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下午好。我們接著看第四句,在《魏志》裡面,三國的魏,《魏志》中提到的:

  【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戒闕黨也。】

  我們從字面上看,很多事物如果迅速長成,就會很快滅亡。成就得慢、成就得紮實才會有好的結果,『晚就則善終』。我們看到速成,應該要想到孔子講的「欲速則不達」,孟子也講「揠苗助長」,急於求成,反而是適得其反。要很快看到好的結果,那很容易就是做表面上的功夫,做給人看的。而在大自然當中,比方樹木,它能夠成為參天大樹,最重要的是它的根紮得牢不牢,而根都是看不到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假如要快速看到效果,很可能都是適得其反。所以現在急功近利,在教育界也好,或者在各個行業也好,反而各個行業的發展,現在是狀況百出。所以從企業的壽命來看愈來愈短,都犯的是這個問題,「速成則疾亡」。都是做個表面,就像蓋房子柱子都不穩,外面塗得很漂亮,風一吹就倒下來了。

  大家看萬法由心生,所有的物品,其實都是人的心創造出來的,它的造型,它做出來實不實在,都跟製造的人有關係。你看古代一個橋可以用八百年,可以用一千年,我們現在的路壞的情況很嚴重,您看就是做表面,趕緊做好。跟紮紮實實想著,我這個橋要利益世世代代的,憑著良心做,還是急功近利做,那完全效果不一樣。而從我們自身的道德、學問來講,想急於求成,其實學的都是表相,甚至學個樣子讓人家看起來學得不錯。事實上所有努力的動力,都是希望別人說,我不錯,根本還是虛榮心,還是想求成的心。老子講「為道日損」,真正道業要提升,不是增加一大堆東西,而是能把內心的習氣不斷的放下,放到什麼習氣都沒有,明德、本善就顯露出來了。所以真正求學問是放下的功夫,放下習氣,放下了習氣,人的真誠心才會往外透出來;有一個名利心在,這真誠是不可能透得出來的。誠意才能正心,才能修身。

  清朝的曾文正公講到的,「一念不生是謂誠」,一個貪念都不起,一個習氣都不起,不起傲慢、不起情緒的念頭,都能調伏這些貪瞋痴慢,這個時候人才能真心,誠心才能夠現前。浮躁還是來自於名利心、功利的心、求表現的心,這個對於道業都有損害。所以格言裡面有講到「為學第一功夫」,一個人道德學問要提升,「要降得浮躁之氣定」。浮躁從哪裡來?從急、從求速當中來的。所以智慧是從定當中成就的,因定開智慧,這個定都是來自於持戒的功夫,來自於對治這些習氣、欲望的真功夫。人的欲望很多,心是靜不下來的,念頭會紛飛的,當然念頭只有自己看得到。所以求學問,首先我們自己不能自欺,觀心為要,自己的念頭有沒有跟經典相應要很清楚,一不相應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我們現在修學有個要突破的地方,不是想自欺,是習氣使然,渾然不知。不知道自己的習氣在那裡作用,已經傲慢起來,甚至是對長輩講話,都讓人家很難受了,自己還很得意的在講,察覺不到。

  所以我們從這些現象來看,家庭尤其母親的功德實在是太大了。現在修行之人遇到的種種問題,都是從小的根基沒有紮牢。好的家教,見到長輩怎麼可能會有不恭敬的言語?不可能。現在我們成年人也很有善心,都願意弘揚文化,但是一定要從我們的格物下手,對治習氣下手。習氣不除,只想著我學一大堆這些經句,可以去講給別人聽,這樣就是在弘揚文化?這樣的認知不妥當的。「人能弘道」,就是這些教誨我們自己做到,德行感動他人。假如我們身邊的親戚、同事,最近的跟我們都不親,都不能感動他們,然後我們出去講課人家說好,講得好!我們還很高興,這就無形當中會有一個陷阱掉進去了,陶醉在掌聲當中。甚至於身邊的人給我們提意見,我們還覺得他們雞蛋裡挑骨頭,你看這麼多人都讚歎我,說我挺好的,說我很發心。色不迷人人自迷,這個名不醉人人也會自己醉,所以沒有高度的警覺,要放下習氣真不容易,真的很難。

