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群書治要360》的課程,這幾節課都在探討「貴德」當中,「謙虛」這一德。上一次我們談到「謙虛」的句子,像一百二十五句說到的:
【《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謙虛這個德行,有這麼大的作用,在我們現前的國家社會,以至於天下,都能去體會謙德的重要。從這一句當中,能得到天下人的推崇,謙虛做得到;同樣的假如傲慢,可能天下人都會唾棄。在唐朝時候,唐太宗創了《貞觀之治》,天下許多國家稱他為天可汗,天下的共主。我們從太宗皇帝的行持,他能接受大臣們的勸諫、納諫,這都是謙德的表現,所以為天下人所景仰,『大足以守天下』。當時候日本、韓國、越南,周邊國家都來學習中國的文化,我們看那時候日本、韓國,它是整團留學生過來。這些老祖宗寶貴的智慧,帶到這些國家去,這不都是安一方的國家、安一方的人民嗎?為什麼?有好的教誨人心善良,人就有福報。當時候大唐也是各個宗教都很興盛的一個朝代,當時候天主教、基督教,很多宗教都在那個時候進入唐朝。顯然太宗皇帝對於各個宗教的聖賢,都是非常尊崇,向他們學習。所以太宗這個謙德表現在他納諫,他能受天下之善,各個宗教、各個民族好的教誨他都能接受。
我們看這二、三百年,很多國家的興盛,他們並不謙虛,強佔人家的國土。甚至於他們的這些思想價值觀,都要硬加在別的國家人民身上,最後造成這些人民的反彈,甚至於對他們國家報復、攻擊。他本來是一個國力強盛的國家,應該是可以去愛護其他的國家,反而變成很多國家的敵人,這就不懂得謙卑,這就不懂得去愛護他人,所以它縱使大,可是它的危機卻四伏。我們看近代這些強盛的國家,他們也不懂得去學習每個民族的文化。甚至於它自大到連他本來的宗教聖哲人的教誨,他都不願意接受了,所以他們的強盛,衰敗得也很快。我們現在看,一、二百年前稱為列強的,現在首先他們的經濟都滑得很厲害,因為沒有德它就沒有福。再來,他因為傲慢欺壓別人,如是因,有如是果,他們的下一代就特別傲慢,甚至比較強暴,青少年犯罪問題非常嚴重。大家看這都有因果,你都去欺壓別的國家,現在你的下一代,都是用權勢、用武力要去解決問題,犯罪率就愈來愈高。
所以大國都沒有以謙卑的態度給世界做榜樣,這個世界的衝突就非常多。強盛了,卻沒有哪個大國,是被廣泛的國家所尊重。所以我們從現階段這個時代,那不得不佩服唐太宗,那種謙卑、那種胸懷。為什麼湯恩比教授他是個英國人,他在一九七0年代會大聲疾呼: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靠中華文化的復興,才能帶給這個時代一個正確幸福的路。因為他通達這些歷史文化,他知道中華文化強調德行,強調孝悌仁愛,強調謙卑。『中足以守國家』,我們看一個國家,他的領導者能謙卑,接受底下的勸諫,那一定可以招感來很多的志士仁人來輔助他。
『小足以守其身』,「滿招損,謙受益」,在唐朝有一個武將郭子儀先生,一般武將武藝高強難免比較傲慢,可是郭子儀武功高強,這處世柔和謙退。當時候有一個大臣叫盧杞,盧杞先天長得就是很醜陋,人報復心很強。郭子儀明白他的性格,所以有一天到他們家拜訪,他就特別恭敬。而且也交代底下的人,甚至於怕有一些人看到他的外貌,會有輕慢的態度出現,他就把這些下人支開來。因為他想得很遠,假如以後盧杞掌大權,這些曾經輕視他的人他可能會報復,所以古人在考慮事情都很遠。而且他本來的處世就是謙退恭敬,所以盧杞到他家拜訪,他自始至終都恭敬熱誠,沒有跟盧杞結怨。後來盧杞掌權之後,真的以前曾經取笑他的人,他都加害於他。所以謙退是「小足以守其身」。我們有時候看這些經句,都會覺得:有這麼厲害嗎?有這麼誇張嗎?古人看這些句子很有感受,為什麼?古人沒有不讀歷史的。所以讀經使人明白事理,讀歷史人就有見識,他能記取前人的教訓,不會重蹈前人的覆轍、錯誤。
包含我們之前講這一百二十六句: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人他要紮紮實實謙虛受教,一步一腳印去積累自己的道德學問,還有他所服務那個領域的這些能力。絕對不能想要一蹴可幾、一步登天,這是貪快,又是不老實學習,反而欲速不達,適得其反。
我們接著看到一百二十七句: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
這個經句都是流露古人向萬物學習,善察,上觀天文,下觀這些地理。觀察到大江、大海成為百川匯流之地,所有的河川都是匯流到大江、大海裡面來,為什麼?『以其善下之』,因為它是處於最低下的位置。所以人愈能謙卑,愈能學習到每個人的長處;反而自視甚高,人家的優點學不到,那個傲慢反而跟人對立、瞧不起人,形成人際關係的障礙。所以曾國藩先生說,人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驕傲的人,人家不喜歡跟他相處。從大自然,『江海所以為百谷王』,給我們的啟示,我們看成聖賢的人一定都有謙虛的特質。東方聖人孔子在《三字經》說的,「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項橐只有七歲,孔子他有高度的道德學問,他的謙卑不只沒有減少還增加,這是東方聖人給我們的榜樣。包含孔子有一次問子貢:子貢,你跟顏回誰比較賢能?子貢馬上回答:我怎麼敢跟顏回比?顏回聞一以知十,我聞一以知二而已。接下來孔子那個話很有味道,孔子說對對對,我跟你都不如他。
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孔子雖然有這麼多的學生弟子,但他面對自己的學生,他學生的優點,他也在觀察、也在效法。他絕沒有因為人家叫他老師的,他就感覺比較高了,這個言語當中,背後的這種態度,都是我們的學處。當然從《論語》當中,夫子跟顏子這師徒之間真的是惺惺相惜,有一次遇到一個很大的劫難,都有生命危險,師生之間都失散。當孔子見到顏回,當然很激動,本來是生死未卜,看到顏回,孔子馬上說,我以為你可能死了。當下顏回回答:夫子你沒有死,我怎麼敢死?顏回當時候三十多歲,他就很清楚他這一生的使命是什麼,要輔助孔子把道統傳下來,這是知命!你看顏回講這句話的時候,夫子那個心馬上能領會得到。可是那時候顏子才三十多歲,夫子說他「五十而知天命」,看到學生這樣知天命的態度他也很感動。所以觀察顏子種種優點,夫子是能時時察每個人的優點,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在經文當中有一段曾子說到,夫子有三個優點,他沒有學習到。曾子說到,夫子能「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見到人家優點去學習他,對人沒有成見,不會記人家的缺點不好。「見人一善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這易事就是很容易跟夫子相處。你說人,見人善嫉妒,見人有缺點、成見排斥,人家一跟他接觸這個磁場就不對勁。有時候這個看不到的磁場很難形容,但是你一般留心了都能感覺到。一般人說這個人帶殺氣,這個人帶傲慢之氣、嫉妒的態度,都會讓對方有不好的感受。所以夫子見人一善忘其百非,這種態度真的人際關係當中,很重要的美德。「見人有善若己有之」,看到別人的德行優點,就好像自己有一樣,甚至於進一步成人之美,推薦他給國家社會,「是夫子之不爭也」,不嫉妒人家。第三點「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我看到這一句,真的體會到當一個老師太不容易了,聞善,聞到古聖先賢這些善的榜樣、教誨,必躬親行之,自己親自落實然後再去引導、再去教導學生,為什麼?他是過來人,他不是講理論給人家聽。行之是他做到、契入,才去引導他的學生。
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在師範學院裡面念了一些理論,接著到學校去學生就喊我們老師,這些道理我們落實了嗎?緊接著都是小孩要做。假如沒有人提醒我們,那我們一直就這樣好為人師,都是講學生,不是反省自己,也不是自己先做。所以現在為什麼教育不能產生好的效果?不管是當老師也好,或者為人父母,或者為人領導者,教育下屬、教育孩子不能產生好的效果,原因都在我們以身作則得太少。為什麼孔子這聖人,他當時候可以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產生這麼大的教化力量?沒有別的他是做到再說,所以他是聖人。所以當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很感動,當時候聽師長講,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他們這麼成功的老師,是因為他們先做到。又看到曾子觀察夫子,觀察他老師的行持,證明確實師長講的一點都不錯。我們看了這句話,對於我們從事教學工作非常有幫助,看一句:這一句我做到沒有?還沒有做到,先不要急著要去講給別人聽。自己好好落實再去供養別人,都是真實的體悟、真實的經驗,真實好的對治方法告訴別人。
