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千字文-第54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

  請翻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千字文》,我們從第七十一頁的第一行開始看起:「璇璣懸斡,晦魄環照」。在這句經文當中,「璇璣」所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高高地懸掛在天空當中,隨著四季的變化在轉動;「晦魄環照」是指明暗的月光灑滿了人間的每一個角落。

  「璇璣懸斡」,「璇璣」所指的是北斗七星當中有兩顆星,包括旁邊幾個星座合起來,現代人稱作大熊星座,北斗七星是其中的一個部分,它的第一顆星叫「天樞」、第二顆是「天璇」、第三顆稱作「天璣」。所以這裡說「璇璣」是代表北斗七星,實際上北斗七星是包括了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合起來叫作北斗七星。我們如何在夜空當中,去確定北極星所在的位置呢?是在北斗七星當中的「天樞」還有「天璇」這兩顆星的連線距離,乘上五倍,就是北極星所在的位置。

  我們知道北斗七星有一個「斗柄」圍繞著北極星在旋轉,如果斗柄是指向東,天下就到了春天;斗柄指向南是夏天;斗柄指向西是秋天;如果斗柄指向北就是冬天。所以北斗七星不停地旋轉,也代表地球當中,北半球一年四季不斷地推移跟循環,當然南半球的季節跟北半球是不同的。

  「璇璣懸斡」,「懸」是高掛,「斡」是旋轉的意思,在《論語》當中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是指在正中間的北極星,有群星環繞在它的周圍;「晦魄環照」,「晦魄」是指晚上的月亮,原本「魄」所指的是月亮剛剛升起來的時候的微光,現在則是指整個月亮。所以「晦魄環照」,是明晦的月光灑遍了人間的每一個角落,這是這句經文的意思。

  我們先來看一下「璇璣懸斡」的「璇」字,「璇」字在《正中字典》有小篆的字形,是「從玉、旋省聲」。在《玉篇》當中解釋,「璇」字的本義是「美石」的意思,「次玉」,這種美石是「略次於玉」,這樣的一個美石,所以它從「玉」字旁;而許慎的《說文解字》認為,「璇」和「瓊」是同一個字,這點朱駿聲先生是比較認同的,但是段玉裁跟桂馥是「以璇璿」,玉字旁右邊一個「睿」,認為它們是同字,後面這個說法是一般人比較接受的。

  所以「璇」字當它作名詞解,是「美石」的意思,「石」是石頭,這種石頭是略次於玉的一種美石,叫作「璇」。比如有一個詞叫「璇玉」,是美石當中很像玉的這種石,叫作「璇玉」。我們今天所學的這句經文,「璇璣懸斡」,「璇璣」指的是「北斗魁四星」叫作「璇璣」;還有一個解釋,也是天上的星星的名稱,「魁第二星」叫作「璇」;「第三星」叫作「璣」。在《春秋運斗樞》當中說:「北斗有七星」,北斗七星,第二稱作「璇」,第三稱作「璣」,這就是「璇璣」這個詞。它的意思是什麼呢?其中有三個不同的解釋,「璇」這個字就介紹到這裡。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晦魄環照」的「照」字,「照」我們看到投影片上的字形是小篆的寫法,「照」小篆的字形我們會看到在它的左下角是一個「火」字旁,它是「從火」,我們現在看到四個點,實際上在小篆的字形當中它是「火」,是「從火,昭聲」,「昭」是它的讀音。在《說文解字》段玉裁先生的注解當中,解釋「照」字的本義是什麼?是「明」的意思,也就是光明,我們看到它有一個「火」字旁,就很容易把它和光明聯繫在一起。所以什麼是「明」呢?是「燃火放光相燭」,我們知道光明一定是跟火,或者熱會是有關係的。比如說太陽的光明遍照宇宙、遍照地球的萬物,如果在地球上我們也是要點燃火光,火會放出光明,這種光明會照耀黑暗,所以「照」字從「火」是這樣來的。

  另外「昭」是它的讀音,「昭」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看「昭」首先上面有一個太陽,所以「昭」應該是跟太陽有關係的一個意思。它是「日明」的意思,「日」是太陽,太陽的光明,「照」是「火明」,所以為什麼「照」從「昭」聲,是這樣來的。

  「照」作名詞可以指「日光」,也可以指「映象」,或者是「憑證」;而作動詞是「燭」,「光所燭」,比如《易經》當中:「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照」是作動詞的用法;還有「照」也可以指「鑑」,「鏡所鑑」,這是它作動詞的時候可以指「鑑」,也可以指「鑑察」,或者是「對映」的意思。它作「鑑察」解,比如《後漢書》有一句話說:「忠臣孝子,覽照前世,以為鏡戒」,「照」是「鑑察」的意思。這個字就簡單地介紹到這裡。

  我們今天學到這句經文:「璇璣懸斡,晦魄環照」,在這裡我們引用的是《論語·憲問》當中,有這樣的一句經文,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子曰:行夏之時」,什麼是「行夏之時」?這跟天文曆法有一定的關係,我們看雪公老人的解釋。這意思是說,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曾經說,「行夏之時」,整個天下如果要上軌道,先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邦家先定天時」。這一點我們在《千字文》前面的課程,已經跟大家分享過,不同的時代,比如夏、商、周曆法的制定有一定的差異,我們中國有年、月、日、時,西洋是年、日、時。

  在《尚書》當中有「三正」,首先是建立哪一個月為「正月」,我們之前介紹過曆法的基本概念,這是在介紹《禮記》的經文的時候,前面的課程講過。建立哪一個月為正月,有「建子」、「建丑」和「建寅」的差別,在夏、商、周的時代確定的標準是不同的,哪一個月為正月,周朝是「建子」、殷朝是「建丑」、夏朝則是「建寅」;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則是「建亥」。而孔老夫子認為,要「定住邦家」,國家要穩定,治國平天下要怎麼樣呢?要「行夏之時」。所以我們看夏、商、周,夏朝是「建寅」,哪一個月是正月呢?它是確立在「寅」。