  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們的心被這些貪瞋痴慢給障礙住,要能洞察得到,進而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把它轉過來。要突破渾然不知的狀況,首先自己常常靜下來讀經觀照自己,常常能主動的聽別人給我們意見指正,我們這個態度要形成。假如變成外面的人對我們很讚歎,自己身邊的親人提個批評,我們就很不高興。甚至於就喜歡到外面去跟這些朋友相處,就不喜歡回家:這些人不識貨。那愈學這個心態就愈偏掉了,身邊的人看我們最清楚。「近處不能感動」,最近的人都不能感動,「未有能及遠者」,最近的人就是在勘驗我們是不是真誠,誠能感通,連身邊的人都成為不了知己,我們這個誠心還差得很遠,我們做這些思考都是不可自欺。而且對我自身來講,我們要很冷靜一點,佛家有一句話,叫「萬法因緣生」,我們現在家庭也好、事業也好都是因緣成就的,因緣其實就是一些客觀的條件。在耕農當中他要播種,他要有雨水,他要施肥,種種這些條件讓他可以收成。

  而我在七年多以前在海口,去跟大家分享《弟子規》,這也是個因緣。剛好那個時候,大陸的政策重視傳統文化的復興,假如不是整個高層這樣的倡導,我們要去講,人家還不讓我們講,所以這些都是因緣。再來,人心善良,還有很多幫助我的人都是師長的學生。您看這麼多的因緣在促成,讓我們有一個機會去就跟大眾做交流。而客觀來講我所講的這些道理,我自己大部分都還做不好,而在這樣的因緣當中,因為沒人講剛好我去講,大家就給我很多讚歎。那您看我會不會慢慢的,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客觀情況?甚至於還有人把我看神了:蔡老師什麼都知道。其實我什麼都不知道。真的人家把你當神,你假如不清楚自己習氣一大堆,突然第一個人把你當神你嚇得要死,第十個人把你當神:好像有點!所以名是比利更難放下的習氣,因為它太無形,你一不小心它就上身。利,它看得到,鈔票!財物它是有形的,名它是無形的。沒有時時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放在心上,不可須臾離也,真的很難放下名聞。

  有個人向他一個長輩講,我現在要去當官,我已經準備好一百頂高帽要用了。他這個長輩一聽:你身為讀書人要有氣節、要有正義,怎麼可以巴結、諂媚?要仁義存心,要盡忠職守,不要去巴結任何人。這個人一聽:長者,這個時代像你這樣的人實在太少!這個長者說,說的也是。這個人走出去,說一百頂高帽,第一頂已經戴上去了。我們每一個在講學的人,坦白講因為都是經典的話,人家聽了當然會有共鳴。那不是自己真實的境界,甚至於愈講心裡愈慚愧、愈發虛。尤其看到《論語》有幾句特別提醒,「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不敢講自己做不到的話,講了又深怕自己做不到,戰戰兢兢,戒慎恐懼。深怕自己說了,以後做不到,反而侮辱了傳統文化,這不是自己來做這個事情的初衷。所以有機會跟大眾分享,分享完了趕緊要用功,趕緊鴨子划水才行。為什麼?調伏這些習氣,那不是一日之功,那都要愈挫愈勇,百折不撓。光對治一個壞脾氣都不容易,而且那要長時間薰習、長時間的觀照,甚至於都要具體用生活的一些方法、方式,來調這些習氣才行。所以調伏習氣,帝王將相都不一定做得到,不是容易事,可不能掉以輕心,覺得讀幾本經、講幾堂課,學問就沒問題了。

  『夫物速成則疾亡』,一般的規律,愈快出名的愈快倒下來,因為他抵不了這些名利的時候,就受不了。大家看很多國家都有跳級生有沒有?跳級生厲不厲害?我們一提倡跳級,一跳十三歲讀大學、十一歲讀大學,好厲害。跟這句話違背了,有沒有人去調查過,那個跳級生以後怎麼樣?請問大家看到,哪個世界上成功的人他是跳級生?奇怪,都沒有怎麼繼續搞?深入發覺,這些跳級生人際關係處不好,因為他沒有學習。人際關係,不是靠記一本什麼書,他人際關係就好了。那是一種感受、一種體驗,他必須去從處世待人當中去摸索、去體會、去成長,沒有辦法吃哪個東西下去,就都學會了。而且我們都沒有關注到他心靈的成長,他假如一直跳級,統統在掌聲當中,其實他得失心是非常重的,他輸不起的,一下子挫折來了,可能他就有想不開的念頭。所以統統要遵循自然法則,水到渠成。求學問首先我們急於求成的心要調伏掉,要安住當下,安住每個念頭下功夫。所以「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強摘的瓜不會甜,強摘的桃會很酸這句我加的。因為孔老夫子說要舉一反三,這是同理可證,不能違反自然。

