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們,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來看「尚道」的下一句,第七十七句在《群書治要360》,看大家的反應不大對勁,趕緊要找自己的問題,而這一句是在第六冊七百九十一頁。我們現在有三百六十句,假如原文有註解,我們再看。文王向姜太公請教治國之道,我們看經文:
【文王曰。何如而可以為天下。太公對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恩蓋天下。然後王天下。權蓋天下。然後可以不失天下。事而不疑。然後天下恃。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
這一段讀完,大家知道治天下不是容易事了,這是有真實的德行跟真實的智慧才行。我們看到『文王』非常恭敬的請教『太公』,姜太公先生如何才能夠治理天下。我們之前也有講到,也是文王請教姜太公,怎麼樣才能是一個好的君主,太公當時候強調,能夠讓老百姓生活無憂才是好的君主。當時文王說,說得太好了。接著太公補了一句,「宿善不祥」,你聽到好的教誨要馬上去做,等著以後做不是很吉祥。文王聽完,趕緊放這些倉庫的糧食,來接濟很需要的老百姓。這是我們之前有講到的一個例子,所以文王是從善如流,好的教誨馬上去做。
我們回想這個故事,我們現在《群書治要》三百六十句,也講到七十七句,我們聽了哪一句之後馬上就去做?宿善不祥,學了以後不去做,這不是很吉祥。為什麼?「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這七十七句我們不好好自己來做,就會變成我們看別人過失的武器了。因為真去做了才知道不容易,調伏習氣很難,愈體會就愈不會苛求於人。「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真的自己沒有那些習氣了,才能夠去要求別人改正。比方我們現在說,他實在是太傲慢了。其實我們講這句話,我們傲不傲慢?看別人很容易,看自己真難。而且我們已經習慣先看別人,而不是看自己,所以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我們聖教是內學,首先這些理一定要回歸到我們自己身上來落實,決定不能拿著道理去要求別人,除非自己真正做到。而真正做到的時候,人自然對人厚道,因為他體會過了,他知道改過是不容易的事情,得要下真功夫才行。所以做到的人一定厚道,不苛求於人;還會苛求於人,鐵定還沒做到,這個理我們可以從自身再去體會看看。所以古聖先賢有一句名言,也是立身處世的原理原則,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有君子聖賢的心境,他自然時時可以提起這個態度。我們學習這些經句,也希望能夠在我們的修身、在我們的齊家,在和睦、在團結我們團隊,可以從我們自身開始做起。這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首先是調我們這顆心,確實都離不開正心,離不開調心。
我們看太公雖在談治天下的學問,但談出來都是一個人心性修養是關鍵。我們看到第一句講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大」主要是指度量,他的度量大到足以涵蓋天下,這個起心動念能為天下著想,天下人的過失他都能夠包容。尤其這個時代,《三字經》當中有一句話提到,「人不學,不知義」;《禮記.學記》講「人不學,不知道」。所以人要明道義必須透過學習經典,而不是只有學習,學習假如是學知識,那他的德行不一定能夠很好的提升。而且學知識學多了,他學歷高,他覺得自己了不起,一覺得自己了不起,那他的道德就在往下降。所以真實的學問不是積累知識,而是在自己的心地當中下功夫,來把習氣去掉。
所以我們看到,《三字經》跟《禮記》這段話,「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我們能背出來它是一句知識,而這句話給了我們自己的人生什麼樣的指導?我讀了這句話,我的心態有什麼變化?只要用心去感受這句話,自己的心就開始變化。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假如不學經典,他是不知道怎麼做人的。從我們自己自身來講,怎麼為人子、怎麼為人父,我們學過多少經典的道理,怎麼為人夫、怎麼為人妻。我們假如覺得這兩句經句,非常有道理,我們真的體會到,我們認真努力的學習就不用人家催了。我們想不想當一個不懂道義的人,不懂是非善惡的人?我們不想。所以怎麼讓自己能懂道義?趕緊學習經教,這就是人不學不知道給我們的啟示了。所以我們學習,假如還要人家去催促,那代表這句話我們沒有體悟到,我們還不覺得對這些道義、這些道理不了解,這是對自身來講。因為人知不足,他就會趕緊去努力、去提升。
而這句話對於我們在與他人相處,也是很好的啟示,因為現在的人,甚至包含上一輩的人,這二、三代人對於我們傳統的經典,涉獵深入都有限,他沒有好好學過他不懂叫正常。「先人不善」,這二、三代人沒有學,他沒有傳下來,「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有人告訴他,要不要怪他?「殊無怪也」。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這兩句我們領納在心上了,對人不會去指責,他不懂。反而包容他,進而幫助他怎麼能夠懂得這些寶貴的道理,這是我們用心領受每個經句,對自己的心性都有很大的提升。假如我們學了之後,對人的一種包容反而降低,那是學知識不是學智慧。
