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下面我就接著向大家匯報,我的題目「中國傳統文化帶動經濟良性發展的經驗分享」,我們接著上一集講的,往下繼續匯報。淨空老和尚提出現在社會已經沒有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家,現在的家是小家,跟過去的家的概念不一樣。過去家的功能,家道、家風、家業、家學,統統找不到。老人家剛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我還不太理解,因為老人家前一段一直提倡《弟子規》。現在又提出傳統意義上,健康過去傳統的大家庭,健康的大家庭。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嗎?我最近有些體悟,《弟子規》是家規,《弟子規》的學習是家學,《弟子規》所形成的傳統是家風,《弟子規》的指導下打造的事業叫家業。《弟子規》跟家是一,不是二。從學佛的角度來看,在佛,家是道場,在儒,它是叫家,在佛它叫道,道場。我愈仔細的參究,老人家提出這個企業家、企業家,愈有道理。

  原來的大家庭孩子多,小家庭多,聚合在一起有財務問題。怎麼對待財務?有老人、有小孩,要生活,老人已經喪失工作能力了,小孩還沒有工作能力,要養育,要養老、要育幼。大家庭幾代人在一起,尊卑長幼具全,就是現在企業的級別。你看企業一般的級別,有員工、主管、部門,部門的副經理、正經理,公司的高層領導,副總、總經理,有些企業還有總工程師、總會計師。總經理上面還有董事會,董事會裡面還有董事長。你把過去傳統的家跟現在的企業做一個比較,老人家真有智慧,那就是典型的一個過去傳統意義的家。這個提醒太絕了!過去傳統意義的家找不到了,今天做買賣的人多,搞企業的人多,經濟社會,誰都想掙錢,掙錢就得辦企業。企業你就有得部門,起碼得有財務部給你管錢,起碼你得有行政部、人事部給你管人,給你管日常行政辦公。企業是賣產品的,你得有銷售部;產品要推廣,你得有市場部;合同簽回來,你得有合同執行部;合同執行過程當中,你要是工業產品,你還得有個工程技術部;完了,產品還得售後服務,你還有售後服務部。

  你看接著上一次講的,這在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家,那就是一個大家庭內部的各個不同的小單位,長子、次子、閨女、妯娌、兒媳,全具全了。部門經理,兒子,部門副經理,兒媳,各個部門的祕書,部門的小管家,這個部門的員工,除了經理、副經理之外,那就是這些過去小家庭的這些孩子。你愈琢磨愈有道理,這個地方應該能夠把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家,幾千年來積累的中華民族關於家的建設、發展、管理,這個豐富的智慧和經驗,完全可以用在企業。老人家真有智慧,這一句話點醒夢中人,點醒中國的企業家這些夢中人。家是什麼?家是一片綠洲,在這裡有溫暖,在這裡有支持,在這裡有關心,在這裡可以得善終,在這裡可以成長為人。這裡有學不完的長輩,學不完的經驗,充滿了愛,充滿了關心。特別是現在的五濁惡世,濁惡到了極點,如果一個人能有個信得過的家,在這裡能得到安慰、關心,這個人是個正常人,是個健康的人。

  同時他會把在家裡所訓練的這種愛,家裡日常生活所訓練的這種關心別人,不爭名奪利,無私奉獻,尊老愛幼,這些好的傳統、好的技能、好的習慣走出家門,帶向社會,社會能不和諧耶?社會能不平安乎?太絕了!企業家、企業家,音樂家、音樂家,科學家、科學家,如果每個人能把自己所工作的單位,弘揚過去中國傳統意義上這個家的理論和概念,我有一種推測,通過企業家在企業落實家風、家道、家業、家學,可能過不了多久,我們中國過去幾千年的嚴格意義上的血緣的大家庭能夠恢復。因為他在這裡得到真實的利益,他們會回頭,他們會嚮往,如果我這個血緣家庭的家,能像我這個企業的這種家這麼樣的溫馨,這麼樣的溫暖,這麼樣能得到幫助,你說人生不就圓滿了嗎?回家,嚴格意義上的家,大家庭,上班企業這個家,跟我在家回家那個家一樣。白天晚上一樣,出門在外一樣,回家也一樣,這人不就兩件事嗎?除了回家,就是上班。這兩個家都在呵護著你,都在照顧著你,都在關心著你,讓你二十四小時充滿安全感,讓你時時刻刻受到別人的關心和幫助。這種人生多令人嚮往!

  我們本來應該享受這種人生,現在在家,三口之家,家教沒了。沒有老人,孝不存在了,兒子是獨生子女,你養育他,他看不到爸爸媽媽怎樣孝敬爺爺奶奶,他向誰學?學什麼?沒這個課程。現在孩子可憐,不知道應該怎麼樣盡孝,不知道孝為何物,本來家應該有這個功能,缺失了。爸爸媽媽跟孩子什麼關係?如果這個孩子看到爸爸媽媽跟爺爺奶奶什麼關係,這種關係自然就建立起來。孩子就是耳聞目濡,漸漸的習染,他就學會了孝,孝是本,孝是根。一旦這孩子有了孝,你放心,人生的旅途開始於孝,人生的旅途完滿、圓滿也在孝道。這種家庭能恢復嗎?這種孝的教育能找到嗎?能,在企業。我做為企業第一把手,老闆,我就是父母。如果三代的話,如果有三層領導幹部的話,主管、部門經理、經理、董事長,那就是四代同堂。在這裡可以實踐家庭這個理念。

  一百年來,封建的家庭禮教約束中國的發展,限制中國的發展。「吃人的封建的家庭禮教」.這是我們小時候學的,二十世紀初提出這個口號,砸爛封建的家庭禮教,砸爛吃人的封建的家庭禮教。吃人嗎?現在家庭禮教沒有了。民國二十年,印光老法師在寫給一個居士的回信當中說:「人情如水,禮法如堤,去禮法之堤,能不人欲橫流乎?」今天我們用老人家這句話來審視中國目前的社會、家庭方方面面,沒禮法。想幹什麼幹什麼,想說什麼說什麼,想想什麼想什麼,人欲橫流泛濫。大米裡面摻滑石粉,藥是假的,假藥、假糖、假白酒、假粉絲、假醬油,吃的是毒,喝的是毒,人欲橫流。禮法在幾千年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哪有禮法?禮法分幾個層次,再哪裡能學習到禮法?家。家有家法,國有國規。所以孩子從一出生,來到這個家庭,他就受到禮法的訓練,禮節法度,就是我們佛家說的持戒。你看從小養成尊禮守法這種習慣,爸爸媽媽表演給他看,爺爺奶奶教他,從小就變成個規矩人。養成一種好的尊禮守法的習慣,長大以後走向社會,會把這種禮法、規矩帶向社會,帶向他人。在跟別人相處合作的過程當中,尊禮守法,整個社會和諧,有次序,井井有條,有條不紊。

