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家道兴衰的关键-第18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言语,家道兴衰的关键。
我们继续学习《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经文:“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这几句经文,给我们点明了家道兴衰的关键。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一定不能争斗、诉讼。一旦发生诉讼,无论胜败,对双方、对整个家族都是凶相,尤其是让下一代看到不好的榜样,家道就会渐渐衰败。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要想家庭内部不发生争讼,每一个家庭成员一定要注重修身,身修而后家齐。不修身,就难免与人发生争执和摩擦。
那么,家人之间最容易因为什么事而发生争执呢?《弟子规》说:“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家庭中,每个人都能轻财物、重情义,能控制坏情绪,克制欲望,很多纷争就化解了。
宋朝的崔少娣(shào dì),长大后嫁到苏家。她嫁过去时,家中已有四位嫂嫂。四位嫂嫂常常因琐事争吵,家庭纷争不休。少娣出嫁前,亲友们都很担心她嫁过去之后的处境。
但少娣的内心非常坚定,因为她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要自己真心诚意,好好经营,一定能让这个家的氛围越来越好,因为“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少娣出嫁后,因为她的辈分最小,所以就主动承担一些比较重的家务,并且跟婆母说:“我年龄比较小,应该多做些,嫂嫂们平时都很辛苦”,她欢喜布施自己的劳力。再是布施财物,她每次从娘家省亲回来,都会带一些好东西送给嫂嫂、侄子,没有私心。
有一次,少娣抱着侄子,侄子尿了她一身,嫂嫂都感到不好意思了,因为少娣当时穿的这身衣服料子比较珍贵,嫂嫂就赶紧把孩子抱过去。少娣马上对嫂嫂说:“不着急,别吓到孩子。”侄子弄脏了少娣的衣服,她不仅不觉得可惜、嫌弃,反而还为孩子着想。
有时,嫂嫂们聚在一起讲是非,少娣听了也不接话、不反驳,只是笑一笑,不参与其中。假如自己的女仆讲他人的是非,她反而会严厉地训斥,并带着她们向当事人道歉。少娣这样做,其实是真正爱护仆人,因为仆人以后也要嫁为人妇,假如养成了喜欢搬弄是非的坏习惯,以后嫁人了也不会幸福。
嫂嫂们好谈是非,那是以前养成的坏习惯。但人都有良知,她们常常讲,看到少娣都只是笑笑不接话,她们自己也难免心虚,慢慢地就不讲了。再者,少娣能看到每个人的优点,慢慢的,家人之间谈话的内容就转过来,从喜欢说人的过失,到现在懂得感恩他人。
所以少娣嫁到苏家才一年左右的时间,四位嫂嫂都被她的德行所感动。逢人就说,我家五婶是个贤人,我们跟她比真的相差太多了。
当时的读书人听闻到崔少娣这样的好榜样,非常赞叹,说到:“三争三让,天下无贪人矣”。别人争,我们让,慢慢地人家觉得你是君子,我也不愿意做小人;“三怒三笑,天下无凶人矣”,别人恶意对我,我带着微笑予以善意的回应,甚至还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等对方冷静下来,把事情弄清楚了,知道是误会,他会更加惭愧,更会被感动。
不仅仅是家人之间不能争讼,朋友、上下级、合作伙伴之间也如是。以至于同行之间,也应该保持良性的竞争和互动,不能互相攻击、拉踩,否则都是凶相。同行之间彼此交流经验,互相协助、互相学习、互相赞叹,这样才能和气生财,带动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接着经句讲:“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为人处世必须谨慎自己的言语,因为言多必失,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祸。所以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言语排在第二位。言语不当,走到哪里都会造成是非纷争。所以老人都提醒我们要积口德,不要让福报从口中漏掉了。
言为心声,言语是我们心的体现,所以言语不当,还是因为我们的心地和念头有偏颇,都要从心地下功夫来对治。比如多言是行为,原因在心浮气躁。《易经》告诉我们:“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浮躁的人话多,不安定;吉祥的人安定、安详,言语不多。
说话也是一门学问,我们要能观照自己讲话的存心、目的;态度好不好;讲话的方式妥不妥、时机对不对。古人讲,“三年交情,一语寒心,温情全失”,多年的老友,很有可能因为一句苛刻不体恤的言语,让多年建立起来的交情从此付诸东流。所以言语要理智,要考虑后果。
谚语说:“一句虚言,折尽平生之福”,不懂得言语的分寸,说了不妥当的话,对自己来说,就把一生的福报都折掉了,遭祸都难免;对家庭来说,可能会失和,会冲突;对社会来说,可能会造成团体的对立、冲突。
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是刚强,不为欲望所诱惑,心地清净,接近仁德;“毅”是果敢,见义勇为,“有德者必有勇”,勇于行仁义的人,接近仁德;“木”是质朴,不虚荣,接近仁德;“讷”是言语迟钝,看起来好像不太会讲话,其实他是谨慎,能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因此,我们就不能随意讲批评人的话,很多时候“事非经过不知难”,要成就一件好事不容易。其实很多人都愿意主动付出,结果不仅得不到理解,换来的却是指责、批评,就伤了人心。长此以往,以后大家都不愿意也不敢付出了。
常常批评指责,还会影响团体军心。假如批评的是领导,就会让整个团体失去凝聚力,失去对领导的信心,团体很容易就四分五裂了。孔子说:“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处在下位却常常批评领导的人最可恶,影响很不好;或者是批评某个同事,让其他同事听到,对他产生不信任感,人和就破坏了。
所以“一言丧邦”,不实、不时的批评,会让一个团队的军心就此瓦解。
假如我们认为领导、团队有哪些地方不妥,是有责任劝谏的,可以向上级反映。绝对不能到处批评,发泄个人情绪,不然就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言语的态度要言行一致,谨慎、厚道。还有言语的方法,《弟子规》说:“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这是讲话的原理原则。讲话不要太快,声音适中,口齿清楚,要让对方听得清清楚楚。
提醒别人时要含蓄,点到为止。话只能讲三分,绝不讲五分,否则叫攀缘;话可以讲七分,却只讲两分,叫不够意思。所以讲话要委婉,不要太冲、太直,这些都是言语的方法、原理原则。讲话的时机,要“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当众夸人,私下劝人,不能让对方没有面子,没有台阶下。
“君子信而后谏”,与对方建立了一定的信任度,我们才好劝谏,如果是刚刚认识的朋友,可能对方会误会:“你是不是看我不顺眼?”所以信任很重要。常常关心对方、为他付出,信任就能慢慢建立起来。言语懂分寸、懂进退,会让人感动、感佩。
所谓“祸从口出”,这是言语不当而产生的影响。所以,言语是修身重要的功夫。其实修身的根本是修心,《朱子治家格言》中的每一句教诲都是教我们修心。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这一句是教我们存谨慎的心,调伏浮躁的心,浮躁才会多言;再是提起仁慈的心,言语就懂得避讳、不伤害人、不苛刻。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整理自蔡老师《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