我們看《三字經》另外講的,「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話六個字,對我們有多大的影響?你假如用腦子去記,它只是個知識,有時候它只是拿出來賣弄而已。可是這句話假如入心,第一個對自己的幫助太大了,我自己有本善,我自己有明德,我決定要信任我自己,我要成就我自己,要恢復我的性德,任何境界來了絕不懷疑自己,愈挫愈勇。這句話給我們多大的能量!諸位學長有沒有經驗,遇到一個境界,也知道這念頭不對,就不知道要找哪句話趕緊來轉當下的情緒,有沒有這個情況?趕快趕快,現在要拿哪一句出來把它調伏掉。有時候太多句反而臨時不知道拿哪一句,這一句不錯,「人之初,性本善」,你不懷疑自己了。
當別人有惡劣的行為,你想到這一句他還是有本善的,因為「苟不教,性乃遷」,他好可惜,怎麼可以跟他計較?要包容他,進而我修忍辱做個好榜樣,讓他對聖教有信心。一次、兩次、三次,我以德服人,到時候他佩服了、感動了,他會來調查,現在這個時代,怎麼還有這麼有修養的同事,查查他的底細怎麼樣。結果一了解,原來是學中華文化的,是學《弟子規》的,還是學唐太宗皇帝那時候編的《群書治要》,那你就是《群書治要》的好招牌。這一部書對現代的家庭、企業,甚至國家的建設,是一本寶典。可是信為道元功德母,這個寶典如何讓人家相信,願意學?這個人、家庭、團體都要有學《群書治要》的榜樣出來,才能給人家起這個信心。我們在修學的過程,情緒、習氣起現前是非常正常的,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用這些理智的教誨來調伏我們的情執,以理折情,慢慢的這些理智的教誨隨時都可以提得起來,習氣就可以伏得住了。
這都是一個過程,不可能是一蹴可幾的,對自己也要有耐性,不要常常跟自己生氣,捶胸頓足。有些人學了之後,自己沒做到還拿手去打牆壁,我真的是遇到這樣的朋友。打牆壁叫罪加一等,為什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下轉過來就對了。而這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在我們否定自己、懷疑自己要趕緊提起來,這一句我們能領納在心上,我們對任何人也不懷疑他有本善。當一個人有錯誤行為,你相信他有本善,你看到他錯誤的行為,只會不忍心,憐惜。就好像一個人本有可以作聖人的德行,他現在在那裡糟蹋自己,在那裡為非作歹,我們怎麼會不惋惜?這個時候不會緊盯著他壞的行為,而是用善巧方便趕緊讓他能夠斷惡修善。我們為什麼對人家作惡,不能心平氣和對待他,甚至於不能去愛護他?因為我們執著在他錯誤的行為,覺得說這個人就是這樣。就對他有成見,一看到他就不舒服、就不順眼,根本不相信他是有本善的,他能作聖賢,完全不相信。所以一盯著他的不好看,就起化學作用,什麼化學作用?愈看愈大、愈看愈多,最後就好像他什麼都不是。
我曾經遇到一位女士,她親自跟我講,她說剛好在有一次我們講到夫妻相處,我舉我到去珠海的一個例子,我說只看對方的優點,只看另一半的優點,不看他的缺點。我講到這裡,東北的女士她說她馬上起了念頭:沒有優點。結果當她起這個念頭的時候,我馬上說,珠海那位女士說沒有優點,剛好跟她想的一模一樣她嚇了一跳。她很難得,她也很有力行的態度,她回去就把一張紙拿出來,寫她先生的優點跟缺點。她冷靜下來,她說她寫優點愈寫愈多,好一陣子看不到。所以不是先生的問題,是自己眼睛的問題,其實不是眼睛的問題,是心態的問題。所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我們仁者自己的心動了。她優點寫了不少,接著寫缺點,後來她只寫了一條,哪一條?她說先生賺錢太少。我說這哪算缺點?一個人他的財富、福氣,它有時節因緣的,只要他心地善良,遲早會有福報,別急。而太太是助夫成德,相夫教子,怎麼可以去嫌他錢賺得少?這個心態也不對。所以寫缺點就寫這一條,最後她就感覺到,人盯著別人的缺點之後,它會一直擴大,一直擴大到把自己的雙眼都遮蔽住。
所以我們假如處處用心,剛剛聽了這個女士的故事,那我們面對身邊有緣的親戚朋友,也要用只看他的優點,不要看他的缺點,這個不要看就是不要盯著看,不要放心上,而不是不知道。這是一個重點,是有感應的,提醒大家這一點很重要。你連是非善惡都分辨不了,那不是愈學愈鈍嗎?是看得很清楚,但是看到的時候都是憐憫心,都是慈悲心,都是幫助他的道義之心,就對了。我們又看回來這個經句,度量,想起了「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別人沒學要包容、要幫助他,這句話領納在心上了,天底下決定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這才是這句話真正領納在心上;沒學你還怪他,這太苛刻。
但現在又有一個情況,他學很久了,還這樣,有沒有道理?聽起來有道理,事實上你再細細想想,他真學了嗎?他真明白了嗎?真明白的人還肯糟蹋自己,隨順習氣嗎?還隨順習氣的就是沒有真學明白的人。一個沒學的人比較嚴重,還是學了以後不明白,還以為自己明白的人嚴重?哪個人更難學習、更難提升?學了以為自己明白的人更危險,更難幫助他。拜託我都學了五年、十年,我有什麼不知道的,他更可憐,他更不明理,他掉到一個更深的深淵。你假如是愛護他,你怎麼可能去指責他。我曾經遇到一位長者,大我一輩,比我父親年紀還大,他說我跟你說,我三十多年前就聽師長講經,沒有一部我沒聽過的,只要你說得出來。我們聽了之後替他捏把冷汗,但是誰還能幫助他?不容易。第一個,我跟他講兩句,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你還跟我講。他比我父親的年齡還大!
