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中元節 | 祭祀到底祭什麼?-第47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悅讀,我是主播靜慧。今天是中元節,想要跟大家分享一篇文章,題目是《中元節,祭祀到底祭什麼?》。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易經》中說:「反復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可見,「七」是一個周而復始、順應天時的圓滿數字。十四是七的倍數,因此,民間將農曆七月十四命名為「七月半」,並選擇在這天祭祖,寓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東漢時期,受到道教影響,「七月半」被固定在農曆七月十五,並改名為「中元節」。

  古人重視祭祖,源於他們感恩天地滋養萬物、感念先祖生養繁衍,因此古人在春夏秋冬四時都要祭奉先祖。而「七月半」正值初秋,部分農作物開始收穫,古人將新收的蔬果、糧食祭奉先祖,祈求來年得到好收成,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果實。這正如《弟子規》中所說:「喪盡禮,祭盡誠,視死者,如事生」。

  曾經有一位致力於弘揚儒釋道優秀傳統文化的老教授提到,古人祭祀時,會提前三天齋戒清淨,斷酒肉葷腥,禁歌舞娛樂,放下一切雜念,專心想著祖先生前的行持和恩德,以「祭神如神在」的誠敬心祭拜祖先,這樣能夠與祖先至誠感通。

  那麼,什麼是「至誠感通」呢?讓我們來看看湯王「桑林禱雨」的故事吧。

  湯滅夏以後,恰逢天下大旱,五年顆粒無收,心急如焚的湯王派人祈雨。但是,祈禱了很久,仍然沒有下雨。祭司告訴湯王說:「需要用活人作祭品,才能感動上天降雨。」

  湯王卻說:「我一人有罪,不能連累百姓,若真要以人祭奉,就讓我去吧!」

  於是,湯王齋戒食素,修剪頭髮和指甲,脫下華服,披上白茅草,將自己打扮成祭品「人禱」的模樣,坐在樸素的馬車上,來到野外,誠心地向上天檢討自己的過失。

  湯王說道:「久旱不雨,乃上天示警,罪過在我,是因我政令有所不當,還是因我管理不善,使人臣失職,百姓失所?是因我的宮殿過於奢華,還是我的後宮嬪妃過多,貪圖聲色?是因我法令不嚴,致使官員貪污受賄,還是因我用人不淑,使得讒夫佞臣等小人得勢?」湯王的至誠心感動了上天,話還未說完,方圓數千里,甘霖普降,大雨滂沱,旱災危機得以解救。

  《朱子治家格言》中說:「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祭祖是讓我們找回內心的善良和真心,珍惜眼前人,用誠敬的孝心供養在世的親人。老教授曾說,對遠去的先祖尚且誠敬,對在世的親人又怎麼會不孝呢?

  誠敬的孝心,體現在與父母相處的時候。我們是否曾有這樣的經歷:

  對領導和客戶,甚至對陌生人都非常有禮貌,但有時對父母卻很不耐煩;當父母與我們意見不合或有過失時,我們卻做不到和顏悅色地傾聽和規勸;當父母和孩子的利益衝突時,我們總以孩子為先,而忽略了父母的感受;當父母生病需要照顧時,我們總有些嫌髒怕累,總想花錢找人代勞。

  我們總以為時間很多,但父母在世的日子一天天減少,自己盡孝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因此,行孝要及時,更要用心。

  周文王做太子時,每天早、中、晚三次向父親請安,瞭解父親的起居、飲食、身心狀況;漢文帝在母親生病時,做到了「親有疾,藥先嘗」,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地照顧母親;唐朝的崔沔在母親患上眼疾後,不僅親自照料母親的日常生活,還陪伴母親交談、外出遊玩,讓母親忘卻病痛。

  他們真正做到了「與其厚祭,不如薄養」,這種誠敬的孝心使他們流芳百世,成為後世的榜樣。

  祭祖的心態是「追往古,繼孝思,教民誠信忠敬,愛人如己,視死如生」,祭祖的意義在於表達孝敬。原來,祭祀就是啟發我們內心的孝心和誠敬,教會我們懂得敬畏反省,懂得感恩仁慈。

  如果沒有天地萬物的滋養,就沒有我們的存在;如果沒有祖輩們披荊斬棘、積功累德、薪火相傳,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便利安樂。

  願我們將敬祖先、敬父母的心,推及到敬所有人,乃至敬天地萬物,這就是祭祀的意義所在吧!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靜慧,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