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往生故事 | 悲心宏願覆四海,慧光妙法攝十方

  文殊師利,又叫做「曼殊室利」,中文的意思是「妙德」,又稱「妙吉祥」。

  文殊師利菩薩出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族。

  他從母親的右脅出生,整個身體呈現出明亮的紫金色,一生下來就能說話。文殊師利菩薩善根深厚,從小就拜世尊為師,後於世尊座下出家。

  《首楞嚴三昧經》說:「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南方有一個名為『平等』的世界,佛號名為龍種上如來,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央掘魔羅經》說:「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是文殊師利菩薩。」

  《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時,第三王子名叫『王眾』,在寶藏佛處,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於未來世,行菩薩道,無有止盡莊嚴清淨佛剎,令三千大千世界,恆河沙數等廣大十方佛土合為一個莊嚴佛國,國中寶藏嚴凈光麗,無惡道,無惡趣,無女人,更無女人名字,連聲聞、辟支佛也沒有,全是菩薩居於國中。佛的名號為『文殊師利』,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為『清淨無垢寶寘』,圓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名號為『普現如來』。」

  《觀佛三昧海經》說:當時世尊為諸大眾說觀佛三昧之後,文殊菩薩接著又告訴大眾說:

  「在過去寶威德如來時,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名叫『戒護』,還在母親腹中,就受持了三皈依。到了八歲時,父母禮請世尊到家裡接受供養。

  戒護見到佛陀安詳的威儀、徐徐平穩的步履,每走一步腳下就生出蓮華,而且大放光明。

  戒護看到之後非常歡喜,並向佛恭敬禮拜,禮拜之後他目不轉睛,一直端詳看著世尊,因而除去了百萬億那由他劫生死重罪。

  自從見佛以後,戒護生生世世恆常遇到百億那由他恆河沙數諸佛,都為他開示觀佛三昧,後來又遇到百萬尊佛陀出世,皆是同一個名號,為『栴檀海』。

  當時戒護都親自奉事供養諸佛,毫無遺漏空缺,不僅禮拜供養,還合掌恭敬地端詳佛的相好。由於觀佛身相功德的因緣,又能恆常親近百萬阿僧祇劫諸佛。

  從此以後,戒護便獲得了百萬億念佛三昧,得百萬阿僧祇旋陀羅尼。獲得此能力之後,諸佛即現前為他說無相法門,剎那之間,戒護就獲得首楞嚴三昧大定。

  由於當初戒護受三皈依,禮拜佛陀,又締觀如來的相好,從無疲厭懈怠的緣故。以這樣的因緣,就能夠遇到無量諸佛,更何況是一向專念,思惟觀察如來的種種相好呢?當時的戒護,不是別人,正是我文殊師利啊!」

  文殊師利菩薩說完之後,世尊就告訴阿難:「你應當記住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的話,並告訴所有人,以及未來世的眾生。若是遇到能夠禮拜、能夠念佛、能夠瞻仰佛陀相好的人,你也應當知道此人所修的功德,與文殊師利菩薩的功德完全平等,沒有任何區別。」

  此外,《文殊發願經》與普賢菩薩在《普賢行願品》末尾的偈頌大略相同。《文殊發願經》寫道: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

  文殊、普賢兩位菩薩是華嚴會上輔佐毗盧遮那佛的兩位大聖,這兩位菩薩所發的願望,以及說法度化眾生,無不以精進念佛為基礎,以西方極樂世界為歸宿。

  世間修行華嚴法門,卻輕視淨土法門的人,應當以文殊、普賢二位菩薩的教化來修正認知,常常自省並以此為鑑才好!

  

  【原文】

  文殊師利。或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德。亦云妙吉祥。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從母右脅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尋於佛所出家(見文殊般涅槃經)。首楞嚴三昧經言。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南方世界。名曰平等。佛號龍種上如來。即文殊是。央掘經言。現在北方常喜世界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即文殊是。而悲華經言。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第三王子。名曰王眾。於寶藏佛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於來世。行菩薩道。無有齊限。莊嚴佛剎。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為一佛剎。大寶填廁。又無惡觸。及諸女人。及其名字。亦無聲聞辟支佛等。一生菩薩。充滿其中。佛即號為文殊師利。於未來世南方世界。名曰清淨無垢寶寘。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普現如來。觀佛三昧海經言。時世尊為諸大眾說觀佛三昧已。文殊菩薩復告大眾言。過去寶威德如來時。有長者子。名曰戒護。在母胎時。受三歸依。年至八歲。父母請佛於家供養。童子見佛安行徐步。足下生華。有大光明。見已歡喜。為佛作禮。禮已諦觀。目不暫捨。一見佛已。即能除却百萬億那由他劫生死之罪。從是已後。恒得值遇百億那由他恒河沙佛。是諸世尊。皆說如是觀佛三昧。其後有百萬佛出。皆同一字。名栴檀海。時彼童子。親侍諸佛。間無空缺。禮佛供養。合掌觀佛。觀佛功德因緣力故。復得值遇百萬阿僧祇佛。從是已後。即得百萬億念佛三昧。得百萬阿僧祇旋陀羅尼。既得此已。諸佛現前說無相法。須臾之間。得首楞嚴三昧。時彼童子受三歸依。一禮佛故。諦觀佛相。心無疲厭。由此因緣。值無數佛。何況繫念。具足思惟。觀佛色身。時彼童子。豈異人乎。即我身是。佛告阿難。汝持文殊師利語。徧告大眾。及未來世眾生。若能禮拜者。若能念佛者。若能觀佛者。當知此人與文殊師利等無有異。又文殊發願經。與普賢行願品末後偈略同。終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陀如來。現前授我記。嚴淨普賢行。滿足文殊願。盡未來際劫。究竟菩薩行。夫文殊普賢。華嚴二聖。所陳行願。說法度人。莫不以念佛為基。以淨土為歸。世有執華嚴薄淨土者。當知所鑑焉。

  ——《淨土聖賢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