其實我們看到有學習幾年的人,反而他的執著在增長,你不只不能跟他計較,你還要善巧方便,甚至於督促自己,做到讓他佩服,你幫助他的緣就成熟了。你能遇到他,就是跟他有緣,聖賢之道不捨一人,要這個慈悲、慈憫的心。今天你身邊有一個人常常見面,你又幫不了他,難不難過?難過。決定幫得了,「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我們的真誠心還沒現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可是真誠要現前,我們得貪瞋痴要對治才有可能。天下無不可成之事,只怕願力不堅,我們這顆願心、這顆愛心不能保持。
我們看到這句,「大蓋天下」,現在的狀態,有沒有天底下沒有我不能包容的人?講到這裡你們怎麼一點笑容都沒有?剛剛那段話有吞進去,應該會馬上相由心生。還是這句話到嘴巴:我考慮一下吞不吞。比方我有遇過一個太太,講到她先生就氣,她說他都四十幾歲了,連這個都不懂。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四十幾歲了連這麼基本的做人都不懂。其實坦白講,不要說先生,我們自己有很多基本的都不懂。真的,因為我們這幾代都是失教的一代,都要補習的。每一次遇到有朋友講一句:我問你一個問題,其實我都有點在背後流冷汗,他假如說《詩經》裡面哪一段,不知道;《尚書》裡面,「秦誓曰」哪一段,不知道。不要說那麼深的,《常禮舉要》裡面說哪一句,我可能也不知道。《常禮舉要》有一句,「長者與物」,長者給你東西,你要雙手去接,而且不能推辭。今天你姑姑拿個東西給你:不要,我真的不要!這叫失禮,她是你的長輩。包含你的領導送你東西:不要。人家那個好意被你就像門關起來一樣,當下他很難受。
體恤到人情沒有?體恤不到叫失禮,為什麼體恤不到?執著:我學傳統文化,我只布施,不要再跟人家拿東西了,捨、捨,我不要再得,得了還要欠人家。很多道理沒有融通,學得很死板,最後跟身邊的人格格不入,不體恤人情事理。但是這個禮貌,一百年前沒讀書的人都懂,因為他一代傳一代,這些應對進退他都知道。所以真的不要說別人不懂,自己很多很基本的,現在還都不懂,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學不了,學問像大海一樣。而自己的先生四十幾歲連這些做人都不懂,他學過嗎?我們教過他嗎?四十幾歲那是身體變大了,我們因為他身體大、年齡大,叫著相,你看又是一個執著出來。所以這個我執真的是無所不在,一跟人家起情緒、起對立,不是別人的問題,是我們的我執又在作祟了。四十幾歲的人連那些都不懂,是很可憐的!三才者,天地人,得了個萬物之靈的人身,活到四十幾歲連這基本的都不懂,很可憐。領妻成道,助夫成德是本分,不是去挑剔,那是提起責任、還是指責,一念之間就差很多。
我們現在有這個度量,「然後能容天下」,有這樣的度量就能夠包容天下的人。接著講,『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約」是約束,約束不是壞事,一個家庭要不要有家規?當然要有家規約束。每個團體都有規矩,它才能提醒我們不要放縱習性,不要隨自己的習性,它是好的。可是我們今天要約束家裡的人,約束團隊的人,首先人家要信任我們,你的威信要夠。比方父母教孩子,說你要懂得孝順,結果孩子馬上起個念頭:你對爺爺這麼不好,還叫我孝順。我們在孩子心目當中就沒有信,信任不夠。君子信而後諫,相信以後你才能勸諫他,你才能引導教導他。沒有信的基礎,父母也很難教孩子,領導也很難教下屬,老師也很難教學生。
這個信怎麼建立?你看我們對道理體會到了,進一步怎麼落實。既然信用那麼重要,怎麼提升我們在有緣人心中的這分信任?首先第一個德行要提升,這樣你才有威信,叫道德之威,因為有德行而形成的一種威信,人家打從內心佩服你。這很有意思,一個可能是作奸犯科的人,面對一個有德行的人,他還是很佩服他。人之初,性本善,他雖然自己造惡,可是遇到真有德行的人,他還是生慚愧心。所以人不能被我們感動,我們要反思,我們的真誠、德行不夠。所以第一個要取得人家的信任,要提升自己的德行,這個信任不是要來的,信任是自然感召來的。我們有沒有曾經對人家說,你怎麼不信任我?有沒有講過這樣的話?講這句話要幹什麼?要把信任搶過來嗎?
