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木鐸震長夜,法音醒世長-第39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悅讀,我是主播静慧。今天是癸卯農曆二月十五,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現在天氣轉暖,漸有春雷,「驚蟄」即上天以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後,萬物生長,蟲鳴鳥叫,春意盎然。

  

  巧合的是,農曆二月十五,也是我最崇敬的一位老教授的壽誕。老人家一生致力於儒釋道傳統文化的弘揚與承傳,「法音雷震,覺未覺故」,是老教授辛勤教學六十餘載的寫照。去年七月,老教授功德圓滿、安然西去,享年九十六歲。

  

  我雖然與老教授素未謀面,但是通過網絡,蒙受老教授十餘年的教學薰陶,受益匪淺。在五欲六塵中迷失人生方向的我,如同一隻在冬眠的小蟲子,雖然冥頑難化,但老教授的聲聲法語就如同「雷聲」一般,讓我慢慢蘇醒。

  

  儒家經典《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老教授終其一生,都在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率先垂範,身行言教,將聖賢經典深入淺出地向大家闡釋,揭示出宇宙人生的真相。勸導我們在聖哲與祖先的教誨中回光返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洗除心垢,恢復本有的明德,自覺覺他,離苦得樂。

  

  作為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老教授傳道、授業、解惑,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德操,深受世人愛戴景仰。

  

  我本凡愚,德薄學淺,不敢對老教授作出的貢獻與影響妄自評說。但於我個人而言,在老教授苦口婆心的教學中確實得到了真實利益。十多年前,如果沒有通過老教授讓我接觸到傳統聖賢教育,當時已年近不惑的我,可能還在繼續跟隨習性、放縱欲望迷糊下去。

  

  在我身邊,也有不少人,他們通過聆聽老教授的教誨,慢慢修正了自己的三觀,守倫常、循道義、信因果,修身齊家,改變了命運,逐步走向覺醒的光明之路。

  

  記得老教授歸西當晚,家裡小孩告訴我,說她夢到自己下載了一個手機遊戲來玩,但是困在遊戲中怎麼也走不出來。雖然說不清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但「萬法唯心造」,人生不就是一場自導自演的戲麼?我們時常困在自心營造的夢境裡,如果沒有明白人在一旁叫醒我們,我們可能就會醉生夢死,枉度此生。

  

  古人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非唯夜長,只因迷深,所謂「身愚神暗」「從冥入冥」。孔夫子之所以被世人喻為木鐸(以木為舌的大鈴鐺),是因為聖賢人的教誨,就像木鐸敲擊時發出的洪亮之聲,能喚醒迷人,開啟智慧,斷惡修善,逢凶化吉,找到正確的人生方向。

  

  孔夫子一生周遊列國、顛沛流離,無非欲施行古聖先賢之道於天下,澤被蒼生。而復興聖教於亂世,並非一代人就能達成,需要幾代人甚至數代人的薪火相傳。所以夫子終其一生,都在竭力弘揚、承傳聖教,培養人才。

  

  有一次,夫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到匡地,被當地人圍困,混亂之中,弟子們與夫子走散了。後來弟子們相續回到夫子身邊,焦急的夫子左顧右盼,終於等到了顏回,不由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說:「回呀,我以為你已經死了!」

  

  顏回馬上稟告夫子:「子在,回何敢死!」在夫子心目中,顏回是得其真傳的弟子。顏回明白夫子的心情,他知道「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而他的責任是要配合夫子弘傳聖教,所以才對夫子告白:「夫子您還在,我怎麼敢死呢!」

  

  後來,顏回還是因病早逝。悲慟欲絕的夫子仰天長歎:「噫!天喪予!天喪予!」天亡我啊!天亡我啊!夫子不只是悲痛顏回,更悲痛聖賢法脈恐無人承傳而斷滅。

  

  慕賢當慕其心。仔細觀察老教授一生的行誼,老人家何嘗不是與夫子、顏子一樣的存心!老教授生前,曾袒露自己的心聲:「即使犧牲生命,都要把中華文化傳承下去。」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老教授說到了,也做到了。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者。老教授完成了他此生的使命,接力棒交到了學生們的手裡。我們跟隨老教授學習聖賢之道,就要透過前人的行誼去體會他們的存心。設想一下,如果時光倒流,夫子作古之後顏子還在,顏子會說什麼呢?

  

  他一定會說:「子不在,回何敢死!」生死雖有命,初心何敢忘。「縱去遠,以漸躋」,擔起這份賡續弘傳聖教的使命,繼往開來,砥礪前行,是對師恩最好的報答。

  

  木鐸震長夜,法音醒世長。學人貴在依教奉行,以師志為己志,「頓忘鄙陋,忽發大心,雖不能挽回末運於此時,決當圖護持正法於來世」。顏子的慧根,我們或難具足;顏子的願力,我們卻能效仿學習,見賢貴在思齊。

  

  能如是,老教授和古聖先賢們一定會欣慰地說:「幸甚,天未喪予!天未喪予!」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是静慧,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