  坦白講栽培人才也都要從基礎開始,等到他實力積累上來,他一當主管,他能體恤底下人的心情,他也能指導他們,他絕對不是紙上談兵。現在很多人企管碩士、企管博士,好他心目當中:我一來就是做什麼,他就要做主管。然後都是拿著理論硬套,他能不能感受人心?「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感同身受那都要親身去體驗過一些事,才提得起來,「事非經過不知難」。有個企業家創業特別有人情味,整個團體像一家人一樣。傳到他孫子,他爺爺創業小學畢業,學歷很低;他的孫子是管理學博士,從美國回來了。結果一回來,對著全體員工講:我不是來跟你們交朋友的,公司有公司的制度,你們要好好遵守。他是博士,請問大家整個人心差異大不大?坦白講他講這些話,公司還能繼續做誰的力量?誰的福報?他爺爺!那些人現在是看他爺爺的面子。假如沒有他爺爺這種篳路藍縷打的基礎,我看他講完,隔天不知道跑了多少人。

  所以這整個栽培人才,包含學問的提升,都是積累的,都不是可以速成的。所以剛剛那一段話,「繩鋸木斷,簷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矜就是傲慢,覺得自己的能力比爺爺強、比古人強,躁就是急於求成,狐疑對經典這些話懷疑、不相信,真的是這樣嗎?比較容易順著自己的看法、我執、我見去做,「矜躁孤疑」。「欲速」是想要很快達到效果,「轉遲」,反而適得其反。大家看我們求學問的過程容易急躁,容易懷疑經典的教誨,然後容易傲慢。您看孔老夫子是至聖先師,老人家學習的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您看信不懷疑,好古!述而不作是不傲慢。當然那個信、那個好表現在依教奉行,表現在自己的思想隨順古聖先賢的教誨上。不是自己拍著胸脯說:我相信、我好學,這是表相。我們的思想觀念、一言一行照著經典來落實,這個才是真信、真好學,這是重實質,不是形式的,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了。

  所以學問,成語當中也提醒我們「厚積薄發」,坦白講我是碰到這個機會,在海口跟大眾交流,沒有老祖宗的經典、福報,沒有師父的威德,誰要聽我講?所以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狀況。現在祖先也很護念我,知道我已經彈盡援絕,差不多用完了,定力也不夠。所以師長慈愛,知道我們這些年輕人也沒東西了,給我們建個漢學院,把我們關起來,別出去丟人現眼,好好積累。學問不積累沒法入心,經句沒法變成自己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變成自己的心性,難!那不是短時間達得到的。所以真的我們都感覺,冥冥當中祖先都在護念著我們,我們得聽話,不能又出去亂跑是不?出去,八風一吹又動了,到時候晃,連根拔起來那就造大罪業,把傳統文化的形象都搞壞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人是遇到知己會吐真言,大家都是我的知己,對弘揚文化確確實實是盡心盡力。看到大家學文言文學了一年多,每一節課都不缺席,真的,我是打從內心佩服,大家的那一分使命承擔,還有好學。

  所以『朝華之草』,早上很活躍的草、很鮮活的草,可能到了,『夕』就是傍晚,傍晚就凋落了。但是松柏它的茂盛,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衰減,『松柏後凋於歲寒』,「松柏」都是可以長幾千年的大樹,那個都是根基紮得很牢,但是它長得很慢。所以您看草本植物長得特別快,二、三天就看它長那麼大,但很快它就死了,所以大自然的這些規律,也給我們人生很大的啟示。『是以大雅君子』,「大雅君子」就是德高有才的人,不求很快得到效果,欲速是會不達的。而我們要很冷靜,現在整個社會風氣還是急功近利多,甚至於我們在弘揚文化的路上,我們自己功利心、名利心其實還在調伏,有可能做著做著我們也是用功利心在做。所以一個團體互相之間提醒、護念,勇於講實話,提醒整個團體的方向步伐,這是必要的。不然形式上是弘揚文化,實質上還是在追名逐利,追名逐利可能都是在花祖先的福報,在造孽了。

  追名逐利到最後,自身的習氣沒有調伏,一跟大眾接觸,反而讓大眾喪失信心,怎麼學傳統文化的人做人做事都是這樣?所以現在很重要的要紮根,經典的教誨,我們要落實在自己的家庭、團體當中,這些才是真正人能弘道,做出來了讓人有信心,這樣才能長遠。只講不做最後日久見人心,人家一跟我們接觸,反而察覺到怎麼講課的人習氣這麼重,德行這麼差?那個會給人家內心很大的震動,甚至是灰心。所以我們走到這個因緣當中來,不忘初心,不是要名,也不是要利的,希望以自己的真誠跟德行,讓每個接觸我們的大眾,對傳統文化都有堅定的信心,用這樣的心來期許自己才好。名利是夢幻、過眼雲煙,尤其會毒害我們的慧命,真看破了躲都來不及,還要它?

