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端心自康寧-第62集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我的故鄉,這一天除了吃粽子、掛艾草,還有遊百病的習俗。
所謂遊百病,就是人們要提早吃完晚飯,趁著夕陽尚未西沉,闔家外出漫步閑遊,以祛除百病,迎來這一年的平安健康。
因此端午這天傍晚,故鄉小鎮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樹林山岡,處處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小孩在前頭嘰嘰喳喳、嬉戲奔跑,大人在後頭閒庭信步、互嘮家常。彩霞滿天,晚風吹拂,呈現出一派其樂融融遊百病的怡人景象。
故鄉端午遊百病的習俗不知起於何時。不過端午時值仲夏,這個時節天熱地濕,蚊蟲滋長,疾疫容易流行,被視為「毒五月」。所以人們通過適當的戶外運動,以增強體質,防禦病毒,包括懸掛艾葉、菖蒲等驅蟲藥草,都是人們為趨吉避凶,隨順天時變化所做的應對。
自古以來,「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哲學思想之一,「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極為看重人與天地自然的相處互動之道。儒家經典《禮記·月令》,是古聖先賢教授世人,如何在四季的變化流轉中,順應毎個月的天象物候,調整規範自身行為,使之符合自然法則,達到四季安康的目的。
針對仲夏五月,《禮記•月令》說:「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zhāi)戒,處(chù)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
大意是說:仲夏白晝長,陽氣盛極而陰氣萌生,天地之間陰陽相爭,生殺在此分界。這個時候,人應當通過齋戒修心自警,居住之處不可裸露身體,從容而不急躁,停止聲色娛樂,不講求口味,節制欲望,安定心氣。百官也靜事不妄作,不動用刑罰,以穩定陰陽的分野。
古聖先賢是通達宇宙人生真相的智者。他們觀察到仲夏時節,陰陽、濕熱、正邪兩極相搏互沖的磁場必然影響到身心,我們要順應天時的變化調整自我,端心正意,潔身自好,自然邪不壓正,陰陽調和,身心康泰。正如《黃帝內經》所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故農曆五月五日之所以稱為「端午」,除了干支紀時,細細琢磨,其中也有深刻的寓意。「端」有初始、正直之意,「午」為日中之時,炎陽當空,光明正大。「端午」二字正是提醒我們,為人始終端正就不為病毒所害,心地光明就不為邪氣所侵。
所以端午節這天,中國人要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不僅是因為他在這一天投江以身殉國,更重要的是屈夫子身上,有一種端正不阿的民族氣節。
屈夫子在《楚辭·涉江》寫道:「苟餘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如果我的心正直坦蕩,即使被放逐到偏遠的地方,又有什麼關係呢?
屈夫子一生,憂國憂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志潔行廉而不同流合汙,捨身取義而不苟廷殘喘,這種端直中正的民族精神,正是一個國家能夠興盛,能有光明前途的重要內因。
「端正」是中國人非常看重的品行,那麼如何培養這種品行呢?答案也在「端」這個字裡。端的古體字是「耑(duān)」,是個象形字,像一株嫩芽從地裡冒出頭。
《說文解字》說:「耑,物初生之題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便是說「耑」為萬物初生的模樣。後來又在左邊加一個「立」字,成為會意兼形聲字,從立,耑聲,寓意初生之時,就要立正,循著正道生長。所以古人極為重視胎教,其中的典型代表莫過於周文王之母太任。太任生於王候世家,深諳傳統育兒之道。
史料記載,她懷文王之時,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場景,耳不聽淫逸無禮的聲音,口不講傲慢自大的言語;睡不偏側,坐不歪斜,站不跛腳,不吃氣味不正、切割不正的食物,擺放不正的席子不坐;到了晚上,就讓樂官吟誦符合禮的詩歌,講述符合禮的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過人矣」,所以文王生下來就非常賢良聰明,聖德卓著。
後人因此總結:「故妊子之時,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感於惡則惡。人生而肖(xiào)萬物者,皆其母感於物,故形音肖之。文王母可謂知肖化矣。」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未來的人生走向。這其中,父母的影響至關緊要。太任給天下父母做出了最好的榜樣,想讓孩子擁有光明的前程,必須「慎於始」,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小孩教好了,品行端正,自然「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內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扣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為未來的光明人生紮下了堅實的根基。
「端正」起源於心念,展露在言行。古人修身養性,都在省察起心動念處下功夫。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初起,就要覺察這個念頭是否端正。
民國時期的印光大師說:「日用之間,萬境交集。一不覺察,難免種種違理情想,瞥爾而生。此想既生,則真心遂受錮蔽,而凡所作為,鹹失其中正矣。」
許多人生遺憾與悲劇的發生,往往就是在「違理情想」剛冒出來時,不能及時反躬自省,改變心念,而是任其不好的念頭相續,進而做出錯誤的行為而導致的。之所以不能反躬自省,或因心粗眼翳,不辨是非,不明端曲。
《了凡四訓》說:「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qū);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
或因不畏因果,任性而為,不知「夫(fú)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了凡四訓》說:「舉頭三尺,決有神眀,趨吉避凶,斷然由我。」古人敬畏因果,所以不敢胡思亂想。戰國時期,齊國有一位著名的賢士叫陳仲子。有一次,他路過一戶人家的菜地,看到地裡的葵菜長勢喜人。當天晚上,陳仲子做了個夢,夢見自己拔了人家的葵菜,回家炒熟吃了。
夢醒之後,陳仲子反思到:「人們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我既然能在夢中偷菜,說明念頭隱微處還存有這種偷盜、佔便宜的想法,雖然現在沒去偷,但人的行為受意念支配,將來遇到這樣的緣,可能就真要去偷人家的菜了。」
想到這裡,陳仲子慚愧不已,於是拿上一雙新鞋,去給菜園主人賠罪。菜園主人弄清原委之後說什麼也不肯收這雙鞋,二人爭執不下,陳仲子索性扔下鞋轉身就跑,鞋就一直放在地上沒人動。
漸漸的,這個地方形成了一種風氣,要是誰家的孩子幹了壞事,家長就領孩子來看這雙鞋,跟孩子講陳仲子送鞋的故事,這雙鞋就成了家長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陳仲子的做法雖然不合常情,但古人「狠鬥私字一閃念」的精神由此可見一斑,值得我們讚歎學習。
古人說:「凡為外所勝者,皆內不足;凡為邪所奪者,皆內不正。」若能端正心念,長養正氣,自然四季康寧。
端午節,讓我們端正身心,開啟光明安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