  人與人之間有信任,因為都守禮法,人與人之間都知道底限,都知道該做什麼,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人該做什麼,什麼事該做什麼。如何處事、待人、接物,灑掃應對,全在有條不紊的禮法當中。企業界有一個說法,加強企業管理,強化管理制度。你看企業家在利益的驅動下,他們得到了一個真理,企業要加強管理,管理不就是禮法嗎?不就得落實禮法嗎?加強企業管理,過去的家用什麼來管?禮法,現在加強,完善企業制度。為什麼企業家要提出這兩個口號?加強企業管理,完善企業制度,因為企業的社會實踐告訴企業家,你不這樣做你不能成功,你不這樣做,你企業達不到你企業的目的,你看暗合道妙!在過去傳統意義的大家庭,家教、家法,怎麼是吃人的?如果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大家庭,這個家法、家教是吃人的、是害人的,那現在企業,加強企業制度,完善企業管理,那豈不也成為吃人的嗎?如果一個吃人的企業,它能發達嗎?暗合道妙!

  所以老法師有智慧,提出在企業落實家教,其實企業一直在建立制度、加強制度、完善制度,現行的企業的管理制度。所以企業落實家的家風、家道、家業、家學最容易、最直接,也最成熟。過去的大家庭幾百年不衰,范仲淹老人家的家庭八百年不衰。我們的企業,哪個老闆不希望八百年企業不衰?誰不希望企業長久?誰不希望企業愈做愈大,愈做愈好,愈做愈平穩?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把自己的企業接下去?把辛辛苦苦積累的財富傳下去?沒有一個老闆不想。傳不下去,為什麼?沒有家教,沒有家人了。企業落實了管理,但是企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企業沒後。我是董事長,誰接我的班?沒有人。如果沒有人接我的班,我辛辛苦苦打造這個企業,我為什麼?早晚還是別人的。如果我是個不覺悟的人的話,那是不是我的行為就是短期行為,就我這幾十年?兒子也不成材,姑娘嫁給了別人,不爭氣,沒有教育,自私自利,沒有受過與人相處的訓練,沒有那種跟人合作的心量,他怎麼能管好這個企業?

  企業無後,這是中國現代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悲哀。那現任的這些企業老闆們,急功近利也是必然的,吃光用盡是必然的,胡吃胡造是必然的,傳不下去。買奔馳(賓士)車,買勞斯萊斯好車,幾百萬,必然的,我留它幹什麼?給誰?他沒有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理念和希望。所以做一個老闆,都有老的時候,都有幹不動的時候,好不容易幾十年企業的技術積累起來,企業的團隊打造出來,企業的經驗豐富了,企業的市場穩定了,企業的產品形成了,沒有後人接,然後消失,這豈不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嗎?全聚德烤鴨店四百多年的歷史傳下來,今天多有名!上市了。全聚德是什麼?為什麼它能傳下來?家有禮法,有家業、家風、家學。他們在意,這是家庭的共同財富、共同的產業,一代接一代。所以現在企業,大家可能會有一種感覺,有一種現象,這幾年挺火,過幾年就不見了,今天又開了,明天又關了。這是一種損失,這是一種浪費,沒有積累。這樣下去,一代人跟一代人的經驗和時間投入,沒法繼承。狗熊掰棒子,夾在左胳肢窩下面,用左手去掰右手這個胳肢窩下面的棒子,掰了右邊的,左邊掉了,永遠都是一個棒子,牠沒有一個筐。

  所以通過老法師這麼講,我也在慢慢的做和體會,如何以家的概念來管理好我這個公司?如何當好這個家長?當家長不容易,管好這個家不容易,你得有道,你得有德,你得有威。道和德是威的基礎,員工為什麼尊重你?員工為什麼拿你當回事?你要問問自己,各位老闆。是因為利,他不得不重視你,因為你決定他的工資,因為你決定他的升遷,他是因為這個重視跟尊重,不是一個感恩。如果你這個企業的老闆有道有德,員工對你是尊重,「誠於內,而敬於外」。如果你這個老闆沒有道、沒有德,員工對你是害怕、是重視,害怕跟重視的背後是利益,因為他要掙錢,他要從公司拿回工資,他希望拿到獎金,他希望拿到提成。拿不到這些東西,拿不到他滿意的工資,什麼都沒了,道沒了,義也沒了,情也沒了,禮也沒了,他就會離開公司。甚至他不高興,他還會破壞公司,詆毀公司。

  所以如何在企業落實家道,要從《弟子規》入手,入手的第一步,你老闆要把自己放平。平到什麼程度?平到跟員工一樣,都是古聖先賢的弟子,我們是共同的同學。老闆跟員工沒有對立,老闆也得聽古聖先賢的,古聖先賢說什麼老闆就應該做什麼,就願意做什麼,員工對老闆就有一個能把握住的預期。你想想看是不是這個道理?這一條我不用找胡小林,「凡出言,信為先」,《弟子規》上說的,我不用請示,這個文件就可以這麼寫,就可以交給客戶,因為胡董不讓說瞎話,《弟子規》上說的,他不用找你!如果你沒有《弟子規》,咱們說話沒有譜,今天喝了酒說瞎話,明天冷靜了不說瞎話;今天高興了,說瞎話,明天不高興,就不說瞎話,員工無所適從。所以,做為一個企業,要落實《弟子規》,進而達到一個健康的企業的大家庭的家道、家業、家學、家風,老闆要變成學生。很好!你要當學生,你不能貢高我慢。你跟誰貢高我慢?你能跟《弟子規》貢高我慢嗎?不行,你要比《弟子規》強,你要比《弟子規》境界更高,你是凡夫嗎?你會有煩惱嗎?不會!

  所以老闆學《弟子規》一個竅門,變成企業員工的同學。你這一平,得萬利,員工就敢跟你說真話,員工就敢跟你透露實情,你可以了解到平常你貢高我慢、仗勢欺人得不到的信息、情況、問題。同時員工跟老闆之間的矛盾就化解了,聖人讓做的我們都做,我要求你做的我自己做到。不是我胡小林要求你這麼做的,是道德要求我們這麼做,是禮法讓我們這麼做。我不是跟你過不去,我是為你好,全化解了,個人的恩怨,部門之間的矛盾全化解了。這裡面不摻雜誰和誰過不去,不摻雜誰比誰級別高,不摻雜誰是誰的老鄉,不摻雜誰是誰的人,沒有,一律平等,平等在《弟子規》上。「見和同解」,見、見解,《弟子規》的見,共同的見和,和了,和在一起,重疊了。還會有分歧嗎?還會有矛盾嗎?還會有扯皮嗎?都沒了。很自覺的,不用你管,他就會做《弟子規》要做的事情。