  這一句話事實上,是位父親對他兒子的諄諄教誨,《群書治要》第五冊六百六十八頁,就有這句話。而這篇文章,是魏朝一位讀書人也是官員,寫給孩子的,在六百六十六頁最後一行,我們螢幕上也有把字打出來。這段家訓非常精彩,可以體會到一個父親望子成龍的心,護念孩子德行跟幸福的心。我們看第一句,「王昶字文舒,太原人也」,太原在山西。「遷兗州刺史」,刺史應該是負責一個省的也是滿大的官。「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他給哥哥的孩子就是他的姪子,以及他自己的小孩取名字,都把謙虛、忠實、忠誠,這樣的字含在他的姓名裡面去,而讓孩子拿到這個名字,就明白父親對他的期許不敢忘懷,愛子從這些很細的地方都是良苦用心。「故兄子默」,他哥哥的兒子叫王默,「字處靜,沈字處道」,他哥哥有兩個兒子字處靜跟處道,都提醒他在道中,要時時清淨的心,靜下來才有智慧。「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仲」,在《三國志》裡面是寫「道沖」,都是取得很有義理的名字。

  「遂書戒之曰」,而且還寫了家書勸誡他們,勸誡的家書說到,「夫人為子之道」,一個人身為人子應該遵循的道德,「莫大於寶身全行,以顯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於滅亡之禍者,何也?由所祖習非其道也」。父親很懇切提出來了,為人子之道,沒有比愛護自己的身體。寶身,大家看到寶身兩個字,有沒有想到哪句經句?「身有傷,貽親憂」,下一句全行,「德有傷,貽親羞」。再下一句「以顯父母」,「親所好」,您看《弟子規》也滿好用的,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所以經典不是說讀很多才有學問,重要的是讀一本能完全做到,這德行就上去了。而這個寶身是愛護身體,「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孟子也說「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事奉尊長哪一點最重要?事奉自己的父母第一重要。

  「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守護好,這個身尤指身體,也會延伸到自己的品德,品德有損,父母終身遺憾。所以有把父母放在心上的人,決定愛護自己的身體跟德行。而一個人的學問必然是從孝開始落實起,「夫孝,德之本也」。我們看到這個本的經句,決定不可以僥倖,一定要在這裡真真實實的下功夫,本立才能道生。真的,對父母真誠不了,對任何人的真誠其實還是做個樣子的,「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這個以顯父母,我們看了很感動,古人在文化的薰陶之下,每個人對家庭都很有責任感,這不牽扯到說,他有沒有很高的學問,哪怕他一字不識,他對父母跟家庭都有責任感。這樣的人格特質他一出社會,對團隊有責任感、對社會有責任感,他會盡忠。現在麻煩,從小沒有培養責任感,到單位去、到企業去,統統要人家順著他,他怎麼盡忠?他不是添亂了嗎?

  我曾經聽到一個事實,有父母拿著禮物到公司去看老闆、看主管,然後拜託這個主管:你好好照顧我兒子,我兒子有一些壞習慣你多多包涵。那把企業當學校,人家請我們還給我們薪水,然後我們來這裡給人家添亂,這個邏輯不大合,是來盡忠職守!所以我們看「忠臣出於孝子之門」,他在家裡就是要人家伺候的,他哪有可能說到單位去馬上變得獨立盡忠職守?那他是吃哪一牌子的藥,得要去了解一下,哪有這樣的藥可以吃?《孝經》裡面很多精闢的教誨,「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他在家裡很勤奮,尤其大家族有很多人事上的問題,他都懂得去負責、去歷鍊,他一到單位去,這些人情事理他都很圓融、很敏銳。所以領導看到這樣的人,他省很多心力,什麼事交給他不擔心了,在家裡培養這些做人做事的功夫。「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他當官了,他在哪個團隊他能負責好事情。所以責任心重要,榮譽心重要,是一個人努力的動力,這個責任心最彰顯的就是有孝心,以顯父母。