我們談到孔子他是真的是善下之,學得最好的學生顏回做到。又是曾子觀察的,曾子也不簡單,你看在《論語》裡面,曾子說「以能問於不能」,謙卑,自己有才能,可以去請教比自己沒有才能的人,為什麼?他只看到人家好。看到人家不足的他不會輕視,他會幫助他,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他自己學識經驗豐富,能夠去問比他不豐富的人。其實「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人生經驗、能力、長處都不同,謙虛的人一看到別人的長處了,就很歡喜認真的向人家學習。所以他這些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都是做得很自然的。「有若無」,自己有道德學問,但是內心裡面都是感覺自己還很不足,有若無;「實若虛」,都是很虛心,都是每天反省自己的不足。「犯而不校」,人家侵犯他,他從來不計較,又有度量。所以「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在平常顏子處事待人接物,他就觀察到,他的這些處世的態度,所以整句都在彰顯顏子的謙虛。
西方的孔子,一般我們都說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他之所以讓人們這麼敬佩他,他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這話也很可貴,他完全明白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其實人明白自己的不足,他就會下功夫去提升自己。所以志不可滿,傲不可長,因為志得意滿、自視甚高,他就沒有辦法再進步了。他之所以會被稱為西方的孔子,那來自於他這個謙卑的態度。而我們自己讀了這句以後,可以反思我們身邊長輩、同仁他們的優點,我們看到多少,進一步我們學習多少?假如看不到,或者都沒有去學習他,就在提醒我們是傲慢的,這要看到自己的習氣並不容易。可是這是很具體的,因為人謙卑他一定會去學習別人的長處。那擺明了我們並沒有學習,我們傲慢藏得太深,自己都不一定能察覺。
比方我們從事教學工作也會聽到很多人,他在詮釋經典的道理,他在分享,他人生一些經歷,非常深刻的,他人生的故事我們可能都聽了。可是我們聽完以後有沒有用這些故事?有沒有他開的道理比我還透徹?聽了非常歡喜,然後領受了他好的這些領悟,再把道理開得更深更廣,讓大眾更受益。我們冷靜去觀察,很少。一般假如我們謙虛,一個論壇下來,那每個演講者,他寶貴的經驗、他那些精闢的故事,都會讓我們收穫滿滿。所以假如我們的課程,自己在跟大眾、跟學生分享課程的時候,好像都沒有在用別人的例子,那都是我們沒有虛心,沒有隨時隨地在向別人學習。有一句成語叫「孤芳自賞」,反正都是自己的才比較高興的樣子,好像去用別人的自己矮了一截。其實不用別人的才是真正矮了一截!
我們接著來看一百二十八句:
【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
開頭講到『君子』,等於是接下來的經文,就是君子之風。這句話的意思,真正的君子常能夠『虛其心志』,就是心胸非常的謙卑。『恭其容貌』,這「容貌」指他的表情態度,延伸他的一切舉止,舉止恭敬有禮,這裡代表君子是謙卑恭敬他人。『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不因為自己有好像超群,超過別人的這些特長才華,然後好像自己高人一等,把自己放在都比人高的位子上,他不會這麼做。其實我們讀聖賢書的人,都是聖賢弟子,那聖賢弟子,既然是弟子就不可以丟父母的臉,就不可以丟古聖先賢的臉,這是很重要的態度。《弟子規》說「德有傷,貽親羞」,延伸開來我們現在跟古聖先賢學習,古聖先賢是我們的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一舉一動不能給古聖先賢丟臉,所以這個時候一舉一動恭敬謹慎就出來了。我們看很多經典,做這些動作想起來好像很難,你只要領會到,一個為人孩子、為人弟子應有的心態,要做這些行為其實並不是很困難,而且會做得很歡喜。因為我們的慧命來自於古聖先賢教誨,感恩戴德了,怎麼可能還忍心給古聖先賢抹黑!那志氣、使命感就出來了,依教奉行去做,很歡喜;不會覺得,怎麼好像又要限制我這個、限制我那個。
而且有責任感,我的行為要代表中華文化,那我還用才華去壓別人,那是讓接觸我的人都誤會中華文化了:那學中華文化都像他這個模樣,我們不敢學了。所以有這個態度,就不敢放縱自己的習氣。而且自己深刻理解到,人這一生帶得走的是智慧、慧命,而慧命來自於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自己特別珍惜法緣。那自己很珍惜了,就能體恤別人的法緣也稀有難逢,而別人的法緣跟我們有關係,因為他接觸我們。我們依教奉行,他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誨有信心;我們沒有依教奉行,放縱傲慢的態度,把人家的法緣都給障礙住了。這是個真正珍惜這一生聞聖教因緣的人,他絕對不忍心做出來的行為。那他遇到還沒認識聖教的人,他像母親呵護的赤子一樣:我是招牌,我不能砸了。就很柔軟、很謙退的依教奉行,去促成別人的法緣。我們想起曾子說的「人能弘道」,真正有弘道使命的人,他會期許自己一言一行要符合經教的教誨。《尚書》裡面提了那麼多,「謙受益」我們就要把它做出來。
《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非常可貴,了凡先生講,「吾輩處末世」,這末世算是末法時代,等於是倫理道德、聖賢教誨比較衰弱,一般大眾沒有學習,甚至誤會、毀謗了,在這樣的時候不敢再給聖教添亂。所以「勿以己之長而蓋人」,不能拿才華去壓迫別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不能自己做了點善行去炫耀;「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不能因為自己才能比較出眾,有點取笑、挖苦別人,叫「收斂才智,若無若虛」。甚至懂得去隨喜功德,「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去隨喜他,去成人之美,也帶動大家向他學習,謙卑向別人學習。見人過失,看到人家做錯有缺點,能夠去包容別人,厚道,不要去批判別人。我讀這一段話的時候,都可以感覺到,了凡先生那種弘道的責任感,他洞察到時代的狀況。這一段話就表現出一個讀書人的胸懷,「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要給這一個時代的人帶好的風氣,都是從謙卑做起、不傲慢做起。
接著經文講到的,『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肖也』,他看到別人都很尊重他,都能看到他的優點,他賢德的部分,他尊人家是賢德之士,這從一個心態上就他都看別人優點。就像我們自己冷靜看看,我們處世,這個朋友一開始認識,好得不得了,如膠似漆。突然有一天,他做哪一件事我不能接受,我很不順眼,一下子就好像離人家十萬八千里。這樣的現象我們自己都要觀照,這就代表我們處世當中,分別心很強,愛憎的心很強,然後不能容忍。看到他說的話、做的事自己不能接受了,就排斥別人,一產生這個成見,他的優點都看不到。所以人一有習氣,真的是障了自己的智慧。我成長過程,看到不少對女同學好得連上廁所都一起上,後來發生了事情,兩個人像仇人一樣。所以孔子在《論語》裡面提醒我們,「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歡她的時候她什麼都好,什麼都為她想;討厭她、憎恨她了,完全不能接受她,甚至還詛咒她。這不是人變太快了嗎?這是迷惑的表現。