  IBM公司有個口號,真正的客戶是員工,而不是外邊買IBM計算機的嚴格意義上的客戶。你看他們這個口號你仔細琢磨琢磨,提得好。我們說真正的孩子是企業的員工,比他們境界還要高。真正的客戶是企業員工,這裡面沒有親情,沒有親,沒有師,沒有君,還是利。客戶跟我是什麼關係?利益關係。但是他已經反應一個問題,他重視他企業內部的員工,他希望他企業內部員工高興,他希望他企業內部員工得到他們該得到的利,得到該得到錢的照顧。就這一點。做得不究竟、不圓滿,IBM員工的積極性很高,對公司很認同,這是利的驅動。如果我們把世尊當年留下來的六和要落實在企業,那把公司員工當成第一位的客戶,那要跟我們這個六和一比,天地懸隔,沒法比。所以湯恩比博士有智慧,拯救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要靠大乘佛法、孔孟之道。孔孟之道說的是什麼?家和萬事興。大乘佛法說的什麼?修六和敬。落實在哪?落實在企業,企業一定興旺發達。

  回顧我們在企業落實《弟子規》這個心路歷程,點點滴滴、片片面面使我們感覺到,《弟子規》說起來一千零八十個字,要展開來說,永遠說不盡。這裡面有道德、有倫理、有因果,它是性德的自然流露。你按照《弟子規》做,你就隨順性德,自然而然你就得到性德所能給你帶來的東西。這裡面圓滿具足財富、智慧、健康,所以千萬不能小看《弟子規》。我自己按照《弟子規》做了,我的員工怎麼做?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怎麼在員工當中推行《弟子規》?我跟他們交流、接觸用《弟子規》,他們應該怎麼學?他們應該怎麼做?我一直在思考,怎麼能讓這種培訓、學習不流於形式,用《無量壽經》上的話,「惠以真實之利」,讓員工通過學習《弟子規》,能得到真實的利益。

  我在推行《弟子規》之初,我就想到了世尊老人家當年在世的時候,教育弟子們的接引眾生的四攝法。布施,多請客、多送禮。不要說我們現在公司的員工,我是歲數最大的,我爸爸媽媽都沒學過《弟子規》,七十多了。你讓我現在下面這些年輕員工,突然拿到《弟子規》,學這個東西,差距還是比較大。繁體字不認識,古文不懂,這個東西似乎離他們生活很遠,跟他們日常生活沒有關係。我就大膽的準備了三十萬人民幣,我一共有一百個員工,五十個工人,五十個幹部,在我們這個企業界叫白領、藍領,藍領就是工人,有五十個,白領就是坐辦公室,搞管理的,五十個。我首先在售後服務部,這些孩子們都是中專畢業,從外地,河北來的,中專一畢業,就到我這兒來修爐子,我們叫做技工,實際上就是工人。

  第一個,上班時間,我絕不佔你們休息時間,不讓你們起煩惱,不讓你們增長怨恨。忙了一天挺累了,還要學《弟子規》,這什麼東西?不讓他們產生牴觸情緒。上班,開工資,周末都不佔,並且我提出誰要背下《弟子規》,公司獎勵三千人民幣,一百個員工三十萬。師父老人家就說,你得動真格的。三十萬不是個小數,好多老闆就會問我憑什麼?我這麼好的東西,學完了你得幸福,你破迷開悟,你離苦得樂,我還得掏錢讓你學。師父講,當年李炳老在世的時候說,過去人家求法是跪著求,末法了,咱們得跪著求人家學習佛法,跪著送法。聽完這句話我就明白了,我就點頭,掏錢吧!能拿三千塊錢把《弟子規》背下來,阿彌陀佛!那就算好孩子。我這些售後服務部修爐子的這些員工們,大概五十人左右,剛開始還不好意思,說你看人家胡董給錢,咱們背《弟子規》,好像咱們背《弟子規》是為了錢。老闆說的是真的是假的?這是第二種情緒。一個是不好意思,覺得好像我們是為錢學習,我們也太不懂事了,這麼不知好歹。還有一種情緒是怎麼樣?真的嗎?因為你想這些孩子生長的環境,二十歲來到了公司,之前他們生活在一個什麼環境下。他覺得不可思議,上班時間就不說了,公司掏錢買這些書,這個東西又不是企業的技能培訓,跟我們的業務沒關係。他還拿錢讓我們背,背下來就給錢,這老闆挺怪的!

  我當時貼出這個布告,我誰說背下《弟子規》給三千。他們都剛來到公司,時間不長,我先在藍領當中推,我沒有涉及到白領。你看這個次第,不要全面,以點代面,集中精力,抓一個典型,抓一個榜樣。老法師不是說嗎?做出一個榜樣,集中精力,榜樣一旦做成功,自然而然下面就會有人效法。我們的湯池,我們的廬江文化中心,就是這個理念。師父教你了你得學,我就跟師父老人家學。我沒在全公司推,特別是沒在知識分子上面推,貢高我慢,所知障,世智辯聰。世尊跟我們說了,這種人難度,這種人示轉、勸轉恐怕都不靈,非得作證轉。我懂,我找了一個農村來的孩子,這個部門,二十歲,染污少,不是城裡人,農村的。貪瞋痴慢這個習氣淺,五欲六塵沒練過,是非人我沒學,一張白紙,不是白紙起碼也是乳黃色,他不像我們這些人都是黑色。他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沒想到真有幾個敢為天下先的,先背下《弟子規》了。

  售後服務部經理就找我來了,特別不好意思,是個女工人。「胡董,真的嗎?」我說什麼東西真的?「你真給錢?」我說我真給!「你不是開玩笑?」我說沒有!「那天你是不是喝多了?你還記得你說什麼嗎?」我說我記得。「那你再說說,是三百還是三千?」我說三千!「這麼多!這些孩子一個月的工資才八百,你這三千,行嗎?將近四個月的工資。」我說對,怎麼了?「他們都不相信。」我說現在有背下來的?有!我說好!我讓我們公司的文化部去考他們一下,或者到我這裡來背,我來聽聽。她說他們到你這裡來緊張,肯定就不背下來,就嗑巴,就結巴。我說那行,大家提出這個要求,這種顧慮,我覺得有情可原,我做得不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大家怕我。你看說了算數不算數?這是員工不經意當中暴露出來的勞資關係,資方跟勞方沒信任。當時我非常的吃驚,我說的話怎麼員工能不相信?怎麼會有猶豫?怎麼會懷疑?如果說公司的員工跟老闆是這樣一種在猜疑當中共同工作,這個企業一定有問題。爸爸媽媽不會猜疑兒子,兒子絕不會懷疑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兒子絕不會懷疑爸爸媽媽對他說的話,對他的許諾或承諾,因為這裡有愛。

