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見賢思齊,滅罪消業-第636集

  法語:

  看佛的像,會起恭敬心。恭敬心是性德,對佛生起敬愛之心,這是滅罪得福。看到佛像,想到他也是凡夫修成的,我們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成菩薩,我們為什麼不成佛,不成菩薩?見賢思齊,看到他,發願要跟他一樣,這樣滅罪消業的功德就更大了。

  

  節錄:

  「若有眾生,稱念觀察」,念佛,觀察是看佛像,看佛的相好,「皆能滅罪消業」。這一句諸位能不能體會,我們看佛像怎麼會滅罪?看佛像真的滅罪。我們不念佛、不看佛就會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就造罪業。看佛的像會起恭敬心,這個恭敬心是性德,對佛生起敬愛之心,這是滅罪增福。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17集) 1990/4

  

  看到佛像,想到他也是凡夫修成,我們今天也是凡夫,他能成佛、成菩薩,我們為什麼不成佛、不成菩薩?見賢思齊,看到他,我要跟他一樣,這個滅罪消業的功德就更大了。為什麼?成佛、成菩薩這個念頭起來,這就是大菩提心。所以我們供養佛,實在講最主要的意義就在此地,他是個標本,他是個樣子,我們要依照這個樣子來塑造自己,這是真真實實的滅罪消業。

  無量壽經(二次宣講)(第17集) 1990/4

  

  現在釋迦牟尼佛不在世了,我們要把佛的塑像、畫像當作真佛看待。供養佛像的目的何在?看到佛像就想到自性覺。沒有這尊佛像,提不起來。我們常常迷惑,無量劫來就搞「迷、邪、染」。迷邪染已經生根,已經養成習慣,是我們習氣、無明、罪業的根源,所以起心動念都落在迷邪染裡。要用什麼方法提醒自己覺悟?要用佛像、菩薩像。看到佛像,「我要覺悟,我不能再迷下去」。

  三皈傳授 1999/10/23

  

  什麼是迷?想到一切為自己是迷。什麼是覺悟?想到一切為社會、為眾生是覺悟。把念頭轉過來,轉迷為覺,這叫「皈依佛」。從自私自利回頭,一切為社會、為眾生,這是你真正開始覺悟了。誰來提醒我們?佛像,時時刻刻看到佛像,就想到「我要作佛,我要跟他一樣」,見賢思齊。

  三皈傳授 1999/10/23

  

  我供養地藏菩薩,學地藏菩薩的孝親尊師。我供養文殊菩薩,是要學習文殊菩薩的智慧、理智;在生活當中,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不是感情用事。供養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教我們大慈大悲,救護一切苦難眾生,是這麼個意思,不能搞錯。供養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教我們拓開心量,大肚能容,什麼都能包容,一團和氣,笑臉迎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004集) 2003/4/14

  

  見佛,我就要想到,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本來是佛,我現在看到他,我應該像他一樣。見佛我要成佛,見菩薩我要像菩薩,我們真的叫學佛。佛的形象是什麼?就是十善業,身語意他做到純淨純善。我們在一般彩畫的佛像,佛的頭部都有個圓光,很多畫像圓光的頂上還寫了三個字,「唵阿吽」。這三個字在中國我們常常看到的,有梵文寫的、也有藏文寫的、也有用中文寫的,儘管我們文字不相同,它發音相同,都是念「唵阿吽」。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79集) 2008/8/28

  

  這三個字什麼意思?十善業道的圓滿。十善業道不能小看,十善業道的展開,在小乘就是三千威儀,三千威儀歸納就是十善業道;在大乘,菩薩八萬四千細行是十善業道的展開,十善業道縮起來就是十條,展開來八萬四千條。我們怎麼能疏忽?三聚淨戒都是十善業展開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79集) 2008/8/28

  

  佛代表性德,自性本有的,菩薩代表修德,我要不認真修行,我回不了本位。修是什麼?修是修正,修行,行是什麼?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錯了,必須把它修正過來。標準就是經、律、論,佛四十九年所教的,那是標準。經、論是修正我們思想的行為,我們的思想見解是正是邪,要用經論做標準。戒律,這些戒條,是我們的口、我們的身,是身口的行為;我們說話有沒有說錯,我們動作有沒有錯誤,那是戒律。所以戒律是修正身口行為的標準。你要明白它的用意,你在佛法裡能學到真東西。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410集) 2011/5/13

  

  我要跟佛一樣,這算不算是說大話?不是。為什麼?佛在大乘經上,你說講了多少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本來是佛,想跟阿彌陀佛一樣,這是你本分的事情,一絲毫的誇張都沒有。處事待人接物要謙虛,這個地方不能謙虛,「跟阿彌陀佛一樣,我怎麼敢當?」這地方謙虛你就錯了,確確實實要像阿彌陀佛一樣。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21集) 2011/3/13

  

  我現在是凡夫,一品煩惱沒斷,也沒有福報,我自己個人學阿彌陀佛,學得跟他一樣,你就能感動你一家人,那你一家就是個道場。一家人都是社會上每一個人家的好榜樣,你不就是在弘法利生嗎?那你就是真的在修淨土。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21集) 2011/3/13

  

  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見賢思齊,賢是聖賢人,阿彌陀佛是聖賢當中最圓滿的聖賢人,我們看到了、聽到了,應當要向他學習。我們能發這個心、能發這個願,不但阿彌陀佛歡喜,諸佛歡喜。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為一切眾生做種種示現,為什麼?唯一的一個期望,就是希望大家統統成佛,「一切皆成佛」。所以我們走的是成佛之道,佛菩薩哪有不歡喜的事情!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21集) 20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