諸位學長,現在想想,我們現在對一個親戚朋友說,你為什麼不信任我?你要讓人家接什麼?好,我信任你。那不是自欺欺人是不?而且當下大家冷靜去看,當我們把這句話講出去的時候,第一個我們的心是什麼狀態?第一情緒化有沒有?動了情緒是瞋恨,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第一個情緒瞋恨起來了,自己沒看到,還覺得理直氣壯,傲慢跟著起來。你看,再來什麼?貪欲、控制、要求出來了,講這句話的目的,要求你要信任我。你看我們有時候習氣砰砰砰,還覺得自己對,對方不對。所以修道的路上要能自知不自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你時時能善觀己心。
請問大家,翻開《論語》、翻開「四書」,有哪句話說去跟別人要信用的?奇怪了,「四書」一句都沒有,怎麼我們說出來的話、想的念頭都是這些?那經典還是經典,我還是我。所以諸位學長,我們跟誰學?跟我學,還是跟我們自己學。然後明明說話做事都是順著自己的執著,還要把經典搬出來當我們的藉口;明明就是要去控制別人,都說經典說應該怎麼樣!經典說是說給我們聽的,不是抓住機會拿經典去壓別人的。你看我們不觀自己心裡面的控制、佔有,經典拿來了,還是變成我們隨順習氣的工具而已。所以這經典就像藥一樣,這個藥不能亂吃、不能亂用,得要真正知人你才能用藥去幫助他,自知才能用這個法藥來幫助自己。
《論語》裡面講了好幾句,「不患人之不己知」,不憂患人家不理解我們,「患不知人」,應該是先憂患自己不了解別人。人家不了解我,我能包容,怕的是不了解別人,進而不知道怎麼盡我們的本分去幫助他。「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患自己沒有為這個團體付出的機會,憂患的是我有沒有具備能力了?假如我今天具備能力了,人家不用我,我還是很自在,為什麼?「人不知而不慍」。可是我們往往在還沒有具備能力,就已經在抱怨為什麼不用我?真正用我們的時候又成事不足。所以君子之風,在《論語》裡面真的要用心去體會,不然我們會落到什麼?落到《論語》裡面另外一句講的,還沒得到的時候就想著要得到,得到了又憂患失去,憂患失去他就會用盡一切方法,要保住自己的權利跟位置,「茍患失之,無所不至」。他可能就要做出一些貶低別人的行為出來,因為他好這個位置、好這個名了!,那是小人。
君子不是這樣的,君子有能力不被用,泰然處之,就像孔子對顏回講的,「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用我們了一定讓國家強盛起來,不用我們,我們也歡喜樂在修道當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都忘了自己幾歲了這樣才對。「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不憂患人家不了解我們,不認知到我們的才能。重要的是,我們要提升自己的德行跟能力,讓人家很自然的,真正能明白我們的德行跟能力,進而有一個好的因緣,我們可以去為正法付出,為大眾服務。剛剛舉這個例子、這些經句,也是在觀我們自己的心,我們這念頭是在貪瞋痴慢當中,還是在真誠、清淨、平等、慈悲當中?我們的情緒一起來,平等在哪裡、真誠在哪?都不見了,聖狂之分用功處就在這一念之間。
我們現在先翻到第九冊一千一百二十九頁,我們接著討論要讓人信任,第一個我們要有德行、要有能力讓人信任。第二個要付出,你一付出,他感受到你的善意、你的慈愛,他就信任你了。我們看中間這一段,「河間獻王曰:禹稱民無食,則我不能使也」。大禹說了,假如老百姓連吃的東西都沒有,都吃不飽,我是不可能可以指使他們去做事情,因為他連三餐都不溫飽,每天在那裡餓得發慌。所以管仲有講到,「衣食足而知榮辱」,一個人首先要讓他能活得下去,才能再談教育他、提升他的道德。所以大禹講到的,今天我們沒有去顧及老百姓的生活,只是想到自己想做什麼、想建立什麼功業,這樣子,「功成而不利於民」,做這個事業,對老百姓沒有什麼大的利益,那我也很難去勸導老百姓、鼓勵老百姓來做這個事情。「故疏河而道之,鑿江通於九派,灑五湖而定東海,民亦勞矣,然而不怨苦者,利歸於民也」。大禹那個時候治水相當不容易,疏通黃河水道,然後開鑿長江這些支流,讓長江主流能流到這些支流上,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水患。
