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不与外人接触是否过于执著?-第90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修学问答。

  在当今社会,修行确实充满挑战。为什么呢?因为外在环境复杂,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无处不在。许多人不明因果,不相信善恶有报。如果自身没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和定力,在这个时代成就实属不易。

  我们身处社会,难免要与外界接触,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和污染。因此,佛陀教诲我们要具备防护之法,以免在修行道路上迷失方向。因此,有些同修选择减少与外人接触,不参与闲话家常,而是安住家中,专心念佛修持。

  那么,这样做是否显得过于执著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聆听今天的修学问答。

  

  问:不愿与外人接触,是否过于执著?如何恒顺众生?

  答:对于初学人而言,适当的执著有好处。因为自己的功夫还不得力,要着重修持。儒家也讲“择善固执”,所以初学应该要执著。李师公当年就限制师长们,没有到四十岁,决不可到外面讲经。即便满四十岁,也只能在台中莲社和慈光图书馆练习,就是怕他们经不起外面的诱惑而堕落。

  这正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护。自己若是禁不起考验,就保守、固执一点好。真正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应以不受外界影响、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著为基础,若尚未具备足够的定力,远离纷扰乃是自我保护的明智之举。

  

  问:为何初学者应远离外缘?

  答:能够保持环境清净,减少与外界接触,这是福报。古人讲:“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在过去,寺院丛林多建于深山之中,那时候没有报纸、杂志、网络,信息闭塞,自然远离世俗纷扰,身心得以安住。

  而今资讯发达,天下事瞬息可知,心中存留的信息越多,烦恼随之而生。若能于纷繁世事中做到“心不随境转”,自然定慧增长。但若功夫未到,暂时远离尘嚣,专心修持戒定慧,待三五年后心境稳定,再入社会,便能保持清净,不受干扰。

  

  问:如何在纷繁环境中不受干扰?

  答:如何不受环境干扰,这是修行成败的关键所在。佛陀告诉我们,真正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阿弥陀佛会派遣二十五位菩萨日夜保护,什么磨难都能化解。若更进一步,发心弘扬《无量寿经》,则必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护念,因为与一切诸佛同心同愿同行,自然感应道交。

  因此,唯有我们自己真正建立清净心、坚固心,才不会受外面一切境界的干扰。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不如一句“阿弥陀佛”佛号来得纯净纯善。念佛人二六时中,就是求一个心地清净,除阿弥陀佛之外,一念不生。烦恼虽然没断尽,功夫成片了,往生西方是决定有把握。

  我们在处理世务时,应当尽心尽力,事情办完了,立刻提起佛号,念兹在兹,令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我们一生中最大的一桩事,就是保持这句佛号不间断。只要这一句佛号能把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念掉,一心自然就现前。

  

  今天我们就分享到这里,欢迎您继续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