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上)-第65集

  ——北宋名臣王祐的人生故事

  

  王姓是中華民族影響最大的姓氏之一,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俗話說:「天下王氏出太原,太原王氏居半城」,其中,太原王氏最大的一個分支就是三槐王氏。三槐王氏的始祖,就是宋朝初年的開封知府——王祐。

  開封是宋朝的首善之區,當上了開封知府,也就幾近於半個宰相。包拯、范仲淹、歐陽修都是先當開封知府,然後參預宰相事務。王祐當開封知府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也曾經屬意他為宰相。

  王祐平生為人正直、德才兼具,學問文章顯揚於五代漢、周之際。在年幼之時,就有志於研究詞學,辭氣俊邁、風流倜儻。

  心意逍遙物莫知,山中山下識人稀。

  想君絕慮離塵土,不是王喬即令威。

  從這首詩中,就不難看出王祐存心物外、清淨灑脫的風骨。人如其文,文如其人。王祐在朝為官,素來剛正不畏、絲毫不計個人得失。

  當初,王祐掌管誥命,是時擔任學士的盧多遜,正在仕途上春風得意、平步青雲,甚至常常不把有開國之功的趙普放在眼裡並暗中排擠。盧多遜還曾多次規勸王祐依附自己,王祐不僅不與其結黨朋比,而且還勸告盧多遜,黨爭下場往往十分淒慘,惹得盧多遜十分不高興。後來,等到趙普再次入朝為官,盧多遜果然身敗。人們不僅佩服王祐的先見之明,而且也讚頌王祐為人直正不黨。

  還有一次,當時,符彥卿任節度使鎮守大名,荒政失責,民心怨沸,有人向宋太祖趙匡胤密報其要謀反。實際上,以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的宋太祖早已對掌權的武將處處提防。經此一事,對出身將門、曾是後周大將的符彥卿也更加升起猜疑之心。宋太祖便命王祐前往大名代理職務,以便察看符彥卿的謀反虛實。臨行前,宋太祖對王祐說:「卿此次前去,若能察出符彥卿不法罪狀,朕當與卿王溥(時任宰相)職位。」王祐到達大名之後,並沒有察到符彥卿謀反的真實憑證,只是查到符彥卿兩個家僮,在當地仗恃勢力,為非作歹。量其罪行,王祐將兩人處以流放而結,沒作任何牽連。

  後來,王祐回朝上奏宋太祖說:「符彥卿並無罪行,臣敢以百口性命擔保。」接著又勸諫說:「五代國君都因猜忌心太重,而殺戮無辜,因此,國運不能長久。如果陛下能夠引以為戒,便是國家的幸事!」太祖聽罷,認為王祐不僅沒有搜集到符彥卿謀反罪證,反而向他直言以諫,感到非常憤怒,於是貶王祐為襄州知府。 

  王祐要赴襄州就任時,親友們趕來送行,對王祐說:「本來料想公必定會做宰相呢……」王祐指著在庭院中樹蔭滿庭的三棵槐樹,笑著對人說:「雖然我不做,但我的兒孫,必定有人作到貴為三公者,這三棵槐樹就是標示。」後來其子王旦,果然貴為宋朝宰相。

  據《周禮•秋官》中記載: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分別站在那三棵槐樹下。因此後人將大槐樹比作宰相、國公輔助國君的含義。槐樹也就成為了古代三公宰輔之位的象徵。至此,天下人稱王祐的後代為三槐王氏。

  時至今日,三槐王氏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的燕坊古村,仍然留存下來一座祠堂——三槐第。

  中國自古以來,家家戶戶就都設有祠堂,在祠堂裡祭祀祖先、感懷祖德,使優良的家風代代傳承;同時,家族子弟學校也安設在祠堂。由此可見:祠堂是古代社會施行倫理、道德教育的地方,為家族興旺、社會安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隨著歷史變遷,絕大部分的家族祠堂都被破壞了。

  三槐王氏的祠堂倖存至今,可見是王氏宗祖陰德庇佑。「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而其終也,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惡之報,至於子孫,則其定也久矣。」這是蘇軾為「三槐堂」題寫銘詞中的一段話。正所謂「人之無過咎而橫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天理昭彰,近報己身,遠報兒孫」。因果感應,積善餘慶,積惡餘殃,可不信歟?

  王祐平生多陰德,且當他面對利與義的關頭,毅然知所抉擇,雖然遭到貶官,內心卻坦坦蕩蕩,自知一生行事作為,對得起天地良心,俯仰無愧,自信兒孫必有好報。

  傳說,王祐在世之時,曾在被病魔折騰得死去活來之際,得遇鬼神相助,大病痊癒。此外,其子王旦也果然位登宰相的斑斑史實,足證「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那麼,其子王旦是如何在宰相之位上繼承並發揚父親忠清正直的嘉德懿行,我們將在下一期共同走近「北宋名相王旦的人生故事」。

  

  史料出處:

  王祐。為觀察使。嘗勸杜重威使反漢。拒盧多遜害趙普之謀。會符彥卿鎮大名。頗不治。太祖以佑代之。俾察動靜。謂曰。得彥卿不法狀。與卿王溥官職。時溥相也。佑至魏。得彥卿家僮二人。挾勢恣橫。量為決配而已。還奏彥卿無他。臣敢以百口保之。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殺戮無辜。故享國不永。願陛下以為戒。帝怒其語直。貶佑華州司馬。佑赴貶。親友送於都門。謂佑曰。意公作王溥官職矣。佑笑曰。我不作。二兒必作。謂旦也。手植三槐於庭曰。我後必有為三公者。此所以志也。已而果然。

  ——《宋史•王祐傳》《資治通鑒•宋太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