  通過這件事情,我深深的反省自己,沒有愛的人的關係,太單薄了。你就給他三千,開出這麼高的價碼,他都沒信任。我想起老人家說的話,錢能買得來嗎?錢能買得來愛嗎?能買得來信任嗎?不能!我就派我的文化部的經理,到我的售後服務中心,我記得好像第一次背下來是五個。我們這個經理,他不是老闆,員工背得很好,這個經理有創造性,說我們不僅要背,而且要寫點心得,你學了《弟子規》以後,你做了哪些?想了哪些?這員工,我們的前方便是錢,他為了拿這三千塊錢,他就真寫,他就真做。姑且不論日後的效果,他當時做、寫、背,可能是為了錢。但是他一進了《弟子規》這輝煌的殿堂,他所得到的這種回報,快樂和喜悅,躍然紙上。我們的經理看了這些報告,眼淚就下來。有員工說,「原來我們是為錢背《弟子規》,當我們背會《弟子規》,做到《弟子規》,只做了一、兩條,看到父母那種微笑,看到父母那種欣慰,看到父母那種驚奇,三千塊錢算什麼!」這是一個月掙八百塊錢的員工說的話。「我們現在想起來,公司還給我們開三千,教給我們這麼好的東西,完全是為我們好,我們感激公司,感激胡董。」

  三千塊錢多嗎?不多!善巧方便。佛法有邊嗎?真學,真幹,真用,真實踐,真得利益。有個員工,沒學《弟子規》之前,她在呼叫中心上班,早中晚三班,冬季旺季修爐子多,一般下班都得到九點半。九點半以後,她是個獨生女,不回家,約了幾個朋友到卡拉OK去唱歌。夜唱便宜,唱個通宵,一個單間二百四十塊錢。今天這個朋友過生日,明天那個朋友提級,今天這個朋友結婚,湊在一起去唱歌。她在她的體會當中說,沒學《弟子規》之前,我最討厭的人就是我的爸爸媽媽。我一看到這裡我嚇了一跳,為什麼?因為我爸爸媽媽們老管我,沒完沒了的給我打電話。我下了班,我忙了一天了,我到卡拉OK去,真煩!「明天還得上班,孩子,早點回來休息!明天不是周末,我們不是說不讓你唱歌,這麼晚了,一個女孩子家出去不安全。」這是打通了電話,爸爸媽媽勸她,不聽,她不管。還有一個說,爸爸媽媽打電話打晚了,她已經到了歌廳,歌廳多吵,聽不見打電話。你說這個爸爸媽媽多著急,打到公司,公司已經下班,打手機,手機沒人接,然後老倆口一晚上不睡覺,想起來這個同學,家裡打一打,在你家嗎?想起了那個朋友問一問,去你那兒了嗎?

  第二天早上凌晨了,拖著疲倦的身子,從卡拉OK出來,回到家中。爸爸媽媽也不敢惹這個姑奶奶,挺辛苦的,上了一天的班,又唱了一晚上歌。你說到給誰打了電話找,這姑娘還煩,「沒事你別跟人打電話,人家怎麼看我?我多沒面子在朋友那兒,你們真是的,你們睡你們的,管著我幹什麼?」這麼跟爸爸媽媽說話。她背下《弟子規》之後,公司要求做一、兩件實事。她在她的體會當中說,「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六個字救了我。鬧了半天,爸爸媽媽給我打電話,這麼沒完沒了的盯住我、跟蹤我、勸導我,是因為他們怕我有病。我有病,誰最著急?爸爸媽媽。他們是愛我,他們才這麼做,我多不懂事!這麼愛我的人,是我最討厭的人,這麼愛我的人,是我最不想理的人。

  各位朋友!這孩子寫到這兒,她就繼續往下寫。她說我原來是梳一個爆炸式的頭,頭髮髮型爆炸式的,穿的是暴露的牛仔褲,不是膝蓋那裡破一塊,就是褲頭條條碎碎,現在時裝。穿衣服沒個樣子,爸爸媽媽覺得太難看了,老勸我。而且我那時候老吃肯德基、吃麥當勞,長得特別胖,很難看。爸爸媽媽都勸我,少吃那快餐,多回家喝點粥,吃點素的,吃點熱呼的、暖和的。聽不進去。她說我學了《弟子規》之後,我才突然感覺到,世界上真正愛我的人就是爸爸媽媽。我傷害他們的時間太長了,我讓他們著急,一晚上一晚上睡不著覺。他們都是五十多歲的人了,我這個事情做得太沒良心,連畜生都不如。從此之後,再也不去唱卡拉OK,下了班回家,陪爸爸媽媽一起聊天看電視,在爸爸媽媽身邊,關心爸爸媽媽。公司提倡素食,為了健康,看到周泳杉老師的《新世紀健康飲食》這個光盤,她自己不吃葷的了。過了一段時間,我一看到,我自己嚇一跳,我說你怎麼這麼瘦,怎麼這麼苗條?原來你是這麼漂亮,這麼精神的一個姑娘?她說我吃素了,我不吃那些東西了。

  在她的報告中說的,她說我都二十多歲,快三十多歲的姑娘,我從來沒給爸爸媽媽做過飯,我不知道怎麼樣關心爸爸媽媽。我就試著一個周末,說爸爸媽媽今天我給你們做飯,女兒給你們做飯,你們在家歇著,在屋裡等著。她就下了廚房,我給你們準備一頓素菜。飯擺上桌了,菜擺上桌,老倆口往上一坐,眼淚就下來。她在她的體會當中說,她說我的菜做得肯定不行,沒做過,肯定有做得不熟的,或者做得太爛的。我每當問到一道菜,爸爸媽媽都點頭,都激動,都說好。她說我內心那種感覺和喜悅,別提多幸福!我真感謝公司,讓我學了《弟子規》,這哪是三千塊錢能買來的感覺!

  這個爸爸媽媽他吃驚,一個女孩子家怎麼突然就這麼大的轉變,服裝、髮式,頭髮也剪了,服裝也換了,人也瘦了。也知道跟爸爸媽媽聊天,心疼爸爸媽媽。什麼東西這麼大的力量讓我女兒發生轉變?這個姑娘我們可打過、罵過,好說歹說,都用了,變不了。是什麼使她發生這樣變化?一問,《弟子規》。爸爸媽媽感謝《弟子規》。我們這麼操心的一個孩子,變好了,懂事了。老倆口就這麼一個獨生女,那不就是他們的指望嗎?那不就是他們都退休的緣故嗎?那不就是他們老倆口全部的心思?《弟子規》還給他們一個合格的姑娘,同時還給這個家庭幸福。《弟子規》真實不虛,各位朋友,實學,實實在在的學問。這是咱們講這個女孩子,如何在學了《弟子規》之後改善了跟爸爸媽媽的關係,再講一個男孩子的故事。