整治這些湖泊,讓水都很平穩的流到東海去,而這些工程都這麼大,老百姓非常的辛勞,卻沒有人喊苦喊累。為什麼?因為整個治水的過程當中,都把水導引到灌溉上面去用,讓老百姓的整個農耕更順利。他有豐收,他覺得我們這個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生活而努力。包含治水,水患一來可能老百姓一年的努力,就化為烏有。您看現在像泰國,前一陣子下雨,整個國土四分之三都被水給淹掉,今年可能減產的稻米產量三百五十萬噸。所以能把水利治理好,你看對老百姓的生活有多大的幫助。這裡提到,大禹所做的事情,都是為人民著想,為人民去付出,所以老百姓非常信任他,信任到就可以「信蓋天下,然後可約天下」。大禹只要說要做哪些事情、要配合哪些事情,老百姓心悅誠服跟著他做。假如你的孩子、你的學生、你的下屬,在你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內心都是說:我媽是為我好的,老師為我好的,我的領導為我好的。那你就是信蓋天下,可以約天下。
接著我們看,『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就是你的仁德足以遍及天下,「求」是天下的人都懷服、臣服於你。我們看同一頁講到的第一段,「河間獻王曰」,他是河間王,這個獻是後來封他的稱謂,名叫劉德,應該是漢武帝的同輩兄弟,是漢景帝的兒子,他應該是非常喜歡讀書,蒐集了很多的經典。他講到,「堯存心於天下」,這一段好像我們在「愛民」當中也有選出來,大家可以看《群書治要》三百六十句的一百一十頁,剛好也選了這一段,這段後面它還有白話解,一百一十頁這裡。您看說到的,「存心於天下」,等於念念為天下人著想,對天下人民心存關懷。「加志於窮民」,這個志就是他心之所知,他心每天在考慮的事情,就是對於窮苦人家更加關心。像「禮運大同篇」裡面講,鰥寡孤獨這些人生很苦難的人,廢疾者都是首先去關心他們。「痛萬姓之罹罪」,傷痛所有百姓遭受的這些罪禍,「憂眾生之不遂也」,擔憂,遂就是可以延續下去,怕老百姓的日子沒有辦法過得好。
所以當「有一民飢,則曰此我飢之也」,有一個老百姓飢餓了,堯帝會說到,是我讓他飢餓的。因為遇到旱災沒有糧食,古聖先王他們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是天人合一,會有這些災禍跟人心有關,人心善是風調雨順,人心惡才會有災禍。而人心惡,先王都覺得是他的責任,因為他有教化人民的本分,一有天災都是責備自己、反省自己。所以歷代都有設天壇,就是天子皇帝向天祈求、向天認錯,都是在天壇舉行的。而他一個天子有這樣的胸懷,老百姓看了也很感動、很佩服,進而效法他,這人心一轉,這個災禍就轉掉了。我們舉過的,堯帝、大禹他們都有這樣的事例,就覺得是我的關係讓老百姓沒有東西吃,還去偷人家的東西犯罪了,都是我無德,才感來這樣的旱災。這種至誠就感通,當場這個雨就下下來,旱災就緩解了。
大家還記不記得,唐太宗貞觀初年的時候蝗禍?蝗蟲太多,這糧食都被吃光了。結果太宗抓到一隻蝗蟲告訴牠,你假如有知的話這個罪過在我身上,你幹嘛去找老百姓的麻煩?接著太宗就要把蝗蟲吃進嘴巴裡,身邊的大臣說皇上,這個東西可能吃下去會帶來疾病。太宗說我就是希望把這個罪降到我的身上,我還怕生什麼病,就把牠吃下去。他希望老天把罪移到他身上,不要傷害他的百姓,結果這件事情之後,整個蝗禍快速改善,就化解掉了。所以這樣的故事,不是三、四千年前有,一千多年前也有。最近有沒有?有,最近的清朝康熙祈雨,非常真誠,這在清朝的歷史當中,包含他們大臣的奏摺當中都有記錄下來。整個歷朝歷代的文物保存,最完整的是清朝,皇帝批的奏摺都有。
大家有機會,一月份以前到台灣去看一下,台灣剛好故宮博物院展出百年一見的中華民族文物,有的要三十年才能看一次,有的要五十年才能看一次。我們這次去看,基本上看了不少,覺得好像自己壽命延長了一點,好像多活了一點。都是難得的我們民族瑰寶,其中有看到清朝皇帝批奏摺,康熙帝有一次批奏摺,批、批都是三更半夜了。我剛剛說三更半夜,怎麼聽到有蟲叫聲?好像是壁虎的聲音,真是有感應。你不覺得我們在夜闌人靜當中,會突然聽到壁虎聲,就是晚上的時間才聽得到。你看這隻壁虎,我們要感謝牠,白天還跟我們配合得這麼好。
其實我們現在在學習跟弘揚的過程,有這些明顯的感應,都是祖宗在保佑,增強我們的信心。當初我記得二00七年,我們有一次在廬江辦講座超過一千人。那一次我們這個主體建築還沒有建好,還沒建好就開班,因為想學習的人太多了。結果那次來了一千人,吃飯的地方分三個地方,中午要下課了下大雨,工作人員在那裡頭大了,三個地方一千把雨傘去哪弄?就快下課的時候雨停了,一千個人開始到三個地方吃飯,都坐下來念完感恩詞開始吃,雨下了,雨下下來。下下下,下到差不多有人吃飽要回去午休,雨又停了,可以商量的!上天有好生之德,這老天爺只要你幹的是好事,常與善人,天道無親。
