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祖先真的有灵吗?-第65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悦读,我是主播静慧。今天是中元节,想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题目是《祖先真的有灵吗?》。

  

  提起中元节,我首先想到的是祭祖。从小到大,我对祭祖没有特别深刻的感触,直到有幸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师,才感受到自己与遥远的祖先之间的连结和感通。

  老师在一堂主题为《孝亲尊师》的课程中,提到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位忠诚耿直的党员干部,早年参加革命,解放后一直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五十多岁时,他的父亲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升职机会。但他为了不让国有资产流失,不让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宁愿放弃高官厚禄,与企业共进退。

  他的父亲年轻时遭人迫害,眼睛和腰部都受了伤。后来国家查明真相,准备严惩迫害他的人,他却请求国家从轻发落,处处体谅对方的难处。

  晚年时,他父亲的眼睛和腰伤更加严重了,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吃饭、穿衣、行动都极其不便,但他的父亲从未对那些迫害自己的人有过怨言。

  他的父亲一直保持节俭惜福的生活习惯,节约用纸,衣服旧了、破了也不肯换新,更不会浪费粮食。

  这位老师说,他的前半生在五欲六尘里迷惑颠倒,后半生遇到智慧的教育,迷途知返,从此过上了幸福人生。这一切都归功于祖上的积德,而他的父亲就是他最好的学习榜样。

  说到“祖上积德”,我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时,总能得到许多好老师的指点,获益良多。我不禁想,我的祖上是否也积了德?我忽然想起,高祖父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的故事。

  我的高祖父名叫松年,生于晚清时期。光绪十二年(公元一八八六年),广州黄埔鱼雷局附设鱼雷学堂,培养鱼雷艇官员。一共办了五届,招生数十人,合格毕业的只有十九人,我的高祖父就是其中之一,后来他担任鱼雷艇艇长,辛亥革命后一直为国效力。

  一九一五年的一天,我的高祖父从广州坐船返回艇驻地的途中,船只触礁沉没,同船乘客纷纷落水。他下水救起二十多人,自己最终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享年四十余岁。

  我的高祖父去世二十多年后,日军全面侵华。从一九三七年八月起,广州遭遇日军长达十四个月的狂轰滥炸,我们的祖屋也在轰炸范围内。

  当时我的曾祖父一家都在屋内,他年幼的小女儿突然哭闹不止,全家人为哄她只好都走到屋外。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出来后,房子顷刻间被炸毁,全家人幸免于难。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很难想象广州曾经经历过那样的劫难,更难想象曾祖父一家是怎样度过那段满是战火、饥荒的艰难岁月,并且安然无恙。

  我的祖父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常年在外教书育人,工资待遇不薄,却生活节俭,以一人之力养活全家。曾祖父和祖父都享高寿,晚年衣食无忧,家族中的姑娘们也大多觅得良夫,家庭幸福。

  当我遇到圣贤教育,学习到辛勤劳作、积功累德的故事,发现许多家族的兴旺皆因其祖先的德行。我怀着敬畏和感恩之心,回顾了历代先祖的生平,才明白,如果没有曾祖父当年舍身救人,为子孙积下厚福,后代又如何能在战火纷飞、灾害频繁的年代安然度过?

  曾祖父的故事,我了解的不多,听父亲说,曾祖父生前非常反对家人为他祝寿,说人年纪大了应保持心态平和,才能健康长寿。

  我的父亲是一位老实人,一生孝养父母、悉心照料晚年体弱多病的母亲。他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远赴海南开荒拓地,落(lào)下腰伤。他甘于平凡,勤恳工作,常常帮助别人,或赠医施药,或帮亲友挂号看病,熬药煲汤,吃饭总喜欢坐在下位,乐于照顾大家。每晚不管事情做没做完,他都会让保姆阿姨早点下班回家,生活上也节俭惜福。

  我的姑姑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她常常帮助朋友撮合姻缘,助穷困子弟完成学业,还帮助经济困难的人排忧解难。姑姑也是个孝顺的人,当年我们家房子小,她主动把父母接到自己家里照顾。后来我父亲单位分了大房子,他和姑姑就轮流奉养双亲。

  姑姑对先祖念念不忘,由于当年族谱被烧,她凭着儿时长辈们描述的些许记忆,和姑父俩人四处走访奔波,寻根究底,尽管所获有限,但也让后辈对祖辈们的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

  当我怀着感恩和敬畏之心缅怀先祖,才明白祖辈代代相传的孝亲助人、安守本分、节俭惜福的优秀品质。

  有一次,当我对需要帮助的人生起善心时,突然想起了我的高祖父松年公。原来,我的血液中也流淌着助人为乐的精神。我想,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就是祖先有灵,就是他们的加持和眷顾,也是我与祖先感通的方式。

  《朱子治家格言》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我们祭祖时要心存诚敬,因为当我们怀着感恩之心来缅怀祖宗时,会发现祖宗的恩德无处不在,祖宗的教诲就在眼前,祖宗之德也时刻庇荫着我们。

  当我们真诚地孝顺长辈,耐心聆听祖辈们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会发现,祖辈无论平凡还是伟大,都有值得我们敬佩和感恩、传承和发扬的精神。

  当我们将祖宗的恩德和善行铭记于心,并努力学习践行,至诚感通,就能得到祖宗的庇佑。

  我们的今天,就是子孙的明天,我们承接着祖辈的智慧和力量,积功累德,才能给子孙做好榜样,代代赓续。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是静慧,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