  這個男孩子也是售後服務部的,也修爐子。爐子都掛在牆上,比較高,他必須得踩在一個高物上才能搆得著。這家爐子壞了,他上去修,這家正在裝修,因為新房子,入住裝修。裝修的施工隊在廚房的地面上擺了一些木料,這木料上有釘子。釘子多長?四厘米,到這裡。這孩子從壁掛爐上下來拿工具的時候,一腳就踩在這個釘子上,扎透了腳面,血流不止。這家主人還埋怨這個孩子,你看你也不看著點,你這賴誰?長眼幹什麼的?農村來的孩子,到有錢人家修爐子,態度特別不好。這個孩子在體會當中說,我當時要沒學《弟子規》,我真能揍他,我腳面都扎透了,而且是你們家的裝修公司把這個木板扔在廚房。我是不小心,但是你也不能說那個話。你沒孩子嗎?你能這樣對待我們這些人嗎?雖然我們是農村來的。你看這孩子當時就想到《弟子規》,公司有這種教育,「凡是人,皆須愛」。各位朋友,二十歲不到的一個農村孩子,口無怨言,面無難色,又爬上去,把這爐子給修好,繼續堅持把這個爐子修好。

  我當時問他,我說你為什麼要這樣做?你有一千條理由可以中止這個工作,因為你受傷了,身邊你也沒有領導要求你完成,是你獨立操作作業。公司的規章制度也沒有這條規定,說必須帶傷完成工作,你哪來的這種覺悟?你小小的一個孩子,你就這樣扎傷了回來,誰能說你什麼?這孩子特別質樸,他說我沒覺得什麼,應該的,天這麼涼,我不修好了,我再回來,公司再派別的人去再修,公司也挺添麻煩的,我就手弄完就完了,完了以後回來我再休息。聞薰成種,他沒有說《弟子規》,沒有拿出哪一條來套上這句話,你說他是責任感,你說他是推己及人,你說他是有愛心,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不可思議!我說孩子!你在此時此刻所作所為,就是佛菩薩的行持。一點都不迷信,佛法!你這一念覺,你就是菩薩。我說你站起來,我好好的給你鞠個躬。我們都有孩子,這個孩子能做到,我做不到,菩薩學處,直下承當。我檢討我自己,差太遠了,你有錢又怎麼樣?你就有這種境界嗎?所以哪是我教人家,都是他們在教我,鞭策我、鼓勵我菩提道上精進勇猛,對不起他們。

  所以《弟子規》的魅力太大了,它把一個農村的孩子,你們知道這個孩子嗎?就是他。每個月開八百塊工資,不算提成,下了班就去網吧,一晚上、一晚上不回宿舍。爸爸媽媽在河北,打了多少次電話著急,說孩子,你第一次離開家門,你可不能這樣對待你的身體,你要愛惜,你要好好睡覺,好好吃飯,好好工作。不聽!錢全花在網吧上,玩遊戲。這孩子在學習體會當中說,我自打學了《弟子規》之後,我就不去網吧了。因為《弟子規》上說,「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這個孩子不會什麼華麗的辭藻,他就這一條,胡董說的,學一條做一條,做一條得一條利益。他說我真有體會,錢省下來了,爸爸媽媽高興。我平常不去網吧,我在宿舍(他是個組長,最後因為表現好)跟大家在一起切磋修爐子的經驗和技術,買一些革命傳統書,《紅顏》等等這些好書看。看完以後,他給他那些同宿舍的人講故事。每個月放假這幾天回家,他也不找小朋友玩,不像過去一到家,東西一放下就不見人,吃飯的時候都不回來。大了!他說我一個月好不容易回家幾天,我現在明白了,爸爸媽媽特別希望我在家陪他們,我懂事了,我哪也不去。我在家回幾天,我就陪我爸爸媽媽,幹點家務活,跟他們聊聊天。

  我剛開始讓員工學《弟子規》的時候,我沒有想到他們學了《弟子規》會做到四厘米的釘子扎透腳面都不停止工作。我根本就沒有這種想法,我沒有這種企盼,說我讓你們學《弟子規》,你們回來以後好好工作,為我好好幹,我沒有這個。但是大家今天看看,回饋的這種報,這種果報多殊勝。現在企業靠獎金激勵員工,靠提成提高員工積極性,傷害很大。有錢幹,沒錢不幹,公司跟員工,老闆跟員工,血淋淋的金錢關係。而我們落實《弟子規》、學習《弟子規》之後,這種員工,在這麼自覺和艱苦的情況下,完成了一般人所完成不了的工作,達到一般人所沒有的境界。「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本質是好的,再加上《弟子規》這個文的薰陶,彰顯了他的本質,君子!文跟質全有了,質,他是人,他是佛,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弟子規》教育他恢復;然後君子,君子是果,質是體,文是慧,是教育,體相用全有了。

  所以這件事發生之後,我深刻的反省,到底企業怎麼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沒有一個老闆不希望企業的員工好好幹活的,沒有一個老闆不希望企業的員工玩命幹的,沒有一個企業老闆不希望企業的員工盡心盡力。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信嗎?各位老闆們信不信?我信,我求得了。我怎麼求得的?我沒有自己。我做這件事情,我沒想到我、我的公司在落實《弟子規》之後會怎麼樣。你看,你愈沒有自己,你就愈得到你想得到東西。佛法殊勝,《弟子規》殊勝。好多朋友說,學《弟子規》我願意,學佛我覺得是迷信。我把這段故事講完,你還會覺得《弟子規》跟佛有區別嗎?

  你對《弟子規》有信心嗎?有!為什麼你對《弟子規》有信心?因為《弟子規》是性德的流露,性德是每個人生來就有的。佛法是心性之學,它是心性流露的總結、整理、表述。從《弟子規》,如果你有信心的話,我在這裡向大家說,《弟子規》跟佛法是一不是二,《弟子規》就是佛法,佛法就是《弟子規》。現在很多人想改《弟子規》,說《弟子規》有些條款、有些句子過時了,落後了,那是幾百年以前的事情。如果《弟子規》是真的,它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時間跟空間是假的,不相應行法,抽象概念。《弟子規》是真的,中國人學,中國人得利;外國人學,外國人得利;哪個族群學,哪個族群得利;古人學,古人得利;現在人學,現在人得利。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這幾個故事,不就說明這個問題嗎?二百年前的東西,今天在我們公司開花結果,得到了。老闆想得到老闆的東西,企業得到企業的東西,員工得到員工的東西,家庭得到家庭該得到的東西,大圓滿!還有比這個更圓滿的教育嗎?沒有!如果有,它一定就跟《弟子規》是一不是二。