處世當中,晏子他是「善與人交,久而敬之」,他很能與人和睦相處,而且他交朋友愈交對人愈恭敬,這個不容易。像我們現在這個年齡三十幾、四十來歲,自己真的冷靜下來看,三、四十幾年走過來,幾個知己?沒有知己不能怪別人。我們只要會見人過了,你說要找到一、二個知己都非常難。所以我看到經典讚歎晏子,朋友愈久愈恭敬對方;人一般愈熟就愈隨便,一隨便了可能有些態度、有些動作就讓人家受不了。所以跟朋友相處這個恭敬不能退。再來,朋友對我們所有的愛護、幫助要記在心上,受恩要莫忘,施惠要勿念。給朋友的幫助、給家人的幫助那是義所當為,心上一點痕跡都不留;留在心上,那這是利害的人生態度。很多好朋友為什麼反目成仇?他不是用道義相交,我以前對他這麼好,付出這麼多,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都是有求的人生態度,對方沒有回應他,他由愛就變生恨。我們現在想想,哪些親戚朋友我很討厭他的,那不是他的問題,是我們自己顛倒了,要趕緊反省。
而且人跟老朋友、跟親人衝突,我們相關的親人就卡在其中,他們也很難受。有時候還得要看看我們的情況,安排事情還得顧忌我們:他們兩個好像有哪些哪些情況,安排的時候要盡量小心一點。你看人這種愛憎,增加家裡親人之間的心理負擔,增加朋友之間的心理負擔。所以人一個瞋恨、一個不能容忍的態度,造了多少罪業,自己不知道。所以記人家的恩,記人家的好,時時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就能久而敬之。聖賢人教誨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有放在心上,跟人相處一定融洽,為什麼?你相信這個真理你怎麼會瞧不起人!他有本善,他就以後好好用功,他可以成聖賢,你怎麼會不尊重他?你尊重他本有的明德,這不難。可是你看他現在脾氣很大,那是習氣!一個人可以成聖賢,現在被他的脾氣給障礙住了,你只會憐惜他,你只會幫助他,你怎麼會看他不順眼是吧?除非我們不相信一個人有明德,我們只覺得:他就是這個模樣他改不了。那是我們有問題,不是他有問題,我們對人生真相不了解,學習聖教學習了這麼多年,這些最根本的人生真相都沒有放在我們心上。
所以打個比喻,就好像這個人,他家裡底下全部都是黃金,他本有家裡就這麼富有。可是他不知道,他們家往下一挖就是黃金,他還出去當乞丐。你明白他家裡底下就是黃金,你會怎麼做?你們會自己去挖黃金是嗎?你看他在那裡當乞丐,在那裡受苦,你當然:你怎麼這麼傻?趕緊回家你本有就是黃金萬兩。這個故事再拉回來我們的人生真相,每個人都有明德,都有無窮的智慧、福報。他現在可憐的去做習氣的奴隸,那你當然趕緊要把這個真相告訴他,幫助他恢復明德。怎麼還看著他受罪變習氣的奴隸?這是從根本上去尊重人的明德、性德。而且真正領受聖賢人的教誨,見人善,即思齊,所以「視彼猶賢」。見人惡,即內省,他是來教育我的,他來提醒我的,所有的人都是來提醒我的,都是老師,所以他這個尊重不會退;他也不會人家做錯了,變成見,變放在心上。視彼猶賢不難,只要有「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一切人都是老師,只有我一個人是學生,那要視彼猶賢並不難。
「自視猶不肖也」,自己看待自己,都是覺得自己還很沒有德行,很不足,為什麼?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他隨時以聖人的標準來對照自己,以孔子、以老子、以釋迦牟尼佛,當然覺得自己還差很多。所以一個真正學聖教的人,假如這一開口:我已經不錯了,你看現在社會大眾都這樣。那都還沒入,學聖教的人就是要以聖賢為榜樣,所以「德比於上則知恥」,自視猶不肖也,一點都不勉強。現在我們沒有這個態度,人家批評我們二、三句,我們可能有一股無名火就上來:我有這麼差嗎?接受不了批評,那個其實也是傲慢,這叫卑慢,受不了人家說他不好。因為都看人優點,都反省自己不足,與人謙卑柔和。
『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身邊的良師益友非常願意告訴他的不足,這也都是感應的。你能接受別人的勸諫,人家當然很歡喜供養你,變成真正護念你的道友了。當然人家告訴我們,我們歡喜接受,進一步要真正去改。不能:好好好,你是我的貴人。之後還是怎麼隨順習氣還怎麼隨順,那人家以後也不會願意告訴你。變成什麼?我們這種接受是表面接受,是做樣子的接受,不是真正珍惜別人的提醒。所以真正對別人的護念,對別人的一種誨而不倦的回報,就是勇於去改過來。這就是對良師益友最好的回報,因為他們最希望的,就是我們愈來愈好。而人有情義,他會特別珍惜緣分。這個時代同參道友的緣分很難,首先在功利社會大部分的人去追求名利去了,要修道的人就已經不多。而在修道的路上,又有真正的直諒益友,正直的道友常常提醒我們的不足,這個緣分實實在在講,可遇不可求,稀有難逢。那真正珍惜了,確實可以做到聞教便行,人家一講:好,我改給你看,這態度非常可貴。這良師益友,他這樣子告知我們,這樣子提醒我們,那是用他的智慧,用他的經驗,那我們要珍惜不能糟蹋。所以師長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六十一年,講學五十四年,用這樣高度的人生智慧經驗,然後和盤托出,毫無保留來教誨我們,而且誨之而不倦。一天還講課四個小時,來成就我們的學業道業,我們決定不能糟蹋了師父給我們這個緣分,不能讓老人家白辛苦。
接著我們看一百二十九句,這一句是我們古聖先王相傳的智慧,尤其是一個國家領導者,應有的處世智慧、處世的風範,這堯傳給舜,舜傳給大禹,都有這樣的教誨。
【汝惟弗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弗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這汝是指你,你能夠不誇耀自己的才能,或者賢能,天下沒有人會跟你爭才能的高下。『汝惟弗伐』,「伐」就是炫耀,炫耀自己的功績,做過了那些貢獻,這都是伐。你能夠不誇耀自己的功績,那天下也沒有人會跟你爭功勞的大小。這一段話就意味著,君子在處世的時候,他不會驕傲,他也不會去爭功。因為他覺得他只是盡了他的本分,盡了他應該做的事情,他的念頭裡沒有說他有多大的功勞。而我們看一個人不驕慢,那他的能力就會不斷的提升;人一驕傲了,他的德行、能力就上不去。他不爭功,反而他的功勞會永垂不朽,這個很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的人生道理。不爭了永垂不朽,為什麼?因為不爭,他覺得那是他的本分。他覺得愛民如子是他的本分,他的行為感動人民,他的風範成為後世的榜樣。所以堯帝如此,舜帝如此,包含三代的大禹,你看自己吃住穿都這麼不好,可是念念為老百姓的生活著想。
包含周文王,他已經照顧老百姓照顧得很好了,他心裡還常常想:老百姓是不是又受到苦?這些聖王哪有說他有什麼功勞!可是四、五千年之後,我們中華兒女,都在感佩他們的聖德、聖功。包含孔子離堯舜兩千多年,那個時候孔子多麼嚮往堯舜時代的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你看堯舜的功績永垂不朽,他們沒有爭,反而長長久久。而我們看到這個時代,以至於這幾千年來,比方說秦朝,秦始皇在世的時候,就在那裡標榜自己的功勞了有沒有?在世就標榜的人,死了以後都是被人家罵的,為什麼?他在世就標榜,這個人一定是狂妄傲慢,甚至於還說自己比這些聖王還厲害。所以不爭永垂。在那裡爭功他就是好功之人,一定是窮兵黷武,不管老百姓的感受,最後一定是惹來罵名的。這個從現在社會,到歷史當中去觀照,都觀照得到。
談到這個不爭功,除了一個君王之外,身為大臣不爭功,都可以帶動起一個朝廷良善的風氣。像東漢光武帝他恢復漢朝,漢朝中興的君王。當時候隨著他平定天下,有一個大將叫馮異,當時候天下安定了,這些跟在身邊的武將就開始在那裡:我的功勞多大,哪一個戰役我做了哪些貢獻。大家在那裡爭功,馮異一句話都沒有說,就離開了,這個都是有風範。在他的心目當中,那都是我應盡的忠義,哪有去邀功的!他離開以後就坐在一棵樹下。後來光武帝知道了這個事情,也很佩服馮異,所以就封他叫大樹將軍,因為他坐在樹下。我看到這個例子,可以感覺到這個君子,別人錯了,他也不會當眾去指責人家,只是默默的離開,自己先做好就好。而且光武帝也不簡單,他封個大樹將軍,整個朝廷就效法他了。所以君王有智慧,「舉善而教不能」,老百姓有好榜樣樹起來,大臣有好榜樣樹起來。黃香九歲「冬則溫,夏則凊」,皇帝把他樹起來全國效法。
