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慈父垂臂,接引眾生-全1集

  經句:

  彌陀慈父,終日垂金色臂,接引念佛眾生,眾生不肯念佛,是垂手徒勤。

  ——《彌陀經疏鈔演義》

  

  開示:

  阿彌陀佛像,你看,垂手!時時刻刻希望你來,你不肯來,有什麼法子?你要肯去、要肯念佛。這個法門只要具足三個條件:信、願、行,具足這三個條件決定往生。這三個條件就是這一部經的內容,理論明白了,方法懂得了,深信發願,依教修行,我們這一生就是在這個娑婆世界六道輪迴裡面的最後身,來生就不輪迴了,來生就超越六道了。這個有意義,這才是真正我們這一生沒空過。人在世間,這個世間裡面的得失是假的,不是真的,能夠得到西方世界,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這些真假是非一定要搞清楚。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同體之悲,不離眾生,為垂手深淵。自然之智,遍在六趣,為倚門望子。」這幾句話實實在在很重要,說明阿彌陀佛與我們的關係。關係如果不密切,我們對他還是有懷疑,你要我到那裡去是什麼意思?我還得考慮考慮,別上你的當。這先把關係搞清楚,如果這是我們一個親人、是我們父母,那你就放心了,你就不再考慮了。那麼阿彌陀佛究竟是我們什麼人?他是我們的一體!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譬如,我們左手被蚊子咬了,右手去趕一趕牠,右手幫了左手的忙,右手為什麼要幫忙?同體!我們跟阿彌陀佛就是這麼個關係。阿彌陀佛清清楚楚跟我們同體,我們認為他不是我們同體,把他忘掉了,其實真正是同體。關係非常親密,他才常常垂手來接引我們,而我們自己迷失了,忘記了,不承認。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眾生迷惑顛倒,辜負了佛的教化。『上孤佛化』,這個佛是指兩尊佛,第一個辜負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我們不聽,我們自以為是,這是孤負(辜負)佛化。佛教化眾生是有差等的,譬如父母教子女,每個人的個性與性情不一樣,有的很聽話,有的很頑皮,那就不能用一種方法來教他。對於很聽話的,就叫他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淨土,這不要操心,決定成就;對那個很頑皮的,用種種方法來調伏他,很操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成就。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佛在經裡面講得很清楚,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你要是修淨土,那就很聽話。你要是再學禪、學戒,那就不肯聽話,辜負了本師釋迦牟尼佛。同時又辜負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天天盼望我們去,我們不肯去。一定要明白佛菩薩的苦心!所以,上對不起佛陀,下對不起自己。自己要是沒有這個機緣,那就沒話說。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機緣難得!真正像開經偈講的一樣,「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這一生真正是多善根、多福德,才遇到這個緣分。確確實實不容易遇到!『下負己靈』,我們遇到了,要是不肯好好的學,這是辜負自己。諸位要多想想,佛門廣大,八萬四千法門,你怎麼就剛剛好遇到這一門?真正不容易!所以,遇到了就要真修。你不肯認真,辜負自己。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又不唯今生之誤,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也。」我們這一生如果錯過,來生能得人身嗎?靠不住。要想來生得人身,你這一生五戒十善要做到及格的標準。雖然受了五戒,甚至受了菩薩戒,但是你做得不及格,沒有用處。難,太難太難!佛在經典上說得很多,失掉人身之後再得人身非常的困難。縱然得人身,有沒有機會聞到佛法?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你看我們今天全世界四十億人口,能聞到佛法的幾個人?不成比例!你能夠有這麼幸運嗎?能聞得到嗎?縱然聞到佛法,你能再聞到淨土嗎?聞到佛法的人也不少,有幾個人聞到淨土?這一層一層的淘汰,淘汰到最後沒剩幾個人。所以我們今生遇到這個機緣,決定不能讓它空過。過去世也許我們錯過好多次,這一世再不能錯過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我們在六道裡頭生死輪迴無量劫,不曉得輪迴多少次,下一次沒有了,下一次超越輪迴了。所以現在這個身,在六道裡頭就叫做最後身,超越六道輪迴了。這是說難信法,令究竟脫,究竟脫是成佛,脫是解脫,究竟的解脫。為什麼?因為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一生,不是第二生去的,這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臨終的時候沒有斷氣,人是活人,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我們這個佛像是接引相,佛垂手來接你。來接引,我們跟佛走了,所以是活著去的。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3集) 1993/6

  

  阿彌陀佛在做佛事,在接引眾生。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每一個世界每一時每一刻往生極樂世界有多少人?無法計算。我們這個地球上,魏晉南北朝一直到清代,每年往生的人數可觀。我們這個地球小,住眾不多。地球在太空當中是個很渺小的星球,人在這個地球上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起心動念就錯了。為什麼不老實念佛,回歸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垂手在等著我們。在這個世間,我們要幹的事,要幹最好的事,止於至善,最好的事無非是勸人念佛求生淨土,好事當中第一樁好事。誰幹的?諸佛如來幹,法身菩薩幹。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65集) 2013/7/19

  

  他們認識清楚,真搞明白了,這些都是替我們做證明的,佛給我們講經教學是勸我們,這些菩薩給我們作證,他們都是念佛往生成佛的,告訴我們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有限的時間之內,一定把這樁事情辦好,其他的叫雞毛蒜皮,不足以為道,無論是善是惡、是染是淨,統統放下。經上說得很好,「清淨平等覺」,這是我們在這個世間努力修學的目標,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大覺之心。這個機會非常難遇,我們遇到了,遇到之後真幹,決定求生,而且就在今世。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365集) 2013/7/19

  

  佛號就是自己的『自心』,皈依無量覺是皈依自己的覺性。所以念的是自己覺性,成的是『自佛』,而不是他佛。阿彌陀佛,真有這個人,他是這樣成就了,他把這個方法教給我們,教我們個個都成就,而且怕我們還有障礙、有困難,他在西方建立一個道場來幫助我們,協助我們成就,這個機緣實在太殊勝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5集) 1984/12

  

  「西方勝友待多時,收拾身心早歸去。」『勝友』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那等很久了,等我們去。『待多時』,很久,不是幾個鐘點、幾天,也不是幾十年,是等了多少生多少劫,生生世世在等,你都不來!這一世我們明白了,我們應當回頭,不要讓他再等待了。彌陀垂手在那裡接引我們,我們應當『收拾身心早歸去』。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38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