  而「人知其善」,這麼講沒有人不認同的,都覺得這樣是對的,這樣是善的。可是為什麼還是很多的人,知道要做這些事,卻「危身破家」,自己的身體、德行出問題,又讓家庭敗喪掉,家道衰敗,甚至陷於滅亡的災禍。我們有時候在觀察、思考,每個人的人生方向是這樣,怎麼走到最後會偏那麼多,甚至背道而馳都有。這裡點出來一個重點,為什麼?「由所祖習」,祖就是一直以來、長期以來接觸的、學習的,就是「祖習非其道」,接觸的人事物所吸收的東西,是偏離道的。講大一點,被社會習染了;講近一點,出社會之後受朋友的影響。五倫當中這個朋友,尤其在人步入社會當中影響非常大,有句話說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一個人走在清晨霧裡面,感覺不到霧氣,好像把我們的衣服都淋濕,沒有這麼快,但雖不濕衣,時時有潤,不知不覺都在吸收這個水分。同樣的朋友跟我們常常相處在一起,德行會互相切磋、影響,壞習性也會互相影響。

  尤其學壞的很快,「學好終年不足,學壞一日有餘」,尤其這些欲望的東西,一學就會,學孝道,三年都不一定紮得了根,這是值得我們很慎重的。一個人學習如逆水行舟,不可懈怠,要下決心才行。我們剛剛講,學好終年不足,其實我們學習沒真正用心,沒真正下功夫,還是落在表相上。有,我有聽經;有,我有讀經。聽的、讀的有沒有入心?有沒有期許自己不可須臾離也?我們看自己好不好學,怎麼看?您現在想這一生最佩服的人,你生命當中你最佩服的人,大家想好了沒有?你假如都沒有,那趕緊有。假如都沒有,《弟子規》的「見人善,即思齊」,就沒有入心。想好了第二個問題,請問我們學到他們身上哪個優點?假如沒有,那個佩服也只是落到表相上而已,不是內心真正的感佩跟恭敬。真正感佩、恭敬怎麼可能不下功夫跟他學?所以人貴有志氣,沒有志氣,走兩步退三步。志氣是什麼?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人家這麼有德行,可以百世為師,我怎麼可以自甘墮落?提起這個志向,然後很實實在在的去效法,這些問題提醒我們自己不可以自欺。

  讀《弟子規》,「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有,我有讀經,我有親近善人。結果我們一問,親近《弟子規》做到哪一句?親近善知識,跟他學到什麼?看到他的優點請教他,接著一步一步怎麼效法,紮紮實實學到,學習真正要下深的功夫才行。我們不要說善知識了,我們就說自己的父母就好了,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之下最少二十多年,父母的優點我們學到沒有?所以人要好學、要善學。我們假如人家的好體會不到,沒有進一步去做,人家的不好都記在心上,那就太麻煩了,那學問就是愈來愈往下,上不去了。所以這裡提到的,不斷接觸的是不是有德行的人?是不是正確的思想觀念?好像是賈島先生有講到「擇交如求師」,選擇很好的朋友,就像選擇老師一樣慎重,從這裡我們看得出來古人體會到,朋友對自己德行的影響。

  接著講到,「夫孝敬仁義,百行之首」,孝順、恭敬、仁慈、道義這樣的德行,是所有德行最重要的,為首的。一個人只要真的存心能孝敬仁義,他是有真學問的人,他哪怕經典沒讀多少,他就是為人演說的好榜樣。我們暑假期間,有邀請到一位我們大陸捐血女狀元,她捐的血是女性當中排在狀元的。大家看「天下父母」,有一集有訪問她劉蘇大姐,我這一次到吉林去,有遇到這一位大姐。這些至孝、至仁慈的人,我們一接觸她,都會被她的德行所感動,因為她是真心真誠流露的人。這樣的榜樣難得,我們邀請她給大學生講課。而且後來她的兒子、家庭都愈來愈好,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她現身說法。不只給大學生講,也會給我們大眾開放一個時間,跟大家來分享,百聞不如一見。這樣的榜樣很重要!

  我認識一位朋友,他在商場當中也是經營得很不錯,當他聽人家說師長為文化、為正法無私無我。他說聽了以後,他不相信,在這個世界當中人都為自己,哪有這種人?他不相信。人家邀請他很多次,最後他勉為其難去聽課了,在很大的場地裡面他就站在最後面,然後他聽、聽,他說很奇怪,聽到最後愈走愈前面去了。你看無形當中那種德行會感化人,不知不覺。他是英文教育的,華文不通暢,不大會講,聽到現在,可以用華文給人家講傳統文化。然後這些大官就跟他講,你以前都給我講生意,怎麼現在講教育?他說沒有這個重要。他說讓我用中文講生意,我講不出來,不會講,要講中華文化才會講。我想可能他在講中華文化都有祖先給他保佑,靈感特別多,講生意沒電了。所以為自己,祖先就保佑不上去;為一切人,這個保佑的力量就上得去了。所以後來他聽課了解師父所做的事情,佩服,全心全意弘揚中華文化。那我們看榜樣重不重要?太重要了。所以諸位學長,我們也要是馬來西亞的榜樣,馬來西亞的捐血女狀元,捐血狀元。我說女狀元,好像有點對我們女學長要求太苛刻了。當然我可能扮演這個角色有點困難,因為我怕我要去捐的時候,那個小姐說,我看你還是來輸血好了。大家隨分隨力,能夠利益他人的,我們毫無保留的去付出,就對了。