我們看二0一一年在中國大陸的道德模範,其中有一個也是官員,當時候大連油廠起火,那很危險,它會產生連鎖效應都會爆炸的。這個官員他官職很高,他直接到第一線去指揮,那隨時有生命危險。身邊的部屬都勸他不要在現場,或者是離遠一點,他還是站在第一線去指揮,這真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一種精神。因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他想到的是多少人民的生命,他想到的是整個國家的損失。事後,因為當時他身先士卒,就鼓舞了所有下屬的士氣,這個也算是一個奇蹟了,很好的把這個火給撲滅掉了。而事後人家跟他談到這件事情,他的心境是趕赴現場的時候,他就沒想著要活著回來。所以不只我們老百姓聽這樣的故事會感動,我相信身為官員的人,看到這個例子,一定那分氣節都會受到鼓舞作用。這是官員的榜樣。還有包含我們看到,孝女孟佩杰這些榜樣,生慚愧心,跟她效法,人家八歲就這麼孝順,至孝了,我們活了幾十年都比不上她。
我們接著看一百三十句:
【夫人有善鮮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則掩人。矜則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
這一句經文講到的,人有了善行,很少不自己誇讚自己的,我做了哪些善事、哪些善事。有能力的人很少沒有不自傲的,那也確實人有某方面的特長、專長,難免以這個專長瞧不起別人。我們很冷靜來看,所謂的善行,其實都是義所當為,所以重道義的人,他絕對不會『自伐』,做了心安,不做覺得有虧欠。有能力的人他能夠不自傲,那他是懂得思考:我的能力是父母的照顧栽培,是多少人的成就我才有這個能力。我應該用我的能力光宗耀祖、造福社會,才對得起成就我的人。所以人真正明理,心態對了,這些習氣就能夠調伏。『伐則掩人』,自誇就會掩蓋別人的優點、善行,就好像要把人家比下去。『矜則陵人』,自己很自傲就會凌駕別人之上,我們讀過《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十八歲就考上秀才,那等於是飽讀詩書。他的口業很重,為什麼?因為有學識還可以引經據典、引歷史典故罵人。自己在講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有點缺德,只是控制不住嘴,這個時候,就會用自己的才學去凌駕別人,「矜則陵人」。
『掩人者人亦掩之』,你用優點、善行去掩蓋別人的優點,別人也會,這是感應。你欺壓別人,別人當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有機會人家讓你難堪。所以人生受到的屈辱首先要先反省:是不是我以前哪些態度不好,他現在才這樣對我。假如我們一想:沒有,我以前沒有這樣對他,怎麼這樣對我,我怎麼這麼衰、怎麼這麼倒霉?衰是閩南話。讀聖賢書的人不怨天不尤人,我以前對他這麼好,他現在對我這麼惡劣。沒關係,「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還是好事,心平氣和面對一切境界。你這一輩子沒對不起他,可能上輩子,還是心平氣和。『陵人者人亦陵之』,你凌駕駕欺壓別人,別人一有機會就報復你。古人處世「不自伐、不自矜」,都能收斂才智,若無若虛。歐陽修先生他的文學特別好,他留下很多千古文章,「秋聲賦」、「瀧岡阡表」,這個都是歐陽修先生的文章。他與人交談,都不跟人家談文章,因為他文章特別好。他都跟人家談為官的事情,怎麼把自己政治辦得更好,把自己這父母官的角色扮演更好。
另外一個同時代的官員蔡襄,他辦政治能力特別好,文學沒有歐陽修這麼強,他跟人家談,一定談文學,不談政治的東西。所以他自己的長處,自己都收斂,不去壓迫別人,歐陽修文學這麼好,一開口跟人家聊文學,人家壓力多大。古人這種處世的謙退柔軟,讓我們很感佩。會去自伐、會去凌人,這樣的態度都是折福,很可能人生會有災禍,甚至會短命,因為傲慢的態度隨時提起來,那福報隨時都在折損。在唐朝有唐初四傑,就是他們的文章寫得讓當時候的人非常佩服,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這是稱為唐初四傑。當時候有一個官員叫裴行儉,這是有人生閱歷的長者,人稱唐初四傑,他卻看出來,這四個年輕人不會有大成就,因為他們整個才氣橫溢都去壓到別人。所以就說這四個人,其中楊炯還稍微比較謙退、誠敬,或許還能夠善終,其他的很難。所以另外三個人真的都短命,像王勃好年輕就死了,這都是無福的結果。我們讀《了凡四訓》當中說到,古人「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看一個人的處世態度,就可以斷他的吉凶禍福,這個一點都不誇張,唐朝裴行儉就斷唐初四傑的禍福。
所以古人強調,「士先器識而後文藝」,這個先、後重要,「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為學的先後顛倒,哪怕文章盛極一時,最後還是招來災禍。而讀書人首先應該具備的是德量,器識,器就是度量,識是見識。什麼度量?「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為懷這是器,器量、胸懷。識是見識,看得很遠,像周公他做《周禮》,他看得很遠,所以周朝有八百多年的國祚。而從歷史當中我們看,度量狹小的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這是度量太小了。所以他的孩子建立魏朝很短,後來還被司馬懿的後人殺害他的後代。所以這個沒有器量,很可能後代都要遭殃,見識太淺。秦朝以嚴刑峻法治理國家,以殺戮統一天下,所以它的國祚才十多年就沒有了。這個歷史當中相當相當短的一個朝代,這就是沒有見識,不知道以仁德治天下。
所以有了德行、有了器識,再來發展他的文藝,他就能用他的學識來造福於人,而不是因為他有文藝,來對他人炫耀驕慢。我們現在很嚴重的現象,是都一直在發展孩子的才華,但是不注重他的德量,最後孩子是一個比一個傲慢,這都是不明白教育孩子的先後次第。我們在各行各業當中,對待自己的同仁,不能去掩蓋別人的優點,不能去凌駕別人之上。不只自己的同仁要謙虛和睦待人,面對同業也應該是如此。現在有一個錯誤的風氣,叫自讚毀他,比方說你在某個行業,你是賣這個商品的,就說其他同樣賣這個商品的,都哪裡不好,好像都被我們嫌得沒有一個好,我的最好。其實人的事業要發展得好,最重要是要有福報,人假如沒有福事業怎麼做都做不成功。而自讚毀他全部是折福,人真正明理不會幹這種傻事。
首先自讚,把自己的東西講得多好多好,這叫名過其實,這是折福,「世間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首先在折福。第二天下沒有愚笨的人,你把自己講得太好,你的服務做不到位,你的商品品質不好,人家可以被你騙一次、被你騙兩次,不可能被你一直騙下去。最後你的自讚,你太標榜自己的好,你根本沒那麼好,最後你會失信於客戶、失信於天下,那你的事業要告一段落了,所以不能自讚。「信義為立業之本」,自己哪裡有幾分,就實實在在講,而且說了以後要做。你不能售後服務多好,結果賣出去之後,就另外一個狀態了,這都不正確的。
再來,毀他,就都毀謗其他公司,當我們在毀謗別的公司,客戶聽起來舒不舒服?不舒服。在毀謗其他的公司,這叫破壞社會良善風氣,這罪挺大的。而且其實人在毀謗別人,絕對贏不來對方對你的尊重,你有多少就講多少,別人不好你不去批判。而且一個行業要興盛,應該是這個行業互相之間,不互相攻擊,互相欣賞,互相學習長處,你們這個行業不就愈做愈好!所有的客戶就愈信任我們。有一個房地產行業,他們從不批評其他的同行,這叫有口德,這有福報。然後自己經營的經驗,公告給他人知道,他希望他這個行業的同業都能愈做愈好,都能愈服務愈圓滿。他量很大,他希望他整個行業都興盛,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私利。一般我們看,假如你遇到這樣的老闆,還有這樣的公司,你會怎麼想?這個算是比較反常態的。可是這個公司在它那個行業,我當時候看數字的時候,是已經獲得那個行業,好像二十年,都是名列在前面的品牌公司。所以人其實是量大福大!
