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有親,行穩致遠的人生根基-第44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悅讀,我是主播靜慧。又是一年父親節,向家中的頂樑柱表達感恩之情,是兒女們的由衷心願。
父母是兒女的靠山,這個「靠山」,不是權勢、財富,而是「父愛如山」。父子有親,父母與兒女之間天然的親愛,是人倫的根本。根深才能葉茂,源遠方可流長。
父母與子女之間若能終其一生,都葆有「父子有親」而不失,彼此都會過得很安穩、很踏實;反之,則會很痛苦。這樣的感觸,可以通過觀察身邊人的經歷來體會。
我在電視臺工作,記得有一年,辦公室迎來一位臉色憔悴、頭髮花白的中年男子。在交談中我得知,他是外地人,兩年前,在校讀書的兒子與他產生矛盾後離家出走,從此音訊全無。
這兩年他擱下工作,天南地北找尋兒子,但都沒有消息。最近他聽朋友說,在我們臺播出的節目中看到有位觀眾的身影很像他兒子,所以他連夜坐火車趕來,希望我們能幫他查找這期節目。
我按他的描述,幫他反復查了許久都沒找到。我請他打電話聯繫朋友,他的朋友記憶也很模糊,也不能完全確認看到的就是我們臺的節目。最終,中年男子帶著失望和落寞離開了我們辦公室。
我不知道這位父親最終是否找到了他魂牽夢繞的兒子,但同樣為人父的我,多少也能體會到一些他的苦悶。
我愛人的家族中,有一位表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也是因為與父母發生糾紛離家出走。三十多年來,家人多方尋找無果。近些年,他的父母相繼生了重病,家人苦苦期盼著能找到他,希望在兩位老人最後的歲月裡能見他一面,不留遺憾。但直到老人臨終,也沒能再見到他們的兒子,最終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人生無常,類似這樣的「愛別離」劇情,不知在多少家庭上演過。從「父子有親」到「父子失和」,其間究竟有多少難以解開的結,當父不能「止於慈」,子不能「止於孝」,一定是彼此在相處中出了偏頗,嫌隙越來越大,最終由愛而生恨。
最近讀宋人袁采的《袁氏世範》,看到袁氏對親人失和原因的分析,頗受啟發。袁采說:「人之至親,莫過於父子兄弟。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於責善,兄弟或因於爭財。」「父必欲子之性合於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弟之性合於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則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
做父母的,都希望兒女聽話乖巧、成龍成鳳;做兒女的,都期望父母善解人意、有著良好的家庭氛圍。然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成長經歷與性格習慣,如果雙方不能公正理性地對待彼此,這樣的期望會在不自覺中,把父子之間不求回報的無私真心,變成有所要求、有所控制的自私之心。如果彼此難以滿其所願,必然積怨對立,造成痛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此以往,親人失和自然難免。
古人之所以把「父子有親」作為人倫之首,是因為這樣的親愛出自本性,只有無條件的付出與關懷,沒有額外的索取與要求。再把這樣的愛心擴充開來,用於處理一切人際關係,處理人與天地萬物的關係,必然和諧清明,圓滿幸福。反之,對立的形成,都在於不懂得如何「敦倫盡分」。
仔細觀察,既便親如父子,在彼此的相處陪伴中,其實很容易偏離「父子有親」的真心。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容易遷就孩子,從親愛滑向溺愛。親愛可以滋養人,溺愛卻能慣壞人。
在古人看來,為人父母,不宜溺愛子女,也不要對子女忽憎忽愛,喜怒無常,偏離「父子有親」應有的公正與中道。
袁采在《袁氏世範》中說:父母對子女常有妄加憎愛的毛病。孩子幼小時,天真可愛,父母往往疼愛有加,「愛忘其醜」,見其美而忘其醜,有壞毛病也不加以制止。等孩子長大後,父母的愛心也逐漸淡薄,又容易只見其醜而忘其美,孩子稍有過錯,就惱怒非常,痛加斥責。這樣的方式當然很難教育好子女。所以袁采希望作父母的:「子幼,必待以嚴;子壯,無薄其愛」,前後態度要一致,不可曲愛妄憎。
古聖先賢之所以看重「父子有親」,宣導倫常大道,是因為古人對人情世理看得透徹,看得深遠。古人說:「父子兄弟夫婦,人倫之大,一家之中,惟此三親而已,不可稍有乖張。父子尤其本也,一處乖張,即處處乖張,安有缺於此而全於彼者?自古人倫之變,禍敗所貽,常及數世,天道然也。」
「一處乖張,處處乖張」。如果親人之間都不能相互體恤、換位思考,又如何能體諒他人呢?
古往今來,遭受人倫巨變的莫過於大舜。父不慈,母不親,弟不恭,家人成天盤算著如何害死大舜。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裡,大舜沒有怨恨、沒有逃避,而是以一顆赤子之心,迎接來自親人的重重考驗與挑戰,時時反省檢點自己的不足,最終以至誠的孝心,喚醒了家人的良知。
既便後來貴為天子,大舜始終將「父子有親」葆有不失。大舜不僅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父母兄弟,成就了家國天下。
古人把大舜孝親列為二十四孝之首,是因為大舜給我們作出了「父子有親」最好的榜樣。作為後人,也許我們一時間還不能做到像大舜一樣的至孝,但我們心嚮往之,一生不偏離這個人倫的根本。只要這個根不斷,我們的人生就會行穩而致遠。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是靜慧,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