  我們剛剛講到《千字文》當中說,「璇璣懸斡」跟北斗七星的概念有關,北斗七星我們看雪公老人的講解,它其實是有九星,但是其餘的二星是看不見的,大熊星座這個名稱是外國人的稱法,我們中國叫作「斗」。中外的稱呼會有所不同,中國是稱作「璇璣」,「璇璣懸斡」的「璇璣」跟北斗七星有關。中國古人對於天文曆法是掌握的很好,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這是在我們前面學《禮記》的經文都有看到,古人常說掐指一算,都是在手指上算一下就知道了。斗柄指到「寅」是四季的開始,這時候春天就開始,這是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的方向,斗柄指寅,四季開始,這是春天從東北開始;如果是「子、丑」則是在北方,是冰天雪地,當然它不合時令。

  所以為什麼孔子說,「行夏之時」,因為夏朝「建寅」,把「寅」作為正月,是很有道理的;孟子說:「七八月之間旱」,從這裡知道是「建寅」,他尊崇的是夏朝的曆法。從唐堯以下,朝代經歷了許多的變更,不只是夏、商、周,可是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談到,以夏朝的曆法是最為標準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學習下一句經文,大家請看《千字文》第七十一頁的第二行:「指薪修祜,永綏吉劭」,這句經文是談到時間在不停運轉,而人的生命也是稍縱即逝的,但是它就像薪火一樣,能夠薪盡火傳,會永遠傳下去,最重要是要如何呢?要修德行仁,這才能夠永遠保持著平安與幸福。

  我們先來看一下「指薪修祜」,「指薪修祜」的「指」跟月字旁的「脂」,油脂的「脂」是相通的,油脂是用來燒的;「薪」則是薪火,就是木材。所以「指薪」有一個典故,叫「指薪修祜」,這個典故是出自於《莊子·養生主》,裡面有一句經文:「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莊子》說:「燭薪」,蠟燭跟薪火的燃燒是有窮盡的,可是「火」,火苗火焰卻可以一直傳下去而無有窮盡。其實這是一種比喻,比喻的是人的肉體是會死亡,可是人類生命的現象則是延續無窮的,這是「指薪」這個典故出自於《莊子》;什麼是「修祜」?「修祜」是指「修德修仁,以享大福」,這裡的「祜」是「福」的意思。

  「永綏吉劭」,「永綏」是長遠的平安,「永」是長遠,「綏」是平安;「吉劭」,「吉」是吉利、美好,「劭」也是美好的意思,因此我們要修德、積德、行善,才能夠永保平安。

  我們先來看一下「指薪修祜」的「祜」字,「祜」字大家首先會看到在投影片上的字形,有金文跟小篆的寫法。金文跟小篆的字形看起來很接近,小篆的「祜」是從「示」,左邊是「示」字旁;「古」聲,右邊的「古」是它的聲旁。在《爾雅》當中解釋,它的本義是「福」的意思,是福氣滿滿的「福」,也就是「福厚」,一個人福氣、福德非常地深厚就是「祜」。古人認為「福字天申」,當我們修德行善,天地神明會降福於人,所以這是神所賜的。但實際上是我們自己累世的修善積德的果報,所以它從「示」,是說它跟天地神明有關,但天地神明是執行者,真正的因,還是自己過去生的修福積善而來。

  再來看右邊「古」是它的聲旁,「古」是什麼意思呢?「古」是「其來久遠」的意思,我們常說遠古、上古,這個時間就很長。我們如何才能夠得到「厚福」?每個人對於福報都是很期待的,總是希望我能夠得到財富、得到智慧、得到健康,希望五福臨門、五福俱全,可是「福」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上天也不會無緣無故地降福給一個人,必須是「積德久遠」,才能夠享受「厚福」,所以「祜」從「古」是這樣來的。因為「古」是很古老、很久遠的意思,一定要累生累世的積德行善,才能夠享厚福,所以「祜」是「福」的意思,「大福、厚福」都叫「祜」。比如在《詩經》當中有:「曾孫壽考,受天之祜」,這是《小雅》的經文,「祜」是指「福」,是上天所降下來的福的意思。

  我們現在陽曆的新年也快到了,每到新年的時候師父上人寫春聯常常會寫到一句:「修福積德迎新年」,我們新年常常說一些吉祥的話語,總是希望當新春到來之時,一年會比一年好,可是究竟如何才能夠得到這些福報?師父上人把因跟我們說清楚了,一定要「修福積德」才能夠得到福報,所以當我們看到「福」字的時候要常常勉勵自己,要「廣修供養,多行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在生活當中要努力地去落實,這樣才能夠得到福報。但是我們布施不求得,沒有這種求福的心,這是更高的一個境界,修福要做到「三輪體空」,具體的原理我們可以深入《了凡四訓》就能夠知道。

  再來看下一個字,「永綏吉劭」的「吉」,「吉」字跟福報的「福」、跟「祜」一樣,都是每個人所嚮往的,大家都希望生活的一切吉祥如意、美滿,究竟如何能夠得到呢?我們來看一下「吉」字的字形,投影片上有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字形,而《正中字典》所引用的甲文、金文又有些差異,可是大體上我們把它和小篆來對比,看起來跟小篆的「吉」都是很相近的。小篆的「吉」是「從士、口」,這兩個部分所組成。古時候是以「士」,所謂士、農、工、商,「士」是品學兼優的讀書人,「士」是由「十」和「一」組成的,「十」和「一」是什麼意思呢?是「聞一知十、以一優十」叫作「士」,所以「士」是品學兼優的讀書人,在古時候是人們的楷模和典範。

  而「士」要如何去落實、如何彰顯他的德行呢?首先從「口」的方面,所謂「惡言不出於口」。記得前面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師父上人所寫的墨寶,人的身、口、意三業都要遠離染污,像意業要遠離「貪、瞋、癡」;身業是「殺、盜、淫」,這些錯誤的行為都要遠離,這都是屬於污染;而口是遠離「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儒家是強調:「惡言不出於口」,作為「士」,一位讀書人修身,口業是排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士口所出為吉」。在《說文解字》許慎對於「吉」字解釋,它的本義是「善」的意思,什麼是「善」?「善」是美好的;而徐灝先生認為,「吉」是「善言」,是美好的語言;苗夔氏認為「從士口,士亦聲」,這是不同學者有他的說法。