古人留給我們的教誨,「不彰人短」,不毀他;「不衒己長」,不誇耀自己的長處。歷史當中我們熟悉的,在曹操時期他有一個下屬叫楊修,這個楊修真是很聰明,學識也很淵博,但是比較苛刻、傲慢,曹操被他幾句話有時候會下不了台,這就是以長蓋人,以才蓋人,後來真的落個很不好的下場,最後被處死了。所以這個都是給我們提醒,人不能自伐、自矜,最後惹來人生的禍患。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群書治要360》的課程,這幾節課都在探討「貴德」當中,「謙虛」這一德。上一次我們談到「謙虛」的句子,像一百二十五句說到的:
【《易》曰。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國家。小足以守其身。謙之謂也。】
謙虛這個德行,有這麼大的作用,在我們現前的國家社會,以至於天下,都能去體會謙德的重要。從這一句當中,能得到天下人的推崇,謙虛做得到;同樣的假如傲慢,可能天下人都會唾棄。在唐朝時候,唐太宗創了《貞觀之治》,天下許多國家稱他為天可汗,天下的共主。我們從太宗皇帝的行持,他能接受大臣們的勸諫、納諫,這都是謙德的表現,所以為天下人所景仰,『大足以守天下』。當時候日本、韓國、越南,周邊國家都來學習中國的文化,我們看那時候日本、韓國,它是整團留學生過來。這些老祖宗寶貴的智慧,帶到這些國家去,這不都是安一方的國家、安一方的人民嗎?為什麼?有好的教誨人心善良,人就有福報。當時候大唐也是各個宗教都很興盛的一個朝代,當時候天主教、基督教,很多宗教都在那個時候進入唐朝。顯然太宗皇帝對於各個宗教的聖賢,都是非常尊崇,向他們學習。所以太宗這個謙德表現在他納諫,他能受天下之善,各個宗教、各個民族好的教誨他都能接受。
我們看這二、三百年,很多國家的興盛,他們並不謙虛,強佔人家的國土。甚至於他們的這些思想價值觀,都要硬加在別的國家人民身上,最後造成這些人民的反彈,甚至於對他們國家報復、攻擊。他本來是一個國力強盛的國家,應該是可以去愛護其他的國家,反而變成很多國家的敵人,這就不懂得謙卑,這就不懂得去愛護他人,所以它縱使大,可是它的危機卻四伏。我們看近代這些強盛的國家,他們也不懂得去學習每個民族的文化。甚至於它自大到連他本來的宗教聖哲人的教誨,他都不願意接受了,所以他們的強盛,衰敗得也很快。我們現在看,一、二百年前稱為列強的,現在首先他們的經濟都滑得很厲害,因為沒有德它就沒有福。再來,他因為傲慢欺壓別人,如是因,有如是果,他們的下一代就特別傲慢,甚至比較強暴,青少年犯罪問題非常嚴重。大家看這都有因果,你都去欺壓別的國家,現在你的下一代,都是用權勢、用武力要去解決問題,犯罪率就愈來愈高。
所以大國都沒有以謙卑的態度給世界做榜樣,這個世界的衝突就非常多。強盛了,卻沒有哪個大國,是被廣泛的國家所尊重。所以我們從現階段這個時代,那不得不佩服唐太宗,那種謙卑、那種胸懷。為什麼湯恩比教授他是個英國人,他在一九七0年代會大聲疾呼: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要靠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靠中華文化的復興,才能帶給這個時代一個正確幸福的路。因為他通達這些歷史文化,他知道中華文化強調德行,強調孝悌仁愛,強調謙卑。『中足以守國家』,我們看一個國家,他的領導者能謙卑,接受底下的勸諫,那一定可以招感來很多的志士仁人來輔助他。
『小足以守其身』,「滿招損,謙受益」,在唐朝有一個武將郭子儀先生,一般武將武藝高強難免比較傲慢,可是郭子儀武功高強,這處世柔和謙退。當時候有一個大臣叫盧杞,盧杞先天長得就是很醜陋,人報復心很強。郭子儀明白他的性格,所以有一天到他們家拜訪,他就特別恭敬。而且也交代底下的人,甚至於怕有一些人看到他的外貌,會有輕慢的態度出現,他就把這些下人支開來。因為他想得很遠,假如以後盧杞掌大權,這些曾經輕視他的人他可能會報復,所以古人在考慮事情都很遠。而且他本來的處世就是謙退恭敬,所以盧杞到他家拜訪,他自始至終都恭敬熱誠,沒有跟盧杞結怨。後來盧杞掌權之後,真的以前曾經取笑他的人,他都加害於他。所以謙退是「小足以守其身」。我們有時候看這些經句,都會覺得:有這麼厲害嗎?有這麼誇張嗎?古人看這些句子很有感受,為什麼?古人沒有不讀歷史的。所以讀經使人明白事理,讀歷史人就有見識,他能記取前人的教訓,不會重蹈前人的覆轍、錯誤。
包含我們之前講這一百二十六句:
【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人他要紮紮實實謙虛受教,一步一腳印去積累自己的道德學問,還有他所服務那個領域的這些能力。絕對不能想要一蹴可幾、一步登天,這是貪快,又是不老實學習,反而欲速不達,適得其反。
我們接著看到一百二十七句: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
這個經句都是流露古人向萬物學習,善察,上觀天文,下觀這些地理。觀察到大江、大海成為百川匯流之地,所有的河川都是匯流到大江、大海裡面來,為什麼?『以其善下之』,因為它是處於最低下的位置。所以人愈能謙卑,愈能學習到每個人的長處;反而自視甚高,人家的優點學不到,那個傲慢反而跟人對立、瞧不起人,形成人際關係的障礙。所以曾國藩先生說,人討人厭敗在一個驕字,驕傲的人,人家不喜歡跟他相處。從大自然,『江海所以為百谷王』,給我們的啟示,我們看成聖賢的人一定都有謙虛的特質。東方聖人孔子在《三字經》說的,「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項橐只有七歲,孔子他有高度的道德學問,他的謙卑不只沒有減少還增加,這是東方聖人給我們的榜樣。包含孔子有一次問子貢:子貢,你跟顏回誰比較賢能?子貢馬上回答:我怎麼敢跟顏回比?顏回聞一以知十,我聞一以知二而已。接下來孔子那個話很有味道,孔子說對對對,我跟你都不如他。
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孔子雖然有這麼多的學生弟子,但他面對自己的學生,他學生的優點,他也在觀察、也在效法。他絕沒有因為人家叫他老師的,他就感覺比較高了,這個言語當中,背後的這種態度,都是我們的學處。當然從《論語》當中,夫子跟顏子這師徒之間真的是惺惺相惜,有一次遇到一個很大的劫難,都有生命危險,師生之間都失散。當孔子見到顏回,當然很激動,本來是生死未卜,看到顏回,孔子馬上說,我以為你可能死了。當下顏回回答:夫子你沒有死,我怎麼敢死?顏回當時候三十多歲,他就很清楚他這一生的使命是什麼,要輔助孔子把道統傳下來,這是知命!你看顏回講這句話的時候,夫子那個心馬上能領會得到。可是那時候顏子才三十多歲,夫子說他「五十而知天命」,看到學生這樣知天命的態度他也很感動。所以觀察顏子種種優點,夫子是能時時察每個人的優點,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在經文當中有一段曾子說到,夫子有三個優點,他沒有學習到。曾子說到,夫子能「見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見到人家優點去學習他,對人沒有成見,不會記人家的缺點不好。「見人一善忘其百非,是夫子之易事也」,這易事就是很容易跟夫子相處。你說人,見人善嫉妒,見人有缺點、成見排斥,人家一跟他接觸這個磁場就不對勁。有時候這個看不到的磁場很難形容,但是你一般留心了都能感覺到。一般人說這個人帶殺氣,這個人帶傲慢之氣、嫉妒的態度,都會讓對方有不好的感受。所以夫子見人一善忘其百非,這種態度真的人際關係當中,很重要的美德。「見人有善若己有之」,看到別人的德行優點,就好像自己有一樣,甚至於進一步成人之美,推薦他給國家社會,「是夫子之不爭也」,不嫉妒人家。第三點「聞善必躬親行之,然後道之」,我看到這一句,真的體會到當一個老師太不容易了,聞善,聞到古聖先賢這些善的榜樣、教誨,必躬親行之,自己親自落實然後再去引導、再去教導學生,為什麼?他是過來人,他不是講理論給人家聽。行之是他做到、契入,才去引導他的學生。