  「孝敬仁義,百行之首,而立身之本」,立身處世的根本。「孝敬則宗族安之」,有孝敬的心,他是大家庭裡面的好子孫,由他來帶動所有的同輩之人孝養父母,晚輩孝敬這個家哪有不安的!子孝父心寬,家和萬事興。「仁義則鄉黨重之」,他又講仁義一定不遺餘力的造福於鄉黨,鄉黨特別看重他、尊重他,甚至以他為榮。「此行成於內」,德行成就,這些教誨內化了,自然流露在他的言行當中。「行成於內,名著於外」,美名自自然然感召來,因為他的德行利益大眾,美名自然隨之而起。「若不篤於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華焉,以成朋黨焉」。這裡的轉折,緊接著就是很重要的叮嚀,這個孝敬仁義是最重要的德行基礎,這些好好的去紮,而且實實在在的在哪裡下功夫?至行。不篤於至行,至,可以是剛剛講的孝敬仁義的本,這些德行之本。至行有另外一個理解,「何謂至行?曰:庸行」,庸是很平常、平庸,至行是很高的德行,是從哪裡積累上來的?就是從平常的起心動念跟一言一行當中,落實了他的德行自然提升上去。假如我們忽略了自己的念頭,跟生活的很多細節,這樣的學問就會很不紮實。甚至是人前一套,背後一套,有人在的時候挺像個君子,沒人在的時候行為完全不一樣。所以古人說要慎獨,沒人在的時候跟有人一樣的戒慎恐懼,不然一學都學成兩張皮,表面一個樣子,背後一個樣子。為什麼會學成這樣?還是虛榮心作祟,還是不明白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前人後不一致,這是自欺欺人。

  不篤於至行,不從根本下手,不從這些生活細節紮紮實實去做的話,那是背本逐末,這個末是枝葉。沒有根,只想著枝葉很繁茂、很漂亮,所以變成什麼?以陷浮華焉,陷到浮華裡面去,以成朋黨焉。陷浮華就是貪名追名去了,以成朋黨焉逐利去了,有私黨,為了一些既得利益就不好了。「浮華則有虛偽之累」,人虛榮浮華的心起來,其實做人很累,要裝樣子的時候,這就是身心的累贅了。明眼人看了也覺得這樣很累、很辛苦,人前人後這個面具常常還要撕下來,多辛苦。大家看過四川的變臉沒有?一下子就變一張了,會不會有時候變錯了?還是上面有一句,形成於內,就是《大學》裡面講,「誠於中,形於外」。不要把學問搞複雜,就是這一顆心,尤其是恢復誠心、恢復孝心就對了。「朋黨則有彼此之患」,結黨營私什麼禍患?到最後出狀況了,互相狗咬狗;或者因為既得利益,自己同黨的人也會衝突。所以只要不能去私利,朋友之間就很難是道義之交,就變成朋黨。

  「此二者之戒,照然著明」,等於說這兩點在歷史當中,甚至於在離他們不遠的這些時光當中,太多這樣的例子呈現出來。雖然有這麼多的例子,「而循覆車滋眾」,循覆車滋眾就是重蹈覆轍的人還是很多。所以從歷史當中雖然有很多提醒,但人沒有高度的警覺,跟去效法、去落實,讀再多,還是會重犯很多歷史當中的事情。您說哪一個皇帝沒讀歷史的?個個都讀,但沒犯的人還是少之又少。所以有一個讀書人寫到,「後人哀之而不鑑之」,後人看到這些歷史覺得很哀傷:這些人怎麼這麼可悲?哀之而不鑑之,自己不引以為戒。「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我們不引以為戒,我們也犯了,那以後我們的後人又再說這些人真可憐。所以人要能不重蹈覆轍不容易,真的要戒慎恐懼的心來時時觀照自己,尤其從念頭下手。「逐末彌甚」,捨本逐末的人還是非常的甚多,可能當時候這些讀書人的風氣不是很理想。「皆由惑當時之譽」,就貪名,迷惑於這些美名、讚歎。「昧目前之利故也」,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清楚往後的禍患。