  我們看「吉」最初作名詞是一個姓氏,是黃帝的裔孫,封在南燕,賜姓是「姞」,它是有女字旁的「姞」,後來把它改成去掉女字旁的「吉」;也有說是,「周卿士尹吉甫」的後代,所以姓「吉」,說到姓氏,我們可以參考《聖學根之根·百家姓》前面學過的課程。「吉」作名詞也可以指「吉日」,什麼是「吉日」呢?一個月的初一叫作「吉日」,《周禮》當中說:「正月之吉」,這是正月初一,就是「正月之吉」;除了「吉日」還有「吉月」,「吉月」是「朔日」,古時候每個月的初一,這時候君臣要到太廟當中「視朔之禮」,所以「吉月」是「朔日」,《論語》當中說:「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是古時候每個月初一君臣到太廟裡面「視朔之禮」,這是「吉月」的意思。

  「吉」作形容詞有「吉利」的意思,比如《尚書》當中有一句很有名的經文:「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所以我們會看到「惠迪、吉」的「吉」是「吉利」的意思。古聖先賢的經典、儒家經典當中對於吉、凶、禍、福,對於因果這些事實的真相,理和事都說得非常清楚明白;「吉」還有「良善」的意思。

  總之,我們介紹這兩個字,一個「祜」字,一個「吉」字,這兩個字都給人特別美好的感覺,也是人們都嚮往的。但是說到吉、凶、禍、福,我們也特別要跟大家分享,所謂「禍福相承」的道理,在《無量壽經》的注解當中,引用《會疏》的解釋。「禍福相承」,「承」是「受」的意思、是「繼」的意思,「宿世業因,善惡夾雜」,也就是我們過去生當中所作的善業跟惡業,都是同時存在的。所以「後世受報」,或者「先樂後苦」或者「先苦後樂」,「苦樂相繼,禍福相倚」,這就是「禍福相承」的道理。

  「禍福相倚」,我們在《聖學根之根》前面的課程也跟大家分享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師父上人對「禍福相承」的開解說到,禍當中有福,福當中有禍,完全看什麼?如果我們是覺悟,用覺心,覺悟的心,禍裡面就有福;反過來如果我們所用的不是覺悟的心,而是迷,凡夫的福當中就有禍,為什麼?因為他不懂得如何來享福,往往一邊享福還一邊在造業,這就是福裡有禍。比如世間這些富貴之人,每天喝酒吃肉是享福,可是他不知道造了這個業之後,後面會有禍患在等待他,這是福裡面有禍;如果他大富大貴又能夠學習佛陀聖賢教育,吃素念佛,即使遇到災難,災難的「共業」也有「別業」,災難裡面有福,他享的清福,即使是艱苦的生活也不以為然,會很滿足、很歡喜,所以禍福是沒有一定的,也是「唯心所現」,一個人如果是覺悟的心,禍能轉成福,如果是迷惑的心福就變成禍。

  為什麼在佛陀教育當中會把「般若」,「般若」是智慧,會擺在第一呢?因為一個人當他有智慧的話,他就能夠做到只有福而沒有禍,即使遇到禍他也能轉成福,他也不生煩惱,在災難裡面沒有委屈相,也沒有怨恨的念頭,處之泰然。而如果是「先樂後苦」,這個例子就太多了,很多人福報現前的時候過度去享受,到了最後晚年破產了,不如意的事情現前,這就很苦。苦後面還有苦,苦是「花報」,後面的苦的「果報」,果報在「三途」。

  所以師父上人特別提醒我們,決定不能去欺負人、不能占人便宜、不能夠損人利己,損人利己決定是禍害。眼前得到小小的利,後面有大災難,所以再苦也不要去貪小便宜,這是很重要的。而且不要去奪取別人所擁有的,要常常存著,「成全別人而不障礙別人」,這是存好心,存好心後面一定有福報,雖然現在比較困苦,可是將來一定會發達,為什麼?他的心是善的。最怕的是什麼呢?比如自己有權有勢,利用自己的職權、利用自己的勢力去欺負別人、壓迫別人,這就造作了罪業。所以「作善得福,造惡得禍」,都是自作自受,所以說「身自當之,無誰代者」,沒有人會代替的。禍福不管是大還是小,都是「身自當之」,這種事實真相都擺在我們面前,我們要把它看清楚,也要把它看明白。

  師父上人在墨寶當中提醒我們,究竟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災消福來」?剛剛說的這種「覺悟」的心是很重要的。無論一個人是處順境還是處逆境,始終能夠保持「清淨、平等、覺悟」的心,在這順、逆境緣當中都不起貪、瞋、癡,不起這些煩惱,他就能夠消除業障,讓自己的福慧現前,所以「災消福來」,我們要常常把這個原理原則放在心上,這樣就能夠真正在自己一生當中趨吉避凶。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七十一頁的第二行:「矩步引領,  俯仰廊廟」,這句經文是強調,無論一個人是身在廟堂之上或者是燕居在家,這是平常居家的時候,他的行為舉止都要中規中矩,能做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是「矩步引領」。像這樣心地坦然,這裡說「俯仰廊廟」,是指一個人心地很坦然,這時候他才能夠昂頭邁步,一舉一動都像在神聖的廟宇當中一樣,做到儀表莊重。所以「矩步引領」,「矩步」是很規矩的走路,「引領」是挺著脖子,「領」是衣領的意思,挺著脖子好像引導著衣領;「俯仰廊廟」,「俯仰」是指低頭、抬頭,它引申為一舉一動的意思,所謂「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是這個意思。什麼是「廊廟」呢?「廊廟」指的是朝廷,「廊」是指連接著正堂,旁邊比較矮的屋子是「廊」;「廟」是祭祀祖先、供奉神明,或者是供奉佛菩薩的建築物叫作「廟」,「廊廟」連在一起通常是指朝廷。