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在師範學院裡面念了一些理論,接著到學校去學生就喊我們老師,這些道理我們落實了嗎?緊接著都是小孩要做。假如沒有人提醒我們,那我們一直就這樣好為人師,都是講學生,不是反省自己,也不是自己先做。所以現在為什麼教育不能產生好的效果?不管是當老師也好,或者為人父母,或者為人領導者,教育下屬、教育孩子不能產生好的效果,原因都在我們以身作則得太少。為什麼孔子這聖人,他當時候可以三千弟子、七十二賢,產生這麼大的教化力量?沒有別的他是做到再說,所以他是聖人。所以當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很感動,當時候聽師長講,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佛,他們這麼成功的老師,是因為他們先做到。又看到曾子觀察夫子,觀察他老師的行持,證明確實師長講的一點都不錯。我們看了這句話,對於我們從事教學工作非常有幫助,看一句:這一句我做到沒有?還沒有做到,先不要急著要去講給別人聽。自己好好落實再去供養別人,都是真實的體悟、真實的經驗,真實好的對治方法告訴別人。
我們談到孔子他是真的是善下之,學得最好的學生顏回做到。又是曾子觀察的,曾子也不簡單,你看在《論語》裡面,曾子說「以能問於不能」,謙卑,自己有才能,可以去請教比自己沒有才能的人,為什麼?他只看到人家好。看到人家不足的他不會輕視,他會幫助他,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他自己學識經驗豐富,能夠去問比他不豐富的人。其實「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人生經驗、能力、長處都不同,謙虛的人一看到別人的長處了,就很歡喜認真的向人家學習。所以他這些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都是做得很自然的。「有若無」,自己有道德學問,但是內心裡面都是感覺自己還很不足,有若無;「實若虛」,都是很虛心,都是每天反省自己的不足。「犯而不校」,人家侵犯他,他從來不計較,又有度量。所以「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在平常顏子處事待人接物,他就觀察到,他的這些處世的態度,所以整句都在彰顯顏子的謙虛。
西方的孔子,一般我們都說蘇格拉底,蘇格拉底他之所以讓人們這麼敬佩他,他講過一句話,他說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這話也很可貴,他完全明白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明白自己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其實人明白自己的不足,他就會下功夫去提升自己。所以志不可滿,傲不可長,因為志得意滿、自視甚高,他就沒有辦法再進步了。他之所以會被稱為西方的孔子,那來自於他這個謙卑的態度。而我們自己讀了這句以後,可以反思我們身邊長輩、同仁他們的優點,我們看到多少,進一步我們學習多少?假如看不到,或者都沒有去學習他,就在提醒我們是傲慢的,這要看到自己的習氣並不容易。可是這是很具體的,因為人謙卑他一定會去學習別人的長處。那擺明了我們並沒有學習,我們傲慢藏得太深,自己都不一定能察覺。
比方我們從事教學工作也會聽到很多人,他在詮釋經典的道理,他在分享,他人生一些經歷,非常深刻的,他人生的故事我們可能都聽了。可是我們聽完以後有沒有用這些故事?有沒有他開的道理比我還透徹?聽了非常歡喜,然後領受了他好的這些領悟,再把道理開得更深更廣,讓大眾更受益。我們冷靜去觀察,很少。一般假如我們謙虛,一個論壇下來,那每個演講者,他寶貴的經驗、他那些精闢的故事,都會讓我們收穫滿滿。所以假如我們的課程,自己在跟大眾、跟學生分享課程的時候,好像都沒有在用別人的例子,那都是我們沒有虛心,沒有隨時隨地在向別人學習。有一句成語叫「孤芳自賞」,反正都是自己的才比較高興的樣子,好像去用別人的自己矮了一截。其實不用別人的才是真正矮了一截!
我們接著來看一百二十八句:
【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肖也。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
開頭講到『君子』,等於是接下來的經文,就是君子之風。這句話的意思,真正的君子常能夠『虛其心志』,就是心胸非常的謙卑。『恭其容貌』,這「容貌」指他的表情態度,延伸他的一切舉止,舉止恭敬有禮,這裡代表君子是謙卑恭敬他人。『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不因為自己有好像超群,超過別人的這些特長才華,然後好像自己高人一等,把自己放在都比人高的位子上,他不會這麼做。其實我們讀聖賢書的人,都是聖賢弟子,那聖賢弟子,既然是弟子就不可以丟父母的臉,就不可以丟古聖先賢的臉,這是很重要的態度。《弟子規》說「德有傷,貽親羞」,延伸開來我們現在跟古聖先賢學習,古聖先賢是我們的師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一舉一動不能給古聖先賢丟臉,所以這個時候一舉一動恭敬謹慎就出來了。我們看很多經典,做這些動作想起來好像很難,你只要領會到,一個為人孩子、為人弟子應有的心態,要做這些行為其實並不是很困難,而且會做得很歡喜。因為我們的慧命來自於古聖先賢教誨,感恩戴德了,怎麼可能還忍心給古聖先賢抹黑!那志氣、使命感就出來了,依教奉行去做,很歡喜;不會覺得,怎麼好像又要限制我這個、限制我那個。
而且有責任感,我的行為要代表中華文化,那我還用才華去壓別人,那是讓接觸我的人都誤會中華文化了:那學中華文化都像他這個模樣,我們不敢學了。所以有這個態度,就不敢放縱自己的習氣。而且自己深刻理解到,人這一生帶得走的是智慧、慧命,而慧命來自於古聖先賢的教誨,所以自己特別珍惜法緣。那自己很珍惜了,就能體恤別人的法緣也稀有難逢,而別人的法緣跟我們有關係,因為他接觸我們。我們依教奉行,他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誨有信心;我們沒有依教奉行,放縱傲慢的態度,把人家的法緣都給障礙住了。這是個真正珍惜這一生聞聖教因緣的人,他絕對不忍心做出來的行為。那他遇到還沒認識聖教的人,他像母親呵護的赤子一樣:我是招牌,我不能砸了。就很柔軟、很謙退的依教奉行,去促成別人的法緣。我們想起曾子說的「人能弘道」,真正有弘道使命的人,他會期許自己一言一行要符合經教的教誨。《尚書》裡面提了那麼多,「謙受益」我們就要把它做出來。
《了凡四訓》當中有一段話,非常可貴,了凡先生講,「吾輩處末世」,這末世算是末法時代,等於是倫理道德、聖賢教誨比較衰弱,一般大眾沒有學習,甚至誤會、毀謗了,在這樣的時候不敢再給聖教添亂。所以「勿以己之長而蓋人」,不能拿才華去壓迫別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不能自己做了點善行去炫耀;「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不能因為自己才能比較出眾,有點取笑、挖苦別人,叫「收斂才智,若無若虛」。甚至懂得去隨喜功德,「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捨己而從之」,去隨喜他,去成人之美,也帶動大家向他學習,謙卑向別人學習。見人過失,看到人家做錯有缺點,能夠去包容別人,厚道,不要去批判別人。我讀這一段話的時候,都可以感覺到,了凡先生那種弘道的責任感,他洞察到時代的狀況。這一段話就表現出一個讀書人的胸懷,「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要給這一個時代的人帶好的風氣,都是從謙卑做起、不傲慢做起。
接著經文講到的,『視彼猶賢,自視猶不肖也』,他看到別人都很尊重他,都能看到他的優點,他賢德的部分,他尊人家是賢德之士,這從一個心態上就他都看別人優點。就像我們自己冷靜看看,我們處世,這個朋友一開始認識,好得不得了,如膠似漆。突然有一天,他做哪一件事我不能接受,我很不順眼,一下子就好像離人家十萬八千里。這樣的現象我們自己都要觀照,這就代表我們處世當中,分別心很強,愛憎的心很強,然後不能容忍。看到他說的話、做的事自己不能接受了,就排斥別人,一產生這個成見,他的優點都看不到。所以人一有習氣,真的是障了自己的智慧。我成長過程,看到不少對女同學好得連上廁所都一起上,後來發生了事情,兩個人像仇人一樣。所以孔子在《論語》裡面提醒我們,「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喜歡她的時候她什麼都好,什麼都為她想;討厭她、憎恨她了,完全不能接受她,甚至還詛咒她。這不是人變太快了嗎?這是迷惑的表現。
