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點播-
本地點播-

最好的傳家寶-第9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最好的傳家寶。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重視婚禮,婚禮的意義是「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除了要教育好下一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盡心盡力侍奉好父母。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怎樣做到孝順?有以下這四個方面: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

  首先是養父母之身,父母的健康狀況我們要能關懷、體察。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我們要把他當小孩一樣關懷、照顧。因為老人在晚年容易覺得孤獨,身體也比較虛弱,所以我們要常常體恤父母的身體狀況。比如到了春秋兩季,早晚溫差特別大,假如我們不能天天回家,就應該打個電話問問父母有沒有禦寒的衣服,棉被夠不夠,要提醒他們注意保暖。

  我們在關懷父母健康的同時,還要掌握一些正確的知識和常識,提前做好預防,不要等父母已經生病了才去看醫生。我們還可以了解一些正確的養生之道,讓父母的身體儘量不依賴藥物。平常要多叮嚀父母不要吃太鹹、太油,然後讓他們瞭解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因為健康的身體是弱鹼性的狀態,而肉類食物都是酸性的,久而久之體質就會酸化。有醫學研究指出「酸性體質是萬病的根源」,所以我們應該引導父母,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讓身體慢慢趨於弱鹼性,身體才更健康。

  接下來是養父母之心,就是我們能時時體會到父母的心情、想法。比如母親給我們打電話,雖然都是聊家常,但我們可以聽出母親其實是想我們了,這個時候不等母親開口,我們應該主動帶孩子回家看看,要能夠體恤到父母的這一份心。

  第三是養父母之志,就是用自己的德行、能力去回饋社會,讓大家感受到因為有了父母的養育,才為社會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孩子,所以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當我們的行為能讓父母感到光榮的時候,就是大孝顯親的表現。

  最後是養父母之慧。一個人到了晚年,縱使再有錢也不一定過得很快樂。孔夫子在《論語》中有提到:「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老年人最忌諱的就是患得患失,這樣就很難快樂。我們可以趁父母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引導他們要知足常樂,把一些貪念慢慢放下。更重要的是引導父母接受到聖賢教誨,讓他們的心安住在聖賢經典中,這樣他們的晚年就會越來越清淨,越來越自在。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他非常孝順,因為家中不富裕,他常常要到百里之外買米,然後再背回來奉養父母。後來他當了大官,父母也去世了,雖然每天的飯菜非常豐盛,可他卻吃不下。

  朋友就問他:「這麼多山珍海味,你為什麼吃不下呢?」子路說:「再美味的飯菜,都比不上我幫父母背的白米香,現在我的父母再也沒有機會吃到這麼豐盛的菜餚了。」子路覺得,能夠替父母分憂、能夠奉養父母的日子是最踏實、最歡喜、最幸福的。再豐盛的飯菜,不能與父母同享,也食之無味。

  所以行孝要及時,人生在報恩、在行孝當中,會走得很踏實。

  一位朋友曾經跟我說,行孝是最快樂的。他的母親身體一直不好,所以他會推掉很多應酬,一有空就回家陪父母。他說這樣做了十多年,內心很歡喜、很踏實。

  他的母親過世後,他深深體會到,這十多年的抉擇是正確的。假如把陪伴母親的時間去應酬,現在一定會覺得很遺憾。很多朋友會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人一定要學會拒絕,把這些花在不必要的應酬的時間,用來做人生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

  這位朋友他這麼做,也給下一代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樣。他常常回去陪母親,兄弟姊妹們也都這樣做,所以家裡常常都很熱鬧,兄弟姊妹之間的情感也非常好。

  我從他的事例當中發現,傳家最好的教誨是孝悌。他們對母親的孝心下一代看到了,他們兄弟姊妹之間的和樂下一代也學到了,所以為人父母懂得以身作則,就會為下一代做好榜樣。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