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凡事预则立-第4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题目是:凡事预则立。

  

  我们继续学习《朱子治家格言》中的经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宜”是应该,应该趁还没下雨之前就把屋顶、门窗修理好。“绸缪”是把门窗关好,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房屋才不会受损。

  “毋临渴而掘井”,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开始挖井,那就来不及了。人做事要稳重,要考虑周详、长远。假如我们是老板,会用什么样的人做主管?这个就是标准。一个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人,就不会浪费公款;一个能够未雨绸缪的人,就是深谋远虑的将才,事情交代给他,我们会很安心。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做事情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情成功的几率也会更大。假如非常匆忙、草率地做决定,很容易出差错。就像建房屋之前,要提前勘探地形、设计图纸,打好地基,这样建成的房屋才稳固。

  这也是提醒我们,看待事情要考虑长远,不能只看眼前。比如我们教育孩子,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他将来的事业、家业才会幸福兴盛。假如我们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只看眼前的得失,也就是没有未雨绸缪。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从胎教开始。正如文王姬昌的母亲太任,她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太任怀文王的时候眼不看邪曲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从不歪着身体睡觉,坐不偏斜、站不跛脚。切割不正、气味不良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夜里就让乐师朗诵诗歌。因此姬昌生下来就非常聪明,人们都说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

  真正懂得未雨绸缪的人都会做好事前准备,愈早教育孩子愈好。胎教做得好,“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母亲用心陪伴孩子成长,言行柔和质直,孩子在胎中就领受母亲的正气,他先天就非常好,出生后不怎么哭闹,很好教。

  我们学习《朱子治家格言》也是未雨绸缪,自己身教做到了,孩子自然学习到这些好的品质,都是他以后事业、家业成败的关键,这是真正为孩子“计深远”。

  再者,一个人能时时做好准备,代表他的性格不拖拉。假如孩子从小养成了拖延的习惯,可能对他以后的事业会产生很大的障碍。假如领导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最后因为拖延影响到整体的运营,这样的做事态度一定不会被重用,严重的可能就被辞退了。

  当然,做事也不能太着急,要适中。《弟子规》说,“事勿忙,忙多错”,慌张的人定力不足,容易出差错。

  如何培养孩子从容中道的处事态度呢?“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不太着急的事情,能提早把它做好,假如临时有什么变动,我们也有足够的空间来应对。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这件事时间比较紧迫了,此时要提醒自己或当事人,要冷静,不要急,急事宜缓办。心态调正了才能把事情办好,否则出的状况会更严重,到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弥补。

  我们常说人生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一是行善。懂得照顾好父母,尽孝道;乐于助人,欢喜布施,这都是“未雨而绸缪”。

  人假如没有高度的自我反省能力,不知不觉就会产生傲慢。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一个人有周公的才能,但他吝啬把自己的财物或者好的经验与人分享,那他这一生不可能有大作为。

  曾国藩先生说,“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一个人假如傲慢、吝啬,不喜欢与人分享,那他到团体中,可能会与人相处得很不愉快,说话、做事容易给人造成压力和不适。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

  

  ——整理自蔡老师《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