處世當中,晏子他是「善與人交,久而敬之」,他很能與人和睦相處,而且他交朋友愈交對人愈恭敬,這個不容易。像我們現在這個年齡三十幾、四十來歲,自己真的冷靜下來看,三、四十幾年走過來,幾個知己?沒有知己不能怪別人。我們只要會見人過了,你說要找到一、二個知己都非常難。所以我看到經典讚歎晏子,朋友愈久愈恭敬對方;人一般愈熟就愈隨便,一隨便了可能有些態度、有些動作就讓人家受不了。所以跟朋友相處這個恭敬不能退。再來,朋友對我們所有的愛護、幫助要記在心上,受恩要莫忘,施惠要勿念。給朋友的幫助、給家人的幫助那是義所當為,心上一點痕跡都不留;留在心上,那這是利害的人生態度。很多好朋友為什麼反目成仇?他不是用道義相交,我以前對他這麼好,付出這麼多,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這都是有求的人生態度,對方沒有回應他,他由愛就變生恨。我們現在想想,哪些親戚朋友我很討厭他的,那不是他的問題,是我們自己顛倒了,要趕緊反省。
而且人跟老朋友、跟親人衝突,我們相關的親人就卡在其中,他們也很難受。有時候還得要看看我們的情況,安排事情還得顧忌我們:他們兩個好像有哪些哪些情況,安排的時候要盡量小心一點。你看人這種愛憎,增加家裡親人之間的心理負擔,增加朋友之間的心理負擔。所以人一個瞋恨、一個不能容忍的態度,造了多少罪業,自己不知道。所以記人家的恩,記人家的好,時時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就能久而敬之。聖賢人教誨我們,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有放在心上,跟人相處一定融洽,為什麼?你相信這個真理你怎麼會瞧不起人!他有本善,他就以後好好用功,他可以成聖賢,你怎麼會不尊重他?你尊重他本有的明德,這不難。可是你看他現在脾氣很大,那是習氣!一個人可以成聖賢,現在被他的脾氣給障礙住了,你只會憐惜他,你只會幫助他,你怎麼會看他不順眼是吧?除非我們不相信一個人有明德,我們只覺得:他就是這個模樣他改不了。那是我們有問題,不是他有問題,我們對人生真相不了解,學習聖教學習了這麼多年,這些最根本的人生真相都沒有放在我們心上。
所以打個比喻,就好像這個人,他家裡底下全部都是黃金,他本有家裡就這麼富有。可是他不知道,他們家往下一挖就是黃金,他還出去當乞丐。你明白他家裡底下就是黃金,你會怎麼做?你們會自己去挖黃金是嗎?你看他在那裡當乞丐,在那裡受苦,你當然:你怎麼這麼傻?趕緊回家你本有就是黃金萬兩。這個故事再拉回來我們的人生真相,每個人都有明德,都有無窮的智慧、福報。他現在可憐的去做習氣的奴隸,那你當然趕緊要把這個真相告訴他,幫助他恢復明德。怎麼還看著他受罪變習氣的奴隸?這是從根本上去尊重人的明德、性德。而且真正領受聖賢人的教誨,見人善,即思齊,所以「視彼猶賢」。見人惡,即內省,他是來教育我的,他來提醒我的,所有的人都是來提醒我的,都是老師,所以他這個尊重不會退;他也不會人家做錯了,變成見,變放在心上。視彼猶賢不難,只要有「見人善,即思齊,見人惡,即內省」,一切人都是老師,只有我一個人是學生,那要視彼猶賢並不難。
「自視猶不肖也」,自己看待自己,都是覺得自己還很沒有德行,很不足,為什麼?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他隨時以聖人的標準來對照自己,以孔子、以老子、以釋迦牟尼佛,當然覺得自己還差很多。所以一個真正學聖教的人,假如這一開口:我已經不錯了,你看現在社會大眾都這樣。那都還沒入,學聖教的人就是要以聖賢為榜樣,所以「德比於上則知恥」,自視猶不肖也,一點都不勉強。現在我們沒有這個態度,人家批評我們二、三句,我們可能有一股無名火就上來:我有這麼差嗎?接受不了批評,那個其實也是傲慢,這叫卑慢,受不了人家說他不好。因為都看人優點,都反省自己不足,與人謙卑柔和。
『故人願告之而不厭,誨之而不倦』,身邊的良師益友非常願意告訴他的不足,這也都是感應的。你能接受別人的勸諫,人家當然很歡喜供養你,變成真正護念你的道友了。當然人家告訴我們,我們歡喜接受,進一步要真正去改。不能:好好好,你是我的貴人。之後還是怎麼隨順習氣還怎麼隨順,那人家以後也不會願意告訴你。變成什麼?我們這種接受是表面接受,是做樣子的接受,不是真正珍惜別人的提醒。所以真正對別人的護念,對別人的一種誨而不倦的回報,就是勇於去改過來。這就是對良師益友最好的回報,因為他們最希望的,就是我們愈來愈好。而人有情義,他會特別珍惜緣分。這個時代同參道友的緣分很難,首先在功利社會大部分的人去追求名利去了,要修道的人就已經不多。而在修道的路上,又有真正的直諒益友,正直的道友常常提醒我們的不足,這個緣分實實在在講,可遇不可求,稀有難逢。那真正珍惜了,確實可以做到聞教便行,人家一講:好,我改給你看,這態度非常可貴。這良師益友,他這樣子告知我們,這樣子提醒我們,那是用他的智慧,用他的經驗,那我們要珍惜不能糟蹋。所以師長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六十一年,講學五十四年,用這樣高度的人生智慧經驗,然後和盤托出,毫無保留來教誨我們,而且誨之而不倦。一天還講課四個小時,來成就我們的學業道業,我們決定不能糟蹋了師父給我們這個緣分,不能讓老人家白辛苦。
接著我們看一百二十九句,這一句是我們古聖先王相傳的智慧,尤其是一個國家領導者,應有的處世智慧、處世的風範,這堯傳給舜,舜傳給大禹,都有這樣的教誨。
【汝惟弗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弗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這汝是指你,你能夠不誇耀自己的才能,或者賢能,天下沒有人會跟你爭才能的高下。『汝惟弗伐』,「伐」就是炫耀,炫耀自己的功績,做過了那些貢獻,這都是伐。你能夠不誇耀自己的功績,那天下也沒有人會跟你爭功勞的大小。這一段話就意味著,君子在處世的時候,他不會驕傲,他也不會去爭功。因為他覺得他只是盡了他的本分,盡了他應該做的事情,他的念頭裡沒有說他有多大的功勞。而我們看一個人不驕慢,那他的能力就會不斷的提升;人一驕傲了,他的德行、能力就上不去。他不爭功,反而他的功勞會永垂不朽,這個很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的人生道理。不爭了永垂不朽,為什麼?因為不爭,他覺得那是他的本分。他覺得愛民如子是他的本分,他的行為感動人民,他的風範成為後世的榜樣。所以堯帝如此,舜帝如此,包含三代的大禹,你看自己吃住穿都這麼不好,可是念念為老百姓的生活著想。
包含周文王,他已經照顧老百姓照顧得很好了,他心裡還常常想:老百姓是不是又受到苦?這些聖王哪有說他有什麼功勞!可是四、五千年之後,我們中華兒女,都在感佩他們的聖德、聖功。包含孔子離堯舜兩千多年,那個時候孔子多麼嚮往堯舜時代的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你看堯舜的功績永垂不朽,他們沒有爭,反而長長久久。而我們看到這個時代,以至於這幾千年來,比方說秦朝,秦始皇在世的時候,就在那裡標榜自己的功勞了有沒有?在世就標榜的人,死了以後都是被人家罵的,為什麼?他在世就標榜,這個人一定是狂妄傲慢,甚至於還說自己比這些聖王還厲害。所以不爭永垂。在那裡爭功他就是好功之人,一定是窮兵黷武,不管老百姓的感受,最後一定是惹來罵名的。這個從現在社會,到歷史當中去觀照,都觀照得到。
談到這個不爭功,除了一個君王之外,身為大臣不爭功,都可以帶動起一個朝廷良善的風氣。像東漢光武帝他恢復漢朝,漢朝中興的君王。當時候隨著他平定天下,有一個大將叫馮異,當時候天下安定了,這些跟在身邊的武將就開始在那裡:我的功勞多大,哪一個戰役我做了哪些貢獻。大家在那裡爭功,馮異一句話都沒有說,就離開了,這個都是有風範。在他的心目當中,那都是我應盡的忠義,哪有去邀功的!他離開以後就坐在一棵樹下。後來光武帝知道了這個事情,也很佩服馮異,所以就封他叫大樹將軍,因為他坐在樹下。我看到這個例子,可以感覺到這個君子,別人錯了,他也不會當眾去指責人家,只是默默的離開,自己先做好就好。而且光武帝也不簡單,他封個大樹將軍,整個朝廷就效法他了。所以君王有智慧,「舉善而教不能」,老百姓有好榜樣樹起來,大臣有好榜樣樹起來。黃香九歲「冬則溫,夏則凊」,皇帝把他樹起來全國效法。