這個事情坦白講,我們去跟人家講,人家會在那裡迷信,這個我們不敢對外講的。活動一辦完,剛好隔差不多一個禮拜左右,東北遼寧省不簡單,省教育廳辦一個教師培訓,整個省調了三百多個老師來上課。我看三百多個那應該都是精英,幾千萬人口,三百多個小學老師。他們派了幾個主管先到廬江來了解怎麼辦班,回去他們要負責就來這觀摩,所以他們看到這個雨真會配合,他們親眼所見。我們去的時候,他們也很熱情,教育廳長親自接待,跟我們一起吃飯。這幾個遼寧省的主管,就把這一千個人吃飯,雨配合的故事,講給他們廳長聽,我看他們廳長聽了眼睛瞪得很大。這不是我們講的,是他們官員自己講的,有些事情他自己體會過才深刻。包含我們也常常遇到去過廬江的朋友,他們在講給別人聽,種的那一排菜都是恭敬的請蟲來吃,結果就那一排,蟲吃很多,另外的菜都沒有怎麼被吃。有時候有一個洞、兩個洞,可能是剛來的還不懂規矩的,趕緊可能就有的:過來,不要丟我們的臉,牠才過來。所以不小心咬幾個洞是正常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靈知的生命都能溝通的。而這個例子坦白講,現在各地不知道多少地方都印證了,所以對天人合一,老天、大自然跟人心都是相印的。我們整個廬江中心的同仁,哪個部門的人信心最夠?你們一定猜不到,不是教學組的人,是農業部的人。為什麼農業部的人信心最多?因為它二十九畝地很大,有時候你種玉米、種花生,光人力去澆根本來不及,澆不了,面積太大了。可是每次這種大規模的種植,老天爺一定下雨,沒有一次不下的。為什麼老天爺一定要下?現在的人類用農藥、用化肥,已經每天殺害了無數的生命,已經讓我們的下一代可能沒有地可以種,物種都要滅絕,這麼嚴重的事情。我們這些人肯恢復傳統農耕,肯不要再殺害這些生命,哪有老天爺不垂愛的道理!所以他們是信心堅定,蒼天有眼。怎麼故事講得這麼遠?
所以我們再回來看,堯帝這些古聖先王,他們人生都印證了這一點。包含唐太宗皇帝、康熙皇帝,以至於雲南省的政府非常支持傳統文化的復興。我是親自聽到一個官員,他們那個地方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下雨,他算是大官,他親自到了那個小地方去祭孔,那天一祭完就下雨了,天底下哪有這麼多巧合的事情?我又想起一個故事,在我們大陸有一個節目是非常難得,整個演藝圈的一股清流,叫「天下父母」這個欄目,他們弘揚孝道太難得了。他們要成立一千個孝心村,第一個孝心村在哪?在曾子的故鄉嘉祥縣。所以第一個孝心村在那裡,要舉辦一個儀式正式成立,就邀請很多大官,還有當地的官員。結果前一、二天雨下得很大,又報導連續下雨怎麼辦?改日期?不能改,那些大官哪有你還可以改時間的道理,沒辦法,一定要舉辦。舉辦當天下雨,到時間差不多要開始雨停了,停了以後趕緊進行儀式,進行了半小時都沒下雨,半小時之後拍紀念照,所有的人排在那裡歡歡喜喜照下去,開始下雨了。這是負責人呂導親自跟我講,他們親自遇到的事情。
我們廬江的老師,有一年下鄉給老人他們送敬老金,七十歲以上的。當時候新聞也是說連續下雨,下雨的話,我們到了村落裡面地上都是泥濘,老人不好走路,就很不方便老人。結果我們一下鄉連續三、四天都沒下雨,可是新聞報導每天都說廬江會下雨,而且百分之百會下雨,然後都沒有下,好幾天都沒有下,大家都非常吃驚。一結束又下了好幾天雨,把該下的又補回來,可是還是很有感應。但是這個雨神他也要交差,該下的還得下完,可是他們是很通人情的,這麼重要的事,敬老尊賢,這是我們民族重要的美德,一定要隨喜、一定要配合。
所以人真正都明白這些道理,面對家庭、面對整個社會,甚至天災,都知道從心地下手,心轉,境界就跟著轉了。現在這些話,我們也可以用科學的證明,告訴他人,現在科學家最近出的一本書,叫《念力的祕密》,這裡面的內容包含哈佛、普林斯頓、史丹佛,這些著名大學的心理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結果,就是人的念力的力量太強太強了。它還有舉到,有功夫的喇嘛可以用意念把水給煮沸,這科學家寫的東西他不會亂講的,這是有辱他的專業。病很重的人改變心念之後,絕症恢復正常,這樣的例子都很多。所以他們現在強調四個字,叫「以心控物」,人的精神、心念可以改變整個物質世界。
