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故事 | 皈依淨土知後事,頂受佛語利眾生
清朝有一位源修法師。俗姓周,家鄉在江蘇寶應縣。
源修法師在四十一歲時了卻塵緣,出家為僧,平時穿衣用度十分簡朴,無論寒暑都只穿一件僧服,並且日中一食。
清文宗咸豐年間(一八五一年—一八六一年),法師與幾位同參道友相約一起出門遊歷,計劃途徑西藏前往參訪佛陀出生的國家。
途中,源修法師一行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同參道友紛紛覺得難以忍受,於是走到中途就折返了。
只有源修法師心念堅定,獨自一人堅持前行,跨越了雪山,橫渡了江河,經歷了寒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印度。此時法師內心迫切想要見佛,卻不知道去哪里詢問,只好坐在道路旁休息。
忽然,他聽到有人喊了三聲「江南源修!江南源修!江南源修!」,接著又說:「佛要召見你!」
源修法師跟隨聲音的方向快步走去,只見眼前的宮室殿宇大放光明,耀眼奪目,源修法師立即至誠頂禮。
佛陀端坐在蓮花台上,為他摩頂授記,撫慰一路的風塵與辛勞,並為他賜名叫「阿王」。
佛陀問他為何來這裡,源修法師答道:「希望時常可以親近正法和佛陀。」
佛說:「你在這裡的緣分還未具足,你應該前往清涼山,在那裡建造五間石屋,讓那些前去拜佛、遊歷的人們有一個可以安住的地方,這樣才算是具足緣分啊。」
於是源修法師便遵照佛陀的指示,返回清涼山,立志建造石屋。雖然已經獲得不可思議的感應,但他更希望能得到龍天護法諸神的幫助。
後來,源修法師果真遇到了四川的僧人釋柱法師,幫助他一起建造石屋。數年後,清涼山的五間石屋終於搭建完成,並列矗立在五座山峰上。源修法師最後端身正坐,念誦佛號,身無病苦,安然往生了。
幫助源修法師一同搭建石屋的這位釋柱法師,他俗家的姓氏沒有人知道。由於法師的性格一向沉穩安靜,少言寡語,大家也不知道他的修為已經達到了何等境界。釋柱法師和源修法師一起蓋完五間房子後,就在棲霞山隱居修行了。
清德宗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法師身患微疾,於是囑咐身邊的人,在自己的遺體火化之後,將骨灰磨成粉末做成丸子,然後丟到江水中。
同時準備兩百錢、一瓶酒,少量鮮花、水果、糖、餅等。大家聽後按照釋柱法師的要求做了。
法師往生後,正值寒冬臘月,幾位同修乘船航行在江水中,大家把釋柱法師的骨丸拋撒入江。而他們所攜帶的二百錢和物品,剛好可以支付船夫出船的費用。
撒完骨灰返航後,船夫問為何會這樣做?大家回答說是亡者的遺言。
船夫滿懷讚歎地說道:「這個人應該已經往生極樂淨土了!」
轉瞬之間,船夫就從船上消失了。
【原文】
源修大師,俗姓周,寶應人。年四十一,棄家為僧,冬夏一衲,日中一食,清咸豐間,約同侶數輩,取道西藏,往参佛國。皆不堪其苦,中道而返。惟師一意孤行,孑然獨邁,越懸渡,逾雪山,經歷寒暑,直達印度。心欲見佛,無從間訊,憇坐道旁。忽聞呼江南源修者三,云佛召見,遂飄然隨去。至則殿宇光明,目不能視,志誠頂禮。佛坐蓮臺,摩頂慰勞,賜名阿王。因問來此何為,師以但願常覲如來對。佛云,此間緣分,尚未具足。汝可往清涼山,造石室五,使參禮者有所安息,斯可矣。遂遵道而返,剋志興築,獲茲靈感,冀得神助。果遇蜀僧釋柱,相與爲理。數年間,五座石室,並峙五頂。師後端坐誦佛號,無疾而化。釋柱大師,未詳其姓氏,生平靜默寡言,人莫測其蘊奥。同築五臺石室,既成,遂隱於棲霞山。光緒初元,示微疾,囑當事者,于荼毗後,粉骨爲丸,施之江中。並備錢二百,酒一樽,花果飴餅少許,眾如其言。時值隆冬,泛舟江上,捨茲丸骨,所携錢物,恰應舟子所需。散後囘棹,訊所由來,知亡者遺言乃爾。舟子嘆曰,此人當生安養矣。轉瞬,失舟所在。
——《淨土聖賢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