我們看二0一一年在中國大陸的道德模範,其中有一個也是官員,當時候大連油廠起火,那很危險,它會產生連鎖效應都會爆炸的。這個官員他官職很高,他直接到第一線去指揮,那隨時有生命危險。身邊的部屬都勸他不要在現場,或者是離遠一點,他還是站在第一線去指揮,這真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一種精神。因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死,他想到的是多少人民的生命,他想到的是整個國家的損失。事後,因為當時他身先士卒,就鼓舞了所有下屬的士氣,這個也算是一個奇蹟了,很好的把這個火給撲滅掉了。而事後人家跟他談到這件事情,他的心境是趕赴現場的時候,他就沒想著要活著回來。所以不只我們老百姓聽這樣的故事會感動,我相信身為官員的人,看到這個例子,一定那分氣節都會受到鼓舞作用。這是官員的榜樣。還有包含我們看到,孝女孟佩杰這些榜樣,生慚愧心,跟她效法,人家八歲就這麼孝順,至孝了,我們活了幾十年都比不上她。
我們接著看一百三十句:
【夫人有善鮮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則掩人。矜則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
這一句經文講到的,人有了善行,很少不自己誇讚自己的,我做了哪些善事、哪些善事。有能力的人很少沒有不自傲的,那也確實人有某方面的特長、專長,難免以這個專長瞧不起別人。我們很冷靜來看,所謂的善行,其實都是義所當為,所以重道義的人,他絕對不會『自伐』,做了心安,不做覺得有虧欠。有能力的人他能夠不自傲,那他是懂得思考:我的能力是父母的照顧栽培,是多少人的成就我才有這個能力。我應該用我的能力光宗耀祖、造福社會,才對得起成就我的人。所以人真正明理,心態對了,這些習氣就能夠調伏。『伐則掩人』,自誇就會掩蓋別人的優點、善行,就好像要把人家比下去。『矜則陵人』,自己很自傲就會凌駕別人之上,我們讀過《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他十八歲就考上秀才,那等於是飽讀詩書。他的口業很重,為什麼?因為有學識還可以引經據典、引歷史典故罵人。自己在講的時候也覺得自己有點缺德,只是控制不住嘴,這個時候,就會用自己的才學去凌駕別人,「矜則陵人」。
『掩人者人亦掩之』,你用優點、善行去掩蓋別人的優點,別人也會,這是感應。你欺壓別人,別人當然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一有機會人家讓你難堪。所以人生受到的屈辱首先要先反省:是不是我以前哪些態度不好,他現在才這樣對我。假如我們一想:沒有,我以前沒有這樣對他,怎麼這樣對我,我怎麼這麼衰、怎麼這麼倒霉?衰是閩南話。讀聖賢書的人不怨天不尤人,我以前對他這麼好,他現在對我這麼惡劣。沒關係,「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還是好事,心平氣和面對一切境界。你這一輩子沒對不起他,可能上輩子,還是心平氣和。『陵人者人亦陵之』,你凌駕駕欺壓別人,別人一有機會就報復你。古人處世「不自伐、不自矜」,都能收斂才智,若無若虛。歐陽修先生他的文學特別好,他留下很多千古文章,「秋聲賦」、「瀧岡阡表」,這個都是歐陽修先生的文章。他與人交談,都不跟人家談文章,因為他文章特別好。他都跟人家談為官的事情,怎麼把自己政治辦得更好,把自己這父母官的角色扮演更好。
另外一個同時代的官員蔡襄,他辦政治能力特別好,文學沒有歐陽修這麼強,他跟人家談,一定談文學,不談政治的東西。所以他自己的長處,自己都收斂,不去壓迫別人,歐陽修文學這麼好,一開口跟人家聊文學,人家壓力多大。古人這種處世的謙退柔軟,讓我們很感佩。會去自伐、會去凌人,這樣的態度都是折福,很可能人生會有災禍,甚至會短命,因為傲慢的態度隨時提起來,那福報隨時都在折損。在唐朝有唐初四傑,就是他們的文章寫得讓當時候的人非常佩服,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楊炯,這是稱為唐初四傑。當時候有一個官員叫裴行儉,這是有人生閱歷的長者,人稱唐初四傑,他卻看出來,這四個年輕人不會有大成就,因為他們整個才氣橫溢都去壓到別人。所以就說這四個人,其中楊炯還稍微比較謙退、誠敬,或許還能夠善終,其他的很難。所以另外三個人真的都短命,像王勃好年輕就死了,這都是無福的結果。我們讀《了凡四訓》當中說到,古人「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看一個人的處世態度,就可以斷他的吉凶禍福,這個一點都不誇張,唐朝裴行儉就斷唐初四傑的禍福。
所以古人強調,「士先器識而後文藝」,這個先、後重要,「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為學的先後顛倒,哪怕文章盛極一時,最後還是招來災禍。而讀書人首先應該具備的是德量,器識,器就是度量,識是見識。什麼度量?「先天下之憂而憂」,以天下為懷這是器,器量、胸懷。識是見識,看得很遠,像周公他做《周禮》,他看得很遠,所以周朝有八百多年的國祚。而從歷史當中我們看,度量狹小的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負我」,這是度量太小了。所以他的孩子建立魏朝很短,後來還被司馬懿的後人殺害他的後代。所以這個沒有器量,很可能後代都要遭殃,見識太淺。秦朝以嚴刑峻法治理國家,以殺戮統一天下,所以它的國祚才十多年就沒有了。這個歷史當中相當相當短的一個朝代,這就是沒有見識,不知道以仁德治天下。
所以有了德行、有了器識,再來發展他的文藝,他就能用他的學識來造福於人,而不是因為他有文藝,來對他人炫耀驕慢。我們現在很嚴重的現象,是都一直在發展孩子的才華,但是不注重他的德量,最後孩子是一個比一個傲慢,這都是不明白教育孩子的先後次第。我們在各行各業當中,對待自己的同仁,不能去掩蓋別人的優點,不能去凌駕別人之上。不只自己的同仁要謙虛和睦待人,面對同業也應該是如此。現在有一個錯誤的風氣,叫自讚毀他,比方說你在某個行業,你是賣這個商品的,就說其他同樣賣這個商品的,都哪裡不好,好像都被我們嫌得沒有一個好,我的最好。其實人的事業要發展得好,最重要是要有福報,人假如沒有福事業怎麼做都做不成功。而自讚毀他全部是折福,人真正明理不會幹這種傻事。
首先自讚,把自己的東西講得多好多好,這叫名過其實,這是折福,「世間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首先在折福。第二天下沒有愚笨的人,你把自己講得太好,你的服務做不到位,你的商品品質不好,人家可以被你騙一次、被你騙兩次,不可能被你一直騙下去。最後你的自讚,你太標榜自己的好,你根本沒那麼好,最後你會失信於客戶、失信於天下,那你的事業要告一段落了,所以不能自讚。「信義為立業之本」,自己哪裡有幾分,就實實在在講,而且說了以後要做。你不能售後服務多好,結果賣出去之後,就另外一個狀態了,這都不正確的。
再來,毀他,就都毀謗其他公司,當我們在毀謗別的公司,客戶聽起來舒不舒服?不舒服。在毀謗其他的公司,這叫破壞社會良善風氣,這罪挺大的。而且其實人在毀謗別人,絕對贏不來對方對你的尊重,你有多少就講多少,別人不好你不去批判。而且一個行業要興盛,應該是這個行業互相之間,不互相攻擊,互相欣賞,互相學習長處,你們這個行業不就愈做愈好!所有的客戶就愈信任我們。有一個房地產行業,他們從不批評其他的同行,這叫有口德,這有福報。然後自己經營的經驗,公告給他人知道,他希望他這個行業的同業都能愈做愈好,都能愈服務愈圓滿。他量很大,他希望他整個行業都興盛,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私利。一般我們看,假如你遇到這樣的老闆,還有這樣的公司,你會怎麼想?這個算是比較反常態的。可是這個公司在它那個行業,我當時候看數字的時候,是已經獲得那個行業,好像二十年,都是名列在前面的品牌公司。所以人其實是量大福大!
古人留給我們的教誨,「不彰人短」,不毀他;「不衒己長」,不誇耀自己的長處。歷史當中我們熟悉的,在曹操時期他有一個下屬叫楊修,這個楊修真是很聰明,學識也很淵博,但是比較苛刻、傲慢,曹操被他幾句話有時候會下不了台,這就是以長蓋人,以才蓋人,後來真的落個很不好的下場,最後被處死了。所以這個都是給我們提醒,人不能自伐、自矜,最後惹來人生的禍患。好,這一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