  我們先來看「矩步引領」的「矩」字,「矩」字大家先看投影片的字形,這個字形是金文的寫法。究竟「矩」是什麼意思呢?在《正中字典》當中,大家還能看到小篆的字形,小篆的「矩」是「從巨、從矢,亦從巨聲」,「巨」是它的讀音。「巨」是規矩,「矢」是射箭的時候一定是在正中間,所以用它比喻「平正」,「平正運巨」就是「矩」。在《韻會》當中解釋「矩」的本義是,「求方之則」叫作「矩」,「求方形之定法」;《說文》當中解釋,「巨」是「規巨」,所以「巨」實際上是規矩的「矩」的初文,後來「巨」被借為「鉅大的巨」,它的本義就變成左邊加個「矢」的「矩」所專用。所以今天的「巨」字,跟規矩的「矩」這兩個字同時並行,但是它的意思有差別。

  我們來看一下「矩」字,當它用作名詞來解釋,是「為方之器」叫作「矩」,比如工程師用的工具當中有一種叫「曲尺」,我們可以看一下在《正中字典》當中有一個「矩圖」,大家看看這個「矩」,比如說你要確定一個「方」,我們常說方方正正,這種方方正正的形態,一定是每個邊都是九十度的角,它才能夠形成一個正方形或者是長方形、矩形,它四個角每個角都是九十度。而實際上在工程當中如何來確定這九十度,這種方方的樣子呢?是需要靠工具,「矩」就是這樣的一種工具。

  引申為「法」,「法」是「矩」,我們常說「法度」,比如《論語》當中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這是孔老夫子的功夫境界,到了七十歲「從心所欲不逾矩」,「矩」是「法度」,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不會違背禮,不會違背規矩和法度;再來「矩」也可以指「度」、也可以指「方」,這都是它延伸的很多不同的意思。

  此外它可以用作動詞的用法,作動詞「矩」是「刻識之」,比如《周禮》說:「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陰陽」,疏裡面解釋《周禮》這段文是什麼意思呢?是在樹上刻標記,它向著太陽的這一面是「陽」,背著太陽的這一面是「陰」,所以這裡說「必矩其陰陽」,「矩」是「刻」,在樹上作一個標誌,來標誌它是向著太陽這一面的陽面,還是背著太陽這一面的陰面;「矩」也可以作形容詞是「方」的意思,這個字我們介紹到這裡。

  再來看「俯仰廊廟」的「廟」字,我們看「廟」字投影片是金文和小篆的字形,而金文的「廟」右下角,我們看右下角的形體,跟小篆的「廟」右下是「舟」,是相近的。吳大澂先生認為,古時候金文的「廟」就是這樣的一個字形。小篆的「廟」是從「广」,像簡體字的廣,這個字形實際上是二百一十四部首之一,它作部首的時候是讀作yǎn,所以「廟」是「從广, 朝聲」。它的本義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是「尊先祖皃(貌)」,「尊」是尊敬,「先祖」是祖先,尊敬、恭敬祖先的意思。而恭敬祖先、孝親尊師,這都是我們中國歷史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代表著中國人的善良的風俗;而更難能可貴的,不但是雙親健在的時候我們要行孝,而且雙親過世了之後也要能做到「慎終追遠」。

  親人過世之後「設神主」,「神主」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牌位,是「音容宛在」,親人雖然離去了,可是我們供奉牌位、供奉祖先的牌位,以及這位過世的親人、長輩的牌位,「音容宛在」,就是說他雖然已經走了,可是依然像他還是活著一樣,以便「祭奠敬禮」。所以,「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這是《弟子規》當中所教導我們的,無論是祖父母、父母或者是其他的長輩,他過世之後依然要盡到孝道,這時候立上神主的牌位來按時進行祭拜,要盡到孝道。對於「遠祖」,遠祖是距離我們的時代比較久了,也要在春秋兩季進行祭祀。而「廟」是供奉祖先神祖,也就是祖先牌位是供奉在「廟」這個地方,它是供奉祖先牌位的禮堂,叫作「廟」,所以它從「广」是這樣來的。

  再看裡面「朝」,「朝」是「朝廷」的意思。也就是「君主」,我們知道古時候的君王、君主是一個人擁有四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中國「五倫關係」當中君臣的關係,人們對於「君」都是非常尊敬的,特別是君王,君王是最為尊貴的領導者,他要接受臣子對他的禮拜,對他奏報國家的大事,這是「朝廷」;現在以「祖宗」為尊者而「立廟」,我們要供奉祖宗的神位、牌位,這時候要「立廟」,在宗廟當中祭祀,這樣可以使祖先的神靈接受後世子孫世世代代的祭祀,所以「廟」從「朝」聲是這樣來的,它的意思是在此地。

  其實這個字的字形當中,也體現了中華民族一個傳統美德,「孝親尊師」,「報本反始、知恩報恩」,都是體現在祭祀這樣的一個傳統當中。所以「廟」當它作名詞來解釋,是一種建築物,這個建築物是供奉祖先的遺像,或者是神主等等的建築物,也叫作「祠堂」。古時候分「太廟、宗廟、祖廟」,比如天子要祭拜他的祖先是在宗廟、太廟當中去祭祀,在《詩經》當中說:「於穆清廟,肅雝顯相」,這是《詩經》的經文。

  我們看《說文解字》段玉裁的注解談到,古時候「廟」是來祭拜祖先的,並不是祭拜一般的神明。而到了「三代」之後,也就是夏、商、周三代之後,才開始有人為天地神明來立廟,其實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廟」專門是來供奉祖先神位的。後來所謂的「寺」跟「廟」也是到了比較晚的時候了,其實「寺」最初是作為國家政府的機構名稱,後來才開始有供奉佛菩薩的「廟」稱作「寺」,這要牽涉到佛教傳到中國來的歷史;「廟堂」是「朝堂」的意思,說到「廟堂」,在古時候帝王跟大臣要決定國策、國家大事的地方就叫作「廟堂」。關於「廟」字我們就跟大家解釋到此地,跟大家分享到此地。

