。所以他能有這麼高的成就。我們也以舜王為榜樣,從當下看的每一句教誨,轉自己的心念、態度,要把它做到。
剛好師長有一個墨寶,「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這一生真正要跟人相處,讓人生歡喜心,不讓人怨恨自己,如何做到?師長在墨寶裡面講,引了這些聖王的榜樣,「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莊子曰:以得為在人,以失為在己。」發生任何事情,「是我不對」;有好事了,成就好的功業了,都說:「是別人的功勞」;團體裡有做錯誤了,馬上,「還是我做得不夠」。都是讓功於他人,然後一有事情都是自己先反省,這樣的人人家不可能埋怨他,他又沒有去指責、要求別人,「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自己還不正,就求於人,就不可能人家不埋怨他。
接著經文講,『見不善,必以自省也』,《弟子規》講的,「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見到人家的不善,一定戒慎恐懼的反省、檢討,警惕自己不要跟他一樣。確實人要反省自己不容易,當局者迷。往往從看到別人過失,他能隨時反觀自省,就能很好的洞察自己的缺點、不足。
接著說道,『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所以批評指正我非常恰當的人,是我的好老師,是我的貴人。因為我們不知道過失,這一天就蹉跎了,就浪費掉了,「一日無過可改,一日無步可進」。而且這個過不改,下一代被我們教壞了,身邊的人受我們不良影響。所以真的人家指出我們的問題、過失,感恩戴德。『是我而當者,吾友也』,這個「是」就是肯定、讚歎、贊同我很恰當的人,是我的好朋友、益友。因為稱讚得當,我們受到鼓勵,更有信心去提升自己,去把事情做好。這個尤其信心不夠的人,常常能得到身邊人的鼓勵,這對他來講也是很重要的。
接著經文講,『諂諛我者,吾賊也』,諂媚、奉承我,只會講好聽話給我聽的,是賊害、禍害我的人。因為聽好聽話聽多了,真話聽不進了,正直的話聽不進了,那麻煩了,德行就會出大問題。春秋時候有一個人叫高繚子,他在晏子的底下做事,結果經過幾年,晏子請他離開。身邊的人就說到:「晏子,你這樣太過分了,這麼多年下來,你並沒有推薦他去當官,他在你底下這麼久了,你怎麼這麼無情?」晏子就說了:「他在我身邊這麼多年,從來沒有指出過我的過失,從來沒有說我哪件事做得不妥當,那他根本就沒有盡道義,那很可能其實都是講些好聽話,不是真正要為國家、為自己所跟隨的人盡一分道義。」所以他對我很好,什麼才是真正的好?這個好歹得要分得出來。他都巴結、諂媚你,你說他對你好,那是好歹不分,沒有智慧。所以我們看每個朝代那個國君,能聽正直的話,興盛了;都聽諂媚的話,這個國家就要亡了,那真的是「賊也」了。
我們接著進入「貴德」的第十一個綱目,「有恆」。我們看到「有恆」就知道,「有恆為成功之本」。而這個有恆,實實在在是成敗的關鍵。比方曾國藩先生有講到,「養生與學力」,你保養自己的身體,包含提升自己的道德學問,「皆從有恆做出」。你沒有恆心,身體鍛鍊不起來,學問也提升不起來。所以這裡就點出來,有恆必須先對治五分鐘熱度,決心發了,三天就退了。所以有一句經文講到,你求學問就像鑽木取火,「未出而速息」,你在那鑽木取火,然後「手酸了,休息一下,待會再繼續」,那這樣鑽到哪一年哪一月都不可能把火鑽出來。這個比喻,火是什麼?智慧。這個火怎麼生起來?你要精進不懈怠才有可能生智慧。所以一懈怠了就沒有恆心了。所以「皆從有恆做出,故古人以有恆為作聖之基」,要成為聖賢,基礎一定要有有恆的德行。
曾國藩先生又講,「敬字恆字,是徹始徹終工夫」,這個不能絲毫放鬆,不可須臾離也。「大凡進德則持之以敬」,你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保持這個恭敬的心,時刻都不能忘。「修業則貞之以恆」,你學問要不斷積累,一定要恆心。曾國藩先生每天讀書不間斷。其實不只是學問,任何一門技能,你每一天都不能斷。所以打拳的人,拳不可以一天不打;唱歌的人,歌不可以一天不唱;講學的人,課不可以一天不講。包含康熙皇帝講,康熙皇帝的書法寫得真是莊嚴,他在給孩子的教誨當中就講,他沒有一天不練字,哪怕再累再繁忙,他一定還是會練幾行,所以他的功夫沒有間斷。要有恆心,要克服,不能急躁。一浮躁就不耐煩,沒有恆心、毅力。不能貪快,不能貪功,然後要不能退縮,不能半途而廢。