  在售後服務部我們推廣了《弟子規》,每個人三千塊錢,轟轟烈烈的學起來。我第一個五個員工給了錢之後,大家都開始紛紛學,學完之後,大家紛紛寫出了心得報告。心得報告訂了一個集子,我去香港的時候交給老人家。老人家說你留著,以後出一本書,書上配上照片,把這孩子的簡歷給寫上,發給這些孩子。你看老人家多慈悲,這個孩子以後他長大了,他無論到那裡去工作上班,他只要把這本書交給他的老闆,交給他新的單位,這個新的老闆和新的單位看到了這個孩子寫的文章,看到孩子受過這種教育,你在幫他,你在弘揚《弟子規》。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我要這樣做,我要把他們不同時期寫的心得報告都給總結出來,形成書,交給他們,這是他們人生的一段不能磨滅的經歷和記錄。這樣大家得到實利,又是我掏錢,書也是我買,上班時間學,大家沒有牴觸,很歡喜。誰不願意坐在公司看錄相?蔡老師那個錄相四十個小時,每天八小時工作,將近一個禮拜可以不上班,公司掏錢。風吹不著,日曬不著,喝著茶,開著空調,看《弟子規》,享受!受了這麼好的教育,幸福,全有了,所以他們很歡喜,從剛開始學他們就沒有牴觸。

  到了今年,我想看一看他們學《弟子規》的成果,特別售後服務部這五十個小伙子,外地來的,沒上過大學,沒受過教育。我說我們供暖季三月十五號過去了,修爐子的這種高峰期已經過去了,我們今年,我跟售後服務部交代,我們要開個表彰大會。我說你們拿出一個方案,這是我主動提的。這個經理拿出一個方案來,到我辦公室,說胡董,我們拿出方案來了,我們準備設級等,最佳員工、優秀員工,還有鼓勵獎。我說這最佳員工你們的指標、標準是什麼?她說我們標準有幾個,第一個是誰修爐子多,完成工作量。第二,誰把公司維修爐子的錢追回來,沒有拖欠款,沒有拖欠維修款。第三,用戶的投訴少。我們按著這個三個標準,設立了最佳員工獎、優秀員工獎,和鼓勵獎。我說你先把這個報告放在這兒。當時我還沒反應過來,師父說遇到問題不要著急,我說你們先回去,我考慮考慮我們這個旺季的表彰大會評選優秀員工的標準是什麼?我考慮好了,我把他們請回來。我說你們訂的這三個標準,是交易,是買賣。他們一愣,怎麼呢?我說可不是嗎?我花錢請一個員工到這裡來,我給他們工資,給他們提成,他們把活幹了交給我,這不就是買賣嗎?我一手給錢,他一手給活。我說我不表彰這個;換句話說,我不只表彰這個。

  我說你們這裡面有沒有,這一百零五天供暖季節,從去年的十一月十五到今年的三月十五,這一百零五天,有沒有愛的事件?不是公司雇用合同當中規定的業務範圍之內,有沒有這樣的事情?互相幫助的例子?公司並沒有要求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例子?互相支持的例子?互相愛護的例子?換句話說,愛的例子,我說我要表彰這個。她說胡董,這不好辦,公司員工如果他修的爐子數量並不多,但是他幹了幾件好人好事,我們就表揚,那對那些修爐子多的員工,我們怎麼辦?你看,是個問題!他這個人技術又不好,修爐子又不快,活又完成得少,但是他幹了幾件好人好事,你表揚了他,你不就傷害了這個幹得好的員工。我說你等等,他技術這麼好,為什麼?努力學習,盡職盡責。他服務態度好,沒有投訴,什麼原因?要升嗎?他幹得都很辛苦,拿出時間多,他為什麼這樣辛苦,這樣做?他自覺,他懂事。可能是為了錢,錢之外、之後還有沒有其他像金子一樣閃光的東西,我說拜託你們把他挖出來。

  她說公司這麼多年,開那麼多表彰大會,你今年這麼開,這個跟我們業務沒關係,這愛心。我說有關係!我說妳是兒媳婦,你婆婆說我從來沒有碰到過這麼好的兒媳婦,我看了這麼多人家,我從來沒感覺到兒媳關係不好處。這跟咱們業務有關係嗎?她臉一紅,那都是我應該做的。你看,到人家來,她是四川姑娘,嫁到北京,她是住在婆婆家。你想現在的女孩子跟老人在一起,公公得糖尿病過世了,婆婆身體也不好。做飯,公公愛吃豆製品,周末去到超市買豆製品,婆婆愛吃的菜得給做,婆婆特別滿意,說我們家真有福氣,就這麼一個兒子,碰到這麼好兒媳婦。我說我就要找這種事情,這種員工我要表彰。那他幹好怎麼辦?幹多怎麼辦?我說幹得好是禮,我給他錢,他把這活幹了,道德仁義禮,他在禮的層面,他到「仁」還差兩個層次。這個我們可以設幾個獎,最佳工作量獎,最少投訴獎,我同意,但是是三等,愛心是第一等,愛心獎勵應該是最高的,給的錢最多。我說你打回去,重新選,改標準。最後拿上來的材料,真感動人!我剛才說的第一個,四厘米的釘子扎透了腳面,就是表彰其中之一。活出得不多,投訴也有,就此一善舉,夠了,足以說明問題。

  還有一個小伙子,我這麼一要求,事情就反應上來。家裡廚房都有櫃櫥,櫃櫥都是直角非常堅硬。他在掛修爐子時候,一不小心,砰一下頭就碰到櫥櫃的稜上。一下把頭給撞破了,血嘩嘩的往下流,到了醫院縫了六針。當時他頭撞破的時候,他沒有停止工作,六針,這麼大的口。能縫六針,你想想看這口子小得了?流著血帶著傷把爐子修好,晚上了,好像是八、九點鐘,到了醫院看急診,處理好傷口縫上,回到宿舍睡覺休息。休息了三天,線沒有拆,繼續工作。我們在表彰大會上我就問,我說你疼不疼?六針,你為什麼要給他幹完?你不趕快去醫院處理完傷口,咱們再回去?「我沒想什麼,我覺得就應該這麼做。」性德的流露,直覺,師父講直覺,他沒有經過意識,他沒著,他下意識的,直覺就這麼幹,性德圓滿的流露,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你看第一反應就是這樣,第一念,本性本善。他第一念想的不是自己去縫針,第一念想的不是停止工作,你看時不時的,人的第一念會透出來。

  師父今天講,抗日戰爭期間,他們早上起來吹集合號。明明戴著帽子,問帽子在哪?《華嚴奧旨》當中提到這個。他都不知道他戴著帽子,這是第一念。這孩子也是第一念,他沒有想到《弟子規》,「我覺得這是正常的」,他沒有想到我學了《弟子規》我應該怎麼怎麼,他來不及,嘩嘩流著血。還是那句話,我說公司規定沒有說帶傷要堅持工作,縫了六針,說到哪裡去都應該休息。而且醫院也開了一個禮拜的病假,拆完線才能工作,這是正常的,天經地義的,你怎麼三天就開始工作?「公司太忙,人手不夠,我在宿舍歇著也沒事,我就去吧,閒著也是閒著。」你看農村的孩子,沒受過教育,沒上過大學,不是共產黨員,沒有錢,買不起房子,他們給那些買得起房子的人修。他們來到城市,很孤單。我說你是為了你不修爐子,就沒有提成嗎?不是的,我沒想這個,我不缺這幾個錢。