這個道理《尚書》都講,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現在都得要人家西方科學家背書,我們才肯信。不相信我翻給你們看,我們《群書治要》三百六十句的,最後「因果」一百六十四頁。您看因果的第一句裡面,「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不就告訴我們災禍、還是福報什麼決定了?人心善與不善決定了。那不都是心念嗎?再看另外一句,也是《尚書》的,「天作孽猶可違」,這些天災只要人心一轉就能改善。可是「自作孽弗可逭」,自己不認錯了還繼續造孽,那災禍就很難避免、很難逃脫了。所以看到這些經句,老祖宗對我們無盡的慈愛,我們得要好好珍惜這些難得的,甚至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得的教誨,所有古文明就剩我們這個古文明,我們要好好把它承傳下去。
接著說,「有一民寒,則曰此我寒之也」,假如有一個人寒冷就會覺得是我造成他的寒冷。古聖先王他知道資源是有限的,不可以糟蹋,糟蹋了其實就是讓老百姓沒東西吃、沒衣服穿。所以大禹,您看他穿的、吃的都非常節省,都用在造福於老百姓的生活,這叫聖王。我們之前也講到,不丹的總統結婚,人生只有一次這樣的大事,他結婚一切從簡。所以「儉近仁」,節儉的人接近仁德,為什麼?省下來給別人,省下來給老百姓。現在要遇到這樣的國王,甚難甚難,當然為什麼甚難?因為沒有學過《群書治要》。這也是我們的責任,有緣的話要跟世界的友人分享這麼好的教誨。「一民有罪,則曰此我陷之也」,是我沒有好好把他教育好。「仁昭而義立」,仁慈昭彰、彰顯,而社會的道義就樹立。我們《大學》有一句話,「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上位的人仁慈,底下臣民的善良就被他給喚醒,佩服、學習他,叫「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這些道理,真的只要人做了,就能印證。
上次我們邀請到郝鐵龍董事長,他的公司一百個員工左右,身體有殘障的員工佔了三成左右,不簡單!這殘障的人他已經不幸了,他再沒有一個服務社會的機會,他會很沮喪,他的整個家裡人要為他擔心。你愛護一個人,一個他先天有這樣不幸的人,又照顧他,等於是安了一個家,不然他家裡的人都時時要為他操心,所以仁慈。我當時聽了非常佩服。結果他說這些先天有這樣不幸的員工,努力超過其他的員工,這印證仁昭而義立,他的仁慈讓他底下的人講道義,對他非常忠義、忠誠。他的員工有時候幹到十二點還沒回去,都沒有絲毫的抱怨,他們的事業愈做愈好。而且他的仁慈還希望造福一方,他們單位辦了很多場「幸福人生講座」,他們的高級主管來做義工,是不是都仁昭而義立?他的員工跟高級主管,都對社會有這分道義去付出幹得歡歡喜喜。所以堯帝可以印證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領導者,不管你在哪個行業,甚至你的家庭,你自己的仁慈,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對社會有道義的。
「德博而化廣」,道德廣博感化的百姓非常的眾多。所以這種德風所至,「故不賞而民勸」,不需要獎賞人民就會互相規勸,積德行善,不用懲罰、不用刑罰,而人民就治理得很好。重仁義道德的人還要用法律去管嗎?所以「先恕而後教,是堯道也」。這句話太重要了,先恕,寬恕、包容、體恤之後再教導老百姓,你看老百姓犯罪了是我的錯,我沒有教他,先恕、先體諒,而不是要求、而不是指責。而後教,這個教當中身教第一,他還是帶頭做,所以這才是堯道。我們今天哪一句可以忘記,這一句要念念不忘,用在家庭、用在我們的企業團體當中,先恕,寬恕、體恤。您看這個恕字如其心,推己及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感同身受就對了。所以有這樣的仁慈,我們翻回三十六頁,那一定是「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天下的人都非常臣服,甚至效法天子君王。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事例,是在第七冊九百五十五頁,今天講錯好幾句話,心神不寧,要好好訓練定性,自己的問題,隨時都有訊息可以找到,抱歉、抱歉。我們看到《孟子》這段教誨,可以了解到「仁蓋天下,然後可以求天下」。「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夏商周三代為什麼可以得到天下臣民的愛戴擁護?因為他們仁慈。