  我們看這裡還有《禮記》的一段經文,這是《禮記·月令》當中有:「天子居明堂太廟」。所以從這個字的字形、字義當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孝親尊師」,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如果在家庭當中能夠落實孝道,那麼這個家庭其樂融融,真的是幸福美滿的生活;如果是在國家當中可以落實孝道,則「孝字治國萬民安」,國家治國平天下用「孝」的精神來治國,可以使得天下百姓都過得非常幸福安康,這句經文就學習到這裡。

  我們接著看下一句經文,這是七十一頁的第三行:「束帶矜莊,徘徊瞻眺」。什麼是「束帶矜莊,徘徊瞻眺」呢?這是指一個人的衣著非常整潔,衣帶穿著整齊而又端莊,舉止從容、高瞻遠矚;「束帶」是整束服裝,古人穿的衣服比較寬大,中間要束著腰帶,否則寬寬鬆鬆、鬆鬆垮垮,顯得不夠莊嚴;「矜莊」是指一個人的態度要矜持、莊重;「矜」是謹慎,「莊」則是嚴肅的意思;「徘徊」是一個人來回走動的樣子,這是比喻「流連而不忍心離去」,這是「徘徊」;「瞻眺」是向前方張開眼睛遠望,這是「瞻眺」的意思。

  我們來看一下「束帶矜莊」的「莊」字,在投影片上大家所看到的這是小篆的字形,小篆的「莊」字,大家會看到它上面是草字頭,下面「壯」是它的聲旁,「壯聲」。在《玉篇》當中解釋,「莊」字的本義是「艸盛貌」,艸非常茂盛的樣子叫作「莊」,所以它從「艸」;另外「壯」字本身有「大」的意思,「大」有「盛」,所以草很盛叫作「莊」,「莊」字從「壯」聲是這樣來的。

  「莊」字作名詞解,有「嚴正」的意思,比如《禮記》有:「莊、敬、恭、順,禮之制也」,莊、敬、恭、順,「莊」字是「嚴正」的意思,我們常說莊嚴、莊嚴;《論語》當中說:「臨之以莊則敬」,這是「嚴正」,什麼是「莊」?「莊」是「嚴正」。總之,它體現出了一個人具有非常嚴正的狀態,這也是一種恭敬的表現;「莊」可以指「大路達道」叫作「莊」;此外,我們常說「山莊」,什麼是「山莊」?「莊」有「別墅」的意思,「莊園」,「山居園地」的稱呼也叫作「莊」。

  「莊」字當它作動詞解,有「肅敬」的意思;作形容詞也有「嚴正」的意思,比如《莊子》這部書說到一句話:「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莊」是「嚴正」的意思,「莊語」指的是「正論」,什麼是正論?我們知道聖賢人所說的言語,都是符合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的道理,它就是屬於正論。而聖賢所說的正論把它記錄下來,有一些是學生弟子所記錄的,流傳到後世是我們現在所學的經典。「莊」字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在這裡的照片我們特別來說明《千字文》說的「束帶矜莊」,我們看到師父上人身上所穿的這件衣服,是師父自己設計的禮服,師父上人自己設計,然後有會做裁縫的長輩親自來縫製的。這件禮服我們會看到它中間有用特別的紋路,這是傳統的料子在邊上做成長長的這樣兩條,中間不是用扣子扣的,中間是把它綁起來,讓我們可以理解這裡說,「束帶矜莊」,衣服穿著整齊端莊,這是師父上人自己設計的禮服,穿起來確實是非常整齊端莊。而且中間的地方綁著的,是用帶子把它綁起來,而不是像傳統的拿扣子扣起來,這件禮服不是這樣,所以衣服做出來之後我們會看到是非常莊嚴的樣子。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大家會看到從軒轅黃帝的時代已經開始「制禮作樂」、「正衣冠」,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在各個不同的場合所要穿的衣服都是有等級的,便於區分、便於行禮。所以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大家如果看從軒轅黃帝的時代官服的制定,人所戴的帽子、所穿的衣服都是很有講究的。那時候的君王已經開始用倫理、道德、因果來對普天之下的百姓進行教化,因此所穿的衣服都有一定的等級跟規格,體現出一個國家社會上上下下尊卑之不同,這時候要去行禮,要去落實禮就非常方便。

  再來看下面這是在「祭祖大典」當中,特別能夠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禮」的精神。有主祭官、陪祭官,有禮生、樂生,他們穿的衣服也都要像《千字文》這裡說的,「束帶矜莊」,帶子要綁得好好的,衣服要穿得很嚴整,形象一出來的時候非常肅穆莊嚴。在祭典當中可以讓人們感受到中國文化、禮樂文化之美,它的莊嚴隆重,以及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這種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都在祭典當中可以深刻地體現出來。在這裡特別引用這兩張照片來跟大家做分享。

  這是「束帶矜莊,徘徊瞻眺」,我們剛剛跟大家介紹的是「莊」字,「瞻」字是「從目,詹聲」,本義是「臨視」的意思,這是《說文解字》的解釋,也就是「遠視」的意思。你要看一定是用眼睛看,所以「瞻」字從「目」字旁;再來右側「詹」是「多言」的意思,「多言則其言悠遠」,「瞻」是「憑臨遠視」,它從「詹」聲。所以「瞻」是「觀察所及」,叫作「瞻」,比如《禮記》當中說:「視瞻無囘」;《論語》當中說:「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瞻視」的「瞻」是眼睛所看到的,觀察所及的。作為君子來說,穿的衣服一定是非常的端正,「正其衣冠」,我們在看到祭祖大典當中,人們所穿的禮服還有正裝,就可以感受到這種「正其衣冠」;「尊其瞻視」,作為君子來說,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人們效法學習的榜樣,這是「瞻」。「瞻」作動詞有「視」的意思,比如《詩經》當中說:「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這是作動詞有「視」、「望見」的意思。這是這一句經文。