  我想到一點,凡是因公帶傷的,除了基本工資之外,提成一分錢都不能少。他教育了我,他跟公司不分彼此,我們基本工資之外,要靠你修爐子多少來提成,你看相形見絀。所以,我要找售後服務把這條改過來。如果是這樣的員工,受了這樣的傷,他這樣一種表現,因為這個受了傷而不能再繼續工作,這段病假期間,如果我們只發基本工資,使他收入減少,我們宣傳什麼?我們提倡的是什麼?我們做的是什麼?你看《弟子規》教會胡小林智慧。這個制度用了這麼多年,不管青紅皂白,只要是不幹活就不給錢。人家學了《弟子規》,人家推動我,你不給錢,人家幹了,人家可以不這麼做,人家這麼做了,教學相長!一點都不錯,教學相長。

  所以各位老闆、各位領導,你可千萬別小看你的員工,一念覺他們就是菩薩。菩薩學處!你善學嗎?你善補拙嗎?師父在講經當中老說「直下承當」,你承當了嗎?「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說給誰聽的?說給我們這種貪瞋痴慢、是非人我、五欲六塵浸泡時間太長的人聽的。我們老闆看不到員工的善,不是人家不善,是我們見不到,我們這裡出問題。見到善我們不思齊,不是人家的問題,是我們沒有想到。聞思修,「見人善」就是聞,「即思齊」就是思考,「縱去遠,以漸躋」就是修,達到他的標準。你說《弟子規》不是佛法嗎?我要跟你打官司,我要為老祖宗證明。「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聞思修一次完成。你念久了,你就會用,《弟子規》是佛法,佛法無邊。

  所以,不是我教人家學什麼,不是我教員工,是員工在教我。有些朋友在企業落實《弟子規》的時候有顧慮,覺得都講仁義禮智信,都講道德、都講愛心,結果員工好管嗎?也不能發脾氣,也不能罵,也不能罰,拿什麼來駕馭員工?拿什麼來管理他們?沒信心。我今天給你們做證,我的員工有清華大學畢業的,現在吃素,學佛了。每年三萬台爐子就是他賣的,清華大學最高學府。全家人,連女兒都吃全素、長素,牛乳雞蛋都不吃,比爸爸媽媽都還堅決。糖尿病好了,精神爽朗了。銷售員壓力多大,他是公司副總,主管銷售,公司這一年吃得著飯吃不著飯,全衝著他說。胡董在這裡吃齋念佛、繞佛,他得出去幹,他沒那麼大福報。他跟我說,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輕鬆過,我再也不哆哆嗦嗦到您的辦公室,而且我現在覺得您說什麼我就應該聽什麼,因為我覺得那不是您說的,您是傳達佛菩薩的信息。我通過我的銷售員得癌症那個王先生,大夫說兩個月,他活了兩年,太神奇了。你看你動不動每個初一、十五你到通教寺給他放生,以他的名義。你每天念完佛、繞佛之後,你迴向給他,我當時挺懷疑的,真有用嗎?肯定管用。

  這員工,你老闆怎麼做,你怎麼發心,他們是看得見的,他們是能感覺到的,要有信心。為什麼?《三字經》上說了,「人之初,性本善」,你相信不相信?你媽媽病了你什麼感覺,各位老闆?難過!性本善。汶川地震,看到那些片子流眼淚嗎?流眼淚,本性本善。你自己在給你自己做證明,推己及人,為什麼要動搖?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動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動真情的時候。我想各位老闆、各位朋友、各位企業家,生活得不要太麻木,靜下心來仔細的品味人生,品味你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你會從裡面開悟。你定下來,心安,你會看到安後面得到的理,這個理,你會品嘗,你會琢磨,你會明白,反過頭來讓你心更安。所以公司內部員工在學習《弟子規》的時候,我上面向大家匯報了,老闆要做,動真格的,員工要跟著學。

  所以我們這個表彰大會開得很圓滿,裡面的事跡很多、很感人。一共不到五十個員工,我看了看事跡,本來我說以點代面,不能誰都表揚,最後這個事情是不能不表揚,報上二十多個,碩果累累!拿出幾萬塊錢,找一個餐廳,全是素菜,我是全是吃素菜,跟那些員工還是點了幾個葷的,開了表彰大會。員工上台發言,售後服務經理總結,最後我們發紅包。我當時跟售後服務經理說,我說我給你出道題目,她說什麼題目?咱們光發錢嗎?那還發什麼?錢方便,有什麼買什麼。我說我不同意,我說你是他們的領導,我要是你的員工我會傷心,我們就送錢?四厘米的釘子扎透了腳面;我們就送錢?頭縫六針,堅持工作。這麼好的隊伍,你這種麻木不仁的領導,你對得起你的員工嗎?你想想冬天修爐子,他們需要什麼?棉背心,手動作方便,前胸後心全敷上;外面風餐露宿,買個熱水杯、保溫杯,刻上字,零七、零八年度旺季優秀員工獎,是個紀念,日本進口的,不銹鋼的,又結實;一個圍脖。不能光送錢,錢很重要,但是錢不是全部,通過買一些東西,能把你的愛心表達出來。

  她豁然開朗,那我們的員工還需要這個,還需要那個,夏天需要十濟水,冬天需要彭大海,那呼叫中心老說話。對!把眼睛不要向外面看,向裡面看,把他們當成孩子,當成你的兄弟姐妹,「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你就當太平經理。她特別高興,你看女孩子嘛,買個東西這是強項,特別歡喜。所以我們在這個表彰大會上,除了有重點發言,又有事跡的報告,我們還給一些物質獎勵,還送了一些他們工作生活當中最需要的物品,保溫杯,留個紀念。今年,供暖季過去了,到了淡季,因為我們旺季開始是十月底,七、八、九這三個月我們開展「孝親一百天」這個活動,我為爸爸媽媽做實事。我去做了動員,我們租了一個挺漂亮的會議室。