  「夫富貴聲名」,富貴、好名聲,「人情所樂,而君子或得而不處」,人情很多很喜歡富貴、聲名,但君子得到了,反而把它捨棄掉。為什麼?「何也,惡不由其道耳」,就是獲得不是由正當的方式得到的,君子不處也。所謂「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患人知進,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憂患人知道進取,而不知道什麼時候該退守,比方說人一直忙於追名逐利,忙於事業,有時候也需要冷靜思考方向、目標。冷靜下來的時間可能都沒有,每天忙忙忙忙到最後出狀況,所以知進不知退,不知冷靜、不知反思。包含「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知道好、做,沒有衡量自己的能力,這些種種客觀的考量,到最後答應太多了進退兩難,這都是知進而不知退。甚至於有時候功成要身退,不可好名貪功;知欲而不知足,只知滿足這些欲望,而不知道知足,不知道節制這個時候控制不住。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就會後悔莫及,就會自取其辱。

  你很多欲望都要去追求、都要去滿足,甚至於到時候還要看人家臉色,還要去巴結人,到時候人家羞辱都有可能,瞧不起我們。比方說男人找對象,要有男人的氣概,不要男的在追一個女朋友好像在求人一樣,好像變成她家的僕人一樣,真沒男子漢的人格,看了不敢苟同。真的,你看人有那種貪求的時候,做出來那些行為,人家看了都瞧不起他。坦白講那個女的會瞧得起他嗎?不會!所以俗語說自取其辱有道理。所以「能知足者,天不能貧;能無求者,天不能賤」。無求的人品德才會高,不會做出諂媚、巴結的行為出來。能知足者天不能貧,他知足常樂了,老天爺沒法讓他貧窮,能無求者天不能賤。「能隨遇而安者」,不要強求,隨緣盡分,「天不能困」。我們在人生的發展因緣當中,有時候都會覺得:我好委屈,就是這種困的感覺,虎落平陽被犬欺,龍困淺灘被蝦戲。坦白講人起這個念頭的時候,他的學問也不怎麼樣,真是如此的。為什麼?一切福田不離方寸,福分跟智慧都離不開這顆存心,誰能困得了我們!所以人一強求可能都會感來困辱。能隨遇而安,能安住每個因緣去盡自己的本分,福慧自在其中。

  「語曰:不知足則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一個人不知足一直在追求欲望,反而會失去他所要的,甚至他本來擁有的。我們看現在人一直在追逐很多的名利,最後身體垮掉了,什麼也帶不走,那不知足造成的。甚至於為了追逐金錢,家庭沒有照顧好,最後妻離子散都有,那都是不知足造成的。這些人間的富貴該是我們的,跑都跑不掉,何必這樣汲汲去營求,而讓整個人生都失衡。心裡、念頭裡只有錢,就看不到人情了,體恤不到身邊人的心,這樣就不好。所以一個人能知足之足,他很滿足於現前所擁有的,他常常都能很充實、很快樂,甚至是充滿著感恩的心。

  「覽往事之成敗,察將來之吉凶」,能夠借鑑以前的成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個不只是自己人生,還包含歷史。一個人也要有很重要的做事態度,我們在單位服務,一定要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傳承下去,這樣這些經驗成為團體的寶貴財富。假如做了很多事,經驗都沒傳下來,那等於是很多事情一錯再錯的話,那整個團體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消耗得很厲害,甚至很多經驗都是空轉,這樣我們就沒有盡到忠。察將來之吉凶,可以判斷將來的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厭,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祿者也」。這句話也是講得很肯定,未有就是從來沒有追名逐利、欲望不能滿足的人,他能夠興盛他的家族,保全福祿的,找不到了。「欲使汝曹立身行己」,所以我希望你們立身處世,「遵儒者之教」,遵從孔子儒家的教誨。「履道家之言」,履就是信奉、實踐,道家的這些教誨真言。

  「故以玄默冲虛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這個汝曹就是你們,當時候漢朝說汝曹,就是指你們的意思,一想到自己的名字,就馬上能提起名字背後的義理。「不敢違越也」,就好像這個名字變成一個準繩隨時提醒他。「古者盤杅有銘」,講到這個盤杅有銘,我們就想到,「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個盤杅都有刻字提醒自己。「几杖有誡」,茶几、手杖有的都刻字來提醒自己,怕自己會忘掉這些重要的教誨,時時提醒。「俯仰察焉」,等於是隨時看到了就提醒自己,抬頭看到,低頭也看到,最好是作夢也看到。「用無過行」,用了以後提醒自己,讓自己沒有過失。今天剛好準備了一些小貼紙,上面有寫一些經句,大家待會來抽一張。我們學了馬上做,把這個經句看貼在哪裡是你俯仰都看得到的,隨時都看得到的就提醒自己。大家誠心抽很準,叫至誠感通,就抽到那個最能提醒我們的句子。「況在己名」,古人這麼做都能提醒自己,何況你們的名字就是含有這些義理,更能達到提醒的效果,「可不戒之哉」。