  接下來我們再繼續來學習《千字文》的下一句經文,大家看一下第七十一頁第三行:「孤陋寡聞,愚蒙等誚」,這句經文是給我們說明,前面所講的這些道理一定要勤學,如果這些道理我們都不懂,而且也不認真來學習的話,就會「孤陋寡聞」;而這時候「愚蒙等誚」,「誚」是「譏笑」的意思,那只能夠和愚昧無知的人一樣,空活在世上遭受人的恥笑。這是「孤陋寡聞,愚蒙等誚」這句經文簡單的意思。什麼是「孤陋寡聞」?孤陋寡聞是比喻一個人的學識是很淺陋的,就是「孤陋寡聞」;而「愚蒙等誚」,「愚蒙」是愚昧無知,是「愚蒙」,「誚」是譏笑。換句話來說,如果不想被人嘲笑要怎麼樣呢?要好好來求學。

  我們來看一下這句經文當中「愚蒙等誚」的「蒙」字,「蒙」字我們在投影片上,給大家看到的是金文的字形以及小篆的字形,而《正中字典》還有甲骨文的字形,我們看《正中字典》當中甲骨文的「蒙」。甲骨文的「蒙」首先會看到一個「人」,這個「人」是什麼狀態呢?上面好像被什麼覆蓋起來,上面「有所蔽覆」的樣子,所以它是指「蒙蓋之事」叫作「蒙」。這是甲骨文的字形,在這個時期看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字形,可是到了金文跟小篆的時期,這個字形看起來就相對更加地複雜。

  小篆的「蒙」是「艸」字頭,「冡聲」。在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蒙」字本義是「王女」的意思,也就是「女蘿」,什麼是「女蘿」呢?「女蘿」是「菟絲」,是一種「蔓生之草」,我們後面會有圖來顯示給大家看,究竟什麼是「菟絲」?作為一種「蔓生之草」,它從「草」字頭;「草」字頭的下面是「冡」,「冡」有「覆」,覆蓋的「覆」這個意思。「菟絲」這種植物,常常會纏覆在其他植物的上面而「營生」,所以有「被覆其外」的意思,這是「蒙」字從「冡」聲是這樣來的。

  我們看到《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蒙」是「王女」;《爾雅·釋草》也解釋「蒙」是「王女」;郭璞的注解說「蒙」是「唐」,是「女蘿」的別名。這是一種植物,植物的圖我們後面會展示給大家看,所以「蒙」字作名詞,首先是一種植物的名稱;它也可以指「藥草」,這個意思是在《說文》當中所解釋「蒙」字的本義是如此;「蒙」我們看到它作名詞解釋,也可以指「小兒」叫作「蒙」,我們常說「童蒙」,為什麼小兒叫作蒙?表示他是處在一種蒙昧無知的狀態,《易經·蒙卦》當中說:「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朱熹朱夫子《小學書題》當中說:「為此書授之童蒙」,所以我們常說「童蒙養正,聖功也」,「童蒙」的「蒙」是指的「小兒」,小朋友、童子這是「蒙」。

  像現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有許多人響應師父上人的號召,都在籌辦一條龍學校,這是強調「童蒙養正」的重要性。孩子從小讓他可以接受聖賢的教育,從《聖學根之根》開始學起,接著學習「四書五經」、學習《群書治要》,從小到大讓孩子在這個環境當中不斷薰陶聖賢的經典,不斷教導他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是在「童蒙養正」時期,在孩子非常乾淨的心田當中,給他種下這樣一個好的種子,日後可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真的是一個功德無量的大好事,為什麼說「童蒙養正,聖功也」?在童蒙時期他的心地還非常乾淨,沒有受到這些不善習氣的薰染,在這個時期給他灌輸非常良善的教育,對他會產生一生的影響。如果社會上這樣的好人多了,就會影響到社會的風氣、會影響到國家乃至世界。所以教育一定要從小開始教,就能夠根深蒂固。

  英國漢學院成德法師非常地有愛心,所以開設了這樣的一個課程,一條龍學校的師資教育培訓,陪伴著世界各地有在興辦一條龍教育的這些老師還有學生,甚至家長們,陪伴著大家共同成長,把教育過程當中遇到的問題,都幫我們解答梳理,讓大家真正懂得古人「童蒙教育」這種養正教育的精神,而不至於走錯路、走彎路,所以這樣的一個課程也是功德無量的好事,這是成德法師特別慈悲,陪伴著大家共同的成長!

  「蒙」字除了指「小兒」之外,也可以指「闇昧」叫作「蒙」,比如《易經》當中說:「蒙以養正,聖功也」,「蒙」其實是指一個人還在「闇昧」的狀態下,是「能以蒙昧隱默自養正道」,這能夠成就「至聖之功」,這是《易經》這句經文的解釋,「蒙」是處在一種「闇昧」的狀態,所以為什麼叫孩子作「蒙」,叫童蒙?孩子剛剛生出來的時候,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他的可塑性是很高的;「性相近,習相遠」,如果這時候給他授予好的教育,讓他在一個非常幸福、健康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當中成長,而且從小就懂得倫理、道德、因果的道理跟教育,在他稚嫩幼小的心田當中,種下了許多良善的種子,甚至是種下菩提的根苗,這對他將來無論從事各行各業,都可以在所處的位置當中去走聖賢之路,行菩薩道。

  「蒙」也可以指「覆蓋之物」,這都是作為名詞有這樣的意思;也可以指「天氣」,可以指「姓」等等,它作名詞有很多不同的意思;當「蒙」字作動詞有「蒙被」的意思,比如在《莊子》這部書當中有:「彼自正而蒙己德」,「蒙」是「蒙被」的意思;作動詞還有「覆」,覆蓋的「覆」,「覆蔽」這個意思;還有「冒犯」的意思,或者是「欺蒙」,比如《左傳》當中說:「上下相蒙,難與處矣」,這是欺蒙、欺騙、蒙蔽,是這個意思。