  我在動員大會上說,孝親是中國人事多嗎?封建的家庭禮教,是不是就中國人特有,人家國外人誰像我們這樣,這是落後的習氣,有這種情緒,小家氣氣的,卿卿我我的,爹爹娘娘的。我在動員大會上我也沒說太多,我拿了本書叫《哈佛家訓》,上下兩冊。當中專門有一個,《哈佛家訓》這套書,講的是從哈佛畢業的這些學子們,幾百年來,他們的優秀品質和成功的經歷。當中有親情這一段,我就給這些孩子們讀,我說我給大家講個故事。一個美國家庭,這個家庭有個得灰質炎、脊椎炎的孩子,癱瘓。兄弟姐妹挺多,這個孩子特別自卑,沒有信心,所有家裡的活動他都沒法參加,因為他沒法走路,他必須坐輪椅。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跟哥哥姐姐們相比,很多活動、很多快樂他找不到。大家對他都是照顧,他是被照顧,所以他心裡就有一種不平衡,很扭曲。爸爸媽媽看到了以後很著急,就設計了一個活動,說我們家裡的孩子今年春天每人種一棵樹,咱們比一比看誰的樹長得最好,爸爸媽媽買一件最好的禮物給他。哥哥姐姐們特別高興,踴躍參加,拿起鐵掀,到家裡的後院各自種樹。

  這個殘疾的兒童,小孩、最小的,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也種了一棵樹。種了一棵樹以後,他當然想,我怎麼澆水?我根本沒能力澆水,你讓我種,我恨不得我這棵樹早點死掉。這是他的故事裡面講的,他嫉妒哥哥姐姐們,我肯定拿不到這個獎,我還得跟你們一塊種樹。最後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他的樹發芽了。過了不到幾個月時間,他的樹長得最高,爸爸媽媽發獎發給他,因為他的樹長得最好。他覺得他特別邪,我怎麼這麼幸運?哥哥姐姐比我長得又高,身體又好,他們的樹怎麼長得不如我?他特別高興他拿到這個獎狀,爸爸媽媽買的禮物。他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覺,看著月亮,突然想起植物學老師教給他的課程。說植物都是晚上生長,我這個樹長這麼好,肯定是晚上長,我得看看我這個樹晚上怎麼長?他就爬到窗戶上看看他那一棵樹,他一看月光下爸爸在澆他那棵樹。這是美國人的故事。這個孩子合上窗簾,回到床上,淚流滿面。我說孩子們,我這個故事給你講完了,你知道這個孩子是誰嗎?就是美國的羅斯福總統,他沒有按照爸爸的希望成為植物學家,但是他成為一個美國的總統。愛有邊界嗎?愛分國籍嗎?愛分宗教信仰嗎?這是給你們講美國人。

  《哈佛家訓》裡面還有一個故事,也是美國,你們不都迷信哈佛嗎?哈佛是世界上最棒的大學。我再給你們講個哈佛的故事,這個故事不是講人,講動物的。也是個哈佛畢業的優秀的動物標本製作專家。這動物標本不是鬧著玩的,他得走山,出去到野外,他去打這個動物,打死這個動物,他把標本做好,送到博物館,送到大學研究室。他有一次在非洲的森林裡面,正在拿望遠鏡找動物的時候,突然一隻豹子從樹後面竄出來,從他後面,左手邊,咬住他的手腕。他是動物標本製作專家,他帶著獵槍,他拿右手掏出槍。這個時候豹子已經把他摁到地上,正在準備咬他喉嚨的時候,他開了槍,打那個豹子的肚子。這個豹子一下就昏倒了,就躺在那血泊之中,他就一步一跟斗跑到森林裡面,把左手的傷口包紮好。包紮好回來以後,我說孩子們,發生了什麼事情知道嗎?豹子不見了,一灘血跡,他沿著血跡一看,一條長長的血印走進了森林裡面。他就隨著血跡去看看,到底這個豹子到哪裡去,牠沒死。他沿著血跡走,走著走著血跡停止了,沒有了。前面一棵大樹,他抬頭一看,豹子的兩條腿搭在樹洞,樹上有個洞,豹子的腿搭在樹洞外面,牠的前兩個爪子在洞裡面。他特別好奇,他就爬上這棵樹,他一看,三隻小豹子在喝媽媽的奶,這個時候這個母豹子已經死了。他當時說,我腦子一片空白,特別震撼。

  這個母豹死了,這個動物標本製作專家把這個母豹子拿回去,把這個三個小豹也帶走。小豹子送到動物園,這個母豹子做成了動物標本,放到展覽室去展覽。展覽室上前面一個塑膠牌子上寫了這麼一段話:就是這隻母豹子,在牠生命的最後一刻,拖著受傷的身體,走了千餘米,爬到了樹上,把最後一點乳汁餵給了牠三個孩子。從此以後,這個動物標本製作專家再也不殺生了。

  各位朋友、各位同學、各位老師,生佛不二,本性一如,動物尚且如此,我們做為人應該怎麼做?應該怎樣對待爸爸媽媽?這個東西是應該其中應有之義嗎?是今天我們在這裡該討論的問題嗎?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如何孝親,如何用愛心來對待別人,真叫末法時期的悲哀。我們遇到激動不會掉眼淚,我們長期迷失自己,遮蔽愛心,遮蔽自性,到了無以髮指的程度。這種社會、這種生活、這種人類、這種群體有什麼意思?所以老法師說,苦不堪言。我們公司落實《弟子規》當中,將近七百天來,有很多故事,這當中有很多酸甜苦辣,有很多激動,有很多溫馨,有很多後悔,有很多覺悟,有很多奮起。我在這裡把我的體會向大家分享,把我們這點點滴滴的一些經驗供養給大家,目的只有一個,希望大家「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我們見到羅斯福的爸爸,我們要思齊,我們見到這豹子媽媽,我們要改過。「勿自暴」,不要胡作非為,「勿自棄」,不要胡說八道,「聖與賢,可馴致」,《弟子規》上最後一句話,什麼意思?聖人與賢人我們慢慢是可以達到的。

  我五十二歲接觸《弟子規》,我今年五十四歲,我給你們做證明。師父在講經的時候說,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要學習、要實習、要實踐。佛在《無量壽經》上有這麼一句話,「心常諦住度世之道」,諦,真的;住,停在;度世之道,幫助世間,幫助世道的道理上、學問上。今天的度世之道就是《弟子規》,今天的度世之道就是在企業恢復家教、家風、家學、家業。這個歷程,這件事情,沒有選擇。這件事情沒有好壞,是我們做為一個人,一個合格的人,所必須要回答的一份答卷。做到《弟子規》你是什麼?君子,賢跟聖還談不上,合格的人而已。反而言之,今天用《弟子規》來衡量我們,我們不是合格的人,我們不是合格的企業家。應該怎麼做?怎麼做你能得利益?怎麼做你能得圓滿?怎麼做你能得幸福?我想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是有覺悟的人,悟後起修,要修,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見解、行為、言語,一定能得大利。這個事情求別人,不行,做買賣的人,求人是經常的,求人難,眼難看,門難進;這個事情求自己,求自己你都不願意求,你最後不幸福,你最後不健康,你最後事業不圓滿,你可怨不得別人。這個事情求自己就行,而且只有求自己。

  好!我這次向大家分享《弟子規》的學習心得和體會,講到這裡就告一段落。非常謝謝大家,給我時間、給我這次機會聽我與大家分享。我講給你們,也是講給我自己,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