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往生故事 | 正心自警弘净论,舍财利他慧命生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您讲述的是民国时期的齐若农居士勤学律己,劝善布施,精进念佛,普度四邻,最后尘缘了尽,念佛往生的故事。

  

  民国时期有一位齐若农居士,名振德,字穑卿,家乡在江西婺源。

  十九岁时父亲过世,他肩负起照顾母亲和兄长的责任,孝顺友爱,恭敬备至。清朝末年,他进入学校开始读书。

  民国成立后,齐居士历任乡董、区董及小学校长等职务。他一直奉行勤俭节约,日常生活以粗茶淡饭为主,穿着质朴布衣,却广行善事,广修供养,躬身勤勉,丝毫不曾懈怠。

  一九二九年,齐居士皈依净土法门。他素来喜欢阅读《龙舒净土文》和《十大碍行》,并收集净土经论中的名言警句,将它们摘录出来编纂成册,时常阅读自省。

  此外,他还常常读诵《楞严经》、《圆觉经》和《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并考查其中的音义,直到暮年仍乐此不疲。

  每天清晨,他都礼拜并念诵《云栖诸经日诵》,态度诚恳,恭敬至极。

  一九三一年,他成立了翀田佛光分社,与佛友们在斋戒的日子定期集会,并为大家讲解净土宗经论,许多人听后都受到他的感化。

  同时,他四处游化,传播佛法,足迹遍及临近村落,长年奔波,不辞劳苦。

  一九三五年四月,齐居士示现微疾,但他每天礼拜、念佛从不间断。入冬之后,他的身体愈加瘦弱,体力也日渐衰微。

  十月二十一号至二十七号,分社举行佛七,齐居士仍然前往礼拜,一如平常,念佛不断。

  十一月十八号以后,齐居士卧床不起,但他仍然默念佛号,不肯服药,每天只喝一杯佛前的供水。

  二十九号,是分社斋期,齐居士迎请佛友们到家中念诵大悲咒和观世音菩萨圣号,历时三日。他摄耳静听,跟随大家一起默念,并叮嘱身边的人和大家同声念佛。

  大家退去后,念佛的声音也渐渐消失,他告诉家人,只要一听到念佛的声音,内心便感到无比清净。于是大家继续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

  一直到十二月初三那天,齐居士面向右侧而卧,频频作出合掌礼拜的样子。但凡有人前来问候,他都只是向他们点头而已。

  到了正午时分,齐居士忽然起身,坐在床前,双眼向上凝视,儿子在他耳边低声念佛,祈求佛菩萨接引。不久后,齐居士便安然坐化往生了。

  齐居士往生时,面朝佛像,双手结印,如入禅定。房内异香弥满,萦绕许久。

  家人和佛友为其助念到第二天子时入殓,当时他全身已冰冷,唯头顶余温犹存,肢体柔软。那年他六十四岁。

  

  今天的往生故事就为您讲述到这里,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会。

  

  【原文】

  齐若农居土,名振德,字穑卿,安徽婺源人。十九岁丧父,事母及兄,孝友备至。清末入泮,民元后,历任乡董,区董,及小学校长等职。自奉俭约,蔬食布衣,而广行众善不少懈。十八年,归心乐邦,爱读龙舒净土文,及十大碍行。撷净土经论之警策言句,辑录成帙,时自省览。常诵楞严,圆觉,金刚诸大乘经,考其音义,至老不衰。清晨,礼诵云栖诸经日诵,诚敬异常。廿年七月,成立翀田佛光分社,斋期集会,为众讲净士诸经论,多为感动。游化他村,远至数十里外,不辞劳瘁。廿四年四月示疾,每日礼拜念佛无间。入冬瘦益不支,十月廿一至廿七日分社佛七,仍往礼拜如常,念佛不绝,十一月十八日后,卧床不起,仍默持佛号,不肯服药,日惟饮佛前供水一杯。廿九日分社斋期,请众到家,为念大悲咒,及观音圣号三日,摄耳静听,随众默念,戒侍病者同声念佛。众退声寂,复语家人,闻佛声,觉清净异常。仍续念大悲圣号,至十二月初三日,即右胁而卧,频作合掌礼拜状。有来问候者,但颔之而已。正午,忽起坐床前,两目上视,其子附耳念佛,求佛接引,遂安然坐逝。面对佛像,两手结印,如入禅定,异香弥满。助念至次日子时入殓,身冷顶温,肢体柔软,年六十四。

  ——《净土圣贤录》

  

  【配图文字】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

  ——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