  它作動詞也有很多不同的意思,作形容詞有「初學的」意思,比如《尚書》有經文說:「具訓於蒙士」,「蒙士」是什麼呢?根據注解的解釋,《尚書》當中說的「蒙士」是「童蒙始學之士」,所以它是「初學的」。孩子最初在接受教育的時候,所謂先入為主,如果給與他的教育是正確的,引導向一個正確的方向,他將來就能夠經營出非常幸福而又美滿的人生,不至於走錯路、不至於做錯事。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從小幫助孩子可以具備「孝親尊師」的觀念,「孝親尊師」是童蒙教育德行根本的根本。我們來回顧這兩年來學習《聖學根之根》,講述了很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故事,都是發生在古人身上的這些聖賢的故事,而如果要歸納它的根本,就是一個「孝」字,是「孝親尊師」。所以孩子這種「孝親尊師」的德行之根,如果從小能夠幫他奠定好,這對於他一生會產生至深的影響,所謂「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有所成就,也在於是不是把德學的根本奠定好。這是「蒙」作形容詞就有「初學的」意思。

  有一個詞叫作「蒙蒙」,「蒙蒙」作形容詞是「不明」的樣子;如果是副詞就是「萌生」的樣子。比如《夏小正》當中談到:「日冬至」,我們已經快要到了冬至祭祖的時節了,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是到了陽曆的十二月,也到了農曆十一月了,所以「冬至」這個重要的節氣很快就要到來。「日冬至,陽氣至始動」,這個時候是在陰陽交替的季節,陽氣到了冬至這個時候開始「蒙蒙」的、開始「萌生」,「諸向生皆蒙蒙符矣」。所以古人有的朝代是把冬至當作是過年,所謂「冬至大如年」,因為在這個時候陰氣已經到了最勝,到了冬至這個轉折點,陽氣開始「蒙蒙」地生發出來,於是人們可以期待,春天很快離我們不遠了,所以「蒙蒙」有「萌生」的意思。

  我們看到剛剛跟大家分享過,在《說文解字》當中解釋「蒙」字的本義是「王女」,這是一種草,叫作「王女」又叫作「菟絲」,比如《爾雅》解釋,「蒙」是「王女」,究竟菟絲長成什麼樣呢?這是我們特別跟英國漢學院的王偉勇教授,跟他老人家請的一張照片,因為剛好王教授曾經寫過「菟絲」,關於菟絲這種植物的詩,上面附了照片,大家可以看到菟絲的樣子。確實它是一種草,而且這種草大家會看到,它是經常會纏附在其他的植物上面來營生的,所以看到它的樣子、相狀,通過照片可以看到很清楚。

  王偉勇教授也附了一首詩關於「菟絲」這個植物:「引線穿針織綺羅」,菟絲的樣子好像在穿針引線,在縫製衣服的相狀;「盤旋舞動影娑婆。天生出色光華在,何必攀援附女蘿」。這首詩是寫菟絲的,王偉勇教授寫了很多關於各種植物的詩作,往往在這些詩作當中,他也會透露出許多人生的道理,或者也會引用很多古往今來的典故,他寫詩所用的詞、用的典,還有他的押韻、平仄、用詞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因為我們《聖學根之根》有《笠翁對韻》這門課,比如寫一個簡單的對聯,或者寫一首簡單的詩,平仄能夠押韻,符合古人的標準,這也是屬於《聖學根之根》其中的一門功課,所以王偉勇教授所寫的詩也是很值得我們來作參考。大家看到「菟絲」,這就是「蒙」,「蒙」字是這個樣子。

  這裡除了「蒙」字之外,還有一個字是「孤陋寡聞」的「孤」。「孤」的小篆是「從子,瓜聲」,本義是「無父」的意思,是說兒子失去父親叫作「孤」,所以它從「子」;再來「瓜」是一種蔓生的植物,瓜會結很多的實,一些果實,比如我們看「瓜」字小篆的字形,會看到一個單獨的果實在蔓葉之下,所以有很孤單的感覺,所以「孤」是「瓜」聲;也有認為「瓜」是口字旁的「呱」,呱呱墜地的「呱」的省文,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失去父親,當然內心也會很難過,常常呱呱啼哭,所以「孤」是從「瓜」聲,這是古來還有這樣的說法。

  「孤」作名詞解是「失去父親」叫作「孤」,比如《禮記》當中有:「養幼小,存諸孤」,「孤」是小時候失去了父親;「孤」也可以指古時候的「官名」或者是「姓氏」,古時候國君自謙的稱呼也叫作「孤」;「孤」作動詞有「使之無父成孤」,這是動詞;還有「棄」的意思,「背棄」;還有作形容詞也是「失去父親」的意思,比如我們曾經學過《趙氏孤兒》的故事,《史記》有說:「謀立趙氏孤兒」,「孤兒」就是他從小失去了父親;「孤」也有「單獨」的意思,也是作形容詞,比如陶淵明的詩說到:「撫孤松而盤桓」;李白還有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詩,是大家很熟悉的一首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孤」是單獨的意思;作形容詞也是有「單獨」的意思,同樣是陶淵明的詩:「懷良辰以孤往」,「孤」是單獨的意思。這是「孤陋寡聞」的「孤」字。

  最后我們再來學習《千字文》的最後一句經文,大家請看《千字文》第七十一頁的最後一行,第四行:「謂語助者,焉哉乎也」,這是《千字文》最後一句經文。《千字文》的作者周興嗣先生編完《千字文》這部童蒙經典之後,是「烏髮皆白」,一夜之間頭髮就全白了。我們在最初的課程當中也介紹過,這是因為當時梁武帝為了教導他的皇子認字,從王羲之的字帖當中,讓人在裡面選取了一千個不同的字。可是這樣來認字依然是很不容易的,於是他找到了周興嗣,這是一位德行、學問都很好的官員,希望他把這一千個不同的字寫成韻文,押韻的方式,讀起來學起來朗朗上口,不然一千個字之間,如果彼此在語義方面沒有關聯的話,童蒙學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首先會覺得比較沒有興趣,再來如果把它做成韻文的形式,讀誦起來也朗朗上口,它是押韻的,同時裡面又含有很多義理。這樣小皇子除了認字之外,也學會了韻文的押韻;同時在韻文當中,所含的忠孝節義的人生道理也就學會了。

