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義感天、治政有方的梁彥光-第69集
梁彥光是北周隋初時期人,安定梁氏的後裔,出生在刺史世家,從高祖到父輩都曾任地方刺史,祖孫五代「滿門清官」。他們在安定被傳為佳話,成為梁氏家族的榮耀。
年少的梁彥光聰敏過人,品行天賦都十分出眾。父親常與周圍的人說:「此兒有風骨,當興吾宗。」
梁彥光七歲時,不料父親身染重病,醫診斷病情說:「必須服用紫石英,身體才能痊癒。」然而,家人卻遍尋不得,梁彥光十分擔心父親的身體,為此日夜憂傷,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梁彥光忽然在花園中發現一塊非常特殊的物體,但並不認識,於是趕緊抱回家中,交給家人辨認,不料竟然是塊紫石英,父親的病體也因此痊癒。親友們都感到驚訝不已,認為梁彥光至孝之心感通神明,才能出現這樣的奇跡。
《孝經》有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孝悌之心真誠到極處,能夠穿越時間、穿越空間,於一切人事物感應相通,沒有障礙。孝是自性第一德,圓滿的自性裡有無量的能力、無量的德行,自然能夠「無所不通」。自古以來,就有數不盡的至孝榜樣——導致死傷無數的劇烈地震在孝子李忠的家門口繞道而過;離鄉在外十分牽掛祖母的宗元卿,每當祖母身有病痛,元卿便感心痛……古往今來,這樣的事蹟真是數不勝數。
「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因為,孝悌之心與忠君愛民的心是同一顆心。一個孝順父母的人,當看到別人的父母時,尊老敬老的真心自然而然就能夠顯發出來。
孝感天地的梁彥光,也是一位愛民如子、廣施仁政的賢官。隋文帝時,梁彥光被任命為岐州刺史,岐州民風淳厚,他因勢利導,與民休息,寬緩理政,從不滋擾百姓,處處廣施恩澤。因此,岐州每年的政績考核都是天下之最,隋文帝對此十分滿意,賞賜他束帛和御傘,並飭令全國牧守,效法梁彥光的政風。
梁彥光後來遷任相州刺史。相州民風凶悍難平,無賴橫行,經常有人因各種緣由到官府告狀訴訟。為了革除弊端,梁彥光招請德學兼備的大儒,每鄉設立學堂,以聖賢道理,教授百姓,並定下規矩,不是聖賢的書籍不得教授,並經常親自到場考察學子們的學業情況。凡是勤奮優秀的學子,梁彥光就讓他們登堂就宴;那些喜歡爭論,又懶惰無成的學生,就只能坐在庭院裡吃著粗劣的飯食。梁彥光還親自為應舉的學子們舉行「賓貢」儀式,在郊外設宴為他們餞行,並贈送財物給德才兼備的貧困學生。
當時,有位鄉民名叫焦通,酗酒成性,事奉雙親不盡孝道。堂弟將他告到官府,但梁彥光並沒有治他的罪,而是帶他去孔廟參觀。廟中有一幅畫,畫的是漢朝「伯瑜泣杖」的故事。韓伯瑜的母親用手杖打他,他因感受不到疼痛,才警覺母親已年邁,體力衰退,心裡哀傷不已,於是,對著母親大哭。
焦通看到這幅畫,大受感動,幡然醒悟,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既傷心又慚愧。於是,梁彥光對他一番教誨後,就讓他回家去了。從此,焦通洗心革面,終於成為鄉里善士。
梁彥光以德化民,官吏和老百姓都因此而深受感動,人們也漸漸地開始力求上進,並互相勸勉,敦勵品行。由此,相州民風大為改觀。
《詩經·大雅》云:「孝子不匱,永錫爾類」。梁彥光的子孫也都非常的賢德,為國為民,繼承了父親的風範。長子梁文謙,官任鄱陽太守,政績卓越,堪稱天下第一;次子梁文讚,官拜司隸刺史;少子梁文讓,為鷹揚郎將,在戰場上為國捐軀。梁氏家族真可謂是滿門忠孝,模範世家。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孔老夫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為我們指出了世界和平、社會和諧、家庭和睦的修身治世之道了,我們何不勉力篤行之?!
史料出處:
梁彥光。七歲時。父遇篤疾。醫雲。餌五石可愈。時求紫石英不得。彥光憂瘁。忽於園中見一物。彥光不識。怪而持歸。即紫石英也。親屬咸異之。以為至孝所感。隋文帝以為岐州刺史。甚有惠政。遷相州刺史。相州人情險詖。訴訟官人。萬端千變。光招致大儒。每鄉立學。非聖哲之書不授。於是人皆剋勵。風俗大變。有焦通。事親禮闕。為從弟所訟。光令觀孔子廟中。韓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對母悲涕之像。通。悲愧若無容者。彥光訓諭而遣之。卒為善士。光卒於官。諡曰襄。子文謙。有父風。遷鄱陽太守。政為天下最。
——《隋書·循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