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往生故事 | 楞嚴為志淨為根,著書講經破障難

  清朝有一位通智法師,名尋源,別號憶蓮沙門,家鄉在江蘇儀征,是阮文達公元的小兒子。

  父親去世後,母親帶著他回到京城,寄宿在舅舅的家中。

  通智法師長大後,面容俊朗端嚴,說話聲音洪亮悅耳,平時喜歡研究道術,不求升官發財,只一心想成仙。常常去蓬萊仙島參訪遊歷,卻也總因不能遇到仙人而深感遺憾。

  清穆宗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年),法師三十一歲,有一天到了龍泉寺,偶然間遇到了本然上座,他心中暗想:本然法師一定是一位得道高僧,便和法師談論了自己心中的理想。

  然而,本然法師聽完他的一番言論,訓斥他這是抱著麻草而丟棄黃金,把僕人錯認成了主人。

  通智法師聽後深覺有理,頓時就放棄了成仙的理想,祈請法師慈悲攝受。隨後,通智法師在京城的七塔寺剃度出家。從此以後研究佛教經典,勵志修持佛法。

  清德宗光緒四年(公元一八七八年),法師在京城西邊的雲居寺受了具足戒。此後,他開始雲遊四方,參訪高僧大德。

  清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法師在浙江普陀佛頂山信真老人的座下得受心印,在法雨寺弘揚《楞嚴經》。接著又應當地信眾邀請,十多年來在各處講經說法。

  通智法師雲遊時總是行蹤不定,隨興所至。平生志在研習《楞嚴經》,並同時按照淨土法門的方式踐行。他每天念佛三萬聲,發願一定要往生淨土。

  早晨,他通常用一柱香的時間做早課,堅持念誦大悲咒,以此助力自己往生。他還曾經告訴學佛的同修說:

  「禪宗名爲敎外別傳,淨土實爲敎內眞傳。你們的煩惱疑惑尚且無法止息,至今仍然沒有成就無上佛道,千方不能認錯了方向,一味地推崇禪宗,而輕視淨土法門。」

  通智法師講《楞嚴經》,講到「七處征心」、「十番顯見」時,一定會詳細說明在這個喧囂紛擾的娑婆世界裡,想要破迷開悟是極其困難的,但是如果在那個清淨莊嚴的極樂淨土,想要證得佛道就很容易了。

  至於後來講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時,他總會殷勤懇切、不遺餘力地勸導大家念佛。

  他希望來聽經的所有信眾,都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早日跟隨大勢至菩薩親自證得念佛圓通的境界。

  至於說到由於造作惡業而淪墮四趣、因缺乏智慧而墮入五種心魔的境地時,法師總是再三開示,毫無保留地指出其中的利害得失。他每次都會講到聲淚俱下,聲音悲憫哽咽。

  通智法師還寫了十卷《楞嚴開蒙》,又刊印了《佛說阿彌陀經疏鈔》、《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抄》、《楞嚴經勢至念佛圓通章疏鈔》等經典,以此表明他的志向。

  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一九〇六年)冬天,通智法師在阿育王寺為大眾示現病苦之相。第二年春天,他就被接到普陀山的普慧庵靜養。

  四月初三未時(下午一至三時),法師雙手合掌稱念佛號,自在往生,那年他六十五歲,僧臘三十五載。遺體就埋葬在佛頂山後的燕窩崗。

  

  

  【原文】

  通智大師,名尋源,別號憶蓮沙門,儀徵阮文達公元之幼子也。父死,母携歸京都,寄居舅舍。及長,貌瓖瑋而音洪暢,好道術,不求仕進,欲爲神仙。優游蓬島,每以不遇眞人爲憾。同治十二年,三十一歲,偶至龍泉寺,遇本然首座,億必得道高僧,與之談己所懷,然公斥爲擔麻棄金,認奴作主。遂頓棄所懷,即求攝受。爲雉髮於

  本京七塔寺。從茲研究敎典,勵志修持。光緒四年,受具戒於京西雲居寺。發足遊方,徧參宗匠。十四年於普陀佛頂山信眞老人會下,得受心印,宏楞嚴於法雨寺。嗣後應講聘者十餘年,雲蹤無定處。生平志在楞嚴,行在淨土,日課佛號三萬,誓求往生。晨持大悲咒一尺香,以爲助行。嘗謂學者曰,禪宗名爲敎外別傳,淨土實爲敎內眞傳。汝等煩惑未斷,道業未成,切不可錯認定盤星,高推禪宗,藐視淨土。其講楞嚴也,於七處徵心,十番顯見處,必詳明此土開悟之難,淨土證道之易。至勢至章,則殷勤勸導,不遺餘力。直欲法會大眾,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即隨勢至親證圓通。至由惡業而沈淪四趣,乏定慧而墜墮五魔處,尤復極陳得失,痛示利害,每淚隨聲出,語音哽噎。著有楞嚴開蒙十卷,復刊彌陀疏鈔及演義,要解便蒙鈔,勢至圓通疏鈔,志所向也。三十二年丙午冬,示疾育王,丁未春,接至普陀普慧庵,四月初三日未時,合掌念佛而逝,年六十五,僧臘三十五,瘞全身於佛頂山後之燕窩岡。

  ——《淨土聖賢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