  所以這一個晚上周興嗣把這部《千字文》編出來,一個晚上寫完之後「烏髮皆白」,一夜之間就白了頭,我們可以想象他這個不眠之夜,要動多少的腦筋和心血,才能夠把完全不同的字拼在一起,要讓它符合倫理、道德、因果的聖賢教育;同時又要合轍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這樣編在一起,又各自成為一個獨立的段落。這不要說一個晚上,讓一般人編一個星期或一個月,還不一定都能夠把它編得很好,所以作者也是很天才,一個晚上就編出來,但是他編完了之後頭髮也全白了。

  最後這一千個字編完了,只剩下「焉哉乎也」這幾個語助詞罷了,這也是作者的謙虛,說到自己的學識,也就只知道這幾個語助詞而已,言外之意這是作者一種謙虛的說法。這裡的「謂」是「所謂」,「謂語助者」;「語助」所指的是「語助詞」,語助詞是用來輔助文句,同時也可以傳達語氣、加強語氣,是這樣的詞。在這裡舉了四個,「焉、哉、乎」,還有「也」,這幾個語助詞在文言文當中,我們所看到它往往是在一個句子的後面,是來表達、傳達語氣的,實際上它本身不一定有什麼樣的意思,它是輔助前面的文句,起這樣的作用。我們為什麼說,文言文這裡面是之乎者也這些內容,所以像「焉哉乎也」,是在文言文當中比較常見的幾個語助詞。

  周興嗣也非常謙虛,其實我們看到整個《千字文》洋洋灑灑編輯完成,可以充分體現出他的學問功底,以及對於童蒙養正教育所投注的愛心與熱情;我們學到這裡也是懷著一種感恩的心,在這兩年當中我們學習了《聖學根之根》中不同的童蒙經典,我們也非常感恩這些童蒙經典的作者,他們可以給後人留下這樣了不起的「三、百、千」,這些童蒙養正的聖賢經典,讓我們通過對於經典的學習可以瞭解、認識到許多人生的道理,同時也學習了很多古聖先賢的故事,如果我們把它牢記在心裡,並且在這一生當中把這些道理切實地去落實的話,我們就能夠在一生當中營造幸福美滿的人生。所以這些道理雖然理論上我們已經學習了,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生活當中要認真去落實,效法古聖先賢的經典。

  《千字文》我們學習到這裡,已經告一個段落了。同時我們回首這兩年,從二O一九年冬至一直到現在,已經從《聖學根之根》的《小兒語》、《續小兒語》,一直跟大家共同學習了《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還有《千字文》,這些都是童蒙的經典。這兩年的時間我們也要反省,自己學習了這些理論之後,是不是在我們的生活行為上,在自己的心靈提升上都有一定的成長呢?我們是不是常常會用這些古聖先賢的典範,以及用童蒙經典教育當中所教給我們的道理,來反省我們每天的生活與行為呢?如果我們真的常常拿這些道理,以及歷史的故事來對照自己「身、口、意」這三方面的行為,同時努力去改正我們身上的毛病,那這兩年的歲月我們可以說沒有空過。

  同時在課程要結束的時候,我們也非常地感恩這兩年來,許多的老師、家長還有同學們的陪伴,因為師父上人常常教導我們,在台上的是學生,在台下的是老師,因為有台下的這些老師,才會天天監督著我們在台上的學生,是不是有認真努力來學習。對於開吉自己來說,也特別地感恩師父上人給予開吉這樣的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因為在許多年前,大概是我們正式開課之前,回溯到大概是二O一七、二O一八年那時候,師父上人特別鼓勵開吉,要好好地學習《聖學根之根》,那時候還詢問開吉,那時候年齡有多大啦?跟師父上人報告了之後,師父上人說,嗯,那還來得及,你從現在開始好好用這三年的時間,把這個課程好好的學會,等到你四十歲的時候就開始講《聖學根之根》。

  真的從二O一九年講到現在,兩年的時光過去了,開吉覺得這兩年的歲月確實是沒有空過,有這麼多的聖賢經典陪伴著自己來成長,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小時候,在這方面所扎的根也並沒有那麼深;也不像古人從小學過私塾的教育,所以他在德行、學問方面都是根深蒂固的。而我們這一代人,在這方面確實根底很有欠缺,所以師父上人是非常慈悲,讓我們借著「一條龍學校」在各地興辦的機會,讓我們也有一個重新反省、改過的機會,有一個重新成長的機會。

  所以我們深深地感覺到,真的在台上的才是學生,在台下的這些家長、老師或者孩子們,都是在監督開吉每天有沒有認真來學習童蒙經典,然後有沒有認真在生活當中去落實和改過?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陪伴,我們也才能夠有這兩年的成長。但是這個成長只是剛剛開始,我們知道要把聖賢教育在自己的身上落實,這是一生都要去做的事情,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我們看了這麼多的榜樣,是不是自己也要在生命的歷史當中,寫下「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樣的篇章呢?

  當我們一代一代的後來人又重新茁壯成長的時候,讓他們來看看我們現代,是不是我們也可以成為一個「孝、悌、忠、信」的榜樣,來激勵和鼓舞後來的人呢?這都是我們要常常思考的,也要不斷去把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的內容真正落實、內化,真正把聖賢的學問學成實學,而不是只是口頭上的學問。

  這是學習了這兩年的時間,開吉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就深深地感恩所有的老師、家長還有同學們的陪伴,我們也希望在將來共同學習聖賢教育的道路上能夠繼續不斷地成長。現在就非常好,英國漢學院的成德法師也開設了「一條龍學校」的師資培訓班,法師是帶領世界各地的志士仁人,會有一個長達兩年的課程,陪伴大家共同來探討,如何落實童蒙養正的教育,如何用自己的身、行、言、教來自利利他,來自我提升並且感化我們所教育的人。所以這個課程是很有正能量,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希望我們上過《聖學根之根》課程的老師和同學們,有機會也能夠聽一聽成德法師所講的「一條龍學校」的師資培訓課,讓我們還繼續不斷在聖賢道路上共同攜手、共同進步、共同成長!謝謝大家!

   我們今天《千字文》的課程就到此結束,「三百千」童蒙養正教育的鐵三角、金三角的課程,我們也在這裡告一個段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