  接著期許他的孩子,「夫物速成則疾亡」,你們年紀輕不要急於求成,「晚就則善終」,厚積薄發。「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惡速成,戒闕黨也」。「闕黨」是《論語》裡面一個典故,就是有一個童子來問孔子,還有轉告一些事情給孔子,闕黨指就是孔子同鄉的一個小孩。人家就問孔子,這個童子是不是很好學、求上進的?夫子說我觀察到,他不是來請益、求學問,他坐的時候都坐在大人的位子上,走路的時候走在大人的前面,他不是要來求學問的,他是很想趕快長大跟大人一樣。那小孩一講我要長大,長大我就可以坐那成人的位子,我就可以做很多很多事。那都是心智不成熟,想要趕緊像大人一樣,這都是急於求成的心態。孔子從他怎麼坐、怎麼走路就看出來了,果然有德行的人從這些細微處,他能洞察到這個孩子的心態。

  「若范匄對秦客,至武子擊之,折其委笄,惡其掩人也」。范匄的父親是范武子,有一天范匄回家就跟他爸講,爸,今天有秦國來了客人,結果秦國的客人問了一些問題,旁邊一些大夫都答不出來,我把它們答出來了。大夫都沒說話了,他這個年輕人就搶著把答案都回答了。他爸爸一聽完,把他痛打一頓,打到他的髮簪斷了,他父親為什麼生氣?因為他掩人也,掩就是好像才華去壓到別人,甚至是貶低別人:沒問題,我會,大夫都不會。那個氣焰上來就麻煩了。大家看,這麼一打才記得住是不?現在的父母一看:兒子,你真棒,連這些老人都不如你。麻煩了!所以現在的年輕人,要找到不傲慢的不容易,這可能跟父母的態度都有關,尤其不對的時候,馬上一開始不對就教訓,一輩子都不會忘,形成以後要教就不容易了。

  「夫人有善鮮不自伐」,一般人有善行,很少不自我誇耀的。「有能者寡不自矜」,有能力,也很少不自傲的,這個矜是傲。「伐則掩人」,自我誇耀就貶低了別人,讓人家在旁邊好像無地自容,好像遠不如你。「矜則陵人」,驕矜、自傲了就凌駕別人,這樣的人生態度感得的是什麼?「掩人者人亦掩之」,你貶低別人,別人抓到機會也壓我們。「陵人者人亦陵之」,自傲的,人家也會這麼對我們傲慢。有一句格言講到,「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什麼都要搶第一的,一定有一天會被人家擠下來,「事事爭勝者」,每件事都要爭第一的,要逞強、好勝的,「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人家看不順眼,背後找你麻煩,所以「滿招損,謙受益」。

  接著舉了事例,「故三郤為戮於晉」,這三郤是指三個兄弟,就是傲慢結果都被殺害,這都是自己的傲氣招感來災禍了。「王叔負罪於周」,王叔都是犯了這些處世的態度,招感來這些災禍了。「不唯矜善自伐,好爭之咎乎,故君子不自稱,非以讓人,惡其蓋人也」。不唯矜善自伐,好爭之咎乎,就是他們所感來了這些災禍,都是因為矜善自伐跟好爭,造成的過失、過咎,所以君子他不自己誇耀稱讚自己。「非以讓人」,不只是他謙讓的態度,「惡其蓋人也」,君子他很厚道,他不願意去貶低別人,氣勢去壓到人,他心很柔軟,他不願意這樣,這樣是君子。言語都想佔上風、都想壓人,都要讓人接受,不接受不行,都非君子之風。「夫能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鮮不遂矣」。柔弱勝剛強,懂得讓就是有肚量,反而能得,為什麼?量大福大,能讓了,消了災禍,福更大。能屈者才能伸,所以這是教導他們不能傲慢,反而要能屈,反而要能懂得禮讓、謙讓,懂得柔弱、懂得謙退這樣的態度。好,時間到了,提醒很重要,不用貼貼紙都有提醒。好,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這裡,我們下一次把這個家訓再探討完,這一篇寫得很精彩,大家可以回去再多看幾遍。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