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第67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悦读,我是主播静慧。
今天是中秋,中国人的和美团圆之夜。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吃过晚饭,父母就会把饭桌搬到院子里,摆上精心准备的月饼和瓜果。焚香祭供完毕,趁着皎洁的月色,一家人就开始乐乐呵呵吃饼赏月。
那时候,我们喜欢过中秋,因为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饼。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即使是一个没有任何包装、“土”得掉渣的五仁月饼,也足以让我们垂涎欲滴。或许正是家人之间温馨和乐的氛围,赋予了月饼不一样的味道。于是,童年的中秋,也是舌尖上的中秋。
成年后,虽然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包装也愈加精美,但已经很难让我提起对月饼的兴味。更多时候,是在考虑买什么口味、包装的月饼送给什么样的人。
因在外地成家立业,每逢中秋,我不是赶回家去陪伴父母过节,而是在赶往给人送礼的路上。此时的月饼,再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于是,成年后的中秋,成了应酬的中秋。
如今我年过半百,父母也已离世。每逢中秋,开始回头细细体味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背后的人文内涵。我慢慢体会到中秋之夜,月满天心,为什么中国人要在此时庆团圆。因为我们崇尚天人合一,月要圆,人也要圆。
团圆是一个家庭的基石。团是团结,圆是圆满。团结和睦的家庭,才是圆满幸福的家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此,中秋赏月不仅是观天象,更是知人事、体人伦。享天伦的中秋,才是这个节日真正的意义。
我们这个小家庭,兄弟姐妹五人,父母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儿女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母亲临终前,虽已不能言,但仍举着手对我们做出五指合拢状。
我们都能领会母亲的遗愿,但兄弟姐妹间要始终和合无间,实非易事。在关系到切身利益时,难免会有摩擦与冲突。但若彼此以手足之情为重,懂得忍让迁就,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清朝嘉定县的县令叫陆稼书,有一天,有王姓两兄弟因争家产来县衙打官司。陆稼书问明缘由后,并不急于判定孰是孰非,而是对兄弟俩说:“你们既然是亲兄弟,就应当各尽本分。这样吧,当弟弟的,你先对兄长叫声哥哥。”
弟弟就对着兄长喊:“哥哥!”
陆稼书又命兄长叫一声“弟弟。”兄长也喊了一声:“弟弟!”
如此反复数十声后,兄弟二人良心发现,不禁热泪盈眶,号啕大哭,相互磕头请罪,都表示愿意让出家产,不再争夺。陆稼书笑着说:“你们能和好如初,就不愧兄弟一场。”兄弟二人听后,惭愧不已,拜谢而去。
看到这个故事,我不禁佩服古人的智慧。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类似的案例,如今很多亲情官司,即使调解人员和法官费尽唇舌,涉事双方也难以达成共识。如能借鉴古人的智慧,先从亲情伦常的角度唤醒当事人的良知,或许很多家庭纷争能够化解。
如今,家庭内的摩擦不仅发生在兄弟姐妹间,还包括夫妻、父母与儿女之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宋朝袁采在《袁氏世范》中分析家庭失和的原因,指出家人性格差异是关键:“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biǎn)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拏(ná),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
一家人的性情、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各有不同。要和睦相处,亲人间必须常存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唯有如此,方能避免矛盾激化,防止家庭悲剧的发生。
所以袁采主张:“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
以我的经历来看,要把家庭经营成“战场”还是“港湾”,完全取决与我们的心念。遇到问题,若固执己见,不懂得换位思考、灵活变通,就会陷入与家人不断争论是非、互相指责的恶性循环。这种对抗与内耗,最终演变成互不理睬的“冷战”局面,使得彼此身心疲惫,甚至分道扬镳。
还记得小时候,父母因琐事争吵时,我们都会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成家后,每当孩子看到我们夫妇争吵,她都会把自己锁在房里,大声哭泣。这种家庭场景,是我们常常要面临的人生难题,而出题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的执念。
这种执念若不细加体察,很容易迷失其中。比如我的孩子读初三时,有一次我去学校接她,孩子一见我,就开始抱怨老师对他们如何严苛,让她难以适应。当时孩子即将中考,我也没想太多,就脱口而出:“老师还不是为你们好!”
结果这句话说出来,一路上孩子不再跟我说话,回家后也一直闷闷不乐。我后来反思,造成这种“代沟”的原因,是我没有把心放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聆听她的感受。
孩子向我诉苦,是希望在亲人这里寻求理解与共鸣。她知道老师的严苛是为他们好,她只是希望在紧张的氛围中有个渲泄的出口。如果我当时能将心比心,给予她适当的安慰与鼓励,或许她就能更好地面对压力,心智也因此得到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在与家人的日常互动中,类似于这样的“无效沟通”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正是源于这种固执己见,不能换位思考所致。
古人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反思自己,许多看似有道理的话家人却不愿听,原因在于我没有设身处地去感受家人的状态与心情,所说的话不过是自己的执念与要求,与家人的需求格格不入。
孔子说:“易其心而后语”。与家人交流,若能彼此心平气和,多一些体谅,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不易说错话,也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家庭矛盾。
如今我回顾一路走来的经历,发现在自己扮演的各种角色中,大部分时间并未尽到自己的本分。在接触到传统圣贤教育后,我才渐渐有了反省。伦常关系既简单又复杂,如何敦伦尽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考题。
中华传统圣贤教育把人伦教育作为成就道德、学问、事业的大根大本。“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归根到底,想要把家庭建设成和谐温暖的“港湾”,责任不在家庭的其他成员,只在我们自己。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家庭的前途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念之中。
天心明月,圆与不圆不在月,缺与不缺只在心。愿我们都能善用这颗心,“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是静慧,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