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谁来救火-第205集

  今天的故事出自《大唐西域记》。

  唐朝玄奘大师西行取经时,来到西天竺的拘尸那揭罗城。这座古城早已毁坏,周围十余里人烟稀少,街巷荒芜。城西北三四里外的娑罗林,是释迦牟尼佛涅槃的地方。林中有一座大砖精舍,供奉着佛陀涅槃之像,佛像向北而卧。精舍旁不远处,有一座“救火塔”,纪念佛陀过去修菩萨行时化身雉鸡救火的事迹。

  从前,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是众多动物的栖息之地。然而有一天,林子发生了大火,狂风四起,火猛风急。危急时刻,一只雉鸡心生悲悯,它飞到河边,用翅膀沾满水,然后奋力洒向火海,希望扑灭这场大火。

  这时,帝释天从天而降,对雉鸡说道:“你为何如此愚笨,枉费力气?如此大火,岂是你一只小小的雉鸡能扑灭的?”

  雉鸡听后问:“你是谁?”

  帝释回答:“我是帝释天。”

  雉鸡坚定地说:“帝释天福报广大,拯救灾难易如反掌。而你非但不施援手,还嘲讽我的努力,这有什么过失呢?如今火势正猛,万物危在旦夕,我虽微小,却不能袖手旁观!”说完,雉鸡再次展翅而飞,继续洒水灭火。

  帝释天被其精神感动,于是以神力取水泼洒整片森林,大火迅速熄灭,动物们得以幸存。从此,人们在此建塔纪念雉鸡的善行,称其为“救火塔”。

  救火塔旁还有一座“渡生塔”,同样纪念佛陀过去生中的一次菩萨行。

  那时,这片森林再次突发大火,动物们四散奔逃。然而,前有湍急河流阻断去路,后有烈焰逼近,许多动物在河水中溺亡。

  危难之际,一头大鹿生起恻隐之心,它毅然将身体横跨河两岸,充当桥梁,让动物们踩着它的身体渡河。

  尽管大鹿的身体被踩得皮开肉绽、筋骨折断,它仍然奋力支撑,直到最后一只跛脚的兔子也平安渡河。最后,大鹿精疲力尽,再也支撑不住了,溺水而亡。天人感念其慈悲精神,收集它的尸骸,在此地建塔纪念。

  

  师父说:

  菩萨心,是主动帮助一切众生,乐意助人,舍己为人。诸佛菩萨的示现,常常是我们凡夫难以想象的。他们怀着大慈大悲之心,看到众生在性命攸关急难当中,总会伸出援手,给与救度。即使是蜎飞蠕动,也同样值得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