「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後來為什麼他們滅亡了,因為天子失去了仁慈之心,所以亡了。「國家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不只天下如此,國家、團體是興是廢、是存是亡,關鍵就在於是仁慈、還是苛刻、殘忍,是這個決定的。「天子不仁」,天子不仁慈,殘忍,「不保四海之內」,這個天下就要失去。「諸侯不仁,不保社稷」,這個諸侯國就要被推翻了。「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這國家重要的大夫不仁慈的去照顧人民,他自己的家就要毀了,自己的宗廟也保不住了。
「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一般讀書人、老百姓不仁慈,他不仁慈,他怎麼在各行各業去服務好人?他不服務好人他的事業就做不下去了,他根本就沒有辦法積累財富,人家也不信任他,他就不保四體,連身體他都照顧不好。所以一個孩子假如很仁慈,父母別乾操心,他到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很有成就。您看《弟子規》說「冬則溫,夏則凊」,一個孩子能做到,他到每個行業都用這種心境去服務他人,哪有可能沒有成就的道理!所以我們有時候這些道理沒想通,叫杞人憂天,擔憂一大堆都是白操心的。「今惡死亡而樂不仁」,今天非常厭惡死亡,就是厭惡被人家殺害、推翻,可是每天幹的事都是不仁慈的事情。明明不想被推翻,還都是幹殘忍的事情,這就好比什麼?「猶惡醉而強酒」,明明很討厭喝醉,卻一直把酒灌進嘴巴裡面去,這就顛倒、愚痴,不明事理。孟子的這段話,也印證了這一段。
接著我們看下一句講的,『恩蓋天下,然後王天下』,恩惠足以遍及天下,然後才能統領天下。你施恩惠,人民、下屬跟你是同心同德,你就可以很好帶領他們。我們看一千一百三十三頁第九冊,提到的這個故事,中間,「聖人之於天下也」,聖人治理天下的心境,「譬猶一堂之上也」,就好比今天大家共聚在這廳堂之上,「今有滿堂飲酒者」,這整個廳堂大家在喝酒,在歡聚暢飲。「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所有的人都在歡喜的喝酒,只有一個人躲在牆角流眼淚。「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這一堂的人發現統統很不忍心,不繼續玩樂,不繼續歡樂了。「聖人之於天下也」,就像這個情況一樣,「譬猶一堂之上也」,聖人關懷天下的老百姓就像這個比喻一樣。只要「有一人不得其所者」,他沒有生活得好,沒有能安穩過日子,他就會非常的關心他,去關懷愛護他的情況。
大家感受、感受這個情況,就是聖人的心非常細膩,他不會說,你看都很好了。他是注意到每一個人民、體恤到每一個人都照顧得到。你看小老百姓都被他給體恤照顧到,你說那老百姓的心裡有多大的感動,深深記住這個君王的恩德。我們也聽到很多感人的事蹟,像在大陸我們的溫總理,過年有時候在下水道裡面,除夕到下水道去給下水道工人拜年,去給這些基層的工人拜年,慰問他們。你說老百姓這輩子會忘了這件事嗎?我看他只要遇到人一定都是先講這句話,感動至深!所以恩蓋天下,然後可以王天下。而且更感人的在哪裡?他的仁慈、他的施恩德,感動到其他的臣民,也都會去體恤別人。有一個人在那裡哭泣,不只是主人去關心,其他的人都主動去關心,這堯帝做到了。大禹讚歎堯舜那時候的老百姓,是以堯舜的心為他們的存心。所以只要有一個人沒有被體恤到,他都覺得是他的過失,忽略了。「則孝子不敢以其物薦進也」,就是只要有人還沒有被照顧,心裡很難過的時候就不會先慶祝,孝子不會來給父親、給主人送禮,大家不會先做那個動作,會先做哪個動作?先去照顧安撫好傷心的人。
我讀到這裡,覺得這樣的聖王帶出來的臣民,各個都是慈悲為懷,很敏銳。假如是那些驕奢淫逸,都縱容自己欲望的君王,帶出來的底下官員,那都等於是殘害老百姓,他們都不覺得怎麼樣。所以您看仁慈、殘暴所帶出來的國家風氣差別是非常大的。我們的孩子跟學生、跟下屬能不能時時體恤到,身邊人的需要,或者他的難過?假如團隊的人都能有這個能力,這個團隊一定會興旺起來,為什麼?「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彼此都關懷照顧,彼此都念著彼此的恩,那都是一心一德邁向共同的目標、使命。所以這個人和都要從仁慈,都要從施恩,都要從包容度量開始做起。好,這節課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