我們看一百五十七句,經句我們一起念一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這一句代表任何一件事情要成就都是循序漸進,都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絕對不可操之過急。所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合抱」是指兩手圍抱的樹木,這個樹最少也要幾十年,這麼粗壯的大樹,「生於毫末」,是由細小的幼苗長成的,每天不斷的灌溉、施肥,幾十年才長成這樣的參天大樹。『九層之台,起於累土』,九層高的樓台,也是由一掊土慢慢這樣堆積上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千里遠的路途,也是從腳下第一步邁開來,一步一步積累出來的。所以有一句格言講的,「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事情很多,只要有耐性,有毅力、恆心,不怕不能把它一一做穩妥。
所以孟子也講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要契入仁愛的大道,其實你只要做到熟,這個「熟」就是你念念能夠保持它,你慢慢就契入進去了。所以我們在想:「我要多久才能學得成?」常常這麼想就學不成,這太急了,你就一點一滴功夫,一絲不苟的去下,就對了。孟子又給我們一個前方便,叫「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你要契入仁愛大道,這個強恕,就是不能絲毫有去指責別人的行為,都是要寬恕,一開始很勉強,慢慢慢慢就習慣了。時時提醒自己有沒有忠恕、有沒有恕道,慢慢的你就設身處地了,最後就契入仁愛大道了。這幾句都是彰顯有恆,而且都是善用比喻,所以古人很能向天地萬物來學習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像下一句,一百五十八句講: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河海。】
『跬步』,就是人踏一步叫「跬」,左右各邁一步,叫一步,所以踏一個腳步出去是指半步,就是跬。所以不積半步,慢慢這樣積累前進,無法遠行到千里;不匯集滴水,不匯集這些細流,無法成為浩瀚的江海。所以由這句當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任何事情都是由小漸大累積而成,絕對沒有一步登天、一蹴可及的事情。那其實當父母的人、當老師的人體會到這個了,你教孩子也不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不然就是揠苗助長。其實對我們自身來講也是,硬把自己學的逼得很痛苦、很緊張,最後身心不安,最後說:「算了,不學了」,就麻煩了。還是要重視平常的功夫,慢慢積累。
我們明白有恆是成就道德、學問的重要基礎,我們現在有沒有恆?我們如何學?得要透過一些具體的生活習慣把它養成恆心。這個其實每一個人一定有自己的方法,慢慢去養成恆心。比方曾國藩先生三個習慣,我們每天可以做,每天泡腳。實實在在講,不多花時間,你把熱水燒好了,你邊看書可以,不浪費時間,但是對身體有幫助。真的,只要一個好的方法對身體好,你每天做,鐵定見效。你每天練一段八段錦,保證你身體明顯提升。再來,每天看十頁歷史,我們可以每天看一則德育故事。你真的每天貫徹,哪怕今天眼睛都已經張不開了,「還沒看德育故事」,馬上從床上彈起來,還是把它看完。你做一次、二次、三次,你對自己的信心就起來了,佩服自己能堅持,慢慢你這分決心、恆心能把你的瞌睡蟲給嚇退,能把你這個好睡的習性給震懾住。
包含曾國藩先生,每天把這一天所接觸到的這些人事物,很有啟發的,對自己從政很重要的這些觀念、訊息,都把它記下來。「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慢慢習慣,這個恆心建立起來。包含我們用功,每天早晚讀誦經典不間斷,包含我們每一天生活的作息都給它保持,那你隨時做什麼事情都很自然的反應,愈做愈習慣,愈做時間愈減少,愈熟練,熟能生巧。像在台灣,很多男孩子去當兵,一、二年生活非常好,身體很健康,一年都保持。結果離開軍隊了,打回原形了,就非常可惜了。所以,我們體會到有恆重要了,今天開始就要用這些好的習慣把德行樹立起來。
好,今天就跟大家先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