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今天,為什麼要紀念孔子?-第49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悅讀,我是主播靜慧。

  今天,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兩千五百七十四週年。紀念一個人,是因為他在我們的生命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比如父母,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恩德如山,我們自然念念不忘。

  而今天,我們要紀念一位兩千多年來,被後人譽為「萬世師表」的古聖先賢。我們不禁要反問,夫子究竟給予了我們什麼,值得世代子孫對他念茲在茲呢?

  以我的家庭為例,我的父親是古稀之年去世的,父親去世後,我開始著手編修家譜。我努力回憶父親生前對我們的教誨,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經常說的兩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父親做過公務員,曾在管理人事的崗位工作,現在想來,父親直至退休,在工作中始終本分做事,應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思想深入骨髓,成為他的護身符。

  我不知道這樣的思想觀念是什麼時候植入父親腦海中的。爺爺奶奶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也不能拿著四書五經去教育父親,讓他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等句子。

  但在老輩人那個時代,雖然物質貧乏,人們普遍都不富裕,但社會風氣卻很淳樸,老百姓的是非觀鮮明,羞於為非作歹。特別是農村,家家都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都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古理。

  一般老百姓,縱然沒受過啟蒙教育,也能背幾句《增廣賢文》中的教誨,因為這就是他們日常的行為習慣,可以安身立命,終身受益。

  我父母這代人,為人處世,或多或少都受著傳統儒家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生活中,凡是許諾過別人的事,他們一定會做到。

  記得有一次,父親因為兌現了一次口頭承諾,還專門給我們講了「孟母殺豬」的故事。

  孟子年幼時,有一天,鄰居家正準備殺豬。孟子見了很好奇,就跑去問母親:「殺豬幹什麼?」孟母笑了笑,隨口對孟子說:「為了給你吃。」剛說完這句話,孟母就後悔了,心想鄰居不是為了孩子才殺的豬,我卻欺騙了他,這不是在教他說謊嗎。為了彌補這個過失,孟母就去鄰居家買來豬肉給孟子吃。

  孟子日後能成為繼孔子之後的「亞聖」,莫不與母親的德行薰陶息息相關。這樣的故事,數千年後仍被廣為流傳,影響並塑造著中國人的信義精神。

  在對待許多社會問題上,老輩人比我們更加明理,容易提起羞恥心。父親生前愛看電視,每當看到關於社會不良風氣的新聞或節目時,他會生氣地直接關掉電視。

  那時我們不懂事,認為這些社會問題只是順應時代的步伐,是「思想的解放」和「社會的包容」,並不覺得有什麼羞恥和難為情。認為父親「古板守舊」,思想跟不上時代和潮流。

  有時我還會與父親爭辯幾句,勸他轉變舊有的思維模式,要學會看得慣,要與時俱進,結果都是不歡而散。

  如今,我隨著閱歷的增長,在繞了許多彎路、看到太多浮沉之後,才慢慢理解聖賢教誨的深長意味。

  一個人,在處處充滿利誘和陷阱的環境裡,如果沒有高度的清醒和自律,真的容易迷失自我,混淆黑白,以惡為善,以醜為美,進而喪失羞恥心,為滿足私欲去突破人格底線,乃至觸碰法律紅線。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我們;用不正當的方式獲取的財富,也會以不正當的方式失去。

  聖賢教誨,真實不虛。現在回頭看,父輩當年被我們視為不合時宜的「固執保守」,其實是極為寶貴的對道義、倫常的堅守。

  孔子給予後人的,每一句都是聖賢智慧的提煉,都是歷史經驗的總結,都是一副副濟世良藥,都可以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辨別是非,解決問題,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譬如治理國家,孔子主張:「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治國理政,如果只是制度完備,刑罰嚴苛,百姓只會想方設法鑽制度的空子,不會為自己不當的行為感到羞恥;而領導者作為帶頭人,貴在身先士卒,處處做出好榜樣,以德服人,依禮施政,百姓自然會被感化,不僅人心歸服,而且人人知羞明恥,懂得自我規範,尚義循禮,這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儒家的教誨,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大根大本,否則,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空談。

  關於個人的修養,孔子強調:「知恥近乎勇。」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是能反躬自省、知羞明恥,一個人能隨時提起羞恥之心,說明良知尚存,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時常自我反省,進而主動改過,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孔子生逢春秋亂世,當時天下無道,禮崩樂壞。夫子周遊列國,閱盡了人間亂象,感歎道:「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罷了!我還沒見過有人能看到自己的過失,就在心裡自責的人啊!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夫子的感歎雖無奈,但他為復興聖教於亂世,再現大同於人間,雖不被世人待見,備受嘲笑侮辱,四處顛沛流離,但夫子始終不改初心,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作為中華聖賢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智慧寶藏。我們紀念夫子的同時,更要當仁不讓,做這一寶藏的傳承者、受用者、弘揚者,讓夫子的智慧之光永不熄滅,為我們指明道路,點亮心燈。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靜慧,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